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污水排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处理

中图分类号:[TU992.3]

1 引言

石家庄市郊段总干渠一级水源保护区为隔离网栏外侧100m,二级水源保护区:左侧为隔离网栏以外2km,右侧为隔离网栏以外1.5km。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石家庄市郊通过,由于城市的扩张,总干渠周边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和企业产生的污水逐渐增多,污水的水量和污染程度逐年增加,该段污水管道等配套设置未完善,临近总干渠村庄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总干渠的截流沟内,对总干渠的水质造成了威胁,因此需要对该情况进行处理解决。

2.2 污水情况

2.2.1 污水影响范围

污水影响范围为京石段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6+157,具体情况为:前杜北、后杜北、陈村等排污处,污水排入南水北调总干渠左侧截流沟及小青河改道后的导水沟内,污水影响范围为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6+157,长度3.95km;杜北小区、西营村等排污处,污水排入总干渠右侧截流沟内,污水影响范围为总干渠设计桩号(240+890)~(243+180),长度为2.29km。

2.2.2 污水监测情况

2010年8月18日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石家庄境内西营村生活污水进行调查,排污口地理坐标位置为E114°27′08″,N 38°07′40″。污水存蓄于西营村村南200m,河沟位置部分处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征地范围内,沟内为静止污水。

根据《水环境监测规范》和污染物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对西营村存蓄污水进行了流量测验和水质现场取样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西营污水点存蓄污水量为250吨。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进行评价,该污水符合二级污水排放标准,但不符合农灌用水标准要求。按照地表水标准评价(GB3838-2002)进行评价,为劣Ⅴ类水质,对总干渠供水水质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另外,污水中硫酸盐对水泥等建筑物构成一定威胁,容易引起风化剥离。

3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设计情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等别为Ⅰ等,总干渠渠道按Ⅰ级建筑物设计。该段渠道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渠道输水设计流量170m3/s,加大流量200m3/s。

渠道为半挖半填型式,采用梯形过水断面,设计底宽10.0m,内边坡坡比13.0,外边坡为12.5;渠道纵坡1/23000,堤顶宽5~6m。渠道采用现浇混凝土全断面衬砌,渠坡、渠底厚度均为15 cm,在混凝土衬砌板下铺设复合土工膜加强防渗,膜下铺设砂砾料作为防冻兼排水层,砂砾料下部为一层土工布。

由于河道设计洪水位高于渠内设计水位,河道行洪时,将产生渗透压力,可造成混凝土板顶托破坏,为保证渠道衬砌板的安全,采取先经无砂混凝土管集水、再由泵站集中抽水外排的方式,以降低地下水位的抗浮稳定措施。

总干渠渠道堤顶为工程运行维护道路,路面净宽4.0~5.0m。其中右侧运行维护道路为主交通通道,采用面层厚5cm沥青路面;左侧运行维护道路,采用路面厚15cm泥结碎石路面。

渠堤外坡采用现浇混凝土护砌,复合土工膜防渗,同时,左堤外小青河渠底加设10m宽复合土工膜防渗(相当于堤外10m宽水平铺盖防渗),外坡复合土工膜下设20cm厚砂砾料垫层。设计桩号(243+200)~246+157段靠近滹沱河主槽,采用15cm厚现浇混凝土护砌,设计桩号(240+500)~(243+200)段,采用10cm厚现浇混凝土护砌。渠道内坡一级马道高程至堤顶部分,采用6cm预制混凝土护砌,下设砂砾料垫层。

为排除总干渠左岸的洪沥水,在渠外设置截洪排水沟,并疏通因总干渠修建而被截断的原有排水通道。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1+100)段左侧和(240+500)~246+157段右侧截流沟按深1m、底宽1m、边坡11.5设计;(241+100)~246+157左侧为小青河改道,设计流量25m3/s,左侧为2.0m宽小埝,右侧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左堤共用,河道边坡采用1:2.5,设计水深为1.5m,堤顶超高0.3m,设计河底高程为74.61~73.0m,设计底宽为10.0m。过水断面(左坡及渠底)采用10cm厚C20F150预制混凝土护砌, 预制混凝土尺寸一般为40×40×10cm,堤肩和坡脚采用整体预制块;右坡采用现浇混凝土护砌,右坡和渠底下部设置576g/m2复合土工膜。为了防止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总干渠设施及输水水质产生影响,全段渠道两侧布置隔离网栏,网栏位于截流沟外侧1m处,高度2m。

4 处理方案

(1)封堵排污口

将总干渠两侧排入截流沟(导流沟)的污水口进行封堵,并且禁止总干渠沿线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村庄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2)清理污水

将排入总干渠两侧截流沟(导流沟)的污水进行清理,防止污水直接渗入地下,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3)清除被污染的土壤

将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1+100)左侧截流沟及(240+890)~(243+180)段右侧截流沟永久征地线内被污染的土壤清除,回填砂壤土或壤土,压实度0.92。由于无法确定被污染土壤厚度,本报告污染土开挖及壤土回填工程量暂按清除1m厚污染土计算,施工时工程量以现场实际发生为准。

对于总干渠设计桩号(241+000)~246+157小青河改道段,导水沟右坡和总干渠左堤共用,为中细砂加筋填筑,现浇混凝土护砌,左坡和渠底采用预制混凝土板衬砌,右坡和渠底下部设置576g/m2复合土工膜。该段左坡没有采取复合土工膜防渗,当污水充入导水沟时,有一定的下渗,但该段要清除被污染的土壤,会对总干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该段导水沟除了清除污水,不再考虑土壤清除及其他措施。

(4)截流沟衬砌

对总干渠设计桩号(240+500)~(241+100)左侧截流沟及(240+890)~(243+180)段右侧截流沟采用现浇混凝土结合预制混凝土板砌筑:预制混凝土块强度等级C20F150,单块板尺寸:长×宽×厚为39.5×39.5×10cm,护肩、渠底及渠底护脚采用现浇C20F150混凝土,厚度均为10cm。现浇及预制混凝土板下铺设576g/m2复合土工膜防渗,现浇混凝土部分沿沟长每4m设一条道伸缩缝,缝宽1cm,填缝材料采用聚乙烯闭孔泡沫板。渠底膜下设3cm聚苯乙烯保温板。

5 建议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跑道;排水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对跑道的作用及危害

路基和路面结构外露在地表,直接感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水是跑道上常见的自然物质,由于它的存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道路的湿度从而会影响到跑道的使用质量与飞行安全,主要体现在地面水对地表的侵蚀与地下水对地基的破坏。

(1)雨雪形成的大气降水轻微会导致地面积水影响正常交通,严重会造成地面的重病害――可以直接冲毁路肩、边坡和路基;渗入路基内部的水会使土基湿软从而引起跑道冻胀、翻浆,甚至整个跑道沿倾斜基底滑动;进入结构层内的水分可浸湿无机结合料处治的粒料层,导致基层强度下降,使沥青面层出现剥落和松散;水泥混凝土跑道由于接缝多,从接缝中渗入的水分聚集在路面结构中,在重载的反复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导致接缝附近的细颗粒集料软化,形成唧泥,产生错台、断裂等病害。

(2)海、河、湖、水渠及水库水会影响离这些水源较近的道路的使用,长时间作用就会造成临近跑道的严重积水,降低路面材料的强度,形成各种各样影响飞行的病害;如果地上排水不充分会使水流进入封闭性不好的跑道内部形成松软土层,造成路基沉陷;遇到易发洪水季节甚至会冲毁跑道及周边的附属工程构造物。

(3)位于地下上层相对不透水层一带的滞水,会软化跑道,使跑道潮湿,降低跑道的强度。

(4)在地面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含水层的潜水,距地面较近,在重力作用下可沿土层以薄膜形式从含水量高的位置向含水量低的地方流动,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冻结中心周围流动,会形成水分集中,造成跑道局部损坏,影响跑道的整体强度和水温稳定性,重者会引起冻胀、翻浆或边坡滑坍,甚至整个路基沿倾斜基底滑动,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的破坏。

(5)在跑道以下任何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层间地下水,当水源高于跑道时,可以通过岩层裂缝冒出地面而成泉水,上升到路基,导致路基湿软,强度降低,重者也会引起路基的整体破坏。

总之,跑道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路基、路面的病害有多种,形成病害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水的作用是主要因素,无不都与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浸湿和冲刷破坏有关。水的作用加剧了跑道结构的损坏,加快了跑道使用性能的变坏,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二、跑道排水的目的和要求

2.1 跑道排水设计的目的

就是要考虑跑道等级、地形、地质、气候、年降雨量、地下水等条件,考虑不同的水源,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使路基、路面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把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水排到路基范围以外适当的地点,并防止地面水漫流、滞积或下渗,对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地下水,则应予以隔断、疏干、降低,并引到路基范围以外适当的地点,将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的影响。还必须将路面排水和路基排水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将地上排水和地下排水结合考虑,将临时性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考虑,将道路排水与农田灌溉、周围环境保护综合考虑,将道路排水工程与防护加固工程综合考虑。

一般把跑道排水分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路界地面排水包括路面(含路肩、中央分隔带)排水、路基边坡排水、沟渠排水等。地下排水包括路基地下排水、中央分隔带地下排水和纵向填、挖方交界处地下排水等。

2.2 跑道排水设施施工的目的

首先应校核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必要时予以补充或修改,应重视排水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施工现场的临时性排水措施,保证跑道土石方及附属结构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消除路基基底和土体内与水有关的隐患,保证路基工程质量。

2.3 跑道排水设施养护的目的

应该对排水设施进行日常性、经常性、季节性的养护,若发现有排水不畅,淤积,堵塞现象,一定要及时对排水设施予以补充或修改,保持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水流畅通,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跑道排水条件。

三、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

3.1 沟槽开挖

3.1.1 矩形沟沟槽开挖

土基面往下1.0m 以内:沟槽采取直立槽开挖不放坡。

土基面往下2.0m以内:沟槽采取放1:0.3坡度梯形槽(基面往下1.0m内)与直立槽(1.0m以下2.0m 以内)。

土基面往下2.0m以上和3.0m以内:沟槽采取放1:0.5坡度梯形槽(基面往下2.0m以内)与直立槽(2.0以下和3.0m以内)。

土基面往下3.0m以下:基面往下1.5m范围,放1:1坡度梯形槽,进行有效卸载;1.5m以下,采取直立槽加木板撑支撑(见图3-1)。

图3-1 沟槽支撑示意图

3.1.2 梯形沟沟槽开挖

浆砌块石梯形明沟沟槽采取按设计坡度放坡开挖。

3.1.3 沟槽开挖注意事项

在现场未备足合格的管材或浇筑混凝土及垫层等所需的材料、配件等之前,沟槽不宜开挖。

开挖后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保留10~30cm的深度不挖,待下道工序施工前人工整修至设计槽底高程。机械挖槽时,预留20cm左右的一层用人工清挖。

3.2 降水与排水

采取开挖毛沟排水,永久排水系统以不扰动和破坏土沟体为准。集水井降水,抽水泵配合人工抽排水。保证排水沟水流畅通。辅助临时排水的毛沟,一般采用0.5m深、0.6m宽,水沟边坡1:0.3,沟底设0.5%的纵坡,并在沟底铺设塑料薄膜,防止水渗入土基。

3.3 排水沟砌筑和浇筑

3.3.1 浆砌块石梯形明沟

浆砌块石梯形明沟,采用铺浆法砌筑。砌体背后铺填10cm厚砂砾石。铺砌前按设计要求尺寸检查土沟体,并做好沟体尺寸框架,然后按框架挂线砌筑。砌筑时,石料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做到内实外美。拌合好的砂浆在初凝前使用完毕。勾缝采取平缝压槽,表面平整,光密一致,不得有毛刺、开裂和脱皮。沟体砌筑时按设计位置和尺寸安放冒水孔。

3.3.2 盖板涵

盖板涵沟体采用组合钢模板现浇。盖板分预制和现浇两种,预制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盖板涵底部为碎石和混凝土垫层。

沟体灌筑施工采用钢模板,不设底模,内模间加方木支撑,两外模间设拉杆加固。施工顺序为先底板后边板。

沟体浇筑前,将模板刷光、涂油,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运到施工现场。振捣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捣固密实。养生采用洒水养生。预制盖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70%时方可安装。安装后,不得有松动或高低不平。

3.3.3 V形沟

V形沟采用C30混凝土预制块,在预制场集中预制。V形沟底部为砂砾石和混凝土垫层。安装时采用汽车吊结合人工安装。

3.3.4 钢筋混凝土圆管

钢筋混凝土圆管采取场外集中预制。沟槽开挖完成后,先施工碎石、砂砾石或混凝土垫层,然后浇筑平基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50%以上,复测高程符合要求后方可下管。下管采用汽车吊人工配合。管座混凝土在接口完成后浇筑。

3.3.5 箱涵

箱涵为双孔箱涵。箱涵碎石垫层按设计要求进行填筑,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达到设计标高后浇筑垫层混凝土。

箱涵采用支架浇筑工艺,见图3-2。全箱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底板以上30cm,待混凝土终凝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第二次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两次浇筑要有良好的结合面,钢筋的预埋及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图3-2 箱涵施工工艺图

在箱涵施工中,在箱身部按设计规定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2cm,设φ28传力杆。伸缩缝采用20cm厚高压低发泡聚乙烯闭孔泡沫板,间距为20m。

3.4 沟槽回填

土面区的排水沟沟槽采用素土回填,道面、道肩及车行道区域的排水沟采用28天抗压强度3MPa湿贫混凝土回填。

沟槽回填素土采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夯填密实。沟槽回填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3.5 集水井和雨水检查井施工

集水井为砖砌井体,采取挤浆砌筑。雨水检查井为钢筋混凝土井体,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集水井砌筑时在井身的预留管口处,采用1:5水泥砂浆砌砖封口。砌井时随时掌握每次收进尺寸。浇灌混凝土井时若不能与管同时施工时,将管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在该处当作模板使用,保证支撑牢固,要求位置准确且易脱离,以便管口衔接。井底流水槽平顺、压实抹光。井内设置的铸铁(或钢筋)踏步,在安装前刷防锈漆。钢筋混凝土结构井,预先将踏步固定在受力钢筋上;砖砌井在砌筑时埋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

【参考文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6)

《民用机场飞行区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MH5005-2002)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下室;深基坑支护;底板浇筑

1.工程概况

某超高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176644.86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51192.99m2,地上建筑面积125451.87m2),建筑基底面积8524.10 m2。设计为地下4层,地上6层裙楼和4栋塔楼,塔楼高最高为175米,总造价为5.56亿元。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700m,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18.3m,底板厚度0.8m,基坑深19.2m。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车库,兼有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51192.99m2,地下四层、地下三层层高3.9m,地下二层层高5m,地下一层层高5.5m高。

2.地下室高程引测与基坑排水

鉴于该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故采取水准测量传递高程。在基坑边高程控制点附近选取一个稳固的位置,在基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悬挂钢尺(钢尺0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线锤,线锤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在基坑顶和基坑底各安置一台水准仪,先在高程控制点A立尺,测出基坑顶水准仪的镜高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1,而基坑底的水准仪可测出前视读数2,两台水准仪的高差H=读数1-读数2,则基坑底的水准仪镜高b=镜高 a-H,将镜高b标记在支护结构上,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便于施工使用的整数标高的位置,用红油标记在支护结构上。

地下室施工采用集水坑明沟排水,沿基坑面周边设置截水沟,基坑底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水沟尺寸均为500×300mm,基坑底、面周边排水沟坡度为1%,每隔50m左右设一个0.8×0.8×1m集水井,在基坑面相应位置设置0.8×0.8×1m的集水井。如在土方开挖至底板底时遇到透水土层,即在底板底设置碎石盲沟。碎石盲沟避开承台位置纵横设置,截面尺寸0.3×0.3m,盲沟在集水井处交汇。承台井坑开挖施工时先开挖较深集水井,并在集水井内设置抽水机,及时排走井内积水。

3.地下室的承台、底板施工技术

3.1承台及井坑开挖

该工程1号出土车道位于对撑北侧,场地内土方采用长臂挖机及 PC200挖机进行接力开挖,待车道剩余土方不能接力时,在地面上采用50t吊机配合施工,PC120挖机装斗,吊机吊至地面运走,在至设计开挖底30cm处由人工配合挖机施工,挖至设计标高,防止超挖欠挖。同时为了能有效确保市内清洁,防止车辆漏、掉泥土,要对运输车斗按有关散体物料运输车的标准安装,对流状泥土必须凉晒后装运,不能泥土、泥浆混装。离开施工现场时应在门口的洗车槽上清洗干净轮胎及车身上的泥土,避免汽车上路时影响道路的环境卫生。基坑土坡在土方开挖后期开始清理,前期采用钩机退挖挖土,在钩机不能触及时采用人工挖土,余土吊运至基坑面短暂堆放后再统一清运。土方开挖后马上按照设计标高对桩头进行处理,桩头处理完毕后进行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的浇筑、砖模的砌砖、及承台防水施工(注意做好桩头的防水处理),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2坑井支护

结合该工程地质资料显示,基坑底绝大部分区域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呈半岩半土状,下部呈岩柱状,钢刀易钻入,岩芯极易干裂,遇水易软化,底部夹杂中风化岩块。对于开挖深度小于3m的井坑开挖,采用放坡的形式。井坑深度1.5m以内时采用1:0.6放坡;井坑深度大于1.5m采用1:1放坡+叠袋式挡土支护。井坑放坡开挖至坑底后,采用编织袋或草袋装碎石(砂砾石或土)堆砌成重力式挡土作为基坑的支护,坑底设置集水井和抽水机,及时排走井坑积水。坑底及时浇筑垫层封底,以防涌水。

3.3底板结构施工

对于该工程承台以及底板所采用的钢筋统一在现场钢筋加工场加工成型后,为保证安全防止钢筋坠落伤人,钢筋利用塔吊运至基坑再用人工水平运到施工点,避免用人力进行垂直运输。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检测报告,每批还要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试验,经试验合格后使用。为确保承台、集水井、电梯井基础钢筋及底板负筋位置准确性,有效保证钢筋工程绑扎质量,采用φ16制作钢筋支架,布置间距4000×4000mm。墙柱钢筋与底板筋焊牢,钢筋经监理公司、设计院、业主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底板混凝土。

地下室外壁墙在底板面反上50cm处及地下室各层楼板边梁梁底各设一道水平施工缝,安装4mm厚、宽300mm的Q234B钢板止水带,接驳时要注意满焊。为了能要做好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配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进场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测,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进行浇筑施工。

该工程混凝土输送采用砼泵进行,混凝土按后浇带的位置进行分段浇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工序的考虑,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施工顺序为Ⅰ-1段Ⅰ-2段,Ⅲ-1段Ⅲ-2段Ⅲ-3段Ⅱ-6段Ⅱ-3段Ⅱ-2段Ⅱ-5段Ⅱ-1段Ⅱ-4段流水施工。承台、底板混凝土具体浇筑时间详见进度计划。各施工段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错开日期,尽量不要在同一天进行。当进行大量的混凝土浇筑时应提前与搅拌站联系沟通以确保混凝土的供应顺畅有序。混凝土浇筑一次浇筑成型,现场设置3台砼泵以满足混凝土浇筑。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在底板面每3×3m设置一道标志筋,以控制厚度和保证平整度。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筑完成。同时鉴于该工程底板面积较大,底板浇筑必须保证其连续性,不能有冷缝出现,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的供应不中断。

混凝土浇筑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插入点间距不大于 30cm。混凝土浇筑速度要连续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宜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再用人工磨压抹平。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用湿润麻袋加以覆盖,加强砼淋水养护,淋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期不得少于14d。另外,注意做好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工作,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并指派专人负责在浇筑地点按规定留砼试块并执行见证制度,并按600℃.d同条件养护砼试块。

4.结语

对于超高层地下室来说,其高程测量、基坑排水以及底板混凝土施工等都是施工难点所在,这些又对地下室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文章通过结合某超高层地下室施工实例,提出基坑排水施工、以及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合理安排砼的浇筑顺序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砂混凝土 高速公路 白加黑路面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无砂混凝土是粗骨料颗粒的聚合体,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 它不含细骨料,每个颗粒都被大约1.3mm厚的水泥浆薄层所包裹,在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较大的空隙,水可以在硬化的混凝土中流动。与其它透水性土工材料相比, 其不但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而且具有混凝土造型方便、坚固耐久等优点。

本文针对无砂混凝土良好的透水性能和造型方便、坚固耐久等优点, 结合328国道仪征段实例,着重对无砂混凝土在白加黑路面病害处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项目概况

328国道海宁线仪征段起点八字桥(K133+119),终点宁扬交界(K163+819),全长30.7KM,建成于1987年,原为水泥混凝土板块路面,1998年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白加黑”高速化完善改造。1999年完善工程结束后,白加黑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板缝逐渐向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反射,形成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并逐步引发"白加黑"路面唧泥、翻浆等病害。

2、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机理

2.1 病害成因分析

根据病害调查情况分析, "白加黑"路面唧泥、翻浆等病害的根源是水患,是雨水通过反射裂缝或路面孔隙渗入路面、路基无法自然排出,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与路基毛细水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同时本路段原设计标准较低,路基高度不足,毛细水作用明显,主线和辅道之间设置的砖砌水沟,砂浆抹面堵塞了层间水有效排出,水患对路面病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尤其明显。

2.2 病害处治机理

根据病害成因分析,本路段唧泥、翻浆等病害的处治关键在于对原路面病害修补的基础上,如何有效排除层间水。

本案根据病害处理与排水改造相结合原则,按照“堵疏结合”的思路,以疏为主进行处治,主要通过在原路肩位置应用无砂混凝土设置排水垫层,有效排除层间水,隔断毛细水上升通道。

2.3 无砂混凝土应用特点

(1)无砂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可以和路面混凝土结构相结合,形成组合路面结构,无砂混凝土即是路面结构层的一部分,与土工布结合后无砂排水混凝土既是路面结构层的一部分,又起到了层间排水通道的作用,无需另设排水设施。

(2)无砂混凝土拥有碎石盲沟排水功能能够有效排除路基中积水及路面层间水,同时具有混凝土坚固耐久优点,能够有效增强路面结构整体稳定性,比松散的级配碎石盲沟牢固。

(3)无砂混凝土透水性较大,毛细作用较小,使无砂混凝土能够有效减少毛细作用对路面影响。

(4)坚固耐久的混凝土强度性能与较好的透水性能使无砂混凝土可以用作渗沟的出水结构材料。

3、病害处治方案

根据原路面病害连续性和分布情况,病害处治方案按连续翻浆处治、单点翻浆处治两种情况考虑。

3.1 连续翻浆处治

根据病害调查情况确定处治路段,铣刨行车道及硬路肩沥青面层,挖除石灰土底基层,石灰土基层平整密实后喷洒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设置12cm无砂混凝土,无砂混凝土既作为排水通道排除层间水和渗入路面的积水,同时作为路面垫层与路面结构共同作用承担车辆荷载;为解决层间水集中排水问题,无砂混凝土之间按10米间距设置10cm打孔PVC横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内侧与水泥混凝土面板及石灰土基层交接,外部延伸至土路肩外10cm。无砂混凝土及PVC管设置完毕后,满铺防渗土工布,浇注18cmC20素砼,恢复路面。

图5.1 排水设计示意图

施工中无砂混凝土浇筑到砖砌水沟外缘,恢复边沟时排水混凝土作为砖砌水沟墙体的一部分,严禁使用水泥砂浆对相应位置无砂混凝土抹面堵塞排水通道,保证PVC管和无砂混凝同作用排除路面积水和层间水。

3.2 单点翻浆处治

针对单点翻浆处治施工中排水设施设置位置无法有效控制,排水管设置仅解决设置排水管的点层间水排除,相临路段层间水无法有效排除,造成行车道与路肩接缝和超车道接缝位置出现翻浆、唧泥现象。拟处理长度为翻浆点前后各1块板,处理总板数视现场情况而定,一般为2-4块板。增设排水设施与单点翻浆按1:1对应关系设置,采用无砂混凝土将水泥板块下层间水排出路面结构层。

4、排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与分析

(1)选择级配优良、粒级较小的碎石是配制无砂混凝土的关键之一,骨料粒径较大、颗粒级配较差,则碎石孔隙率越大,会影响无砂混凝土的强度,不利于配置较高强度的无砂混凝土,集料的最大粒径要求不大于37.5mm,4.75mm以下颗粒含量不超过16%,为开级配集料,少含或不含细集料,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16%,

(2)无砂混凝土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施工中需有效控制水泥用量,水泥用量偏高时,多余的浆体填充混凝土内部孔隙,影响无砂混凝土渗透性;水泥用量偏低时,骨料表面与水泥石界面粘结强度低。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水泥用量越高,无砂混凝土强度越高,但渗透系数越小,反之则混凝土强度小,渗透系数大。

(3)水灰比对无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遵循普通混凝土水灰比对强度的影响原理。配合比设计时,宜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灰比选择越高,则浆体越多,浆体沿混凝土内部孔隙向下流淌,影响无砂混凝土渗透性,反之浆体过少,又不能完全包裹骨料表面而影响强度。无砂混凝土单位体积水泥用量不少于75-100kg,水灰比不宜大于0.5,标准养护条件下,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

(4)无砂混凝土可掺用少量粉煤灰,以增加胶结料的用量,保证胶结料对集料的充分包裹。

(5)本方案无砂混凝土渗透性要求不小于300m/d。

5、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施工

5.1 混凝土的搅拌

无砂混凝土的搅拌,一般采用与搅拌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机械,搅拌方法也大致相同。由于水泥浆的稠度较大,且数量较少,为保证水泥浆能够均匀地包裹在骨料上,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适当延长。本工程的施工中,无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5.2 浇筑

无砂混凝土是干硬性的混凝土,在浇筑前,用水湿润路面,防止混凝土水分流失加速水泥凝结。由于无砂混凝土中水泥量有限,只能包裹骨料颗粒,因此,在浇筑时不得采用强烈振捣或夯实,否则将会使水泥浆沉积,破坏混凝土结构均匀性,并在底部形成不透水层。本本工程的施工中,无砂混凝土浇筑后用轻型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平拌合物。

5.3 养护

无砂混凝土由于存在大量孔隙,易失水,干燥很快,早期养护非常重要,以免混凝土水分大量蒸发。遇烈日与大风气候时,应加覆盖、洒水养护,使其提前凝结。无砂混凝土最少养护时间为7天。由于无砂透水混凝土的粘结力很低必须保证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才可进行下步施工程序。本工程的施工中,浇筑后用塑料簿膜覆盖表面,并开始洒水养护。

6、方案应用效果

2010年,扬州市公路管理处对328国道海宁线仪征段K142+000-K163+819段采用排水混凝土处治唧泥、翻浆等病害1058米,其中单点翻浆18处180米。2012年11月,管养部门对路面大中修维修改造情况进行调查,2010年处治路段未出现翻浆、纵、网裂现象,路肩排水排水管滴水或湿润总量92%,雨后UPVC管明显存在滴水或湿润现象,砖砌水沟外缘无砂混凝土存在明显水渍渗出。

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雨季;施工;措施;安全

一、雨期施工特点

雨期施工的特点包括不确定性、突然性、雨期长,所以应做好准备工作,也要重视雨期施工的无边际组织:(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时,要根据雨期施工的特点,将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分项工程提前或拖后安排。(2)合理进行施工安排。做到晴天抓紧室外工作,雨天安排室内工作,尽量缩小雨天室外作业时间和工作面。(3)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必要时应及时加固在建的工程。(4)做好建筑材料防雨防潮工作。而雨期施工的准备工作包括:做好现场排水的措施准备。施工现场的道路、设施必须做到排水通畅,尽量做到雨停水干。加强原材料的存放保护。水泥等易潮材料“先收先发”、“后收后发”的原则。避免久存受潮而影响水泥的活性。在雨期前应做好现场房屋、设备的排水防雨措施。备足排水需用的水泵及有关器材,准备适量的塑料布、油毡等防雨材料。

二、雨期施工技术防范措施

雨期施工主要解决雨水的排除,对于大中型工程的施工现场,必须作好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其中包括阻止场外水流入现场和使现场水排出场外两部分。

首先可以在建筑物周围设置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来阻止场外水流入现场。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边坡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应小于3‰,平坦地区不小于2‰,总体要求是既要能及时排完现场积水,又不使排水沟的工作量过大。(2)沟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和沟的深度确定,粘性土边坡一般为1:0.7-1:1.5。(3)横断面的尺寸应根据施工期内可能遇到的最大流量确定,最大流量则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保证足以泄流的排水沟断面面积。

雨水对建筑物各分部工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一些受雨水影响较大的室外分部工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比如在土方和基础工程方面应注意以下的方面:雨期开挖基槽(坑)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为防止边坡被雨水冲塌,可在边坡上加钉钢丝网片。并抹上50mm细石混凝土,也可用塑料布遮盖边坡。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为防止基坑浸泡,开挖时要在坑内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并组织必要的排水力量。位于地下的池子和地下室,施工时应考虑周到。如预先考虑不周,浇捣后,遇有大雨时。往往会造成地下室和池子上浮的事故。

在砌体工程方面也有几点注意事项:砖在雨期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砌墙时要求干湿砖块合理搭配。砖湿度较大时不可上墙。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m。雨期遇大雨必须停工。砌砖收工时应在砖墙顶盖一层干砖,避免大雨冲刷灰浆。大雨过后受雨水冲刷过的新砌墙体应翻砌最上面两匹砖。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砖柱,应加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筑圈梁,以增加墙体稳定性。砌体施工时,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并注意转角及丁字墙间的连接要同时跟上。遇台风时,应在与风向相反的方向加临时支撑,以保护墙体的稳定。砌体砂浆的拌和量不宜过多,应以能满足砌筑需要为宜。拌好的砂浆要注意防止雨水的冲刷。

对于混凝土工程可采用以下方法:模板隔离层在涂刷前要及时掌握天气预报,以防隔离层被雨水冲掉。遇到大雨应停止浇筑混凝土,已浇部位应加以覆盖。现浇混凝土应根据结构情况和可能,多考虑几道施工缝的留设位置。雨期施工时,应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水量的测定。及时调整用水量。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前,要了解2—3天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大雨。模板支撑下回填要夯实,并加好垫板,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

三、雨期施工安全措施

1、雨季土方施工

①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大土方施工投入,一般路基的填筑抢在雨季来临前将路基填筑至雨季常水位以上,以免路基浸水,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延误施工工期。

②沿路基两侧在大边沟位置处挖深0.5m,宽0.6m,坡度2%的纵向临时排水沟,并与活河浜相通。

③清表后地基碾压验收后抓紧起路拱,来不及起拱的地基每隔20m挖一处深0.2m,宽0.3m,坡度为2%的横向排水沟,并与纵向排水沟相通。

④回填土应选择无雨时回填,最好用刚挖出的粘质土回填,回填土及时摊平,及时碾压,并向两侧作好一定坡度,以保持填土面结实无积水现象,及时将面上水分扫除。填上层土时应检查下层有无橡皮土,若发现橡皮土应立即全部挖出,重新摊平后再行回填。如雨后回填,应重新碾压,检测压实度后再进行下一层填土。

⑤河浜回填,在清淤完毕的河浜底部纵横挖好排水沟,并用砾石砂回填,做成盲沟,在浜底最低处挖一渗水井,边回填边抽水,减少地下渗水对回填土的危害。二灰间隔土在回填时以渗水井为坡脚,留有一定坡度,下雨时不间断地把渗水井中的积水排除,以免二灰间隔土浸水。

⑥对重点路段的路基及回填料(粉煤灰,土方),采用塑料布覆盖的办法,雨一停可立即展开施工。

⑦施工中,承台基坑的开挖,注意排水通畅,防止排水不畅造成基坑塌方,下雨时采用塑料布覆盖的办法,以利后续工作的进行。

2、雨季混凝土施工

为避免在雨天浇筑,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混凝土在雨季施工时应对堆料场作好排水工作,不使原材料中冲入泥浆,若有泥浆,应加以冲洗、过筛。混凝土在拌和时应随时测定砂、石料含水量,及时调整水灰比,确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和气象站密切联系,有大雨和中雨均不得浇筑,而若因工期紧张,有小雨时必须浇筑,则须准备足够的防雨措施和覆盖用的油布、塑料布等,并设法准备适量的雨蓬,以便在雨淋时应用。

刚浇好的混凝土若遇雨,不宜采用草包直接覆盖,采用下面用塑料薄膜,上面在盖草袋,否则草包受雨淋后会污染混凝土表面,影响混凝土面层色泽。

雨季混凝土施工要充分作好运输、劳力准备,使浇筑、振捣成型,各工序时间间隔尽量缩短,中间遇雨时即盖上蓬布继续施工,尽量坚持完成,反对盲目施工。

3、雨季施工其它注意事项

1)加强和气象站联系注意一切工作,生活的安全。

2)对各种电器、机具加强监护,防止发生漏电危险。

3)加强值勤工作,下雨时工地上必须认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