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桃花的作文

描写桃花的作文

描写桃花的作文

描写桃花的作文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3—0063—01

朱自清散文《春》被选入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然作家立意深远,读者并非能尽解其意,如对春花的描写就值得仔细品味: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作者将桃杏梨这些花时不同、颜色各异的花总体描写,文段中没有使用表示时间顺序的副词,仅用一个“都”字加以概括,若不是凭着生活经验阅读本段文字,总感觉这些原本次第开放的花在文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同时绽放的。然而,这绝不可能。

任何艺术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贵在诲人真知。桃杏梨虽然同为春花,然春季也有三个月之长,桃杏既非花时相同,又绝非花开不败,岂能同时开放!白居易诗《大理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陆游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云:“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古往今来,描绘春花的作品很多,可有哪个作家描绘过桃杏梨同时开花的情景?农谚有:“桃花开,杏花绽,梨花妈妈急得把脚转。”理至易明:桃花开放最早,桃花盛开,杏花初绽,最是梨花滞后;往往杏花凋谢时,都很难觅到有梨花绽放的迹象,所以有“梨花妈妈急得把脚转。”的说法,而且桃杏花期往往较短,只有10天左右,再加上次第开放,怎能见得到桃杏同辉、梨杏争艳的情景?

显然,阅历丰富的作者不会不谙熟以上生活常识。原因有二:第一,桃杏梨排列有先有后,且次序正确;第二,花色排列符合桃杏梨的开花次序,且一丝不苟。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该文的表现手法和读者的理解做进一步探究。

从读者理解的层面来看,首先,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中它们不相让的到底是什么?习惯上,我们将这段文字概括为《春花图》,而实际上,这幅图包含有三幅图:即《桃花图》《杏花图》和《梨花图》。若不加以分辨,习惯地将这属于不同时段的三幅图从空间上加以叠加,产生桃杏梨同在一幅图画中的错觉,就曲解了作者的本意,反而认为作者的描写欠妥。其次,从某一确定的时间点来讲, 桃杏梨开花所依赖的气候条件不同,在春天不同时段开花,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改变,不可互“让”,那么关于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的表述也似无道理:难道杏花还能早过梨花不成?所以,互不相让的不应是时间的先后,而应理解为不同时间所开的花在数量、味道、颜色上互不示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它们互不相让比试的目的是看谁更“繁盛”,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结果是“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桃杏固然不能同辉,但却能“长江后浪推前浪”式的各领于春天。作者描写它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就将整个春季百花烂漫、争妍斗艳之态尽显了出来。由此来看,本段文字既能从空间角度描绘春花,自上而下写了树上的花、地上的野花;又从时间变化的角度依次写了开放于春天不同时段的桃花、杏花、梨花。时空交织,匠心独用,可谓妙极!

描写桃花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布局谋篇 语言表达 表现策略 写作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73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选用了《广玉兰》《夹竹桃》两篇课文,不仅构思精巧、结构鲜明,而且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是状物类文本的经典之作,对学生学习创作状物类文本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的价值。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从文本的布局谋篇、表现策略和语言表达三个维度入手,感知作者蕴藏在文本中的写作技巧,并通过实践练笔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内化运用,获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强化自身的结构意识

《广玉兰》《夹竹桃》两篇课文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如《夹竹桃》在开篇就指出“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是不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念、最值得回忆的花”,将作者对夹竹桃的留恋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最后又以“引起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作为总结,如此首尾呼应,情感表达自然深刻,为学生的实践模仿做了很好的示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首尾进行深入有效的对比辨析,洞察作者蕴藏其中的情感变化轨迹,在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精准妥帖的同时,理解其前后语言的逻辑对应,学习作者在文本结构设置的完整性。

而在随后的练笔实践中,我要求学生以这种方法对一种花进行开头与结尾的练习。如一位学生这样描写茉莉花,开头:“‘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又香又白人人夸。’每当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茉莉花》,我就不禁想起了我最爱的茉莉花。它虽然不及牡丹高贵,不及玫瑰妩媚,但却拥有其他花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结尾:“看着茉莉那纯洁的颜色,闻着茉莉那入人心脾的香味,我不禁又哼唱起了那熟悉的旋律‘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又香又白人人夸’。”这里,学生先以听歌《茉莉花》,在对比中直抒胸臆,直接言明茉莉花独特的魅力;在总结时,又以唱歌《茉莉花》,将自己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整个练笔不仅言语表达精确,而且在关注前后逻辑联系的基础上,将自己内在的炽热情感和盘托出,深得教材文本的创作精髓。

二、学习课文的表现策略,丰富自身的习作内容

为什么学生学习了那么多经典的范文,还被文章字数这种低级的问题所困扰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从教材文本中汲取到如何将文章内容充实具体的方法。事实上,入选教材的文本都蕴藏着丰富而基本的写作策略,阅读教学只有引领学生以专业的视角对教材文本进行解剖与洞察,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认知方法的积累。

例如,《夹竹桃》的第三自然段,整个段落没有一字描写夹竹桃,却在与其他季节14种花的对比中将夹竹桃坚韧的品性生动地呈现了出来。因此,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语段是否可以删去?”这样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让文本结构更加富于变化,文章的内容也更加显得充实。在这个基础上,我创设了这样的练笔情境:“孙正澜是班中的短跑名将,在校运动会上他一马当先,率先冲到终点。我们该如何用文字表现孙正澜的风采呢?”学生除了从正面描写孙正澜同学的动作、表情之外,还从观众和老师评价的角度展开描写,全方位展现了该同学在赛场上的飒爽英姿。

三、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优化自身的语言品味

《广玉兰》《夹竹桃》这两篇课文的语言不仅生动精确,而且清新优美,极富想象力,是引导学生感悟品味、积累内化的极好资源。教学中,教师应紧扣学生容易忽略的表达方式,对课文中典型语段的核心语句进行辨析,为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广玉兰》中“我无法用文字……柔韧而富有弹性”这一段话时,我引导学生辨析思考:“作者在描写花瓣色彩和质感时,到底是准确的还是模糊的呢?”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紧扣文本中表示颜色和质感的词语入手, 明白作者虽然无法用语言加以描述,其实已经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体悟,令读者如身临其境。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写作方法,反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描写桃花的作文范文第3篇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场景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关键是要抓住自然环境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其变化,精心捕捉其独特之处,合理安排好写作顺序,进行生动逼真的描写。

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一般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但它们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与人物的思想行动紧密联系着的。其中,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以及渲染气氛都有重要作用。

【技法指导】

一、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文章气氛。

鲁迅先生的《故乡》开头有一段自然环境描写是这样的:“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其对深冬的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为全文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二、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开头写“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营造出一种优雅迷人的环境氛围。文中写“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向读者暗示梨花正象征了哈尼小姑娘。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首尾呼应,更深入地点明了主题,突出了人物形象。

三、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著名作家林海音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里,以“夹竹桃”为线索,通过环境描写,很好地渲染了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开头以“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领起全文;文中又写到“我”又看到:“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通过环境描写渲染爸爸病重的悲哀氛围;结尾“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更深切地表达了内心的悲痛。

四、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深化文章主题。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祥子在烈日下和暴雨中挣扎的情景。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更彰显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主题。

【典例分析】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孙犁《芦花荡》)

分析:作者特地选择夜晚的景色来描写,暗示了抗战时期炮火纷飞的时代背景,渲染了紧张、神秘的气氛。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分析: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句式,丰富的想象,令人陶醉的遐想,写出了春天的热闹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以及对春天的喜爱。

3.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分析: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结尾的自然环境描写则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4.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鲁迅《在酒楼上》)

分析:前句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主人公懒散怀旧的心情。后句用“梅”与“花”反衬主人公的懒散心情。

5.高山的雪水汇入湖中,又从像被一刀劈开的峡谷岩石间泻落到千丈以下的山涧里。水从悬崖上像条飞练似的泻下,即使站在十几里外的山头上,也能看见那飞练的白光。如果你走到悬崖跟前,脚下就会受到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俯视水练冲泻到深谷的涧石上,溅起密密的飞沫,在日中的阳光下,形成蒙蒙的瑰丽的彩色水雾。就在急湍的涧流边,绿色的深谷里也散布着一顶顶牧民的蒙古包,像水洗的玉石那么洁白。

(碧野《天山景物记》)

分析:文章从多种角度,写出了天山的神奇秀丽。描写细致,比喻贴切,色彩迷人,表现了天山脱俗的美。

【实战演练】

1.分析下面段落的自然环境描写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也不知是哪一位热心肠的人,用云杉枝条编织的花环,装点了那一排掩埋忠骨的坟墓,又在小小的墓地周围种植上一圈苍翠的小树。陡坡外高耸着挺拔的青松。谷地里满铺着如茵的嫩草。

这儿是小镇的尽头,阴郁而冷清。只有松林轻声地沙沙作响。四野里复苏的大地散发出新春的气息。

思维拓展:通过阅读可以感知描写对象,不难看出,这个文段里写了初春墓地的景色。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为突出文章主旨,表现内心情感服务的。“花环”“青松”和“如茵的嫩草”均表现出对烈士的景仰,引发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2.以“我”终于获奖了,怀揣奖状回家为情景,写一段环境描写衬托“我”的喜悦心情;或以月考(考试)失败了,回家见父母前的心理为情景,写一段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烦躁、悲观、失落、懊悔的心情。在景物描写中至少要表达两种感官感受。

思维拓展:景物描写能起到烘托人物内心情感的作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到,喜悦的时候看到外面的景物会有什么感受,言行举止上有什么特点。伤感的时候,看到相同的景物感受是一样的吗?不是景物变了,而是我们看景物的眼光变了,内心的情感变了,所以看到的景物自然就不一样。

描写桃花的作文范文第4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桃花源记鉴赏】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描写桃花的作文范文第5篇

无论是视觉娱乐还是文字阅读,想必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接下去的情节早已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事实与预想完全吻合,一马平川,可以将你的情节预估到底,还有什么期待的理由?作文其实也一样,苍白总是乏味的,需要点技巧,或铺设,或曲折,或隐晦,或暗示,不一而足。今天我们就谈谈如何利用暗示这一写作手法来增添文字的魅力。

会说话的人,通常不会太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会写文章的人,通常也会给读者留一个咀嚼的空间,不会直白地挑明,暗示总会被他们有意无意地自觉利用。作文中的暗示就是不直接说明,而用含蓄的话敲敲边鼓,给点隐晦的提示,憋着不捅破这层薄薄的窗纸,等到读完故事,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前面已经作了种种的暗示,不禁为精妙构思拍案叫好。

林海音的《爸爸花儿落了》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通读全文,除了夹竹桃花的垂落来暗示父亲的离逝外,文章还有很多的暗示:

①矛盾的对话:“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②动作描写: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

③语言描写:“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④蹊跷之事: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夹竹桃今年爸爸都没有给上麻渣;到了五月节,石榴花没有开得那么红,那么大;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

⑤环境描写:看外面的天,有点阴。

⑥歌声:“长亭外,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是同学分别,其实也有父女诀别暗示)

⑦心理描写: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⑧景物描写: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看那垂落的夹竹桃。

⑨插叙:爸爸那么爱花,今年都没有给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夹竹桃上麻渣。

这样一找,我们才豁然明白,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文字都是在为父亲的离世处处暗示,处处伏笔,暗示的手段可以这么丰富,以致全文居然没有用一个“死”“去世”等字眼,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