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莫言书法

莫言书法

莫言书法

莫言书法范文第1篇

莫言二哥管谟欣回忆起小时候说:“那时候,晚上看书没有电灯,就点着油灯看书,母亲常常提醒莫言,没油了,别看了。但往往被莫言当作耳旁风。”二哥接着说:“莫言那个时候就已经到了嗜书如命的程度。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莫言就去给别人家推磨,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一天下来,莫言脸色煞青,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脸春风。”

对读书的渴望,使莫言的精神生活很充实。因为莫言小时候,可读的书特别少,一本《新华字典》,竟能被莫言正着背完,倒着背,有时候,问起哪个字在第几页,莫言都能答出来。莫言小时候认识了一个小学老师,他收藏了十几本革命小说,比如《苦菜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这些书被莫言借到后,都用最快的时间读完。当时莫言家养了两只羊,放羊的任务自然落在莫言身上,但借到书后,莫言往往钻到草垛里以最快的速度把书看完。莫言往往只顾读书,顾不上放羊,天也黑了,羊饿得“咩咩”直叫,回到家难免要受到家长的惩罚。

凭借多年的阅读经验,莫言深有体会地说,现在回忆起来,红色经典小说中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甚至主要人物讲过的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至今仍都记忆犹新。“这说明童年确实是一个读书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记忆力特别强,读书的热情特别高,读过了也能够记得住。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得来一本书确实不易,因此对得来的机会格外珍惜。”在今天可读书很多的情况下,不知人们还能不能体会到莫言小时候读书的“饥渴状态”?在今天出版物很乱的情况下,不知人们还能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阅读、让自己受益匪浅的好书?

谁说阅读是一件很枯燥、很苦的事情?看看莫言读书的那副满脸春风的表情,就知道原来“苦中也有乐”,甚至至今洋溢着一种甜蜜感觉。渴望读书的人,能够读到书,就是一种满足;甚至为读到书付出了,也认为是值得的,是甜蜜的。就像过去我们只能年节才能吃到肉一样,漫长的想念和等待,原来是对幸福一刻到来时的最好奖赏;一旦年节到了,吃到肉的那种满足和那种享受,今天想吃肉就能吃到肉的人,无论如何很难感觉到的,甚至不可理解。

莫言说:“对于年轻人而言,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年轻人的阅读应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精读;一是泛读。人类的阅读物浩如烟海,就算从刚具备阅读能力开始一直到白发苍苍,也读不到其中的万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把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就非常重要。对那些已经被确认为经典的读物,我们应该认真读;对于现在的网络作品,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大概知道在讲什么就可以了。”这是经验之谈,是阅读成功的体会,也是将平生阅读所得告诉我们。

不阅读,怎么知道海阔天空?不阅读,怎么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不阅读,怎么能够获得摘取成功果实的方法?不阅读,怎么能够去伪存真?不阅读,怎么能够分辨是非曲直?莫言说:阅读是最好的老师。肯阅读,肯下功夫,不好高骛远;就一定能够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径,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莫言书法范文第2篇

莫言的获奖,业已数月了吧?根据时下热点短命,“各领没几天”的规律,本以为“莫言热”已经消淡,没料到的是,这几天莫言出席一个盛典,再次惊呼“受不了”——其实这回不是莫言“受不了”,而是八旬老父从家乡打来电话,管大爷说“老家今天又来了二百多人,真的受不了”啦,莫言求大家别再去自己的家了,他的小说里“辉煌、壮丽的场景”,在那里“根本看不到”。

“莫言热”据说是很有一点“中国式的”。且不说那万亩红高粱的推出、“莫言吃过的炊饼”的畅销,也不说“莫言”二字的抢注、红高粱牌烧酒的抢滩,便说莫言家那五间平房老屋,也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固然也有这样的“粉丝”,以为小说中那“辉煌、壮丽”的场景,就在这莫言家的院里,所以一定要远道而来,一睹风采的,但也不乏不远千里,要来沾一点“文圣”的“仙气”的。你看老屋边上那一片萝卜地,不是连萝卜叶都早已被扫荡一空么?据说带回去给孩子吃,可以高中状元。你再看众多的来客,不也是多半要仰视老屋的屋檐吗?什么道理呢?因为已经有传说,小莫言降生之时,此屋曾升起祥云,而那一团云,就萦绕在屋檐上边哦。至于一个打着“中国”旗号的“周易研究会”,已经浩浩荡荡开进高密,并在老屋附近安营扎寨,要一举破译莫言家的“风水密码”,以便钩沉他一日成名的真谛,早已在数月前就见报道啦——所以到了今天,老屋四周的人群还未散去,每天还有人从四面八方涌来,“昨天”,不是还来了“二百多人”吗?难怪莫言老父要喊“受不了”了——其实岂止是管大爷,便是管二叔,不是也天天疲于“接待”,几乎要被挤破门槛么?

蜂拥而至的八方来客,不料也给老屋带来了“商机”,据莫言说,周围的乡亲乘机做起了生意,平房四周摆满了书摊,专卖“莫言小说”的盗版书,而且颇为畅销。“莫言小说”这么热火,不是好事吗?只可惜买“莫言小说”的人不少,但看过小说的人却不多——“趁热打铁”买回去的,大多做了书架的摆设,又有多少人翻开看了一眼呢?附庸风雅固然不错,但只是为了赶个时髦,就令人叹息了——其实这样的事,又岂止发生在一部《檀香刑》、一卷《丰乳肥臀》身上呢?最近最热门的一本书,叫做《旧制度与大革命》,评家蜂起,买家蜂拥。但又有多少人读完了托克维尔的这部大书呢?多数的人,只闻其名、不看其书,有的只看了一下简介和节载,有的甚至只读了几篇旁人的评说,喝的是“兔子的汤的汤”。因为“不读”、听风传、想当然,所以有“知识”的,将1789年的法兰西与今日中国生硬类比,而无厘头的——更传说那时法国革命的由头是“房地产热”,可见并未读过几页,更未尽览全书。难怪北大一位名教授由此发出感慨,说连白纸黑字都不去读一读,我们还能干成什么事呢?但这并不妨碍国人热火朝天,并不妨碍天下评说如潮,真如莫言老屋边的盗版小说书摊,虽然买回去的人并不会去翻一下,但并不妨碍他的生意兴隆呵。

再回到莫言老屋的滚滚人流和管爷爷的“受不了”来——那五间平房的遭遇以及整个“莫言热”的奇特和怪状,这样一种关于“国民性”的“原生态”,它的恒久、普及和独特,如果有人来写一部长篇,不知能不能再报一个“文学奖”呢——只未知马悦然们,是否看得懂这里头的“入木三分”?

莫言书法范文第3篇

我对擅弄翰墨丹青的作家总是多一分倾注,不单由于爱好的相同,更由于作家的书画必定多一种意蕴、一种滋味、一种别样的美感。比如莫言。

莫言的小说,世人知之在前,获奖在后;莫言的书法,获奖在先,世人知之在后。由此说来,他的书法仅仅是那种沾了名人光的“名人字”吗?非也。

我早就在他的博客中饶有兴趣地注意到他的书法,还有他那种颇具民歌味儿的打油诗。在我看来,书法和打油诗在他的世界里不是可有可无的。比起小说,他这些信笔挥毫的书法,随口吟唱的打油诗,更松弛、更率性、更信手拈来、更逞一时的性情,在作家人本的层面上也就更直接更本真。在小说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他用文字和故事编织的天马行空、光怪诡谲的想象空间里,难睹作家的真容;但在他的书法和小诗里,便一下子见到莫言本人就站在这里。他的个性、气质、生命感、审美,乃至喜怒哀乐原原本本了然其中。这便是他书法的意义。

古代没有单独的作家的书法,文人皆擅书法。因为写作与书法使用的是同一套工具,都是笔墨纸砚。长期的舞文弄墨熟悉了工具的性能与应用,很容易就转化为书法。到了近代就不同了,作家改用钢笔写作,进而敲击键盘,笔墨离开了案头,书法告别了作家,如今在个别作家那里只是一种个人的偏好。而对于书法本身来说,离开了作家之后,便走向专业化与职业化,直接的危害是“书写他人之言”,随之降低了书法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个性。

作家的天性是不说别人话的。作家的书法最重要的特征是“言必己出”。比如莫言的书法,不论题字写诗,状物抒情,哪怕是一时涂抹,都是有感而发,有悟而言,抒写一己的情怀,其书法也就必然闪烁着作家的灵性,哲思,情致与智慧。

这样的书法,其实是作家文学作品的一部分。

古人许多好诗和美文不就是出现在书法作品中的吗?

书法缘自书写,书写是工具性的。初始无法,书写的内涵重于表象。而后,人们在书写中渐渐将天性的美融入进去,得到认可,形成规范,有法可循,书法遂生。

中国的书法重法,这便带来事情的两面。正面是玉律金科,考究又经典;负面是一大堆手镣脚铐,博大精深的传统往往将书家的个性与人性囿于其中。故而,面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巍巍大山,李可染先生说:“要以最大的力量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可是如果打得过深过死,失去自信,就打不出来。

记得,黄胄先生曾对我说:“我对书法,只看帖读帖,从不临帖。”此话颇有见地,应是黄胄先生悟出的一个对待传统的“绝招”。临帖常常会陷入一招一式,束缚住手脚;看帖读帖则信由兴致,全凭悟性,只取神髓。黄胄先生这话对我有如神示。由是观之,莫言也该是如此吧。他的书法看得出是有来头的,但这种来头不是从小趴在桌上描红,而是来自长久对书法的兴趣与心领神会,因此在他的书法里有传统的元素,却绝找不到怀素的眉毛、黄庭坚的胡须或是郑板桥的“马脚”。

艺术的立足之地,一定是从来没人站在那里的空地。

书法的面貌最终必须由艺术确立。

我和几位书家看莫言书法作品的打印本时,不仅对那些短语小诗颇有体昧,更对他书法的风格感到兴趣。自然、放达、随性、真切,没有丝毫刻意与造作,却看到他愈来愈注重书写的章法,行气,节奏,笔墨的变化与呼应。一位朋友说,他是不是真的研究过书法?我说不然,这半来自他对前人书法的领会,一半还是出于他的悟性。艺术不能解释那部分皆来自天性。我注意到他署“甲午”年款这些幅尤其好,有几幅很放弛,大气,也精意;愈加注重笔情墨趣和行笔中用线条直接表达心绪。这种主观性和意象性正是中国书法艺术所特有的。

我还注意到,他开始用长幅短笺来写一些随感、警句与思想的片段了。

书法于他,既是他个性的艺术方式,也是他小说之外一种另类的文学。莫言已在当代书法中自辟一块天地,书法也为他敞开了另一片新的随心所欲的世界。

我望而喜之,因作序焉。

莫言书法范文第4篇

中国籍作家在与诺贝尔文学奖上百次擦肩而过之后,莫言终于获得这一荣誉。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这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他本人则“狂喜并惶恐”着。

【走近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祖籍在山东省高密县,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共产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他自20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他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在社会上反响较大。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得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小时候便痴迷读书,常跟二哥抢书看。他抢到书便跑到草垛里去看,被虫子咬过,被马蜂蜇过,但依旧坚持。小学三年级时,他就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小学五年级时开始读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同时还阅读了像《聊斋志异》这样一些古典文言小说。那时,方圆几十里内,一个村子里有几本书,他都了如指掌。为了看更多的书,他想尽办法。总是拿着自己仅有的几本书去跟人家交换,人家不感兴趣他就帮人家干活,帮人家推磨、割麦子,换来的报酬便是阅读人家的藏书。后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书都被他看完了,实在没书看。他就看《新华字典》。有人曾说莫言能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莫言认为太夸张了。不过,那时他便把《新华字典》读得很熟,有时候甚至能找出《新华字典》中的错误。

【各方声音】

1。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

2。莫言没有匠气,甚至没有文人气(更没有学者气)。他是生命,他是搏动在中国大地上裸的生命,他的作品全是生命的血气与蒸气。(20世纪)80年代中期,莫言和他的《红高粱家族》的出现,乃是一次生命的爆炸。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作家,没有一个像莫言这样强烈地意识到:中国,这人类的一“种”,种性退化了,生命委顿了,血液凝滞了……在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中,他始终是一个最有原创力的生命的旗手,他高擎着生命自由的旗帜和火炬,震撼了中国的千百万读者。

――刘再复《百年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的缺席》(1998年)

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进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希望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长春的贺信

【历史脚印】

鲁迅 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考察时,曾经与刘半农相商,拟提名作家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感觉这是一件好事,便托鲁迅的弟子台静农写信询问鲁迅的意见。当年9月,鲁迅回复:“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就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老舍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透露,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参评诺贝尔文学奖。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但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1966年就已经去世。而诺贝尔文学奖一般不颁发给已故之人,最后,那年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沈从文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曾表示,沈从文入选1987年和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的候选名单,而且沈从文是1988年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不过那时,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失之交臂。

巴金 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曾推选中国著名作家巴金角逐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称赞巴金“为中国当代最为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享誉世界的崇高声望和国际文化界尊崇的优异基础,他对人性和人类尊严的执著探讨和神圣理解,已经被载入了当代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史册”。

【莫言观点】

1.关于荣誉:不希望引起莫言热。莫言在见面会上坦承,并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希望大家尽快忘掉。

2.关于和平:应搁置争议。在会上,莫言对争端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争端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解决争端,打仗并不是一个更好的方法。

3.关于爱国:不会出国定居。在回答记者是否会选择出国的问题时,莫言幽默地表示,“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不会出国定居。

4.关于人格:感谢批评过自己的朋友。“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

5.关于心灵: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在被央视主持人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6.关于财富:无功不受禄。莫言获奖后,陈光标发帖表示,将送给莫言一处位于北京的别墅。莫言表示,无功不受禄,不要陈光标的别墅。

莫言书法范文第5篇

以上的对比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莫言为什么能打破100多年中国无获诺贝尔奖的历史。请同学们听听莫言小时候读书的真言。

1.“我自小对书就很痴迷,书籍成为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里,年少的我最好的伙伴。我们家实际上都爱看书,我二哥也是个书迷。我们家原来有一条门槛,当时农村没有电,只有一盏小煤油灯。每天晚上这个煤油灯的火苗真是像一个黄豆一样那么小,我母亲在锅灶上做饭,我们就利用这点机会,我就一脚踏在门槛上看书。踏了几年之后,那个门槛竟然被我们弟兄两个给踏的明显得凹下去一块。”

2.至于为什么会如此痴迷于书本,莫言说:“那时候书非常少,一个村子里几本书了如指掌,为了看书,也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提前拿着自己仅有的几本书去跟人家交换,人家不感兴趣就帮人家干活,帮人家推磨、割麦子,换来阅读人家家里藏书的权利。有时给人推磨一天下来,母亲说我脸色煞青,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我都是满脸春风。后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书都看完了,你不要以为十几个村庄有多少书,没几本书,顶多也就是二三十本书,我当时觉得我已经是世界上学问最大的了,把周围一个东北乡的书全看光了,它也就是十来本书,几本经典著作。”。“那时候,晚上看书没有电灯,就点着油灯看书,母亲常常提醒我,没油了,别看了。但往往被我当作耳旁风。”。

3.莫言仍然记得读《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准他借书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须还书。怎么办,他跑到一个草垛上躲了起来,放羊这个“本职”工作被放到了一边,羊儿饿的咩咩叫,他读得忘乎一切,气得母亲要打他。最终一天读完了《青春之歌》。

4.他更经典的故事:“后来实在没书看了,就看新华字典,看新华字典也觉得蛮有意思的,把新华字典读得很熟,有时候甚至把新华字典的错误都可以找出来。”。

莫言在阅读中感悟到:书,蕴含了悲喜,溢满了成败,教会了他要善待成长,哪怕风雨侵蚀;书籍会给他洗去心中的委屈、悲伤;可以引发他心中各式各样妙不可言的情感,可以让他的心情得到放松。沉醉在书籍的丛林中,其乐无穷。

正因为莫言如此酷爱读书,他才取得了文学上这么高的成就。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感慨:“那些回忆都变成了我宝贵的资源。”

相关期刊更多

郭沫若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

安全生产与监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