首页 > 文章中心 > 张爱玲名言

张爱玲名言

张爱玲名言

张爱玲名言范文第1篇

张爱玲从小就要“做一个特别的人”,让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她拿起笔来,是想以自己的天才,延续她已经习惯、再也割舍不了的贵族生活。张爱玲的祖父是清末“清流派”代表人物张佩纶,外曾祖父则是名满天下的清朝名臣李鸿章。

然而人生是诡谲的,一个人太想得到一样东西,上天倒不一定让他得到。张爱玲可以“趁早”出名,但不一定能“痛快”。

1949年,政权易手,上海文坛的“传奇”时代结束。3年后,张爱玲远走香港。迫于生活压力,这个出身簪缨望族,从未到过农村、从未接触过中国革命的她,却写出了两部政治倾向极其鲜明的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后者张爱玲本人也承认是在美国驻香港新闻处的“授权下”写的,连“故事大纲”都被拟定,写作时还有他人参与。这样粗糙的文字,难道是由张爱玲那只高贵得几乎不染纤尘的手写出来的吗?

《秧歌》和《赤地之恋》出版不久,1955年张爱玲到了美国,很快与一个叫赖雅的比她大29岁的美国剧作家订婚。而赖雅却是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坚定到不允许旁人说一句共产主义的坏话,捷克共产党领袖是他的好友。有人会说,婚恋是婚恋,写作是写作,但联系张爱玲前夫胡兰成的汉奸身份,这些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张爱玲的人格和写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分裂。共产党也好,小资产阶级也好,都与她无关,她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既然发表作品可以乘机出名,那就快快发吧,哪怕发表的地方不那么干净;既然写小说可以赚钱,那就写吧,反正天高皇帝远,共产党也管不到这里;既然赖雅那么有才华,在美国文艺界又那么有号召力,人也不坏,他相信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年龄大点有什么关系?此后,在生活的压力下,张爱玲还在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做过中共术语研究,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当年中共言论中的新名词,这不免令人匪夷所思。一边是《红楼梦魇》,一边是中共术语,也许只有张爱玲才能在生命中书写出这样的“传奇”。

有人说张爱玲毕竟是女人,不懂政治,没有政治敏感,但1945年日本即将投降之际,上海召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通报上列出张爱玲的名字,她马上表明了拒绝的态度。

一个人迫不得已时可能会做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但到了张爱玲这个地步,也真够可怜的了。她始终做着她的富贵梦,端着贵族架子,四体不勤,谋生无着,于是只好糟蹋她的写作。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不用说是一场孽缘。胡兰成是够下作的了,与张爱玲结婚不到半年,就在武汉与一个姓周的护士如胶似漆;当张爱玲追到温州质问,他又已经与一个叫范秀美的当地女子同居。人们常怪胡兰成给张爱玲造成了太多不幸,但问题是为什么张爱玲偏偏“碰”上了胡兰成?

世间没有偶然的事。不管张爱玲多么“高贵”,胡兰成多么下作,他们在人格上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胡兰成卖文(任敌伪报纸主笔),张爱玲也卖文;胡兰成没有原则,张爱玲也没有原则。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原则是能出人头地,尽享浮生的繁华与荣耀,只不过胡兰成确实更下贱一些。

张爱玲名言范文第2篇

热爱艺术的她,于1918年考进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朱屺瞻、

一代画魂潘玉良

王济远学画。1925年她以毕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取罗马奖学金,得以到意大利深造,进入罗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油画和雕塑。1926年她的作品在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荣获金质奖,打破了该院历史上没有中国人获奖的记录。潘玉良是民初女性接受新美术教育成为画家的极少数例子。潘玉良,画家、雕塑家。毕业于巴黎及罗马美术专门学校,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

纵观潘玉良的艺术生涯,可以明显看出她的绘画艺术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中萌生发展的。这正切合了她"中西合于一治”及“同古人中求我,非一从古人而忘我之”的艺术主张。对此,法国东方美术研究家叶赛夫先生作了很准确的评价:“她的作品融中西画之长,又赋于自己的个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国书法的笔致,以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与自在,这是潘夫人的风格。她的油画含有中国水墨画技法,用清雅的色凋点染画面,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条相互依存,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色韵生动……她用中国的书法和笔法来描绘万物,对现代艺术已作出了丰富的贡献。

代表作有《花卉》、《菊花和女人体》、《浴女》、《瓶花》、《月夜琴声》等。画作《月夜琴声》今年10月将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此作品约为1950年所作,创作于潘玉良二度赴法时期,画幅中一身着中式长衫衣裤的女子怀抱着琵琶,于满月的夜里拨弹着琴弦。女子神情温婉具东方古典之美,在人物手部与五官的勾画中,见东方线描的秀雅。此画境让人联想到潘玉良初次与其另一半潘赞化相见、缘定终身场景。作品最早为法国私人收藏家直接购自潘玉良的好友王守义,今现身市场甚为难得,估价为380万至500万港元

潘玉良,可以说是旧上海最为传奇的红颜女子,她扑朔迷离的身世以及迷样的际遇,都让她的名字在她亲手绘制的旧上海画面上定格为一抹亮丽的色彩。

如果说黄莺莺的女人香是从歌声中流淌出来的,那么潘玉良的女人香就是从油彩中飘散出来的。从妓女到小妾到画家,她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就像一幅充满了谜语的油画,仿佛带着蒙娜丽莎般的蛊惑魅力让人魂牵梦绕,回味无穷。而从油彩中散发出来的凝香,竟然让一座城市、一个年代沉湎其中,久久不肯梦醒。

第一剧场播出的电视剧《画魂》浓墨重彩地截取了潘玉良一生中最绚丽、最动人的十几年,传说中的才情女人潘玉良就这样在几十年后通过光影与我们再次亲近,这或许就是我们观赏上海滩风情时最渴望的一抹异香吧。

电视剧《画魂》讲述了潘玉良的那段传奇人生:青楼出身的潘玉良十八岁后在两位男人的帮助下走上了艺术之路,并在艺术之都巴黎登峰造极,成为享誉中西的大画家,这绝对是一个异数,更准确地说是一段传奇。与此同时,她终其一生也都挣扎在这两位男人和另一位女人的情感漩涡中,无意依靠却又难以割舍,最后一个人孤独地离世。

这就是上世纪名噪一时的旅法女画家潘玉良,从十里洋场发轫,到艺术之都巴黎,她带给我们的是一段搀杂了旧上海和异国风情的不老沉香。

2.周璇

籍贯:江苏常州 语言:普通话,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常州话),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

代表作:歌曲《夜上海》《花样的年华》《四季歌》《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月圆花好》《凤凰于飞》《长相思》《采槟榔》《渔家女》;电影《马路天使》《孟姜女》《西厢记》《渔家女》《长相思》

周璇,常州人,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作为一代歌后,她的名字是国语流行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被誉为“金嗓子”。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副名副其实的好歌喉,不仅音色甜美、音质细腻,而且吐字清晰,经过麦克风传将出来更是委婉动人,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歌曲的人,也会对她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难忘的印象。作为影后,她是典型的感觉派明星,表演生动自然。1941年,当时的《上海日报》公开刊登启事选举“电影皇后”,经各界投票,周璇荣膺影后,她却婉拒了。亦歌亦影、德艺双馨加上曲折凄凉的身世,使得周璇更加深受大众的青睐与关心。

周璇一生演唱了200多首歌曲,演出了40多部电影,并主唱过电影主题曲和插曲100多首。

周璇的作品被邓丽君等后来者无数次的翻唱并出现在多部影视剧中,以她为题材或原型的影视剧、歌舞剧等文艺作品也是不胜枚举。在那个年代,没有如今繁多的高科技后期制作修饰,她纯净甜美的歌声,以及美丽优雅的身影,代表着老上海的时光与风情,透过沧桑的黑胶碟和老胶片缓缓流淌。

如果说胡蝶是旧上海胶片里的精灵,那么周璇就是旧上海老唱片的最华美的音符。说到旧上海的红颜沉香,周璇是一块弥久真的香玉,就象她的名字子里有个寓意为玉石的“璇”一样,她的一生,华丽而又沉重。

周璇儿时不幸,被几经送养,七八岁时,被送进一个歌舞班,处次涉及文艺。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播音歌星竞选”,周璇结果名列第二,电台称誉她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获得了“金嗓子”的称号,从此唱红上海滩。

1937,周璇演唱的《何日君再来》,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1941年,周璇还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歌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名曲。

“金嗓子”周璇不仅唱歌出众,还在光影中呈现了她的风采,其中《马路天使》是周璇的代表作品。据说抗战胜利后,赵丹与周璇在上海相遇,问周璇这些年拍了些什么片子?周璇不无伤感地说:“不要提了,没有一部是我喜欢的戏,我这一生中只有一部《马路天使》……”

周璇的情感生活坎坷,三次婚恋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像她在歌曲里所唱的:天地苍苍,人海茫茫,知音的人儿在何方?叫人费思量……不疯魔,不成活,在演艺圈无限风光的周璇却被诊断有精神疾病,1957年,她突发性脑炎被送进医院,一代红颜,就此离开了人世。但她的声音,仍在今天生长不息。

3.胡蝶

胡蝶(1908-1989.4.23),原名胡瑞华,中国早期着名女演员,民国时期“电影皇后”,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鹤山。胡蝶是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着名影星,早期与阮玲玉同为中国无声电影的代表性演员,1931年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后轰动全国,甚至吸引众多海外侨胞的目光。胡蝶一生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等多种角色,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温良敦厚、娇美风雅。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电影皇后”评选活动,胡蝶以21334票的最高票数当选。胡蝶与阮玲玉虽同为红极一时的影星,也同样历经坎坷,遭遇恶毒谣言的攻击,但因性格不同而命运截然不同。晚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于温哥华,遗言留下一句“蝴蝶(胡蝶)要飞走了。”

胡蝶是中国早期影坛最灿烂的明星,是家喻户晓的“电影皇后”。胡蝶与阮玲玉名声相当,可结局大异。阮玲玉在电影事业的盛年戛然作别,胡蝶则有着长久的艺术生命。阮玲玉以决绝的方式表达了所遭难堪与委屈;胡蝶一生同样有过进退维谷的窘境甚而险境,但她展现给人的始终是深深的酒窝,含蓄的笑意。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周璇等明星范儿成了那个时代最高的审美标准,她们的明星气质有了强烈的示范意义。于是,名妓花魁时代日益衰落,代之兴起的是一代上海滩上具有摩登色彩的名媛贵妇,也带领上海也进入交际花时代。

个人作品:

1925年《战功》、《秋扇怨》

1926年《夫妻之秘密》、《电影女明星》、《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第一、二集)《珍珠塔》(上下集)《盂姜女》、《孙行者大战金钱豹》

1927年:《白蛇传》(第三集)、《女律师》、《新茶花》、《铁扇公主》、《蒋老五殉情记》

1928年:《大侠复仇记》(前后集)、《女侦探离婚》、《白云塔》、《血泪黄花》

1928年—1931年:《火烧红莲寺》(三至十八集)

1929年:《富人的生活》、《爱人的血》、《爸爸爱妈妈》

1930年:《桃花湖》(前后集)、《碎琴搂》

1931年:《歌女红牡丹》、《如此天堂》(前后集)、《红泪影》《三箭之爱》《铁血青年》、《银星幸运》

1932年:《落霞孤鹜》、《战地历险记》、《自由之花》、《啼笑因缘》

1933年:《满江红》、《狂流》、《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春水情波》

1934年:《三姐妹》、《路柳墙花》、《麦夫人》、《女儿经》、《美人心》、《再生花》、《空谷兰》

1935年:《夜来香》、《兄弟行》、《劫后桃花》

1936年:《女权》

1937年:《永远的微笑》  1938年:《胭脂泪》

1940年:《绝代佳人》

1941年:《孔雀东南飞》

1947年:《春之梦》、《某夫人》

1953年:《青春梦》

1959年:《两代女性、《后门》、《苦儿流浪记》、《街童》

1966年:《孤儿奇遇记》、《塔里的女人》、《明月几时圆》

在一个小资如此盛行的年代,旧上海无疑是很多人的梦想家园。十里洋场上的那些灯红酒绿、风花雪月,被压缩进一张张发黄的胶片,把往昔的浮华和荣耀一直闪烁到今天,胡蝶就是那些胶片里最华丽的影象。

虽然在如今的上海辅庆里,这个长大后改名为“胡蝶”的女孩,已渐渐陌生,但循着那股深刻入骨的味道,我们可以在70多年前风雨飘摇的旧上海找到那抹沉香。那时候她的名字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座城市的味道。旧上海传奇女星胡蝶先后主演了百余部影片,成功地饰演了中国不同阶层的各类女性形象,成为中国电影拓荒期和成长期的同步人和见证人。

胡蝶加冕影后,不仅受到影迷们的追捧,也为广告商所青睐,做的广告自然最多,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商品也是不少,就连喜欢启用国际巨星做宣传的力士香皂,也请了胡蝶来做广告。在当时看来,胡蝶的形象非常符合中国民间传统的美女标准。她除了脸若银盘、明眸皓齿、肤如凝脂之外,双颊上的一对酒窝更是她的招牌。这个以“梨涡美人”扬名影坛的明星是那个时代中国男性的“梦中情人”。

1975年,胡蝶赴加拿大定居,化名为潘宝娟。1989年4月23日,翩舞人间近百年的胡蝶在温哥华因病与世长辞。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胡蝶最终蝶化而去,她那美丽的身影却长留人间,一同留下的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前尘往事,胡蝶就这样飞走了,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翩翩起舞,最终化成了花儿的灵魂,只留下那缕余香,仍执拗地钻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4.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系出名门,祖母李菊耦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不过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欧洲,生下她和弟弟在父亲和后娘的监管中成长(详见《私语》)。或许这是导致张后来的作品充满悲观与势利的主要原因。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这些符合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反复地提醒着世人所有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至于她本人亦是斤斤计较的小女人: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

张爱玲离开了父亲逃到了母亲那里,母亲给了她两条路,让她选择:“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张爱玲毅然选择了后者,然而,母亲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而母女间的矛盾也在一天天地、以一种不易察觉的形式在慢慢地激化。张爱玲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

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并且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后来战乱逼使她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对于这件事,她轻轻地说了几句话:“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大有一种奈若何的惋惜。但她没有后悔。

此后张爱玲返回上海,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替张爱玲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张爱玲的这两篇文章是发表在由周瘦鹃先生主持的《紫罗兰》杂志上的。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

张爱玲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战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如昔,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潜逃温州,因而结识新欢范秀美。当张爱玲得悉胡兰成藏身之处,千里迢迢觅到他的时候,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了。张爱玲没能力改变什么,她告诉胡兰成她自将萎谢了。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中,张爱玲榜上有名,这多多少少拜胡兰成所赐。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于1944年,分手在1947年,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张爱玲在美国又有过一次婚姻,她与第二任丈夫赖雅相识于1956年,对方是个左派作家,两个人于同年8月14日在纽约市政府公证结婚。直到1967年赖雅逝世。

主要作品:

小说

《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收入《传奇》。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收入《传奇》。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传奇》。

《心经》,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传奇》。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传奇》。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传奇》。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张看》。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传奇》。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传奇》。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记》。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传奇》。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张看》。

《鸿鸾禧》,上海《新东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记》,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海《亦报》,1950年连载,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

《十八春》,上海《亦报》连载,1951年出单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恋》,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遗事》,台北《文学》杂志,1957年,收入《惘然记》。

《怨女》,香港《星岛晚报》连载,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缘》,1968年,先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后改名为《惘然记》,收入《惘然记》。

《相见欢》,收入《惘然记》。

《色·戒》,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记》。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记》,1983年。

(以上三篇约作于1950年,发表时间晚。)

《小团圆》(创作于1970年,于2009年2月23日在台出版,4月8日在大陆于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发行,引起热议。)

《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中篇作于1973年至1978年之间,2004年2月台湾皇冠出版社推出了这本小说的正体字单行本。)

《雷峰塔》《易经》繁体版(2010年9月在台出版)

《异乡记》出版(2010年12月1日)

《雷峰塔》《易经》简体版大陆发行(2011年4月)

散文

《迟暮》,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3年刊。

《秋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6年刊。

书评四篇,《国光》第1、6期,1936—1937年。

《论卡通画之前途》,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牧羊者素描》,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心愿》,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天才梦》,西风出版社征文,1939年,收入《张看》。

《到底是上海人》,《杂志》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戏及其它》,上海《古今》半月刊第33期,1943年《更衣记》,《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公寓生活记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杂志》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烬余录》,《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

《谈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则》(包括《走!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爱》),《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

《论写作》,《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张看》。

《童言无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说胡萝卜》,《杂志》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语》,《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国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诗与胡说》,《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写什么》,《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传奇〉再版序》,1944年9月。

《炎樱语录》,上海《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戏》,《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画》,《杂志》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谈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谈音乐》,《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借银灯》 1944年12月中国科学公司初版, 收入《流言》。

《夜营的喇叭》《银宫就学记》《存稿》《雨伞下》《谈画》(以上均收入《流言》中,发表刊物及年月不详)

《气短情长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双声》,《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杂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苏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语录》,《杂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张看》。

《中国的日夜》,收入《传奇》增订本,1947年。

《华丽缘》,上海《大家》月刊创刊号,1947年4月,收入《惘然记》。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收入《传奇》增订本。

《〈太太万岁〉题记》,上海《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7年12月3日。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1954年7月。

《〈爱默森文选〉译者序》1964年。

《忆胡适之》,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后记》,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红楼梦魇〉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张看〉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记〉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1983年10月1日、2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英译本序),1984年1月3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表姨细姨及其他》,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谈吃与画饼充饥》,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嗄?”?》,1989年9月25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草炉饼》,1990年2月9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电影剧本

《太太万岁》1947年。

《不了情》(1947年)

《哀乐中年》(1949年)

《太太万岁》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情场如战场》(1957年)(改编),1956年摄制,收入《惘然记》。

《人财两得》(1958年)

《桃花运》(1959年)

《六月新娘》(1960年)

《南北一家亲》(1962年)

《小儿女》(1963年)

《一曲难忘》(1964年)

《南北喜相逢》(1964年)

《红楼梦》(为电懋影业公司所写,分上、下集,未有拍成)

《魂归离恨天》(为电懋影业公司所写,未有拍成)

学术论着

《红楼梦魇》,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

《〈海上花列传〉评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1981年。

译文

《爱默生选集》. 皇冠. 1992. ISBN 9 573 306 778.

《海上花列传》(汉译英)。

《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与人合译,英译汉)。

她的小说《色·戒》[1]被着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色·戒》的创作灵感来自王尔德的《薇拉》(Vera)。王尔德是张爱玲一直崇尚已久的偶像,她的个性与作风将王尔德模仿得淋漓尽致,简直是一个翻版。

其他

张爱玲. 《自己的文章》. 上海: 《新东方》杂志. 1944年7月.

张爱玲. 《张看》. 台北: 皇冠文化.ISBN 9 573 305 461.

张爱玲. 《对照记》. 皇冠文化.ISBN 9 789 573 310 921.

张爱玲. 《余韵》. 皇冠文化. 1991.ISBN 9 789 573 305 521,ISBN 9 624 510 377.

张爱玲. 《回顾展 1》. 皇冠. 1991.ISBN 9 573 305 437,ISBN 9 624 510 075.

张爱玲. 《回顾展 2》. 皇冠. 1991.ISBN 9 573 305 445,ISBN 9 624 510 083.

张爱玲. 《续集》. 皇冠文化. 2003.ISBN 9 573 305 518,ISBN 9 624 511 705.

张爱玲. 《沉香》. 皇冠文化. 2005.ISBN 9 573 321 750.

张爱玲. 《小团圆》. 台北、香港/内地: 皇冠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ISBN:9 789 573 325 208 , ISBN:9 787 530 209 981.

张爱玲. 《易经》(<The Book of Change>). 台北: 皇冠文化. 2010-9-6. ISBN:9 789 573 327 097.

张爱玲. 《雷峰塔》(< The Fall of the Pagoda>). 台北: 皇冠文化. 2010-9. ISBN:9 789 573 327 103.

在旧上海的班驳沉香中,张爱玲永远是那第一炉香,当我们在揭开旧上海那本如花相册时,第一眼总是留给了张爱玲。泛黄的纸张,模糊的黑白印刷,一代奇女子却身着一袭华丽的旗袍,倨傲的仰着头……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在那一刻迷恋上这个女子的传奇、高贵以及骄傲。

初读张爱玲,大多都在那个似懂非懂的年龄,是看不出什么的。只是那种朦朦胧胧的旧上海的小资,象那杯咖啡,蔓延开来,充满整个心情;再读张爱玲,感慨于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啊……原来在她的洞察世故的冷目之后,也有此感慨!三读张爱玲,心情来自她的情感世界,在看似坚强、高傲的张爱玲背后,一个的情路坎坷,再多的高傲也只能化为无奈。于是,张爱玲精心点燃的那炉香,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熏湿了若干年后你我的眼睛,那刻的红颜沉香,竟是如此的深重。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长袍,爬满了虱子”,尘世有多么繁华热闹,张爱玲随手轻轻一揭,却让我们看见繁华似锦的幕布后哀凉的人生荒漠。在一般的感觉里,苍凉就应该是灰蒙蒙的那种,有些恍惚,有些迷离,而她的苍凉偏不如此,五光十色的,温暖的,舒适的,竟是那抹化不开的香。

5.阮玲玉

阮玲玉(1910.4.26—1935.3.8),中国无声电影时期着名影星,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由于父亲早逝,阮玲玉自孩童时期随母亲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供她上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代表作《野草闲花》、《神女》、《新女性》等。阮玲玉是中国默片时代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之一,被认为代表了早期中国演员的演技最高水准。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不堪舆论诽谤的阮玲玉心力交瘁,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阮玲玉生前出演电影29部,但历经乱世战火,目前仅发现9部幸存。

阮玲玉的父亲在她6岁时病故,她与母亲俩人相依为命,在上海崇德女子中学(今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就读。1926年(16岁)时,经张慧冲介绍,考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其电影艺术生涯,主演《挂名夫妻》等5部电影。1928年转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主演《情欲宝鉴》等6部电影。1930年转入黎民伟、罗明佑创办的联华影业公司,主演《野草闲花》(饰演卖花女)一举成名,奠定她在影坛的地位,一生共主演29部电影。 阮玲玉相继在“明星”、“大中华百合”公司主演近20部影片,所扮演在爱情、婚姻方面屡遭不幸的少女或娇媚泼辣的风流女子。1930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主演该公司创业作《故都春梦》,扮演妓女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

阮玲玉的作品风格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明星、大中华百合时期)多主演通俗社会片,甚至神怪片,饰演低下阶层的堕落女性,如妓女一类人物;或者是在旧社会受欺压而不反抗的弱女子。后期(联华时期)受新兴电影运动(又称左翼电影运动)影响,表演风格有所转变,转折点是在卜万苍导演的《三个摩登女性》中饰演对旧社会觉悟的女工周淑贞。其后主演的作品如《香雪海》(饰演农村妇女、尼姑)、《小玩意》(饰演抗日的农村手工艺人)、《神女》(饰演妓女)、《再会吧,上海》(饰演女教师)等,演活了社会各阶层不同的女性形象。阮玲玉之于中国影坛的贡献被一些人比喻为葛丽泰·嘉宝、英格丽·褒曼之于美国好莱坞。

阮玲玉端庄大方,清丽脱俗。对待表演艺术,她勤奋刻苦,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表演中,她能够准确地体味人物的情感,捕捉到人物感觉,并用适当的眼神、表情、动作准确地表现出来。这种准确的内心感应力和形体表现力结合得又非常自然,显示出她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功力。

她在《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人生》、《归来》、《再会吧,上海》、《香雪海》、《神女》、《新女性》、《国风》等一系列影片中担任主角,在这批暴露社会黑暗,表现下层劳苦群众生活的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各种饱受苦难的中国妇女形象。

这些形象中,有女工、村妇、教员、舞女、妓女、艺人、作家等。人物大多身世悲惨,经历坎坷,屡遭磨难而一直奋斗不息,虽然最终都是以自杀、出家、入狱、惨死为结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纯洁美好的心灵。其中,《神女》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她以精湛的演技,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奇迹般地融合为一体,出神入化,令人心灵为之震动。

隔岸凝望,属于岸那边的旧上海的浮华虽说已迷人眼,但浮华背后却是种莫明的痛。那种忧伤的心情味道,我们隔了时光的海寄给了阮玲玉,一个旧上海悲剧女王的戏梦人生。

影片《阮玲玉》为我们呈现了陆离的旧上海风貌,以及阮玲玉的传奇一生。张曼玉的袅娜和颓废的华丽真实地把那颗70年前的香魂交到了我们的手上,穿越岁月的沉淀,张曼玉打开了属于阮玲玉的那炉沉香。

阮玲玉是真正为无声电影而生的人,虽然她没有在银幕上说过一句话,这个“默片时代”的女王,只用肢体和眼神就为我们传递了窒息的风情。

张爱玲名言范文第3篇

事情始于那个多事之秋。一九七月二十六日《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发表周劭(黎庵)的千字短文:《张爱玲“数典忘祖”》。文中周氏娓娓道来,回忆近半世纪前与张爱玲的一次会面,却声称张错认其祖。犹如一石激起波澜,争讼由是引发:

经人介绍,承她下访,那时的交往,初面必先询问家世,现代人这一套是不时行了。她顿时敛起面容,黯然地说:“先人虽做高官,但不幸惨遭刑戮—”云云。我听了很觉奇怪,按她的容貌和语言,全是北地燕赵而非南国闽粤,而清季张姓大吏遭刑戮的,只有南粤而无北籍其人。原来她以为她的祖父是张荫桓,广东南海人,清季曾任驻美钦使,回国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外交部),以参与遣戍新疆,庚子时追论前罪,正法于兰州。于是我说:“你不像是广东人。”她说:“我原籍是河北丰润。”一听,我知道她是自幼在海外,家庭的事不大清楚,是数典忘祖了。于是我用另一角度探问:“你的外曾祖父知道是谁吗?”她立刻回答:“听说是李鸿章。”我说:“既然你的外曾祖父是李鸿章,那么你的祖父决不是广东籍的张荫桓,而是直隶丰润籍的张佩纶,他并未曾遭刑戮,而且还是李鸿章的女婿。”这样,她总算有些领会,说要回家去问问她的姑母,看她怎么说。她家住在常德路愚园路转角的一座高楼公寓里,姑侄两人大概都是时装设计者。

张爱玲之所以“数典忘祖”,原因是上了曾孟朴《孽海花》小说的当,曾的这部历史小说是写真人真事的,他把人的姓名用谐声或同义的字更换一下,算是小说而不是历史,兼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两张都是《孽海花》书中重要人物,他把张荫桓字樵野的,改成庄焕英字小燕;张佩纶字幼樵的,改成庄佑培字仑樵。张爱玲对上代的知识虽不得于家庭,却得之于小说,她对《孽海花》这样的名著一定是看过的,对两张名字中的“樵”字和“纶”字,实在难以搞得清楚,于是长时期成了“数典忘祖”的人,这也无可归过于她。

《新民晚报》读者众多,辐射面很广。此文见报后,便因其中几处令人诧异的提法,遭张爱玲在沪亲友的质疑。很快,张的姑父李开第找到他在九三学社的同事黄伟民,于《环球文学》杂志一九九年第一期发表《张爱玲的身世与生平》(发表时作者误作“王惠民”),对周劭文中所述张爱玲“幼年侨居海外”、“认祖”等多事,分别辩诬。今天,普通的“张迷”也都知道,张爱玲幼年在国内生活,只是后来去香港读了三年大学。至于“张爱玲认祖”,黄文亦举证:

张爱玲长期和她姑母生活在一起,她(原误“他”—引者注)姑母藏有张佩纶的十五卷《涧于(原误“子”—引者注)集》,张爱玲自然很清楚自己的身世,怎么会有疑问呢?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起,张爱玲生前最后发表的作品《对照记:看老照相簿》在台湾《皇冠》杂志分三期刊载,旋由一九九四年二月五日《文汇读书周报》部分转载,其中有:

我弟弟永远比我消息灵通。我住读放月假回家,一见面他就报告一些亲戚的消息。有一次他仿佛抢到一条独家新闻似的,故作不经意地告诉我:“爷爷名字叫张佩纶”,“是哪个佩?哪个纶?”“佩服的佩,经纶的纶,绞丝边。”

此处“弟弟”,即张爱玲的胞弟张子静。敏感的读者应能发现,这段文字也恰是对前述周劭文章的反驳:张爱玲早在圣玛利亚女中住读时即从弟弟口中知晓了祖父的名讳,而此时最晚也在她和周黎庵晤谈之前几年。张子静的回忆(《我的姊姊张爱玲》,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更为详细:

我听到父亲和朋友闲聊《孽海花》,就是在一九三一年一月三集出版之后。那年我已经十岁,才知道我祖父叫张佩纶,外曾祖父叫李鸿章。后来我就把《孽海花》找来看,从人名索引里知道“庄仑樵”就是影射张佩纶;“威毅伯”就是影射李鸿章。姊姊放假回到家,我立刻把这本书拿给她看,她如获至宝,读得津津有味,对于我第三祖母(李鸿章的女儿)嫁给我祖父的那段轶事,尤其好奇,一直缠着我父亲追根问底。

经两度澄清,事情似应告一段落,但争议远未停息。不难猜想,由于此事是周劭的亲历并印象深刻,所以之后他仍不依不饶,继续老调重弹。

一九九五年周另撰《晚清奇才张荫桓》,一九九六年再撰《尴尬奇才唐景崧》,分别刊于《文汇读书周报》,依旧咬定张爱玲错认祖父。上述两文,结集于《文饭小品》(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一管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类似的,还有先后刊于《文饭小品》和《葑溪寻梦》(古吴轩出版社1999年版)里的文章:《魂兮归来,张爱玲!》。

影响所及,其他学者也随声附和。

唐振常说:“周劭先生有文章谈张荫桓(文见《文汇读书周报》),言及张爱玲曾误以荫桓为她的祖父,周纠之。这真是数典忘祖。”(《张佩纶徒事空谈》,载1995年9月27日《新民晚报》)

金性尧道:“由于她家里从来不提祖父,所以她会把张佩纶(字幼樵)和张荫桓(字樵野)误混为一人。”(《关于张佩纶》,载1995年10月28日《文汇读书周报》)

韩石山亦认定:“直到二十多岁,张爱玲还以为她的祖父是南海张荫桓,而不知是丰润张佩纶(字幼樵),还是一次谈话中,周黎庵先生(现名周劭)帮她纠正过来的。”(《也谈张爱玲与胡适》,载1998年9月26日《文汇读书周报》)

直到二七年,李福眠著《疏叶陈林》(山东画报出版社),尚有一文:《周黎庵〈张爱玲“数典忘祖”〉教我淘得〈涧于日记〉》。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平心而论,关于张爱玲祖父是谁,看似简单,但早年间信息不发达,远非今日之唾手易得。一九九二年安徽文艺版《张爱玲文集》所附《传略》提及张的祖父是张佩伦(原文如此—引者注)。在一九九七年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出版前,别说普通读者未必知晓,就连一些研究者也并不了然。

例如,台湾学者水晶的《读张爱玲新作有感》道:

她的祖父—猜想是张之洞,或者李鸿章;如果系后者,严格说来,应该是外祖父……她家中在父系这一边,想必和安徽人的关系很深。(发表于1968年,引自《替张爱玲补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而上海的随笔作家素素不知受谁误导,在文章《来易来,去难去》中竟称:

张爱玲的祖父张荫恒。(原文如此—引者注,引自《就做一个红粉知己》,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鉴于争议双方的说法都系于多年后的回忆,而回忆录之类,局限性极大,如不借助日记或客观史料,不可尽信。争执的两端,一是文史大家,一为著名作家,谁更可信呢?

好在几经查检,找到周氏早在一九四三年即发表的类似文章。仔细对照,却与几十年后的版本存在显著差异:

近顷有以女作家名海上者,有张爱玲女士,吾友《万象》主者平君襟亚揄扬甚力,尝见平君之文于报章,谓女士南海人,方返自香港,其先人为《孽海花》说部中人物云云。晚清政局粤人而张姓者,舍张樵野侍郎荫桓无他人,即《孽海花》中庄小燕(焕英)。侍郎为清季外交界出之人物,出身佐贰,扬历八座,虽严谴新疆,卒致祸戮,然其人才学,实出侪辈,盖绍通中西文化,侍郎之力居多。张女士返自天南,又夙攻西学,遂信侍郎继起有人,不知南辕北辙,相去竟不可以道里计也。

既而某小姐介张女士来谒,贶《古今》以数文,均清丽可诵,询其家世,初颇茫然,仅谓先祖父母在《孽海花》中颇有一段Romance云。余大疑,南海侍郎于《孽海花》中初无恋爱事迹可稽,有之,其唯丰润。乃询其籍贯,则河北也;询其父之外家,则合肥也……

女士求学于香港大学,战后方来沪,其母则与父仳离,近方浪迹南洋,不通音讯,女士与姑居于沪,仅恃鬻文自存云。

女士又言,其姑盖即丰润仅存之女,颇悉丰润合肥两家故事,思与能知天宝故事者一谈,亟盼余过其所居。而余尘事鞅掌,竟未一践夙诺,颇为恨事……(周黎庵:《〈孽海花〉人物世家》,《古今》1943年37期)

引文开头“近顷”二字十分关键,表示事情刚发生不久,发生记忆差错的概率极低。

显然,误认张爱玲是南海人的,乃《万象》创办人平襟亚。先误信张爱玲是南海人,进而推断张爱玲祖父即南海张樵野的,不是别人正是周先生自己。

对话中,张爱玲自谓祖父母在《孽海花》里有一段爱情史,祖父是河北人,祖母是李鸿章之女,在在表明她在对话前早已认知祖父是小说第五回里的“丰润庄仑樵”。谈话的结果对于周氏,是打消了他先前的误解。同时张爱玲还邀其与姑姑再晤,以进一步明晰张佩纶与李鸿章两家的往事。

可叹造化弄人,几十年后,调皮的记忆女神Mnemosyne的灵光一闪,却让整件事奇妙地颠倒过来:晚年的周氏显然错得离谱。

虽说张爱玲不至于答错“祖父是谁”的简单问题,但具体到“祖父做过什么事”,她小时候倒真的是相当“茫然”的。其例证,见于张的多次自述,尤其集中于《忆胡适之》:

我们家里从来不提祖父。有时候听我父亲跟客人谈“我们老太爷”,总是牵涉许多人名,不知道当时的政局就跟不上,听不了两句就听不下去了。我看了《孽海花》才感到兴趣起来,一问我父亲,完全否认。后来又听见他跟个亲戚高谈阔论,辩明不可能在签押房撞见东翁的女儿,那首诗也不是她做的。我觉得那不过是细节。过天再问他关于祖父别的事,他悻悻然说:“都在爷爷的集子里,自己去看好了!”我到书房去请老师给我找了出来,搬到饭厅去一个人看。典故既多,人名无数,书信又都是些家常话。几套线装书看得头昏脑涨,也看不出幕后事情。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仿佛喜欢讲家世似的。

祖父死的时候我姑姑还小,什么都不知道,而且微窘的笑着问:“怎么想起来问这些?”因为不应当跟小孩子们讲这些话,不民主。我几下子一碰壁,大概养成了个心理错综,一看到关于祖父的野史就马上记得,一归入正史就毫无印象。(《张看》,皇冠出版社1976年版)

原来,由于父亲不耐烦,姑姑认为不民主,自己年幼看不明白线装书,又矜持不想问老师,这种种原因导致幼年张爱玲的印象里,只剩野史里的“假爷爷”,不见正史中的“真祖父”。小说毕竟虚诞不实,因此长大后当旁人问及,她便谈不出更多的,只有茫然以对了。

很久以后,关于祖父和家世,张爱玲的认知也未显著增加,如《对照记》中她写道:

我祖父出身河北的一个荒村七家岮,比三家村只多四家,但是张家后来也可算是个大族了。世代耕读,他又是个穷京官,就靠我祖母那一份嫁妆。(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这一叙述并不准确。张家发迹,起于佩纶之父印塘。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已官居安徽按察使,并与李鸿章交厚,“曾共患难”。而确如张爱玲所评“我弟弟永远比我消息灵通”,张子静在《我的姊姊张爱玲·家世》中的记述详尽而准确。个中原因并不难理解:在于他握有祖父的《涧于日记》、《涧于集》等第一手材料,而这些却是张爱玲年幼时读不明白,以后身在海外又难以企及的。

—不过,“身世茫然”与“认他人作祖父”能相提并论么?

至于平襟亚何以会误认张爱玲是南海人呢?试举一例:

民国初年,刘体智著《异辞录》刊印于世。书中《讥张佩纶三联》中第二联:

后先判若两人,南海何骄,北洋何谄;督抚平分半子,朱家无婿,张氏无儿。(此据中华书局1988年版)

此处的“南海”显非南海张荫桓,而指代主持福建马尾对法海战的张佩纶,为与“北洋”李鸿章对举,才作此别扭称呼。当时,这些对联很可能四处传布,如若轻率失察,会不会由此误人?

张爱玲名言范文第4篇

一、生活背景对于张爱玲女性主义创作观的影响

纵观我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家,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民国时期数一数二的才女张爱玲,张爱玲开创了我国新文学的女性主义文学写作细腻的风格,同时她的家庭身世和感情纠葛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出身名门并没有给张爱玲带来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反而给幼小的她带来了内心伤害。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富家子弟,整天靠抽大烟来生活,甚至带着年幼的张爱玲出入风花雪月场所。张爱玲的母亲再也无法忍受自己丈夫对爱情的背叛,一气之下抛弃了张爱玲和年幼的弟弟独自一人到国外留学,张爱玲也从此失去了母爱。在父母刚刚协议离婚不久,张爱玲的父亲就为年幼的姐弟俩迎娶了一位新的继母,他们父女之间的关系在继母的挑唆下日益恶化,最终变得不可收拾,张爱玲被暴打并被囚禁在地下室之中很长时间。作者的这段不幸经历在她创作的小说《半生缘》中也有所体现,小说中的曼桢被姐姐囚禁的经历与幼年的张爱玲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在小说中之所以写出如此悲惨的故事,正是由于对于世界所谓的真情的绝望,这也正是作者独特女性创作视角的根源所在。

除了家庭背景对张爱玲女性主义创作视角有一定的影响外,还有一位我们不得不提起的对张爱玲一生都有极其重要影响的一个人——胡兰成。在与胡兰成的爱情纠葛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爱情炙热、敢恨敢爱、爱恨分明的女人形象。在爱情的世界里张爱玲变得特别幼稚、单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摆脱被爱情背叛的命运。胡兰成本来是一个伪政权政府中的走狗,读到张爱玲的小说后对其产生爱慕之意,于是多次进行登门拜访,这样一来二去地逐渐用虚情假意的话语蒙蔽了张爱玲,一个高贵的灵魂在胡兰成编造的爱情世界里变得很天真简单,只是希望可以欢度两个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但是如此简单的要求对于风流成性的胡兰成来说无疑是很难的,张爱玲最终也不得不选择和胡兰成一刀两断。爱情失败和背叛的打击对张爱玲的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女情观的视角。张爱玲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中久负盛名的一位女作家,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女作家也使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殿堂为之黯然失色。究其原因,张爱玲的名气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张爱玲命运多舛,因为与胡兰成说不清的感情纠葛而备受非议,在她的身后,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不再是那简单的文字,更多的是纠缠于文字之外的恩恩怨怨,但是真正喜欢文字的读者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的原因就将其文学作品的价值抛弃。在那个复杂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张爱玲,性格特点和人生道路也不同于常人,政治的力量不会将张爱玲抛弃,张爱玲对于文学创作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代价。

二、女性视角下对张爱玲小说中经典女性形象的解读

在中国文学界众多受到后人关注的作家之中,张爱玲可谓是独树一帜,不管是在家庭背景、人生选择,还是在情感经历方面,都留给了后人很多值得品味的地方,在新文学运动中一直处于领袖地位。张爱玲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运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将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女性的价值观、生存现状和面对命运及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那种纠结矛盾的心理描写得惟妙惟肖。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正处于传统封建文化和新文化进行激烈交锋的时代,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张爱玲文学作品中所创造的女性形象都是受到了封建社会思想熏陶的普通女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直被封建的传统思想所包围着。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旧社会,张爱玲不是牢骚般地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更多的是对女性人物在孤独无助的时候的绝望境遇,内心深处的迷茫、彷徨、孤独等心理感受进行细腻的女性视角描述,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满心凄凉的感觉。张爱玲在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女性形象都是新旧社会文明碰撞下的旧女性,虽然西方文明的曙光已经照耀着她们,启迪了她们的心灵,她们也渴望自己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展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她们还是被封建传统的礼教紧紧地束缚着,她们在金钱、物质和社会地位的争夺中迷失了自己,得不到思想上的真正解放。

如果提到张爱玲成功塑造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是张爱玲用最简单的笔调为我们传达出了华美的生命在这个旗袍上的人性虚伪的特点,人性的孤独和阴暗。曹七巧是小说《金锁记》中的女性形象,通过曹七巧在物质利益追求和生活之间的矛盾展开,小说用短短的篇幅涵盖了曹七巧悲惨的一生,小说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环环相扣,给我们传递出一个女性,特别是一个普通的封建女性在社会、名利、地位、爱情和权利等方面所做出的苦苦挣扎,最终成为男权封建社会制度下的悲剧。曹七巧原本是一个朴实善良、个性开朗和天真泼辣的女子,但是人生的不幸还是发生在她的身上:自己被兄嫂卖到了姜家,被指派给患有软骨病的二爷做了小老婆,曹七巧的少女梦想就此破灭。虽然被姜老太太扶正,但是在姜家还是没有人正眼瞧她,她在姜家的地位依旧没有提升,还是没有得到他人的尊重,还是受到鄙视和排挤,饱尝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和隔阂,最终造成了内心世界的扭曲和变形,开始了她在物质利益和之间矛盾的人生追求。为了自己的生存,曹七巧开始出卖自己的爱情和当初的梦想,物质利益给曹七巧带来了生活上的经济保障,更加确切地说,应该是畸形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最后,为了金钱,曹七巧逼死了自己的儿媳妇,拆散了自己女儿的婚事,但是生命的周转是永恒的,长安对于金钱的拥有欲和曹七巧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蕴涵着命运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白流苏是张爱玲在小说《倾城之恋》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她虽然表面看着柔弱,可是内心却是无比的坚强。在那个封建传统恶势力猖狂的年代,白流苏是一个典型的女性强者的形象,但是她依旧受到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在爱情中,社会地位、名利和经济实力还是成为她唯一的参考标准,从而她并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独立的女性。小说中的白流苏出身于上海没落的名门,离婚后迫于娘家的压力,受过西方先进教育的白流苏带着自己的尊严和骄傲,带着自己未老的容颜来到了香港;为了不被娘家人笑话,为了证明自己同样可以找到想要的依靠,她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香港,用自己的后半生做了赌注。香港的失陷使白流苏最后赢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使她得到了盼望已久的爱情生活。她虽然最终摆脱了娘家的束缚,但是人生的沧桑感始终萦绕在小说中,白流苏那颗漂泊流浪的心始终没有找到可以停靠的港湾。在这个美丽的外表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刻画的人性最卑贱的缩影,是女性没有摆脱的悲惨命运,悲惨命运还在周而复始的发生,这也正是由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没有找到自己的地位,对他人生活的依附必然最终面临的悲惨结局。

三、女性视角下对于女性文学创作风格的解读

张爱玲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加上早前她夯实的美术、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这都为她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奠定了基础。虽然作家不是一本百科全书,但是作家特别关注人性的描述,对于文字的敏锐眼光,对于美的执著追求,张爱玲就是这少数中的一个。毋庸置疑,张爱玲作为一名作家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名女人,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她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不幸。就是这样一位女性,过着和中国传统女性不一样的生活。所以张爱玲这位人生带有丝丝悲哀意味的独立特性的现代女性形象,独自活在一个为自己编织的女性世界里面。

我们除了陶醉于张爱玲那卓越的艺术文字之外,更多的是对这样一位女作家的敬佩之情。张爱玲有着女子独有的美,同时也是朝气蓬勃的,她用自己挥洒自如的文字给我们描写着不一样的青春,用那无声的语言文字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张爱玲的文字可以像鲜花一样盛开着,也可以像露珠一样能够清澈地悲伤。张爱玲的小说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是一种女性细腻敏锐叙事下的特色。

四、结语

有人曾说张爱玲的文学作品是一个特定时代的文学产物,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世人所淡忘,但是时间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和创作风格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张爱玲在浓重的上海文化中,运用自己细腻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我们描述了当时封建社会思想熏陶下的女性悲惨形象。在张爱玲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大都是受到了封建礼教的禁锢,在受到压迫的时候并没有进行积极的抗争,反而在堕落中迷失了自己,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女性主义价值观,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从而实现自身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独立。

[参考文献]

[1] 赵光平.谈《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话剧改编[J].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2012(02).

[2] 陈晓.双重欲望下的牺牲品——《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2012(04).

[3] 蒋东玲,陈冰荷.张爱玲小说中异化婚恋的形态表征与本质探寻[J].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2012(08).

[4] 吴世娟.论张爱玲小说创作中对于人性的探讨[J].长城,2012(06).

[5] 黄兵.从两极视角看张爱玲小说影视改编热现象[J].电影文学,2010(21).

张爱玲名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张爱玲 丑陋 男性 情结

一、引言

张爱玲的女性意识自然流露在她的文本中,她的小说里形形的主角都是女性。有专心致力于结婚的女性成员;有为了满意的生活委曲求全的姨太太,有为爱情黯然神伤的纯真女子。在她的笔下,很少有文章是以男子为主人公的。纵观张爱玲的小说,作为配角的男性往往呈现出一种身体残疾、精神残障的形态。在她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类型的男人,父亲、丈夫(恋人或情人)、儿子、兄弟、朋友;亲情、爱情、友情,人类的关系和情感被张爱玲撕裂,温情不再,美好不再,感动不再。男性作为勇敢、坚毅、顽强的象征被彻底否定。而张爱玲把男性贬低为没有生命意义的行尸走肉,是有其深刻丑化男子情结根源的。

二、父亲的阴影

张爱玲笔下的父亲,却打破常规,多数不是以伟岸的形象示人。在她的作品中,封建伦理、金钱、腐蚀了父亲的肌体和心理,他们和社会一样走向没落。他们中有的是肉体成熟而精神残障者,有的身为人父,却不能正常履行父亲的职责,有的被伦理道德扭曲了理智和情感,有的在追名逐利下丧失人格的尊严。这是一批封建上流社会的遗老遗少,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荒凉、腐落、令人窒息的裂缝中,深受封建社会落后文化熏染,具有一切封建官僚的恶劣品质,是一群活着的“僵尸”。张爱玲的这种“丑化”男子的情结,有着深刻的个人原因。其中,张爱玲的父亲、弟弟和胡兰成对她的影响巨大。张爱玲出身名门,祖母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祖父张佩纶是晚晴名臣。张爱玲出生时,她的家庭已经从最辉煌阶段走了过来,开始走下坡路。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型人物。在我们的生活里,父亲应该是屋檐、是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筑造温暖的港湾。可是,张爱玲童年的不幸都是其父亲造成的。张爱玲的母亲由于不能忍受他的嗜毒成性,与他离婚,爱玲的悲惨生活就此开始。张廷重再娶后,继母挑拨父女关系,张爱玲遭到父亲的一顿毒打,“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 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 躺在地下了, 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 终于被人拉开。”①毒打过后,她被父亲关了半年,患上了严重的痢疾,可是父亲连药都不给她吃,她差点就活活病死。在逃离了那个囚房似的屋子后,她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再也没有见过她的父亲,可见她对父亲的态度应该是绝望了。张爱玲笔下的父亲,没有温情可言,这也是张爱玲对父亲的一种报复。

这些父亲的形象,在张爱玲作品中比比皆是,他们漠视亲情,将儿女亲情抛在脑后,只顾自己享乐。最可恨的就是张爱玲小说中的一大堆父亲们,不仅没有作为父亲的丝毫责任感,还千方百计地打子女的主意。挖空心思剥夺子女应有的幸福和快乐。这一类型张爱玲用笔最多,最具荒凉和悲怆的意味。

三、弟弟的懦弱

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只比张爱玲小一岁,按照常理,她与弟弟的感情应该非常好,可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他们也有过彼此相爱的童年,一起高高兴兴地玩过游戏。后来父母离婚,张爱玲住校,他们就开始疏远,看见弟弟看庸俗的连环画,得知弟弟逃学、忤逆、没志气等种种劣迹后,张爱玲是愤怒的。

“我比谁都气愤,附和着众人,如此激烈的诋毁他,” ①在吃饭的时候,因为一点点小事,父亲就打了他一个嘴巴子,“我大大地一震,把饭碗挡住了脸,眼泪往下直淌。我后母笑了起来道:‘咦,你哭什么?又不是说你!你瞧,他没哭,你倒哭了!’我丢下了碗冲到隔壁的浴室里去,闩上了门,无声地抽噎着,我立在镜子前面,看我自己的掣动的脸,看着眼泪滔滔流下来,像电影里的特写。我咬着牙说:‘我要报仇。有一天我要报仇。’浴室的玻璃窗临着阳台,啪的一声,一只皮球蹦到玻璃上,又弹回去了。我弟弟在阳台上踢球。他已经忘了那回事了。这一类的事,他是惯了的。我没有再哭,只感到一阵寒冷的悲哀。” ①

张爱玲对弟弟这种逆来顺受的态度应该是非常不满,以至于后来连自己出国这么大的事情,她都没有向张子静透露。直到1988年谣传张爱玲去世的消息,张子静才又联系上张爱玲。张爱玲过世后,并没有把遗产留给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这很奇怪,因为张子静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张爱玲对弟弟,应该是有感情的,可能是当她在弟弟身上发现了父亲的影子时,就触碰童年时悲痛的回忆。张爱玲去世后,张子静将她作品中的人物对号入座,在张爱玲的笔下,会找到张家亲戚的影子。然而《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张子静并没有找原型,也许是在他的身上看见了年少的自己。

四、爱人的背叛

丈夫(恋人或情人)在张爱玲那里,更是软弱无力、虚张声势而又残暴无比、荒淫可笑。有一类丈夫专门靠妻子活命,这类男人专门用女人的钱财;还有一类丈夫(恋人或情人)无所谓爱情或忠贞,表现出一种对妻子或恋人的冷漠和忽视,无视女性的存在和尊严;更需要关注的一类则是半殖半封社会的畸形产物。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西方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涌入中国,特别是上海的两个租界到处充斥着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穿西装,打领带,成为中上流男性所追求的摩登形象。张爱玲的小说中有这样一群男性,他们没有显赫或富贵的家庭背景,但他们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特别是经济上优裕甚至阔绰;思想上则亦中亦西,接受或经过西方文明的熏染,而思想的根底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动乱的时代里,在畸形的文化环境中,他们精神价值失落,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成了都市里灵肉分离的“摩登人”,人生的失败者。张爱玲在小说中处处都充盈着对男性的不满和愤恨,女性的自我表现呼声越来越高。

与胡兰成失败的婚姻,应该的张爱玲一生的痛。二十出头的张爱玲就曾经表示过,她喜欢年龄大的男人,大概是因为从小缺乏父爱的缘故。遇见胡兰成,便是她的劫数。张爱玲与胡兰成是相知的,胡兰成说:“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不顾胡兰成已婚的事实,不顾他的汉奸身份,与他相爱。胡兰成结过三次婚,之后又结了三次,他对女人见一个爱一个,情虽不伪,却也不专。而这时张爱玲,唯一接触的男人就是弟弟张子静。对于这份爱情,张爱玲付出的太多,这个一直冷静、理性的女子,“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不计名分地与他结婚,他们的婚姻不受法律的保护,只有一纸婚书:“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为了他张爱玲还挨过别的女人打,却一心一意地对他好。就是如此的爱,也没能让这个浪子回头。可能这就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他在武汉与一个姓周的小护士如胶似漆,全然忘了张爱玲的存在。后来,又与朋友的庶母鬼混。他与张爱玲提他与别的女人的事,以为张爱玲不嫉妒,他都没有想一想,一个正常的女人,一个爱他的女人,怎么可能不嫉妒。就连古代后宫的妃子都会为了皇上的宠爱而勾心斗角,处心积虑,何况受过新式教育的张爱玲。张爱玲为了他的日子能够好过,拼命写作、出书,怕他因为钱不够而受委屈,甚至连诀别信里,都把稿费全部给他。这就是所谓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曾说过:“女人一辈子想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也是男人。” ①张爱玲对于这场爱情,从没有在作品里明显地提过只言片语,但是我们可以在《小团圆》里,隐约看见张胡恋的影子。

五、《红楼梦》的深刻影响

《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写作影响也非常大。从儿时便接触《红楼梦》的张爱玲,十四五岁便开笔创写了《摩登红楼梦》。文章如何,我们暂不下定论,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能够将《红楼梦》读下来,并且能有自己的见解,就已经很令人钦佩了。《红楼梦》借贾宝玉之口说出了里面的男性只不过是须眉的浊物,无论是品性恶劣的衣冠禽兽贾赦,还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贾政,都是作为女性的对立面出现的。在张爱玲的小说里,男子的形象与《红楼梦》中的各位老爷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是贵族出身,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靠着家底过日子,骄奢淫逸,每日除了吃喝玩乐,便是想着娶姨太太。《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剧,也对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红楼梦》中形形的女性,为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奠定了基础。

张爱玲曾经说过:“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未完’。” ②张爱玲与《红楼梦》之间,应该是《红楼梦》成就了更加完美的张爱玲,而张爱玲也用十年的时光,用自己的文字,写出“回报”《红楼梦》的《红楼梦魇》。在创作过程中,张爱玲也将《红楼梦》中文学传统与艺术手法融会贯通在自己的小说中,同时她又不拘于传统,有自己的创新和突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注释

① 张爱玲.流言[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12:10,126,130.

② 沈小兰.张爱玲小说集[C].第3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9:244.

参考文献

[1] 周刚.畸形时代里的畸形产物――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10(3).

[2] 常彬.浮世丑怪众相图――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世界[J].贵州社会科学,2003,3(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边防警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国医学影像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甘肃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