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张爱玲代表作

张爱玲代表作

张爱玲代表作范文第1篇

在20世纪中国作家研究中,“‘张爱玲学’如此迅速地成为‘显学’,大概也只有‘鲁迅学’可相比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爱玲研究者陈子善这样评价“张学”。

1987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陈子善在一堆旧报纸中发现了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小艾》,从此开始了张爱玲研究。“颇为上天眷顾”,20年来,他从故纸堆中先后淘出了十几篇长期湮没的张爱玲佚文,其中包括她193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不幸的她》,从而把张爱玲璀璨的文学生涯又提前了四年,解开了“张爱玲何时开始文学创作”这个“张学”难题。

因为他在“张学”领域的卓越探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称他为“目前在海峡(张爱玲)书目学上最重要的学者”。

2001年,陈子善在台湾出版了《说不尽的张爱玲》,以“为自己的,张学研究划上一个满的句号”。然而几年下来,他对张爱玲的研究并没有停住,反添了新作,继而在2004年出版了稍做扩充的《说不尽的张爱玲》大陆版。

“张爱玲还有好多事情要做。”他说,“我越来越认识到张爱玲史料研究的完备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张爱玲的整体评价,也越来越体会到张爱玲其人其文确实是说不尽的。”

《新世纪周刊》VS陈子善

张爱玲的永恒魅力

60年后的今天,人们再读张爱玲,仿佛仍然带着最初的惊喜。她的作品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

我个人认为,她的作品着眼于人性的复杂性,这个人性的复杂性,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复杂,不是那么简单地分为好坏、忠奸,这样的两分法是不可以概括人性的。而且她还写出了人在特定环境中,一种超乎常理的表现。

举个例子,《色・戒》中,按照常理,王佳芝要毫不犹豫地把易先生除掉,但是她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大家都感到很意外。她是一个地下工作者,你说她缺乏经验也好,不够成熟、果断也好,毕竟她在这个问题上,几秒钟的犹豫,导致整盘皆输,把自己的命也搭上去了。为什么会有这样超乎常理的行为?就是因为她在这个时候,突然感觉到易先生是真的爱她的。这就展现了人性当中复杂的一面。

你看张爱玲的作品,仔细想,你不会觉得它不符合事实,你会觉得王佳芝这样的选择,出了个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作家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把人性的复杂性发掘出来。

当下的“张迷”层出不穷,“张学”越发繁荣,张爱玲有什么吸引读者的秘密武器吗?

她的文字表达的功力、小说的构思、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性格、整个小说的精致,而且白话小说这样写法,以前没有人这样写,她实际上把新文学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张爱玲从传统当中吸取了更多的营养。当然有很多人都吸取前人的营养,都试图突破原有的新文学创作的框架,包括延安也有很多人写章回体小说,大家都在努力探索,但是张爱玲比较幸运,她的探索走得比较成功。

张爱玲的方式有什么特殊之处?

比如写大家庭,张爱玲不是唯一的,巴金也写过,但他写的大家庭和张爱玲写的完全不一样。我这里丝毫没有贬低巴金的意思,他们观察的角度、选择的视角完全不一样,时代也完全不同。巴金要解决的任务是怎么让青年人走出封建大家庭,和封建大家庭决裂。可是到了张爱玲这个时代,她认为这些任务她的前人已经完成了,她要另辟蹊径。

以她对曹七巧的塑造为例,显然她是不赞成性格扭曲的七巧的,但是她并不是站在这个人物前面丑化她,而是不动声色地把她的’性格在小说当中自然而然地剥落出来。

现代人为什么这样钟情于张爱玲?

张爱玲太丰富了,每个人心目中的张爱玲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情感体验、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放进去。

而且张爱玲的小说是都市小说,写的是都市。她自己曾经表示,她喜欢都市。原来她的读者很多都是都市市民,现在的都市生活进一步扩大,她的读者大部分都生活在都市里面,都市人对张爱玲的描写会感到熟悉。

此外,她的作品的写作手法都是很现代的。她对人物的内心塑造,对场景的设置,很多用的是电影的手法。那时候的很多作家,对电影这种新的艺术样式是不敏感的,但是张爱玲很敏感。李安选中《色・戒》拍电影,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其中有一个,这篇小说是很适合拍电影的。

张爱玲的作品有现代意义,但是这个现代意义不是和现代社会简单地对应起来。所谓现代意义就是她的小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以前的那个时代,帮助我们理解曾经产生过的那些人。

当然,只有这个方面是不够的,她的作品还有审美的意义。你读她的小说,你就会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这是最重要的。她能写出这样的活灵活现的活生生的人物。在我看来,张爱玲的小说,哪怕其他的都不成功,她有一个《金锁记》,有一个《倾城之恋》,在现代文学史上已经站住脚了。

给张爱玲作品以公平公正

张爱玲在香港、台湾和内地都有一定的影响,三地对她的理解有所不同吗?

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大家都把她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学一个杰出的代表。这是一个共识。以前有分歧,我们不提张爱玲,他们说张爱玲。现在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我们这里把她过分地商业化,过分炒作。有些批评家,也批评张爱玲,认为她的作品有缺点。事实上张爱玲也在不断地修改作品,这说明她对自己的创作也不是完全有信心,像《小团圆》,写了半天,最后她说要销毁掉。

《小团圆》据说张爱玲写了很多年,其中写到与胡兰成的故事,读者都很期待,不知道是否有望付梓?

《小团圆》的手稿一直由台湾皇冠出版集团妥善保存着,因为张爱玲本人要求销毁,可能她自己不满意,或者认为不合适,所以台湾不予公布,如果不把它销毁,总有一天会和读者见面;假如把它销毁,那么你也不能过分地指责他们,因为他们是遵照张爱玲的遗愿去处理的。

你为什么要研究张爱玲?

我觉得以前对张爱玲很不公平、不公正,这样一个重要的作家应该好好地弄弄清楚,只不过出于这样一个目的。很多人以前不研究张爱玲,我来研究,无非这个而已。也许有一天我退出了,因为大家都在研究了,我就没有必要凑热闹了。

而且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没有突破,比如对她的小说《秧歌》、《赤地之恋》的研究,有人认为它是小说,这是不对的,这完全是在原有的那些观念里转圈圈,你没有好好地读,没有好好地分析。我们以前对张爱玲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受了传统的一些观念的影响,

张爱玲代表作范文第2篇

《张爱玲论》一书视角独到,通过系统而又深入地分析张爱玲一生创作的作品,从而为我们展现一个真实的张爱玲,进而客观、科学地定位了张爱玲在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细细品味之,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而独到的特点。

一、坚持历史,科学评价

对于张爱玲本人及其文学创作,国内之前普遍存在两种主要倾向:一是“俯视”张爱玲,即无视甚至抹杀张爱玲的成就与贡献;二是“仰视”张爱玲,罔顾历史,一味地过分夸大、恣意抬高,将之吹捧上天,甚至制造“张爱玲神话”。实际上,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综观国内近20年来的张爱玲研究史,张爱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推波助澜而不止的“张爱玲神话”。

在《张爱玲论》一书中,袁良骏先生对张爱玲几乎全部的重要作品都一一作了详细论述与深刻剖析,对张爱玲著作的评论,他坚持用历史事实说话,中肯地分析了张爱玲其作其人,既不随意拔高吹捧亦不恣意贬低毁誉。这与张爱玲研究中人云亦云的盲从与集体发声或者失声相比是独树一帜的。袁良骏先生对张爱玲早期作品的成就与贡献给予了非常充分的肯定,而对于她中、后期的作品,在肯定其优点和长处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其所存在的严重不足甚或错误。而《张爱玲论》一书最为突出的特点抑或是贡献之一,即在于确立张爱玲在中国现代小说史、文学史上的重要位置的同时,用“事实”和“科学分析”摧毁了“张爱玲神话”与“祖师奶奶”一类的妄言与鼓噪,并严谨而正面地评价了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对于张爱玲出国后的中、后期作品,该书也作出了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客观分析。从总体上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张爱玲,这对拨正张爱玲评价与研究方向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二、以时间为序,清晰展现张爱玲的创作之路

张爱玲的创作道路漫长,达半个多世纪。创作的作品也是颇为丰盛的,各类总计有30部。《张爱玲论》一书以张爱玲作品的创作时间为序,共分为上、中、下三卷,袁良骏先生用深刻而犀利的笔触深入剖析了张爱玲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的作品,认为“张爱玲的创作高峰期、兴盛期在以《传奇》为中心的早期;中期的《十八春》还延续了早期的一些特点,但到了《秧歌》和《赤地之恋》,便改弦易辙,写起了‘不是自己的文章’;后期小说则少而且差,与早期不成比例”。书别肯定了早期小说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的“孤岛文学”的卓越贡献,并探究了早期作品的特点与成功的原因。但是袁老先生也清晰地指出,张爱玲的创作之路自《传奇》之后,开始由盛而衰,一步一步地走向下坡路。张爱玲的艺术之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大滑坡,主要是因为她失去了早期作品创作时的环境与土壤,创作的初衷与意图也因时而变,才会最终导致这位天才女作家遗憾地陨落在异国的土地上。这也启示了我们何谓“创作的真谛”。在他的笔下,张爱玲一生的作品以如此清晰的脉络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让读者在深刻理解其作品的同时,如观其人,从而也能够有助于我们正确透视张爱玲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爱观。不可不谓之深刻,不可不谓之清晰。

三、系统梳理了张爱玲研究的流派

《张爱玲论》最后一章增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部分———《卷外张爱玲研究小史》,虽然袁良骏先生将其界定为“以便相互参照,更有利于张爱玲研究的健康发展”,其实不然,笔者窃以为,这实际上是一部微型的《张爱玲研究史》。《卷外》部分以张爱玲研究的各个流派的观点与代表人物为据,进行恰如其分地归类梳理之后,令人一目了然,对有志于研究张爱玲者有莫大的帮助。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知,《卷外》部分融入了袁良骏先生自己的重要观点与独特见解,因此,它实际上是对“张爱玲研究”所写的一种“史评”或“史论”,应该说对后续的“张爱玲研究”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与参考价值。

此外,《张爱玲论》一书由青年学者黄纪苏先生作序,着重谈了小说和电影两个版本的《色戒》,与袁老先生正文内容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对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张爱玲有很大助益,让我们看到更真实、更立体的张爱玲。

张爱玲代表作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刺激一回应”的理论模式,解析张爱玲的乱世创伤的缘由,以及这一乱世创伤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具体影响与表现。认为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弥漫着郁郁苍苍的乱世之感,这种乱世之感主要来自于作家切实的战争体验所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刺激和精神创伤,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创伤记忆的展现。具体表现在:一是两种截然迥异的文学风格即沉重与闲适;二是通过对婚姻和家的渴求的热衷,刻画市民阶层的精神惶恐。

张爱玲研究自1980年代以来,跃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张爱玲是一位天才式作家,这样的评价不算是过誉,因为她对人性阴暗面的暴露,女性婚恋的关注,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安排,语言的华丽优美,意象的精心构造,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等等,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她卓尔不凡的文学能力,令人赞叹不已。众所周知,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主要发生在1940年代。对于生活在日伪占领的上海且不知革命为何物的张爱玲来说,她的文学创作没有纷飞的战火,没有愤怒的呼号,这是显而易见的,倘如为此横加指责,既是多余也没必要。但我们不能据此判断张爱玲是一个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是一个“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城市隐者,她对1940年代的战乱现实是充耳不闻的。因为张爱玲毕竟生活在那个年代,她不能摆脱也无法超越,更何况作家切切实实地经历过一次战争的体验,这次战争体验深深烙印在她的心胸里无法忘怀,并通过文学的形式予以展现和描述,故而字里行间仍然能够闻到一股没有战火的硝烟味,而这一硝烟味源自于自己的乱世创伤及其文学呈现。

一、乱世之感与乱世创伤

张爱玲对“乱世”这一字眼似乎格外地偏爱,频繁地出现在她的文章中。比如“乱世佳人”,“乱世里的盛世的人”,“越是乱世,个性越是突出”,“我想着:‘这就是乱世”’,仁’〕“现在的人起的都是下流的念头,只顾一时,这就是乱世”,“乱世里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张对“乱世”字眼的偏爱,从她文章《我看苏青》结尾处的一段文字可以知道其中的原委:“我一个人在黄昏的阳台上,骤然看到远处的一个高楼,边缘上阿着一大块胭脂红,还当是玻璃上的反光,再一看,却是元宵的月亮,红红地升起来了。我想着,‘这就是乱世’……我想到很多人的命运,连我自己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身世之感’普通总是自伤自怜的意思罢……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个人就近求自己的平安……”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发表在1944年,此时的张爱玲仍然是上海滩最走红的作家,可是面对“元宵的月亮”陷人了自伤自怜的“身世之感”的哀叹里,希望“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因为“将来的平安”不属于她自己,表现出对未来的怅惘不安和精神的惶恐以及无可奈何的感受。

由此可见,张爱玲本人是有乱世之感的而且还相当强烈。所谓“乱世之感”,根据张爱玲的理解,是指生活在“乱世”里的人们,没有家的归属感,只能一时,在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无限感叹中得过且过地度完生命的尽头。或者进一步地说,战争导致了个人命运的幻灭感,在动荡不定的时代里找不到“真的家”,“将来的平安”又不属于自己所表现出的那种无所阪依的漂泊感和现实生存的焦虑感,以及对人生稳定感的无比渴慕。

作家的这种“乱世之感”来自于她的乱世创伤和记忆。从远因来看,张爱玲生活在“乱世”时代,曾一度风光的家族受战乱的冲击而日渐衰落破败;从近因来看,她的人生走向因战争的发生而切切实实地改变。1939年夏,张爱玲在英国伦敦大学远东区的人学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留学欧洲的梦想随之夭折。尤其是1941年12月,她在香港大学的求学却因日军侵占香港而被迫中断,此后为了谋生讨活,走上了文学之路,成为职业作家。更为重要的是,香港战事发生在她求学期间,先是参加了防空员,后充当看护,目睹了香港沦为一片废墟,切身感受到生死无常的虚空。就张个人而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刺激和精神创伤,诚如她本人所说“战时香港的所见所闻”“对于我有切身的,强烈的影响”。这种战争记忆的创伤影响如同巨大的魅影蛊惑着张爱玲,无法驱散无法挣脱。

二、两种艺术风格:沉重与闲适

香港战事对张爱玲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让作家体验到战争的残酷景象,体验到人的生死的无常和虚幻,体验到人生的安稳何其脆弱。在社会的大变动里,在灾难面前,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确定性,一切变得不安全了,个人世界的安稳难以守护。诚如张爱玲在回忆那段围城经历的感受:“……什么都是模糊的,瑟缩,靠不住。回不了家,等回去了,家也许已经不存在了。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暮……无牵无挂的空虚与绝望……”"在她看来,这个世界已变得混乱不堪,不可理喻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人生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像是稀有的珍贵的物品,变得遥不可及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命运的偶然性,愈发显眼,愈发不可捉摸把握。在“乱世”里,个人的力量是苍白的、渺小的,犹如漂浮在惊涛骇浪的一叶小舟,无法主导自己的航向,等待他们的,或是毁灭,如郑川嫦的病死(《花凋》),罗杰·安白登的自杀(《沉香屑·第二炉香》);或是落到一个比原先更不堪的境地,如葛薇龙(《沉香屑·第一炉香》)。在现实面前一步步退缩,由想念书到想嫁人,由想找一个理想的伴侣到抓住乔其乔这个可能的机会,由想结婚到情愿只做情人,由情人到发现乔其乔的不忠后仍然嫁给他,直至死了心为梁太太弄人,为乔其乔弄钱。曹七巧(《金锁记》)受金钱的“异化”,由一双雪白手腕、胳膊滚圆的姑娘变成一个骨瘦如柴的恶魔。顾曼桢(《十八春》)、殷家茵(《多少恨》)他们的爱情因为亲人的密谋或作梗而破灭,令人唏嘘不已。在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中,有好结局的不多,自流苏(《倾城之恋》)就是其中的一个。倘如没有战事的发生,等待自流苏的唯有做“情妇”这条路,然而,香港的陷落,无意地、及时地成全了她,结了婚,如愿以偿地升级为“范夫人”。这些人物的结局,都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在巨大的现实灾难的冲击下,他们的主体意识被击得粉碎,挣扎既然是徒劳的,不如索性苟且地生活。他们的人生观是灰色的、悲剧的,充分显露出张爱玲悲剧的人生观。诚如美国学者所指出的:张爱玲的人生观是悲剧的,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

既然人生是悲观的、虚幻的,张爱玲由此生发出一种生命短促,时不我待的急切和焦虑。“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快,快,迟了来不及,来不及了!”“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叫张爱玲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一种来自时代的“惘惘的威胁”,故而不断地发出“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的感叹。张爱玲已敏锐地感觉到她只属于日伪占领上海的时代,不属于将来。她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的战败并不意味着“乱世”的结束,能过上静好、安稳的日子,反而预示着自己时代的结束。她的时代因日本的侵略得以仓促出现,也因日本的战败而告终,所以是短暂的。既然时代是仓促的、短暂的,将来又不属于自己,属于自己的只有现在,于是张爱玲像大多数古代文人一样,也时常有“人生如梦,譬如朝露”的感叹,所不同的是,张爱玲并不醉酒当歌,愤世嫉俗,而是以喜悦的心情细细品味现实的人生,在世俗世界里寻找生活的乐趣。饮食、衣服、电影、音乐、绘画、宗教等等,无不成为她喜爱的话题,叙述的从容不迫,话语的亲切柔和,让我们感觉到这位年轻的女作家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眷念。

由此可以推断,张爱玲的人生态度虽悲观,但并不厌世。就整体而言,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明显受到这一见解的影响,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一种是用“传奇”的形式讲述着一个个毁灭或沉沦的故事,表现了作家的悲剧的人生观;另一种是面对灾变、苦难,张爱玲没有陷入绝望的泥沼地里,而是沉浸在“私语”的个人世界里,往往从个人的生活中寻得世俗乐趣,借此忘却或逃避现实的沉重。前者蕴含着沉重的批判意识。《传奇》里的小说,作家大多持冷眼旁观的眼光,直视残酷的人生,无情地揭示和鞭挞人性的丑的魂灵,产生一种血淋淋的心灵震撼,和沉重的压抑感。后者表现了超然的世俗人生。《流言》里的散文,大多叙述的是个人世界的日常生活的所闻所感,笔调变得温情平和,散发出浓浓的轻松和超然的气味。这两种人生的参差对照,显示了张爱玲对乱世创伤的深刻理解,提升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的高度。

三、市民阶层的精神惶恐

我们知道,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出现过一大批表现或描述战乱的优秀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真实地再现“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苦难;宋末元初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抒写的是超越个人的流离之感;《三国演义》《水浒传》讲的是英雄救世的故事;老舍的《四世同堂》、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是抗战题材……所有这些作品无不具有一种感时忧国的崇高精神和责任意识。而这种崇高感和责任意识在张爱玲作品里是没有的,有的只是悲天悯人地关注乱世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揭示他们的精神惶恐,即动荡不安的乱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约。诚如陈思和评述的那样:“她不是直接描写都市市民的生活细节,而是抓住了社会变动给一部分市民阶层的精神惶恐;提升出一个时代的特征:乱世。那些乱世男女的故事,深深打动了都市动荡环境下的市民们。”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地安排,张爱玲的一些小说的篇名恰好地呈现出生活在乱世的市民精神惶恐的三个阶段:即“倾城”一“封锁”一“等待”。首先是“倾城”时期,虚无感迅速地蔓延,“整个世界黑了下来”,“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部不可靠了”,靠得住只有活着的“这口气”和婚姻。]接下来的就是“封锁”时期,在这段被“切断”的时间与空间里,上海的市民们尽做些“不近情理的梦”¨以消磨时日。不过,他们的心里仍然怀有期盼,期盼时局平定,女人们等待男人回来,这就是“等待”时期。然而人们的生命却在等待中“自顾自地走过去了。”他们只顾及眼前的生活和平安,对过去既不沉湎,对将来也不作太高的希求,不作挣扎反抗的努力,只是希望自己活着就好,真实表现了生活在殖民地里的相当一部分人苟活不抗争的集体意识,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厚实感。

海德格尔说人的本质是生存。尤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张爱玲本人1942年后半年返回上海,尽管寄宿在姑妈的公寓里,但如何生存的问题紧要地摆在她的面前,为此最终走上了卖文为生的生涯。正是基于这样的生活体验,张爱玲特别关注生活在乱世时代里的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生存问题。在作家看来,一个年轻女子,总免不了走结婚嫁人的道路,尤其是那些没有职业的女性,结婚成为她们维持生存、寻求安稳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在乱世时代,活着的人觉得唯有婚姻是踏实的,视为救命稻草紧抓不放,因而结婚的人非常多。“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就是说,一个女人的一生,就是婚姻以及如何经营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张爱玲可谓对婚恋题材情有独钟,觉得它“一辈子写不完”。不论早期的“传奇”小说,还是后来的《多少恨》《十八春》《小艾》等,她的小说篇篇都是婚姻爱情题材,充分显示了作家对这一题材的偏爱和执着。对于婚恋题材的表现,张爱玲明显地迥异于五四时期的笔法。如果说五四文学强调的是爱情,强调个性解放,强调反抗,那么张爱玲则专注于婚姻,专注于女子的生存。不过,对于婚姻是不是一定带来人生的安稳,张爱玲是持怀疑的看法。如葛薇龙不惜出卖色相,为姑姑弄人,为丈夫弄钱,可她知道一旦自己年老色衰,等待的将是被抛弃的下场;姜家二少奶奶曹七巧,与其说嫁的是患骨症的残疾人,不如说是金钱,结果换来的就是疯癫的命运;阿小悲的是男人挣的钱养活不了自己,只好出来辛勤劳碌做女佣,觉得自己结不结婚一个样。

张爱玲代表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独特世界

张爱玲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作家。她使用文字的能力鲜少有人能出其右,夏志清先生甚至认为,在中国近代小说家里,她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意象的丰富,是首屈一指的,在描写方面,也唯有沈从文、钱钟书可与之比较。

张爱玲14岁就开始写章回体小说,16岁在上海圣玛丽亚女校《国光》创刊号上发表了小说《牛》,直到1943年《沉香屑第一炉香》在《紫罗兰》创刊号上连载,才标志着张爱玲在文坛上的真正开始。1944年出版了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两三年间,张爱玲便把她最出色的才华展露出来,跨上了她创作的巅峰,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金锁记》和《沉香屑第一炉香》被评为张爱玲写得最好的作品,而《金锁记》和《倾城之恋》则是张爱玲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显示出了张爱玲创作的强烈独特性。

一、独特的选材

张爱玲以大都市为创作背景。尽管当时正值国家民族的危难之秋,但她却置世事于不顾,而是要求读者大众“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她“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于是,旧时女性、两性关系、婚嫁迎娶成了张爱玲小说的主要切入点的述说对象。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被――呈现;同时也表现了东方的家族制度、伦理道德与西方的性的碰撞,两地华人腐烂、堕落的生活,并且深入他们的内心和灵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是女性生存的尴尬与挣扎,她们在谋生与谋爱的夹缝中演绎出种种悲剧。谋爱是为了谋生,她们以青春为筹码待价而沽,当她们谋得了“爱”,也就谋得了金钱,因此而谋得了一生的生活保障,张爱玲在创作中形成了一个“寡妇情结”:做寡妇常常会被看做是女人的悲哀,但她笔下的女性却对做寡妇情有独钟,而且都是目的明确地为了钱而心甘情愿当寡妇。如作品中的梁太太、葛薇龙、曹七巧。

其二,是婚姻的买卖本质。在张爱玲小说中,婚姻实际上全都是买卖。女的以青春为价,卖掉一生,换得金钱,因此换得一生的生活;男的以金钱为本,买来享乐。生命中最可贵的是金钱,而不是家庭和亲情。《倾城之恋》中充满了生存的焦灼与无奈,范柳原意在求欢,而白流苏意在求生。虽然白流苏得到了没有爱隋的婚姻,却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让人感之而觉荒凉。

其三,是男性的虚伪、自私和怯懦。张爱玲以其犀利的笔锋,毫不留情的戳破那些男性的庄严假面具,使其现出双重人格的难堪面目,并且深入他们的灵魂。如范柳原和白流苏之间的调情,遮饰的虚伪在美丽的对话下一步步浮现。又如,佟振保一方面对黄娇蕊欲求难耐,一方面又要做正经好人,“真我”与“假我”互相拼搏。

其四,是对人类欲望作用的深刻揭示。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无一不受情的支配,无一不在欲的苦海中煎熬,无一不在欲望的捉弄下自我暴露。以《金锁记》最为经典。曹七巧为钱而进入了姜家,这是物欲的作用;但她开始中意的是她店里的小伙计,这是她的在作用。但是,最终战不胜物欲,七巧选择了姜家。七巧进入姜家后,丈夫却是个废人,于是她又看上了姜家三少爷季泽,又在她的身上蠢蠢欲动;跟季泽不成,无法满足,于是物欲又成了生活的重心,努力争夺降价的财产,最终理智尽失,不仅把自己、也把子女毁灭了。

二、独特的意识

作品并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作者生命体验、生活感悟的表达。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体察出作者从头到尾流动的意识及其特征。张爱玲对生活、对生命有着极深刻的体验与感悟,这同她的成长、生活经历紧密地相连,体验深化到意识中,意识则总要在作品加以体现与表征。作品中便表现着她独特的现代性意识。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在孤独无助的生存困境中认识到人的脆弱和有限、人生的无常与偶然、世界的虚无与荒凉,这一切使他们感到绝望与恐怖。而这其实就是作家个人的生存体验,是作者的体验外化到她的人物之中,借她的人物之口说出其内心之言,人物是作者的闪现。

首先,是作者的“荒原”意识,并由此带来的“荒凉”体味。张爱玲的小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但哀歌的主旨是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的背景中层示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这在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上表现得最为鲜明,与同时代甚至“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女性形象有着较大的区别。

其次,张爱玲写的女性实际上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甚至远涉重洋留学,但她们既无法在都市社会中自立,又远离革命,只能把自己寄希望于婚姻,而她们所受的教育只能是她们待“嫁”而沽的筹码。其次,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通常的新文学旧女性也不同,张爱玲的文学素养是在代表着工商文化的城市背景中形成的,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恐慌。一个个悲哀人物,一场场悲剧,恍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出的一朵朵“恶之花”。

张爱玲代表作范文第5篇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20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5年4月26日”或“2005-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05]53号)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07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01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05年第6期第140页。

3、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04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院(系)审查意见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边防警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国医学影像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甘肃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