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学校的作文

描写学校的作文

描写学校的作文

描写学校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描写实;高职院校;服装设计

素描写实可以说是高职院校服装专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项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这对学生的服装设计工作质量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该项专业教育工作来看,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其一项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素描写实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学生的基本功不完善,无法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效的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素描写实主要是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并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加深对该专业的认识,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一、素描写实功底在教学中应用现状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素描写实并没有在教学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应用。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格外重视对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该项内容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重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是要注重其教学内容的本质,并将其与专业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逐渐锻炼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以及拓宽学生的专业视域。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手绘方式以及逐渐被替换,其目前的服装设计绘图工作也主要使用相关的软件来进行。所以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岗位发展的需求,教师逐渐在教学工作者中加入了相关软件的教学工作,但是从实际教学工作情况来看,教师在对这些软件进行教学时,其主要是对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教学,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思维,这是与服装设计教学思想相违背的,服装设计是对学生设计能力以及思维的培养,如果只是单单对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培养,就无法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该项能力的综合提升,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为学生在进入专业岗位后的良性发展做充足保障。

二、素描写实在服装设计专业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一)教师在开展素描写实教育工作时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对学生写实功底的培养,近些年来传统的素描以及在向着设计专业的角度发展,所以其素描语言也越来越广泛,并且衍生出了一部分新的素描理念。目前对于素描写实课堂我国的高职院校通常都会开设70课时左右,其主要是对学生装饰图案、版型设计等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向着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学生的自身素描写实能力可以满足社会发展新特征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该门学科教学时,教师更加注重的是素描形体的要求,而忽略了对学生传统写实能力的培养。如果长期以该种教学方式进行下去,就会造成学生自身观念的错误,学生会认为在素描如何去锻炼自我意识更加重要,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写实基本功的培养。如果单纯从素描写实的角度来看,不管是传统的素描写实还是服装设计专业的素描写实,其都是在真实再现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自我意义在对其进行美化,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该项教学时,教师要始终围绕着这一核心内容来进行,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观察、还原物像的能力,在从服装设计专业的视域出发,对学生美化、包装能力进行锻炼,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有效的提升素描写实教学的工作质量水平,避免将其向着形式化的方向发展。

(二)另外为了有效对服装设计专业中素描写实课程的应用,教师还要注重自身该项能力的培养。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更加注重自身设计能力的培养,所以与普通艺术教师相比其素描写实的功底较差,对该项课程内容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就导致了该项教学课程只能由造型专业教师来进行教学,然后再由设计教师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设计教师对学生素描写实功底的真实水平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无法根据学生在基本功上的差异,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所以要想有效的解决该问题首先教师就要先提升自身的素描写实功底,只有教师对其有了一个更加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对该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以及教学工作。

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素描写实课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服装设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也就为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该教学项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希望可以通过文章中的分析,可以对同行业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共同推动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

熊智(1983-),女(苗族),湖南吉首,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学位,系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服装设计教学、手工蜡染研究。

吴庭金(1982-),男(苗族),湖南吉首,吉首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术教学,民族艺术学与手工蜡染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廷菊.服装工作室与企业项目合作教学的探讨[J].艺术科技.2016(09)

[2]孟苗.材料在影视舞台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6(03)

[3]孙迪.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研究[J].戏剧之家.2016(21)

[4]邓欣.服装设计中新材料的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6(03)

[5]林晓.立体化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实践分析和探索[J].科技展望.2016(31)

描写学校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课程衔接;素描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217 -03

一、引言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真正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江苏省率先实行3+3学制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中职学校就读3年后,经过转段考核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完成三年高等教育。这种中、高职教育立交桥的建立是对整个职教课程体系的再设计。而如何做好中高职院校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够在中、高职阶段,甚至是将来的本科学习中,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已成为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

在深入开展贯通培养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 “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以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衔接载体,依托两校雄厚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将原中职和高职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合理衔接,达到文化基础加强、核心专业深化、专业领域拓宽、实践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

如何使中高职院校课程有效衔接,避免断头式教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3+3学制与2+3学制和五年一贯式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普遍适应性,能够适应社会对中高职人才的需求。且在本省已经实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实现中高职教学有效对接,找出可行的途径迫在眉睫。主要问题如:中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以普通高中学生的标准制定的,导致中职院校学生在就读高职院校时,学习困难吃力。再如:课程设置重复。以素描课程为例,中、高职阶段都有开设,但教学部分内容重复,且学时都不长,造成学生素描基础不扎实,专业功底差。中、高职院校缺乏各自的标准,高职院校在素描教材选择时多以本科院校教材为基础进行缩写或直接去用,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些问题使得美术制作与设计专业在3+3学制中并未显出太大的优势。目前,3+3学制作为一种正在试验实行的教学制度,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各个试点院校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改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使得3+3学制的优势得以体现。

二、应对专业技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素描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通过长期素描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空间及质感的表现能力等。而现有课程设置中多数高职院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学时短、课程内容少,往往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基础技能的缺乏导致学生在画面表达上能力欠缺,风格也只是空谈。调查中职课程设置情况,因学时不足常常忽视美术基础技能的培养,素描课程被大幅删减。这是学生专业技能弱的重要原因。造型能力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本功,需要系统长期的学习与实操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直接导致高职阶段学生素描等基本素养不足。必须调整课程设置,加大素描课程的比重,且理实一体相结合进行教学。

3+3学制的学时较以往2+3学制和五年一贯制相比增加了一年,使得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素描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往中职学校在第一、二学期开设素描课 (196学时)。其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静物写生取景、构图能力,理解表现对象的形体空间结构,掌握用明、暗线条塑造对象的手法;具备一定写生、速写及默写能力,能较快地运用形象语言记录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激发创作灵感。了解、掌握速写的基本方法,能准确、生动地塑造形体,具有一定的默写能力。如此多的知识点在196课时中完成学习,很多章节都无法展开,有些甚至只能点到为止,造成学生的知识系统不完整,专业能力缺失,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制约。

经调整“3+3”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的《素描》课程可开设432课时,做到第一至六学期全辐射。使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上能达到普通高考或对口单招升学的专业要求,学生通过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人像、真人模特素描写生的绘画训练,掌握美术绘画目测原理、写生中的构图原理、轮廓造型原理、空间造型原理、骨骼肌肉基础知识、人物五官和头部结构和明暗规律、人物速写写生等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能够完成具备把握构图、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量感能力,并用于设计课程中;具备造型意识和造型能力;具有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及表现能力;具有艺术审美观及鉴赏能力,为后续诸多设计专业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课程设置时,还会出现课程内容大量重复、课程深度广度不足等问题。学生在中职和高职阶段重复上课,会使其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率低、教育资源浪费。针对这个问题院校间应进行磋商:中职阶段一、二年级重点抓基础素描,并将高职的设计素描调整到中职三年级进行教学。

此外,学校还要加强美术专业群的建设,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规律:知道原理―看到现象―理解规律―应用实践,我们在专业群组备课时建立素描理论数字题库,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原理,指导绘画实践。让学生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理论联系实际地深入学习。

从而,促进中高职完美衔接,加强学生的素描技能,使得学生的设计想法得以更好的展现,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三、对接高校加强专业方向教学

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相互对接。根据美术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解,从整体上设计美术人才的培养方案。

在素描课程中我们不但要抓专业基础,更要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渗透设计理念,同时加强结构素描的训练。教学中定期安排有一定设计要求的素描训练。如:在静物素描阶段,我们会要求学生设计并表现出玻璃和木质静物相结合的展示组合静物素描。学生要深入考虑玻璃和木质的质感、美感表现;每个物体形体的组织美感;画面静物高低、光线等多方面的展示效果。很多学生煞费苦心地到商场及橱窗里去考察学习,展示设计并摆出自己的展台后再进行素描写生创作。通过每一次项目教学强化学生心中素描的理念:素描画的是画者对形体的理解与表现。

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上我们都力求做到加强中高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素描课程的衔接贯通,实现中高校专业的对接。使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素描等美术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强化,并建设具有美术专业特色的课程空间。在提升美术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提升转段升学率,保持3+3学制具有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前段教育课程,并且实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实行校企联合开发,并与其他同类专业院校形成联盟,制定相应的标准,推动实现美术专业的校企共建、共享、共同发展。

四、项目教学,做中学、做中教

由于素描具有专业性强、表现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方式应进行项目教学优化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教学中安排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教育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3+3”学生的抽象思维强于中职学生,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课程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化到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尤其是部分偏爱实操的学生,更需要通过这样理实一体的课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为了检查本次研究对学生的素描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学的提高效果。研究组在玄武中专14级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设立了实验班和常态班。

对实验班和常态班,我们运用作品分析法评估学习结果。

检测内容:素描头像写生――男子半侧面

评分标准及权重

构图 20%

造型比例 20%

头部形体结构 10%

身体及手的形体结构 10%

头部描绘 10%

衣服及手的描绘 10%

基本的素描表现手法 10%

独特的素描表现手法 10%

实验班部分考试作业

常态班考试部分作业

实测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结果:实验班的成绩显著提高,我们以2015―2016学年度二年级两个学期的成绩进行对比,从数据中可看出第二学期实验组班级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仅以优秀率为例,第一学期实验班是59.7%,第二学期达到了74.5%。而常态班的变化却很小。在此就不再用数字进行对照分析了,过程性资料里将有显现。说明以课程调整对学生的素描专业能力有明显提升。

通过调整衔接课程,推行创新教学方式,使3+3学制教学在实践中发展。尊重中高职美术院校的教学实际,分期分批,开发适合全省推广的中高等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衔接课程体系。使3+3学制的教学体系适应广大学生的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美娟.“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以应用化工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5,(43):164-165.

[2]王志华,缪朝东,刘炜杰.“衔接”与对话――对于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局部的观察与思考(上)[J].江苏教育,2014,(7036):10-17.

[3]张歆伟.论无锡工艺美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5,(39401):199-200.

[4]肖海慧,邓凯,夏玲.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探索,2013,(26204):73-74.

[5]王艳艳.设计素描的教学与探索[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710):176-177.

[6]刘燕.中高职“3+3”分段课程衔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19-21.

描写学校的作文范文第3篇

细节描写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对同文章的主旨或情感有关的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致的描写。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叙述性文学作品中成功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抒感以及表达主旨都有极大的帮助。

《背影》中朱自清很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过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斜,做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了。”作者细心地观察父亲买橘子这一细节,成功地捕捉到了这一感人的瞬间,真实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慈爱,儿子对父亲的眷恋。

再如,鲁迅《故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回到故乡后,“我”发现现实中的环境同记忆中的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好像被一堵堵高墙挡住了似的。这段细节描写从语言、心理、动作几个方面写出了闰土的变化,写出了社会等级对人性的侵蚀,使闰土态度恭敬起来了,一声“老爷”让人感到心寒。

要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细心地观察体验生活是前提,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节描写要抓住对象的特征,然后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公共汽车终于来咯!吵闹的谩骂声扎入耳朵。‘慢死了,害我等那么久,什么破车!’‘对啊,那司机干吗用的。’‘烦,一驼蜗牛破老爷车。’绕梁三日的大骂声真是令人厌烦。

然而,公共汽车若无其事地擦着人群的边缘,缓缓驶了过来,没等到停稳,人们便一起涌向前门、中门、后门,于是,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那空落落的车牌下,只有那一个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和戴帽子、包围巾的头,一样地在车门口攒动,那一双双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暴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齐向上挥舞着,努力向前伸――企图抓住车门,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当时的场面以及乘客的心理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那种混乱的情景,乘客焦急、慌张的心理,忙乱的动作。

二、细节描写反映生活,不能虚假

有位同学描写了这样一段细节:“天上下着淅淅沥沥的牛毛细雨,润湿田间窄窄的小路,一个农民戴着草帽,赤脚坐在田边,望着金黄的麦地,被雨水打湿的脸上漾着欣慰的笑容,眼角的沟壑里有水滴星星点点地闪烁,不知是雨水、汗水,抑或是泪水。雨中的那个身影或许是劳累了,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到丰收的喜悦,那像阳光一样的笑容,让我久久难以忘怀。”这一细节看似成功,其实是违背生活常理的,是虚假的。我们知道,麦子成熟以后,麦穗就会开裂,必须尽快收割。稍迟一些,收割的时候很多麦子就会撒落田间,造成损失,更糟糕的是麦子如果吸过水,麦穗就会发芽。所以,一位真正的农民在麦子成熟季节碰到下雨,他会焦急忧虑,绝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像阳光一样的笑容”。所以说这段描写很不真实。

三、抒情性的细节描写要感人,要能够震撼人心

描写学校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描课 专业美术院校 比较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各高职院校纷纷设立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其基础教学尤其是素描课由于没有理清和认识同专业美术院校的联系和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出现长期因循专业美术院校素描课的现象,给教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理清事实,认识本质,有必要对二者的素描课作一个比较,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素描课教学,使它沿着科学、完善的轨道健康发展。

一、相同点

1)发展渊源相同

高职院校同专业美术院校素描课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都是专业基础课,也同为必修课,甚至有些院校素描课的名称都是完全一样的。事实上,二者具有直接的渊源,专业美术院校素描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俄式契斯恰科夫体系,高职院校素描课则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立而产生的,高职院校的素描课是直接来源于专业美术院校,其素描课最初完全是沿袭专业美术院校的素描课教学,可以说专业美术院校的素描课是高职院校素描课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二者是一脉相承的。没有专业美术院校的素描课,就没有今天高职院校的素描课。

2)学科定位相同

素描课无论在专业美术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意义重大。在专业美术院校,无论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还是新媒体,在素描的形式、手段等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其学科定位从它一开始确立至今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高职院校素描课的定位也是一样,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先修科目,虽然有些院校尽量将其同专业课相结合,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但仍脱离不了其基础学科的性质。

3)师资来源相同

在专业美术院校和高职院校,素描课教师的来源几乎是一样的。专业美术院校的素描课教师一般是留学或留校的毕业生以及其它专业美术院校的毕业生,高职院校的素描课教师一般也是专业美术院校或其它综合性普高美术院系的毕业生。他们都受过良好的专业美术教育,有着扎实的功底,他们相互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他们所受的教育、专业素养和审美趣味等方面都很相似。

二、不同点

1)教学目标不同

专业美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艺术实践的学术型艺术人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服务于生产设计第一线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专业美术院校是培养美术家的摇篮,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其素描课承担着培养艺术家的职责,所以其素描课的教学目标是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和开展教学, 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造型能力和较高艺术素养的艺术人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场所,其素描课的教学目标也是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的,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艺术设计人才,它是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中心,以设计为最终目标来进行定位的。

2)教学理念不同.

专业美术院校以培养艺术家为己任,而艺术家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和高深的艺术修养,其素描教学正是达成此目标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其素描教学的理念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既重视理论知识,又重视实践操作,以理论指导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扎实的造型能力以及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地方,而应用型设计人才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其素描教学偏重于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训练,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允许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打破条条框框,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设计思维。虽然专业美术院校和高职院校都注重创新能力,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专业美术院校注重的是艺术创造,其创造性主要是指技法层面的、个性化的表现语言。而高职院校注重的是科学创造,主要指符合现实功能及创造性思维,为现实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可能性,二者的注重点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对二者进行区分,我们将专业美术院校的素描课称为传统素描,将高职院校的素描课称为设计素描或思维素描,这也从另一角度对专业美术院校素描课和高职院校素描课的理念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区分。

3)教学内容不同

专业美术院校是4年制本科,学制较长,要培养合格的美术家,需要进行长期的素描课基础训练,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几乎每学期每个艺术专业都有不少于80学时的素描课,素描课的比重是很大的。高职院校是3年制专科,学制相对较短,它培养的是具备实操技能的设计人才,注重的是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无需对素描技巧作过深过久的研究。

专业美术院校的素描课训练内容在不同专业方向上区别很小,一般都要遵循石膏-静物-风景-人物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写实思路,学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严格按照一整套学院式的训练方法和步骤,几十年不变。学生经过长期的写生练习,练就出扎实的写实基本功,同时也容易陷入因机械模仿客观对象和陈旧繁琐的学院教条而缺乏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的素描课相对来说比较灵活,训练的内容不限于石膏、静物、风景、人物等,一般结合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并有所侧重。如室内设计专业多画带建筑的风景,产品设计专业多画玩具、电器、零件等机械感、结构感较强的物品,动漫设计则多画动物、人物场景等速写,尽量地结合专业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描写学校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川渝石刻设计素描教学实践传统

一、“互换式”介入,开展素描石膏像写生教学实践

“互换式”即写生观照模本的转换。原有的设计素描写生教学是以西方石刻石雕为对照原型练习造型的学理性研习模式。我们通过转换造型参照品的方式,在写生中介入川渝石刻造型样式进行写生研习,根据设计类的不同专业特点,配比相关专业特色的教学品评标准与素描写生课程。如,某美术与设计学院市级特色专业景观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写生教学,根据专业特点,其素描造型教学的着重点应放在空间结构、光影质感的学科靶向上,重点突出设计素描写生教学中对石刻造像的场景空间关系把控,以及线条构成与空间比例的构成。这与写实性素描的造型技法研究有所不同,不应“圈点带面”。因此,地方高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匹配不同的素描学理要求进行写生教学,充分尊重不同专业介入图像练习的差异性。“互换式”实践介入丰富了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生教学效率,进而推动学生自发研究传统文化精神。如,在工业设计专业的素描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开展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让学生融入传统东方情境对物写生;其次,运用以线面造型为主的方式,吸取传统闪点透视的空间格局以及不同时期石刻造像概貌的造型特点,深入区域文化接点的不同切面,探析传统文化精神的实质,以此提高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表现;最后,通过有视觉认知的传统造型元素的写生采集、组合,针对专业特点进行发散性思维创造,做到古为今用,既美观又实用,使造型形式传神得体。

二、设计素描的结构与构成素描实践

从设计类素描课程的体系看,掌握从具象到抽象的构成原理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通过结构与构成素描课程的教学实践,探寻这一内容的实质与方法,体味从具象到抽象的步律与节奏,从而联系设计的专业本体,充实教学受众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这种传统艺术图示的介入,活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有力推进了特色教学的发展。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结构分析素描训练,以川渝石刻实物为写生基础进行在地考察、参照、提取,强化区域石刻元素的视觉文化象征,进行平面形式的线面分析实践。具体方法如下:第一,通过线面造型的方式进行造型研究,严格遵循透视法则进行构图与起形,进而对石刻造像的存在空间进行线面推理与比较分析;第二,在形象塑造的同时,注意素描的块面、光影、线条构成因素,强调对比与概括、虚实前后关系的处理;第三,联系画面形式与在场境域对视觉表现进行意识判断,寻找造型存在的可能性,体会现实与传统在个体境域中的生成与交替,判断客观与主观的造型重叠。第二个阶段是解构素描训练,以打散、解构、重构为基础,打散川渝石刻造型的传统视觉符号元素,进行图像局部剖析与造型元素分解生发的素描实践。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寻找石刻造像的相关图像进行视觉筛选,主观提取有用的石刻造像局部进行造型元素拆卸;第二,根据主题进行画面重组,可放大、重叠、悬置、变更等,强调画面形式美感与创造性的发挥;第三,对平面构成原发性的深度思考。此阶段重在发掘学生的创造力。第三个阶段是变构素描训练,通过主观选择,对川渝石刻造型的传统构成形态进行并构置换。其中,置换空间结构是重点,通过构成不同区域的形式置换,对原有石刻造像形式进行超现实的素描表现。这种不同形式题材的转化实践,有利于学生的跨界思考与主观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