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构建 高效课堂

课前导入是教师进行新知识的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一种行为方式,课前的导入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这之后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因而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导入能充分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之后的教学活动中,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由此,有效的导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极佳途径。以下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法作简单分析。

一、借助歌曲进行导入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穿插有许多歌曲,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教师可以巧妙借助这些歌曲来进行导入。相信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能得到有效激发,从而想学会这些英语歌曲,就会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最终促进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如初一年级进行英文字母的学习,教师就可以多媒体播放英文字母歌,从而借助字母歌来进行导入: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XYZ,now you see,I can say my ABC。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兴趣大增,从而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这26个英文字母的拼写,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再如教学“The Birthday Party”这一内容,教师也可以借助歌曲《Happy new year》来进行导入,这样,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从而为构建英语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借助情境创设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将思绪转入到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导入方法有形象、直观等优点,能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学“Our School Life――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这一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之前准备好的一组校园生活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有篮球场上的,有足球场上的,有文艺汇演的等等,让学生充分沉浸在有趣的校园生活中,从而教师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进行“The Birthday Party”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个生日晚会的热闹场景,然后再导入新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一定很高,从而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巧妙借助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确实大有裨益。

三、借助问题进行导入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借助问题进行新课导入也是广大英语教师极为常用的一个导入方法。都说疑问是学习的起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产生了疑问,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以解决相关问题,尤其解决问题需要新知识,学生更是积极地投入新知识的探索活动中,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充分通过设置疑问来进行导入,促使学生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并在此过程中使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及提高。

如教学“Our School Life”的相关知识,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如下问题来进行导入:请同学们用英语简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学校及学校生活。问题一出,很多学生就开始犯难了,如果用汉语介绍的话,倒是很简单,可是用英语介绍,还有许多单词、短语都不会呢。于是教师就可以借机导入新课:本节课的知识就是关于校园生活的,大家想不想通过接下来的认真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呢?话音刚落,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积极投入学习之中,既有利于培养自身的独立学习能力,也因此而有效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当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远远不止这几种,还有很多,如借助实物进行导入、借助复习进行导入、借助背景介绍进行导入等等,此不逐一进行介绍。而至于采取哪种导入方法,还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际而定,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总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来正确选择。新课的导入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导入时应注重选择及应用,不可在导入环节花费太多时间,以致本末倒置,适得其反。而应注重导入内容与教学内容有较好的关联,具有趣味性及启发性,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从而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芹: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2期。

构建高效课堂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效备课;全体参与;求同存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99-02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凭借教材,发掘教材创造性因素。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小学阶段的课文都是创造性的“文”,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的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创新的因素,凭借教材开发学生的潜质。如:执教北师大教材第十一册《体育颂》一文时,出示了一些词语,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从哪些词联想到体育运动中美丽的画面?在启发学生想象的同时激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激发学生求异思维。

2.依托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言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以教材为媒介,进行课内外的延伸。苏教版教材第九册《厄运打不倒的信念》一课中,在学到谈迁遭受命运的捉弄几近崩溃时,教师补充出示了课外资料中的古文“噫,吾力殚矣!”引导学生体会其内在含义。当读到谈迁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时又出示了他的另一句话:“吾手尚在,宁遂已乎?”这样不仅丰富了文本,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人物品质。

3.挖掘教材,夯实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包括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使用语言来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更是学生学习使用语言文字的范本,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引导、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运用语言。执教北师大教材第十册课文《劳动的开端》时,引导学生体会吴运铎挑煤的艰难一段时,教师不仅让学生理解“滑极了,一步三滑”的写法,还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练习使用这种描写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有效。

二、让课堂动起来

1.心动——开启童心,入情入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在多个情境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入境,一次又一次心动。如,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课文《海伦?凯勒》一文时,教师恰到好处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看人物介绍短片,感受盲人生活的艰难。执教课文《劳动的开端》时,引导学生了解吴运铎的传奇人生,出示了许多令人触目惊心、刻骨铭心的图片,再配以感人至深的音乐,学生立刻进入了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2.行动——全体参与,全身参与。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遇到不懂的问题动脑想一想,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不仅仅是阅读教学,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表达,让整个课堂真实地动起来,让学生们体验到习作的乐趣。如,在进行活动作文教学时,开展的活动求新求趣,既可以是传统的游戏,如“吹鸡毛”,也可以是一些传统活动的延伸和新发展,如“木头人”、“写对联”,还可以是学生生活的迁移,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同学参与。试想,那些后进的学生也能带着兴趣参与课堂学习,这样的课堂又怎能说不是百花齐放,生机盎然呢?

3.互动——放飞心灵,合作探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互动”是一种很好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由于学生年龄的不同,心理发展的不同,行为表现也就不尽相同,由此采取的互动形式也就必定有所区别。低年级学生的互动学习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纯自由式的:我准备好了,我有想法了,我就站起来表达,不需要举手,不需要邀请。在这样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环境下,对于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是毫无顾虑的。因此发挥起来就自如了许多,思维就活跃了许多。而中高年级学生的互动则是一种“绅士”的合作。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想逐渐趋向成熟,不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毫无顾忌、海阔天空地说了。他们在邀请之下,会把自己的理解公之于众,这时候的互动也就是老师教给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赞赏、学会争论、学会表达。

三、妙用课堂生成

1.求同存异,留有余味。《劳动的开端》教学渐近尾声,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待困难的看法。学生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要么是勇敢地面对,要么是顽强的意志……教师即将圆满地结束一堂课时,一个独特的回答出现了:“我认为在困难面前有时也不能硬拼,应该尽力而为。”这时,老师没有直接评价这位学生的回答,而是进行了总结:“文章主要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能畏缩不前,应该勇敢面对,坚强应对。这样我们才会跨越人生中的一道道坎坷,同时,我们也应向这位同学所说的,做事讲究方法,不能硬碰硬呀!回家后,大家把自己不同的感受作为读后感写下来。”老师没有轻描淡写地将这位学生的回答放过,而是为多数学生总结的同时给这位学生的回答作了充分的评价,更可贵的是教师借此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教师就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巧妙地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真是求同存异,留有余味!

构建高效课堂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58―01

当前,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很重,为了考试,一些教师不断给学生施压,从课内到课外强化训练,拼命灌输。但是,这样的课堂不算是高效课堂,这样的学校不算是好的学校,这样的教育当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的,而且现在的教育要为学生将来的人生奠定基础,一切功利的教育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了。

高效课堂要求提高课堂效率,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要尽量给学生较多的可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构建高效课堂,上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下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一条实践创新的道路。因此,正确认识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有利于实践“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高效课堂则为教师的改革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1.编写导学案,体现了由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实现专业化发展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而构建高效课堂从教学设计开始就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主置,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也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想方设法服务于学生,使转变观念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创新水平。高效课堂的基本环节是自主学习一小组讨论一大组讨论一检测评价。其设计思想是: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围绕课本开展阅读、思考与练习,进行第一次知识建构;小组讨论环节则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基本解决自学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第二次知识建构;大组讨论是在教师的主持下,全班学生一起解决小组讨论时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第三次知识建构。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知识建构的质量至关重要,是大组讨论的基础和起点。这个基本的教学程序,并不是要教师机械地去执行,而是要追求知识建构的质量和交流合作的质量,为教师在各个阶段如何引导、决定讲什么、怎么讲等留下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在运行这一基本程序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谁最先获得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技术,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一项核心技术,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技术和必须应对的挑战,教师如果能总结并实施“自学互查,问题联动,总结评价。,组长负责”的小组合作学习运行机制,必将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组织水平。

二、培养学生成为会学习、会交流、会解决问题的人才

1.高效课堂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知识更新的周期变短、职业变换的频率加快,人要不断地面对新问题,接受新挑战,为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学习。高效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构建高效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实施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要求我们要在构建高效课堂上下功夫。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即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复习检测的有效实施和教师备课的有效行为。下面谈我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果评价的前提是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二、高效课堂对预习的要求

学生的预习是一种对知识的探索和积累过程,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学生预习时,教师要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让学生完成的预习作业,提出的预习问题必须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要有层次感和导向性,要让每一个学生知道预习什么,预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通过预习能让学生有收获感,有成就感。哪怕只解决了一个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事。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录或标注。课堂上老师的第一任务就是了解学生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解决大多数学生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而对于少数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可通过课后辅导来完成。

三、高效课堂对教学方式的要求

简化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课堂75%的时间都应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探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才能真正成为高效课堂。当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学生小组内解决时,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以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独具创新的答案,最后教师归纳评价。课堂上的竞赛性学习也是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有效方式,根据课堂内容和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在课堂上进行各种比赛,根据比赛结果产生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和学期冠军,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习语文。如果每次能给予优胜者以小小的奖励,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高效课堂对课堂练习的要求

课堂练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巩固过程,为了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备课时要预知大多数学生在预习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编制出能够让学生对方法加以巩固的训练习题,练习要紧扣课堂目标主题,并且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练习形式应多样化,杜绝孤立、重复、繁琐的字词句的练习。通过这种巩固练习,学生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就变成了知识。

五、高效课堂对复习检测的要求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成果定期复习检测。再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是激发了学生的瞬间记忆,要想让学生永远把知识掌握,就要定期回顾复习,及时检测,这样才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检测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后。检测题要尽量浓缩,留取精华,不搞题海战术,避免让学生一看就头痛、厌烦。

六、高效课堂对老师备课的要求

构建高效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备课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以学为主”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为中心,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相信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人格,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时时关注学生的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新备课方式,采用案例式备课

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个人备课的深化和延伸。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采用案例式集体备课制度,共分四步:一是每个单元进行单元教材通研。(1)个人单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本单元教学内容及教学知识点。(2)由主备教师进行教材解读,重点备一课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建议、教具准备、作业设置等。小组成员补充。二是案例试讲。在本班级试讲,其他成员听课。三是集体研讨。听课后进行研究、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四是教师进行二次备课,整理教案后其他组员再讲课。集体备课按照按照“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程序进行: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备课组成员要通力协作,摒弃偏见,做到资源共享,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集体备课活动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研形式,发挥实效。

二、优化课堂教学,建构高效的课堂

课堂是教改的主阵地,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了解和熟悉“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程序,并着力探讨本学科“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结构,使之日臻完善。

1.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能力培养。根据学科特点,依据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在加强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有机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普通话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

2.注重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熟悉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性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进行“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教学,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知人善教,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所提高。

3.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学案,防止机械照抄照搬的不良现象,彻底改变“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课时、不同的教学环节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班级因学生个体不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与此同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落实,看是否落实到各层次的学习内容之中,落实到每一个学习环节之中。

4.抓住“教”和“学”两个环节,以新的观念、新的手段、新的途径,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为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课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不拘泥于课堂的形式,不以答案的正误论英雄,不怕打破课堂原有的格局,努力创设适合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课堂情境,巧妙设置一些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景,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总之,在实施“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时,我们老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把真正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把握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合理组建小组,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在课堂上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使基础差的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基础好的学生感受到挑战的乐趣。相信,在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课堂必将会成为学生放飞美丽心灵的“百草园”。

参考文献:

[1]曹雷.构建“以学为主”的高效课堂 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J].新校园旬刊,2010(1):111.

[2]汪向红.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课堂: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2(8).

[3]吴棕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数学实践过程: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导学,2014(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