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议钱学森之问与中美教育模式之差别

小议钱学森之问与中美教育模式之差别

摘要中美2国的教育反映了2种不同的知识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灌输,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从学校教育的基元——课堂教学入手,分析中美教育模式的特点,提出广义的教育概念。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中美教育模式知识观

1中国课堂与美国课堂

1.1中国课堂

这是一节化学课,高中一年级,课题是环境保护。课堂流程是这样的:老师先讲解环境的概念,接着告诉学生全球环境十大问题,然后是我国的环境现状,接下来是环境保护的概念及措施,最后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老师告诉学生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告诉学生什么是酸雨,酸雨的pH范围及酸雨的危害,我国酸雨分布的主要区域;告诉学生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它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造成的危害,等等,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概念准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反响并不热烈。

1.2美国课堂

波士顿远郊一个叫哈佛的不足6000人的小镇,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上课方式:外出考察。考察对象:当地的纳什瓦河(NashuaRiver)。考察之前,老师对全班讲了这条河的故事:纳什瓦河开始是被印地安部落占据,那时河水清澈,可以健康饮用。后来欧洲殖民者从印地安人手中夺得这块土地。他们沿河建了许多造纸厂,把废料不断倾倒到河中,最终造成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20世纪60年代,当地有位叫MarionStoddart的环保主义者发起了抗议运动,最终联合工会和企业领袖展开了对该河的治理,建立了8个污染处理厂和宽大的沿河自然保护带。结果,河水开始清澈起来。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去研究一下,这条河如今是否在环境上安全。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设计了对河流的测试方案。大家带着各种捕捞的网具和瓶子,到河中荡舟,随时捕捞各种生物,从鱼、乌龟、各种昆虫到蚊子的卵无所不有。捞到的东西,要放到瓶子里分类统计。最后得出了结果:在所捞到的生物体中,有27种是对污染极度敏感的,有253种是对污染有一定的容忍力的,有18种是对污染有容忍力的,有一种对污染的容忍力不明。最后全班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这条河流基本上健康安全。

2对2节课的反思

一节中国高中的化学课,一节美国小学的科学课,2者之间有没有可比性呢?从内容上来说,2者都跟环境有一定关系,从上课形式来说,我们崇尚理论,美国重视实践。我们偏重于“听”,美国偏重于“行”,一个静态,一个动态,孰优孰劣?

我们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想象力越来越贫瘠?这是自然的规律,还是教育的失误?我们在批判:教育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培养出的多是高分低能的考试型人才。不可否认,这些和我们的教育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总体来说,我们学校的上课方式还是单一的,我们的题海战术还是孩子们获取高分的常规武器。我们的初中学生要在教室上课直到晚上10点,而美国的中学生每天下午3点半就放学,他们评价学生的标准,除学业成绩外,十分注重实际能力,包括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独创能力、个人特长和发展潜力。而我们,虽然强调尊重学生个性,但在我们周围,从小学开始,好学生无一例外地必须学习成绩优异,而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不管有无专长一律被打入差生之列饱受冷眼。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教育是否应对这种现象负全部责任?众说纷纭。但是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完全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教育折射出了我们的思维习惯,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美国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实用性和个性化,这与强调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所谓“美国精神”相呼应。美国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求、学生个体发展的多种需求,成为美国中学制定一切教学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强调差别、强调多样化、强调地方和学校的自主权,这些都赋予了美国学校教育的高度弹性化、高度个性化。在这样的制度下,美国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轻、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创造精神、有独立见解、较为深入了解社会。而我们,受几千年儒家思想影响,骨子里仍难以摒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在我们周围,家长们在攀比别人的孩子考了多少分、报了哪些课外班,上了哪个名牌小学、中学和大学,老师们在攀比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去“比”?

不错,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但是,如果缺失了脚踏实地和实干亲为精神的支撑,那么,我们的梦想与空想又有何差异呢?

3中美教育模式的差异

3.1我国教育模式的特点

我国的教育脱胎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私塾教育,曾受到殖民地半殖民地教育和苏联教育模式的很大影响。其中,除了在“康梁变法”和“共和时期”,我国长期对欧美教育是抵触的[2]。

第一,学校教育整齐划一。绝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模式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讲,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教导:上课要抱臂坐好,老师讲课不能随便插嘴,有问题提问要举手;对学生来说,从小学开始,上学就意味着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卷,而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所有试题无一例外都有标准答案,越雷池一步就只能得个大大的鸭蛋。教育方式呆板不灵活。这种学校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更像是考试的机器,会背诵,得高分,但是很多学生都不能灵活地把知识应用在实践之中,更谈不上思想的创新——呆板的课堂教育只能培养出思想固定僵硬的高学历人才。

第二,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鼓励与众不同,而不是人云亦云,鼓励独一无二,而不是“泯然众人”——中国其实并不缺少这样的理想,1929年,陈寅恪在他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文中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当下的学校教育,离这个理想不是近了,而是更远了。短视的实用主义教育盛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而仅仅是一个考试的工具,连孔子所说“君子不器”也做不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但是绝大多数孩子的个性在教育的多年教化之下被磨灭了,极少数“冥顽不化”的另类则被贴上叛逆的标签成为家长老师教育孩子时的反面教材。

第三,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以后走向社会的时候有能力立足,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是完全脱离的,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而并没有或者不会真正应用到实践之中。究其原因,学生“记住了”知识,但是并没有真正学会,更不要说应用了。

3.2美国教育模式的特点

第一,课堂气氛轻松,课外作业不多但是有趣。美国的课堂教学民主、和谐、生动、活泼,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具体实施由孩子凭想象去做。例如手工制作,孩子可利用各种工具、材料“为所欲为”,教师不多干预,作品五花八门、别出心裁。作业形式大都符合孩子的心理,让他(她)们乐于完成,如观察某一现象、制作一件手工制品等。孩子完成的作业虽然有的幼稚、有的不伦不类甚至荒诞,但毫无思想制约,充分体现并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第二,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注重社会交往能力。针对孩子爱玩的天性,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旅游,使他们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美国的风景区、历史和文化设施均优惠学生参观。老师还组织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是由老师越俎代庖,而是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独立完成,从中不难体会到美国中小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第三,校内活动丰富、生动,发展个性。除算术、英语、科学等课程外,其他课程均以活动形式进行,用孩子和家长的话说,就是“玩”,如游戏、绘画、手工制作、植物栽培、表演等。美国是政治、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注重人的个性,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教师对学生“管”得不多,评语多是鼓励性的,以国内观点看,未免有些“放任自流”!

4对我国教育模式的思考

钱老曾说过,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2个高潮,一个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北京师大附中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6年,一辈子忘不了的6年。在附中所受的教育终身影响着他。他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大洋彼岸的加州理工学院,带给他的是另一种惊喜。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问题不容回避,但教育从来就不是脱离于社会之外的,它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折射,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教育观念不应该只是狭隘的学校教育,它应该是囊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大教育”!在我们一味地指责教育的弊端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有社会、家庭、学校联合起来,才可能彻底改变教育的现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但愿,“钱学森之问”不要成为无解的“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