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项羽本纪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动词;配价

“配价”这一语法概念借自化学。化学中提出“价”的概念为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取氢原子为一价,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和多少个氢原子相化合,或者能置换多少个氢原子,那么该元素就是多少价。1953年,法国语法学家特斯尼耶尔在《结构句法概要》一书中首次将配价概念引入语法学,并在《结构句法基础》中做了进一步阐发。1978年熙先生在《“的”字结构与判断句》一文中运用配价理论分析“的”字结构中的中心语和修饰成分间的潜在关系,率先将这一理论方法引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指出“只能跟一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动词叫一向动词”,“能够跟两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动词叫双向动词”,“能够跟三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动词叫三向动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 “VP的”结构歧义指数理论,总结出了公式P=n-m,P指的是“VP的”能不能指称事物,会不会有歧义,n代表V的配价数,m代表在 “VP的”里出现的V的配价成分的数目。

此后配价语法越来越受到我国语法学界的重视,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也日益广泛深入,各种有关配价问题的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文即是运用动词配价理论来分析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动词配价情况,把文章中的动词分类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以及共价进行分析。

一、一价动词

一价动词只能关联一个从属成分。《项羽本纪》中的一价动词例子如:①籍大喜;②士卒恐;③大司马怒;④左右皆泣;⑤嘉死,军降。

以上的例子中,一个动词只能支配一个名词,所以它们是一价动词。①②③的动词“喜”、“恐”、“怒”都是心理动词。它们的施事格分别是“籍”、“士卒”、“大司马”,在语义上隐含了一个受事格,即“什么”,但它们在句法上都是没有实现的,所以这些动词应看做是一价动词。④⑤动词“泣”、“死”、“降”都是只有一个主语,只支配一个名词,所以也是一价动词。

二、二价和准二价动词

(一)二价动词

二价动词只能关联两个从属成分,其中一个是施事或主题,另一个是处所或受事或结果。《项羽本纪》中二价动词的例子如:①项梁杀人;②士卒食芋椒;③楚骑追汉王;④臣活之;⑤沛公军霸上;⑥沛公欲王关中;⑦是时桓楚王在泽中;⑧沛公安在?

①②③动词“杀”、“食”、“追” 语义中包含了施事和受事,即 “谁杀了谁?”、“谁吃了什么?”、“谁追谁?”。动词后面必须跟一个宾语成分才能构成一个自足的句法结构,不能说“项梁杀”、“士卒食”、“ 楚骑追”,这几个动词能直接关涉两个名词成分,因此是二价动词。动词的宾语也可以是代词,如④,-“活”是使动用法,有致使义,所以它可以带受事,意思是“使之活”,“活”的施事是“臣”,受事是“之”,即“项伯”。

⑤⑥两个动词“军”、“王”是名词做动词,⑦“在”是一个存现动词,它们强调的都是“在某处所”。施事格是“沛公”、“沛公”、“ 桓楚王”,这里的处所格“霸上”、“关中”、“泽中”都是句法结构中一个不可省略的部分,它通过语义上受事化和语法上的述题化而化作宾语,同样是动词直接关涉的名词性成分。

比较特殊的是⑧,是“名词+名词+动词”的结构。它是宾语前置句,还原为正常语序为“沛公在安?”。动词“在”的施事格是“沛公”, 而“安”做宾语表处所。

(二)准二价动词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动词,它要求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它发生强制性的句法联系,并且当这两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共现时,其中一个名词性成分必须用介词来引导,这样的动词配价层级体系称之为准二价动词。古代汉语中也有这样的情况。《项羽本纪》中的准二价动词,如:①楚兵已破于定陶;②今卒困于此;③楚起于彭城。

这几个句子都是名+动+介+名的框架。句首的名词性成分“楚兵”、“卒”、“楚”是施事格,由介词“于”引导的名词性成分“定陶”、“此”、“彭城”是处所格,是自足的句法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动词“破”、“困”、“起”直接关涉这两个名词性成分。

三、三价动词

(一)三价动词

《项羽本纪》中的三价动词不多,从语义上看,大多表示教授、赏赐和给予的意义,它能关联施事、与事和受事三个语义格,受事和与事以双宾格的形式出现在动词之后,形成施事+动词+与事+受事这种结构。如:①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②项王曰:“赐之彘肩”;③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

(1)中涉及三个要素:教授者(A)〔项梁〕,被教者(D)〔籍〕,所教之物(P)〔兵法〕。这三个动词都是“教”这个动词直接关涉的名词性成分,所以“教”是三价动词。

(2)中涉及三个要素:赐予者(A)〔项王〕,被赐者(D)〔之,即樊哙〕,所教之物(P)〔彘肩〕。“赐”动词强调A使D获得了P,A和P之间有所属关系,所以A的赐予意义和P的获得意义是很明显的,表明了A和D的领属关系。

(3)中“遗”所支配的三个名词:张良(A),项王(D),书(P)。“遗”有给予的意义,施事A使与事D获得受事P,动词“遗”所表示的动作是有偏向的,是施事针对与事发出的动作,与事被动的接受和参与。

(二)准三价动词

还有一种三价动词的一个配价项一定要借助介词的引入,我们称之为准三价动词,框架结构为:施事+动词+受事+介词(于)+处所。《项羽本纪》中的例子有:①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大破秦军于东阿;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于丑地。

准三价动词“破”关联三个必有补足语,这三个必有从属成分分别是:施事〔项梁〕,受事〔秦军〕,处所〔东阿〕。处所“东阿”既表示谓语动词“破”所表示的动作发生的地点,也表示受事格“秦军”的处所。“王”是名词做动词,关联“项羽”、“故王”及由介词“于”引导的“丑地”三个名词性成分。

四、共价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句子中,某一个配价成分只与一个动词相关联。但也有一个配价成分同属于多个动词的情况,根据这个配价成分在句子中充当的角色是否一样,又可以分为同格共价和兼格共价。

(1)同格共价:一个配价成分同属于多个动词,对于这几个动词,这个配价成分的角色是一样的。如:①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②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③名词“秦始皇帝”对于动词“游”、“渡”来说都是施事格;④中名词性成分 “我”对于动词“怜”、“王”来说都是受事格。

(2)兼格共价:一个配价成分同属于多个动词,对于这几个动词,这个配价成分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如:①梁召籍入;②乃使宋义使于齐。

史记项羽本纪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羽 悲剧 军事将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2

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于一个楚国贵族家庭,24岁时成为会稽郡起义军副统帅,其后仅用了3年时间(前209~前206),就成为分封十八位诸侯王的“西楚霸王”,掌握着秦亡汉兴之际的国家命运。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项羽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反秦将领,一跃成为西楚霸王,然后又自刎于乌江,项羽的一生,可谓经历了大喜与大悲。学术界普遍认为项羽的悲剧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刚愎自用、失人失察,使他一步一步的败退出历史的舞台。该文认为,项羽在战争中所犯的错误,包括政治、感情、思想上的及其性格上的弱点,造就了其悲剧的命运。项羽在反秦、灭秦斗争中所建立的功勋,是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而这位身经七十余战却毫无败绩的军事英雄,为什么最后会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剧收场呢?他的历史悲剧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 政治上的幼稚与无知

项羽政治上的幼稚与无知,可以说是项羽政治、军事上失败的根源,也是他悲剧的根源。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项羽不能信人,非其所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这是在说项羽在用人方面,只能信任两类人,一是项氏的宗族,二是妻子的兄弟。项羽对其叔父项伯可谓是深信不疑,然项伯虽为项羽叔父,但其利用项羽叔父之名总共做过四件对不起项羽的事情,鸿门宴前后,如果不是项伯,刘邦之命休矣。夜见张良、泄露军情;剑护刘邦,使项庄不得杀之;为刘邦求封汉中,关中左有、函的险要,右有陇、蜀的大山区,土地肥美的平原,广阔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饶农产,北边有牛马牧畜的大草原。这些都为刘邦集团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第四件就是救刘邦的父亲与妻儿。较之对项伯的深信不疑,项羽对其他谋士和将领则实施猜测,疑心重重。项羽对部下的猜忌和疑虑,导致他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由此可知刚愎自用,失察失人,是项羽政治上幼稚的第一个表现。

鸿门宴上项羽的表现也十足的显示出他政治上的无知与幼稚。在鸿门宴上,项羽杀掉刘邦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最后刘邦却能全身而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自项羽本身,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刘邦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说辞,“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刘邦之所以要说这段话,就是洞察了项羽的软肋之所在,刘邦首先就是叙旧,述说当年二人合力灭秦的往事,而念旧又是项羽性格中的一大弱点,这就使项羽不忍心杀掉自己曾经亲密的战友,而此时的项羽也完全看不出秦灭亡后即将出现的楚汉之争的新局面,更不知秦朝灭亡后谁将是他真正的对手,就更加不会相信这个与自己表面和解的刘邦是自己未来最大的敌人。刘邦其次做的就是逢迎项羽,“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就意指天下只有或只能是项羽先入关破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项羽的自尊心,项羽本身就是一个自信之人,确切的说是一个自傲之人,刘邦的这一逢迎,就使项羽彻底的打消了要杀刘邦的念头。但这些都只能说明刘邦老谋深算,项羽有情有义罢了,而项羽的无知,则主要体现在《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他的答话中,“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头一句话就把情报人员给供出来了,可谓真是完完全全的被刘邦的这一些花言巧语给蒙骗了,而且说这话时还满怀愧疚之意,充满忏悔之情。这足见其政治上幼稚与无知。鸿门宴是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而个中的玄机就只有项羽没看明白。这此宴会中,共有六个人物,项羽、刘邦、范曾、项伯、张良和项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除项羽外,其余五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其中的“珏”暗喻“决”,是要让项羽赶快下决定杀刘邦,但项羽的回应却是“默然不应”,所以说,鸿门宴上的斩首行动,在项羽那是根本不存在的。当刘邦逃回军中后,项羽那一句“沛公安在”真是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糊涂已经到了如此程度,这也就是说项羽到鸿门宴结束,都还没弄清楚鸿门宴中所暗藏的杀机,但他却是这次鸿门宴中的主角。就这样项羽失去一个铲除刘邦集团的最好时机。这也让项羽后来备尝了其政治无知所踉成的苦酒。这是项羽的第一个悲剧之所在。

2 感情上的泛滥而不知节制

项羽在政治上的无知与毫无城府,也恰好说明项羽是一个性情中人,重情重义。重亲情,表现在他任人唯亲,多重用项氏宗族,就连多次背叛他的叔叔项伯也深信不疑;重友情,就连刘邦这样的未来竞争对手都不忍杀害,足见项羽的重义;而他的重情,在爱情上表现的最为明显,霸王别姬的凄美,一直为后人所传颂,但我所说项羽感情上的泛滥是项羽的一个悲剧,并不是说项羽跟古代因女色亡国的君主一样,沉迷于酒色,而是项羽的感情泛滥恰恰发生在一个最不该发生的时候,虞姬对于项羽来说,并不是女色亡国,她与霸王的形影相随,恰恰是体现了她对项羽的真感情,垓下之围,项羽兵十万,而与之交战的刘邦却拥兵近六十万,军事实力的悬殊是项羽垓下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这场战争的最后,项羽的选择是什么呢? 带领八百战士逃跑,而在逃跑前夕,他做的又是什么呢?没有召开军事会议,没有既定的突围计划,也没有突围后的善后安排,而是置十万楚兵性命于不顾,上演一场催人泪下的霸王别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楚霸王项羽在自身性命能否自保都是个未知数的情况下,还在担心着该对虞姬怎么办才好,足见项羽对虞姬的用情之深。《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羽身经七十余战,受伤无数,却也没掉半滴眼泪,但在告别虞姬时却是“泣数行下”,这时侯的项羽感情泛滥而不知节制,他在最后感情的脆弱,也就意味着他最终的失败。这是项羽的第二个悲剧之

所在。

3 思想上“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忏悔

意识

项羽的忏悔意识是其最终乌江自刎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这时的项羽就意识到天下动荡不安,皆因他与刘邦二人而起,希望和刘邦来个一对一得对决,使天下能够早日安定。项羽的这些话语都是很幼稚的,但是可以初步感受到项羽的这种忏悔意识,而最明显的表现项羽的忏悔意识的就是他那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话说项羽逃至乌江边上时,乌江亭亭长为其准备了一条小船,也就是说项羽在那时是有生还的机会的,为什么他最后还是会选择乌江自刎呢?《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乌江亭长说了一段让项羽很是愧疚的话语,“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就是在听完这话,项羽毅然决定自刎于乌江,“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由此可见项羽的忏悔意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项羽率八百士兵逃跑是想活,但在即将登上救命船只时,却选择了死,不得不说是他的自责与愧疚要了他的命。唐朝诗人杜牧有诗《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也就是在表达胜败乃兵家常事,是男儿就应该经得起挫折与失败,更何况江东子弟多才俊,与刘邦再较量,鹿死谁手也是未可知的。但是项羽却在那时被他的忏悔意识给冲昏了头脑,也就导致了他乌江自刎英雄末路的悲壮。这是项羽的第三个悲剧。

4 项羽的悲剧之美

项羽成为西楚霸王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籍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在古代,一尺相当于23.1 cm,也就是说项羽身高一米八多,力大无穷,这些都有利于项羽驰骋于争霸的战场,前面也有说项羽生于楚国贵族家庭,项氏世代为楚国的将领,这就为他的崛起起了造势的作用,使他一旦揭竿而起,就会有许多义士响应。这些优势都使项羽争霸于天下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虽说项羽在楚汉之争中,最终以失败收场,但他最起码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英雄,仅使是一个悲剧英雄,失败的英雄。也许,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凡是在历史中出现的,都要在历史上消亡。

历史就是历史,容不得我们假设与幻想,假如项羽在政治上不是那么的无知与幼稚,假如他是一个像刘邦一样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人;“乌江不是无船渡”假如项羽登上了乌江亭亭长的那艘小船,渡过了乌江,那么历史是不是又是另一番景象呢?如果这些假如都成立的话,那么那个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上的“生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也就不复存在了,中国历史上就会少一位充满缺点但却光彩照人的悲剧英雄,只是在那庞大的政客队伍里多了一个半路出家但并不显眼的政治家而已。

项羽就是项羽,他是在争霸战争中一个最真实的存在,没有心计,没有城府,自信甚至是自傲,只要一上战马奔向战场,在他的世界里,他就是无敌。这份英雄气概,这份人格魅力,一直吸引着无数的人去研究和分析,项羽是一个悲剧英雄,因为他定错了自己位置,他不是一个政客家,却盘旋于权利的战场,他不是一个用人之人,却占据了用人之位,项羽不争帝图王,他只求建他的霸业,这是他在属于他的那个时代里的一个幼稚的决定,但这也是他真性情的体现,他桀骜不驯,恣意妄为,在一个混乱的历史阶段勇于做他自己,仅使被当时的历史所摒弃,但是不管他成功与否,都是要在历史上消亡的,尽管他的悲剧,在后人看来会充满着遗憾,但是这些就是历史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历史也同样成就了项羽的不朽。“至今思项羽,不敢过

江东。”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M].吉林文史出版,2009.

[2] 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M].吉林文史出版,2009.

[3]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第一章霸王出世―壮哉少年[M].重庆出版社,2010.

史记项羽本纪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羽 英雄形象 性格缺陷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又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它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发展的最高成就。司马迁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写作手法,而最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人物传记。

《史记》作为我国写人艺术的开创者,向人们展示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最为撼人心魄的是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项羽便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集中全力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其实“本纪”是《史记》中以主宰天下政局帝王为纲,以编年形式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各个时期的国家大事,项羽并未称帝,司马迁却用《本纪》来记述项羽这一段人生轨迹,并且篇目顺序还放在《高祖本纪》之上,从中可看出司马迁对历史史实的尊重,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但司马迁毕竟是一个史学家,不管他多么钟爱项羽,始终不叫感情溢出史实之外,对项羽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中我们可看出项羽性格上特点:既所向无敌又凶残暴戾,既勇敢善战又缺少权变,既仁慈爱人又犹柔寡断,这些相互对立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形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一)所向无敌与性格暴戾

《项羽本纪》中“年二十四”的项羽一出场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学万人敌”自信足以力征万人,看到秦始皇游会稽,却说“彼可取而代也”,豪言壮语,震人心魄。而最能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莫过于“巨鹿之战”他先是“帐中斩宋义头”号令军中,接着是置生死于度外,破釜沉舟,身先士卒“杀苏角,虏王离”迫使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诸候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写出了一个盖世英雄的万丈豪气。楚汉战争中,面对善射的楼烦,“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一瞪眼吓退了楼烦。垓下之围,项羽率领二十八骑逃至东城,“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候“人马俱惊”倒退了好几里。已处于穷途末路,气势尚且冲天盖地。然而勇敢无敌过多,性格就显得凶残暴怒。《史记》中多次写到其残暴一面。从攻襄城“已拔,皆坑之”,再到“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以致于后来,当他“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时,“齐人相聚而叛之”,使得“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于是在最后时刻,阴陵田父的一个“左”,熄灭了楚军东山再起的最后希望。正是由于他的残暴,使他失去民心,进而葬送了自己。

(二)英勇善战与不善权变

作为一代英雄,他勇敢善战,让人敬畏,但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缺少机智,不善权谋。

纵观项羽一生,从起事后,绝大多数时光在战场上度过,他擅长的是战争,自称起兵八年“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最典型的实例莫过于垓下之围的东城快战,项羽被阴陵田父骗入大泽,只剩下二十八骑,被困于数千汉军的追击之中,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许诺“为诸军快战,必三胜之”,接着“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又“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这一战虽是英雄末路,却仍旧酣畅淋漓,表现出永不妥协勇气。

项羽喜欢用堂堂军队与敌作战,却不善于用“谋”,至于如何巩固战争成果,如何笼络将士,收买人心,很少去做。他身边谋士很少。从史料看真正称得上谋士的只有范增。亚父范增以七十高龄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可是在项羽那儿并不受重视。公元前208年4月项羽在河南荥阳包围了刘邦,这是消灭刘邦的大好时机,范增劝他急攻荥阳,项羽未置可否,陈平略施小计,就离间了二人之间的关系。项羽由此开始疏远怀疑范增,拒绝采纳其正确意见,范增愤而离去,结果客死途中。项羽因此失去了消灭刘邦的天赐良机,也失去了这位忠诚谋士。

项羽性格刚直不阿,特别讨厌为人不真诚,他的善恶感很强,完全凭感情决定一切。如司马欣对项家有点好处就封他为王,不管他是不是那块料;对田荣有怨就寸土不封,不管他是不是有实力。只因彭越对人不够忠诚,就讨厌他,尽管后期作战中,粮食补给屡受拦截掳掠,仍不屑与之交好。项羽打仗可说是无往不胜的战神,但缺少政治家的精明谋划,又使他最终走向失败。

(三)仁慈爱人与儿女情长

项羽是残暴的,又是仁慈的,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又时常考虑百姓疾苦,但这种仁慈恻隐之心又是他失败原因之一。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剔除心腹之患的鸿门宴,却因为叔父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而停止进攻,并且相信了刘邦的辩白,把必然敌意一下子化解了,对范增的几次示意毫无反应。在他看来,刘邦是来谢罪的,又无抵抗力,胜之不武,何况还有之前的兄弟之约战友之情。一念之仁,顾念义气,动了恻隐之心,放虎归山,失去胜利机会,导致了最终失败的结局。

对英雄末路的出色描写当属垓下之围,项羽在丧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担心的只有女人和骏马。这不是贬项羽,只是写他勇武莽夫的另一面:儿女情长。他失败了,但他并不服气更不服输,反复强调“天亡我”。正因为是天亡我不肯过江东重振旗鼓,不肯舍弃那些跟随自己出征却战死疆场的战士苟且偷生,而把头颅送给了追杀他的故人吕马童。这种盖世英雄的气概,正是项羽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

在项羽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的每一项长处都伴随着性格上的缺陷。这些缺陷使他在楚汉相争中功败垂成,留下了让人怆然涕下的千古悲剧。项羽失败了,却成了历代文人咏叹不绝的英雄形象。他展示的悲壮人生,永远闪亮在人类的精神领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2005.

[2]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一).修订本,1999.

史记项羽本纪范文第4篇

描写项王故里的导游词【一】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宿迁市ABC旅行社热烈地欢迎各位来宾来到宿迁项王故里参观游览。本人从事过多种工作,但作为导游为大家介绍游览景点,这还是第一次,讲得可能不尽大家满意,请大家谅解,并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项王故里是为纪念推翻秦王暴政统治建立不朽功勋的盖世英雄项羽而修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宿迁城南。项羽名籍,字羽,生于公元前232年,二十四岁时起兵反秦,率诸侯入关,自称西楚霸王。在与刘邦楚汉争战中失败,在乌江自刎而死,年仅3l岁。家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庙、树碑、建坊,至清初,庙毁、坊圯,僧人他去,仅存项王手植古槐树一棵和因此而得名的梧桐树数棵。1931年,国党西北军师长张华棠率部驻宿,积极倡导修复项王故里,在古槐树旁建草亭一座,命名为槐安亭,又在院内建草厅三间,建项里小学。1935年,县长张乃藩,又在原有基础上扩建,邀请乡绅举办菊花会,以馈菊赏金名义集资,建起“英风阁”,英风阁内陈列有关项羽的传记,诗词题咏,供人观赏。项王故里的大规模扩建改造是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地级市建立以后,市政府十分重视,拨出巨款,对其改造,增加了新的内容。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牌坊,这个广场,以及与城区相通的道路、石阶都是本世纪初修建的。

现在请随我来,石阶较陡,请年纪大的同志小心。项王故里共有三进院落,整体布局是前宫后院,整个建筑的风格是仿汉式。

大家请左右两边看,这个建筑叫“阙”,读做“que”,是汉式的,过去是在帝王的宫殿大门、墓道两侧的建筑,在过去讲究等级的时候,一般人家是不可以建的。

我们面前的便是“山门”,进入“山门”,算是正式进入故居。山门横匾“项王故居”四字为末代皇帝之弟溥杰的墨宝。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故里的核心建筑“英风阁”,英风阁为全木构架,青瓦覆盖,直棂方窗,紫柱白墙,单檐庑殿顶,也属较高的建筑等级。门匾英风阁三字为原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书。阁内尊置身披战袍、腰佩宝剑项羽塑像,是本市艺术家张劲扬先生的作品。东西山墙上镶嵌着反映项羽生平重大事件的六幅壁画。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百米碑廊,碑廊分为两部分,东部镌刻的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项羽本纪》的全文,西部雕刻的是历代文人颂扬项羽的诗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我们面前的这首,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下面我们欣赏的是故居第三个标志性景点“项王手植槐”,这棵槐树被国外一位植物学者称为“天下第一槐”的项王手植槐,虽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青秀挺拔。古槐尽管老态龙钟,但它的根系又在离母体仅几米之远的东南角长出一棵新枝。古槐北首是梧桐巷留下的项里桐。

项王手植槐东北方向的是系马亭,项羽的座骑乌骓马伴随他南征北战,是“摧秦有项”的动物英雄,同样值得纪念,因此人们建了这个系马亭,雕刻了乌骓马的塑像,旁边的马槽据专家考证为当时原件。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作为项羽,最终自刎乌江时,只有31岁,是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虽然最终失败,但依然被人们作为英雄对待的历史人物,在他的身上有很多故事,仅已经成为成语为人们熟知就有鸿门宴,破釜沉舟、项庄舞剑、四面楚歌等。而他与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则更为凄美,让人无限感慨。他的最终失败,与他个人的性格、政治路线等多因素有关。虽然失败,但他依然是“盖世英雄”。 有文章对他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说他是“一位破釜沉舟永往直前的灭秦功臣,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千古义士,一位面临乌江绝境毅然自刎而绝不肯苟且偷生的壮士,一位襟怀坦荡失败得令人扼腕叹息的本色英雄,一位被中国老百姓两千年来不以成败评价的历史人物”。这样的评价我认为是合适的。好的,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下面自由活动20分钟,20分钟后,我们准时在项王故里牌坊处集中,乘车前往下一站参观游览。有什么讲得不妥当的地方,请提宝贵意见。

描写项王故里的导游词【二】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宿迁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现在大家参观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项王故居。当你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到了我们景区的主体部分。我想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在你离开停车场,穿过石牌坊,拾级而下的途中,数一数那里的台阶正好是31个,象征着项羽走过的风风雨雨的31个春秋。

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大约10岁的时候就随其叔父项梁离开了江淮平原上这座古老的城市—宿迁,当时叫下相县。而后辗转于河南、安徽等地,最后“避仇于吴中”,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市。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安徽大泽乡起义后,避仇于吴中的项氏叔侄认为推翻暴秦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杀了会稽郡的郡守,收其精兵八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千古流传的“江东八千子弟”的说法。而后渡江此上,三年时间便将秦王朝推翻,后在楚汉相争中败于刘邦。

关于项羽叱咤风云的历史业绩暂且不予细说,留待下面的讲解当中穿插介绍。

下面将这里的建筑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里的建筑,设计者运用的是先收后放的设计理念,当你进入石阙大门时,东西两堵围墙人为地将空间缩小。其用意是,利用空间控制理论收拢游客的思维空间,使游客静下心来参观,以达到不虚此行的目的。如果你有这样感受的话,设计者会感到欣慰的。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项王故居的中心景区,首先看到的是秦汉之际我们这一带贵族家庭才有的典型建筑,古称过道屋,过道屋上“项王故居”四个字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书写的。

各位游客,请随我拾级而上,进入中心景区,当你来到这里后就应该有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感觉。如果说前面是收,那么这里就是放了。

这里的建筑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即百米长廊和雄伟壮观的英风阁。长廊依英风阁而建,中轴线将碑廊一分为二,东廊镌刻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的全文,西廊镌刻历代名家歌颂项羽的诗文,中轴线的正中间竖一三足大鼎,重约八吨,沉稳厚重,古朴壮观。

请随我先来参观东面的碑廊,东面的碑廊是由著名书法家戚庆隆先生耗费近一年时间书写的镌刻在32块石碑上的《项羽本纪》的全文。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开头写道:“项籍者,下相人也”。这里的下相就是历史上的宿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我们这里设下相县。县城就在我们这里向西约3华里的古城居委会。2005年市文化局邀请南京博物院的专家对下相城进行了考古勘探。勘探结果,下相城的城墙为土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且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进一步印证了史料记载的真实性。下相县的名称到了东晋的时候改为宿豫县,到了唐代,为避唐代宗李豫的讳,改为宿迁县。

那么为什么要改为宿迁县?这里有许多传说。请随我边走边讲:我们这里广泛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叫做“半夜搬家”—宿迁,“宿” 意为“夜”,“迁”代表“搬迁”。意思是一夜之间宿迁县城搬走了。考古证实这种说法应该是后来的事,即明代万历年间黄河决口宿迁城被大水冲倒,连夜搬到现在的宿城所在地。另外一个传说应该是当时改为宿迁的主要原因。

唐代宗李豫登基后,为避讳其“豫”,在准备改名的时候,当时的县令为慎重起见,就请了一个高僧,这个高僧骑着一头小毛驴,绕城转了三周,回来后对县令说就叫“宿迁”吧,县令不解的问,为什么叫宿迁呢?高僧说:你这个县城地势低洼,在这里是不能长久的,必须搬迁。县令就采纳了这位高僧的建议将“宿豫”改为“宿迁”,前一个传说正好验证了这位高僧的预言。

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共9000字,因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讲解了,这里我要提醒各位,《项羽本纪》的内容可以不看,回去后翻翻资料就可以了,但这里的书法艺术应该细细品味,因为戚庆隆的书法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书法比赛中获得金奖。毫不夸张地说,戚庆隆就是当代的书法名师,他的作品被许多书法爱好者作为范本。

各位游客,请随我慢慢走下台阶,看看这尊大鼎。刚刚的讲解简略地叙说了宿迁城的演变史,并且穿插了一些民间传说,多少带有一点随意性,但到了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庄重肃目的霸王鼎,讲解的感情色彩也有必要进行调整。

说道“鼎”在中国历史上最初是作为煮饭的炊具,大家庭用大鼎,小家庭用小鼎。江南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钟鸣鼎食之家”来形容家大业大的大家豪门,后来又有“—鼎煮天下”之说。到了殷周之时,“鼎”就作为王朝政权的象征。周礼规定君臣依等级拥有不同数量的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后来鼎又进一步演变为抽象的概念,直接代表着政权。比如“定鼎”指的是建立新的王朝,“问鼎”大约是指图谋王位,而“鼎革”就大至相当于今天的改革了。总之,鼎由煮饭的炊具发展到可以直接代表政权,说明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意义,它溶涵着中国原始的人文精神。

这里之所以放一大鼎,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了项羽的英雄霸气,二是体现了项羽在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上的地位,因为在秦末汉初这段历史时期,中国的政局是掌握在项羽的手中,正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所写的“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项羽列入专门记述帝王的本纪中予以撰写,说明项羽就是建帝业而未立帝号的帝王。在此立一大鼎代表着项羽有着至高无尚权位。这个鼎的南立面是霸王鼎三个字,北立面是四字一行,十六行共64字铭文,简要地叙述了项羽的一生。

请各位游客随我继续参观下一个景点。

这就是英风阁了。匾额上的四个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书写的。进了英风阁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只石香炉。这只香炉看上去虽不起眼,但它是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它是日本国河野慕雄先生赠送的。他的名字原来不叫河野慕雄,而叫河野太郎,因为他十分仰慕项羽、崇拜项羽,就把名字改为河野慕雄了。意为仰慕英雄的意思。有一次随日本代表团访问中国专程来为项羽敬香,但没有香炉,他就捐了1000元人民币做了这只香炉。

香炉的后面就是项羽的石雕像。这尊石雕像曾获淮阴市石雕创作三等奖。他的成功之处在那里呢?有的游客可能已经看出来了。成功之处就在他的右手上,作者大胆地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左手握剑,右手将山石抓碎,较为直观地体现了项羽恨天无柱、恨地无环、顶天立地、拔山盖世的英雄气概。所以,林散之先生在为其题写匾额时,写的不是“英雄盖世”,而是“盖世英雄”。说明项羽是凌驾于英雄之上的英雄。东西两副对联的内容也是与其相匹配的,如上联说:“当年初破秦军诸侯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重瞳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巨鹿大战项羽以六万人马打败章邯二十万大军后,前来救赵的其他诸侯军将领被项羽召见时,都双膝跪地而行,不敢仰视重瞳子,这里的重瞳子指的就是项羽。这一组内容的安排是相互照应的,集中地体现了项羽的英雄霸气。

这里的东西两边分别陈列8尊雕塑和6幅壁画。西面3幅壁画反映的是项羽三年反秦的重大事件,东面3幅壁画反映的是楚汉相争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当中有的游客都很熟悉,如巨鹿之战、鸿门谢宴和乌江自刎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这里重点介绍三幅,先随我参观第一幅霸王举鼎.

关于霸王举鼎因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仅用“力能扛鼎”四个字一笔带过,所以后来就流传着不同的说法,安徽和县有一举两得的说法,浙江有举鼎招亲的说法,我们认为下面的说法是较为客观的。

项氏叔侄二人在苏州率八千子弟起义后,认为力量太小,必须扩充兵力。当大兵行至安徽时听说桓楚和子英有两万人驻扎在现在蚌埠市西郊的涂山,于是就亲自前往说服。桓楚和子英看到项羽俨然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怀疑说:“秦虽无道,但势力强大,没有盖世的勇气,难以与其抗敌”。又说:“这里的禹王庙前有一大鼎,重约千斤(根据现在的度量衡推算约四、五百斤)。君如能连推三次把它移动,我们就随往抗秦。”项羽走到鼎前,“三推不为重”。桓楚和子英既惊讶又佩服。项羽笑笑说:“如此试力不足为奇”。又上前用双手轻轻将鼎举起,并绕着禹王殿转了三周,十分从容地放回原处。二将及众军目瞪口呆。桓楚和子英对视一下说,愿意听从使命。起义军的队伍一下增加了两万人。这就是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所说的“力能扛鼎”的出处了。

请随我参观东面的壁画。这里的壁画也是三幅。第一幅是彭城大战,这一仗是戏水分封后,刘邦和项羽交锋的第一仗,也是刘项争霸天下的开端,这一仗刘邦所率56万大军多半葬送在睢水之中,因此有“睢水为之不流”之说。彭城大战,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非常详细,这里就不细讲了。下面讲讲刘邦败逃后丢儿弃女的事。

就在刘邦被项羽大军重重包围在睢水的关键时刻,顿时,狂风突起,飞砂走石聚下,刘邦趁天昏地暗之机冲出了项羽的包围圈逃跑了。夏侯婴赶车载着刘邦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刘邦的儿子和闺女时将其捡起同乘一车,但当项羽追兵逼近时,刘邦看到车载过重,车速过慢。这时大家可能都不会想到刘邦是怎样做的?立即决定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推下车去,夏侯婴将其捡起,刘邦又推,“如是者三”,即连推三次。刘邦为什么要这样做?客观地讲,一方面是刘邦非常清楚,这次如果被项羽抓到,绝不会有鸿门宴的好戏,必死无疑,急于逃命。另一方面刘邦坚定即使自己的儿子闺女被追兵抓到,项羽也不会对其怎么样的。说明刘邦知己知彼。

刘邦逃到荥阳后,占据易守难攻的成皋城,和项羽在荥阳鸿沟一带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拉锯战。在此期间刘邦采取了攻心术,先是离间项羽和其亚父范增的关系,范增被逼离开了项羽,而后又派兵骚扰项羽的后方。项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经议和答应了刘邦提出的鸿沟为界、平分天下的要求。这就是中国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由来。

鸿沟议和后,项羽引兵东归,但刘邦背信弃义,联合韩信、彭越等诸侯军追击项羽。由于后勤供应不足,项羽腹背受敌,楚军在战场上的优势不复存在。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10万人马被困垓下,汉军刻,顿时,狂风突起,飞砂走石聚下,刘邦趁天昏地暗之机冲出了项羽的包围圈逃跑了。夏侯婴赶车载着刘邦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刘邦的儿子和闺女时将其捡起同乘一车,但当项羽追兵逼近时,刘邦看到车载过重,车速过慢。这时大家可能都不会想到刘邦是怎样做的?立即决定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推下车去,夏侯婴将其捡起,刘邦又推,“如是者三”,即连推三次。刘邦为什么要这样做?客观地讲,一方面是刘邦非常清楚,这次如果被项羽抓到,绝不会有鸿门宴的好戏,必死无疑,急于逃命。另一方面刘邦坚定即使自己的儿子闺女被追兵抓到,项羽也不会对其怎么样的。说明刘邦知己知彼。

刘邦逃到荥阳后,占据易守难攻的成皋城,和项羽在荥阳鸿沟一带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拉锯战。在此期间刘邦采取了攻心术,先是离间项羽和其亚父范增的关系,范增被逼离开了项羽,而后又派兵骚扰项羽的后方。项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经议和答应了刘邦提出的鸿沟为界、平分天下的要求。这就是中国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由来。

鸿沟议和后,项羽引兵东归,但刘邦背信弃义,联合韩信、彭越等诸侯军追击项羽。由于后勤供应不足,项羽腹背受敌,楚军在战场上的优势不复存在。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10万人马被困垓下,汉军安于现状呢?于是就准备带着项羽离开宿迁,在临行之前就叫其侄项羽种下一棵树,就是这棵槐树。后人把它称做“项王手植槐”。许多游客问,为什么看不出这棵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专家考证说是第三代再生,并且其主干部分被埋在了地层的下面。因为我们这里在历史上是黄泛区,明代万历年间,黄河决口大量的泥砂把树的主干埋在了地下,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其枝干部分。

各位游客请随我继续参观,项羽虽然生性刚强,但却爱憎分明,他对待部下如同手足,对待随其征战南北的虞姬和乌骓马倍加珍爱。这里就是系马亭了,亭中就是日行千里的乌骓马。艺术家笔下的战马,要么就是昂首嘶鸣状,要么就是奋蹄奔跑状,而这匹马塑造的是失去主人后低头沉思状。当项羽到了乌江后只剩单枪匹马,乌江亭的亭长备船在此等候,欲接项羽过江,但项羽自愧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就把乌骓马交给了乌江亭的亭长,自己冲杀一阵后自刎身亡。当乌骓马看到主人离己而去时,于是就跳进江里溺水而死,但马鞍却随江水漂到了江的对面,一夜凸起一座山,后人就把这座山命名为马鞍山。

各位游客请随我继续参观,前面我们讲过项羽出生在当时的下相县,当时的下相县方圆几百里,游客可能要问具体地点就在这里吗?前面的这块碑记载的较为详细。这块碑的正面是“梧桐巷”三个字,背面的记载是:“《史记 项羽本纪》、《汉书》、《江南通志》均记载项羽出生于下相梧桐巷,考即此处。”这里早在秦汉之际因广植梧桐,故名梧桐巷。有史为证,那里的一棵梧桐树就是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棵发根梧桐,专家考证这棵梧桐是第四代再生树。据传说项羽的衣包就埋在这棵树的下面,所以这棵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每当老的树干即将枯萎时,从其根部又发新枝,眼前大家看到的北面的一棵就是从其根部新生的一棵,属第五代再生了。如此生生不息的树,不能不让我们产生联想,树下埋着项羽的根,根根相连,似乎是象征着项羽的生命在不断地延续。

在楚汉战争中,项羽虽然失败了,但是后人没有把项羽作为“成者王,败者寇”来对待。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他仍然是英雄。他不畏困难,敢打硬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作为项羽的出生地,为纪念项羽,早在唐代这里就为其建造许多纪念性建筑,但在清朝初年已经倒塌。康熙四十二年知县胡三俊在此立碑一方,从此这里就定名为“项王故里”。这块碑就是知县胡三俊的手迹。他这个知县和一般的知县不一样,是高职低配的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干部到这里做知县。其水平和一般的知县也不一样,他十分重视地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就任不久就在这里立了一块碑,使宿迁的这处名胜古迹得到传承。

碑的下面叫赑屭,相传是龙王的第九子。龙头、龟身、蛇尾。它是个吉祥物,游客到这里都要摸摸它。因为我们这里流行着一口头谗:叫摸摸赑屭头,一辈子不用愁,从头摸到尾,一辈子不后悔。

各位游客通过参观这一景点,尤其是摸过赑屭头的朋友,都带走了它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再也不会遇到发愁的事了,即使遇到发愁的事,只要想到曾经在宿迁的项王故里摸过赑屭的头,再大的困难就会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请各位游客不要在此过多逗留,随我继续参观,这里就是项羽的住所了。大书法家林散之把其取名为“项羽故居纪念室”,项羽故居纪念室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东面是项羽的起居室,西面是项羽的书房,中间是项羽的爱妻虞姬的雕像。

虞姬是宿迁沭阳人,她的哥哥叫虞子期,制造兵器远近闻名,项羽从吴中起兵到了徐州下邳驻扎后,兵力已扩充到6万多人,需要大量的兵器。于是就经常往返于虞子期家购买兵器。虞子期的妹妹才貌双全,听说是大将项羽,就经常与项羽在一起切磋武艺,时间久了。二人就产生了爱慕之情。后经虞子期撮合,就结为夫妻。现在我们宿迁和沭阳人见面仍有互称老表的习惯,其根源就在于此。

史记项羽本纪范文第5篇

本纪为列代君主帝王的传记,霸王项羽不属帝王却在本纪中熠熠生辉,而本纪所记载霸王的一生中高潮部分---四面楚歌之时,有一位女子生生的立在了那历史之巅,她便是美人虞姬。虞姬在史记中犹如一只凤尾蝶,扑闪了一下又急急飞走追赶自己的宿命,留下身后一抹芳香。

虞姬的一生还没来的及开始,便如被人堪堪折去双翅的蝶,凌乱的落入了无尽的虚空。她因项羽而起也因项羽而灭,惜字如金的史学家司马迁用“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开始,又用“歌数阕,美人和之”来结束虞姬的传奇。两千年后,花开花落。硝烟落定归为尘土,千年前的故事也只有墨端的痕迹才能记住。美人和之,司马迁留给世人太多余地来给虞姬一个适合她的结局,“霸王别姬”便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种。但虞姬给人带来的震撼却不止如此。1921年京剧大师梅兰芳用自己精湛的演技讲述了这一秦末奇女子的壮烈情怀,而观众在看完虞姬自刎后潸然泪下,以为表演已经结束便满怀激动的离开了戏场,以至于其后由武生泰斗杨小楼饰演的霸王项羽血洒乌江一幕未曾开演。从这以后,将近百年,“霸王别姬”这一场戏至虞姬自刎便华丽结束了。每一场都带给现代人以无比的震撼,试问在这糜烂的世界中,还有谁还保持着如古人那般的心智呢?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正是虞姬这种壮烈的气魄使得她在乱世中亭亭而立,霸主君王也在她面前自觉惭愧。事实上虞姬并没有在帐内自刎,据史学家分析,虞姬应该和项羽一同冲出了包围,而又在灵璧一带自觉已成项羽累赘自刎而死。当时项羽悲愤难当,身后有刘邦的逼迫,虞姬又在此时为自己而死,不舍虞姬的项羽挥刀砍下了虞姬的头颅抱于怀中直直往前。直到定远被逼无奈的项羽明白自己气数已尽,不忍在自己被俘后虞姬的头颅被敌人侮辱,便匆忙的挖了一个坑将虞姬的头颅掩盖。之后项羽行至乌江,方知国家尚在,顿觉虞姬死的不值再加上之前时间红尘种种,心中早已是一片死灰,于是血洒乌江,长眠不醒。至此虞姬的传奇一生才就此落幕,结束了她的绝世芳华,也结束了她与项羽的一世羁绊。

相关期刊更多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

新世纪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社会科学院

文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