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孤独的望

孤独的望

孤独的望范文第1篇

点点的星光仿佛我遗失的泪珠

回忆着过去的阳光

淅沥的雨滴将我的悲哀泼洒

不知近在咫尺的你是否听到

我心碎的声音

我守望着 守望着你回来

冰冷的泪水从脸上划过

咸咸涩涩 终于明白什么是痛苦

孤独的我 失去你 在黑暗里彷徨

孤独的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菲利浦·拉金 诗歌 绝望 孤独 直面人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代文学术语词典》中,编者AF斯科特这样写道:G.S.弗雷泽在他的《现代作家及现代世界》中说过,在1953年,随着那个起过很大然而是有害的影响的狄兰·托马斯的离开人世,人们感受到一种清晰明白、健康有益的诗体又回到了英国诗歌,这就是通常被称为‘运动派’的诗人的诗歌。把他们凑合在一起的,是罗伯特·康奎斯特在1956年编辑出版的诗集《新诗行》(New Lines) 。①二战之后的英国文坛随着奥登的迁居美国和迪伦·托马斯的猝死似乎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50年代中期,一批反现代主义诗歌写作的年轻诗人以鲜明的特色步入了英国文坛,他们对简凡的日常生活青睐有加,反对艾略特和庞德鼓吹的彻底否定传统的纯试验性诗风,抵制诗歌形式上的鸿篇巨制,也否定迪伦·托马斯晦涩的意象,因被评论界成为一次“运动而得名为“运动派”诗人,一度被认为是“意象派以来英国最有影响的诗歌团体”。②菲利浦·拉金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认为是英国诗坛继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诗人。

1 绝望

菲利浦·拉金的诗首先是绝望悲观的。1980年,拉金在接受批评学家约翰海斯顿采访时曾说:“我对生活的看法不是我决定的,而是生活决定的,或通过遗传或通过环境,即你生来所具有或你后天所遭遇。假如我生为不同的人,遭遇到不同的事情,我也许就会写作不同的诗。”诗人总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平凡无奇的表象下暗涌着惨淡和无奈的生活。痛苦,衰老,死亡是人生的必然。

死亡一直是诗歌的严肃主题,二战后,在身体和精神均饱受摧残地西方世界,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传统价值观在战后的废墟上摇摇欲坠,战争的残酷、人类的渺小、生命的脆弱还有无处不在而又无法确知的各种威胁加剧了人的危机意识和不安全感。迷茫、悲观、绝望如有了形体般弥漫在空气中,随着呼吸传递给一个又一个身边的人。

总是太渴望未来,我们

抬起期望的坏习惯。

某些事情总是接近;每一天

直到那时我们才说,

从绝壁看那微小、清晰的

闪着火花的诺言的舰队拉近。

他们多慢!他们浪费了多少时间,

因拒绝加快步伐!

在海岸边等待船队的人们心中充满着期待,相信也许在下一秒就可以看到那渐渐驶来的舰队,正如这些人一样,漫步于人生旅程的人们心中也总是盛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总认为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心中憧憬之物会施施然出现在眼前。

只有一艘船寻找我们,一个挂着黑帆

不明船只,她的背后施着

一个大而无乌的寂静。在她的尾流中

没有水涌起,或者破碎。

然而结果呢?那个被殷切期待的舰队永远没有出现,出现的只有那艘挂着“黑帆”的不明船只,极具象征意义的黑色使这首诗的寓意显而易见。人生是无奈甚至是无望的,满怀期待的人们等来的只有一个结果——死亡。

菲利浦·拉金的悲观绝望是根植于现代人恐惧、焦虑、失望、无奈和无意义的生活体验之上的,生存的焦虑无处不在让人无所遁形,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结果。

2 孤独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被抛弃的世界:个体与个体彼此疏离,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人生充满了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得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一句空话。在恐惧和绝望中,人前所未有地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孤独。

床上谈话一定是非常的容易,

可以远远地来回一起说瞎话,

这是两个诚实人的一种标记。

然而越来越多的时间默默地过去。

在外边儿,一些风奔走不定

在天空中成全了云又驱散了云,

黑暗的小镇在地平线上堆积。

没什么关心我们。没什么显示为什么

在孤立存在着无与伦比的距离

变得更加困难了要想找到

既真实而又友好的词语,

或者既不真实也不友好的词语。

拉金通过个体的人的内心体验传达出人对于人生的深切感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人笔下孤独的个体其实反映了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

3 直面人生的责任感

拉金认为孤独绝望的现代人并非是无望的。爱尔兰诗人西穆斯·希内在比较拉金和叶芝时写道:“拉金只聚焦于死亡这一冷酷的现实,哀叹和抗争对于死亡并无分别。宗教、勇气、哲学、饮酒以及工作和闲暇的惯例只不过是人们的安慰剂而已,他的失败主义论调是令人心碎的,因此,即使是他最优秀的诗歌也要怀着卑微的心境来阅读。” 但 “《高窗》一诗的末尾闪烁出一片迟滞的光芒”。③

拉金的诗歌尽管悲观绝望,却并非全然无望,依然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强烈的直面遭遇和承担责任的勇气。诗人依然眷恋生命,关爱世人。在《降灵节婚礼》中,出生、死亡、再生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旧的事物灭亡,新的事物产生。

树正长成新叶

好像某事呼之欲出;

初绽的嫩芽悄然舒展,

点点新绿恰似某种幽怨。

是否它们再获新生

我们却颓然老去?不,它们也会死亡,

它们簇然一新年年如是的把戏

正被刻写在树的年轮。

衰老死亡是生命无可奈何的轨迹,“初绽的嫩芽”虽生机勃勃,充满无限可能,但结局总是摆脱不掉那两个字—死亡,生命的无奈和脆弱可见一斑。但第三节由Yet领起,

“永不静歇的树丛依旧摇曳

在成熟稠密的年年五月。

去年已死,它们似在诉说,

开始重生,重生,重生。

虽然衰老与死亡永远无法摆脱,但生命仍“永不静歇”,不抛弃,不放弃,以无畏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信心“重生,重生,重生”。三个重生的叠加,形成回声的效果,是生命倾尽全力的呐喊,在绝望无奈的现实面前,生命并未在重压下放弃生之信仰,而是以极大的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

4 结论

敏感而又善于思考的诗人菲利浦·拉金作为“运动派”的代表人物,关注英国本土的平凡生活,聚焦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孤独、绝望、无奈的人生的内心体会,但诗人并未放弃人生,尤其在其后期作品中,一丝微弱的直面人生的勇气如一线阳光般渗入诗人的作品中,让行将枯萎的生命绽放出瑰丽无比的花朵,如此矛盾又如此并行不悖。

注释

① 转引自刘玉堂.当代英国文学概况(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1982(2).

② Morrison, Blake: The Movement: British Poetry and Fiction of the 1950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4.

③ 希内.欢乐或黑夜:W.B.叶芝与菲利浦·拉金诗歌的最终之物.诗探索,1997(4).

参考文献

[1] 菲利浦·拉金.菲利浦·拉金诗选(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桑克,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傅浩.英国运动派诗学.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3] 姜伟.坟墓浮雕与现实—从《阿兰德尔墓》看菲利浦·拉金对生死以及爱情的思索.平原大学学报,2006(4).

孤独的望范文第3篇

说起这位朋友他是个孤家一人,他姓高。几十年来一直与他80多岁的老母一起生活,在我们眼里他是个大孝子。自从他母亲去世后他好像就变了了一个人,他变得沉默寡言,他变得精神恍惚,原本朝气精神,积极锻炼的他,一下子变得老太了许多。他母亲的离去,对他打击太大了。

他一生中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最失败就是一生中没有子女。听别人介绍说:责任都在女方。第一个女人说精神上有问题,因此没有生育。不知什么时候分手的。第二个女人是个死去丈夫的,听说那女人心肠特坏,他的前夫是患癌症而死的,患病期间把丈夫冷在家里不闻不问,直至痛苦的死去,死后还留下了一个十多岁的女儿,不久他俩就认识了,当时我朋友他仪表堂堂,一表人才,人见人爱,又是单身一人,为人非常正直,从不花心,而且还当过宜兴饮服公司的领导,这样年轻有为优秀的男人确实难觅,不多久他们就好上了,当时的生活还算美满,收入还可以,而且人心也好,特别是对他的母亲特别孝顺,不过时间长了家里难免会发生些“婆媳矛盾”有时还会不时的发生一些家庭“斗争”,由于他还把部分收入补贴其他的兄弟姐妹,这便更激起那坏心女人的不满,整天与他吵个不休,为了顾及脸面他只好忍气吞声地与那黑心女人生活了整整十几年,直到把她女儿送进大学不久才忍无可忍地与那女人分道扬镳。从此他就与他的老母相依为命一生。那时有多少人劝他再找一个老伴,我也曾多次向他提起此事,可都被他婉言推绝。他的拒绝不是不无道理,他一定是怕了女人了……可是天底下的女人不都是换心肠的。再说人是要老的啊。

自从他住院后,十天就出院了,当我去看他时,他的面貌状况根本没什么改变,还是老样子,说话还是象喝醉酒似的,我知道他:一是没人手细心照料,二是经济不富裕住不起院,虽说他有姐妹兄弟好几个,可又有谁能向父母对待孩子那样的心啊。因此。在这短短的不到两年时间他就进出医院三四次。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加快病情的恶化。我记得我父亲好像是在第七次中风没挺过去。算起来老高应该以有五六次了。没过多久我去老高家看望他时,他邻居告诉我他以进了“养老院”。去年我听说去看望他的另一个朋友告诉我说:“老高的病情很糟糕,说话无声起不来床,吃饭还得有人喂着吃。”闻此消息后我心里万般焦急,却又联系不上他。情急之中,我只好写张纸条贴在他家门上,请求他家人看到留条尽快与我联系,当时我有两总想法:一是不知他现在是否还在人世?不能盲目的去那个地方。二是反正他家人一定会来他家,只要他家人看到我的留言一定会联系我的。

果不其然不到一星期我们就联系上了……

我去“颐养院”去看他,见此情景以证实了他朋友说的这一点。那是的他已是面目全非,原先他的体重在80公斤左右,而现在他的体重不到80斤。瘦的皮包骨,说话没有了声音,就是把耳朵凑到他嘴边也还是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我让他用尽全力握捏我的手,测试着他还有多大的力气?在我的估算中,他现有力气还不到五公斤力量。他的无奈、他的渴望、他的绝望、只能在他那灰蒙无光的眼神中透露给我,看到我的到来,他兴奋了,激动了,在这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我一面,是多么的幸运啊。这就是他的期盼,他的要求啊。我惭愧我无奈……

说到这里不由得我有些一阵心酸……当一个人躺在床上孤立无援的时候,是多么向往有一总外在的精神力量来支撑一把,哪怕是短暂的一小把啊。

据我了解至今为止只有两个人去看过他。平时的那些朋友?你们在哪里啊?他只是想你们能去。。。。。。

孤独的望范文第4篇

摘 要:鲁迅的个性气质是内向抑郁型的,其中充满着强烈的孤独意识。在他的小说创作之中,这种孤独意识无处不在。正是这种孤独意识,鲁迅完成了自身作为思想家和文化伟人的人格塑造。

鲁迅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哪里呢?除了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鞭挞偏执和入木三分外,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意识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是不能忽视的。鲁迅正是在“黑暗”与“虚无”、“孤独”与“悲凉”、“希望”与“绝望”的纠葛中走向孤独,完成了自身作为思想家和文化伟人的人格塑造。

鲁迅创作的年代正是旧中国最黑暗的年代。政府的昏庸,社会的黑暗,国民的愚昧,使鲁迅深感孤独、无望。他在给许广平的一封信中说道:“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1}在鲁迅看来,真正真实的只有“绝望的抗战”。从“黑暗与虚无”的实有状态到“绝望的抗战”再到“终于不能证实”,这一过程蕴含的正是“反抗绝望”“反抗孤独”的人生哲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迅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表明了鲁迅面对现实人生的态度。

鲁迅心灵的“黑暗”可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那时祖父下狱,家道中衰;寄居舅家,遭人白眼;父亲重病,来往于当铺与药店之间,这一切使鲁迅从小就深味人生的苦痛。“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2},所有这些都形成了少年鲁迅的心灵的某种思维定势,造成了周作人所说的“一种只有苦痛与黑暗的人生观”。坎坷的遭遇使鲁迅从小便用带有阴郁、怀疑、憎恶的眼神看待眼前这个世界,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内向、孤僻又略带偏执的性格。

鲁迅的青年时代,也同样和“黑暗”伴随在一起。那时他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便毅然东渡日本去寻求救国之道。在留日期间,他亲身体验了民族被歧视的耻辱,遂弃医从文,要疗救国民的灵魂。但第一次出版文学杂志的尝试就遭到了失败,还因此招来了一些嘲弄和讽刺。于是他又一次品尝了失落与苦闷的滋味。回国后,辛亥革命令他失望,因为那场革命连拖在中国人脑袋后的尾巴也没有割掉,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他又深深地陷入孤独、苦闷之中,为此他沉默了十年。

由“黑暗”引出来的只能是“虚无”。鲁迅特殊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他独特的个性气质,他不但内向孤僻,而且还有些“神经质”。他的同乡好友许寿裳这样说鲁迅:“鲁迅的身材并不见高,额角开展,颧骨微高,双目澄清如水精,目光炯炯而带着幽郁,一望而知为悲悯善感之人,两臂矫捷,时时屏气曲举,自由用手抚摩着,脚步轻快而有力,一望而知为神经质的人。”正是这种“神经质”才使他一步步陷入“虚无”的境地。1924年的“杨树达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杨树达是北师大的学生,在神经错乱时撞进鲁迅家中,举止自然有些反常,鲁迅便疑心是论敌派来捣乱的打手,很紧张地接待了他,并连夜写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一文,详细说了经过并在结尾写道:“我还没有预料到学界或文界对于他的敌手竟至于用了疯子来做武器,而这疯子又是假的,而装这疯子的又是青年的学生。”{3}后来他知道弄错了,赶紧写了两段文字更正说:“这是意外地发露了人对人——至少是他对我和我对他——互相猜疑的真面目了。”{4}只要仔细读过那篇文章,恐怕谁都会感到悲哀:鲁迅的虚无感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无论是“黑暗”还是“虚无”,都使作者感到孤独。但鲁迅毕竟是鲁迅,他时刻在反抗着“黑暗”,反抗着“虚无”,体现着作者反抗孤独的生命意识。他的《孤独者》一类的小说,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他那弥漫着“鬼气”的杂感、随笔和通信,还有像《辛亥残秋偶作》那样的诗,都表现了他吐露和宣泄的结果。1918年,他从绍兴会馆的“待死堂”逃向启蒙主义的呐喊队;1926年,他又从风沙蔽日的北京逃向温暖明亮的南方;1930年,他更从孤寂的自由知识分子的立场,逃向与共产党结盟的激进反抗者的营垒。鲁迅的这“三次出逃”,难道不是鲁迅面对“黑暗”与“虚无”的孤独反抗吗?

“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后,新文化阵营内发生了裂变,那时“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他“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他有时觉得“仿佛看见那人生路就像一条灰白的长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我等着,等着,看看临近,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里了。”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若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五四”时期的鲁迅正是这样的“梦醒了无路可走”的人。他曾经公开承认过:“我自己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至今有时还在寻求。”{5}鲁迅深知自己最大的苦闷,就是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向哪里走,他有点不认识自己了。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的把握,这是最严重的精神危机,这一点鲁迅是明白的。既然明白,就应该找回自我。要找回自我,就先得把自己的灵魂摊开,让它见见阳光。不管是绥惠略夫式的“绝望”也好,虚无主义的“鬼气”也好,要驱逐它们,就要深入地自我剖析。但鲁迅毕竟是知识分子,面子的事还是要讲的。因此,他不愿以其他方式向众人坦露自己的灵魂,所以他就借小说来倾吐自己的孤独和苦闷。

《彷徨》就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自己,只不过是借他人之口来谈自己的事,达到坦露自己灵魂的目的。

《孤独者》中,不但在小说的名字上有诱导读者感知作者“孤独”和“悲凉”的情绪,而且也是《彷徨》中最能体现“孤独”和“悲凉”的篇章。先看作者对魏连殳相貌的描写:“一个短小削瘦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6}这难道不是作者自己吗?魏连殳“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还“喜欢发表文章”,“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7},鲁迅对待自己的母亲不也是这样的吗?“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鲁迅也是这样对待孩子的。至于魏连殳借祖母一生所发的长篇议论,写给“我”的那一封信,特别是其中的许多话,更是非鲁迅不会有,唯有他才写得出的。可以说小说的许多素材,都取自作者的亲历。甚至一些细节,也是他在其他地方用过,改也不改就搬来的。在鲁迅的全部小说中,还没有一个人物像魏连殳这样酷似作者。鲁迅正是借魏连殳来表现自己,倾吐自己心中的苦闷和孤独。

作者在写出《孤独者》后,又写下了《伤逝》。就创作的动机而言,《伤逝》和《孤独者》较为接近。魏连殳是“孤独者”,这孤独的尽头是毁灭。那么,不再孤独,照着《孤独者》中的“我”的意思,另外去寻一条生路?这生路又会向何方?作者在《伤逝》中展开的,正是这样一种探究,他同样是用涓生和子君来模拟自己人生道路的某一种可能性。不用说,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继《伤逝》之后,作者又写下两篇小说,《弟兄》和《离婚》。《弟兄》对沛君的内心隐情的揭发,似乎比对涓生更为犀利,《离婚》中弥漫的那股冷气,也令人联想到《孤独者》。从《祝福》开始,鲁迅的内心之门逐渐打开,到《孤独者》和《伤逝》,这门已经开得相当大,到《弟兄》和《离婚》作者结束了他的小说创作。

在鲁迅艰难的内心历程中,“希望”与“绝望”始终在折磨着他。首先,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产生“确信”,即对“绝望”的肯定,“希望”的否定;然而,又由于对自我经验的有限性的怀疑,进而对自己的“绝望”产生怀疑,进而又产生了“希望”,随之而来的又是对“希望”的怀疑与绝望,这样就形成了新的循环。这就是鲁迅一再引述的裴多菲的诗句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在这里,无论是“绝望”的命题,还是作为其反题的“希望”的命题,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反抗孤独反抗绝望的生命意识。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鲁迅的《呐喊》《彷徨》这两个小说集子中,自始至终存在着作者的“希望”与“绝望”的孤独抗争,就是在这样的矛盾统一体中,作者义无反顾地把执著于现实的斗争作为自己存在的内在需要。这对于彷徨苦闷于漫漫长夜中的孤独的先觉者来说,是多么宝贵的崇高精神啊!因此,鲁迅小说中内向抑郁、孤独绝望人物的内心深处,却往往奔突着“地火”般的灵魂的抗争。在这方面,《狂人日记》是一个典型的缩影。如果说由于“狂人”的内省自觉气质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强烈的“中间物”{8}意识的话,那么,他内向抑郁和对周围环境的感应,则直接表现为作者的孤独。狂人是一位觉醒的孤独者,他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并喊出“救救孩子……”的喊声,这是作者内心的希望所在。但作者也清醒地认识到,狂人周围的环境依旧,大哥和陈老五一类人仍在“吃人”。他的呐喊成为没有回应的呐喊,令人感到恐怖与孤寂,这又使作者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所以,作者的这种孤独显然是一个先觉者的深刻孤独。较之于鲁迅后期作品,《狂人日记》流露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孤独无援的被包围感,其中渗透着明显的恐惧和挣扎。而以后,鲁迅则能较多地表现出对孤独的反抗和挑战的积极抗争。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较为典型地显示出作者在“希望”与“绝望”的历程中的孤独无援。小说中叙述了阿q的“希望”和“绝望”:阿q希望有个姓氏,说他“似乎姓赵”,却受了赵太爷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阿q希望自己阔起来,“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可是“阿q没有家”,“也没有固定的职业”,晚上“仍旧回到土谷祠”;阿q希望做事,可又叫小d抢了去,就连那场“龙虎斗”也打了个平手,可“在阿q的眼睛里,位置是在王胡之下的”;阿q希望革命,“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可是洋先生扬起哭丧棒让他“滚出去!”最后还送了命;阿q希望“有个女人”,就跪下向吴妈求婚:“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可得到的是秀才大竹杠的一顿毒打,并还订下了五个条款;阿q希望“叫他画花押”时,他“立志要画得圆”,而终于为“画成瓜子模样”而感到羞愧。{9}所有这些都表明,阿q是在一次次的“希望”中遭到一次次的“绝望”,然而,他因为“似乎姓赵”而挨了赵太爷一个嘴巴,而后还没有放弃和小d去争夺那场“龙虎斗”。这又说明在一次次的“绝望”后,也从不放弃一次次的“希望”。我们发现,阿q在一次次的绝望中,没有谁能去理解阿q,更没有谁能去帮阿q一把,阿q显得是那样的孤独无援。我们还发现,那种惶惑、不安、恐惧、孤独甚至绝望并不仅仅属于阿q,而是属于广大国民的,就像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属于全体国民的一样,同时也透露出作者要面对全体国民的愚昧和麻木的悲凉感和孤独感。

《孤独者》与《阿q正传》所不同的是作者面对“孤独”和“悲凉”有了自觉或不自觉的抗争意识。“我”在魏连殳死后的冷笑中又一次体验到先觉者命运的孤独和寂寞,但终于经内心的抗争而“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10}。“轻松”和“走”都不是来自对“希望”的信心和追求,在“孤独者”的世界里,从未显露任何真正属于“未来”的有利因素。而耐人寻味的倒是,“我”是通过内心难以平息的痛苦而坚韧的抗争,通过对孤独者命运的深切体悟与反省,才获得这种“轻松”与“走”的生命形式。因而,这“轻松”与“走”恰恰是经过心灵深处的痛苦而坚韧的抗争而产生的,对于世界与自我的“双重绝望”的挑战态度,是意识到了无可挽回的悲剧结局后的反抗与抉择,是深刻领会了“过去”、“未来”与“现在”的有机性而采取的现实性的生存方式。正如《野草》中的“过客”一样,“走”的生命形式是对自我的肯定,是对“绝望”的反抗。世界的乖谬、死亡的威胁、内心的孤独、虚妄的真实、自我与环境的悲剧性对立,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恐惧、绝望,不仅没有使“我”陷入无边无涯的颓唐的泥潭,恰恰相反,却使“我”在紧张的心灵抗争和精神搏斗中摆脱随遇而安的存在意识,坦然地走上了反抗孤独反抗绝望的生命之路。

纵观鲁迅小说,几乎所有的小说都显示着“孤独”或“反抗孤独”的生命意识,从小说的表层上来看,“孤独”是鲁迅小说所体现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小说的深层次来看,从一个内向抑郁、内省自觉而又坚韧深刻的孤独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先觉者的丰富内蕴。鲁迅正是在“黑暗”与“虚无”、“孤独”与“悲凉”、“希望”与“绝望”的孤独意识中,完成了自身作为思想家和文化伟人的人格塑造。

孤独的望范文第5篇

孤独的天空——淡蓝

小时侯,妈妈管我很严,而且我家住的楼层很高,没有电梯,跑上跑下,很累,于是我没有朋友。独自坐在窗前,望着淡蓝色的天空。我顿悟:我是在品味孤独。

淡淡的黄棕色的窗台,我的小床靠在旁边,我坐在床上,仰着头,看天;淡淡的蓝色的天空,白云卧在它的怀中,天不知多远,低下头,俯视。

我在品味孤独。我明白:孤独的天空是淡蓝色的。

孤独的深夜——纯黑

小学一年级,父母的工作很忙,把我放在了姥姥家,只有放暑假才可以见到他们。每天平淡的上学,放学,我对父母的思念与日加深。每当我想他们时,我都会望着深夜的纯黑色的天空,数着星星,回忆着父母与我在一起的时光。虽然姥姥对我很好,但我知道我走不进她那迷信的心。独自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听着姥姥沉睡时的呼噜声,还有深夜的寂静。我知道:我是在体会孤独。

天空颜色的摇椅,我轻轻的在上面摇来摇去,脸上挂着每日快乐笑脸背后的露珠,望着夜空,回想父母与我的点点滴滴,盼望着假期的快点到来;纯黑颜色的天空,如纱的云在上面缓缓飘过,夜空挂着稀少闪亮预示天气的星星,望着大地,回想历史长河的星星点点,盼望着星星的偶尔陪伴。

我在体会孤独。我明白:孤独的夜空是纯黑色的。

孤独的雨天——淡灰

初三,父母给我报了许多补习班,周末在赶场子中过去,虽然我不喜欢,但我不怪他们,我知道他们也是为我好。独自站在车站,等着晚到的末班车。我懂了:我是在感伤孤独。

淅淅沥沥的小雨,拍打在我的身上,我的脸上带着少许哀伤,大脑一片空白,望着雨中模糊的站牌,希望末班车快点到来;周围寂静的淡灰,映在我的眼中,我的脸上没有恐惧,心中毫无杂念,望着雨中的手表,希望初三快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