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第1篇

他十分珍视自己的政治生命,曾经为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激动得彻夜难眠。

他就是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

请看摘自《北京支部生活》涂元季所写的这篇――

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好友之中有几位地下共产党员,他自己也参加过共产党组织的活动,读过马克思、布哈林等人的书。他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虽身在异国,但他心系祖国的抗日战争,经常和几位好友聚在一起,谈论战争形势,对祖国的命运深感忧虑。这些好友之中,如F・J・马林纳和S・威因鲍姆等都是美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另一位好友、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L・鲍林虽不是美共党员,但极力反对战争,由于他这方面成就卓著,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钱学森的这些交际和社会活动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因为他参与了美国导弹的研制和美军尖端武器发展规划的制定等高度机密性工作,使得美国右翼势力相当紧张。1950年,当钱学森提出要回到新中国时,便立即受到严酷的政治迫害: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失去了人身自由,当局还经常对他严加审讯,千方百计逼他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属非法入境。

钱学森就是这样在美国度过了5年的漫长岁月,直至1955年经中国政府和总理的营救,才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

回国后,钱学森目睹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看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所有这一切,都使这位在旧中国度过漫长黑夜的科学家大为感动。在学习了党的知识以后,他深深地认识到,党的事业是非常伟大的,而他个人不管有多大本事,如果不依靠党组织,他所追求的祖国强盛的梦想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他回国不久就萌生了入党的愿望。1958年初,他向组织郑重提出入党要求。

一天晚上,钱学森到当时的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家,谈了自己在美国的遭遇,并郑重提出入党请求。张劲夫对钱学森要求进步的动机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之后,钱学森找到当时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和力学所党的负责人杨刚毅作入党介绍人,并在1958年4月6日向组织写了长达7页的“思想检查”,对自己的历史作了详细交代,还深挖了回国以后的思想。比如,他说自己对思想改造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一回国就急着要把杭州老家的房产交给国家,以为把那点东西一交自己就成为“无产阶级”了,“思想就轻松了”,可国家偏偏不接收,弄得他思想很不愉快。他说,这其实是自己“资产阶级思想的一种幼稚病”,还“没有下决心从根本上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由于钱学森认识深刻,这份“思想检查”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同时力学所党支部召开有部分群众参加的支部大会,征求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大家在会上都发了言,既肯定钱学森的进步,也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钱学森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并作了详细记录,至今他十分珍视保留的记录稿纸就有8页。比如,有人说钱学森不接触工农群众,有知识分子的“臭架子”。钱学森在会议结束时表示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一定在行动中注意改正缺点错误。

1958年,力学所组织全所人员到北京郊区农村去轰麻雀。钱学森觉得这是接触农民群众、改造自己的好机会,便一起参加了。这件事很快被中央领导同志知道了,立即批评力学所党的负责人,说不能这么简单化地理解知识分子要接触工农群众的口号,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党有更重要的事请他办,以后这样的活动不要让他再参加了。对于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钱学森十分感谢。1958年4月19日,他又向党组织写了长达8页的“交心”材料,进一步谈了他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认识。党组织对钱学森是十分爱护的,他写的这些材料当时都定为“绝密”级,不准向外扩散。

鉴于钱学森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对党认识的提高,组织上决定发展他入党。1958年9月24日,钱学森正式填写入党志愿书,1958年10月16日,力学所党支部召开有部分群众参加的支部大会,正式讨论钱学森入党问题。全体党员一致同意钱学森入党,也诚恳地给他提出了意见和希望。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第2篇

每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都有着他独特的一面,而这其中的缘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性格。从这一点上看,有关钱学森一生的成就,以及他所经历的坎坷,还有那些尚未解密的秘闻等等,都或多或少是由于他的个性。这一点所占的比例十分巨大,而它却又恰恰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毫无疑问,早年的钱学森确实过着神童一样的生活,他有着众多科学家都具有的天赋:天才到聪明绝顶、记忆力超群,小时候从来没有为考试发过愁,轻松地大学毕业并进入了美国一流的大学,师从泰斗级的专家冯•卡门从事火箭研究,很早就有了一位标准的英美式学者的范儿。

钱学森的一生中重大转变的地方也就在于他参加了火箭研究小组,并最终走上了火箭研究的道路。由此,他的研究工作开始紧贴军事和政治,在二战期间,他到欧洲四处访问军事机构,并且在二战后到了德国前去接收德国的火箭技术;他能够阅览美国的军事机密文件,并且最终成为了钱学森上校。而从这时候,他最被人关注的事件开始了――回归中国。

其实,钱学森走上火箭研究的道路,本来是他的性格使然。从在教书的时候就能够看出,钱学森十分孤傲、内向,不善交际。他一向看不起在智力和能力上不如他的人,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所以他会用“你好好上课了吗”来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在考试中把题目出得非常难,以至于再聪明的人也只能考到十几分等等。同时,他也是个工作狂,除了对古典音乐的爱好,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科研中去。因此,他不是一位受欢迎的教师。而这时的钱学森,就更走到了一个不问世事,而沉湎于自我世界中的“科学怪人”了。所以他才会去参加那个“敢死队”一样的火箭研究小组。当时的火箭研究小组并没有什么待遇,而且还十分的危险,参加这一研究项目的人本身都是些“科学怪人”,钱学森整天与他们为伍,就像当时的摇滚歌手们整天在一起狂欢一样,虽然所做的事情差之千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从这点上看,钱学森到像个艺术家了。

然而,随着美国麦卡锡主义的泛滥,钱学森最终遭到了厄运。他被美国政府无理地并且逮捕关押。本来,美国是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态度来抓捕钱学森的。然而,这也是他们最为失败的地方,钱学森的性格是决不妥协的,他连那些美国大学中的学者都不会放在眼里,那么美国的警察和议员在他眼中更成为了无知的暴徒。如果美国不先采取妥协的态度,那么钱学森就更不会妥协,最终的结局就是他回到了中国,并且再也没有踏上美国的土地。

钱学森像一个避世的孩子一样要进入自己的科研世界,但是却怎么也躲不开政治和世界的侵扰。他只能在课堂中黑板上的验算时才能真正沉入自己的世界,而倒霉的就是那些聪明的外国学生们。从这点上,也可以理解一些钱学森为什么酷爱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技术难题,为什么喜欢理论而不喜欢动手干活了。他天生就是个纯脑力劳动者。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第3篇

一、补充有助于理解课文的材料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告诉我们,教学不能“教教材”,而应“用教材去教”。如《负荆请罪》是一出两幕话剧。第一幕讲述了蔺相如解释自己不与廉颇计较的原因,第二幕讲的是廉颇“负荆请罪”。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廉颇为何请罪,他有什么罪?这需要我们从第一幕话剧中寻找答案。为了更好地把握廉颇负荆请罪的背景,有必要在课前让学生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故事。因此,我抓住这一点请学生查阅“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中人物的资料,把认为有价值的内容补充到人物介绍里来。后来,在进行话剧表演时,学生对人物的性格拿捏得比较到位,尤其对廉颇当时的表现作了仔细揣摩,将廉颇从原先的傲慢转为真诚的道歉,从动作、表情、愧疚的神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二、补充有助于情感升华的材料

对课文的理解,只对课文内容进行引导分析还不够。比如《钱学森》这篇课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得意”和“得力”这两个词的内涵:什么样的学生才是老师得意的学生?钱学森为什么会成为老师得意的学生?他是怎么做的?你们怎么做才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呢?这样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对于钱学森归国的艰难,课文仅寥寥数语,学生感触不深,于是我给他们补充了“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钱学森回国意志的坚定,旨在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感。为了使钱学森这个人物形象更生动,我还介绍了他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及人们对他的评价。如出示“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份颁奖词恰如其分地评价了钱学森,适时、适度地引入材料深化了学生对钱学森的认识。

三、补充有助于拓展延伸的语言材料

现在,教师越来越关注材料补充对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意义。除了以上两种形式,我们还可以在教学结束时补充适当的材料,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学完《钱学森》一课之后,我让学生通过上网、请教他人等途径,查阅有关钱学森的其他资料,进行收集、加工、创作,结果学生写出了《伟大的导弹之父》《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钱学森的贡献》《钱学森语录》等文,呈现出一个多维立体的钱学森形象。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第4篇

不过,我一直疑心:这个“钱学森之问”的来由,是不是真如报章所述那样简单?难道钱学森劈头盖脸只问出这一句而不言及其他?那次谈话话题究竟是什么?难道二人之间没有深入一些的探讨?

钱学森究竟还说了些什么?

我自幼读官方新闻,积累起一些经验。表达上斩钉截铁,事实却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面对真相,永远闪烁其辞;有时则公然卖弄“保密”,强调“内外有别”……这让我从青年时代就有了“翻译”的习惯,学会了“反着看”或是“侧面看”,或是干脆不感兴趣,在他不得不挤牙膏似地说“一段鲜为人知的……”之前,便嗤之以鼻。

我根本不相信物理学家钱学森会那么困惑。这个经历了“旧中国”教育,留学在“帝国主义国家”并从事科研前后二十年,最后毅然决然回到祖国的人,不管他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作为科学家,不至于丧失基本的思维判断能力。以他的智慧与经历,断然不会只有这么一句“之问”,否则,名不副实。爱因斯坦有关教育的论述,堪称经典,甫到美国,就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作出毫不留情的批评;他的那些论述,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教育界。如果中国的钱学森只能问一句“为什么我们的高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没有相应的思考和基本的判断,不合常理常情。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中国名校的各种故事,从“反右”到“”,死于非命的上千名教授,中国现代物理学开拓者叶企孙的遭遇,在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竟然因为一句话就停办大学等等,始终牵挂民族命运的钱学森总不至于一点儿也不知道吧。

那他为什么不明说呢?我甚至认为很多人都明白其实是怎么回事,只是不敢说,不便说,不愿说,不屑说――当然,即使你说了,那一头只当什么也没有听见。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倾听者听了,一时也很为难,只要“答”了一句,马上就会遭致一片攻讦。因而含蓄婉转,引而不发方是权宜之计。

过上一百年,或者三五十年――根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速度,看来也许只须十来年甚至三五年,“实录”早晚出世,虽然我们不会太奇怪,但是至少不让钱学森的智慧蒙羞吧。

可是,这个“之问”可能把青年们弄糊涂了:现今大学为什么出不了杰出人物,这不是很简单的事么?“莫谈国事”,形成规矩;“说三道四”,小心“会商”;教授的“没有四千万不要来见我”,那个连小偷也未必写错的“捍”字,故宫竟然宣称还是用“撼”“显得厚重”……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第5篇

2009年11月2日,北京,西郊中国航天大院里一座建于五六十年代的红砖灰瓦的三层小楼的一角,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寓所。二十平方米的客厅,一架德国造三角钢琴占去四分之一的面积。地板还是旧的,有些地方已经磨掉黄漆露出白色的木茬。就是在这间客厅,钱学森曾多次召集研制导弹、卫星的技术负责人讨论方案,研究课题。如今,钱老仙逝,这里成了灵堂。

望着窗外纷纷飘落的雪花,女主人蒋英向来自故乡――浙江海宁的吊唁者转达了钱学森的一个遗愿:在即将兴建的蒋百里纪念馆里,布置一个国防科技展览厅,让故乡更多的孩子们多了解一些国防科技知识。

蒋英是近代兵学泰斗、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的三女儿,1946年嫁给了钱学森。晚年,钱学森常常怀着深深的感情和敬意说:“蒋百里先生不仅是我的岳父,他还是我最早的师长和引路人。”

杭州西湖,两名身穿长衫的学生,并肩走在苏堤上。

“西湖多美呀!”其中一个面容英俊的小伙子深深吸了口新鲜空气,感叹说。“可是,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了,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全被割让了。这样下去,我们的西湖有一天也要让给小日本啦,你看看。”他指着手中的一份报纸,“这就是我们的大清王朝呀!”

“可是,我们连旅顺、大连和马关在哪里也不清楚。”另一个身材瘦削的青年叹了一口气,“你将来的打算想好了吗?”

“想好了,我要去学习军事,强大我们的国防。”英俊青年动情地说。

这两人就是当年的蒋百里与钱均夫。他俩同窗同舍,是一对好朋友。

蒋百里的祖父蒋光煦是海宁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建有“别下斋”藏书楼一座,贮书十多万册,称得上“书香门第”。1898年,十六岁的蒋百里考中秀才。1899年,他看到桐乡新任县令方雨亭所拟“观风题”,桐乡与海宁相邻,当时惯例,新县令到任,往往出试卷以观察当地学风,名曰 “观风卷”。三十道试题,蒋百里奋笔写作一个月,完成了近十万字的答卷,获得“超等第一名”。方县令深为百里的文采所折服,邀其到自家寓所相见。留膳中,方雨亭劝说蒋百里放弃科举,前去杭州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求学,这是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一座新式学堂。于是,蒋百里很快入学,教国文的陈仲恕老师十分喜爱这位海宁小秀才。

钱均夫比蒋百里长两岁,杭州人,也是新考秀才,两人同窗。据后人考证,钱均夫是吴越国王钱的第三十二代世孙。西湖边的钱王祠就是为了纪念钱而建的,他俩常去游赏。

开学后,蒋百里的两次国文考试均得第一名,钱均夫很敬佩他。两人常常相约去钱家聚餐,无话不谈,以关心国事、研究学问为乐事。

戊戌以后,蒋百里偷偷阅读违禁书刊,倾向维新、革命。义和团运动波及京津地区,一名起义将领被砍了脑袋,蒋百里立即作了一首凭吊诗,末两句“君为苍生留血去,我从君后唱歌来”在书院内外传诵一时,广为流传。这下闯了大祸,清廷准备开除蒋百里出书院,连杭州知府的说情也被拒绝了。情急之下,钱均夫恳求做丝绸买卖的父亲,用钱疏通了几个朝廷官员的“关节”,这才免除了蒋百里被开除的处分。

1901年,蒋百里在林启、方雨亭、陈仲恕的出资帮助下赴日本留学,在东亚商业学校与蔡锷同学,并拜梁启超为师,从而立志“国防救国”,进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后来,蒋百里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日本天皇亲赐的一把智慧刀。再后来,蒋百里赴德国研究军事,在军中当见习连长,受到兴德堡元帅的赏识,与之合影留念。

钱均夫偶尔看到百里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时的照片,军装佩剑,十分英俊,赞他是“雪里观音”。

蒋百里离国以后,钱均夫经常到硖石探望蒋百里的母亲。不久,钱均夫也到日本读书,后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教育学、地理学和历史,以施展其“兴教救国”的抱负。

1910年,蒋百里和钱均夫先后回国。蒋百里走南闯北,醉心于军事,官拜上将,培养了陈铭枢、唐生智、刘文岛、龚浩、万耀煌等大批抗日将帅。钱均夫则潜心治学事教,与鲁迅、李叔同、经亨颐等共事多年,过从甚密,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的独生子钱学森更成为闻名中外的大科学家。

辛亥革命成功,钱均夫任职临时政府教育部,一家人随迁北平,和蒋百里一家同住在东城锡拉胡同的四合院里。

老同学相逢,还是那么亲密,自然说起了自己的婚姻浪漫史。

归国后,蒋百里出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锐意改革,制定出扩建计划,向陆军部请款。但北洋政府将全部财力用于扩张私人武力,军阀混战愈演愈烈,根本无心建设现代国防。1913年夏,蒋百里奔走无果,绝望之下拔出手枪自杀殉职,幸而抢救及时得以生还。

疗伤期间,照顾蒋百里的是一名日本女护士,名叫佐藤屋子,23岁,感佩其赤诚,爱上了这位中国将军。不久,两人结婚,百里替妻子起名“左梅”。左梅一共生育了五个女儿――蒋昭、蒋雍、蒋英、蒋华和蒋和。蒋英是蒋百里的第三个女儿,生于1919年9月。

钱均夫早结婚几年。当年他从日本回国度暑假,杭州富商章氏很欣赏他的才华,将自己多才多艺的爱女章兰娟许配给他,并资助他在日本继续求学。章兰娟与钱均夫结婚后,于1911年12月11日生下一个儿子钱学森。

一天,钱均夫到百里家闲聊,看见五岁的蒋英长得漂亮,踢着毽子,玩得正开心,便对百里说:“我家只有一个儿子,孤零零的,你家却有五个闺女像五朵金花,老同学,我真羡慕你呀!你将这个闺女过继给我,好吗?”蒋百里一愣,望望妻子,见左梅不语,沉吟片刻,说:“我有女儿可没有儿子啊,我的女儿天真活泼,你的儿子聪明好学,也不赖啊!”他巧妙地将话头扯开了。

蒋家闺女是多了些,可是,要把蒋英要走,等于是摘下蒋家夫妇的掌上明珠,自然是难于从命。但是,经不起好友钱均夫的再三恳求,加上蒋百里的军人性格,三磨两磨,蒋百里只好答应了。

几天后,钱家办了几桌酒席,蒋百里将三女儿蒋英和奶妈送进了钱家,蒋英改名为“钱学英”。从那个时候起,学森唤蒋英“英妹”,蒋英唤学森“森哥”,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终日相随。

蒋英美丽活泼,能歌善舞,又会弹钢琴,很快成为家人和亲友喜爱的小天使。后来,钱学森向友人介绍蒋英时,戏称“她是我家的童养媳”。

蒋英十二岁生日那天,钱均夫邀来蒋百里夫妇和孩子们,两家聚会。用完餐,孩子们轮流表演,唱歌,跳舞,很是热闹。

轮到蒋英唱了,她拉着哥哥一起上场。俩人合唱了一曲《燕双飞》:“双双蝴蝶飞呀飞,飞舞在花丛里……”唱得那样自然、优美、和谐。蒋百里忽然明白了什么:噢,你钱均夫要我的女儿,恐怕不只是缺个闺女吧?但这是一层窗户纸,谁也没有捅破。

两个孩子当然更不知道,儿时的一曲《燕双飞》,竟然成为他们日后结为伉俪的预言,也成了他们偕行万里的真实写照。

从钱家回来,蒋英那如初绽桃花的面容让蒋百里夫妇思念至深,左梅更是夜不能寐,悄悄流泪。蒋百里突然醒悟:儿女不可当礼物赠人,亲骨肉不得长久分离啊!他就去跟老友钱均夫说想把女儿带回家。钱均夫一口应允,但是有个条件:“这个闺女我太喜欢啊,她现在是我的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蒋百里夫妇满口答应:“好啊,门当户对,我们赞成。”

蒋英后来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成为优秀的歌手、钢琴家。没想到,这个原本是钱家过继女儿的“钱学英”,最后还是嫁到钱家,成为钱家的儿媳。

钱均夫把蒋英当成自己的亲女儿,蒋百里也把钱学森视作自己的儿子,关怀备至。蒋百里对钱学森的一生,影响极大――就是因为蒋伯伯的一句话,促使他赴美留学深造,选学了航空专业。后来蒋伯伯又专程赴美探望他,帮助他结束父子争论,攻读航空理论。

那一年,钱学森正为出国的事情烦恼,举棋不定。就去请教蒋百里:“蒋伯伯,我是去美国还是去德国?我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呀?您帮我拿个主意吧!”

蒋百里家没有男孩,他一直将钱学森视作自己的亲儿子,非常关心他的成长。他多次对钱均夫说:“咱的学森,是个天才,好好培养,可以成为中国的爱迪生。”这会儿,他得知钱学森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喜上心来。

这几年,蒋百里受指派,以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的身份考察日本、德国,特别注意到空军,先后给提交了数个报告,建议中国应无条件迅速扩充空军,主张空军独立并迅速发展,以应战争急需。他想了想,对钱学森说:“你要留学就应该去美国。中国将来空军独立,现在急需航空技术人才。你可以去学习造飞机,研究空军建设。”

1934年8月,钱学森赴美深造,选择了航空专业。

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森哥。这时蒋英十五岁,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比她大八岁的钱学森已是成熟的男子汉,他很喜欢这个爱说爱笑的小妹妹。他亲昵地对蒋英说:“英妹,你的笑声特美,你能保持下来吗?即使若干年后,依然如故,可以做到吗?”蒋英调皮地反问道:“为什么?”钱学森坦诚地说:“因为,没有什么比快活和清纯更可贵的了。”

这天,蒋英特别高兴,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钱学森把它当做珍贵的礼物放在藤条提箱里,带到了美国。

1935年底,蒋百里奉派出访欧美各国考察军事,蒋英和母亲、五妹蒋和同往,蒋百里安排喜欢音乐的蒋英、蒋和留居德国柏林,学习音乐。

蒋英喜音乐,临别时父亲嘱她,初级学校毕业后,一定要考专门的学校学习音乐,并说:“你学音乐,到了有成就的一天,可能会感到空虚和孤独,那时候你不可厌倦而放弃,这是你一生学业成败的关头。”

嗣后,蒋百里夫妇到了美国,看望了正在留学的钱学森。

这一年是钱学森负笈美国的第二年,他拿下了硕士学位。钱学森见到蒋百里如见亲人,说出了与父亲的争论:他打算下一步攻读航天理论,父亲回信说中国航天工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他要儿子继续研究飞机制造技术,不要见异思迁。钱学森则认为,西方国家航空工业非常发达,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若从事飞机制造业研究,很难超过西方国家。掌握了航天理论,则能跨越式发展,有超越西方的可能。为此,父子俩书信往来,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回国后,蒋百里立即去见老友钱均夫,对他说:“学森的转向是对的,你的想法却落伍了。欧美各国的航空趋势,进于工程、理论一元化,工程是跟着理论走的。”他举例说:“美国造一架飞机,如果有理论上的新发现,立刻可以拆下来改造,因为他们是个富国、有钱。我们中国就做不了,所以,中国人学习航空,必须在理论上用功……”一番话,让钱均夫豁然开朗。他尊重老友的意见,致函儿子,表示理解他的想法。钱学森如释重负,从内心里感激蒋伯伯。

中日战争一触即发,筹建中国空军,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迎来首批学生,钱学森受派实习并作指导,蒋百里也应邀为学生作《兵学革命与纪律进化》的演讲,两人在笕桥机场相遇。

钱学森在美国,蒋英在德国,彼此多年没有来往。然而,当蒋百里把蒋英在欧洲的留影拿给钱学森看时,钱学森的心里掀起了波澜。

蒋百里得意地说:“你的英妹很有音乐天赋,再过几年,我给她买一架钢琴,大的,大钢琴声域宽音洪亮,音乐好听!”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钱学森默默地记下了这句话。

然而,这次见面竟成永诀。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在陆军大学校长的任上,因过度劳累引发心脏病而逝世,年仅五十七岁。

噩耗传到美国,钱学森手捧着蒋伯伯的一张半身相片放声痛哭,稍后将蒋伯伯的一首言志诗“犹有书生气,空拳张国威;高歌天未白,长啸日应迥”,端端正正地抄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

钱学森在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的指导与合作下,开始了高速飞机的气动力学、风体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并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自此,钱学森与冯・卡门齐名,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听从父亲当年的嘱咐,蒋英在德国学习音乐。从柏林音乐大学毕业后,转入瑞士卢塞恩音乐学院研究生班深造。生活非常艰苦,她却依靠坚定的信念,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46年,蒋英结束了在欧洲长达十一年的求学生涯,回到了祖国,此时她已经是一位出色的女高音歌唱家。

1947年7月,上海兰心大剧院。上穿碎瓣梅花衬衫、下着百褶黑长裙的蒋英款款走上台来,面向观众缓缓鞠躬,然后用甜美、圆润的嗓音,演唱了几首德国歌曲,接着,又唱了两首法国歌曲,最后,她用高八度的声调,连唱了三首弥撒曲。谢幕时,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如潮。

这是蒋英归国后的首场独唱音乐会。第二天,她的照片刊登在上海、北京的各大报纸上。

那年的旧历七月初七,钱学森来到蒋家。他走到蒋英面前恳切地说:“英妹,十二年了,我们天各一方,只身在异国他乡,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多么需要在一起,互相提携,互相安慰!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还要相逢,我们却一别十二年,太残酷了。这次我回来,就是想带你一块儿到美国去,你答应吗?”钱学森的话恳切而又真挚,使蒋英深受感动,她伸出手来,紧紧握住了钱学森的手。

整整十二年,因为战乱,两个人中断了书信来往,但是,长久的分离,并没有封冻两颗相爱的心灵,相反,更加重了他们之间的思念。他们都在无言地等待着对方。

一个月前,钱学森从华文报纸上获悉蒋英回到上海开独唱音乐会的消息,便乘暑期之隙,回到阔别十二年的上海,见过父母,特意选择在“七夕”这天约见英妹,向她求婚。花前月下,两人久别重逢,有说不尽的思念之情和甜蜜喜悦。

一个星期后,钱学森和蒋英的婚礼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森哥送给英妹的唯一“信物”,是一架德国制造的黑色大三角钢琴,这一年,钱学森三十六岁,蒋英二十八岁。

钱学森本打算留下为国家效力,但他看到政府腐败,在多灾多难的祖国,科学家不过是统治当局的装饰品。考虑再三,他决心返回美国继续他的喷气推进技术研究。

几日后,钱学森与蒋英双双飞到美国波士顿。

1955年10月,在总理亲自过问下,美国政府终于准许钱学森夫妇回国。那架三角钢琴与他们一起回到了祖国。它不仅是钱学森和蒋英历经风雨的爱情见证,同时也寄托着父辈蒋百里的殷切期望,蕴含着蒋百里和钱学森的浓厚翁婿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理论家、爱国将领,蒋百里毕生以国防建设为课题,探求中国抵御列强侵略的途径和方法,对钱学森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晚年,钱学森经常流露出对蒋百里的怀念和崇敬之意,欲将部分手稿捐献海宁,在蒋百里纪念馆里设国防厅。

2008年5月,海宁博物馆主任吴德健第三次赴京拜访钱学森,钱老及家人得知海宁即将重建蒋百里纪念馆,非常开心,当即表示将竭尽所能给予支持。2012年是蒋百里一百三十周年诞辰,钱老说,希望在纪念会上,把他自己的部分著作、手稿及一些特别的科普模型捐给海宁,并在纪念馆里设一个国防科技厅。

2008年8月,一位女记者采访钱学森先生。钱先生回忆自己的一生,深情地说:“对我这一生影响和帮助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总理,一个是蒋百里先生……”

2008年11月,一场名为“纪念蒋百里先生逝世七十周年”的图片展在海宁拉开序幕,《蒋百里先生墨迹》一书也在当日首发,书中收录了蒋百里生前的一百多件珍贵手稿。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受父亲之托,第一次来到外公和母亲的故乡,就蒋百里之墓迁回故里等事宜进行协商。2009年4月,钱永刚再来海宁,出席了“钱学森爱国业绩展”暨“神舟七号”科普展。此次展览,鉴于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特殊贡献,航天工业部特别批准“神七”模型第一次在县级市展出,钱学森对此十分欣慰和赞赏。

相关期刊更多

前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

前沿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学前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