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给曲线;信贷配给;征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8-0071-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8.14

一、引言

鉴于中小企业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中小企业贷款困境一直广受关注。以往的研究大致沿着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体制角度,研究改革进程中不完善的金融体制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影响;二是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探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三是从企业规模入手,分析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特点与对策[1]。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了许多应对之策,比如发展关系型贷款,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政府提供融资担保,建立中小金融机构等等。然而,如万解秋(2005)等学者对上述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2],多年的实践也证实了上述措施大多于事无补,这就需要找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病因,并对症下药。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曲线的特殊性,对中小企业贷款难进行了再研究,并在评析既有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治本之策。

二、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曲线的特殊性:贷款难根源再认识

中小企业贷款困境在信贷市场上具体表现为其成为银行信贷配给的对象。所谓信贷配给,是指由于银行报出的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出清利率,存在对贷款的超额需求,从而对信贷资源进行配给的现象。如果这种利差是由政府管制因素造成的,这种信贷配给被称为非均衡信贷配给;而在没有政府限制的情况下,贷款人自愿将贷款利率确定在市场出清利率以下而造成的信贷配给被称作均衡信贷配给,即Stiglitz & Weiss(1981)意义上的信贷配给[3]。本文将借助Stiglitz & Weiss(1981)分析视角,推导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预期收益曲线和信贷供给曲线[4];然后进行信贷资金的供求分析,揭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立足于两个基本事实:我国贷款定价已具相当程度的市场化,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存在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

(一)基本假设

对中小企业而言存在连续多个投资项目,每个投资项目有两种结果:成功与失败。成功的概率为P,成功时预期收益率为R;所有投资项目具有相同的期望收益均值T,且T为银企共同知识;每个项目需资金为1单位,企业无自有资金,仅存在银行融资,利率为r;P在区间[0,1]上密度函数为f(p),分布函数为F(p)。

(二)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预期收益曲线的推导

企业借款的预期利润为P[R-(1+r)],而不借款时的预期利润为0。这样就存在一个临界收益R*,使借款人借款条件为:

R≥R*=1+r(1)

根据假设(2)有:

PR=T(2)

结合式(1)、式(2)可知,也存在着一个临界成功概率,使式(1)借款条件等价于:

P≤P*,P*=T/R*=T/(1+r) (3)

所有申请贷款项目的平均成功概率为:

p(r)= = (4)

式(4)对r求导有:

=- [p*F(p*)- pf(p)dp](5)

式(5)小于0,说明平均成功概率与利率负相关:提高利率反而会降低贷款项目的平均质量。银行作出贷款决策时每单位贷款的期望收益为:

?仔b=(1+r)p(r)+[1-p(r)]0=(1+r)p(r) (6)

将式(6)对r求导有:

=p(r)+(1+r) (7)

式(7)由两部分构成,p(r)为正,可视为提高利率的收益效应;(1+r) 为负,可视为提高利率导致项目平均质量下降而带来的风险效应。 的符号取决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绝对值的大小。当r0时,p*1,(1+r) 0,这样 >0;当r∞时,p*0,(1+r) -x(x≥0),这样 ≤0。这说明存在某个r*,当时,r≤r*时, ≥0;当r≥r*, ≤0。这样,?仔b与r之间的关系大致可表示为图1(?仔b可能不为单峰,但不影响经济分析)。

(三)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曲线的推导

在图2中,图A代表的是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期望收益与利率的关系,图B代表的是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供给与其期望收益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用图B中向上倾斜的直线代表银行信贷供给与其期望收益的关系,是因为供给曲线背后隐藏的是利润极大化的机制。为简化分析,近似地认为银行信贷供给与其期望收益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图C曲线是45度转换线;图D便是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供给与利率的关系。

(四)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曲线的特殊性及信贷资金供求分析

中小企业信贷供求模型见图3。该框架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曲线与传统信贷需求曲线并无区别:给定借款者预期收益,信贷需求作为利率的减函数;然而关于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曲线却与传统理论大不一样。传统理论认为信贷资金的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然而,引入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后,银行信贷供给并非取决于利率,而是取决于贷款的期望收益。利率也不是影响贷款期望收益的唯一因素,还有贷款的风险水平。如果贷款风险独立于贷款利率,那么,银行便可以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提高利率,增加收益,从而消除信贷供求缺口,信贷配给便不会发生。对具有相对充分而真实信息的大企业的贷款更符合这种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大企业一般不会遭遇信贷配给的原因。也就是说,对大企业而言,银行信贷供给曲线是一条单调向上倾斜的直线。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提高利率的行为可能会诱导逆向选择(潜在低风险借款人退出市场)和道德风险(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从而降低信贷质量(见式(5)),进而影响到银行预期收益和信贷供给。结合上文所述及公式推导,在引入中小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后,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曲线出现了“折弯”(见图3),即供给曲线是非单调的。中小企业信贷供求具体分析如下:

在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瓦尔拉斯均衡利率为rm,但市场均衡利率(也是银行的最优利率)却是r*,后者小于前者。因为在银行最优利率上,信贷需求为D,银行信贷供给却是S,S

三、结论与启示

导致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贷款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曲线的非单调性,而这种非单调性又源于信贷市场上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困境的有效对策应该有助于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拉直中小企业信贷供给曲线。然而,发展关系型贷款、政府提供融资担保以及建立中小金融机构等前文所述政策大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也是这些政策最终效果不甚明显的主要原因。比如发展关系型贷款,关系型贷款建立的前提应是银企间具备长期而稳定的关系,从而消除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然而,中小企业所处行业、企业规模、信息质量的特点,决定了其与银行之间并不具备这种前提;再如政府提高融资担保,这同样无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政府的行为仅是将风险转移到自身或者仅是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双方而已。更为严重的是这会使一些中小企业认为贷款是源于政府的救济,从而诱导更加严重的道德风险。

从上述分析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才是克服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进而缓解中小企业贷款困境的符合市场经济行为的治本之策。事实上,许多国外研究已经证明了征信体系建设在这方面的作用[6]。近年来,人民银行不遗余力的推进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抓住2013年国务院《征信业管理条例》出台的有利契机,从发展征信、防范风险、扩大信贷、推动经济发展的高度,主动出击,广泛宣传,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统筹信贷、工商、税务、社保、海关、环保、法院等金融和非金融信息,及时更新,动态管理,最终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提供一个公正、客观的参照系。这样就可以诱导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出真实的信号,加大其发出失真信号的潜在成本,有效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中小企业贷款困境。

参考文献:

[1]胡红星,张维亚.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综合模型[J].财贸研究,2005(3).

[2]万解秋.信贷配给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学动态,2005(2).

[3]Joseph E. Stiglitz,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6).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供给曲线范文第2篇

在今年的山东试卷中,政治选择题第18题,是这份试卷中唯一有难度的题,但它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它超出了山东省教学大纲,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要准确地解释这一题目,就必须明确几个概念:需求、需求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化;供给、供给量的变化、供给的变化。

下面我们首先探讨一下需求。

第一,需求及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需求是指消费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如表:

此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由此得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它的斜率是负值,说明需求量与商品本身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由此得出: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增加。这就是需求定理。当然,特殊商品不适用如有些低档商品、炫耀性商品、黄金、证券等。

第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在上述描述中,可见,价格不同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不同,这种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然而引起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商品本身的价格(P)、相关商品(互补品或替代品)的价格(Pr)、家庭收入(M)、个人偏好(F)、预期(t)……由于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称为需求的变化。如图: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AB)(即价格变需求变),但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即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化,其它因素变化导致需求变化),如收入增加,则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收入减少,则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供给与需求的研究方法相同,在此不在赘述,只是强调一下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AB),但供给曲线的位置不变。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如技术进步,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生产成本上升,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由此明确,在《经济生活》教材中提到:“一般而言,当商品价格是上升,人们通常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购买。”这与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量的变化是一致的。而我们教材中并未提到需求的变化。同理,当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价格下降会缩小规模。这也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量的变化。

明白了需求及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供给及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今年山东文综试卷中的第18题。

18.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从该题的选项看,要么是需求曲线变化,要么是供给曲线变化,也就是说,它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学中“需求变化”和“供给变化”即当价格不变时,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使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发生移动,而不是“需求量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即价格变化对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因此,解释此题,从价格的变动谈供求变化都是不正确的。

从题干获得信息“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到需求曲线还是供给曲线?生产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供给,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科技进步,成本降低,会使供给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需求曲线不动,此时用图表示就是B 选项。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供给曲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总供给;要素价格;总供给曲线斜率;宏观调控

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紧紧围绕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节奏与力度,既注重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避免了国民经济陷入过烈的波动。

一、总供给曲线分析的意义

现代宏观经济分析认为,总供给即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亦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通常借助总供给函数予以描述,而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即总供给曲线。从长期角度看,由于价格可以充分调整,因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而从短期角度看,情况则不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投入要素价格具有“粘性”。投入要素价格之所以具有“粘性”,主要是因为现实经济运行中通常存在着长期合同,例如,工会化行业的劳动合同如果三年一签,那么在三年的合同期内工资至少部分将是固定不变的,与之相类似,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及其他投入的价格也常常因某些长期供货合同的约束而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变动。投入要素价格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即要素价格具有“粘性”,使得厂商在其自身产品价格提高时便可以通过增加产量来获取更多盈利,因为当产品销售价格上升而投入要素价格暂时不变时厂商显然可获得更多盈利,因而厂商便有增加产量扩大供给的激励,于是在短期内价格水平的提高将导致产量的增加,从宏观层面看,便表现为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即总供给曲线系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一条曲线。但是,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对产品价格的变动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则这种价格水平提高导致总产量增加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在此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将重新成为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因此,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变动而进行调整的速度,直接决定着总供给曲线的走向。一般而言,如果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的变化所进行调整的速度越慢,总供给随价格水平变化而变动的幅度便越大,于是总供给曲线便越为平缓,即其斜率将越小;相反,如果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的变动所进行调整的速度越快,总供给随价格水平变化而变动的幅度便越小,总供给曲线便越为陡峭,即其斜率将越大。从理论上说,这种在短期内要素价格调整速度决定总供给曲线斜率的情况有两种极端形式,一种为要素价格完全不能调整,于是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一种为要素价格可以瞬间完成调整,于是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前者即所谓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后者则为古典总供给曲线。

二、近年来我国总供给曲线的变化情况

我们选取2003年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两指标的月度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代表这一时期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则可以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动情况。我们的分析遵循以下思路:如果宏观经济学关于投入要素价格具有“粘性”因而其调整滞后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将可以观察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相对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应存在滞后若干期的相似波动;测定前者相对于后者波动的滞后时间将可以对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作出推断,若滞后时间较长,便可推定总供给曲线斜率较小,即总供给曲线较为平缓,反之,若滞后时间较短,则可推定总供给曲线斜率较大,即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进一步地,对比不同时间段内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还可对其变动的趋势作出判断。具体分析中,为使计算简便起见,我们采用计算“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两指标数据序列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方法来判定其波动的相似程度。若两序列的等级相关系数值大,便说明两序列的波动形态相似程度高,反之,则说明两序列的波动形态相似程度低。

我们首先将2003年1月至2009年2月所有74组数据分为两个时段: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为第一时段,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为第二时段。对于这两个时段的数据,我们分别整理出各6组对应序列。每一时段中的第一组对应序列为两指标按同年同月指标数据一一对应的方式排列得到的序列,即两指标在无滞后情况下对应排列所形成的序列;第二、三、四、五、六组对应序列则分别为“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排列所形成的5组两指标数据的对应序列。然后,分别计算所得两时段各6组对应序列中两指标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对于每一时段中所得到的6个rs值,分别在同时段中进行比较,其中每一时段中具有最大rs值的那一组序列所对应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时间,便应是该时段内最接近于现实的前者滞后于后者波动的平均时间。最后,比较两时段内“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的平均时间,从而得到这一滞后时间变化的基本趋向。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时间的变化趋向,便可最终推断出这一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供给曲线斜率的变动情况。经计算,所得两时段中各对应序列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值如表1、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第一,“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问确实存在着前者滞后于后者波动的现象。表1和表2的结果都表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两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具有相当明显的规律性特征,两指标间的相关程度随着“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规律地发生着变化。表1中,当两指标数据按无滞后方式即同期指标一一对应排列时,两者的相关系数rs为0.85;当两指标数据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个月的方式排列时,两者的相关系数rs上升为0.90,表明相关程度明显上升;当两指标数据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个月的方式排列时,两者的相关系数rs进一步上升为0.93,达到相关系数rs的峰值,表明相关程度达到了最高水平;尔后,当两指标数据分别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3个月、4个月、5个月方式排列时,两者的相关系数rs则呈现出由慢渐快加速递减的趋势。这种规律性的变动表明,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个月时两指标的波动形态最为相似,这就意味着,实际经济运行中这一时段内应当存在着“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平均约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个月的相应波动。类似地,在表2中,我们则可以观察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着前者滞后于后者平均约1个月的相应波动,虽然这一时段内因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之间的相关程度明显低于前一时段,但两指标间存在着前者滞后于后者波动的态势仍相当清晰而明确。

第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的时间呈现出正在缩短的趋势。比较表1与表2中两指标间滞后波动的时间,可以清楚地看到,表2中蕴含的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滞后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的平均时间,比表1中蕴含的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两指标间滞后波动的平均时间,已经明显缩短,后者为2个月,而前者已缩短为1个月。这种滞后波动时间的缩短无疑意味着,这一时期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变动而进行相应调整的速度已经显著加快。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有根据地推断,2003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国的总供给曲线已经发生了斜率增大的变化。根据前述宏观经济学理论,短期内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变动而进行调整的速度,将决定总供给曲线斜率的大小,要素价格调整速度慢,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便小,反之要素价格调整速度快,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便大。现在,通过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两指标间滞后波动时间的实际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代表的要素价格,相对于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代表的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而进行调整的速度已经明显加快,因而可推断,这一时期我国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已经增大。

三、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的影响

首先,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将降低以短期需求管理为主轴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已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明确提出应立足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相应地,宏观调控的方略则定位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这就形成了以短期需求管理为主轴、通过扩张总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基本格局。而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恰恰将降低这一宏观调控格局下的各项政策效应。我们借助下图对此作一说明。

图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价格水平,AD、AS分别为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假定开始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总需求处于较低水平,位于AD1位置,同时总供给位于AS1位置,则AD1与AS1在E1点达成均衡,均衡国民收入为较低水平的y1。现在为确保增长,比如为将国民收入扩张至y2,宏观调控便采取多种扩张性政策措施扩大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右移至AD2位置,这时如总供给曲线未发生变化,则AD2将与AS1在E2点达成均衡,均衡国民收入将达到目标水平y2。但是,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比如由原先斜率较小的AS1变动为斜率较大的AS2,则同样的宏观调控操作将不再能使均衡国民收入达到y2,而是只能达到低于y2的某一水平。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总供给曲线变动至AS2时,由宏观调控右推至AD2的总需求将与以新的总供给曲线AS2代表的总供给在E3点达成均衡,均衡国民收入为y3,十分明显的是y3<y2。这就表明,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使得以短期需求管理为主轴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际效应降低了。

其次,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还将增加后续的通货膨胀压力。仍见上图。当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初始状态即分别位于AS1、AD1时,总供求均衡点为E1,E1在确定了均衡国民收入y1的同时也确定了价格总水平p1。尔后,当扩张性的宏观调控将总需求曲线右推至AD2时,如果总供给曲线不变仍为AS1,则AD2将与AS1在E2达成均衡,此时均衡国民收入由原先的y1增加至y2,而价格总水平也由原先的p1提升至p2,说明扩张总需求的宏观调控在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价格总水平。但是,如果在总需求扩张的过程中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比如由ASD1变为AS2,则总需求曲线由AD1右移至AD2时,AD2将与AS2在E3达成均衡,而E3在确定了一个低于y2的均衡国民收入y3的同时,却决定了一个高于p2的价格总水平p3。这一状况直观地说明,总供给曲线斜率的增大,将使着力于总需求变动的宏观调控产生更大的拉抬价格总水平的效应,亦即将使后续的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以上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既然在总供给曲线斜率增大的宏观背景下,以短期需求管理为主轴的宏观调控难以避免政策效应降低与通货膨胀压力提升的困扰,那么,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由当前侧重于需求管理及时向供给与需求管理并重转变,便系势所必然的明智选择。事实上,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双重管理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可有效地化解宏观调控中的诸多矛盾。在上图中,如果采取供给与需求管理并重的方略,在扩张总需求的同时也扩张总供给,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将同时右移,只要操作得当,在运用需求管理政策措施将总需求曲线由AD1右推至AD2,同时在总供给曲线由AS1变为AS2后运用供给管理政策措施将其右推至AS3,便可使总供求在E2达成均衡,从而实现均衡国民收入由y1增加至y2,价格水平却不会冲高至p3,而仅上升至p2的调控目标。

实际宏观调控中,当前实施供给与需求管理并重的方略,便应在继续推进需求管理的同时,着力启动与实施多种供给管理的政策措施。调节短期经济波动的供给管理政策主要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工资政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政策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通常被视为需求管理政策,但事实上,它们也都具有供给管理效应,因而均可成为供给管理的有效手段与工具。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短期经济运行,它既可以影响总需求也可以影响总供给,因而短期内货币政策既具有总需求效应又具有总供给效应。当前,研究并实施有助于通过短期利率调整来降低厂商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供给增加的相关政策措施,将使货币政策在扩张总供给中发挥积极作用。财政政策的供给管理政策效应通常要强于货币政策,因而在短期供给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供给管理政策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厂商的成本,包括影响厂商的税收成本、工资成本、利息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来影响供给,达到调整供给数量的目的。所以,当前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企业所缴纳的各种税收来降低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将对增加总供给起到重要作用。

注释:

①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2003年至2005年期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动荡相对较小,而2006年至2009年初则系美国次贷危机从酝酿到初露端倪再到快速发酵直至引发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动荡时期,这两个时段内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相当显著的差异,分别予以考察并进行对比易于发现其中某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主要参考文献:

[1][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七版)[M].中文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供给曲线范文第4篇

住房市场供需的静态分析

(一)住房投机需求对住房市场供需的扰动

住房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机需求。住房消费需求与一般商品需求并无二致,涨价则需求减少,反之则增加;住房的投机需求却与一般商品需求不同,涨价反而需求增加。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原来城市边缘房价上涨,投资者现已拥有的房产价值上升,将更多投机资本投向新的城市边缘,预期收获更大的投资回报。这样,城市边缘在扩大,房价也不断被推涨。其次,土地用途管制在城市边缘划了一条级差地租“红线”。土地供给在一定时段、区域总是被国家(地方政府代表)垄断。房价高涨,供给迅速跟进,总的用地指标和年度指标剩余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级差地租越来越高,投机资本越来越多,不断推高地价和房价。

由于房价、住房市场发展情势不同,住房投机需求和消费需求就交替表现出主导作用。首先,住房市场化初期,由于房价较低,社会投机资本较少,所以消费需求为主导。在这一阶段,住房需求曲线和其他商品需求曲线并无二致,都是向右下方倾斜。为简化分析,用d1=a-bp可以简单表达,其中d1表示消费需求,a表示绝本文由收集整理对刚性的消费需求,b表示价格的单位变化引起住房消费需求变化的边际倾向,p表示房价。其次,在房地产发展高潮时期,由于房价高涨,投机预期活跃,投资性需求曲线占据主导地位。房价上涨速度越快,房产财产和级差地租上涨速度也越快,投机需求增长速度也会越快。也就是说,房价上涨会产生推动投机的加速度,因此住房投机需求曲线用d2=cp2表达,其中d2表示投机需求,c是一个正常数。

两种理论上划分的需求曲线在现实中是会合成为一条实际的需求曲线:d=d1+d2=cp2-bp+a,其中,d表示合成后总的住房需求(见图1)。当房价快速上升时,住房需求曲线在此发生偏转,由向右下平缓倾斜拐向右上急速上升。

(二)住房供需失衡

1.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在房价猛涨时,投机预期猛升,一旦投机需求占据主导地位,需求曲线过了房价 ,发生偏转之后,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的斜率比供给曲线大,意味着供给增加的速度追不上需求增长的速度,因此市场很难再形成新的均衡,表现为常态性失衡(见图2)。

2.供给曲线变动的情况。为了获取卖地收入,推动住房市场发展的政策可能会加重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或者事业性收费的负担。同时,权利寻租也会加重住房开发的财务成本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推动供给曲线下移,即在同一房价下,市场供给更少的住房。当供给曲线从s0下移,超过s1时,并继续下移达到s3时,供给曲线就位于需求曲线之下,意味着同一房价下,住房需求超过住房供给,这样确实能够抑制住房需求,但是新的供需均衡下,房价高达p2甚至超过(见图2)。

3.需求曲线变动的情况。事实上,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和投机需求都扩大。同一房价下,需求量会比过去更大。甚至在某些时候、某些地区,会表现为疯狂炒房。当需求曲线上移至d0高位时(见图2),住房市场更难形成均衡,即便形成新的均衡,房价会高得更离谱。

住房制度供需的静态分析

(一)住房市场变化带来的不同阶层利益变化

当住房市场供需失衡时,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为四个不同的利益群体(见图1):a区是在投机需求线之上的区域,表示高收入群体,是住房投机群体,是房价高涨既得利益人群。b区在投机需求与合成需求之间,表示中高收入群体,以自住型消费为主力,是房价高涨的利益受损人群。c区在合成需求线和自住消费需求线之间,表示中低收入人群,也就是夹心层人群,是最大的利益受损群体,主要有三类: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和本地住房困难家庭。d区在自住消费需求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廉租房保障人群。

(二)住房保障制度供需失衡

1.住房保障制度需求的新变化。在投机需求占据主导之后,原有的住房公共政策已经不能应对不同群体不断分化的利益诉求:第一,投机获利人群希望能够维持现有利益格局,保持现有住房政策不变,在住房市场失衡情况下,依靠财产优势,获取更多投机利润;第二,自住消费的主力群体——中高收入人群,期望房价能够有所下降,一方面希望能够约束开发商暴利,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约束投机需求;第三,夹心层人群最希望住房政策改变,一方面希望房价实质性大幅下降,自己能够购买商品房,退而求其次则是希望政府也能保障他们的住房基本需求;第四,低收入人群对住房政策没有实质性要求,因为他们已享有廉租房保障。

2.制度需求的主要推动力。推动制度需求的主要力量是夹心层人群。由于需求曲线代表了边际效用,因此可以认为夹心层人群认定利益受损的程度,主要在于他们的需求曲线与实际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差距。简单地说,区域c的面积越大,代表了夹心层人群利益受损程度越大,同时又代表了夹心层人群的人数越多及其政治力量越大。这个具体的量,可以用积分求得: ,其中,sc表示消费需求曲线和现实市场需求曲线之间的面积,p1表示需求曲线发生偏转时的房价,p2表示现实房价。

3.制度供需变化对制度均衡的影响。住房制度供给调整速度相对较慢,不能迅速适应住房制度需求。这样,住房供需失衡,反映在公共政策层面就成了住房制度供需失衡。

第一,制度需求变化。首先,当投机需求还没占据主导时,消费需求并没有被挤压,市场需求曲线还没发生偏转,这时中低收入群体仍然有能力购买商品房。换言之,此时还没有夹心层人群,社会对改变现行住房政策的利益诉求也不是十分强烈。这就是图3所描述的状态1,此时sc接近0,也就是说对要求制度变迁的政治力量几乎还没生成。这时的制度需求曲线为s1。然后,当投机需求占据主导时,消费需求被大幅挤压,中低收入人群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此时,夹心层人群产生并不断扩大,他们对改变现行住房政策的呼声高涨。夹心层人群对住房制度变革期望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调控房价,使房价能够理性回归,他们继续有能力购买商品房;另一方面,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能够将他们纳入住房公共保障的范畴。这就是图3所描述的状态2,此时sc的值不断扩大,也就是说对要求制度变迁的诉求越来越强。这时的制度需求曲线已右移至s2。

第二,制度供给僵化。当制度需求曲线从s1右移至s2时,如果制度供给僵化,仍然停留在原先制度均衡水平,保持制度安排1的状态,即住房公共政策仍然认为不存在夹心层人群,或者对夹心层人群的诉求视而不见,那么此时的制度供需是失衡的。

第三,住房制度供不应求。夹心层人群对住房制度变革的需求,远远超出了住房公共政策调整的速度和节奏。制度的需求远远大于制度的供给。此时,住房市场的失衡已经上升到了制度供给的失衡,经济层面的利益博弈已经上升到了政治层面的利益博弈。

公租房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绩效考量

(一)公租房政策的实施情况

公租房是公共租赁住房的简称,是政府提供的一种住房公共产品,其产权归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并以低于市场的房租配租给无力购买商品房,但又没资格享受廉租房的夹心层人群。公租房政策概念最早在2007年就由城乡建设部提出,在2008年正式上升为公共政策,2009年重庆率先摸索并开展了“公建、公有、公营、公益”大规模建设和配租公租房的实践,2010年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2011年国务院提出建设1000万平方米保障房的年度目标(其中很大部分是公租房)。目前,重庆计划三年建设的3000万平方米已全部开建。到2012年末,已建成并配租了1500万平方米,解决了约20万户、60万“夹心层”人群的住房问题。

(二)公租房政策绩效考量

1.促进住房保障制度供需重新均衡。公租房公共政策的出台,就是一次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是政治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制度供给。这个制度供给的特点,是着眼于住房供给而不是住房需求而出台对策,旨在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并且在高房价背景下做市场不愿意做的事情,利用公共资源修建公租房,并配租给广大“夹心层”人群。无疑这样的政策是会得到约占城镇人口20%到30%的“夹心层”人群的衷心拥护,形成巨大的政治支持。在制度供不应求的政治市场中,公租房制度安排迅速扩大了制度供给,较好地满足了“夹心层”人群要求得到住房保障的利益诉求和制度需求,住房制度供需重新形成均衡(见图3的e2点)。

供给曲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名品牌 需求 消费 商品 影响

一、知名品牌对需求曲线的影响

品牌会对人们的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在为了研究其影响,就要观察引入品牌后的需求曲线有什么变化,变化产生了什么后果。作为经典的价格理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里我们只研究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即随着价格P的上升,需求量Q下降,价格P的下降,需求量Q上升。

了解了品牌对消费者的效用后,我们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这些效用会怎么改变需求曲线。如下图(1)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包括品牌因素在内的情况下,如上图中需求数量和价格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图中表示为D1,满足需求定律。当在引入品牌的情况下,情况变化了,需求曲线不再是原来的D1,因为在同一价格P1时,消费者选择品牌有更高的效用,所以一个追求效用更高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购买品牌而不去购买其他同类商品,因此需求曲线在每一价格上向右移动到D2,需求数量由原来的Q1变为Q2,但需求曲线还是向右下方倾斜。同时我们注意到这条移动后的曲线D2不是平行于D1,这就要考虑到竞争市场的情况下,由于品牌的效应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市场,无形中对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同类商品造成了销售下降甚至无法销售,因为供给者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在销售减少的情况下,其他商品供给者会退出竞争市场,这样同类商品的可选择数就变得相对较少,所以曲线D2的斜率变得比较陡,即在价格变化的时候对品牌商品的需求不会下降的太多,所以相对没有引入品牌时的需求曲线相比引入品牌后的需求曲线更缺乏弹性。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移动和形状的改变不仅仅是解释了知名品牌可以使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有更大的购买量,更为重要的是,当需求曲线移动后,可以在价格有所提高的情况下,购买量也较之前更大,这一点对于那些只依靠降低价格提高销售量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更具意义的不同途径。

现实中有很多打造品牌的策略,比如广告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移动的原因是广告提供了消费者选择和购买的信息,也就是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但这些广告是否真正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呢?现在的许多广告给人们造成一种虚假的印象,甚至人们看到广告就会反感,所以广告尽管提供了具多的信息,但是广告的作用如果不是通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质量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的话,那这种广告就是是一种失效的广告,是不可能打造出知名品牌从而产对消费的品牌效应,而且企业还要承担巨大的广告投资风险。

二、知名品牌对消费均衡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下面我们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来分析品牌对均衡数量、均衡价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实际上,在分析了需求曲线为什么变动及如何变动后,对于均衡及福利的分析就显得比较简单。经济学中,从马歇尔开始,均衡成了经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并占据核心位置的概念,均衡分析也和供求分析一起,成了经济学中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之一。需求曲线的变动将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反之,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即老师课堂上所讲,需求增加,价量齐升;需求减少,价量同减。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也是一样,我们通过文中图(2)来描述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如何改变均衡。

图(2)中,D1为不考虑品牌的需求曲线,D2表示引入品牌后相同价格上需求量增加的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需求曲线D1与供给曲线S都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当引入品牌后,品牌效应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由D1移动到D2,此时,需求曲线D2与供给曲线S共同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2,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由图中看出,引入品牌使需求曲线变动后,使均衡价格由P1上升到P2,同时使得均衡数量由Q1增加到Q2。

通过图(2)我们也可以看到引入品牌后对社会福利产生了影响。经济学中一般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表示社会福利。如图中,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ME1P1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OE1P1,整个社会福利由三角形OE1M的面积来表示。而在引入品牌后,消费者剩余用三角形NE2P2的面积表示,生产者剩余用三角形OE2P2的面积表示,整个社会福利又三角形OE2M的面积表示。所以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引入品牌后,不论是消费者剩余还是生产者剩余都增加了,从而整个社会福利也增加,这就是图中三角形OE2N的面积大于三角形OE1M的面积的经济学意义。因此,当引入品牌后,高知名度的品牌不仅减少了消费者的机会成本,更重要的是也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这对一个国家的战略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鼓励企业把握机遇打造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原因。

三、知名品牌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谈到现实中的品牌,大家很快就能想到比如宝马、奔驰、耐克、李宁、惠普、戴尔等等之类的知名品牌,这些大的品牌越来越在竞争市场中占主流的地位。为什么“品牌战”慢慢的替代了以往的“价格战”呢?“价格战”是指企业间的价格竞争,相互压低产品的销售价格,以扩大销售量与市场份额。实际上,价格竞争仅仅是众多商业竞争手段中的一种。根据需求定律,价格的下降将增加销售量,但是价格与成本一起构成了企业利润的来源,如果企业一味的为追求占领市场空间而不顾一切地与对手竞相压价,而成本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随着商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而下降,这将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的变小,甚至亏损,这就是企业“价格战”造成的一个陷阱。而“品牌战”却提供了企业另一种环境,通过打造知名的品牌,有效降低消费者的机会成本而使需求曲线右移,使得在这个有利润的价格下扩大销售量;同时由于品牌效应使需求曲线变得更为陡峭,根据经济来理论,这可以使得厂商有更大的价格决定权,厂商在定价决策上就有更大调控空间。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打造知名品牌对消费的作用着手,在消费需求曲线中引入品牌因素,并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这一引入的变化做了分析,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知名品牌可以使需求曲线向右产生移动,并且移动后的曲线相对同样情况下没有品牌时的需求曲线要缺乏弹性。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I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2-114,265-266.

[2]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