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莫言小说蛙

莫言小说蛙

莫言小说蛙

莫言小说蛙范文第1篇

关键词:莫言;《蛙》;悲剧性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在这部长篇著作中,莫言一改以往恣肆地书写习惯,转而采用谦逊朴实的笔法向我们描绘了嵌在高密东北乡历史与生命中的悲剧画卷。这些悲剧像病毒一样潜伏在东北乡的生活中,使乡民们在痛苦中挣扎。悲剧不是凭空而存在的,它根源于矛盾之中,当矛盾双方达到不可调和时,必定有一方将会做出牺牲,牺牲的一方便产生了悲剧。本文将立足于文本,结合悲剧现象,从社会、性格与命运和爱情的角度探讨导致悲剧产生的源泉及其本质。

一、无可回避的社会悲剧

《蛙》讲述的是东北乡六十年的生育史。在这一段时间里,计划生育与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产生了严重地碰撞,这从根源上导致了各种悲剧的诞生。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困难接踵而至,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口的飞速增长及其需要的生存资源。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存质量,节省有限的生存资源,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东北乡坐落于传统文化意蕴浓厚的孔府之地,各种传统思想更是深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尤其是历来人们最为重视的传宗接代的问题。人们不可能轻易地转变流传数千年的生育观念,对全新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本能地抵触,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恩格斯在分析拉萨尔的历史悲剧《济金根》时说,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①计划生育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它代表着新生的力量,但是传统的生育观在人们的意识中早已根深蒂固,这从根源上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二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便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

计划生育与传统的生育观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矛盾双方都坚持自己的合理性,而且只有通过否定对方才能肯定自己,这注定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悲剧。姑姑是计划生育最直接的施行者,也是小说中计划生育的权威代言人,她认为:“计划生育是国家大事,人口不控制,粮食不够吃,衣服不够穿,教育搞不好,人口质量难提高,国家难富强。”②计划生育关乎的是国计民生,所以“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什么是大道理?计划生育,把人口控制住就是大道理”③。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还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计划生育政策都是合理而迫切需要的,因此,所有的一切在国计民生和计划生育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即便是牺牲一些也是应该的。这也就是他们所坚持的“不惜一切代价把出生率降低”④。但是,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受众的乡民们则认为:自古到今,生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孩子尤其是男孩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孩子,还是他们的家庭劳力、养老保障和社会地位的坚实后盾。其他的一切在传宗接代的面前都是次要的,所以当蝌蚪面临孩子与工作的两难境地时,他的母亲说:“党籍、职务能比一个孩子珍贵?有人有世界,没有后人,即便你当的官再大,大到老大你老二,又有什么意思?”⑤对于他们来说,孩子就是天,为了孩子,反对计划生育也是合理的。计划生育和传统的生育观念这矛盾双方互相压制,以牺牲彼此为发展的代价,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幕幕触人心魄的生育悲剧。

耿秀莲潜水偷生,溺水身亡;王仁美被迫手术,一尸两命;王胆借雨偷逃,早产死亡,这些都是传统生育观与计划生育间关乎性命地激烈斗争,除此之外,它还渗透在其他的生活细节中,例如蝌蚪是要党籍职务还是生二胎,妇女们被迫上环和偷偷拿环等等。这建筑在历史和现实之上的悲剧,本质上其实是新生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传统生育观力量还十分强大的情况下,采用激烈的手段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

二、交错纠缠的性格与命运悲剧

姑姑是《蛙》中的灵魂人物,在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她清醒认知自身的命运,明确自己的理想目标,在奋斗的过程中,显得热烈而又冷酷、虔诚而又反叛、坚决而又不安。计划生育大潮结束后,她独自背负起灵魂的重担,每日以捏泥娃娃为前半生赎罪。姑姑的一生实际上是一场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纠缠难分的终极悲剧。

热烈而又冷酷、虔诚而又反叛、执着而又不安的性格特质造就了姑姑一生中最大的悲剧。她是计划生育的第一批实施者,她憧憬着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中国能够达到一个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她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她果敢、直爽、不羁的性格,一旦目标确定,她必将不遗余力地为之奋斗。为了实现她的理想目标,她始终热烈地拥护着计划生育政策,决不让计划生育事业受到一点损害。姑姑的虔诚不是一句虚空的口号,她可以为之流血,甚至是牺牲。所以当姑姑被张拳打破头时,姑姑也只是淡然地说了句:“我万心为国家的计划生育事业,献出这条命,也是值得的。”⑥计划生育事业对姑姑来说就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被姑姑虔诚地供奉着,她冷酷而又坚决地执行其政策,任何一个危害计划生育事业的行为都不被允许。为此,她对计划外的怀孕妇女进行围追堵截,甚至为了放松王胆一家的警惕,故意撮合蝌蚪和小狮子的婚事;为了逼出王仁美,连坐街邻四坊。用蝌蚪的话来说就是:“姑姑对她从事的事业的忠诚,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⑦这样刚烈的性格本应该造就一个冷血无情的杀人机器,但是,姑姑自小就生活在崇尚生命的民族,对生命有一种本能地亲近。所以,当她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她又显得反叛和不安。虽然姑姑对她的事业保持着疯狂的忠诚,但是她对自己的行为和命运却有着清醒地认知,心底也隐藏着一份对命运不公的反叛,当她因耿秀莲事件被调查时,她大胆地指责说:“你们在上边下一个指示,我们在下边就要跑断腿,磨破嘴。你们要我们讲文明,讲政策,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你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生孩子不知道×痛!……你们寒了我们的心!”⑧姑姑在开展混着血与泪的计划生育工作中见证了一条又一条生命的逝去,终于当王胆早产死亡后,“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既像问小狮子,又像自言自语:这算怎么回事呢?”⑨生命的逝去唤起了姑姑内心对生命的怜悯,也动摇了她一向坚持的信念,对以往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和不安。热烈、冷酷、虔诚、坚决而又反叛的性格特质使姑姑在计划生育事业中杀伐狠绝却又迷茫不安,这两种矛盾性格实质是计划生育事业的理想社会与艰难的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的代言,矛盾双方的尖锐冲突就是姑姑的两种不可调和的性格碰撞,而作为其载体的姑姑也只能在悲剧中痛苦地挣扎。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⑩也就是悲剧要有头有尾,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姑姑的一生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她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儿童时期,第二阶段是计划生育实行之前姑姑作为妇产科医生时期,前两个阶段,姑姑的人生充满了鲜花与掌声。第三阶段是计划生育大潮时期,姑姑是计划生育的代言人,她因为计划生育而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饱受灵魂和心灵激烈冲突的煎熬而酿成悲剧,最终跨入人生的第四个阶段,开始其赎罪之路。姑姑作为理想的代表,她独特的性格特质使她坚贞不渝地为计划生育事业奋斗的同时又对自己的事业产生怀疑和不安,甚至要用正大光明的理由来压制她内心深处对小生命的热爱。在理想与内心的矛盾冲突中,姑姑忍受着痛苦地煎熬,在两难中选择了理想。但是,当计划生育大潮落潮后,她发现她的理想国度竟是一场虚空的美梦,计划生育也因为金钱和权力显得日益不公,而自己竟为此而扼杀了那么多的生命,她感觉到了后悔。但是姑姑没有一味的沉浸在痛苦与自弃之中,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权利选择自杀或是放弃的人,她必须活着,用她的一生来为自己的前半生赎罪。这个用后半生为前半生赎罪的命运悲剧反映了姑姑所代表的理想社会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及其理想社会难以实现的悲惨结局,实质上是反映了中国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

姑姑的复杂性格和命运注定的安排纠缠难分,酿成了姑姑苦难与不幸的一生。命运的安排为姑姑的复杂性格的提供了演绎的舞台,而复杂的性格又使命运悲剧更加显著,姑姑也在这二者的纠缠中度过了其波澜起伏的悲剧人生。

三、苦涩艰辛的爱情悲剧

鲁迅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论断:“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爱情无疑是人生中一个有着重要价值的东西,《蛙》展现了各种美好的爱情被无情地粉碎的悲剧。在《蛙》中具有代表性的爱情有三种,一种是陈鼻、王胆的自由恋爱式爱情,一种是姑姑的附加式爱情,还有一种是秦河、王肝的单恋式爱情。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恋爱形式,他们都没有得到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美好结局,只能在各自的爱情悲剧中苦苦挣扎。

首先是陈鼻、王胆的自由恋爱式爱情。改革开放之前,多数人的婚姻都是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陈鼻和王胆却大胆地选择了自由恋爱。他们的早期婚恋生活无疑是幸福美满的,但是当涉及到传宗接代的问题时,他们的爱情变的不纯粹了。儿子的问题成了他们最关心的事情,陈鼻甚至不考虑王胆的身体条件让她怀了二胎;后来在陈眉出生的时候,陈鼻最先关心的不是王胆的死活,也不是陈眉的健康与否,而是生出来的孩子到底是男还是女。此时,爱情被折磨的所剩无几,在他们看来,甚至是柴米油盐也比动人的情话更能纾解他们内心的苦闷。爱情已经完全退居二线,成了他们内心的奢侈品。

其次是姑姑的附加式爱情。以姑姑的角度来说,她经历了两次爱情。第一次是和王小倜之间的爱情,虽然姑姑是怀着美好的憧憬踏入爱的伊甸园,但是王小倜的恋爱观显然与姑姑相悖,他不喜欢姑姑的红色热情,转而将姑姑送入失恋的深渊。姑姑的第二次爱情对象是民间艺术大师郝大手,这严格来说甚至不是一种爱情,仅仅是一场婚姻而已,姑姑嫁给他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希望跟在他身边捏泥娃娃,以此来为自己的前半生赎罪。与其说姑姑嫁给了郝大手,不如说是姑姑嫁给了郝大手的手艺。这种为了附加价值的爱情从根本上就注定了其悲剧结局。

再次是秦河、王肝的单恋式爱情。秦河和王肝都是小说中典型的单恋人物,秦河单恋姑姑,王肝单恋小狮子。他们的恋爱都是狂热的精神恋爱,以王肝为例,当蝌蚪问他写信给小狮子干什么,要娶她做老婆吗,他反则指责蝌蚪太功利。他的单恋是无怨无悔、不卑不亢、生死相随、甚至是狂热的纯粹爱情,他甚至可以为了博得单恋对象的一点注意而出卖家人、朋友。太完美的爱情理想最终并没有得以实现,秦河眼睁睁地看着姑姑嫁给了郝大手,王肝也只能看着小狮子嫁给好友蝌蚪。不同的是当看到心爱的人儿结婚后,秦河和王肝的反应完全不同。秦河还是一如既往地跟在姑姑的身边,时刻期盼着姑姑施舍的那一点儿关心。而王肝的态度则完全反转,他说:“我现在如梦方醒。所谓爱情,其实就是一场大病。”以病来比喻爱情,王肝甚至落到了不相信爱情的地步,这样的爱情怎能不成悲剧呢?

完美的爱情就像是一杯上好的美酒,香气四袭,引人入胜。当主人公们顺着香气纷至沓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原本应该纯美香醇的美酒因为各种杂质的污染变成了难以入口的爱情苦酿。

在《蛙》这本画册的每个画面中,各种悲剧交错纠缠,传统生育观和计划生育的矛盾冲突所酿成的社会悲剧加剧和凸显了其他各种悲剧的发展,爱情等各种悲剧又将其社会悲剧渲染得更加悲惨。虽然这本画册的每一页都充斥着悲剧,但是东北乡的乡民们不曾放弃,他们依然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对生命的热爱在逆境中拼搏,努力获得完美的新生,当然,也可能是踏入一个新的悲剧。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4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 莫言:《蛙》,10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③ 莫言:《蛙》,13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④ 莫言:《蛙》,123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⑤ 莫言:《蛙》,113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⑥ 莫言:《蛙》,10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⑦ 莫言:《蛙》,160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⑧ 莫言:《蛙》,12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⑨ 莫言:《蛙》,175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⑩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1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2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莫言:《蛙》,16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莫言.蛙[A].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张志忠.莫言论[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莫言小说蛙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莫言 《蛙》 主题和结构 魔幻情节

作为在80年代“寻根文学”中崛起的作家,莫言以自己的故乡“高密县”为原型创造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概念,在莫言的作品中,“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上有说不尽的故事,割不断的乡愁,原始的活力与热情从笔下倾洒。

从《红高粱》“我”对爷爷奶奶故事的讲述中,我第一次听到了“高密东北乡”,虽然这并不是作者首次用这个地名,但对于我却记忆犹深,我热爱那大片的高粱地,热爱那洋溢着活力的黄土地,还有那些存在在我生命故事里的英雄。从《白狗秋千架》中我又感受到了自然的淳朴与内敛,城市化的进程并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面对日益发达的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却呈现出了一种失语的状态,他们没有发言权,没有享受文明社会带来的一切优越成果,依然在他们的黄土地上辛勤的劳作。也许这让莫言从他生长的土地上得到了无限创作的灵感。在莫言的笔下不仅仅有让人忧郁的小色调,也有着让人血脉喷张的大手笔,《檀香刑》让我看到了莫言的另一面,虽然在《红高粱》中就有着日本人剥人皮的场景,但是在这里莫言的描写更让人有身临其境,惨不忍睹的笔触,当刽子手对犯人施行“凌迟”时,我的心也跟着走进了现场,“第一刀割下去,祭天!”,当肉片飞上天空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在那样的时代中我们的族民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看这部作品时,我头顶的天空一直是黑的,即使外面艳阳高照。

莫言是在讲故事,讲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上的神奇的故事,同时他也是在讲历史,讲发生在我们民族中的“真实”的历史阶段,“高密东北乡”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而这里的人也是我们祖先的缩影,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他不光彩的一面,也有他辉煌的一面,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那些辛劳的人们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地爬起来。我将以《蛙》这一代表莫言目前创作的最高水平的作品来分析莫言的创作特色。

一、《蛙》的主题深意以及文本结构的突破

(一)《蛙》的主题深意

《蛙》作为莫言的集大成之作,在主题上有一个很鲜明的意图,那就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就像文中所说的“我们对人的生命,从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的尊重。”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娃”这个具有生命气息的生物贯穿始终,村中的男性不去结扎是为了生娃,村中的女性偷偷怀孕也是为了生娃,而文中两个艺术家所从事的行业也是“捏泥娃娃”再到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牛蛙养殖基地也是在“代孕生娃”,娃娃,作为最原初的生命力,带着纯真与期待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最初的活力与热情,那作为题目的《蛙》与“娃”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

关于“蛙”是在写到计划生育之后才出现,那这些“蛙”是否就像文中的“姑姑”所说的那样,是那些未出生的灵魂投生的呢?为何“姑姑”会如此的害怕那些“蛙”,行走“江湖”大半生的姑姑什么世面都见过,但唯独害怕“蛙”,对于“姑姑”这样一个从事特殊行业的人来说,她在潜意识里面有着对生命最高的崇敬,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她首先要保证的是生命的完整与健康,但是在历史的面前我们该如何去选择生命?是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还是让更多的生命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同为生命,这对于“姑姑”来说,确实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人类在通往更高水平的文明时该怎样走出这样不解的困惑,“姑姑”自己没有答案,那我们读到她的人有答案吗?也许这样的答案只有历史自己才能够回答。“姑姑”满身的罪恶感,让她不敢听那些音似婴儿哭叫的蛙鸣声,正如文中“姑姑”所说:“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她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这样说来,这二者之间还是免不了有着内在的联系,畏惧“蛙”也正是畏惧那些未出生的婴孩,是对生命最大的虔诚。文明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文明的进程一定是一部民族的血泪史,是全人类的血泪史。

文中的“蝌蚪”是整部作品的创作者,或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蝌蚪的形状,会否联想到人在还没有成为人之前,就是这样的一个形状,“蝌蚪”作为文中的讲述者,一直以一种冷静的态度在叙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叙述自己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叙述“姑姑”的故事,他是作为一只蝌蚪在讲故事,在讲他成为人之后会发生的一切的故事,他游历在未知的世界中,既深处其中又冷眼旁观,他看到了那些和他一样的蝌蚪变成了人,也看到了很多很多的蝌蚪在变成人的过程中化为一滩血水,这就是他,在未变成人之前已承担了成为人之后要经历的一切苦难,会看着自己的爱妻去世,看到自己的母亲去世,看到自己从小玩到大的玩伴变得不是原来的样子,看到自己也被卷入自己所不耻的洪流中,也因为他是剧作家的身份,才得以有开阔的眼界,讲述发生在北京的事,讲述外国名著中的故事。如果他真的只是一只“蝌蚪”,知道自己会经历这么多事情的时候他还会选择去成为一只有生命力的“蛙”(娃)吗?也许我们应该明白,生命不能被选择,但是我们应该去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二)文本结构的突破

莫言的《蛙》没有采取以往小说的形式,而是以写信的方式开始,以话剧的方式结束。文中的“蝌蚪”在给杉谷义人先生的信中告知对方自己要将姑姑的事迹写成话剧,以信件的方式告诉对方姑姑的故事,作者并没有一封信通到尾,而是由五封信组成,这五封信中以“姑姑”为中心人物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块神秘土地上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又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天马行空,莫言将“姑姑”置身于改革的浪潮当中,在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中国人口大幅度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人口增长势在必行,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计划生育的政策被提了出来,那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那些医务人员,“姑姑”这个人物形象只是当时改革浪潮中众多劳苦的医务人员的缩影。

每一封信都是理论与创作结相合,如文中所讨论的文学的来源问题,文学应该写什么,一个作家应该怎样去写作,就像文中所说:“既然真诚的写作才能赎罪,那我在写作时一定保持真诚。十几年前我就说过,写作时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现在,我觉得还应该写人生中最尴尬的事,写人生中最狼狈的境地。”“这是艺术创作的一条普遍规律,就像他们捏的这些泥娃娃,既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来的形象,又加上了他们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还有关于艺术创作与梦境的关系,真正的艺术品是带有感情的创作,这些都是文学创作中要注意到的问题。

整部作品的最后是以九幕话剧结束的,在经过前几封信的介绍之后,故事的发展也到了高潮,而话剧是最能表现冲突与矛盾的艺术形式,在这部话剧中,我不得不佩服莫言的掌控力,天马行空的讲述,各色人等的出现,语言的狂乱,甚至将陈眉置身于电视节目的拍摄之中,错乱中的错乱,但依然没有偏离主题,仍然是在写“娃娃”,不过这次是寻找丢失的婴孩,也在寻找我们祖先顽强的生命力。

作品中在写到“蝌蚪”坐船,听船夫讲事情的时候,还用到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述也是一大突破。

二、“莫式”语言大方光彩

不得不说莫言也是一个驾驭语言的高手,在整部作品中,莫言都没有用文人的语言去表现这个故事,却用了最简单最朴实却也是最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同时他还运用了很多乡间俚语和唱词,使大家对那个神秘的“高密东北乡”充满了向往,不过对于一个从乡村长大的人来说却有多了很多的熟悉感,以下就是从文中摘出来的句子。

“先出腿,讨债鬼”

“落时的凤凰不如鸡”

“瞎子点灯——白费蜡”

“臭杞摆碟——凑样数呢”

“狗咬泰山——无处下嘴”

“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无事胆小如鼠,有事气壮如虎”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万年的枯枝发了芽”

“婴儿若要安,三分饥饿三分寒”

这些句子,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但却又不乏哲理,这是劳动人民在无数次实践中所得的成果,民间才是人类艺术的大宝库,这里蕴藏着无尽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这些句子琅琅上口却又意味深沉,抵得过一切华丽语言的修饰。莫言不愧为“乡土文学”的大家。

三、魔幻的故事情节

在莫言的整部作品中还透露着无尽的魔幻色彩,有的通过早期的故事讲述出来,有的通过当事人的讲述,还有的是直接的讲述。

在姑姑讲述她为什么会嫁给郝大手时所叙述的“人蛙”大战,让人心惊胆颤,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但是姑姑却将这些事情讲得形象生动,就连那些蛙吃掉自己的裙子时的形态都可以描述出来,让人感觉历历在目。小狮子并没有怀孕,但是文中却描述她怀孕以及生孩子的经过,让人读来仿佛在梦中一般,还有小狮子生孩子时,“万跑”清晰的看到了母亲和前妻王仁美,并且王仁美还躺在医院里生孩子,一会在梦境中一会在现实中,让读者仿佛也置身在一个没有方向的旋窝中。还有万跑所讲到的铁拐李的故事,没有火柴了直接拿自己的腿去当火柴烧火,这些看似荒唐的故事背后,却是先民中流传已久的神话。正如文中后来所说的:“人民群众是需要一点神话的”。

文中带有魔幻色彩的人物应该当属陈眉了,她的出场总是很神秘,身着黑袍,面蒙黑纱,她申冤的供词竟然是说给包大人听,现代古代交叉出现,用同样的方式断案,却出现了不一样的结果,也说明了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一些不公平的事情不是单靠一个人就可以解决的。

莫言的魔幻色彩给了人们另一种不同的享受,在交叉错乱中讲述着对现代文明的一些不满,但是他一直站在背后,将话语权交给了叙述者。在这样带着深深历史感的叙述中带给我们的是沉重,这不是一个人的历史,不是一个村庄的历史,也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这是全人类的历史,是我们从未知的世界到已知的世界中的一种探索,莫言让我们从民间故事中看到了历史与现代生活。

借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那像沉闷的小牛叫声的蛙鸣,那像忧伤的小羊叫声的蛙鸣,那像母鸡叫蛋一样清脆的蛙鸣,那像初生婴儿一样响亮和悲伤的蛙鸣啊……”[1]335这蛙鸣仿佛是人类的呼喊声,呼喊着文明的到来,呼喊着过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2

[2]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

[3]莫言.白狗秋千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10

[4]莫言.檀香刑【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8

莫言小说蛙范文第3篇

莫言蛙读后感

最近在读一本莫言的新长篇《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这是莫言许多小说中一贯用到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一生坎坷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一身骂名;在年轻时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者;人到老年时她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除了“姑姑”,小说还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时也曾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支持者和执行者,但嫁给剧作家“我”之后,始终受着膝下无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务”,并成功得子。在形势的巨变下,“小狮子”从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间经历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也可称之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

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详细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的死,给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也试图诠释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变化中阐释了生命的坚韧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会因环境而变,因此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整部小说的结构也较为独特,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代表了四个时代,每一封信都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说,《蛙》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也一针见血。通读小说,我们能感觉到作家虽然始终在写家乡的故事,却已经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小说作家应追求的目标。

莫言小说蛙范文第4篇

【关键词】莫言;生育;蛙;寓意;审视

一、生育观念

小说以《蛙》为题,具有极大的寓意和深意。“为什么婴儿刚出母腹时的哭声与蛙的叫声十分相似?为什么我们东北乡的泥娃娃塑像中,有许多怀抱着一只蛙?为什么人类的始祖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的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那种人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1](P223)

青蛙在文中出现过多次,如陈眉寻找儿子时,一遍又一遍地写青蛙遍地都是;姑姑在典礼上被青蛙吓晕;姑姑被青蛙追命……这些情节到底赋予了什么样的蕴含?文中的“我”多次说到,蛙是当地的图腾,多子的象征;“蛙有着旺盛的生殖能力,犹如过去一个时期的民间。在提倡有人便有世界的年代,‘蛙声’随处可听可闻,忽然,因为某个自上而下的声音,嘹亮的啼哭戛然而止。” [2]

在文中“蛙”是一种隐喻,一种象征,它表面上指的是娃,而更深的隐喻是女娲――人的生育问题。用蛙借指人的生育问题,造成了文意的陌生化。蛙是生育的象征。蛙的背后是东北乡人的生育史和他们内心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了他们深受毒害的灵魂。当地有一种蛙的图腾,表明人们对生育的崇拜,在当地人们的心中,生活的目的最终指向的就是生孩子。当地的风俗也是如此,一直以来娘娘庙的香火十分旺盛,各地的人都来参拜。尽管中被夷为平地,但后反而更加兴盛。当地人为了拴一个娃娃,不惜花大钱,在他们看来,花的钱越多心越诚。蛙是多子的象征,人们都祈求多子多福。因此蛙的背后,既有作者的赞扬,更有深深的批判之意。

二、民族灵魂与文化的审视

莫言的长篇小说并不是“全景式”或“史诗性”的描绘,他着意于捕捉一段历史的片段或本质并通过荒诞的意象、夸张的行为和艳丽多彩的画面来展现一个非理性的现实。长篇小说《蛙》更倾向于对现实的真实书写。在文中作者直面现实,向人们揭示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从而展现出了扭曲的历史下人们的丑恶心理。

莫言在《蛙》中描写了一群无聊的围观者,他们的灵魂是麻木的。比如当王脚的儿子王肝劝他做男扎时,王脚大骂王肝并追打他,“爷俩团团旋转,仿佛推磨。围观者甚众,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引起一阵阵笑声。”[1](P59)尽管作者没有写出他的愤怒,但“甚众”、“煽风点火”、“阵阵笑声”,足见作者的鄙夷之情。再如,在姑姑逼王仁美出来那章中,描写到“工作队的车,停在我岳父家门前。村里人凡是能走路的几乎全都来了。连得了风瘫、口眼歪斜的肖上唇,也拄着拐杖来了。” [1](P126)作者只用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了这群看客的丑陋嘴脸。

然而,有些看客并非完全麻木,他们还有感情,还会感动,还有一丝同情心,当姑姑去东风村为张拳做男扎时,张拳让三个女儿演苦肉计又哭又喊,使得“围观的女人们,有许多流了眼泪”。作者对围观者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对鲁迅精神的继承,体现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忧虑。

对于围观者,作者并未表现出极大的愤慨。然而对于中人们的行径,作者的褒贬之情却显于笔端。“批斗县委书记杨林的大会,因为参加的人数太多,无地可容”,简单的一句话却刻画出了当时的可怕与人们的疯狂。在批斗中,人们的丑恶心理得以全面显现。黄秋雅的诬告,纠察队员的猛烈压制,红卫兵的疯狂,姑姑为了保全自己竟然诬告、打击老院长……在那个荒唐的年代人们已出卖了自己的良心,正如文中所说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也蕴藏着邪恶的想象力。批斗中的揭发满足了人们变态的心理,他们在别人的“坦白”与隐私中满足着内心的淫欲。在《蛙》中批斗大会成为东北乡的邪恶节日,人们只是当作节日,而忽略了其中的罪恶。对于这群疯狂的人们,作者以报复的心理让他们落入了冰冷的水中。

莫言在文中涉及了一个极为敏感的题材――计划生育。作者写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在计划生育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人们只注意了它取得的巨大成果,而忽略了它的手段与过程。同样,作者在这个问题背后隐含了另一个问题――封建文化痼疾的毒害。

计划生育这个问题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是政府的误导,那些认为人越多越好的观点助长人们多要孩子的风气。尽管政策改变了,但人们还是偷着生、抢着生,这就有更深刻的原因了。张拳为了让妻子生出第四胎,不惜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拼命,当他无法再抵抗下去不得不让其妻子流产时,便“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呜呜地哭着说:‘我张拳三代单传,到了我这一代,难道非绝了不可?老天爷你睁睁眼吧……’”[1](P107)还有,王仁美为了要一个男孩,竟让人偷偷地取出环来。更有甚者,陈鼻为了要个儿子,费尽心机,与工作人员“斗智斗勇”,尽管让妻子王胆生下了二胎,但却是个女孩,“陈鼻垂然颓首,仿佛泄了气的轮胎。他双拳轮番击打着自己的脑袋,痛苦万端地说:‘天绝我也……天绝我也……老陈家五世单传,没想到绝在我的手里……’” [1](P174)从此陈鼻走向堕落,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

作者用血的事实、死的代价向我们呈现了一幕幕生育悲剧。这些悲剧产生的根源是那些几千年来一直毒害人们的文化痼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男轻女”。因此,作者更多的是对这种文化的批判。目不识丁的农民也好,还是妇女、儿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都深受其害。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在《阿Q正传》中就有对这种思想的批判,就连一无所有的阿Q,也忽然觉得“不错,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人供一碗饭,……应该有一个女人,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5](P499)八十年后的今天,莫言延续了鲁迅的批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他把笔触深入到了当下社会,文中那个牛蛙养殖厂,实际上是一个“代孕中心”,当代人终究未能摆脱这种封建文化痼疾的毒害。作者在其他作品中也有论述,《丰乳肥臀》中写了一位具有博怀、巨大承载力的伟大的母亲。然而,她为了传宗接代却到处“借种”,这是封建道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畸形结果。这其中隐含了作者深深的隐忧和批判。

在《蛙》中写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生育问题。作者写到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残暴与血腥,这是以往作品中从未出现过的。这表明作者以一种公正的态度来对待历史:没有人可以否定计划生育的功绩,但也不能掩盖其中的罪恶。作者以知识分子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和个人,敢于面对现实。作者还写了一个由计划生育带来的社会问题――“黑孩子”。这个人人都知道,但人人又都不愿意提及的问题,被作家毫不迟疑的揭露出来,像揭起了人们身上一块未痊愈的伤疤,让人们隐隐作痛。作者以清醒的态度来面对历史,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问题不能回避,沉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蛙》触及了中国五六十年代乡村女妇产科医生的经历和灵魂,是作者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深处的长篇力作。

注释:

[1]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甫跃辉.蛙声十里,声声惊人[J].作品与争鸣,2010,(1).

[3]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王小波.黄金时代[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莫言小说蛙范文第5篇

第一,莫言现象是一个文学现象。随着莫言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包括他前年刚获得茅盾文学奖,这两年莫言在中国当代文坛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在世界文坛也是如此。所以莫言现象首先是一个文学现象,莫言的获奖刺激了中国当代文坛,使很多的当代文学评论家、当代文学研究者,乃至于整个中国文学研究者都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价值不得不刮目相看。当然,这里面又有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属于坚定的“倒莫派”,即使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对他的评价仍然很低,比较反感,比如一些人认为他的作品比较粗糙、放荡,各种各样的评价都有,甚至深圳有个大学教师发微博,明确地表示他不看莫言的作品,说什么一看莫言长着一张村支书的脸就写不出好东西,这种言论实在不像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说出的话,过于情绪化,裹挟着极大的非理性冲动。我觉得这里面存在着大量的误解,大家仅仅是从“莫言现象”这个文学泡沫本身在思考问题。无论是“倒莫”还是“挺莫”,许多言论都带有很强烈的情绪化色彩。“莫言现象”作为一种时代热点现象,它已经逾越了莫言其人其文,不属于作家的创作所能掌控的范围了。所以我觉得作家的思考这时候比民众要冷静得多,莫言在他刚刚获奖的时候就说他希望“莫言热”赶快冷却,而且他也知道“莫言热”会很快冷却,不管是主观愿望还是客观效果,指望通过莫言获奖来刺激当代文坛的复苏,这样一种想法本身就不是很现实。我们不能指望“莫言现象”能够拯救我们当代文学,事实上当代文学也不需要拯救。当代文学一直存在着、发展着。文学并没有死去,也不会终结。这些年关于文学的死亡论、终结论甚嚣尘上,但文学的繁荣其实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除了所谓的精英文学或纯文学之外,通俗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文学也都是文学,文学无处不在。文学是空气,不是大餐,空气的存在我们浑然不觉,好的文学状态就是呼吸新鲜空气。大餐虽然让人印象深刻,但吃大餐其实是一种“非常”状态。我们现在就处于一个文学空气和文学大餐并行不悖的多元状态。这种文学生态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以为当代文坛中已经取得了与莫言同样成就的作家不下于五个人,有五个与莫言大体同等成就的作家存在着,这足以证明当代中国文坛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的。反过来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那些谩骂莫言的评论,它们将会被历史淘洗掉,因为很多评论莫言的人并没有认真地阅读莫言的作品。我有一个感觉,我觉得三十年来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这当代文学的两翼,前者的成绩远远高于后者,我们的评论还需要努力,我们的研究还需要努力,当然我们的作家也需要不断地反省和思考。我们的作家已经在西方世界发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声音,而我们的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还长期纠结在失语症中无力自拔,发不出自己独特的学术声音。莫言们在欧美文学秩序中已经有了一席之地,而我们的文学学者还没有贡献出让西方人震惊的学术成果。我接触到的很多作家都在不断地反省,不断地突破,相反,我们的文学评论,我们的文学研究者,我们的文学学术界却出现了高度规范化了的体制化学术,在我们的高校中目前非常流行这样一种学术。想想都觉得脸红。夸张一点说,我觉得真是乏善可陈,而作家的自由地思考、独立地创作的成果要远远高于文学学术界所贡献的成果。

第二,莫言现象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现象。莫言肯定不希望他的获奖成为一个政治性的话题,但他还是无意卷入此中来,这是莫言的尴尬,也是中国当代作家在写作身份上的一种集体尴尬。莫言获奖了,很多人不去关心文学,却去关心一些政治问题,认为莫言获奖是不是因为某些政治的原因,真的以为“功夫在诗外”似的。这里暴露了国人的一种百年来滋长的精神弱点或者说心理误区,就是不自信!就是缺乏民族自信力!总觉得万事不如人。仿佛莫言获奖了也不是因为他的文学本身,而是外在力量的推动。我觉得这对于坚持文学创作三十年,对文学孜孜以求的莫言来说是不公平的。有些人质疑莫言的官方身份,比如中国作协副主席的身份,曾经的部队作家身份,还有他对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回应……也有人从另外的角度看,认为莫言的获奖也许跟《蛙》有关,因为《蛙》涉及了对于建国之后的根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批判性反思,这是一个带有政治敏感性的题材,可能是莫言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蛙》的题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莫言在《蛙》中所做的人性忏悔,这是高于政治忏悔的一种文学忏悔,达到了较高的精神心理深度。所以《蛙》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但《蛙》并不是莫言最好的小说,这部长篇还不够厚重,对人性忏悔主题的开掘还不够深广,以莫言的才华,《蛙》可以写得更有打击人心的力量。由《蛙》的政治题材,然后推而广之,人们发现莫言很多的小说都有政治敏感性,比如说《丰乳肥臀》,莫言因为这部小说而离开了部队,转业到了一家报社,又比如说《天堂蒜薹之歌》,这部长篇还有一个题目叫《愤怒的蒜薹》,也是社会批判力度非常强的作品,较早地触及到了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寄寓了青年莫言对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忧思。诚然,莫言在创作中并没有回避政治,因为政治是老百姓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莫言一直宣称要“作为老百姓而写作”而不是“为老百姓写作”,不管他这种文学宣言是否真的百分百地做到了,但有了这种文学理念的作家肯定无法不直面惨淡的现实人生。所以这个时候的莫言就有点里外不是人了,一部分人说他是体制内的作家,仿佛他的获奖沾了政治的光,另一部分人说他获奖是因为他对中国当代社会体制的批判,由此可见“莫言现象”已经异化成了一种政治现象,这是莫言始料未及的。

第三,莫言现象还是一个流行文化现象。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后现代气息十分浓烈的国度,尤其是在互联网和城市空间中,后现代的情绪更加浓重。本来莫言是当代文坛的一个劳动模范,三十年如一日,对文学创作勤勤恳恳,尤其是对小说叙事艺术的革新,更是充满了无穷的创造精神和实验精神。显然,莫言是一个严肃的纯文学作家,虽然“纯文学”的概念多有分歧,但这里不是辨析这个概念的地方。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纯文学作家的莫言,在当下这个后现代情绪和商业化气息十分浓烈的社会语境中已经严重地被扭曲了。人们可以不去读莫言的作品而肆无忌惮地放谈莫言,莫言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流行文化热点,一个流行文化符号,许多非理性的社会情绪通过这个流行文化符号而得到宣泄和表达。其实许多的关于莫言的言论已经远远超出了莫言和文学本身,它们不过是关于莫言的言语增殖和话语膨胀而已,与莫言并没有太大关系。莫言获奖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事件一样,它往往会成为当下的中国民众宣泄自己内心的心理郁结的一种载体,一种投射物,我们发现社会媒体和公众在不断地制造热点,然后在对很多热点的探讨中经常把探讨者内心的很多个人化的情绪或者时代的情绪宣泄到里面去,这个时候的热点或焦点就成了供大众和媒体消费的对象。比如这次莫言获奖,网络上就出现了很多恶搞的、搞笑的段子。有的人拿莫言的长相说事,有的人拿莫言的笔名说事,有的人拿莫言的奖金做文章,有人拿莫言故居做文章,还有人借此宣扬“红高粱文化”,这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十分流行的社会文化发展模式,正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连莫言出席颁奖典礼应该穿什么服装,是唐装还是汉服,是中山装还是燕尾服,民间网络媒体也争论得不亦乐乎。有好事者甚至为莫言专门做起了领奖服装设计,莫言穿上不同服装的合成照片吸引了许多网民的眼球。莫言已经不再是文学意义上的莫言了。莫言肯定会感觉到媒体制造出来的那个莫言是如此的陌生!这个时候的莫言身在网络江湖,身在消费世界,他已经身不由己了。总之,在我们这个商业化的时代里,在现代都市网络语境中,人们往往会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来看待一切严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莫言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被卷入了当下中国所流行的后现代文化思潮中,成为了凸现社会文化心理症候的消费符码。这是需要大家加以辨析和警惕的。不仅如此,既然莫言现象是一种流行文化现象,而流行文化的土壤得益于商业消费语境,所以莫言现象也必然是一种商业现象、经济现象。炒作莫言、包装莫言成为了莫言现象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炒作和包装莫言的作品,图书市场出现了消费莫言的热潮,各种老版本的莫言书籍被抬高到了令人乍舌的价格。几家出版社都忙不迭地推出莫言的各种文集或全集。毫不夸张地说,莫言现象猛然振兴了趋于疲软的当代中国文艺图书市场。莫言获奖引起了所有媒体的不同反应,对一些媒体从业人员来说,莫言的获奖甚至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震荡,打乱了他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规律,他们沉浸在制造“莫言现象”的文化幻象中,因为只有制造热点才能形成卖点,莫言现象就这样成为了当下中国的一个巨型消费符号。所以现在很多媒体上所谈论的莫言已经不再是莫言了,已经远远超出了莫言自身。

相关期刊更多

郭沫若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

安全生产与监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