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范文第1篇

上周,硅谷动力举办了一个网络广告领袖论坛,并以答谢会的形式,邀请一些广告界朋友共同探讨互联网广告的趋势与创新,这也是互联网周刊最近关注的问题之一。

会上,也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经济学家朱雍老师来给大家从国学角度讲广告,从易经角度讲企业管理,受益匪浅。记者说看得出,同坐的实力传媒的郭志明总经理也是听得入神――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同胞对于国学的关注,比大陆还要热忱。

朱老师讲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去英国留学的年轻人在英国大学给他的教授们讲《道德经》。这大概已经不奇怪,即使不是出自学术专家之口而是出自80后的年轻一辈的“打折性描述”,中医、国学对于外国人而言仍是来自古老东方的神秘而奇妙的箴言。“我佩服中国的古人。”――英国教授跟年轻人说。

现代人的哲学智慧没有挑战古人的能力和自信,而从互联网、IT到股市,到人际关系,多有可用国学解释之处,可能这也是国学热的一个客观原因吧。

回到我们互联网和IT产业来想,从“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破旧立新、迎接新时代的激情到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再到“价值网络”,与其用复杂的现论解释,《黄帝内经》所记载呈现的神经网络似乎更在精神上相台。

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未来三部曲”之三的《权利的转移》中描述,环保主义者描述的世界实际上不可实现,远古的村镇代表工业化之前的淳朴与自然,却也代表古代社会的集权、信息不畅、民主稀缺。

从这个角度说,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创造属于这个社会的高度文明,才是现代人、现代互联网的使命。

况且,在组织形式上,现代社会的许多组织形式创新颇可匹敌。而这主要仰赖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资源的变化,从平的世界,到湿的未来(美国畅销书《未来是湿的》),从外包到《众包》,从平的组织到无组织,古今又不同。

从中国互联网商业应用发轫至今同是以人为本,在这点上,古今契合。

再言中外。转眼十余载。而从大的领域讲,互联网的创新却乏善可陈。“C2C”(Copy to China)的或盲捷径或言偷懒总是让人心有不甘。经济危机来了,局面会改变吗?朋友们聊天总提到。其实,从大工业来考虑,美国可能也在反思其工业化时代造成的众多困境。

当然,这不仅是美国的反思,其实是世界对工业化时代的反思。我相信,这样的反思,互联网、IT领域也一定会有。而无论从国家发展还是产业发展来看,潜力、实力,我们还都有自信获得下一个时代。产业,企业的精英,有责任拿出真正的智慧。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范文第2篇

2010年3月11日,由诺基亚、搜狐和土豆网三家共同发起的“互联应用中国创造”的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邀请消费者在线提交自己创作的主题、铃声和视频,并展示诺基亚的移动互联应用从早期研究、中期开发到成熟商用的本地化成长周期。

手机巨人的华丽转身

早在 2007年,诺基亚就了其互联网战略,而3G成了这一战略在中国的巨大推动力,在诺基亚整个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中,Ovi Store的推出被看作是诺基亚从一家传统的手机厂商向互联网内容及服务提供商转型的重要一步。此次与搜狐携手发动以“互联应用中国创造”为主题的营销推广,意在进一步扩大旗下应用程序商店Ovi的影响力,加快诺基亚转型的步伐。

诺基亚全球副总裁兼诺基亚(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邓元表示:“作为移动互联领域的领导者,诺基亚希望通过打造‘互联应用中国创造’的成长周期,推动国内移动互联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为中国人带来广泛的创新机会和满足本地需求的丰富解决方案。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诺基亚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网络,以及多达10亿的用户基础将‘中国创造’的价值传遍整个世界。”

创新营销的互联网体验

诺基亚为推广新的企业战略,尝试了众多的创新营销手段,并且这一系列创新营销活动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此次诺基亚“中国创造”的活动,是基于对中国社会大众的心理洞察,站到了“中国创造”的高度,大力鼓励互联网内容的原创。

据悉,此次活动从3月15日开始,到4月15日结束。网友登陆诺基亚“互联应用中国创造”官方网站即可加入诺基亚“点亮中国星”全民创作活动,共同点亮“中国创造”的璀璨星空。活动分为创意主题、创意铃声、创意视频三类形式,并最终评选出如“主题之星”、“铃音之星”以及“视频之星”等奖项。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被诺基亚正式制作并在Ovi商店中展示和分享。

与一般的互联网营销不同的是,诺基亚“互联应用中国创造”大型主题营销最终实现的不仅仅是用户的消费体验,更是用户在参与过程中将创意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实践体验,通过营销活动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被认可,从而满足了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高层次心理需求。

搜狐助力诺基亚

诺基亚意欲高举“互联应用中国创造”的大旗进军移动互联网,需要联手一个在互联网领域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传播平台,而搜狐作为国内第一阵营门户网站,其新闻媒体机构性格、评论分析深度及多元化价值观都具有突出特点,其媒体品质、互动品质及品牌形象在四大门户中均名列前茅,恰恰是打造“中国创造”这一民生关注话题的理想平台。

“这个项目的立意点非常好,所以搜狐非常高兴能够加入到这个活动当中。诺基亚在全球有 13亿的手机用户,在中国有2亿的手机用户,同样搜狐除了每天有上亿的浏览用户之外,我们已经有2亿多的注册用户。我想2亿是个挺大的数字,从人数上说相当于一个大国了。我相信能够基于‘中国创造’这样一个立意点,创建一个能够让我们的网民,以及移动互联的爱好者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的空间,包括给他们提供分享奇思妙想的空间。”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女士表示。

据了解,此次活动搜狐动用了旗下多个媒介产品,运用了多种营销手段,从吸引关注到提供体验,按照“三步走”的策略,最终实现了用户的互动体验。

第一步,聚合受众注意力。作为门户网站,搜狐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用户中心入口的功能,通过媒体推广、客户端软件推广、无线互联网推广等多重传播手段,多管齐下,大规模聚合用户注意力,吸引用户“中国创造”话题探讨的关注。

第二步,打造话题影响力。搜狐的媒体平台邀请经济领域、娱乐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意见领袖,权威解读“中国制造”内涵,客观分析在“创造力”上的中外差距、展现中国自身的创造成果。借助搜狐媒体的公信力,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引发网民在包括社区、博客、SNS以及媒体新闻评论等不同平台上的交流与沟通,创造营销活动进一步开展的舆论基础。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范文第3篇

2010年7月《洛克王国》正式上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众多儿童,市场表现不俗,目前季度最高活跃用户突破4400万,居于市场首位。这是腾讯在不同的细分市场精耕细作并成为领先者之后,针对儿童细分市场的第一部标杆之作。

《洛克王国》是中国最大的儿童魔幻社区,会说话的猫头鹰、会飞的扫帚,奇妙的魔法课教师,如同哈利·波特和爱丽丝的奇妙世界,集趣味体验、百科知识于一体,以逼真的画面、绚丽的色彩、有趣的设计、新颖的表现方式吸引了众多儿童。而《洛克王国》顺势延伸,深化腾讯的泛娱乐化战略,在电影、图书等领域进行异业合作,以丰富的娱乐产品满足儿童细分市场的需求。

事实上,在网络时代,对于儿童网络社区,虽说中国家长极为重视,但却不甚了解。目前,中国儿童网络社区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洛克王国》在拓展儿童细分市场的过程中,如何针对中国家长和儿童的特殊需求,开发产品?未来如何进行市场布局?就以上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洛克王同》创始人兼制作人夏琳女士。夏琳女士于2002年加人腾讯公司,是腾讯互联网增值业务最早的创始成员,曾负责《QQ秀》的研发和运营工作,现负责腾讯旗下互动娱乐魔方工作室和研发部两大部门的管理工作,负责《QQ宠物》、《洛克王国》、《弹道轨迹》、《QQ宝贝》、《Q宠大乐斗》、《机甲旋风》等十余款产品的运营工作,具有多年的行业经验。

《新营销》:目前,中国儿童娱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夏琳(腾讯互动娱乐魔方工作室副总经理、研发部副总经理):目前,中国儿童娱乐产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然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整体呈现出健康良性的发展态势。

中国互联网发达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可以说是不分高下,但是在儿童垂直领域形成产业链的非常少。我认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结合传统领域的儿童娱乐产业链,其价值不可估量。

腾讯拥有专业的产品研发能力、丰富的产品运营经验,以及强大的平台,我相信在互联网儿童娱乐细分市场上,我们可以发挥得更好。比如,《洛克王国》贯彻执行泛娱乐化战略,就是我们针对国内儿童互联网产业,进行的创新性探索。

随着《洛克王国》的推出,腾讯将继续推动儿童互联网产品更健康、更规范地发展,让中国少年儿童获得更加健康、全面、系统的互联网体验。

《新营销》:《洛克王国》上线仅仅两年,活跃用户就高达4400万,几乎占据中国儿童网络社区市场的半壁江山。《洛克王国》是如何开发产品,吸引儿童受众的?

夏琳:首先,理念很重要,定位很重要。在策划之初,我们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主要是为了摸清儿童的心理现状。最终,我们发现“快乐童年”的定位非常契合现在孩子和家长的需求。

《洛克王国》是一款绿色网络儿童娱乐产品,以网络社区为核心,将产品多元化,延展至音像、图书、玩具、卡通形象等领域,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产品矩阵,给儿童创造了一个全方位的体验和学习平台。《洛克王国》传递的“快乐童年”理念,有助于孩子们更多地收获勇气、梦想、快乐和爱心。在《洛克王国》互动,能够通过娱乐教育体验,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洛克王国》得到中国家长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孩子们接触什么样的网络产品,家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更重要的是,魔法王国的主题、充满丰富想象力的体验和色彩鲜艳的画面,真正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乐于体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让《洛克王国》同时为孩子和家长所接受并喜爱。

《新营销》:《洛克王国》如何进行泛娱乐化产业布局?除了电影和图书,你们是否衍生出新的业务?

夏琳:经过两年的探索和积累,《洛克王国》目前是中国最专注、最立体、最生动的儿童健康娱乐符号。

去年10月,《洛克王国圣龙骑士》电影上映,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与这部电影相关的长篇动画片和第二部电影即将上映。由《洛克王国》改编的图书不仅荣获“2011年度桂冠童金奖”,更是创下线下累计销售额过亿的好成绩。

《洛克王国》还启用童星Sandy与mandy作为代言人,并开展动漫合作,进行多元化战略布局。今年暑假期间,《洛克王国》专场将通过湖南金鹰卡通卫视《童心撞地球》栏目与孩子们见面,与儿童、家长分享洛克精神。在《洛克王国》正式上线两周年之际,国际钢琴巨星郎朗特意为孩子们录制了7首曲子,目前已经上线了。

事实上,《洛克王国》是腾讯开拓儿童市场的战略性产品,除了电影和图书,还要在童星代言、动漫合作、电视节目制作、音乐(原声大碟)等领域进行泛娱乐化战略布局。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腾讯视频的《你正常吗?》《Hi 歌》,搜狐视频的《大鹏嘚吧嘚》以及爱奇艺视频最新推出的《奇葩说》等节目的热播,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抢夺受众战中成功突围。此类节目一经推出便引起高度关注并取得巨大成功,其成功原因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本文以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为例,分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成功突围的原因。

关键词 网络自制《奇葩说》综艺节目

近年来,随着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介入影视节目制作行业,国内几家著名视频网站不再满足于转播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纷纷投巨资进行网络综艺节目的制作。视频网站开始从内容播放平台转向内容生产平台,并在这一转向中成功突围,其经验值得我们分析与借鉴。本文以爱奇艺的《奇葩说》为案例,分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成功突围的原因。

一、现实环境的施压与减压

视频网站长久以来一直是电视媒体节目的搬运工,依靠转播与引进各大卫视及海外电视台的影视综艺节目吸引网络用户,增加点击率和关注度。而随着各大卫视发展策略的调整以及广电政策的出台,视频网站既面临着压力也迎来了机遇,就在施压与减压之间,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找到着力点,自己进行节目制作,《奇葩说》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环境下诞生并最终在各综艺节目中成功突围。

1、一线卫视的施压

国内一线卫视逐年增加视频网站购买节目的版权费用,一档节目动辄几千万的版权费使视频网站压力倍增。再加上,许多拥有大量优秀综艺节目资源的一线卫视纷纷尝试建立独家网络播放平台,比如湖南卫视的芒果TV。卫视优质综艺节目的网络播放权被自家垄断,实行“专营”,这就大大减少了视频网站的内容量,为视频网站敲响了警钟。于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增加投资进行自制内容的扩充,这样既可以减少经济压力又能避免因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内容资源骤减而造成的用户分流。

2、政策环境的减压

2015 年广电总局相继出台“限外令”与“限娱令”,限制对海外影视剧的引进以及电视台举办大型歌唱及选秀节目。如此一来,视频网站便在自制影视剧以及综艺娱乐节目方面获得了较广阔的收视市场和创作空间,观众也纷纷将自己的注意力投放到视频网站的自制节目上,因此,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二、视频网站自身的目标定位

2014 年,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公司BAT——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纷纷表示将借助自身的资源与资本优势,已经或即将展开进军影视内容产业。阿里巴巴将以资本优势参与多部影视剧投资、与好莱坞高管洽谈深度合作、对世界影视工业进行资本介入。腾讯将凭借自身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资源基础,培育、塑造、运营核心IP 资源,形成游戏、动漫、文学、影视、音乐等多领域的跨媒介产品生态。百度将以媲美甚至超越传统影视制作的资金与人才投入,研发自制影视剧集及节目。《奇葩说》正是百度公司在新的目标定位下的大胆尝试,重金打造、优秀团队、制作精良……让《奇葩说》在网络平台上旗开得胜,为爱奇艺的网络自制之路开好局、铺好路。

三、网络节目大制作模式开启

1、投资、广告良性循环

为增强节目的竞争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内容设计、道具制作、舞台布置以及嘉宾选择上都采取高标准、严要求。因而,各大视频网站对综艺节目的资金投入明显提高。《奇葩说》的投资金额达数千万元,很大一部分用于邀请蔡康永和高晓松加盟。加之节目仍在制作过程中,为了吸引观众,每期节目都会花重金邀请明星加盟,《奇葩说》投入的资金将不断增加,而这就要靠广告商的赞助。爱奇艺投巨资制作《奇葩说》,其目的即以高质量自制内容留住用户,进而吸引广告商的投资,从而再次提升节目水平同时实现盈利,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奇葩说》自播出后,其每期节目点击量都在上线24 小时内突破百万,从最初的美特斯邦威独家冠名到后来的吉普自由光汽车以及光明莫斯利安酸奶的赞助,《奇葩说》广告冠名费用已经达到5000 万元。

2、大牌嘉宾助阵

《奇葩说》的三位导师可谓重量级电视文化名人,高晓松踏足影、视、歌三界,曾在众多真人秀节目中担任评委嘉宾,有着丰富的点评经验,此外,由他主播的网络节目《晓松奇谈》也为他积累了相当多的网络粉丝;蔡康永是台湾综艺界首屈一指的人物,他和小S 主持的《康熙来了》在内地有着极高的收视人群;马东2012 年加入爱奇艺,任首席内容官,之前在央视《挑战主持人》等节目中由于其幽默俏皮的主持风格,受到九零后年轻人的喜爱。此外,节目组每一期还会邀请一位当红女星来现场助阵,嘉宾阵容强大。

3、精良的制作团队

《奇葩说》的制作团队曾制作过中央电视台的《喜乐街》《谢天谢地你来啦》等综艺节目,节目从拍摄、录制、剪辑、特效的制作水准,堪比国内电视台的一流综艺节目。在后期剪辑中,《奇葩说》的制作团队会融合最新的动漫、网游以及流行歌曲、流行语句等元素,将节目中的某个片段或某位辩手的“金句妙言”剪辑成极具视觉表现力的画面,以此来凸显节目效果。

四、与新媒体融合,多终端多平台运营

《奇葩说》作为一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互联网是唯一的播放渠道,因而非常注重多终端的播放。PC 端、移动手机客户端以及平板电脑客户端都可观看到《奇葩说》。此外,《奇葩说》很好地利用了新媒体这一社交平台,微博、微信、人人、网易云音乐的主播电台以及今日头条都有《奇葩说》的身影,2014 年11 月29 日晚,节目上线后仅半小时,便迅速蹿上微博热门话题,并以超过7000 万次的阅读量独占“疯狂综艺季”话题榜鳌头。几乎每一期的辩题都会登上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并引发热烈讨论。《奇葩说》通过新媒体病毒式传播的特点,实现了高效的推广与宣传,很好地扩大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受众定位精准,有的放矢

《奇葩说》作为一档在互联网播放的综艺节目,其受众群体主要是善用网络的年轻人。它锁定九零后为其主要收视人群,无论节目命名、节目风格、内容设计、播放时间等各个方面均迎合年轻受众群的口味,投其所好,有的放矢,具体表现在:

1、嘉宾及辩手的选择

高晓松、蔡康永、马东或博学多才,或机智儒雅,或幽默活泼,三人在新媒体上有着庞大的粉丝群,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此外,节目组每一期都会邀请一位娱乐圈中的当红人物参与到节目中来,HOLD 住姐谢依霖、袁姗姗以及陈汉典都曾作为嘉宾出席该节目。嘉宾们自身的粉丝群以及他们身上的话题性为《奇葩说》的高收视率做出不小的贡献。《奇葩说》的众辩手也是各具特色,有花美男纪泽西、花希,有网络红人姜涛、刘思达,有犀利毒舌的马薇薇、范湉湉,还有特立独行的肖骁和姜思达。每一位选手都代表了一类年轻人,特色各异的选手能吸引不同的收视族类,将小众的族群聚拢起来,产生长尾效应,聚沙成塔,最终实现覆盖人群的扩大。

2、多种媒介的应用

《奇葩说》在每期节目中都会提示节目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活动,每位辩手起立发言时,字幕都会显示该辩手的微博账号,吸引观众与辩手进行微博互动。《奇葩说》巧妙地利用了百度这一平台,比如,当嘉宾或者辩手在节目中说出一些陌生的词语,屏幕上便会出现“百度百科”的搜索提示并建议观众可通过搜索百度百科以了解该词语的意思。《奇葩说》倡导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登陆百度贴吧为辩论双方进行投票,这一系列举措既扩大了《奇葩说》的影响力也提升了百度的点击率,实现了双赢。此外,《奇葩说》还与众多新媒体合作,比如在新浪微博上发起的#奇葩说#话题讨论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定期推送等,多头并举合力聚拢年轻收视群。

3、话题体现“网生代”价值观

作为一档年轻群体谈话类综艺节目,《奇葩说》的话题既贴合受众主体的生活实际又极富争斗性,正反双方的激辩,很容易带动起观众的情绪,参与感、可看性十足。再加上台上双方辩手们的激烈争辩和“奇葩”言论在给观众带来乐趣的同时能够牢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奇葩说》看淡辩论的规则,给辩手极大的话语空间,嬉笑怒骂,轻松自在,符合“网生代”追求自由、追求个性的意识。

4、开启弹幕,增强互动性

爱奇艺的播放界面设有弹幕开关,观众可自行选择开启或关闭弹幕。网友通过弹幕可即时将自己的想法和吐槽观点推送到节目中。同时,槽点即卖点,对于节目辛辣话题以及选手的奇葩表现,网友吐槽的段子则可能成为节目的另一看点,再配上微博等社交媒体的话题推广,无疑实现节目的再次宣传。线上线下的即时互动是《奇葩说》成功的重要因素。

六、大数据的精准勘测

视频网站介入影视内容创作,其核心优势也在于对用户数据的详细把握。百度以搜索见长,对于用户大数据的搜集、分析、整合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爱奇艺的《奇葩说》借助大数据完成针对用户的勘测与定位,节目很明确地将目标受众锁定为“90后”,“以90后的思维制定节目模式”。

七、多渠道的盈利模式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O2O”模式;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59-04

一、引言

2014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选修课模块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能低于总时数的50%,同时指出“优化选择性课程体系”、“打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体系”等要求,该方案将选择性课程建设提升到重要地位,同时也提升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因而,中职学校势必将打造更吸引学生眼球、更符合学生兴趣、受众面更广、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选择性课程为课程改革方向。

毫无疑问,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将会助力中职课改的顺利实施。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又将进一步激发教育领域发生更深入的变革和创新。“互联网+教育”不仅需要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教与学,也需要线下活动对线上活动的补充和拓展,更是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

《咖啡技艺》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兼备的技能课程,原是酒店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一直以来很受欢迎。根据课程特点,将该课程开发为一门校本特色网络选修课,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放。2012年起,学校着手开发了《奇妙咖啡之旅》游戏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将咖啡技能学习虚拟化、游戏化,不仅解决了实体实训室资源有限的问题,而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该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选修课的开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化学习平台在网络上学习。同时,该课程实践性要求很高,学生必须通过实操才能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因此,该门课程很适合以O2O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二、操作策略

如图1所示,O2O课程教学实践是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课程教学实践。

O(online线上):学生线上通过《奇妙咖啡之旅》游戏化学习软件、微课教学资源、虚拟互动社区,学习咖啡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由初级咖啡师到高级咖啡师的晋级过程。

O(offline线下):学生线下根据教师提供的实践计划进行各种咖啡技艺的实操,参与咖啡服务实践巩固咖啡技艺。

2(to线上线下交互):线上学习情况指导线下教学策略;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学习奖励机制互通;线上虚拟社区展示线下优质作品。

三、教学实践

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开设了第一期《咖啡技艺》选修课,学生报名非常踊跃,有将近120名学生参与报名工作。由于是第一期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在人数上做了一定限制,从报名人员中随机摇号产生了30名学员。经过两个多月的线上和线下学习,共有24名学员完成了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部分学员晋级到了中级、高级咖啡师,学会了使用法式滤压壶、摩卡壶、滴滤壶等器具制作咖啡,并成为了学校咖啡服务的主力军。

1.O(online线上)

具体来说,学生在线上通过《奇妙咖啡之旅》游戏软件平台进行咖啡基础知识的学习、模拟咖啡制作技能训练(见图2),同时还能在平台上的竞技场中规定时间内PK各种咖啡制作技能获得积分和提高排名(见图3),在虚拟社区和同学、老师进行有关游戏闯关技巧和咖啡相关知识的交流。

由于有些较难的咖啡制作技艺仅仅用游戏的形式无法完全体现出咖啡制作中的细节微妙之处。因此,在游戏平台中加入了微课资源,并在视频中设置了测试题以检查学生对微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看完微课后可以重新回到游戏中进行虚拟实操,增加微课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堂实操时易出现的细节问题。

平台的后台系统记录了学生线上学习的所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指导教师在线下的教学活动开展。以跳舞拿铁咖啡制作为例(见图4),共30人参与了“跳舞拿铁”的网络课程学习。学生出错环节,在备器环节出现错误共35次,在放滤网盖的环节出现错误共2次,在取细、中、粗度咖啡粉时出现了14次错误,选择不同温度的水时出现了9次错误,咖啡萃取时间的选择出现了55次错误。

在软件中放置了相关操作的微课视频,并设置13道测试题(其中法压壶咖啡5题、手动打奶泡5题、牛奶咖啡分层3题),用来检验学生观看视频效果。在观看法压壶咖啡的视频制作时,30%左右的学生答对了所有题目。他们基本掌握了法压壶咖啡制作的要领,仍有小部分学生(约9.1%左右)在对法压壶的结构、法压壶咖啡的特点、法压壶咖啡操作步骤、法压壶咖啡所使用的水的温度等方面理解错误,18.2%的学生对法压壶咖啡适合的研磨程度选择错误。

第三步骤将咖啡加入到打完奶泡的牛奶中进行分层,所有参与的学生都获得了100%的准确率。这说明本视频在对跳舞拿铁分层原因、分层内容及吧匙作用对学生传达地比较到位。

2.O(offline线下)

在线下环节中,教师根据线上的数据,针对不同学习情况展开教学指导。以学员分层、学习目标分层及任务实施分层为特色,采取注重个性化、富有针对性的分层式教学方法,从学生学情出发,展开差异化、定制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咖啡技艺上有所提升。从一学期的实践情况来看,主要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

(1)课堂检测式

任课教师采取的第一种教学策略是课堂检测式,指在课堂上以检测的方式对学生在网络学习的情况以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评价,这种形式对游戏平台中相应的虚拟仿真咖啡制作过程要求较高,适合较简单基础的咖啡制作训练。以《奇妙咖啡之旅》中单品咖啡的制作为例,游戏中完整地重现了使用意式全自动咖啡机来制作一杯单品咖啡的过程,游戏步骤清晰明了,和实操的契合度极高,即使没有微课教学资源辅助,学生也可以较好地掌握该技能。

(2)示范操作式

示范操作是笔者在咖啡选修课堂上所采用的第二种教学策略,即在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后,首先对学生展开一定程度的讲授指导,再由学生参加测试,同样以量化考核的指标加以评分。示范操作较适合难度中等偏上、游戏中无法体现咖啡制作细微之处的教学内容,如对打奶泡的合适力度和程度的把握。

(3)资源整合式

资源整合式是指采取线上微课教学资源+后台数据资源,线下要点提炼+测试式的策略。教师参考游戏软件后台管理数据,分析学生在游戏中的薄弱点。该策略适合难度较大的咖啡制作技能。例如跳舞拿铁制作,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学生在线上总体掌握情况,在确保基本掌握后再进入实操室进行操作。教师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学习策略,如表1所示。

3.2(to线上线下交互)

O2O互动是指线上到线下、线下到线上的双向互动。互动模式包括线上学习情况和数据反馈指导线下教学策略,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学习奖励机制互通,线上虚拟社区展示线下优质作品等内容。

线上学习情况和数据反馈指导线下教学策略,不仅仅是上文提及的个人学习过程记录,还包括对整个班级学生一个学期内所有线上情况的记录数据(如图5所示)。

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奖励机制互通具体指线上积分可用于线下实物兑换,如一定的积分值可兑换教师亲手调制的一杯咖啡,提高学生线上学习获取积分的积极性。线下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奖励可用于线上购买装备、丰富虚拟形象,如在学校咖啡馆里进行咖啡服务可用来增加线上的积分。

目前已在筹备创建线上《奇妙咖啡馆》虚拟社区,设置咖啡作品墙和咖啡梦想墙,作品墙展示线上的虚拟咖啡作品和线下实践作品,咖啡梦想墙展示线下采风的咖啡照片(如图6所示)。

四、选修课的特点

1.自由学习,灵活晋级

游戏化咖啡选修课的特点之一为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度和游戏中学生闯关晋级的自由性。学生可以选择任一时间自由反复地学习咖啡网络课程,体验咖啡游戏,也可以在游戏中的竞技场平台中任选一款咖啡(法压壶咖啡、摩卡咖啡、滴滤壶咖啡等)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充分自由。另一方面,不同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可以自由重复学习某一薄弱环节,从而达到更高效地学习。咖啡游戏中学生完成线上任务和线下实训测试后可以向高一级晋升,且排名会出现在游戏中,可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习得情况晋级,学生的积分、等级也反映出学生对咖啡课程和咖啡游戏的兴趣度和掌握度。

2.高效管理,差异管理

游戏化咖啡选修课程可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开展课堂管理、课后管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差异化管理。教师通过游戏后台系统,可以查询到学生完成任务的积分、学生参加理论测试的分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奖惩措施,可激发先行学生的学习热情,督促改善后进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平台中测试的数据分析,教师可总结出学生在知识点掌握的薄弱环节,便于在线下课堂中及时指正,也使得教师在开展线下课堂的教学时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效果更明显,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寓教于乐,调节性强

游戏化学习又叫做悦趣化学习,是一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的方式,是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特别在游戏化咖啡课程开展前期,学生对咖啡课、对咖啡游戏的好奇心、兴趣度尤为明显。游戏化学习课程相对于传统的书本类、教条类的知识点更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奇妙咖啡之旅软件》中关于咖啡豆、咖啡壶等的文字知识部分,由于和传统课本教材的知识点介绍并无太大差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翻页或忽略,所以一款吸引人的游戏设计应该尽量避免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以视频、情境模拟等形式取代。又如《奇妙咖啡之旅》游戏中原来法压壶咖啡的分步制作图示,而现在采用了现场实际操作法压壶咖啡的视频,后者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助力性更加明显。

五、结束语

根据《咖啡技艺》一期选修课的教学经验总结,针对一期出现的问题,将进一步对线上的游戏软件、微课资源、虚拟社区等模块继续丰富、完善。对线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调整、改革,以期最大化游戏化学习软件的作用,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与学,为中职领域“O2O”模式的教学实践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魏婷,李艺.国内外教育游戏设计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3):67-70.

[2]恽如伟,李艺.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5):75-78.

[3]丁荣涛.面向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游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6):101-103.

[4]尚俊杰,蒋宇,庄绍勇.游戏的力量:教育游戏与研究性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韩婉秋.教育游戏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价值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152.

[6]叶展,叶丁.游戏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7]朱海静等. O2O教学模式设计与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4(9):114-115.

相关期刊更多

生活与健康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学启蒙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师范大学

航空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