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智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培智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培智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培智教师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为了让校本研修成为持续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增长点,我们在组织校本研修时重视人文积淀,倡导知识更新;强化个人品|,提升人文情怀;提倡交流合作,呼唤共生智慧;强调责任担当,注重实践反思。

一、规范、创新校本研修工作机制

1.常设教师培训机构

“教师发展学校”是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于1998年成立的教师研修专门机构,旨在强化教师分类研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教师发展需要,设计并实施各类校本研修课程和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日常工作纳入学校教科研室工作中,校本研修的实施、考核、奖惩与管理制度健全,既有教师参与校本研修计划制订的规章制度,又有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研修方案与总结。

2.开展分层分类的教师研修活动

校本研修主要采取“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项目的方式,即学校依托“教师发展学校”,采取专家和名师引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研修方法,着重培养每名教师独特的风格与专长。外聘专家与本校各学科项目组的名师作为领军人物,与其他教师一起,组成链式项目组与学科项目组,开展常态、多样、内涵丰富的课堂教学与研究活动,同时开展与之相关的其他学术性研究活动,以谋求不同层次教师的共同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项目一方面可以深入发掘名师教学领先领域的教学实践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为名师、骨干教师高端发展提供学术性支持;另一方面,围绕这个链条,优秀的年轻教师也可以自由参与不同层次的活动,自由汲取有益的营养。

二、体系多元的校本研修资源建设

1.多方整合校内外资源

一是校外专家、学者的高端引领。校外教授、专家的高位引领能够帮助一线教师理性反思自身工作,关注并尝试解决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前沿问题,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学校邀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学校还特别关注高端文化对师生的熏陶,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部委领导、著名作家等都曾到校与师生开展交流活动。

二是发挥名师骨干的专业示范。在校本研修中,教师不仅是被研修者,也可以是研修者。将学校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发挥其指导和亲身示范作用,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2.校本研修课程开发

“教师发展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办学特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有选择地开设具有针对性的研修课程,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五大领域”的纵横网络式研修课程体系。

“三个层次”即:在宏观层面,主要关注高端研修,如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在中观层面,主要关注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策略研修、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等;在微观层面,主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与模式创新,如课例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等。

“五大领域”包括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情怀与视野、教师身心健康等。学校围绕研修课程体系的“五大领域”自主研发校本研修资源。一是以教师基本功为主的课程系列,主要通过讲座和评比的形式开展。二是以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为主的课程系列,主要包括教育学与心理学基本理论、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等。三是以教育教学实践课程为主的课程系列,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评价研究、学法指导实践研究、学科课程建设等。四是以开拓战略视野与家国情怀为主的高端讲座系列,着重提升教师个人修养,帮助教师了解政治经济现状、学习国家政策、解读国际形势等。五是以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为主的课程系列,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调试、职业幸福认知、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卓有成效的校本研修实施

(一)制订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研修目标

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具有高学历背景的优秀职初教师,主要是需要对他们的教育潜能进行开发;对于骨干教师的发展,主要是需要快速高质量的引领;对于专家型名师主要是对他们的教学智慧和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与分享。

1.职初教师围绕教学基本功提高起点

职初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尽快实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衔接。新任教师研修主要依托“教师发展学校”展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两年内完成包括通识研修讲座、基本功评比、新任教师诊断性听课、常态课展示和教学特色评比等在内的研修活动。

2.骨干教师教学高端发展的快速引领

“链式项目”骨干教师研修活动旨在展示学校海淀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思想和教育智慧;帮助骨干教师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其课堂教学能力的高端发展。骨干教师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态・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授课教师所在教研组教师、职初教师及教学干部都要参与活动,填写听课反馈表。邀请海淀区教研员、特级教师等进行点评,帮助上课教师磨课,完善教案、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名师和专家教师的智慧挖掘与分享

特级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北京一零一级教师系列论坛”,旨在为学校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提供交流、分享自己教育思想的平台,为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同时丰富学校办学文化。

4.形成系统的网络研修资源

学校关注网络资源对教师研修中所发挥的传播便捷、范围广的优点,将“精品课程”“骨干研究课”“慕课”“翻转课堂”和“大师课程”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全校教师学习。同时,开发“协同备课”平台,各校区各学科组将自己的备课成果共享出来,共同学习进步。

(二)开展与时俱进的通识培训

1.开拓全体教师的社会视野

学校通过学习来引导、推动教师更好地发展与生活。主要包括全校讲座(每学期6学时),关注教师职业道德、社会热点、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生活与健康、高端文化等问题,帮助教师与时俱进。

2.引领学科教师的理念改进

针对特定教师群体的发展需要,教研组及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部门也会组织专题讲座,进行业务研修,如语文组的“立足基础教育 顺应时展”、物理组的“北京市初中物理教育改革动态”等。

3.关注毕业年级的接力研修

开展各类初三、高三考试分析、研讨活动,尤其在初三、高三年级学期末,开展“新老交接会”,并印制《北京一零一中高三教学工作总结》《北京一零一中初三教学工作总结》,对毕业年级各学科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年级组长工作进行总结,将宝贵经验传递给下一届的毕业年级教师,充分实现“传帮带”。

4.提升班主任管理艺术的常态研修

班主任工作主要以讲座、交流和实践的形式,通过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优秀班主任专题讲座、年级组长会等活动开展诸如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艺术等专题研究和探讨,促进班主任明确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日常研修有全体班主任集体研修、新班主任研修和自主学习。

(三)坚持自我教育的专业阅读

学校在职专任教师300多人,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教师队伍,学校通过“自我教育”课题向全校教师宣传“自主发展”的理念,帮助教师树立自我发展的职业发展途径。学校要求教师阅读教育教学相关的著作,让教师在自我阅读、自我学习中感受理论,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体会书中的观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学校定期要求全校教师共读一本图书,如《我的教学勇气》《学会提问》《核心素养》等。同时,通过征集、评选读后感等方式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将思考固化为成果,并刊登在学校的内刊上,充分体现个性化的教师自我发展的培养方式。

(四)倡导个性体现的课题研究

多层次、多形式的课题研究能够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知识能力结构,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设立“国联杯”表彰每年在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师。

近五年来,学校先后参与了“学生学习力与学科建设研究”“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学科能力“高端备课”项目、部级课题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世界遗产教育实施策略研究(子课题: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子课题:通过三级课程整合开展京剧教育的研究)、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子课题:学生学习力与课程建设研究)等课题研究。同时,学校开展了实施自主课程实验项目,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除了上述部级、市级、区级课题以外,教师还开展了基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难点突破的“草根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五)聚焦实践升华的论文与课例

为促使教师们对自己的研究课中的教学问题进行聚焦和研究,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进而达到改善教学、积累智慧成果、分享有效经验的目的,学校组织开展“课例研究”“教育智慧”“微创新”等征集评比活动,对形成的优秀成果组织参加校外比赛、校内表彰以及成果固化,形成《一零一中校本培训协作体课例研究成果集》。

四、校本研修成果与特色

从学校发展层面看,校本研修推动了教研组建设和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近年来,学校在科技、艺术、体育竞赛等方面都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社团、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校办学品质不断提升,在近三年的北京市海淀区办学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满意度评分都名列全区前列,这是社会对学校坚持“办人民满意学校”的肯定和激励。

从教师发展层面看,在德建设方面,学校每年都有教师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师德之星”和“师德标兵”,多名教师荣获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称号,15位教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在教科研方面,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承担部级、北京市级和海淀区级的各项课题,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市区级教师基本功大赛上获得教学能手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奖项。

培智教师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教改项目是指学校优秀的教科研成果的推广活动。如何利用教科研论坛推动教改课改项目的实施呢?实践证明“论坛+项目+课例”的培训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

“论坛+项目+课例”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以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以教科研论坛为展示舞台,配合学校试点项目的推进,策划与组织教师的校本培训项目。上学期学校教科室策划与组织的“教研组主题论坛系列——基于学为中心的教材研读”就是属于这一培训模式。以周前会“教师智慧大讲台”为展示舞台,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为基础,开展了全员式、课例化的校本培训活动。

一、项目引领式教研活动,确定校本培训主题

以项目引领教研活动,是指学校每学期确定一个学校主导型教改项目,并以该项目为校本培训主题,推动各学科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改革,组织开展相应的主题式教研活动。学校主导教改项目是在学校最近三年来有影响力的各级课题成果修改的基础上产生的教改成果推广项目。负责教师由学校有能力策划和组织项目开展的校级领导、中层、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担任。除了负责人外,还有4~6名项目核心组成员,负责计划的细化和项目的具体实施。

“基于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是2012学年立项的区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学校以省重点教研课题《基于“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研究》为主导,进行了全校层面的普及与推广,推动全校各教研组进行“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以下是项目逐步推进的流程:

二、三级递进式理论培训,以理论引领教师

项目教研,是以项目为题,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教师在完成研究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也是全校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科研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研法的一种。

以项目带动教研,必须让理论学习先行,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开拓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具体分三步走:

1. “学为中心”总体理论学习,冲击与提升教师的思想意识

“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改善教师的教无可厚非,但教完=学会吗?做完练习=掌握吗?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应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科情感、同伴及师生关系等等。”这是夏雪梅博士《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的主要观点。以此为理论学习的挈领性材料,在全体教师层面进行解读与导读,提升全体教师的思想意识和教育教学观。

2. “学为中心”的学科操作理论学习,促进与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

一个好项目的全面推广,不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引领,更要有可供教师使用的具体的操作技术。“学为中心”的学科操作理论学习,是各教研组依据“学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寻找与本学科相关的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操作理论。并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研组讨论交流,梳理出适合本学科的操作模型和操作策略。

如语文教研组重点学习了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课型新艺术例谈》,梳理了以下一些语文新课型:

数学组重点学习了《徐利与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型》,梳理出了两种可供学习和借鉴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型:导学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

3. “学为中心”的课例学习,提高与推动教师的课例解读能力

有了基本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型和策略之后,还需要有针对性的课例引领,才能为教师所真正接受并掌握。因此,在框架理论学习之后,进行课例学习就非常有必要了。这一理论的学习分教研组和备课组两个层面开展。从形式上具体又分两个方面:一是看网络视频。二是看书面课例分析。

三、课题微研式教材研读,开展小课例研究

课题微研式教材研读是指在一节课或一单元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以备课组为单位,以微课题研究的方式解读教材,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策略,采用针对性改进教学策略,并通过智慧讲坛进行介绍和推广。

例如,语文教研组在前期备课组主题论坛比赛的基础上,推荐三、四年级备课组作了题为《燃起段落教学的“太阳”——小学中年级“段落”教学的误区及策略》的主题论坛。先和大家分享了中段备课组在前期互相听评课活动中发现的段落教学的误区:①段落训练缺乏重点;②训练无序,缺乏层次;③读写不合,缺乏指导。又与老师们分享了中段备课组在实践中采取的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段落教学的策略和措施。如结合具体课例分享的策略:循序渐进,目标应分级把握;突出重点,教学如层层剥笋;感悟段式,仿写应写之有道等。

数学教研组综合前期备课组教研活动,以大组为单位开展了《基于“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主题论坛。指出基于“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前必先通过学前调查,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弄清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疑惑之处是什么,会了哪些方法,需要怎样的教学材料和情境支撑才能调动已有知识和方法等,再以教学前测结果为依据设计与展开教学。并结合具体的课例《三角形高的认识与画法》(四年级),讲解如何针对学生的错例开展教材研读,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教材:“教材定义的高距离学生有多远?”“学生生活中已积累的对高的认识是怎样的?”“如何将三角形的高与学生已建立的生活中的高度进行沟通?需要怎样的教学材料作支撑?”备课组通过对比实验教学,总结出“学为中心的三角形高”的有效教学路径。

科学教研组以《课堂转型,我们在路上……》为题,以《钟摆的研究》的对比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了如何从“传统课堂”的课堂教学向“基于核心问题引领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课堂教学转变。从“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活动的界定”;科学课堂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堂转型转什么?走向科学探究转型活动的观察标志;课例研究等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科学课堂转型的策略。

四、记录单式实践反思,促进教师深度研修

记录单式实践反思是指在学科理论学习之后,由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课例研修反思,并完成教师个人研修记录单。通过教师个人研修记录单促使每位教师将学习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并注意反思总结,形成书面反思文章。(见图)

培智教师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一、 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创建的现实背景

青浦区地处上海市远郊,由于多种原因,优质教学资源总量不足,而且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分布不均衡。全区5794名专任教师中,各类名优教师427人,占比不到7.4%。其中,农村学校教师3077人,占全区53.15%,各类名优教师161人,仅占2.8%。区域名优教师总量不足,城乡学校名优教师比例悬殊,成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创建学科教师研修基地,有效集聚区域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让它在超越本校的、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发挥引领作用和释放辐射功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是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种可行选择。

二、 学科教师研修基地的价值取向

学科教师研修基地是教师在职学习的专门场所,也是进修学院教研人员服务、指导教师开展研修活动的前沿平台。学科教师研修基地的建立,是对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一种功能性开发,即以拥有优势学科的中小学为依托,挖掘、发挥其优质教学资源的效用,同时吸纳其他学校的区、市级名优教师,必要时再从高校、科研院所引入高端智力资源,组成教师发展指导者群体,采用团队引领方式,围绕教学改进,深入开展实践探索,探索教师在职学习新模式,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科教师研修基地的价值取向是:成为区域性教师学习与教学资源中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和服务,促使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 学科教师研修基地的职责功能

(一) 课堂改进的实践研究

以构建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课堂为目标,针对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以课例为载体,深入开展课堂改进的实践与研究,创生课堂改进主题经验,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课堂教学模式及典型案例,为一线教师改进课堂提供操作性思路与方法。

(二) 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

以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依托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和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以“课”为载体,以“研”为内容,以“训”为形式,以“修”为目的,让教师在教、研、修一体化中有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并形成教师在职学习新模式。

(三) 培训课程的研究开发

基于学科教师的发展需求和区域课改推进的现实需要,以培训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主题研修,并将研究成果案例化、课程化,形成既融入本体性知识又凸显实践性知识的优质培训课程,为有效实施区域教师专业培训提供资源保障。

四、 学科教师研修基地的运作方式

(一) 团队专业引领

由学科教研员牵头,整合区内外名优教师资源,组成引领团队,运用群体智慧指导基地内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学习活动。“团队引领”是对“一对一”师徒制带教指导方式的改进,它既能有效弥补个别带教过多倚重于指导者本人素养所产生的不足,又能推动指导者优势互补,促进被指导者博采众长,从而有效发挥优质资源的集聚效应与辐射功能。

(二) 双主持人

由学科教研员与基地所在学校校长共同负责研修基地的建设。研修基地所在学校校长主要负责学校资源的统筹协调和供给保障,学科教研员主要负责区内外名优教师资源的引进、研修计划与活动方案的设计以及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等。双方通过不同功能的发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促进基地有序、有效地运行,以逐步形成科学的共同体运作范式。

(三) 临床学习

以课堂为培养场所,将教师培训导入课堂,将理论学习导入课堂实践,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学习教学,将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充分地结合起来,形成持续的“实践—理论—再实践”螺旋式上升过程,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临床学习,既破解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理论难以与实践充分结合的难题,也解决了教师在职学习中理论向实践、课堂的转移问题,为教师在职学习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五、 学科教师研修基地的主要特色

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得到了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据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95%的青浦区中小学教师表示愿意成为学科教师研修基地的一员,92%的校长表示全力支持本校教师参加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学习。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学习之所以得到校长、教师的认可,是因为其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一) “研训一体化”设计,解决了培训难以与教研有机结合的问题

教研和培训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就像饮食和运动同样为健康所需要一样,不可缺少。培训和教研只有融为一体、优势互补,才能相得益彰。“研训一体化”是培训改进的方向,其关键要素是培训目标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学科教师研修基地以行动学习理论为指导,统筹规划研训内容及其形式,积极构建“研训一体化”的培训课程,解决了教师培训“远离课堂”、培训课程设置脱离教学实践的问题。

(二) 名优教师资源的有效集聚及功能释放,推进了其效用最大化

依托学科教师研修基地,有效集聚名优教师资源。通过搭建展示平台,开展课例研究、专题探讨、教学论坛、案例教学等活动,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释放其辐射功能,使得名优教师的效用进一步扩大,走出了一条“优质教学资源全区共享”之路。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首批12个研修基地共举行236次研训活动,参与活动的教师达14820人次,有效提升了青浦区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也培养了一批教师培训者,从而为学校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 基于学校的临床学习模式,破解了教师学习中理论难以与实践充分结合的问题

基于中小学校的临床学习,将教师的学习从“象牙塔”转向中小学校的真实课堂。其理念是:教师学习教学不是在“模拟场景”中,而是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培养教师的关键是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会教学。基于中小学校的临床学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智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实践智慧的主动建构者。

(四) 以教师“行动教育”为指导,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培训课程

培智教师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一、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创立缘起

1.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特别要求教师要增强对教育实践性知识积累的认识。传统的教师培训以“我讲你听”的模式进行,缺少参训学员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既激发不了教师的学习兴趣,又无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真正提升。

2.随着大规模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完成,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主要任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和存在的理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3.人本教育呼唤教师培训模式从重理念向重行为转变,从重选拔性骨干培训向重普适性全员培训的方向转变。因此,从教师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发挥参与培训教师在培训中的主观能动性,创出具有区域特色、校际特色的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4.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将基层学校和教师排除在培训资源之外,不能真正地调动学校和教师参与培训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本教育理念的推行使得教师培训模式必须破旧,才能在思维和方式上产生颠覆性创新。

为此,宣化区教师研修中心在学校办学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创新。选择了区域内十所市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性学校,挂牌成立宣化区中小学教师研修基地。通过借助中小学一流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资源来壮大教师培训学校的基础实力,创新了一条打破培训困局的可取之路。

中小学教师研修基地的创立、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以进修学校为主干,以基地学校为枝干,以联片学校为分枝,以“1+2”城乡共进学校为叶的全区联动、惠及周边、共进成长的宣化区中小学教师研修树形网络组织结构。

二、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的创新意义

宣化区的十所中小学教师研修基地有着区域内一流的硬件设施,有效地弥补了教师进修学校硬件设施不足的短板,是教师进修学校开展各类教师研修活动的学习培训基地;十所基地学校都是省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示范性学校,在教师进修学校的帮助指导下都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建设的特色,是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与规律研究的合作研究基地;十所基地学校的校领导都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是教师进修学校探索实践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的实验基地。

宣化区将本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几个学校联片研修活动区,每个片区确定一所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教师培训研究基地,每所基地学校在已有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片区培训研究课题,由区教师进修学校指导并帮助基地学校收集资料,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区推广。如宣化区阁西街小学创立的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宣化区大北街小学推行的阶梯式教师培养模式、宣化区炸子市街小学和宣化二中试行的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宣化九中和宣化区工业街小学的小课题研究促教师成长等,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全区推广。

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将基地学校教师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区的培训资源优势,驱动了教师专业成长与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两个动力系统。此外,通过制定研修中心中层领导包片、教师包校等跟进、指导和服务措施,真正实现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下移,阵地前移。

三、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的创新特色

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使教师培训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有效地弥补了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师资匮乏的问题,实行城乡、校校间师资共享,发挥群体互补效应,培训资源多元,培训信息开放。

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使教师培训从一统式走向自主式。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充分发挥校本优势并从中发掘培训资源,以课题研究为导向,以解决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注重发挥每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教师的自主学习与成长。

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使教师培训从被动式走向互动式。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将参训教师视为培训资源,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帮助教师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为隐藏在教师内心的经验培植了继续生长的土壤,实现了情感融合和知识生成。

四、基地式教师研训模式的具体实施

1.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每个基地学校要发挥本校教师培训团队的集体智慧,根据校本热点、难点问题实际,策划教师培训研究课题,科学设计校本培训方案。

2.智力支持,建构机制

教师研修中心在培训项目、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智力支持,与基地学校共同建立研、训、用相结合的培训工作机制。通过“送教到校”“以校办班”的方式将现代教育理念传递给基地学校的每位教师,推进基地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3.考察评定,宣传推广

区教育局定期开展基地学校教师培训经验专题研讨会,通过汇报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分享培训经验,并对培训基地课题成果进行阶段及综合评定,获得优秀成果的项目,可得到宣传与推广,并给予奖励。

4.成果展示,扩大影响

通过论文集、优质课展示、学科论坛、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等形式,开展学员成果展示,扩大培训影响。

5.任务驱动,资源共享

在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的同时,教师研训中心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常规性的校际交流。通过为基地学校中涌现出的优秀骨干教师安排专题培训任务这种方式,迫使骨干教师增强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的复杂过程,促进骨干教师的再度成长。

6.课题共研,共进成长

通过基地校与联片活动区薄弱学校建立“1+2”帮扶关系的方式,将培训研究课题延伸到兄弟学校,建立“1+2”共进学校“共研体”。以项目为依托,形成发展共同体,既构建了教研联动体系,又促进了城乡教研的共迸发展,更促进了教师与学校的专业化发展。

培智教师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1.总体框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构建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时,结合本专业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在传统的电类课程基础上,特别强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设置了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平台,共计57门必修和选修教学课程,12门课程设计以及工程认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

2.特色。(1)知识结构合理、完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由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学科共同建设的。为确保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以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突出强弱电结合,以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交叉学科的相关背景知识。(2)教学平台设置全面,加强实践环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按四个教学平台设置,包括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环节平台。通识课程平台包括:工具性知识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包括电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网络通信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实践环节平台包括各类课程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多种领域和形式,在此平台中我们构建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划分准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我们淡化课程的概念,强调核心加选修的知识结构。在确定本专业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兼顾我校的办学特色,构建了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体系结构,并对每个知识点的学生掌握程度进行了具体描述。一门课程可以按照知识领域进行设置,也可以由若干知识领域中的部分知识单元组成。一个知识领域的知识单元的内容知识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课程中,力求创新,办出特色。(4)核心课程明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专业,且创办历史不长,因此确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核心课程应该能实现对全部核心知识单元的完整覆盖。我们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明确了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我们承担了南通大学重点教育研究项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根据“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注重能力、柔性灵活”的改革方案,探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结合的“电气类”专业建设、“工程化”实践教学,课堂内外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跟踪学科发展、构建“电气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电气类”专业建设原则,按专业大类培养,强化系列课程和核心课程,重视实践能力,着重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3+1”的培养模式,前三年按“电气类”大类统一培养,后一年按柔性专业方向分流。(2)淡化专业教研室的界限,建立相互联系的课程组,课程组负责组织和实施各个专业教学、课程优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学体质的弹性化。(3)开设执业注册工程师和电类职业技术资格培训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开设“电气类”创新研究实验班,开展大学生全国机器人比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建筑竟赛、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实现创新教育和前沿研究相结合,为培养工程科学型人才打基础。(4)推行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建立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堂讨论、实验测试和论文报告等多文化综合考试评价系统。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的综合协调发展。

2.以创新为指导,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1)“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层次和体系进行划分。按体系划分为实验教学子体系和工程训练子体系。工程训练子体系覆盖了所有层次,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工程训练不断线、层次化、体系化、多元化,每一层次的工程训练都是对该层次基础性实验教学的工程训练和综合提升。(2)实行分层次、分步骤的工程训练方法,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3)加强数字化、综合化和系统化实验,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3.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内容。(1)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缺乏经典教材,但该专业发展迅速,部分知识内容需及时更新。针对现有教材建设中存有的问题,按照“电气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我们必须注重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的融合,注重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趋势,编写高质量的系列讲义和专业教材。(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属交叉学科,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广,教学内容多与授课学时少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创新教学内容,裁减或压缩相关课程中的相同内容,合理压缩课内授课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多设置选修课,增加实践环节,有效利用和规划学生的课余时间。

4.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师资队伍。(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该专业的师资队伍中需具备各个学科的教师,因此我们应该改革目前专业教研室教师只负责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的局面,加强各专业教研室的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建立一支具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术带头人、知识、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通过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设计院所进修和参与科研项目,丰富本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本专业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也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一个新领域,该专业的建设目前尚不完善,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文结合我校该专业的建设与实践,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可为兄弟院校该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基础上,设计了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框架,该框架体现了知识结构合理、完整,教学平台设置全面,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划分准确以及核心课程明确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