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裁;体裁分析;体裁教学法

一、体裁

就对“体裁”的认识,秦秀白在《体裁教学法评述》一文中总结到:主要有两个学派:以Swales 和Bhatia为代表的“Swalesian School” 和以 Martin为代表的”Australian School”。John M. Swales认为,体裁是交际事件的一种分类,“包括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交际事件就是按照特定目的和特定程式运用语言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办事的实例。Jim R. Martin把体裁看作是“一种有步骤的、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社会交往过程”。两个学派对体裁的界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都认为交际目的决定题材的存在,使得某类语篇具有大体相同的图示结构,这种图示结构影响着语篇的内容和语言风格的选择。(2)都强调体裁的常规性和制约性,认为体裁是语言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的社会交往工具,其基本原则不能随意更改。(3)体裁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文化因素或语篇变量的不同,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之间仍然存在某些差异。

二、体裁分析

黄小琴在《“体裁”分析及其在ESP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详细论述了语域分析、修辞分析及体裁分析。并指明:语域分析的重心在于句子的语法和词汇;修辞分析的重点在于研究句子如何组织以构成语篇并生成意义。它们对应用语篇分析都有一定的优点,但是都局限于语篇中某些句法特征的分析,不能揭示语篇的交际特性,无法解释即使在相同的语域中,随着交际目的的变化,不同的语篇甚至是同一语篇内部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体裁分析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不局限于对语言现象的表层研究,挖掘隐藏在表面特征背后的交际目的与动机,从而使语篇分析从单纯的“描写性”走向了“解释性”。秦秀白老师指出体裁分析的根本宗旨是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鱼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体裁分析中用语言学分析方法来描述语篇的语言特点;用社会学方法把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来研究,探讨语篇的社会性和规范性,揭示特定体裁结构之所以形成并得以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语篇的认知结构和建构策略,探讨特定的交际目的如何在特定语篇中予以实现。

三、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建立在语篇的体裁分析基础上,即把体裁和题材分析理论自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示结构展开教学活动。以Hyon(1996)为例的教学步骤:(A)体裁分析;(B)摹仿分析;(C)小组讨论;(D)独立分析;(E)深入分析;(F)摹仿写作。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 (2)让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3)引导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示结构,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撰写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秦秀白老师指出尽管“体裁教学法”有其优点,但是也有不足:(1)体裁的规约性可能会导致教学活动有“规定主义”色彩;(2)可能会使课堂教学出现以语篇为中心,忽视创造性语言操练活动;(3)由于体裁的种类繁杂,在写作课和阅读课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针对这些不足,国外学者作出了改进“体裁教学法”的种种尝试。比如教师可以在把握语篇原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能影响语篇形成和理解的各种变量等等。

参考文献

[1]Bhatia,V.K.1993.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London:Longman

[2]Fowler,R.1970.The Structure of Criticism and the Languages of Poetry:An Approach Through Language in M. Bradbury & D.Palmer(Eds.)[M].Contemporary Criticism(PP173~194). London:Edward Amold

[3]Kay,H.&T.Dudley-Evans.1998.Genre:What teachers think. ELT Journal 52/4 (308~314)

[4]Swales,John M.1990.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黄晓琴.体裁分析及其在ESP教学中的应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

语篇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法隐喻;新闻语篇;隐喻功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通常被狭义的局限在词汇方面。Halliday在1996年对语法隐喻进行了重新分类,将语法隐喻重新划分为13种类型。韩礼德和马丁在语法隐喻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大多与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有关,后人对语法隐喻功能的研究及用于新闻语篇定语法现象的分析却不多见。因此作者基于Halliday语法隐喻理论,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验证了语法隐喻理论在政治新闻语篇中的适用性。笔者不仅分析了语法隐喻在政治新闻语篇中的功能,揭示了政治新闻语篇相对的客观性,同时指出语法隐喻在政治新闻语篇中的运用是掩饰其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本文试图以二十篇关于新疆2008年到2012年九起事件新闻的报道的语料,其中十篇来自英国《卫报》,十篇来自美国《时代周刊》作为研究对象,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新闻语篇进行研究。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希望验证语法隐喻在以社论和短新闻为代表的新闻语篇中普遍存在的事实,同时探究语法隐喻是如何在新闻语篇中发挥作用的。

2. 新闻语篇的基本特征

根据范戴克(1988),新闻语篇是一个文本或语篇在电台、电视或在报纸上对最近的事件给出的新信息,但这个定义太笼统了,它可以分为几个子语篇类型。本文使用的数据是新闻语篇与正式的书面语,以美国《时代周报》和英国《卫报》为主要数据来源。新闻语篇在当代社会给我们提供了连续的新闻、信息和娱乐的同时,新闻语篇也被视为具有高度客观性和权威性作为主要手段来了解世界。根据Dominick(1994),客观性意味着记者试图传播一种没有个人意识的偏见和没有个人判断的新闻,但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客观性,因为新闻报道本身不可避免地受到新闻工作者价值体系的影响。Bovillain(1993)提出, 所有媒体的特定语言的设备是用来创造和维持在新闻语篇中客观的印象。因此,人们总是会接受他们通过媒体所读的或听到,看到的和想当然的认为媒体告诉的真相,并没有质疑或挑战其信誉。本文采用语法隐喻理论来分析新闻语篇的特性,以此系统而有效地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3. 语法隐喻下的新闻语篇

Halliday(1994)指出,语法隐喻存在于所有的成人语言中,有必要仔细研究如何使用语法隐喻分析政治新闻语篇。因此,基于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的重新分类,此节试图使用语法隐喻中的13种类型详细分析了这些政治新闻语篇。

3.1 语法隐喻

Halliday(1994)系统地提出语法隐喻理论, 认为它是一种扩展语言意义潜势的主要资源,在其底层意味着词汇语法层所发生的变化,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词汇隐喻。随着语法隐喻研究的深入, Halliday(1999)分别用雅式(Attic)和土式(Doric)代替了隐喻式和一致式的提法。正是建立在Halliday新提出的13种语法隐喻的基础之上,胡壮麟等(2008)认为此分类应当说是可操作的。谭万俊(2009)也指出, Halliday是从概念基块的视角来界定语法隐喻,这打破了原来的与语言的元功能相对应的三分法, 即概念、人际和语篇隐喻。

3.2 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分布

根据韩礼德(1994),隐喻的表达式是所有成人话语的特点。韩礼德证明,语法隐喻在科学语篇是很丰富的。然而,基于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的重新分类,语法隐喻在政治新闻报道也是很丰富的。从表3.2,可以看到分布在政治新闻报道所有数据。

采用定量分析法,分析了语法隐喻在20篇被选出的新闻语篇中的分布。从表3.2发现:首先,语法隐喻广泛用在选定的语篇中,它适用于政治新闻语篇;其次,类型2在所有类型中出现最频繁,类型5其次,类型1、11、13也频繁使用;第三,并不是所有的13种类型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政治新闻语篇中,有些甚至从未出现过,像类型3、4、7、8。

3.2.1 两份报刊语篇中的语法隐喻分析

本文从美国《时代周刊》对新疆事件报道的33篇语料中抽选出10篇,从英国《卫报》75篇语料中抽选出10篇有关政治新闻语篇进行语法隐喻词汇统计分析,得出动词名词化的频率最高,其次是形容词化。而且动词名词化或者动词词组变成名词词组的词性大部分是负面性词汇或者是负面性的词组,如“oppress=oppression”, “beat=beatings”等。在语法层面,基于Halliday的语法隐喻分类方法发现,类型2,5,11和13的现象较频繁。辛斌(2003)指出名词短语具有很强的把词汇实体组织成隐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大量的动词转换成具有很强生成意义的实义名词短语,通过语法隐喻,动词失去作为过程的功能,被名词化成更加稳定的实体。此周刊通过这种方式使整个新闻事件客观化,夸大事件不存在的事实。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两份报纸对中国政府言论及行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都给予了过多的负面评价,夸大不存在的事实。

3.3 语法隐喻在政治新闻报道的功能

从选定的数据分析发现,语法隐喻适合于政治新闻语篇是绝对真实的并且分析数据中的任何类型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使句子可懂性, 完成它在一个语篇中整理的衔接与连贯性等等,下面将讨论政治新闻语篇中的作用。

3.3.1 重塑人类经验的功能

语法隐喻的存在代表了人们的经验面向外部的世界的重建,人类的语言是一种多层次体系,包括语义、词汇语法和语音,语义层面与人类经验世界的交界,这两者通过一种一致性关系而结合,但他们可以以其它方式(就是语法隐喻)重新组合(严世清, 2002)。经验重塑主要与类型2相联系,通过及物性来实现。例如,

(1a)(GM) A group armed with knives allegedly attacked around 6 p.m. local time, killing 10 people. two of the attackers dead was shot police, according to China's Xinhua news agency.

语篇分析范文第3篇

近年来, 话语分析正朝着多元多维、动态多变的趋势发展。这种发展潮流无论在“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和“话语转向”(discursive turn)等革命性大背景下还是在后现代社会交际的新环境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其中, 比较突出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批评性话语分析。二十多年来, 批评性话语分析家们抓住语言与社会之间存在的辨证关系, 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来研究社会、理解社会的变迁甚至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1]432然而, 目前这一领域还存在许多误区。本文在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基本理念和历史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对其方法论和分析框架进行了总结, 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建议, 希望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认识。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基本理念

批评性话语分析与主流的话语分析相对, 为我们的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或思维模式。它将语言视为一种社会实践, 着眼于语言与权力的关系, 主要研究社会权力滥用及不平等性是如何在社会政治环境中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以期理解、揭露并最终消除这种社会不平等现象。[2]这里的“批评”一词更多是指将事物之间隐性的相互关系揭示出来。[3]为了更加确切地理解语言是如何建构和传播知识的, 批评性话语分析家们不仅强调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大量吸收语言学、文学评论、社会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的合理内核, 而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如Fairclough & Wodak[4]271-280就曾经总结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原则:

1)批评性话语分析所关注的是社会问题;

2)权力关系可以在话语中体现出来;

3)话语可以建构社会和文化;

4)话语承载着某种意识形态;

5)话语与历史密切关联, 话语不可能独立于历史而存在;

6)语篇与社会的关联是间接的, 其间存在一定的媒介;

7)话语分析是解释性的, 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8)话语是一种社会行为。

这原则为批评性话语分析后来的发展定了基调, 构成了这一领域的基本理念。

三、历史沿革: 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性话语分析

国内学者常将批评性话语分析和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并非这么简单。事实上,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在批评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它们二者之间又有着根本的区别。批评语言学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它的理论基础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受Halliday[5]的影响, 批评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完成三大纯理功能: 意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是社会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 有其特定的意识形态基础。[6]188-189但批评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是直接而固定的, 二者之间不存在什么媒介。

十年之后, 也即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Fairclough[7]和Wodak[8]等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了批评语言学的种种缺陷, 例如, 尽管批评语言学在语法和词汇等方面做出了一定深度的分析, 但未能关注到互文性等宏观层面的语篇特征, 分析过程也因仅仅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而显得比较僵化, 而且也未能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阐释行为。后来, Fairclough[9]28-29进一步指出了批评语言学的三大缺陷: ①批评语言学过多地将语篇视为静态的产物而很少顾及它的生成和阐释过程; ②批评语言学单方面强调话语在再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过程中的作用, 殊不知话语也是社会斗争的载体, 话语的变化其实也属于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一个方面; ③语言与意识形态的接口过于狭窄。在意识到批评语言学的这些缺陷后, 批评性话语分析家们在借鉴语言学理论的同时更多地从社会学和哲学理论中汲取养分, 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做出了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和超学科 这里的“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不同于“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和“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只是将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到一个研究中; 而“超学科”则更深入了一步, 它通过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对话, 彼此将对方的合理内核吸收到自己的研究之中并发展出自己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有关三者更详细的区别请见Fairclough[10]和Chouliaraki & Fairclough[11]。(transdisciplinary)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大量吸收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评理论、Althusser和Gramsci的新马克思主义观、Habermas关于规范和民主政治的论述、Foucault的话语观和权力观、Bourdieu对语言、文化和社会的论述、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theory of structuration)和当代社会本体论(holistic view)、以及Bakhtin的对话理论等。

总之, 批评性话语分析源于批评语言学, 但又高于批评语言学。其实质性的区别就在于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媒介把二者联接起来, 而且批评性话语分析有非常广泛的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基础。

四、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如前文所述, 语篇与社会之间是通过一定的媒介联系起来的, 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即是研究语言使用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媒介关系。[12]69-70由于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媒介, 批评性话语分析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Bell & Garrett[13]7也曾提出最好将批评性话语分析看作是一种包括不同研究路径的话语分析视角。下面, 我们总结几种比较重要的研究路径和相应的理论框架:

(一)Fairclough的话语实践分析框架

在寻求一种比较全面的话语分析模式的过程中, 为了将语篇导向的话语分析(textually-oriented discourse analysis)与社会导向的话语分析(socially-oriented discourse analysis)结合起来, Fairclough[7], [9]提出了他的话语三维概念模式, 具体图示如下:

图1上图表明, 话语在不同时候可以被看作是“语篇”(text)、“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或“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 语篇是话语实践的产物, 而话语实践往往又受到一定社会实践条件的制约。在语篇这一维度, Fairclough 主要借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着眼于分析词汇、语法、衔接与连贯、以及语篇结构; 在话语实践这一维度, 他主要借用Foucault的话语秩序(the order of discourse)和Pêcheux的话语互文场(interdiscourse), 着眼于分析语篇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与篇际互文性(interdiscursivity) 国内学者常将interdiscursivity一词译为“话语间性”, 武建国和秦秀白[14]32-36在追溯这一词的历史渊源后发现它属于“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一个特例, 并将其称为“篇际互文性”。有关“篇际互文性”更详细的介绍, 请参见武建国[15-18]、武建国和刘蓉[19]。; 在社会实践这一维度, 他主要借用Althusser的意识形态理论和Gramsci的霸权理论展开分析。后来, Fairclough[3]98又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个相应维度: ①语篇分析, 也即描写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 ②过程分析, 也即阐释语篇与话语交际过程的关系; ③社会分析, 也即解释交际过程及其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

众多学者将这一三维模式看作Fairclough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 笔者觉得这一观点稍有偏颇。事实上, 直到1999年, 为了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解决实际社会问题, Chouliaraki & Fairclough[11]才明确地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五步走”分析框架, 具体如下:

1)Focus upon a social problem which has a semiotic aspect.

2)Identify obstacles to it being tackled, through analysis of

a) the network of practices it is located within

b) the relationship of semiosis to other elements within the particular practice(s) concerned

c) the discourse (the semiosis itself)[DA]

-structural analysis: the order of discourse

-interactional analysis

-interdiscursive analysis

-linguistic and semiotic analysis

3)Consider whether the social order in a sense needs the problem.

4)Identify possible ways past the obstacles. [DA]

5)Reflect critically on the analysis (14).

其中2)c)和4)属于话语分析, 而其它步骤属于社会实际问题分析。不难看出, 这一分析框架囊括了语篇分析、过程分析、社会分析、实际问题分析以及分析者对某一问题的反思。它从某一社会问题出发, 并通过确定、消除解决问题的障碍来完成分析, 可以说, 这一分析框架在吸收三维模式思想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更加致力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 这也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初衷相吻合。但是, 由于其过多地依赖分析者的判断和反思, 整个分析过程显得较为主观、抽象。

(二)Wodak的话语历史研究路径

Wodak倡导的话语历史研究路径强调跨学科性, 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为目的, 注重实地调查和民俗研究, 重点考察特定历史语境下语篇中的互文与篇际互文关系。这一研究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分析: ①确立种族主义或民族主义等话语中的主题; ②研究其话语策略; ③考察这些歧视现象的语言表现形式。[20]44在此基础上, Wodak[21]相应地提出了她的“三步走”分析框架:

1)第一步, 确立特定的话语主题, 如下图:

图2 Selected Dimensions of Discourse as Social Practice 如图2所示, 政治、法律、行政等机制性语域都有各自对应的不同体裁, 我们可以从中选取特定的话语主题。事实上, 这些不同的话语主题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交织关系, 这样就生成了语篇中的互文和篇际互文关系。

2)第二步, 研究语篇中的互文与篇际互文关系, 如下图所示:

图3 Interdiscursive &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courses, Discourse Topics, Genres and Texts从图3不难看出, 不同的话语、话语主题、体裁和语篇之间关系错综复杂, 既有借用、映射, 又有重叠交叉, 这样就形成了复杂的互文和篇际互文关系, 这正是这一步要研究的对象。

3)第三步, 考察这些歧视现象的语言表现形式, 也即通过分析论证策略和修辞手段来研究体裁或语篇。

我们不难看出, Wodak的话语历史研究分析框架和Fairclough的三维概念模式如出一辙, 都涉及到语篇分析、互文性与篇际互文性分析、以及社会分析。只是前者从社会分析到语篇分析而后者从语篇分析到社会分析, 这一相反的研究步骤恰恰反映了Wodak更注重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

(三)van Dijk的社会认知模式

在van Dijk[2], [22-23]看来, 话语与社会结构是由“社会认知”这一媒介联系起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图4 The Discourse-Cognition-Society Triangle 在图4中, 阴影部分表示微观的语篇结构, 而双箭头则表示由社会认知联接起来的语篇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辨证关系。这里的社会认知强调了人类认知的社会性与群体性, 常常指比较抽象的思想观念、信仰系统和意识形态等, 它主要通过语篇来习得并付诸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又不断得以修正。

除了这三大分析模式之外, 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展开研究。如Kress & van Leeuwen[24]的符号分析重点研究语篇中文字和图像话语的交互现象以及图像和声音的符号学含义; Scollon[25]的媒介话语分析(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是源于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 它借助交往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的方法论来研究社会变化中的话语和人类活动, 重点关注基于媒体或文化传播方式的介质活动。所有这些都说明, 批评性话语分析并非基于单一的理论和方法, 相反, 这一领域流派纷呈, 不同的分析模式源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方法。

五、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前瞻

笔者认为, 批评性话语分析应该朝着如下方向发展:

1)加强理论研究, 探索新的分析方法。我们已经看到分析者们不断地将认知语言学等领域的新成果推广应用到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中, 努力揭示人类认知思维与语言交际之间的奥秘关系,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 我们应该敢于做一些跨学科、多学科、甚至超学科的研究。如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念应用在其它学科中, 进行一些类似于“批评文体学”的研究; 我们还可以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不同框架进行嫁接和组装, 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改适调节、为我所用。

2)立足于社会现实, 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点也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一大原则。我们只有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语言分析来了解社会的变迁, 甚至预测社会的发展趋势, 不断通过实践的检验, 才能将批评性话语分析发扬光大。需要指出的是, 国际社会变迁、区域经济发展、新型国家的崛起等, 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新动向的驱动力。作为从事语言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者, 我们须对诸如中东事件、朝鲜半岛局势等国际区域大事密切关注。

3) 国际学者之间应该加强对话、深入合作。我们不应认为西方学者会在这一领域永领, 而应提倡不同学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甚至是国际学者之间的合作。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东西方之间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但我们共同生活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 应该加强沟通、增进了解, 避免造成东西方批评性话语分析之间的割裂。

六、结语

批评性话语分析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经受了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但最终取得了成果丰硕的长足发展, 这主要得益于其广泛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时至今日, 批评性话语分析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和多学科交流的平台, 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等均可以汇聚于此, 离开时却又能各取所需, 这也许就是学术的理想境界。本文仅仅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做了一个简要的述评, 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能够引发更多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武建国, 谢洪.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新成果[J]. 现代外语, 2004 (4): 432-435.

[2] van Dijk, T.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 In Schiffrin, D. , Tannen, D. & H. E. Hamilton (eds. ).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C]. Malden, 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a: 352 371.

[3] 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 London: Longman, 1995.

[4] Fairclough, N. & R. Wodak.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 In T. A. van Dijk (ed. ). 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C]. London: Sage, 1997: 258-284.

[5]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6] Fowler, R. , Hodge, B. , Kress, G. & T. Trew (eds. ). Language and Control [C].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9.

[7]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 [M]. London: Longman, 1989.

[8] Wodak, R. (ed. ). Language, Power and Ideology: Studie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C]. Amsterdam: Bejamins, 1989.

[9] 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10]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2006.

[11] Chouliaraki, L. & N. Fairclough. 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9.

[12] Jorgensen, M. & L. Phillips.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M]. London: Sage, 2002.

[13] Bell, A. & P. Garrett (eds. ). 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C].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8.

[14] 武建国, 秦秀白. 篇际互文性的顺应性分析[J]. 外语学刊, 2006 (5): 32-36.

[15] 武建国. 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16] 武建国. 篇际互文性在当代公共话语中的语用功能[J]. 外语教学, 2012a (2): 18-21, 26.

[17] 武建国. 篇际互文性研究述评[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b (2): 17-22.

[18] 武建国. 篇际互文性的运行机制探析[J]. 中国外语, 2012c (4): 40-44, 50.

[19] 武建国, 刘蓉. 篇际互文性的语用分析模式[J]. 外语学刊, 2012 (1): 74-78.

[20] Reisigl, M. & R. Wodak. Discourse and Discrimin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2001.

[21] Wodak, R.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A]. In Wodak, R. & M. Meyer (eds. ).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22] van Dijk, T. A. Elite Discourse and Racism [M].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3.

[23] van Dijk, T. A. Multidisciplinary CDA: a plea for diversity [A]. In Wodak, R. & M. Meyer (eds. ).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 London: Sage, 2001b: 95-120.

语篇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篇衔接 《鞋匠布朗杜》 衔接手段 衔接功能

衔接是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围绕衔接展开的研究层出不穷。1962年,韩礼德提出“衔接理论”。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合著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1985年,他们又发表了《语言,语境和语篇》一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衔接理论。国内对衔接的研究起步较晚,1994年,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的出版对推动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划分,衔接手段大致可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括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接(conjunction),后者则包括词汇重述(reiteration)、同义(synonymy)、下义(hyp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等。本文拟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出发,对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鞋匠布朗杜》作语篇衔接讨论分析。

一、语法衔接分析

在语篇中,语法手段的使用可以起到连句成篇的作用,能在语篇中起篇章纽带作用的语法手段很多,下面将从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四个方面一一加以说明。

1.照应(reference)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它是语篇中的指代成分(reference item)与指称或所指对象(referent)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来看,照应可以分为外指(exophora)和内指(endophora)。依照韩礼德和哈桑的划分,照应可以分为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和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

1.1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

用人称代词及其相应的限定词和名词性所有格代词说表示的照应关系叫人称照应。比如:

例1.There was a cobbler of Paris who was called Blondeau.He lived near the Croix du Tiroir,and there he mended shoes,taking life joyfully and loving good wine above everything.

例1是语篇的第一句,人称代词“he”要通过回到文中之前来确认,所以“he”和所指对象Blondeau之间构成了回指照应(anaphora),这两个“he”都是指文章的主人公Blondeau。

1.2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

用指示代词或相应的限定词及冠词等表示的照应关系叫指示照应。比如:

例2.The first of these was when he found an iron pot on an old wall.It contained a large quantity of antique pieces of money,some of silver and some of gold.He did not know what they were worth,and he lost his cheerfulness.

例2中的“they”的指代,通过回顾上一句,可以确认是指代“a large quantity of antique pieces of money,some of silver and some of gold”。

例3.The monkey came down in great haste,for it wished to try this new game that it had just been studying.It took the knife and put it against its throat,drawing it backwards and as Blondeau had done.

两个指代成分“it”所指的对象不是同一事物。第一个“it”指代上一句的“the monkey”,而第二个“it”指代的是“knife”。

2.省略(ellipsis)

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Martinet)曾提出经济原则(Economy Principle),省略就是符合这一原则的表达方式。省略避免了重复和行文的拖沓,使表达简练紧凑,突出主要信息和新信息。由于省略的成分必须从上下文中去寻找,因此省略具有语篇衔接的功能。省略是一种特殊的替代现象,也被称为零替代(substitution by zero)。和替代相似,韩礼德和哈桑把省略分为名词性省略(nominal ellipsis),动词性省略(verbal ellipsis)和小句性省略(clausal ellipsis)。

例4.He was never mournfulexcept on two occasions in his life.The first of these was when he found an iron pot on an old wall.

第二句中的“occasion”省略,通过阅读上一句就可以找到省略的部分。作者这样做一方面避免语言上的重复和繁琐,另一方面,句子在形式上更加精炼。省略后,简洁明快,结构紧凑,省力原则也得以实现。

3.替代(substitution)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pro-form)来取代上下文中出现的某一成分。在语篇中由于替代形式的意义必须从所替代的成分那里去索引,因而替代起着不可忽视的衔接上下文的作用。替代不但在表达上避免了嗦和重复,而且使语篇显得紧凑。替代分为三种:名词性替代(nominal substitution)、动词性替代(verbal substitution)和小句型替代(clausal substitution)。例如:

例5.It took the knife and put it against its throat,drawing it backwards and as Blondeau had done.

在文中,猴子学着布朗杜的做法,拿着刀子在自己的脖子上来回的移动。在例句中,“done”替代替代整个动词短语“took the knife and put against throat,drawing it backwards”,使得文章简洁、紧凑。

二、词汇衔接分析

词汇衔接指语篇中使用一些相互之间存在意义联系的词语,从而建立一个贯穿语篇的语义链条,保证语篇的连贯性。根据韩氏的衔接理论,词汇衔接又可以划分为重述、同义、反义、上下义和搭配等。受篇幅所限,这里只对重述和同义加以分析。

1.重述(reiteration)

韩礼德和哈桑所说的重述,是一个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包括重复即某一个或几个词项在同一个语篇或语段中两次或多次出现,也包括同义词的使用,条件是指代对象不变。

例6.The poor man at last dared not go out to eat or drink or leave his business without locking up all his leather.

这是个典型运用相近同义词进行重述的例子。“The poor man”指的是Blondeau,这种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指代同一个个体使得文章生动有趣。

例7.“What!”he said.“I do nothing but think of my pot!Everyone who knows my habits must see that something has happened to me.The thing only brings me bad luck!”

运用概括此“thing”来重述“the pot”,使得文章更简洁。同时,从主人公布朗杜的角度来分析,他已经对这个让他被这个罐子弄得心烦意乱,可以完全用这个糟糕的东西来形容它,这一点从他的重述中可以看出他的态度。

2.同义(synonymy)

传统意义上的同义词,要求词性一致。在语篇分析时,有些语言学家(如韩礼德)已经放弃词性一致原则,出现了跨越词性认定同义词。虽然这种做法尚未获得语言学界广泛接受,但这种做法对于研究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显然具有积极的作用。有些同义词还可能出现在不同的段落中。例如:

例8.On another occasion he was much upset by a gentleman who dweltopposite his shelter...

The poor man at last dared not go out to eat or drink or leave his business without locking up all his leather.And if sometimes he forgot to shut it away,the monkey never forgot to cut it into bits.The think angered him greatly,but he was unable to hurt the monkey for fear ofhis master.Yet he became very annoyed and resolvedto find a means of avenging himself.

在本例中,“lock”和“shut”、“upset”和“annoyed”是两组出现在不同小句中的同义词,在避免重复的同时,相互进行释意说明,具有跨句衔接功能。

三、结语

本文是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手段理论为指导,对短篇小说《鞋匠布朗杜》进行浅析。语篇交替使用了照应、替代、省略等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使语篇语言简洁、结构紧凑。衔接手段还使得语篇逻辑连贯严密,语义通顺畅达,达到了语义的连贯和实现了语篇的完整。希望通过这篇小故事的分析,使读者领会作者的意图,感悟语言符号的创造力。同时,通过语篇分析也表明了衔接理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此外,这也是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小小的尝试。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姚咏.《呼啸山庄》中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

[3]胡壮麟.语篇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语篇分析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高级英语教学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和语篇分析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对比发现两者均有优势和局限性。在文体学理论指导下,笔者结合新型教育理念尝试应用“文学引路”高级英语教学模式,以期能够弥补以上两种教学方法的不足。该教学模式分三个教学时段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内合作学习,课后延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语篇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1.前言

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重要课程,既要“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 2000)。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语言能力得到有别于基础阶段的、更高层次的提升,是任课教师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的高级英语课堂上,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Approach)因其简便实用、易于操作而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郑树棠、卫乃兴,1996;戴炜栋、张雪梅, 2001等)。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语篇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的研究和发展,语篇分析法(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黄国文, 2001;陶文好, 2001;康光明, 2002;贾正传, 2007;徐玉臣,2007等)。但是教学实践证明以上两种教学法均存在一些局限性,还不能全面贯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以及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对语法翻译法和语篇分析法的实践和认识,尝试将这两种教学法与文体学理论及新的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融合起来,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文学引路”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旨在为高级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视点。

2.当前两种主要教学法概述

语法翻译法历史悠久、教法简便,以重复操练语法规则和目标语与母语进行对译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目的。语法翻译法利于学习者解析复杂的句子结构,培养翻译能力。但是语法翻译法使学习者对外语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层结构和字面意义上,缺乏深层结构与涵义的挖掘,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语篇分析法,也称话语分析法,较语法翻译法的使用后了近200年。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语篇分析最初“只拘泥于音系、词法和句法层面的微观结构分析”,随着转换生成语法和解构主义的兴起,语篇分析的研究逐渐“由微观到宏观、语内到语境、形式到功能、结果到过程”(贾正传, 2007: 74-75)。语篇分析被看作是介于作者、读者和语篇三者之间的一种交际互动过程,作者通过衔接、连贯等手段应用语法、词汇构成语篇向读者传达观点、信息和目的,而读者则通过挖掘语篇中的衔接标记与连贯意义,同时借助语境和相关知识来解读作者的“独白”。语篇分析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分析。表层结构分析揭示语篇的句子、短语、单词、词素等层次结构的衔接关系,深层结构分析揭示语篇的语义连贯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功能。语篇分析法有利于学习者快速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全面理解作者的观点,培养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语篇分析法虽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但缺乏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文体特征分析与欣赏,也未体现培养学生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

3.文体分析理论

国内外对文体的研究都源自于修辞学。现代文体学研究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从6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形式文体学、功能文体学、话语文体学、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文学文体学、语言学文体学等各种文体学派别,它们从不同视角和目的出发,研究文体的本质和特征。CharlesBalley(1909)认为文体是一种张扬个性和投射情感并对语言产生影响的“表达力”;Roman Jakobson(1960)从语言的“诗学功能”出发,把文体看作是一种“外加结构”,是普通语言结构(语法)之外的一种辅助性结构,负责传达情感、态度等可变特征;Halliday(1973)则视文体为一种功能,是语言形式在情景语境中起到的突出作用,是一种“前景化”的语言。无论人们对文体怎样定义,文体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探讨和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显示文体特征、传递意蕴和美感的。

其实,任何文体主要是由基本词汇、基本句式和基本表达方式组成的,这就是语言使用中的“常规”,而不同文体所表现的不同语言特点,则是在常规基础上出现的“变异”。文体分析通常是从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篇的层面找出语言运用中的“常规”和“变异”,进而说明语言手段是如何增强表达效果的,并揭示作品的风格以及形成这种风格的方式和手段(章远荣, 1997: 1)。

文体分析也被看作是一个作者与读者之间经由文本实现的、文体据以产生的互动过程(林文治、刘家荣, 2000: 28-29)。作者和读者对文体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他们借助语言特征以心理效果为桥梁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产生主题意义或美学效果等的过程(申丹, 1994)。文体分析的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语言特征,也就是那些“变异”或“前景化”的语言,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从而达到审美和鉴赏的目的。通过文体分析,有助于学生辨别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各种写作技巧,了解作者的语用意图与内涵,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文体分析与欣赏以及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

4.文学引路高级英语教学模式

4. 1教学设计

以上三种教法单独使用都容易产生一定的片面性,只有将它们优化融合起来并与先进的语言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理论相结合,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最大效能。在教学实践中,本文作者尝试融合三种教法的优势,从学习主体出发,提出文学引路高级英语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内合作学习,课后延续学习,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语言知识体系,全面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语篇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4. 2教学实践环节

4. 2. 1课前自主学习

Little(1991)指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一种心理关系问题,是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与否定,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要有超越自我的独立见解。

我国目前使用的高级英语教材都选自原汁原味的名家名篇,题材广泛,寓意深刻,风格鲜明,而且词汇量大,篇章结构复杂。引导学生确立学习方向,利用丰富的网络和图书资源查阅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促进对课文的思考和理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挖掘了学习潜能、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

4. 2. 2课内合作学习

课内合作学习包括两个部分: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互动。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顾问”,做好启发、诱导及策略指导的工作。生生合作、互动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或全班或分小组利用课前所查背景资料,共同讨论和研究学习内容、辨析疑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教师可以从下列五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在语音层面,找出特定情景语境中的“前景化”语言,如:拟声、重音、头韵、尾韵以及语调、语速、语气和音位组合的变化等,作者往往运用语音的这种辨义和表意功能来创设意境,彰显人物性格,表达言外之意。(2)在词汇层面,找出能增添文体色彩和意蕴的修辞手段,如: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反语、双关语等,这些修辞手段往往能生动表达作者的心理态度和涵义。(3)在句子层面,为了收到截然不同的语言效果,作者会使用“变异”的句法表达手段:短句简洁明快,节奏紧凑,可以渲染气氛;长句庄重严肃,凸显复杂与曲折;排比句韵律优美,可以增添语言气势;对偶句结构鲜明,语言凝练;圆周句跌宕起伏,充满悬念,等等。(4)在语篇层面,要准确判断作者选择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形式就是文体,就是风格。作者常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内容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语篇是内容和文体的统一。每种文体均有其突出的语言特征,衔接、连贯、照应等修辞手法是表达主题意义、显示审美效果和处置情感的惯用手段。(5)在语篇的微观与宏观结构层面,引导学生把握“话语标记”,如:代词、连词、同反义词等,它们体现语篇的衔接、连贯、语义关系与功能以及篇章结构。

4. 2. 3课后延续学习

学习是内源性的,需要巩固与拓展。在课内,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欣赏课文,但课后可以布置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难句和复杂段落,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提高翻译能力。在课外,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作者的名篇佳作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最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另外,对课堂上有不同见解或有疑问或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5·结束语

随着英语专业课程的发展,教学要求不断提高,新的语言学理论越来越多地融入教学当中,使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文学引路高级英语教学模式融合了语法翻译法、语篇分析法及文体分析理论的优点,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文学名着,进行文学欣赏为手段。文学引路高级英语教学模式以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两个自然班为实验对象,经过一年的尝试发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实验前有了很大提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讨论和思辨的能力越来越强,语言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文学引路高级英语教学模式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求更加科学地服务于教学主体。

[参考文献]

[1]Beaugrande, R. de&W. Dressler. Introduction to TextLinguistics [M].London: Longman, 1981. 1-11.

[2] Halliday,M. A. K.&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 1976. 4.

[3] 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 Issues andProblems [M].Dubin: Authentik, 1991.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2).

[6]贾正传,郭惠燕.话语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3): 74-76.

[7]林文治,刘家荣.试论文体的本质[ J].外语研究,2002(2): 23-29.

[8]申丹.文体学的基本分析模式及其当前所面临的挑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