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贸委

经贸委

经贸委

经贸委范文第1篇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贸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目标,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创业竞赛和“项目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强化“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四个带动,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推动结构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竞争力提升,以超常的措施、优质的服务和有效的运作,帮助企业共渡经济“寒冬”,积极推动现代流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乡市场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全市工业、内贸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跃升发展发挥挑大梁和支撑保障作用。

二、主要目标

20__年经贸工作预期目标为:规模工业总产值比增20%,规模工业增加值比增18%,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率4.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当先作为,全力以赴保增长

把保增长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围绕全年目标,当先作为,有效运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

一要突出宣传,正面引导,鼓励企业提振信心。加强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中央、省、市政府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和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营造发展氛围,凝聚攻坚克难、共克时艰的人气和力量。充分发挥各类平台的作用,及时向上反映企业及基层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要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把握开局,积极化解资金压力,利用春节消费旺季和当前要素供给充足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多接订单,扩大产能。二要加强关注、加密调度,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分析国家新出台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政策,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走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漫延趋势。更加密集地抓好工业调度,加强协调、积极争取省上支持,加大对煤电油运等要素的调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做到情况明、分析透、措施准、落实快。加强对全市工业经济和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运行动态的监测。要特别关注、重点服务事关全市保增长大局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选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规模以下企业重点扶持,力保存量稳定增长和持续做大。完善各县(市、区)经济指标考核办法,在提高科学性、调动积极性上下功夫。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合理调度、科学配置煤、电、油、运、资金、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资源。工业总量较大的县(市、区)要加强监测分析调度,争取实现良好开局,为实现全年工业发展目标打好基础。三要完善机制、注重运作,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建立与外经贸部门的联合会商机制,积极引导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组织推动我市企业参加省营销联盟、阿里巴巴“福建电子商务专区”以及全国、全省性重要展会,落实《省级政府招标项目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甲供实施办法(试行)》,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协调、推动重点项目、政府采购、市政工程优先采用我市名优产品。组织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工业品下乡销售,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发挥下派流通助理作用,积极构建城市和农村、工业产品与农副产品双向流通,高效、畅通、有序的农村观代化流通网络。四是注重联系、加强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对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制定出台的“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和省经贸委“十个专项”工作的研究、解读,结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需要,选准上级政策的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有的放矢组织项目申报,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五要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着力推进安全生产。树立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各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安全生产保障工业持续增长,以安全生产促进工业和谐发展。

(二)项目带动,拉动投资增后劲

在全市经贸系统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力争在大型生产性项目的策划—招商—落地—投产等环节实现大的突破。

一要建立定期招商机制。围绕“保增长、增后劲、调结构、促发展”,认真遴选“四个一批”和新增长点项目,积极组织申报一批省市级重点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加以重点扶持。建立工业投资项目建设调度会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对事关大局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市政府管理。建立季度招商机制,每季度至少召开一场以上以工业项目为主的项目招商和推介活动,分别由市直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突出重大投资工业项目、产业链空白点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项目、生物医药及创意等新兴产业项目、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技改及扩张项目的招商为主。加强与央属、省属重点企业的联合与协作。继续实行领导、科室挂点重点项目制度,挂点服务成效列入科室和干部个人绩效考评范围。二要提高项目策划的针对性。对接国家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向,策划一批重大产业龙头和产业链配套项目,向外推介招商。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策划工作体系,充分利用项目策划中介机构的优势,建立奖励机制。积极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充分保障项目策划、招商经费和人员力量。打破科室职能界限,实行矩阵式项目工作小组制度。深化项目前期工作,深入分析项目的经济、技术、环境可行性。深化、细化173项保增长项目,力争尽早开工建设。三要转变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项目建设年”活动的重中之重来研究部署,突出主动招商、上门招商和小分队招商,实现招商工作常年化、常态化。建立招商引资对接平台,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牵头,力争每季度举办一场招商引资洽谈会或项目推介会。推动股权招商,引导我市优势企业与世界500强和央属、省属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和高位嫁接。启动民力,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工业领域,实施“回归”工程,加大对闽北籍在外客商回乡创业的支持力度。整合、优化招商优惠政策,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鼓励个人招商,尽快制定、出台对个人招商引资的奖励政策。

(三)优化结构,提升产业打基础

利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闽北工业跃升发展打牢产业基础。

一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节能减排、更新装备、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快 “ 五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工业内涵式发展。组织产业转型专家咨询组,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咨询诊断。二要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完善扶持生物、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启动光泽圣农生物质发电、武夷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园区开发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格局,推动休闲、养生、旅游工艺品等旅游配套产业发展。引进、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具有闽北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三要加快产业集中集聚。继续加大“五南式”企业和“领军”企业的培育力度。做好新一轮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认定工作,把潜质好、后劲足的高成长型企业纳入重点企业行列予以重点扶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加快扩张,加速做大做强。建立市、县两级利益分享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资金、土地等主要要素资源,着力提高工业空间集中度。四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紧研究制定我市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配套政策。抓住两岸实现“三通”的机遇,推出一批南台产业合作项目和台商集中投资区,加快推进台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向我市转移辐射。积极推动区域经济技术协作、泉南合作、对口支援,加强协作区经贸系统交流、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五要加快园区组团开发。加强与市本级三大产业组团与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和沟通、配合和协作,配合市政府每2个月召开一次产业组团建设开发现场会,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闽北产业集中区、南平工业园区、浦城荣华山组团和邵武工业园区、建瓯笋竹城、光泽工业园区、浦城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和产业组团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投产服务等工作。

(四)突出重点,持续创新强素质

一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健全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力争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依托行业协会,组建行业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在重点工业园区加快培育产业发展孵化器和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基地。二要提升产业整体技术层次。围绕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编制《南平市20__年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积极帮助企业落实项目实施条件,力争全年列入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40项。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产学研深度联合。积极组织企业参加“6.18”等项目成果对接活动。跟踪国内外工业技术发展动态,筛选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技术创新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三要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加强政企互动,支持更多的企业和产品争创部级、省级品牌。实施茶产业品牌振兴战略,提升闽北茶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力争全年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名牌产品2个、福建著名商标15件、福建名牌产品15个。鼓励品牌产品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扩大产能,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效益、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要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按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研究和开发,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省地方标准制(修)定,扩大市场话语权。五要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开展创业辅导、精细管理、企业高级管理提升等企业成长培训,计划培训1200人。建立企业现代管理示范点,通过专家诊断、学习借鉴,逐步规范企业基础管理和战略管理。认真做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扫尾工作,稳妥细致地处理好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进直属企业改革。

(五)夯实基础,节能降耗促转型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突出项目带动,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一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节能项目。认真研究国家、省上节能减排政策,立足我市资源、能源节约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发挥资源生态优势,策划、生成、实施一批重大节能改造项目,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的支持。加快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等建筑节能材料推广应用。二要健全节能工作体制机制。继续强化节能指标硬约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积极履行市节能办职能,发挥市能源监测中心作用,加强市、县两级节能管理机构建设,落实编制、人员、经费和必要的装备,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制,开展节能监督管理和日常监察(监测)工作。完善能源统计分析和计量检测体系。三要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管。重新筛选确定市级50家重点耗能企业,继续实行“三色管理”。建立健全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统计季度报告制度。开展省、市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审计工作,计划安排10家市重点耗能企业编制能源审计报告。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实施一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重点项目,建立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积极发展具有闽北特色的“木材三废料——造纸——刨花板”、“石粉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导入循环经济“3r”理念,优化工业园区、产业组团产业布局。五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省上要求,合理安排、周密部署,继续加快淘汰矿产、竹木、氢氟酸等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加强与环保等部门协调、协作,坚决取缔、关停“十五小”、“新五小”工业。

(六)工贸结合,搞活流通拓市场

积极推动工贸、工农紧密结合,以工促贸,以贸助工,构筑城乡流通网络体系,培育流通龙头企业,拓展和激活城乡商品市场,实现多方双赢、协调发展。

一是完善商贸流通网络。继续推进商贸中心区建设。新建一批商业中心、大中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电子商务、高星级宾馆等商贸服务项目。培育专业市场。重点抓好亿发商贸城、天新果蔬批发市场二期扩建、东岭品牌车交易、家具批发市场等项目规划建设。加快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用2年时间,完成延平区12个农村集贸市场改造。发展城乡新型商业 社区。建设20个新型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完成20个新型乡镇商业区改造和建设。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示范店建设,发展100家日用品农家店示范店。推进“信福工程”建设,新建50个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培训300名农村信息员。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兴办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力争全市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到1000个。二是培育流通龙头企业。支持流通企业通过股权置换、资产收购等方式,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支持流通企业加快创立自主品牌,发展销售和物流网络。加快内、外贸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宽山海协作的领域和途径,有效地利用外资,引入境外大型连锁流通企业。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建瓯闽浙超市配送中心、建瓯现代物流园、武夷山三青物流园二期、浦城武夷物流中心、顺昌柑桔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编制并组织实施《南平市现代物流业专项发展规划》,加快西芹物流园区、闽北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邵武物流园区、建瓯笋竹城物流园区、荣华山组团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推动商业服务品牌建设。组织申报一批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商业重镇、特色商业街和“老字号”商贸品牌。三是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生产业。推进结构调整与业态创新相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努力形成层次清晰的商贸网络框架。加强信息服务、创意服务、服务外包、上市辅导、检测检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加强市场供应保障。推进 “菜篮子”基地建设。建设8-10个省、市级蔬菜和蛋品无公害基地项目。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和监测体系,加强商品市场运行的分析、监测、统计等工作。办好“空中菜篮子”节目,定期商品供求和食品安全信息。做好生猪活体储备工作,逐步建立食盐、糖等生活必需品商业代储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平抑市场、抢险救灾以及应对其它突发事件应急商品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市场供应。抓好粮、油、肉、蔬菜等百姓生活必需品供应,确保节日市场商品供应和价格稳定。五是提高行业监管水平。加强典当、拍卖、二手车交易、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行业的监管。加大危险化学品和民用爆炸物品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力度。加强成品油管理,打击无证经营等不法行为,维护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加强酒类流通管理,推进酒类流通登记制、酒类流通溯源制的贯彻落实。扎实做好生猪、家禽屠宰整治工作。整顿乡镇集中屠宰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屠工制度。打击生猪、牛羊私屠滥宰特别是宰杀病死猪的违法行为。加快牲畜定点屠宰企业迁建或升级改造步伐。积极推行禽类集中屠宰。在做好建瓯市省级禽类定点屠宰试点的基础上,用两年时间在9个县(市、区)全面推开试点工作。六是扎实做好整规工作。重点抓好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农资市场、房地产市场、矿产开发、价格秩序、环境污染、串通投标违法行为、推进保护知识产权等专项整治工作。认真抓好商贸领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

(七)重心下移,提升服务促发展

继续强化“服务型机关”创建活动,在内容、形式上力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体现“主动、积极、超常、实效”,重心下移、靠前服务,认真办好事关企业发展的每一件事。

一要提高审核审批质量和效率。对我委主办的26项审核审批事项,能放则放,能简则简,进一步加快节奏、提高效率。设立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审核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随到随办、即事即办。完善网上审核审批机制建设,凡是能够上网审核审批的事项,一律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办理。二要优化融资服务体系。实行政银企三方定期会商制度,加强三方信息沟通、交流,争取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政银企会商活动,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内贸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支持扩大应用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金融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加强信用担保机构信用建设,规范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发挥省、市风险补偿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担保机构扩大对中小工业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鼓励创建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投资机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密切关注龙头企业资金链运转情况,用好市级龙头企业资金链保障基金,严防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三要整合社会力量,合力服务企业发展。积极协调、动员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服务企业发展。完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企业用工、用地、用电、用水、通讯等方面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积极完善中小企业联动服务、创业培训、政银企电子信息网、南平经贸信息网、工业企业服务网等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改革行业协会组织机构,推动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与行政机关分离,构建行业自主管理、行业自律、规范运作的模式,着力增强行业协会服务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功能。

(八)围绕中心,加强建设树形象

经贸委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农药生产管理,促进农药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考核要点(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第三条在**省境内生产(包括加工、复配、分装,以下统

称生产)农药,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贸委)负责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产品生产的审核,对全省农药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市、县经贸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农药生产应当符合国家农药工业的产业政策。

第六条省内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包括联营、设立分厂和非农药企业设立农药生产车间),应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省经贸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核准。

第七条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二)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厂房、生产设施和卫生环境;

(三)有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设施和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四)有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五)所生产的农药是依法取得过农药登记的农药;

(六)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并且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条件(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第八条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企业核准申请表(见附件一);

(二)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乙级以上石油和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编制;

(四)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核意见,原药项目还需提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评批复意见;

(五)符合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视听材料;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材料(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第九条开办农药生产企业的审核程序:

(一)申请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备齐所需材料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

(二)省经贸委负责组织现场审查、专家审核工作;

(三)省经贸委负责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经过审核的企业申报材料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条农药生产企业核准的有效期为5年。企业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农药生产企业资格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省经贸审核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逾期不申请延续的企业,农药生产企业资格自行失效。

第十一条申请农药生产企业资格延续的企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企业生产资格延续申请表(见附件二);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五年来企业生产、销售和财务状况;

(四)企业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核意见;

(五)符合《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考核要点(试行)》规定的人员、生产条件、劳动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质量保证体系、农药登记的相关材料及其视听材料;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材料(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第十二条申请人可以在法定工作日内向省经贸委提出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生产企业资格延续申请。申请人在每周一提出申请的,省经贸委应当场决定是否受理或一次告知需补正的材料。省经贸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上报工作。现场审查和专家审核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20个工作日内。

第十三条未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企业申请材料,不再作为下一次申请的依据。

第十四条农药生产企业省内迁址,应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省经贸委审核同意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十五条省内生产尚未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农药产品及其制剂的企业,应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省经贸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企业获得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后,方可生产所批准的产品。

第十六条申请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已核准的农药生产企业资格;

(二)产品有效成份确切,依法取得过农药登记;

(三)具有一支足以保证该产品质量和进行正常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及计量、检验人员队伍;

(四)具备保证该产品质量的相应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厂房、辅助设施及计量和质量检验手段;

(五)具有与该产品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劳动卫生设施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六)具有与该产品相适应的“三废”治理设施和措施,污染物处理后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条件(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第十七条申请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企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申请表(见附件三);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四)具备相应资质的省级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距离申请日一年以内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五)新增原药生产装置由具有乙级以上石油和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六)生产装置所在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部门同意项目建设的审批意见;

(七)加工、复配产品距离申请日两年以内的原药来源证明(见附件八);

(八)分装产品距离申请日两年以内的分装授权协议书;

(九)农药登记证;

(十)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材料(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为准)。

申请新增原药产品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五)、(六)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新增加工、复配产品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六)、(七)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新增分装产品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八)项规定的材料。

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七)、(九)项规定的材料及原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申请换发分装产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提交第一款(一)、(二)、(三)、(四)、(八)、(九)项规定的材料及原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第十八条企业申请生产国内首次投产的农药产品,应当先办理农药登记。申请生产其他企业已经登记的农药产品,应在申请表上注明登记企业名称和登记证号、本企业该产品的登记状况,并可在办理农药登记的同时办理生产批准证书。

第十九条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审核程序:

(一)申请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备齐所需材料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

(二)省经贸委负责组织现场审查和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工作,如实填写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见附件四);

(三)省经贸委负责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经过审核的企业申报材料及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条申请本企业现有相同剂型产品的,两年内可以不再进行现场审查。但出现以下情况的可以进行现场审查:

(一)企业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省经贸委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审查的。

第二十一条现场审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及具有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经验的行业内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进行。现场审查分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类。对现场审查结果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审查小组应当场告知原因及整顿、改造的措施建议并如实记录于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中。

第二十二条申请颁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可由企业提供有资质单位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进行产品质量抽检或提供一年内有效的抽检报告。产品质量抽检应按有关规定抽样、封样,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省级以上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第二十三条申请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向省经贸委提出换证申请。

第二十四条申请变更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企业名称,应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省经贸委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核发新证书。

变更企业名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更改企业名称申请表(见附件五);

(二)新、旧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

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三)经省级企业标准管理部门备案的新企业标准及编制说明;

(四)原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第二十五条企业农药生产批准证书遗失或者因毁坏等原因造成无法辨认的,可向省经贸委申请补办。省经贸委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补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申请补办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农药生产批准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表(见附件六);

(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省级以上刊物刊发的作废声明。

第二十六条申请人可以在法定工作日内向省经贸委提出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换发及变更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申请。申请人在每周一提出申请的,省经贸委应当场决定是否受理或一次告知需补正的材料。省经贸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上报工作。

第二十七条省经贸委在受理申请时,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是否需要现场审查和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及其所需要的时间。现场审查和产品质量检测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20个工作日内。

第二十八条农药产品出厂必须标明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编号。

第二十九条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农药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每年的二月一日前,企业应当将其上年农药生产经营情况如实填报农药生产年报表(见附件七),报送省经贸委,省经贸委汇总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三十条申请企业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经贸委提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撤销其农药生产资格:

(一)己取得农药生产资格的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上报材料严重不符的;

(二)擅自变更核准内容的。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经贸委提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撤销、注销或吊销其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一)经复查不符合发证条件的;

(二)连续两次经省级以上监督管理部门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

(三)将农药生产批准证书转让其他企业使用或者用于其他产品的;

(四)在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有效期内,国家决定停止生产该产品的;

(五)制售假冒伪劣农药的。

第三十三条承担农药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机构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的,由省经贸委提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取消其承担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资格。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一、农药企业核准申请表

二、农药企业生产资格延续申请表

三、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申请表

四、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

五、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更改企业名称申请表

六、农药生产批准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表

七、农药生产年报表

八、原药来源证明

附件一:

农药企业核准申请表

拟申请的生产类型

原药加工(复配)分装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注册地

生产地

注册资金(万元)企业性质

拟建项目情况

产品名称

项目总投资

(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年/吨)

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批量投产时间产品登记情况

工艺流程(原药:化学反应式,流程图;加工、复配:方块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情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资质等级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原药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及资质等级

加工(复配)环境影响报告表有无

分装环境影响登记表有无

企业法人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药生产主管部门意见:

(单位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注:“”上请打上√或不打

附件二:

农药企业生产资格延续申请表

生产类型

上次核准公告号

原药加工(复配)分装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注册地

生产地1

生产地2

生产地3

注册资金企业性质

企业总资产企业固定资产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企业总人数工程技术人员数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上年完成(万元)前年完成(万元)

年度农药销售收入

年度上缴税额

年度利润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名称生产能力(吨/年)

企业法人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药生产主管部门意见

(单位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注:“”上请打上√或不打

附件三:

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申请表

产品名称:

生产方式:原药加工复配分装

发证类型:发证换证

考核:是免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年月日(单位公章)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企业

性质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注册地

生产地

企业代码营业执照编号

企业开办时间注册资金

企业总资产固定资产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企业总人数工程技术人员数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上年完成(万元)当年1-月完成(万元)

上年度农药销售收入

上年度上缴税额

上年度利润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名称生产能力(吨/年)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技术骨干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事农药工作年限职务及职称

二、申证产品基本情况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注册商标

项目总投资年设计生产能力

批量投产时间

换证产品还需填写以下四项:

上年产量上年销售收入

原生产批准文件编号农药登记

情况说明

工艺流程:(原药:化学反应式;加工、复配、分装:方块图)

三、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和化验仪器情况

主要生产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台数备注

说明:

主要化验仪器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台数备注

说明:

附件四(含附表1、附表2):

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条件审查表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1企业基本情况

1.1企业负责人应了解与农药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企业负责人交淡,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为A,否则为B

1.2企业应具有一定的农药生产专业技术人员查看人员档案、学历证书,并与企业生产批准文件申请表对照。相符为A,否则为B

1.3企业应具有相应的资产规模,应处于良好的生产经营状态查看企业财务报表(总表),并与企业生产批准文件申请表对照。相符为A,否则为B。不符的应在备注栏填写实际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等情况

1.4企业应有独立农药生产管理机构,独立的农药生产界区和成品仓库,生产和生活区域应严格分开。现场勘察(或目测),并与企业生产批准文件申请表对照。占地、建筑面积等与申请表基本相符,生产界区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2生产工艺及技术管理

2.1技术来源合法,无知识产权纠纷向企业技术负责人了解技术来源。来源清楚、合法为A,对其知识产权状况有疑问的可打B。应在事实记录栏写明: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单位名称。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2.2有与申报产品相关的工艺文件明细表,并与实际工艺文件相符查看工艺文件与明细表对照,完整、相符为A,否则为B。

2.3有带工艺控制点的流程图查看流程图,有且正确的为A,否则为B。

2.4有完善可行的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查看有关制度和考核办法,查考核记录。有完善可行的工艺管理制度,并有考核记录的为A,否则为B。

2.5主要工序应有工艺指标台帐随机抽查台帐记录,清晰、完整、准确的为A、否则为B。

2.6各工序有操作规程,并能正确执行现场查看,随机抽查岗位人员,看其是否掌握相关的操作规程并执行。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2.7企业应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查人员档案、培训教材、培训记录及现场工人的证件情况。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2.8有主要生产工艺中控指标及控制、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查看有关指标及控制、考核办法,查考核记录。有指标、控制、考核办法,并有考核记录的为A,否则为B。

3(生产、计量、检测)设备管理

3.1生产设备应达到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要求(具体要求见附表1)。不得有手工包(罐)装设备。现场查看主要设备,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3.2应制订设备管理制度,并执行。查看文件、现场设施及执行记录。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3.3主要设备档案完整、齐全,在用主要设备完好率100%。现场查看档案及台帐。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3.4有设备泄漏率台帐,生产过程的动、静态泄漏点应记录完整。现场查看台帐、可能的泄漏点。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3.5在用压力容器需在当地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应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现场查看注册登记。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3.6计控器具应按工艺流程要求配置齐全。现场查看,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3.7企业应配置按其产品标准进行全项检验的仪器设备和试剂及相关的技术文件。现场查看并与标准对照,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3.8实验室应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并符合有关部门对生产企业质检机构的相关管理规定。现场查看,主要的分析室要分开,分开为A,否则为B;环境整洁卫生为A,否则为B;实验室符合有关规定并通过认证为A,否则为B;两项同时为B判定为C。

3.9计控、分析器具应按有关规定检定、校准,并有效期内使用。查管理制度、台帐、检定证书及记录等,符合要求为A,有2台以上在用计量、分析仪器超过规定的检定周期即为C,其余为B。

4质量管理

4.1企业应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且职权明确。查看有关文件,与相关人员座谈,了解是否有机构及人员、是否称职。是为A,否则为B。

4.2企业应有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留样制度,检验室信息和文件管理制度,售后服务制度等等,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执行。查看文件;查看相关人员是否可随时拿出相应的制度文本,掌握相关内容;查看执行情况记录(或奖罚记录等)。是为A,否则为B。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4.3加工、复配产品使用的原药和分装的产品应从有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或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货。查看是否有进货单位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或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及进货合同,有为A,无为C。并在备注栏填具供货商名称。

4.4企业必须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或有2名以上检验分析专业大专或大专以上毕业生在岗。查看培训档案、资格证书;检查检验人员数量(填在备注栏);检查检验人员基本技能。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4.5有检验仪器操作规程。查看文件;查看相关人员是否可随时拿出相应的规程文本,掌握相关内容。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4.6应建立质量管理台帐。原料、中间体和成品按规定标准进行检验、记录。原始记录、报告单、台帐之间数据一致、记录完整。按申证产品抽查一个月的记录、报告单、台帐,主要原料、中间体、成品检验记录完整,数据一致为A,否则为B。

4.7产品包装重量符合要求。库房随机抽取20瓶(袋)合格品,其平均净重不得低于标示量标志;包装等应符合产品包装要求。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4.8产品标签符合要求。产品标签内容齐全为A,否则为B。

4.9每箱必须具有使用说明和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电话、批号、等级、检验员代号和检验合格标志)。随机抽查2-3箱,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5安全与环境保护

5.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与企业领导进行交谈,分析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了解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职责分工。了解为A,否则为B。

5.2企业安全管理分工,职责明确,管理制度健全。查看文件;了解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查看相关人员是否可随时拿出相应的制度文本,掌握相关内容。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5.3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外置废弃物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部门关于法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持证上岗。查人员档案、培训记录,随机抽查相关人员,了解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5.4企业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如:易燃易爆部位应有隔离及防护措施,电器、仪表应是防爆型,车间、库房应配备消防器材,应有可靠的监测、报警、通讯设施,毒性气体作业岗们应有防毒面具,并具备急救条件,各处危险标志明显,等等。

现场查看。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序号审查项目审查方法评定实事

记录此项

不适应备注

5.5涉及安全的特殊岗位必须有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现场查看,操作规程应置于明显处;现场随机抽查岗位人员,看其是否掌握操作规程并执行。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C。

5.6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要求。查看当地环保部门的验收或检查检测报告(意见),现场查看有关设施并有效运行为A,无污染防范措施为C。

5.7企业应重视文明生产,厂房、车间整洁、明亮,杜绝跑、冒、滴漏。物品露天堆放整齐,道路平坦通畅。

现场查看。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5.8工业卫生符合要求,劳动保护措施健全。查看文件、现场设施、管理记录。操作人员是否穿必要防护服及用品。符合要求为A,否则为B。

说明:

1、现场审查以A、B、C三级进行判定,其中A为合格,B为轻微不合格,C为严重不合格。

2、《审查表》中带标志的条款为否决项。

3、《审查表》中“此项不适用”一栏用以标明对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审查时可删减的条款。

经贸委范文第3篇

一、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近年来,我委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指导工作、推进发展,全省工业流通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有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需要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工业流通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破解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难以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难以消除全球金融动荡、世界经济增长减缓、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就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直接影响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进程。

省经贸委是全省工业流通经济的主管部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担负着重要职责。我们作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省直部门,能否切实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直接关系到全省经贸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全委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表率意识,认真扎实地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这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使经贸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使工业流通经济全面转向科学发展的轨道。

根据省委提出的“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载体,结合经贸工作实际,这次全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是“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推进工业流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委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把握更加深刻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思想更加解放,思路更加开阔,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工业流通经济科学发展上来。

(二)解决突出问题。紧密结合经贸工作实际,努力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基层企业反映的重点问题,切实加强工业流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形成新风尚。

(三)创新体制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工业流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机关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切实转变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团结协作的机关运行机制,为基层和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促进科学发展。把务求实效作为经贸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

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健康开展,要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更加符合经贸工作实际,为工业流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突出实践特色。紧扣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和我委的实践载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做好结合文章,大胆进行实践探索,在推进实践中深化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经贸工作。

(三)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基层、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四)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的发展积极性。

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解决的突出问题

对照中央和省委提出的需要查找并解决的问题,结合经贸工作实际,突出解决好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在发展思路上有新突破。围绕工业流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着重在经济运行走势、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生产保障、节能降耗、市场流通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开拓思路,研究对策,提出促进工业流通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在完善经济运行协调机制上有新突破。建立完善经济运行预测预警机制,强化重点行业、企业经营状况监测分析,增强经济运行调节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完善煤电油运等重要生产要素协调机制。

(三)在优化结构上有新突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实施“新、特、优”工程,强化规划引导,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搞好重大项目的实施,调整优化存量,促进产业升级。

(四)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突破。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主体作用,积极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创新投入。

(五)在节能降耗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加强源头控制,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技改力度;突出抓好1000户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依法加强节能监管;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抓好资源综合利用。

(六)在机关建设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当好参谋,搞好服务。推进机关工作制度建设。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廉政建设工作体系,完善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

学习实践活动以领导班子和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机关、企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参加。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三个环节,加上开始前的准备环节和活动结束时的总结测评环节,共有十一个环节。

(一)学习调研阶段(10月15日至11月中旬)。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学习培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文件选编》和“做廉政表率、促科学发展”有关文件材料。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不少于3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0学时。二是深入调研。结合学习,确定调研课题,领导带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撰写调研报告。要通过调研梳理出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各处室、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调研活动,搞好成果交流。三是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紧密结合经贸工作实际,采取交流会、研讨会、宣传栏和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在全委上下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使党员干部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思路更加开阔,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新的提升。

(二)分析检查阶段(11月中旬至12月底)。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实践载体,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要相互谈心,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氛围。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认真开展“四对照、四检查”活动,对照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检查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经贸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检查我省工业流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对照工作实绩和职责任务,检查在服务科学发展方面的不足;对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检查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情况。三是组织群众评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认真组织开展“四评五议两公开”,即:代表委员评、专家学者评、服务对象评、下级单位评;议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对原因分析的透不透、发展的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三)整改落实阶段(*9年1月至2月)。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要依据形成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一步细化分解,把改革措施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分管领导的责任,采取适当方式公布,向党员干部群众作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监督。二是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那些事关全局又有可能经过努力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加以解决。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多为基层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解决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三是完善体制机制。要围绕建立健全预警预测、应急协调、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干部实绩考核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切实解决好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通过委内网向党员、群众进行通报,并在处以上干部和职工代表中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六、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委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际效果。

(一)落实领导责任。在委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郭述禹同志任组长,杨国良、姜奇、王法民同志任副组长,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要实行逐级负责制,各处室及直属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支部书记、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委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调度和检查督促,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各行办、协会等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由各分党组(党组)组织实施,分党组(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另外,省科技职业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随纺织协会一并进行。要按照省委部署,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好学习实践活动。委里将从行办、协会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联络组,配合省委指导组搞好指导检查。

(二)坚持领导带头。处以上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要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头学习,努力做到学得更多、更深;带头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带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讨论;带头分析检查,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着力抓好落实。

(三)加强宣传交流。要利用简报、网站、宣传栏、新闻媒体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要鼓励创新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经贸委范文第4篇

会议在总结回顾“*”和2005年全省外经贸工作的基础上,对20*年及“*”全省外经贸工作进行了全面探讨。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畅所欲言。与会的同志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对全省外经贸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下一步工作重点、应采取的举措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张雷厅长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归纳总结了大家的意见。他说,大家今天的发言都作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明年及“*”外经贸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开放经济工作需要集思广益,外经贸厅的工作也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他指出,20*年及“*”期间全省外经贸工作要重点做好6方面工作。

一、抓住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转变增长方式是今后一个时期外经贸发展的总要求。对外贸来讲,就是完成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对外资来讲,就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二、坚持两个发展导向。一是坚持持续发展。全省外经贸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在外经贸基数增大后,面临的新情况更多,困难更大,仍要保持持续增长。二是协调发展。目前外经贸发展有很多不协调的方面,如区域发展不协调,具体工作中的不协调,需要我们具体去加以解决。

三、增强三个能力。一是增强“走出去”能力。目前我省“走出去”的能力还很弱。二是增强开发区创新能力。20年开发区建设是在创新中发展的,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下一轮开发区的发展面临和前20年完全不同的形势,发展的宏观环境、制约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开发区要实现新一轮发展,必须要有功能创新。三是增强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是外贸大省,进出口已突破2000亿美元,面对的贸易摩擦将会更多。现在我们应对贸易摩擦能力还很薄弱,主动出击的能力还没有形成,需要进一步增强。

经贸委范文第5篇

20**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按照实现“两个率先”的总要求,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向长江三角洲加快转移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趋利避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市外向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1、利用外资再创佳绩。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91家,新批注册外资22.52亿美元,到帐外资12亿美元。

2、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8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进出口额100亿美元,内资企业外贸发展迅速,实现进出口1.7亿美元。

3、外经合作创出新高。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5527万美元,完成对外营业额6184万美元,外派人数5**人次。

(二)外向型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1、招商领域有效拓展。新批注册外资中,台湾项目13.77亿美元,占56%;欧美项目2.92亿美元,日韩项目1.74亿美元,分别增长130%和98%。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6个,3000万美元以上42个,累计分别达到758个和261个;新增超亿美元项目4个,累计达到27个。

2、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新增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项目260家,注册外资9.02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44%和37%。一批研发型、物流型、服务型项目先后落户昆山,有效地提升了产业层次。

3、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全年实现出口73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98%;新增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外贸企业100家,累计达到156家,其中65家已正常运营,全市逐渐形成了以外商投资企业为“龙头”、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为新增长点的外贸新格局。

4、外经合作取得突破。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经商务部批准,取得对外合作经营资格,可经营承包境外建材行业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推动全市外经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1、园区开发全面推进。开发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各项工程开工量达30亿元,实际完成工程量20亿元。新批注册外资8.38亿美元,占全市的34%;出口加工区初步实现全天候通关,进出口总额达到55.5亿美元,增长166%。吴淞江工业园、昆山高科技工业园、京阪科技工业园、国际商务中心、昆山软件园、中科昆山高科技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临沪产业带启动规划,进一步拓展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空间。

2、乡镇招商成果显著。各镇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快工业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载力和对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有7个镇新增注册外资突破1亿美元。

二、20**年外经贸工作主要做法

回顾总结20**年全市外经贸工作,主要是体现在四个“抓”:

1、迎接挑战,突出重点抓招商。一是招商引资任务早明确、措施早落实。二是积极做好赴香港和南方、日韩招商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全力以赴组织开展金秋经贸招商活动。四是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的审批质量和成功率。五是积极发挥市政府驻南方办事处的作用,为全市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2、诚信优质,一心一意抓服务。一是抓好30家重点在建外商投资企业督查工作。二是抓好100家重点投产三资企业、20家出口大户的跟踪服务。三是抓好外商投诉的协调处理工作。四是抓好审批手续简化工作。五是抓好外语中心建设。六是积极开展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