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奇妙的动物

奇妙的动物

奇妙的动物

奇妙的动物范文第1篇

动物五花八门的吃食、形态各异的吃相,叫人眼花缭乱。

在新西兰的一个岛上,有一种黄色的小蚂蚁,叫“食蛇蚁”。它们专爱吃腐烂的蛇肉,一旦发现蛇,它们就成群结队地爬到蛇的身上。只要蛇蠕动,它们就会从嘴里不断吐出黏液,使蛇肉很快腐烂,然后饱餐一顿。

最大的动物要数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了。这个庞然大物在觅食时,张开大口,吞进大量海水,连同海水里的小动物一起吞进嘴里,然后闭上嘴,用舌把海水排出,而一些小动物就被留在嘴里了。它每天要吃四五吨磷虾。幸亏它长期生活的南极海域里,那里磷虾多的是,足够它吃的。

水陆两栖动物――青蛙,它在吞食时又是另一番情趣。它每吞咽一次,至少要眨眼一次,如果吞食较大的食物,眨眼次数就更多了,直到食物吞下去为止。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青蛙口内没有牙齿,在舌头将食物粘卷入口后,只能将食物囫囵吞下去。青蛙的眼底部无骨,眼球与口腔只隔一层薄膜,眼肌收缩时,向口腔产生一个压力,把食物压进食道,同时,它的眼睛就要眨一下。

天上飞的要数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河口一带栖息的巨嘴鸟吃相最奇特了。它以植物果实为主食,另外还吃昆虫和幼鸟。它每次吃东西时,先用嘴啄下一小块,仰起脖子,把食物向上一抛,再张开大嘴,食物一下子就掉进喉咙里,而不必经过那长长的大嘴巴。

而生活在沙特阿拉伯北部森林里的“吃铁鸟”,就更叫人惊叹不已了。有一次,一个鞋匠经过该地,在途中打了一会儿盹,醒来后,发现鞋钉被吃掉了大半袋,而这种鸟却安然无恙。原来“吃铁鸟”的胃液里含有浓度较大的盐酸,铁钉在盐酸作用下会慢慢地化掉。

当然,最叫人喜爱的还是生活在秘鲁的叫“卡西亚”的小鸟。这种鸟吃植物的叶子,特别是甜柳树的叶子。吃的时候,鸟儿成群结队地衔着嫩枝条,飞到旷野里,先用嘴在地上啄一个小洞,将嫩枝条洞中,然后慢啄细嚼,一口一口将叶子吃光。而柳枝易活,时隔不久,这些枝条就长出新芽,渐渐长成大树了。“卡西亚”真是植树的能手,所以,当地人们称它为“种树鸟”。

奇妙的动物范文第2篇

现在该我介绍了,先和你们说说蛇。我们都看过动物世界。有的蛇有牙齿,很长而且很毒。尖尖的牙齿中带有剧毒,要是人不小心遭到了这种蛇的攻击,你的生命就危在旦夕了。还有一种蛇它没有眼睛,但它确实捕鼠专家,他是靠舌头和气味来抓动物的。眼镜蛇、竹叶青带有剧毒,要是被他们咬到的东西,不到一分钟便会死亡。

不光是动物中存在着奇妙的事情,植物也是这样的。他们也很奇妙,有些植物能把动物当做美食。猪笼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种食虫植物,只要虫子飞到那个长得像瓶子一样的叶子里,就会被抓住了。一动也不能动了,不一会儿就化了。

大自然太奇妙了!看书看电视的时候,我们要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奇异现象。

奇妙的动物范文第3篇

会跳舞和会爬树的鱼类

也许我们总是习惯于鱼在水中游,鸟儿在树上栖息的自然现象,不过红树林中的鱼类却有很多都可以离开水生活一段时间。比如像乌塘鳢能用皮肤来辅助呼吸,离水后在阴湿条件下可保持一星期不死亡。不过要说陆生能力最强的要算是弹涂鱼。它大部分时间都离开水,若没有定期游出水面便会死亡,为典型的两栖鱼类。

为什么弹涂鱼可以长时间离开水甚至爬到树上休息呢?原来,它的鳃腔很大,能储藏大量水分,水中溶解的氧气经过循环系统可以运送到全身各部位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且其皮肤密布毛细血管,能辅助呼吸。此外,它的胸鳍肌肉非常结实,使其能在泥土表面弹跳自如,猛然一跃,甚至可以跳过超过身长3倍的距离和身体2倍的高度,故又称跳跳鱼。它的腹鳍合并成吸盘,可以借此在红树植物茎部和支柱根等垂直的表面攀爬。在涨潮时它们可以呈缘木行走之姿,攀附在红树林、岩石上休息;退潮时可以在淤泥上爬行觅食,也可以攀爬在红树植物的茎部和支柱根捕食昆虫。

尽管弹涂鱼能离开水攀爬于红树植物树干或支柱根上,但是一个充满水的洞穴对它也是非常重要的。弹涂鱼的生存面临着各种威胁,而洞穴则为其安全提供了保障。每个弹涂鱼都会有自己的洞穴。炎热的夏天可以钻进洞穴内避暑;干旱的季节,洞穴可以延伸到水线以下,获得海水,供其呼吸。每当弹涂鱼受惊吓时,都会迅速遁入洞穴,有效避免各种鱼类、鸟类和陆生哺乳动物捕食或攻击。另外,洞穴还可以作为育婴室。雌性弹涂鱼将受精卵产在洞穴的泥墙上,受精卵发育成熟后孵出幼鱼,大约45天后,幼鱼才能钻出洞穴来到广阔的海滩上,开始全新的生活旅程。

弹涂鱼的求偶方式也很独特,每当洞穴建好后,雄鱼就会四处寻找配偶。为了吸引雌鱼的注意,雄性弹涂鱼会摆出各种姿势,跳“求偶舞”甚至改变体色来引诱雌鱼进入自己的洞穴。如果不幸遇到另一只雄鱼竞争,它会更加卖力地表演。一旦雌鱼进入它的洞穴,雄鱼就迅速用一块泥巴堵住洞口,双双“步入洞房”。

“横行霸道”的蟹类

每当我们走进红树林都会发现很多洞穴,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蟹洞。红树林生境越复杂,蟹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蟹类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生活在红树林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中的蟹类不仅形态各异,而且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差别。雄性招潮蟹的双螯一大一小;和尚蟹整个身体就像光秃秃的和尚头;关公蟹背面像关公的脸。招潮蟹在红树林滩涂上活动,涨潮或受到惊吓时躲入洞穴;梭子蟹在红树林外水域生活;褶痕相手蟹则营树栖生活。

在红树林区生活的蟹类中数量最多、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招潮蟹。招潮蟹最大的特征就是雄招潮蟹一大一小不对称的双螯,其中一螯很大,约占体重的一半,另一螯则很小。招潮蟹大螯长在左右的概率是一样的,而宠物市场上的“情侣蟹”实际上就是大螯长在一左一右的一对雄性招潮蟹。雌蟹两螯均小,且大小相等。有着大螯的雄性招潮蟹很像一位拉小提琴的人,西方人称其为琴师蟹或提琴手蟹。涨潮时,雄性招潮蟹常用力挥舞大螯,似在召唤潮水,招潮蟹由此得名。

有趣的是潮水来临之际,弧边招潮蟹总能在洞口附近挖取一块大小和形状都和洞口十分相近的泥将洞口堵住,就像人类出门时不忘关好自家的防盗门一样。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其他别有用心的蟹霸占自己的家,另外,也可以保持洞内留有一段空气柱供其呼吸,而且这一独特的功能并不因为潮水涨落时间改变而发生变化。弧边招潮蟹体内存在一种时间机制,总能在涨潮前十分钟左右将洞口封住,避免被水淹没。退潮时,弧边招潮蟹会推开“防盗门”,走出洞穴,在滩涂上觅食。

加州圣迪亚戈大学的生物学家曾经发现,当雄性加州招潮蟹建好洞穴后,会站在洞边,向路过的异性挥舞着大螯,就好像人类招手,用意很明确,“快过来,快来这儿”。然而,雌性加州招潮蟹非常挑剔,有时甚至会在考察一百多只雄性招潮蟹及其洞穴后,才最终决定“嫁”给谁。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自然界中最挑剔的“新娘”。

为什么雌性加州招潮蟹会如此挑剔呢?科学家认为,这完全是为了它们的后代着想。因为雄蟹的洞穴大小将会影响到幼体的发育时间,而合适大小的洞穴能使雌蟹在最佳时间孵卵,并保证幼蟹能迅速离开河口,减少被捕食的风险。

“背着房子旅行”的贝类

软体动物是红树林区最大的底栖动物类群,主要有腹足类和双壳类。蜗牛、玉螺、滨螺、蟹守螺等腹足类主要在红树林的地表、树干和树叶上缓慢爬行。文蛤、泥蚶、西施舌、红树蚬等双壳类主要潜居于底泥中,也有少数种类固着或附着生活,如牡蛎以石灰质外壳固着于红树植物的树干上,难解不等蛤附着在红树树干或叶片上,黑荞麦蛤以足丝附着在红树枝干上。

腹足类和双壳类不仅栖息位置有别,其食物来源也不同。大部分腹足类的主要食物为红树植物碎屑和藻类。而玉螺、骨螺和织纹螺为肉食性种类,它们的食物为运动能力不强或缺乏运动能力的动物,如牡蛎和藤壶。大部分双壳类和少数腹足类的食物为水中的浮游生物。生活于红树林滩涂底泥内的双壳类靠通向滩涂表面的水管来滤取食物。■

作者简介

奇妙的动物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 奇思妙喻

一、引言

T.S.艾略特是20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歌和文学评论对现代文学影响深远。他重视文学传统,并从文学传统中汲取养分,为诗歌的新发展探索道路。17世纪玄学派作为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为艾略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也为他的诗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史蒂夫・埃利斯(2009)在其书中谈到艾略特将玄学诗人作为欧洲传统的一部分,将玄学派的“奇思妙喻”视为情感与思想的结合,也提到了艾略特诗学理论源于玄学诗人的诗学理论,由此可见艾略特受到玄学派影响之深。

根据约翰・安东尼・卡顿(1928)编撰的《文学术语与文学理论词典》,奇思妙喻是作者花费心思构想出的奇特的比喻,包括暗喻、明喻、夸张或矛盾修饰法,目的是通过其蕴含的才智与独特性达到使读者感到惊奇与快乐的效果。奇思妙喻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玄学派所使用的奇思妙喻,这一手法成了约翰・邓恩为代表的17世纪玄学派诗人标志性手法。到了18世纪,人们认为玄学派诗歌过于牵强与反常而淡出文坛。经过近两个世纪的沉寂,在二十世纪初T.S.艾略特的诗歌与诗论使之又恢复了生机与活力。艾略特将奇思妙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大加赞扬,他认为“奇思妙喻是对某一修辞手段精雕细琢、推演深化,使其进入创造性思维所能达到的境界”(李正栓&李云华,2009)。在他的《玄学诗人》一文中,他赞扬了玄学诗人试图寻找语言对等物去表达思想与情感所做的努力。这里的语言对等物就是指玄学派所使用的奇思妙喻,其中所运用的客观具体的意象恰好符合艾略特所提倡的用客观对应物去表达思想情感的想法。

不同意象的并置、无相似性的事物的类比是玄学派的奇思妙喻的主要形式。邓恩的诗歌中不乏奇思妙喻的例子。在其《告别辞:莫伤悲》一诗中,他使用了很多具体而奇特的意象表达忠贞不渝的感情。他将爱人的灵魂比作金箔与圆规。他们的灵魂合二为一,如同金子良好的延展性,即使距离遥远也不会断裂。如果他们分开了,他们就会像圆规的两只脚,妻子的灵魂是定点,是中心,他是另外一只脚,围绕妻子转动,即使走远也会倾听妻子的召唤,当他归来时,他会与妻子合二为一。初读此诗,读者可能会感到疑惑,灵魂如何与金箔和圆规产生联系,经过诗人的解说,读者会被这种奇特的比喻所折服。正是其所包含的智慧与新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国内外对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研究中还没有专门分析其中奇思妙喻的研究,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艾略特是如何在这首诗歌中运用这一手法及其达到的效果。

二、《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奇思妙喻赏析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了上层社会一位庸庸碌碌的中年男子无法对爱人表达爱意的矛盾心理。他渴望爱情,却胆小、犹豫,不知道如何说出心中的爱,而最终以放弃告终。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诗歌反映了现代人的失意与孤独的心理状态。艾略特运用了许多奇思妙喻来增强诗歌的新奇性,同时表现诗歌的主题。

让我们走吧,你和我,

此时黄昏正朝天铺开

像手术台上一个麻醉过去的病人。(赵萝蕤译)

诗歌一开始艾略特就用到了一个奇思妙喻,他将黄昏与被麻醉了的病人作比。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而病人则是特定状态下的人。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却被诗人联系在一起,迫使读者发现两者的相似性。当读者经过分析发觉其相似性时,自然会对这一奇特的比喻印象深刻,进而体会到其中所含的深层意义。

黄昏是白天即将结束的时刻,“代表向夜晚的过渡,而上流社会暗示个人或历史的衰落”(Dickey,2009:123)。夜幕渐渐落下,光明慢慢地被黑夜吞噬,正如病人被麻药麻醉一样,渐渐地失去知觉。进一步去看,我们知道这首诗描述了普鲁弗洛克的矛盾心理,那么不仅黄昏像一个被麻醉的病人,而且他的心理也像被麻醉的病人,丧失了做出决定的能力。他犹豫不决,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对他的爱人唱出情歌。因此,被麻醉的病人也可以指普鲁弗洛克的矛盾心理。通过阅读下面的诗节,我们可以得知这里手术台指的是女人们放置胳膊的桌子,暗指他将要被那些女人仔细审视如同医生检查病人的内脏一般,于是他的不安与怯懦就这样表露出来。通过描写普鲁弗洛克的心理,艾略特为读者展示了那个病态的社会及身处其中的病态的现代人。

街道一条接一条就像用意阴险的

一场冗长的辩论

把你引向一个压倒一切的问题……(赵萝蕤译)

这几句中,艾略特将贫民区的街道比作一场引向一个重大问题的冗长的辩论。乍看这个比喻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对于主人公来说就变得合情合理。事实上,这个冗长的辩论是满腹烦恼与疑虑的普鲁弗洛克内心的挣扎,是“你”和“我”之间的争辩。他将内心的冲突投射到他所见到的事物上,那脏乱的街道与他烦乱的内心就与无休止的辩论联系起来了。那街道将把他带到心爱的人所在的地方,让他不得不面对她,向她表达自己的爱,而这个引向重大问题的辩论就是决定如何向爱人表达自己的爱,因此他走在街上,渐渐接近他的目的地,而此时的他还没有拿定主意。烦乱与令人厌恶是街道与这个辩论的相同之处,主人公的心态是连接两者的纽带。这个奇思妙喻反映出普鲁弗洛克的心理状态――消极与怯懦。“啊,不要问‘指的是什么?’”(艾略特,2006:1),“让我们去拜访”(同上)。他拒绝直面问题,而是选择继续赶路来暂时逃避这个问题。

那黄雾的脊背摩擦着窗玻璃,

那黄雾的口鼻摩擦着窗玻璃,

它用舌头尖舐黄昏的各个角落,

在排水沟的潭潭上徘徊不去

让烟囱里掉下的煤灰落在它背脊上

偷偷溜过阳台,突然纵身一跃,

又注意到这是一个柔和的十月夜晚,

在房子附近蜷起身子睡着了。(赵萝蕤译)

这里的奇思妙喻与前两个不同,这里所使用的是延伸比喻,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与隐喻成功地结合起来并且贯穿整个诗节。这一奇思妙喻与艾略特在《玄学诗人》一文中谈到的金主教所使用颇为相似。艾略特(1950)称赞亨利・金在《葬礼》一诗中将迫不及待去见亡妻的心情比作一个旅程的写法。艾略特用黄猫作为黄雾的客观对应物,将黄雾扩散的过程比作一只黄猫游走到睡着的过程,用猫的动作体现雾的动态。通过“摩擦”、“舐”、“徘徊”、“纵身一跃”、“蜷”和“睡”一系列动词,读者能够想象出黄色的雾弥漫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样子。用这个奇思妙喻,艾略特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只慵懒的猫的形态,避免了直抒胸臆的方式,并且通过这一具体而生动的意象,将社会环境与普鲁弗洛克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出来。这是黄猫在排水沟旁徘徊,让烟灰掉到它的脊背上。它周围的环境令人感到厌恶,象征着工业文明的没落。另外,猫从“徘徊”、“摩擦”、“纵身一跃”再到最后“睡着”是一个由动态到静态的过程,反映出普鲁弗洛克的――“终于无为的欲望”(Williamson,1967:60),与诗歌开头“被麻醉的病人”相呼应,说明他逃避问题,消极无为的心理状态。猫象征着休止的欲望,诗中主人公看到黄雾的静止,想到时间也许也会停滞。下一诗节他用“而且实在还有时间让沿着街道滑行的黄烟用脊背摩擦窗玻璃”来暗示自己还有时间在路上犹豫,还有时间思考。

我已经熟悉这些眼睛,都熟悉了――

那些用公式化了的片语盯着你看的眼睛,

而我在被公式化时,狼狈地趴伏在一只别针上,

我被别针别住,在墙上挣扎,

那我又该怎么样开始

吐尽我生活与举止的全部烟蒂头?

我又该怎样大胆行动?(赵萝蕤译)

此处,艾略特使用的奇思妙喻将普鲁弗洛克想象被女士们审视的窘态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女士们世俗的眼光中,主人公变得异常不自在,他将别在自己华丽领带上的别针想象成穿过自己喉咙将自己钉在墙上别针,而他自己就像一只可怜的爬虫,在那里痛苦地挣扎。通过这只被钉在墙上的爬虫来比拟普鲁弗洛克当时的窘境如此形象与贴切。在他的内心,他的挣扎与无助正像那只被充满恐惧与痛苦所折磨的爬虫一样,他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些女人,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同时,通过这样具体形象的事物,艾略特避免了情感的直接表达,达到了他所预期的非个性化的效果。

我应该是一对褴褛的钳子

慌张地爬过沉寂的海洋那样的地板。赵萝蕤译)

普鲁弗洛克还在想象应该如何面对那些女士,应该与她们谈论什么。他担心看到她们的胳膊会使他语无伦次,不着边际,想着跟她们讲讲路上见到的人。想着想着,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慌张地爬行在海底的螃蟹。在这一奇思妙喻中艾略特将普鲁弗洛克比作一只褴褛的螃蟹来表达主人公想要逃离尴尬处境想法。他像一只螃蟹那样悄无声息地偷偷溜走,在沉寂的海底,没有人能察觉他这只窘迫的螃蟹。如同上面一个奇思妙喻一样,这里通过将主人公的心理具象化、动物化来达到他内心想法的目的。

而下午,黄昏,睡得又是那么安详!

被纤长的手指安抚过,

睡着了……困倦地……或者它在装病,

卧倒在地板上,在你我身旁。(赵萝蕤译)

这里再次出现了猫的意象,这个奇思妙喻是将下午或黄昏比作困倦的猫,又是将两种不相关的概念作类比,把黄昏的宁静比作安睡的猫,两者的共同之处是安静与舒适,而这样的状态与主人公窘迫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主人公借黄昏的宁静来分散自己内心的惶恐,使自己获得片刻的安宁。因为此刻他再次想到了拖延,想到饮茶吃甜点之后再去对诉说自己的爱意。

不可能说清我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正像一盏幻灯把神经的图案投射在屏幕上:

这是不是值得(赵萝蕤译)

他开始怀疑表达爱意的价值,“而且到底这是不是值得”(艾略特,2006:5),他开始假设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没想好,他便立刻了自己的想法,“我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不是,完全不是。”(同上)又经过一系列的拖延之后,他还是对怎么表达好自己的意思毫无信心――“不可能说清我究竟是什么意思!”。(同上)这里艾略特将说清自己的想法比作幻灯把神经的图案投射在银幕上构成一个奇思妙喻、形象而又新奇。他运用了新科技的事物,拿医生为病人诊断病情的设备用于展现普鲁弗洛克的想法,使他的想法像做CT一般一览无余。随后他又开始怀疑是否值得这样去做。这样主人公不断地设想,不断地,最终都没有踏进他要去求爱的地方,因此这是一首没有唱出的情歌。

三、奇思妙喻的效果分析

艾略特之所以选择这一手法,原因之一就是它符合他所提倡的诗学理论――非个性化与客观对应物。“非个性化”是指提倡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不要刻意流露个人情感,应该不断自我牺牲,消灭个性。“客观对应物”其实是艾略特为实现非个性化而提出的一个途径。提倡诗人在表达情感时运用具体的事物(一系物体,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作为特定情感的载体,而不是像浪漫主义诗人那样直抒胸臆,感情泛滥。事实上,这两个诗学理论都是艾略特为反对浪漫主义诗歌所提出的,也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指导思想。

奇思妙喻可以视为客观对应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是由具体的意象所构成的。首先,通过奇思妙喻达到的效果就是“非个性化”。艾略特运用这一手法,使用具体的事物作为表达主人公心理的载体,可以避免直抒胸臆。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被麻醉的病人”,“钉在墙上的爬虫”就生动地表达了普鲁弗洛克的心理。当读者看到由具体的意象构成的类比时,内心的相应的情感就被调动起来,通过联想他们就能身临其境般地体会主人公的心理。这样,诗人就可以避免直接表达情感,避免影响读者对诗中人物情感的判断。

其次,奇思妙喻这一手法本身就具有使读者感到震惊的效果。这里也不例外,艾略特运用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构成类比。这些很少有人能够想出的比喻就会给读者带来新奇感,被诗人放在诗歌的情境中,读者经过思考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合理性。就像将黄昏比作被麻醉了的病人这一比喻,通常人们很难将这两种不同概念的事物联系起来。当读者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黄昏预示白天的结束正像被麻醉的病人预示着失去知觉一样,同时与主人公的心境联系起来,就是贴切合理的。

再次,由于艾略特使用了许多具体而又熟悉的事物构成奇思妙喻,用以描述难以表达的人物心理,这样就能够达到真实生动的效果。在他描写黄雾的时候用猫的一系列动作来展现雾笼罩城市的状态。“摩擦”、“舐”、“徘徊”、“纵身一跃”表现出雾气弥漫、流动的景象,活灵活现地浮现于读者的脑海。而猫的“蜷缩”与“睡着”表现了静态时的黄雾,同时也反映了普鲁弗洛克不作为的心理。因此,不管是黄雾的特征还是普鲁弗洛克的心理状态都通过猫这一个喻体或客观对应物生动地展现出来。

最后,艾略特的奇思妙喻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这首诗歌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由于上文提到的两个效果――惊奇与生动,自然奇思妙喻就会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些奇特的意象所构成的画面就会留在读者的脑海中,达到令人难忘的效果。这一点对当时作为一名诗坛新秀的艾略特来说尤为重要。

四、结语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作为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具有他早期诗歌的特征,由于在一时期受到玄学派影响较深,使得诗歌颇具玄学派的特点。奇思妙喻可以被视为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的一种,通过使用这一手法不仅达到了非个性化的效果,而且为诗歌增添了几分幽默感与讽刺性,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略特对玄学派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他对这一个手法的运用还是一较新的研究角度,因此还有待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

[1]Cuddon,John Anthony.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Z].3rd ed.Oxford:Blackwell ltd.,1928.

[2]Dickey,Frances.“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A Waling Tour”[A].A Companion to T.S.Eliot.Ed.David E.Chinitz.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9.

[3]Ellis,Steve.T.S.Eliot―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M].Chippenham:CPI Antony Rowe,2009.

[4]Eliot,T.S.The Metaphysical Poets[A].Selected Prose of T.S.Eliot.Ed.Frank Kermode.Orlando:Harcourt Brace & Company,1975:59-67.

[5]Eliot,T.S.The Complete Poems and Plays 1909-1950[M].New York:Harcourt,Brace& World,inc.,1952.

[6]Williamson,G.1967.A Reader’s Guide to T.S.Eliot.Bristol:J.W.Arrowsmith Ltd.

[7]李正栓,李云华,邓恩奇.思妙喻艺术解析[J].名作赏析,2009(07):107-113.

奇妙的动物范文第5篇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初步发展幼儿借形想象的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在创作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3.鼓励幼儿交流、分享,体验“奇思妙想”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粘贴添画的经验;

2.每小组一筐剪纸后留下的各色废纸屑,图画纸若干,胶棒,绘画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指导思路:我首先神秘地向幼儿推荐“新材料”――废纸屑,接着,我提出“这些好看的纸屑可以怎么玩呢?”这样开放性的问题,以利于幼儿在进入主题之前充分发挥想象力。

师(呈现五颜六色的废纸屑):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新材料,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哈哈,这是小朋友平时剪纸留下来的不要了的纸屑,你们觉得这些废纸屑还有用吗?可以怎么玩呢?

二、看看说说

指导思路:在本环节的第一部分,我出示不同形状的纸屑,引导幼儿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为幼儿进入后面的部分做好铺垫。在本环节第二部分,我首先帮助幼儿理解“奇思妙想”的含义,使幼儿能在后面的创作环节中自由选择利用各种形状的纸屑进行“创作”和“表达”,帮助幼儿拓展思维,丰富想象,引导幼儿大胆进行“奇思妙想”创作和完整表达。

1. 激发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想象

师(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废纸屑):我也觉得这些好看的纸屑可有用了,今天我们就和这些好看的纸屑来玩游戏,看一看、猜一猜纸屑里都藏着什么?你觉得它看起来像什么?

师(幼儿自由翻找小筐的纸屑):小筐里有很多神奇的纸屑哦,翻一翻你的小筐,找找你喜欢的纸屑,你觉得它看起来像什么,和身边的朋友说一说,分享你的发现。

师(小结):这些好看的纸屑真神奇,只要你动脑筋,就能变成你想到的东西。

(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维,普通的物品也可以引发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对幼儿的各种回答,老师都应给予一定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引发出更多奇思妙想的火花。)

2. 拓展幼儿思维,丰富幼儿想象

师:把不同形状的纸屑放在一起,就能产生更多的“奇思妙想”,什么叫“奇思妙想”呢?就是你看到一样东西,就能想到更多的东西,或者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就可以叫做“奇思妙想”。

师(引导幼儿用废纸屑想象创编故事):“我来说说我的“奇思妙想”,我没有想好的时候,请你们来帮助我,好吗?”

(老师适当地“示弱”,能激发幼儿的自信,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各种形状的废纸屑,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激发幼儿发挥想象,拓展幼儿思维,并对幼儿的想象加以整理概括。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将幼儿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和激发起来,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个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采用问答、互动等方式拓展幼儿思维,帮助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

三、尝试创作

指导思路: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度,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师(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小朋友肯定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故事,现在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动动手,用你喜欢的纸屑在图画纸上摆一摆、贴一贴,还可可以画一画,变成自己的“奇思妙想”故事,一会儿我们一起来分享!

幼儿自由创作,老师根据幼儿情况适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

幼儿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加以鼓励和引导。

四、交流分享

指导思路:在活动的第四环节,我给幼儿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台,鼓励幼儿完整讲述自己的“奇思妙想”,大胆猜想别人的“奇思妙想”,体验“奇思妙想”的快乐。

①讲讲自己的“奇思妙想”

师:谁愿意来讲讲自己的“奇思妙想”?

②猜猜别人的“奇思妙想”

师:你能猜猜他的“奇思妙想”吗?

幼儿都喜欢自己的成果能得到成人或同伴的关注和肯定,我让小朋友自由欣赏同伴的作品,同伴间相互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看看谁的想象最丰富?谁的作品最有创意?谁的奇思妙想故事最有趣?老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更加乐意表达,富于创造。

师(小结):只要我们动手动脑,废旧的东西也可以变得这么神奇!我们以后不要随便把废旧的纸或者其他废旧的东西随意扔掉了,把它收集起来放在我们的区角里,随时都可以用它来玩游戏。

五、延伸活动

1.收集废纸或其他废旧物品,选择性地投放在区角,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自主选择使用。

相关期刊更多

生活与健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学启蒙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师范大学

航空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