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钱学森的精神

钱学森的精神

钱学森的精神

钱学森的精神范文第1篇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永远的丰碑。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科学界的一代伟人,钱学森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还留下了弥足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收看文献影视片《钱学森》,了解了钱学森追求科学、执著爱国的一生,学习了钱学森的感人事迹以及钱学森精神的深刻内涵,心中感触颇多。

钱学森是一代科学巨人、中华优秀儿女的典范,他的成就可以说是高山仰止、大海无边,对于像我们这些普通的兵工人而言,穷尽毕生的精力可能也不能达其十之一、二。有些人会说,既然我们可能永远不能取得钱学森那样的成就,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钱学森,又学习他什么呢?我认为:虽然我们可能永远取不到钱学森那么大的成就,但要学习他那已被注入丰富内涵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坚定的爱国精神

他在国家贫穿落后的时候萌生赴美国学习以图国强的远大理想,在美国学成后又不畏艰险、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他说: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是对党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对伟大祖国无限热爱的"惟图国强、不图己荣"的足以感动天地的爱国情怀,是把个人的理想、抱负、追求与党、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的崇高精神。我们应该向钱学森学习,在确立个人理想、追求以及平常的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时刻以祖国、人民为念,始终把祖国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使我们的爱国情怀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是蜗居于我们的脑子里,而是具体地落实到行动中。

二、密切联系实际的精神

科学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包括认识人类自己的知识和学问;而探索未知领域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是科学的任务。钱学森早年在美国从事导弹控制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在维纳《控制论》的基础上,于1954年写出了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工程控制论》,讲的主要就是对系统的调节与控制。这可以说是钱老系统思想的萌芽。1955年回国后,在主导"两弹一星"的成功实践中,钱老运用、发展了这一思想和方法,提出了系统工程的管理理论,继而又把它推广到社会、经济等各个管理领域,开创了系统科学这一大的学科门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钱学森说:"管理科学是密切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它有很大的作用。它一旦起作用,就了不起,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无论出国考察还是在国内工作,只有一条,联系实际。" "实践是人认识客观的唯一途径。" "我一生工作的中心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有科学研究联系实际,才能让科学服务于社会。

三、始终坚持革命的精神

钱学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始终坚持革命的伟大的思想家。他说,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生产技术的提高,而生产技术的提高则是技术革命引起的,而产业革命是由技术革命推动的。系统工程在管理技术和方法上的革命作用,也属于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人改造世界的飞跃,是由科学革命引起的。人要改造世界必须先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学问知识即科学。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引出了现代意义的科学,即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飞跃,即科学革命。"人类社会的发展,事物的发展,当然不止于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还有社会革命,我们一般讲革命是指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飞跃,从原始社会的崩溃到奴隶社会的建立,从奴隶社会制度变为封建社会制度,从封建社会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都有是社会制度的变革、飞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次人类社会的飞跃。这是大家熟悉的,叫社会革命。""我们不仅看到新的技术革命,同时也要看到人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革命,还要看到生产体系的变化,这个非常重要,因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生产体系的变化或者叫产业革命,这些对我们的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都有密切关系。新的科学革命,将会大大开阔我们的眼界,给我们新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有科学的预见性,我们不是等着事情来了,再应付一下,我们要有预见,有计划地推动这些科学的发展,来迎接这些新的科学革命。"

坚持科学性的科学家,旗帜鲜明地大谈技术革命、科学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革命性。这种精神是是难能可贵的。

四、善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钱学森说"中国人为什么不敢闯?科学在于创新,在老圈子里兜是没有出路的。"他还说,"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这里的障碍是人们习惯中的部门分割、分隔、打不通。大成智慧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所以能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

正是由于钱学森具有极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他才对我国航天事业、对"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上世纪退居国防科研领导岗位后,他有了许多的理论创新。他开创和积极参加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大的科学部门的研究。钱学森到了晚年,他的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达到了新高度,形成了钱学森综合集成思想,其意义和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

五、谦虚好学的精神

知识无涯而学有涯。钱学森涉猎的学科门类与领域广、学术思想活跃、创新性强,但钱学森总是说:"我不知道的实在太多";"科学技术是无止境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我更是一个学生。""认知过程是无穷的,知识是无穷的。历史、发展、前进,永无止境。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一小块,我们不知道的才是大海!"

看看目前在我们社会,什么"某某大师"啊、什么"某某之父"之类称呼,真是令人目眩神迷啊。称呼者大多是吹捧,而被称呼者,却大多又听之任之,这里哪里还有一点谦虚好学的精神呢? 谦虚使人进步,钱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钱学森50年来,不贪图名利,默默奉献,尽职、尽心,将毕生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和钟情的科研事业,从未向祖国和人民索取任何回报。像春蚕一样为人民吐尽了蚕丝。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伟人的精神是无限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更值得年轻一代学习发扬。

钱学森的精神范文第2篇

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使学习钱学森精神具体化。“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这就是钱学森的科学态度。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所以,大家都应该立足本职,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学习其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其不怕失败打击的科学态度,学习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科研精神,要结合自己岗位,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明显有效举措,强化自查督促力度,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不畏艰难,忠诚爱国,使学习钱学森精神群众化。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当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时,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四周多么恐怖,但是他通过国家的帮助依然回来了。“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等等这些话,发自内心,让人震撼,强烈彰显一颗爱国、爱人民的赤诚之心,他忠于祖国,忠于事业,忠于人民,他忠贞不渝的爱国情结,视死如归的赤诚心境,值得国民每一个人学习,要认真学习其爱国精神,凝聚建设国家的强大合力,加快现代化国家建设步伐。

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使学习钱学森精神经常化。钱学森经典的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他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因此工作中,大家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改革不适应、不符合、不相配套的旧经验、旧制度、老做法,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时时刻刻将钱学森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融入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切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分析新现象,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全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钱学森的精神范文第3篇

1929年9月,钱学森从北师大附中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专业学习,1934年毕业。

1.在极其严格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且全面发展

钱老在交通大学毕业的时候,总成绩是机械工程学院第一。为此,当时的校长黎照寰先生专门给他发一个奖状,表彰他“潜心研攻,学有专长,特授奖状,以示鼓励”。

1931年,交大机械学院开设了航空工程课程,当时是由一位美国教授来授课,钱学森在四年级时选修了这门课,他的成绩是选修该课程14人之首,为他在交大毕业后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老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还坚持全面发展。在大学求学期间,钱老系统地学习了当时最前沿的哲学与艺术等著作,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普列汉洛夫的《艺术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西洋哲学史》,提升了他的宏观与微观思维水平。所以现在看钱老的科学思想、教育思想以及对社会的那种洞察,其实在他青年时期就为这些方面奠定了很好的知识和思想基础。钱老在交通大学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当时他参加了管弦乐团、军乐队、雅歌诗社,他还做诗。在管弦乐团中,他是唯一一位小号中音喇叭手。

2.钱学森一生热爱科学,忠于祖国

钱学森一生情系着母校。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时,专程回到母校做学术报告,把工程控制这一崭新的学科领域介绍给师生,至今我们在研究生培养中还有这门课程。1955年钱学森再次回国,他又回到母校看望老师。

1957年2月14日,当时已经来到西安的校长彭康代表学校致信钱学森:“欣悉你荣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1956年科学奖一等奖,我校全体师生谨致以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获得光辉的成就和作出重大的贡献,并预祝你在祖国的科学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就。”而且当时为鼓舞母校的师生,把他的《工程控制论》,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还有贝母植物碱的研究,陈列在校史资料中。

1957年3月25日,钱学森写信给彭康校长说,我的最高希望是明年能到西安参观母校的新址,同时他来信表示,我们知道迁校问题已经得到党和政府高级领导的注意,我们应该服从并支持这样的决定。1957年,在总理的亲自指导下,交通大学的主体西迁到西安,在西迁的过程中有大讨论,一些师生对西迁还有不同的意见。钱学森当时支持交通大学西迁,他认为祖国西部的开发需要交通大学的支持。可以说西安交通大学是建国初西部开发的排头兵。

1959年9月19日,钱学森专程从北京到西安参观母校。

1993年,学校致信钱学森,希望用他的名字命名图书馆。当时钱学森非常谦虚,他说:“新建的图书馆用我的名字命名这使我惶恐不安,在交通大学学习过,对祖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有多位,我怎么能算得上?”之后学校再次去信陈明命名图书馆对于激励青年学生成长的意义,钱学森终于同意了。

199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复函,同意命名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钱学森图书馆”。在复函中说:“以钱学森同志命名图书馆充分体现了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可以激发和鼓励广大师生以钱学森同志为榜样,忠于祖国,热爱科学,服务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贡献。”同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为钱学森图书馆题写了馆名。

2001年12月11日,钱学森为西安交大题词,他的题词是这样写的:“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师生要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人民,在21世纪努力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在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的前夕,我们把钱学森图书馆前的一条路也命名为“学森路”。

2011年是钱老诞辰100周年,我们纪念这样一位伟人,就是要让他的精神和思想永存。2006年,学校开始思考:如何践行钱学森学长的教育思想,如何培养出有思想、有理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经过一年半的准备,2007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实验班正式开班。

二、钱学森实验班与优秀人才培养

1.创建钱学森实验班的初衷

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认为,科学家不仅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还要有哲学和人文艺术的修养。前面谈到钱学森在交通大学学习期间的情况,我们从他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可以悟出一些人才成长的规律。

根据钱学森的教育思想,西安交大结合自身的特点,2007年开始在自主招生和保送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钱学森实验班学习,教学团队由一批优秀的教师组成,教学大纲、课程组织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是开放式、启发式、小班讨论:二年级以前不分专业;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的课程都需要选修。我们就是要为学生创建一种学术批判、人文包容的成长环境,并让学生与教授们面对面的交流。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2.钱学森实验班与“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不能仅从大学的人才培养角度来解释、来回答,因为科学大师的出现离不开社会发展的环境,而且我们从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也可以看出,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与社会的大环境相关,与国家的科技进步密切相连。因此,回答钱学森之问不仅是大学的问题,更要放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去思考,不能简单地苛求我们现在的教育。创新是科学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我们不能期望大学教育就能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创新需要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基础,而这些基础恰好是大学教育必须要承担的。这才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3.人才培养的因材施教与师生互动

钱学森实验班就是在原有的教学传统中走出一条新路,对如何组织教学、学生如何互动实践,如何让学生有实践兴趣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比如,我们创建了工程坊,作为学生创新实践的学习工厂,这些改革措施逐步地向教育教学的纵深推进,在2010年的本科培养方案中,我们有意识地吸收了钱学森实验班的教改经验。

钱学森的精神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李约瑟难题;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20-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10月31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驾鹤西去,我们在怀念这样一位大师的同时,他那一句振聋发聩的质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引起了上自国务院总理、下至黎民百姓的广泛讨论和深思。

2005年,同志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归结起来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其实,“钱学森之问”,在上个世纪也有一位英国人提出过。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分析了原因: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综上所述,虽然“钱学森之问”是关于教育,“李约瑟难题”是关于科技,但是,两者都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事实上,科技的发展需要有大量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所以科技发展是要靠教育支撑的。2009年11月3日,同志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赞同并引用钱学森的意见:“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中国现在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方式办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强调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我国人才培养应直面“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教育问题的思考,在中国期刊网以“钱学森之问”为篇名检索出很多篇文章,其中70%以上都是针对高等教育来展开讨论的。其实,我们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个阶段,无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着各种问题的存在。面对“钱学森之问”很多人把矛头直指高等教育这是有失偏颇的。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学前教育抓起,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之后的茁壮成长。

1. 学前教育改革:在“尊重的教育”理念下进行

自古以来我国家长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直到今天我们的学前教育仍普遍存在违背学前儿童的成长规律,过度开发儿童潜能的现象。很多教师与家长对学前儿童成长的规律缺乏了解,重视学前教育却又使学前教育在他们的高期望下演变成了“神童教育”和“超前教育”,严重违背了学前儿童成长的规律。所谓“神童教育”就是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神童、天才的教育。而“超前教育”是指超越儿童常规发展,把儿童以后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的教育。当前,我国各种“兴趣班”如舞蹈班、乐器班、歌唱班等如雨后春笋般一浪高过一浪,学前教育中的“超前教育”日益突出。

“神童教育”和“超前教育”的实质是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把儿童当作满足成人高期望的工具。“神童教育”和“超前教育”的弊端已经得到多方面研究的证实。脑科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脑区发展的可塑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环境刺激和经验会使儿童形成不同的神经环路,某些方面的过度刺激可能会影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法国教育家卢梭早就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针对这些问题,为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笔者建议从“尊重的教育”理念出发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尊重的教育”理念是东北师范大学率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为内涵,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追求。这一理念不仅仅是一种对教育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停留在口头上的口号,而且应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甚至一种信仰,从而促使教育活动、教育事业发生切实的改变甚至革命。建议家庭和学校合作起来,共同发现学前儿童的兴趣所在,尊重学前儿童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强调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尊重儿童的个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优化儿童的性格和气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坚毅精神。

2. 基础教育改革:以陶行知的“六个解放”为指导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口号虽然都是素质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绝大部分中小学实行的却仍然是应试教育,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其情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古时候我们的评价理念是“学而优则仕”,现在我们的理念是“考高分就是好学生”。

钱学森曾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其中一个就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另一个就是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士。钱学森后来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师大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钱学森第一次见到冯卡门,就得到了这位世界著名大师的赏识,就是因为他具备了一个优秀科研人员应有的素质,即敏锐的思维。这种素质的形成与北师大附中实施的宽松、自由的教学理念和学习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让我想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段关于儿童“六个解放”的论述: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要把儿童关在笼中,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他们。卢梭曾说过,孩子是自然之子,让他们自发、自动地从环境中学习,比传统的书本教育要有效率得多。如果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上都能以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来要求自己,让学生的身心、思想都能得以解放,让学生不再为框框条条的标准所束缚,不再为繁多复杂的考题所桎梏,不再对学习心存畏惧,不再对标新立异视若畏途。那时,我们的学生们对学习充满向往,对知识充满渴求,神思飞扬,激情勃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更强,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正式启动。

3. 高等教育改革:以树立“创新的大学精神”为目的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钱学森2005年3月29日的一次系统谈话中指出: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人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培养大学的创新精神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这个代表当今世界科学最高水平的奖项已经颁发了百余年。从诺贝尔奖诞生以来已经产生了400多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其中美国是最大的赢家,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占到了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据统计,美国有近3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美国能获得这么多的诺贝尔奖,看看其大学精神就知道了:哈佛大学以师资雄厚,将近40名教授因获诺贝尔奖而著称,学生以学术卓越、全面发展、自信能干而闻名。耶鲁则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盛产总统而骄傲。而普林斯顿大学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并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享誉世界。哥伦比亚大学既是一所大学,也是一所大企业,也培养出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年轻的斯坦福大学以强烈的进取精神,提出不因袭任何传统,沿着自己的路标向前,以“学术顶尖”的构想建设大学,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

善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灵魂。要想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个性,没有创新是不行的。总之,凡是有特色的大学,都因善于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而成名,并培养出了一大批世界各领域的杰出人才。所以,树立具有创新思想的大学精神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杰出人才。

三、结语

2010年7月29日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提到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培养各级各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这次规划纲要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已经足够意识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无论在哪个时代,培养杰出人才的基本规律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杰出人才所具备的品质也基本相同,比如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迷信经典和权威、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对于这些优秀品质的培养不能光依赖大学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育乃至学前教育就有意识地进行。“钱学森之问”是钱老的临终遗言,也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针政策制定的一个参照物。但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光停留在教育界,也不仅凭国家的一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而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用实践去完成。

参考文献:

[1]乔文达,董奇.神经神话与早期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6(05).

[2]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盛连喜.尊重的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钱学森的精神范文第5篇

继往开来谱新篇

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于1961年,是全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全国自动化科学技术领域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学会成立50年来,以“促进自动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自动化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自动化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为宗旨,目前拥有会员4万余名。设有学会办事机构、25个专业委员会、7个工作委员会、28个省市学会,主办刊物5本、合办刊物5本,覆盖了自动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各个层面。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孙优贤院士在《中国自动化学会五十年光辉历程》的报告中,详细回顾了过去50年来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自动化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他指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自动化已成为保障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核心科学技术之一,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今后,自动化学会仍应作好创新研究和创新发展,争取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获得一大批突破性的重大成果,打造一批学术会议的著名品牌,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创新服务平台,建立一支致力于学会工作的专业的队伍。他号召所有中国自动化人紧密团结起来,传承钱学森伟大科学精神,共同开拓中国自动化事业的美好未来。

50年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中国自动化人孜孜不倦地为推进中国自动化与信息、智能科学技术事业的学术发展和技术创新,提升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贡献了积极的力量。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奋力迈进的一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自动化学会将继往开来,继续发挥好自动化领域“服务企业、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良好作用,抓住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大会还为学会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一批优秀学会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等十个集体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先进集体奖”;湖北省自动化学会王永骥等23人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工作者奖”;文传源等11人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五十年杰出贡献奖”;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董西松等人分获“第五届ABB杯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一、二、三等奖;此外,大会还颁发了首届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及第二届中国自动化学会杨嘉墀科技奖。

交流学术氛围浓

“中国自动化大会”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始于2009 年,隔年召开。2011中国自动化大会自筹备以来,共收到来自17个研究方向的论文700余篇。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隆德大学自动化控制系Karl Johan Åström教授等来自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进行了精彩的大会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吴宏鑫院士在《航天控制的现状与未来》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航天控制技术是决定航天器发展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水平直接制约着航天器的功能和性能。他从航天器三大领域,即高性能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与深空探测器,分析了高精度姿态控制、快速机动与稳定姿态控制、飞船返回再入控制、交会对接控制、深空探测自主导航和自主控制等航天控制现状。他认为,基于特征模型的智能自适应控制,把智能与自适应控制结合考虑是解决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问题大有前途的方法。

中国工程院柴天佑院士在《复杂生产制造全流程一体化控制系统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现代工业迫切需要实现产品质量、产量、能耗与物耗、产品成本等综合生产指标的全局优化。这就需要在原有工业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全流程一体化控制。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研究生产全流程一体化控制系统成为可能,当前,一体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教授在《再论平行控制理论与方法》中提到:平行控制旨在以数据为驱动,通过虚实互动的方式,对复杂系统进行控制与管理。其核心思想是使实际系统趋向人工系统,而非人工系统逼近实际系统,通过人工系统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平行控制应当在不断探索和改善的原则下,建立相应的体系和方法,利用人工系统、计算实验、平行执行等理论和方法,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思想和分布并行式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建立复杂系统控制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以此实现复杂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浙江大学褚健教授在《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报告中提出:塔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通过分布式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几十万面太阳能反射镜的集群跟踪控制,将太阳光聚光到太阳能的吸收器目标点(太阳能锅炉),加热工质完成光―热能转化。该项技术在国内推广尚属起步阶段,如何提高大规模聚光系统跟踪精度、提高光电转化效率、缩短工程调试周期都还是世界性技术难题。

清华大学周彤教授在《稳定性、正实性、鲁棒性及希尔伯特第17问题》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稳定性、鲁棒性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正实性是闭环控制系统中存在静态非线性,是其线性部分所必须具有的特性。这些在工程系统设计中从不同侧面对系统分析与设计所提出的要求,在其判定方法与设计算法研究中与数学中的希尔伯特第17问题及其推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试图从问题解决的方法论侧面,探讨关于稳定性、鲁棒性、正实性等的已有主要判据与希尔伯特第17问题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处理此类问题的统一框架,并进一步讨论近年来广为关注的多维空间分布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与正实性等的判断问题。

此外,大会还安排高速铁路和城轨运行控制系统、智能电网与控制、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基于数据的建模控制及优化、新能源与绿色制造自动化系统及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专题会场和70余个精彩的专题报告,分别报告各分支和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记者发现,每个专场不仅座无虚席,还加了很多椅子,更有很多与会者是站着听全程报告,学术氛围异常浓厚。

钱老精神永传承

钱学森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始人、第一和第二届学会理事长。为缅怀钱学森先生,追思他作为新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奠基者,为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毕生心血和作出的卓越贡献,弘扬钱老的科学精神和光辉思想,本次大会特邀钱学森先生的秘书、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研究院涂元季将军作题为《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 弘扬钱老科学精神》的报告,他饱含深情地回顾了钱学森先生的严谨治学与真诚待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全体与会者。大会还邀请钱老的女儿钱永真及其先生出席会议,并专设“钱学森科学与教育思想研讨会”,由戴汝为院士主持。

与会者围绕着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大成智慧教育”构想、思维(认知)科学、社会思维与群体智慧、“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理论、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统一结合、品德情感与智慧能力并重、培养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等创新的教育思想,以及在学习、继承、发扬钱学森践行大成智慧学,实践钱学森教育思想活动中的体会和经验等,深入挖掘、探讨钱学森教育思想理念和杰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戴汝为院士回顾了当年跟随钱学森学习的一些往事。戴院士说:“上世纪50年代,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力学所工作。当时力学所的高级研究人员数目多于所内大学毕业生人数,所以每个毕业生都能得到一位高研作为导师。我幸运地分配到钱学森先生门下,从事科研工作。当时我也参加学习工程控制论,听钱先生讲课并且帮他整理笔记。每一讲座结束,我把整理好的听课笔记再送给钱先生审阅,他在一些我笔记不准确的地方做出修改。记得每次去钱先生办公室送审我的听课笔记时,我都很紧张,生怕自己记得有错挨批评,但每次一见到钱先生时我又会鼓足勇气一股脑儿向他提出自己没有听懂的问题,有几次他听完我的问题后只简单说一句‘听不懂!’就又低头在办公桌上处理文件不理我了,我尴尬地站在那里……我知道钱先生的任务远远不是研究所这些工作,他肩上还承担着国家的大事呢!所以我生怕耽误他的宝贵时间,正寻思是否离开他的办公室的时候,钱先生却说话了,他指出我提的问题表明思维不清楚,又告诉我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思考等等。于是我恍然顿悟:钱先生是在教我思考问题的方法。经历了几次类似的‘尴尬’,我深深感悟到自己在科研思路及科研方法上明白了很多,这使我在科研道路上终身受益!”他认为,钱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和智慧,对科技前沿问题的敏锐与把握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向科学进军的学习榜样。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顾基发研究员在《钱学森从工程控制论到系统工程再到系统科学的历程》的报告中说到:今年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回顾他的一生都在为科学和技术事业而奋斗。他的钻研是深刻的,他的视野是宽广的,站的高度又是战略性的,因此人们称他是三维科学家。他对科学研究是极其严谨和认真的,但是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是很深的。所以我们不单要学习他的科学钻研精神,更要学习他的道德情操!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西南交通大学思维与智慧研究所所长尹红风博士在研讨会上就“钱学森之问”、新技术革命、思维科学与智慧科学、钱学森晚年成就等内容作了发言。他认为,钱学森开创的思维与智慧科学,是中国第一次在人类科学重大问题上取得的世界上领先的突破,是科学的革命,也是新技术的革命。仰望星空,追求真理;传承和实现他的思想、理论和规划,也许就是对“钱学森之问”最好的回答。

北京科技大学涂序彦教授回顾了钱学森先生亲自指导研究“协调控制”、“大系统控制论”的过程。他说,钱学森先生是“工程控制论”的创立者,是国内外自动控制、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领路人,是开拓创新的科学家、德高望重的教育家。钱学森先生的高尚品德、科学精神、教育理念、治学方法,是我国科学技术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师道楷模。

相关期刊更多

前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

前沿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学前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