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莫言语录

莫言语录

莫言语录范文第1篇

1.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2.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了十六个年头。

3.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4.我把你们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记忆之下。

5.提笔伏案之年。窗边。是心灵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6.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7.我总喜欢逆着时光,寻找我青春的足迹。

8.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

9.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10.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11.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12.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13.当时光碾过青春,我将以快乐注解悲伤。

14.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15.年月里。五味杂陈。

16.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17.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18.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19.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20.呆坐在眼睛里的空洞和茫然,凝结成氤氲的哀伤,在青春的天空渐渐延伸和漫散。

21.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22.我在河之彼岸 守望曾经归来 归来无望

23.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纪念我死去的友情和迟到的爱情。

24.因此,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个日薄西山的景致,我陪你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静默的坐着,不言朝夕。

25.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26.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27.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28.年轻时我们放弃,以为那只是一段感情,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一生。

29.哀莫过于心不死。

30.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31.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32.一个人只要不再想要,就什么都可以放下。

33.祈求天地放过一双恋人,怕发生的永远别发生。

34.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莫言语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古尊宿语录》 助词 “次” “好”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兴盛于唐代及两宋,对其门人弟子言行的记录即禅宗语录。与同时期其他文献相比较,禅宗语录有个显著特点:语录中包含有大量禅师之间,以及禅师与门人弟子之间的对话,是师徒之间日耳相授的直接记录,所以语录的口语化程度较高。对它们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语言特点,更清楚地掌握汉语发展的历史脉络,更准确地进行对现代汉语的分析工作。《古尊宿语录》是晚唐五代至南宋初期禅宗的一部重要语录汇编。此书四十八卷,收集了上自南岳怀让,下至南岳下十六世佛照德光,共三十七家禅师的言行,其中青原一系五家,南岳一系三十二家。

一、次

在《古尊宿语录》中,“次”有两种用法值得关注,一是作为词缀的用法。王瑛在其《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谈到,“次”作为构词成分,置于单音节之后,构成双音节名词。这在《古尊宿语录》也可见到,如“坐次”。

①有僧上次。衲衣坐次。僧便退。(《古尊宿语录・卷十四》)

《说文解字》:“次,不前,不精也,从欠二声。”这个意义保留至今。次在先秦有屯驻义,为动词,如:“师退,次于召陵。”(《左传・僖公四年》),其后由屯驻引申为处所,如“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是无隐也。(《国语・鲁语》)韦昭注:“次,处也;三外,野、朝、市也。”由此而开始虚化为处所标记,由此再进一步虚化为构词词缀。在同时期的唐宋笔记及诗词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用法。

Givon在其On Understanding Grammar中根据他的“章法成分句法化”和“句法成分词法化”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循环模式:章法成分―句法成分―词法成分―形成音位成分―零形式,如汉语中的“儿”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由上述的特点,我们就会发现“次”的语法化也符合这样的循环模式。但是“次”在现代汉语中只有量词和用于比较的用法还得以保留,其它的都已消失了,所以我们怀疑“次”也和“儿”一样成为汉语的音位成分。古代,汉语没有平舌和翘舌的区别,普遍认为没有舌尖元音ì。同时,王力先生认为ì的产生不能晚于12世纪。据此,我们猜想由于这个“次”虚化成形成音位成分的过程与ì的产生过程合流而使它能独立出来,成为汉语的一个元音音位。相对比的是同时代的另一个名词词缀“子”,由于其所构成的某些词语的强势作用,它没有能够在12世纪之前完成由词法成分到形成音位成分的演化,而业已存在的ì音位使得“子”不得不向其它方向变化。在晋东南的方言的子变韵母中,就既有脱落声母而成的变音,保留着词缀的残余,又有用长元音表示的,这可以看作屈折形态、零形式,更有只以变调表示的,这已经完成了由双音节向单音节的变化。从“子”的不同历时面的残余,我们也可以推想“次”同样经历这种变迁,只是由于其变化得早,已很难看到其演变的痕迹了。至于这种“次”的具体演变过程,限于篇幅,不作详述,另文备陈。

二、好

在《古尊宿语录》中,我们也看到居于句尾的“好”,这显然不是作定语的“好”。蒋绍愚先生在其《〈祖堂集〉词语试释》一文中以为“好”是句末语气词,表示祈使和禁止的语气,常与“须”和“莫”搭配使用。在《古尊宿语录》中的句末“好”也有这种用法。蒋先生还认为这个“好”与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啊”有关,并猜测可能与宋元时代的“后”和“呵”有某种联系。我们综合一下《祖堂集》和《古尊宿语录》中有关这种“好”的例子看看:

①亦须精神好!(《祖堂集・卷七》)

②鼓山云:“莫无惭愧好!” (《祖堂集・卷八》)

③到处且子细好!(《祖堂集・卷十三》)

④僧云。老和尚。莫探好。《古尊宿语录・卷四》

⑤直子。不要掠好。《古尊宿语录・卷八》

⑥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事向衣下坐,理好。《古尊宿语录・卷十三》

并和“后”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好”都要与一个表示肯定的祈使词(如“须、且”)或表示否定的祈使词(如“莫、无、不要”)或相搭配,也就是说句子中表示祈使的语气已经由祈使词表达出来了,并不需要一个语气词来帮助表达,这一点和宋元时代的“后”“呵”是不一样的。至于这个“好”,目前只在佛经及禅宗语录中看到,在之前的《世说新语》及敦煌变文中均未见,在同时代的唐宋笔记小说中也未见。其来源中古译经中的“VP+好”,这应当是一个情态助词,帮助表达对事物的一种评价和期愿。如下两个例子:

①复言:“长老,汝莫与破和合僧,勤方便同语同见。破僧者,最大恶事,当堕恶道,长夜受苦。我今慈心谏汝:‘当舍是事。’一谏已过,二谏在:‘舍此事好。”若不舍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抵律》,《大正藏》22/284c)

② “诸大德,当舍破僧,同意别异语,是同意比丘。”诸比丘如是谏时,若坚持是事不舍,诸比丘应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好。若不舍,僧伽婆尸沙。”(姚秦鸿摩罗什译,《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又戒本》,《大正藏》23/471c)

可见,“好”表达的是“应当”之意,这个“好”应当语录中的“好”的来源。同时我们知道,寺院中的唱诵说经的节奏一般比较缓慢,这样当表达一种特定语气以引起听话人注意时,需要一个助词煞尾,同时表达也一定的情态和意愿,这样就成了“好”在唐宋禅宗语录中大量出现的语言基础。之所以选择“好”,一方面和当时“好”这个词的大量使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好”的自身语音条件有关:“好”在唐代是晓母,属喉音,便于成为语末词。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情态副词能更好地表达这种效果,也就没有了“好”这种情态助词的语言基础,这也正好解释为什么在佛经类语料之外看不到这类助词的原因。

在现代汉语中的一些新兴用法,我们也能发现与之类似的用法。如:“今天这个宴会,我去好,还是不去好?”这里的“好”应该看作情态助词,表达“应当”之意,而不能看做句末的疑问语气词,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今天的宴会,我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两项对比可见疑问语气都集中在“呢”上,没有“呢”时,其疑问语气很小。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单用,如:“只生一个好。”这种用法和唐宋禅宗语录中的“好”很难说有什么历史渊源,毕竟中间隔了一千年的空白,但也说明了汉语中存在这种用句末情态助词来表达情态的可能性。我们也可以使用它的否定式“不好”,如我们口语中可以说“随地吐痰不好”,“这么做不好”。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对这种“好”不作详细分析。

通过上述的“次”、“好”,我们感觉到近代汉语的唐宋时代存在一个比较完整的助词体系,详细的情况将另文陈述。

参考文献:

[1]古尊宿语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汉语大词典[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莫言语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莫言小说;狂欢化;叙事特色

自20 世纪90 年代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传入中国后,很多阐释论著和解读话语在文论界涌现,其中不乏有人运用狂欢化理论对莫言的作品进行评论,展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理论深度。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立足于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生活的文化思考,以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这组概念构成了狂欢理论的主骨架。从狂欢生活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这组概念反映的正是狂欢节这一“人类文化第一形式”由本然的生活向意识形态层面渗透的过程。目前对于莫言小说的狂欢化叙事特色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完善,因此,笔者试图在这里以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为依托,从人物、语言、结构等方面探讨文本中所体现的狂欢化特色。

一、狂欢化的人物形象

莫言近年来的作品中,就存在着不少戴着骗子、傻瓜的角色面具赋予人们特殊的身份和权力的人物设定,他们可以在“疯癫”的外表掩盖下公开嘲笑、辱骂、揭露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官方神圣事物,惹得人们的哄笑戏弄,摆脱这些事物在平时对人们的压抑和束缚,在笑声中揭露神圣事物的虚伪本质的莫言狂欢化人物形象。经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具有狂欢化色彩的人物大致具有以下特征:

他们普遍看起来愚钝、疯癫、简单,类似于巴赫金所说的小丑、骗子和傻瓜。小丑是最常见的狂欢节人物形象。他游离在这个秩序井然等级森严的世界的边缘,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当然,他们也会时不时闯进那个正统世界,留下一些格格不入的踪迹,打乱这世界正常的生活秩序和节奏,揭出这个世界的伪善。《檀香刑》中的赵小甲无疑是这类狂欢化人物的典型代表,在作品中他的定位是傻瓜。而在他的眼中:妻子眉娘是一条媚人的白蛇,刽子手父亲是一只黑豹子,知县钱丁是一只白虎,克罗德是一头大灰狼,刑名师爷是一只尖嘴刺渭……赵小甲眼中显现的是这个世界兽性的一面,而且动物的特性又的表现在对应的人物身上。因此,我们很难再说赵小甲是傻瓜,反而可以说他是一个用独特眼光透视社会本来面目的聪明人,他代表着一种反面的智慧,反面的真理,我们正是在他的外位视角的帮助下,更透彻,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本质一面。当然,作者莫言也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实现了对人世和人性的批判。

二、狂欢化的叙事结构

狂欢化文学作品中,总是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话语的冲撞与融合,形成一种“复调式叙述”,它往往不遵从正常的时间和空间的秩序,并使叙述视角、文类等产生多重性组合,形成“复调结构”。《檀香刑》叙事狂欢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复调结构的运用。

《檀香刑》的凤头部和豹尾部,让我们直接联想到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由于莫言在后记中明确地表明他与西方现代主义已分道扬镳,表示要回归到纯粹的中国民间的地方性的说唱艺术,在《莫言对话新录》中莫言也坦承自己这部小说的定位是一部戏剧化的小说,或者是一部小说化的戏剧。因此,与其说他要套用福克纳的结构,不如说它更接近中国民间的戏说结构。这种故事中主人公们自己说话的叙述方式,初看觉得颇“现代”,实际上是对山东高密的民间地方小戏猫腔( 也即茂腔) 的直接借鉴。

在叙事视角方面,《檀香刑》主要运用了两种叙事视角: 限制叙事视角和全知全能叙事视角。随着叙事结构的变更,全文的叙事视角也相应地在限制视角和全知视角之间自由变换: 凤头- 限制叙事,猪肚- 全知叙事,豹尾- 限制叙事。猪肚的部分尽管是全知全能叙事,但视角仍随意转换,全方位地展示了围绕檀香刑这一事件而涉及的人物事件的方方面面,显示出明显的复调特征。

三、狂欢化的语言

文学领域的狂欢化主要来自于狂欢式的节日庆典, 狂欢节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忽视所有人身份、地位、等级的不同狂欢节上的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进行对话与接触, 广场语言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特殊风格。狂欢化的语言属于一种自由语言,它是在狂欢节中的集中体现, 激发了崭新的语言形式的出现即形式各样的官场是语言, 包括广场骂人、口么喝、起誓、粗口等等。

莫言的作品就具有明显的狂欢化广场语言特征。在一系列农村题材的创作中,广大农民所运用的日常口语,特别是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粗话、脏话、咒骂等等在莫言的笔下都被形象逼真地展现了出来。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尽管队长的情节不多言语也只是寥寥的几句, 然而几乎句句都有脏字诸如熊样子、、他娘的腿等等, 这些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粗话但是这些词汇语言却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非常契合。对于生存处于第一位的人们来说, 一切繁文缉节都是空洞虚伪的, 而诸如此类的粗口、脏话则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人们的欲望,以及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莫言的狂欢化语言特色与那种高雅、悠扬、诗意的小说叙事语言迥然不同,在其作品中,各种各样的口语、粗话、咒骂、脏话等等俯拾即是然而正是这些粗俗的语言,将人们那种狂欢化的真实感受用最简洁的叙述方式展现了出来。这种语言拥有巨大的摧毁性, 同时又具有重构的功能, 直接将小说中的一系列人物生活空间支撑了起来。在与正常的生活相脱离的境况中,言语则获得了充分的自由, 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可以尽情地进行狂欢、说的文本世界也自然成为了理想的表演舞台。

四、结语

莫言独特的文学思想要得到完美的表达离不开狂欢化的叙事,这也是莫言自己奇特的文学风格;同时,读者也获得了了一个新的审美范式。莫言的文学观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即:自我的失落、虚无、反主流文化、二元对立及其意义的分解、返回原始、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的模糊等。而莫言的狂欢化叙事风格,正是这种文学观和作者个性的恰当表现形式。这种狂欢化的叙事文本体现出一种消解的精神,从而使它传达出一种特殊的审美文化和审美观,即:以平等主义、相对主义的价值观来烛照人生与世界,消解善恶、美丑等二元对立的伦理道德观。这种取消二分、消解深度的世界观,造成了普遍的游戏心态,给读者一种“游戏式”的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莫言。莫言王尧对话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莫言语录范文第4篇

一、导入文本:从生活入手

师:“十·一”黄金周刚过,同学们又回到了校园。看到你们一张张写满了灿烂和幸福的笑脸,老师也想分享一下你们的快乐,能不能说出来听听?

生:爸、妈带我去登山,我第一个冲到了山顶……

师:胜利的感觉真好!

生:爸爸和妈妈带我去看大海,我还拣了好多好多的贝壳呢!

师:贝壳就像生活那样五颜六色?

(生继续七嘴八舌地讲述)

师:(叫停)黄金周精美的大餐,现在咀嚼起来仍口有余香。你们五十多个家庭,就有五十多个快乐的“十·一”。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步》走进作家莫怀戚的内心世界,共同分享他们一家人的快乐和幸福,感受他们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吧!

点评: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只是近十几年来,人们忙于事业,忙于生活,忽略了身边的亲情,呼唤、发现亲情是本文写作的根本动因,所以余老师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切入文本,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开启了学生心灵的律动。

二、阅读文本:唤醒生活体验

(一)初读感悟

生围绕“写谁”、“什么事”等问题,快速阅读并提炼信息。

师:多么感人的故事!能否用简洁而恰当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

(学生深思……)

生:三代人初春散步,亲情化解分歧。

师:有时间、有人物、有事件、有结果,还有诗词的味道呢。

生:俩夫妻承上启下勇挑重担,三代人割舍不断亲情无限。

师:(竖起了大拇指)咱们班要出大诗人喽!

生:妻背儿、儿背母,母慈儿孝,亲情永驻。

师:文字不多,却主题鲜明!

生:……

师:(叫停)太精彩了!你们用最精当的语言勾画了一幅幅合家散步亲情图,若让你们来朗读这篇散文,应该以怎样的感情基调?或是怎样的语气?

生:欢愉的、轻松的。

师:春日散步,当然轻松、欢愉,可它带给人的思考却是——

生:深沉的。

生:凝重的(其他学生看书后点头认可)。

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感受这种欢愉而凝重的心情!(学生在深沉的伴音中轻读课文)

点评:初读课文后,教师适时地引导他们雕刻语言,养成先读书、后概括的良好习惯;学生的精彩语言是教师没法预设的,但只要教师善于察“言”观色,有意识的引导、点拨,学生精彩的语言便会如抽丝剥茧层出不穷;同时,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初步感受,形成了欢愉而凝重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解读文本做好了情感的储备。

(二)景物赏析

师:你们肯定不会忽略课文中的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老师与你共赏!(学生找了出来)

师:谁来读?(一学生读出了欢快的感情,一学生读得却很凝重、深沉)

师: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学生陷入了沉思)

生:从第2、3节中可以看出作者心很沉重,脚步也很沉重。

师:多么经典的回答!眼前是美妙的景物,身边却是衰老的母亲,心情怎不沉重?那么咱们就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齐读——(学生齐读)

师:这些景物确实令人眼花缭乱,赏不够啊!谁能帮帮我梳理、清点一下有哪些景物?

生:(七嘴八舌地)新绿、嫩芽、冬水;菜花、桑树、鱼塘。

师:这些景物尚且充满了渴望与成长,何况人呢?谁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它的深刻的蕴含?

生:是“生命”!

师:原来,景物也能暗示一种生命!

师:谁来说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生:烘托欢愉、凝重的心情。

生:表达“我”对母亲生命的祈愿。

点评:这里通过学生与文本、与老师的对话,由欣赏景物引发对生命深沉的思考,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一触即发!

(三)情景再现

师:生命如此可爱,却也如此地脆弱!就像嫩绿终将枯黄一样。而莫怀戚却在努力地延续着母亲衰老的生命。如果我们能再现散步的情景……

生:(激动地样子)我们表演一下!(学生顿时躁动起来)

(四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再现了“散步”的全程,尤其是学生喃喃的诉说及形体语言,博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师:老师看出来了,还有很多同学都在跃跃欲试。不要急,我们还有“评戏”的环节呢!你可以和这四位同学展开即兴的对话,共同探讨,共同发现……

(学生们立刻情绪高涨)

生:莫先生,你的母亲老了,身体不好,你却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这不是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强人所难吗?

“莫怀戚”: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对母亲生命的关爱啊!仔细阅读第2、3节,你就能理解我了。(学生读2、3节)

生:莫先生,你能把“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这句话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表演一下吗?

“莫怀戚”:……(略带叹息的独白,打动了全班)

生:从你的再次表演中,我终于听到了沉重而又庆幸的感叹!

“莫怀戚”:你也来试试?(学生读书时强调并重读了“总算”、“又”)

生:莫先生,你的母亲和你的儿子并不重,你为什么要“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地走?

“莫怀戚”:“背”上的责任大啊!你还真以为我们背的是祖孙俩?我们背的是一种责任呀!(学生对“莫怀戚”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生:(赞许地)你是优秀的儿子,更是优秀的父亲!

师:(即兴插入)老师也想请教莫先生,假如你的儿子不愿委屈奶奶,又坚持走大路了,你能设想出以后的情形吗?

“莫怀戚”:还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全班同学吧!

师:那就请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为这四口之家再添几份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婆媳情……

莫言语录范文第5篇

一打听,原来这是另一首参选歌曲,名叫《列宁格勒的晚上》,由诗人马图索夫斯基作词、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曲。不过,词曲作者本人对初次演出效果非常不满意,评审们也不太满意。特罗申知道原委后,便直接去找谢多伊,要求试唱这首歌。

特罗申唱完后,全场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深深地感染。最终,《列宁格勒的晚上》这首歌经过大幅删节后出现在片中。

不久之后,特罗申应邀参加当地电台的“早上好”节目,为其演唱《列宁格勒的晚上》。此次演唱由著名音乐家维多克・克努舍维茨基担任乐队指挥,歌曲得到了完整的诠释,并正式更名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曲一经电台播出后,迅速走红,成为苏联家喻户晓的抒情歌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飞出苏联、走向全世界是在1957年。当年,在莫斯科举行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直到开幕前的两个月,联欢节筹委会才决定选送它去参加联欢节歌曲大赛。结果,这首当初并非为联欢节而作的歌曲一举夺得了金奖。联欢节结束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唱着“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依依惜别。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进入中国是在1957年,由我国著名翻译家薛范译介过来。当时,他将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的5首得奖歌曲都翻译了,但是只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传唱至今。

歌曲译成后,在上海的《广播歌选》1957年第9期上发表。随后,全国各省市音乐刊物相继转载。后来得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被译成各国语言正式发表的先后次序,中国排名第一。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中的家庭,几乎无一不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不过,其命运也曾历尽坎坷。“”时,这首歌被打成苏联黄色歌曲,禁止传唱。直到“”后,这首歌才得以真正流传,成为亿万中国人对于苏联和俄罗斯的最鲜活的印象之一。

相关期刊更多

郭沫若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

安全生产与监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