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范文第1篇

一、突出的民族性

自从阶级社会出现以来,一切社会意识形态都具阶级性、民族性和普世性相统一的特征,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统一的内在结构关系有所不同。政治与法律的阶级性最突出,民族性其次。文艺,尤其宗教最为突出的是普世性。而道德,恰恰是民族性最为突出。道德从来是民族的道德,表现出独有的民族风格,反映着鲜明的民族性格。在这一个民族被视为善的行为,在另一个民族中可能就不被允许;甚至某一种环境、某一些人身上是道德的,在另一个环境、另一些人身上就是不道德。可见,道德总是存在于特定的人群和环境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谈到道德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时,曾把以往社会的道德归结为阶级的道德,强调道德的阶级性特征,这显然是从当时动员和组织无产阶级向不平等的剥削制度作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的,但与此同时也没有否认道德的民族性和普世性特征。实际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道德的民族差异性还体现在不同民族之间,甚至体现在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之间,使道德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构成要素。

二、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均衡性

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特征,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在构成上是不一样的。政治与法律的内涵主要是价值观念和标准,集中反映特定历史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一国的政治和法律本质上是从维护该国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之上的政治和法律在今天实际上仍然十分罕见。文学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以形象的思维方式概括反映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引导人们崇尚和追求美和善的生活。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重视的是艺术逻辑而不是生活逻辑,有时尽管描写的是理想化的情节,但人们还是对其流连忘返,就因为其思想内容具有超越性,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宗教对人们心灵的影响主要是凭借其超越性价值。对“主”或“神”的敬仰和信仰,可以使人产生敬畏和归属心理,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安宁,调节人的心理,减轻不安全感。这是人们信教的根本原因所在。而道德在其真理与价值两者在由此构成的相统一的结构关系中是比较均衡的,一般不存在主次的问题。过去中国人理解道德时习惯于只将其看成是一种价值,用“应当”的命令方式将其区别于政治和法律,这其实是有悖于道德的基本特性的。道德在内涵上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体,作为真理,它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并与其他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深刻的逻辑联系,一定社会的道德应能真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政治和法律的建设大体上相协调,与大多数人道德品质的实际水平大体上相一致。正因为如此,道德能够充当评判社会文明进步的实际水平的真理尺度。而道德作为价值形式,一方面引导人们向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看齐,满足现实社会的和谐要求,另一方面要引领社会不断走向超越现实标准的理想境界,引导人们不断走向崇高,因此道德总是会表现为对人行为和欲望的一种约束,总是要求在或多或少的自我利益牺牲中实现。前者,即所谓道德的广泛性要求,后者则是先进性要求;社会道德应当是广泛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的统一体。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道德充当着引领社会和人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指南针。把道德看成是真理与价值大体上处于均衡状态的统一体的思维方式,对于科学地提倡道德、开展道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社会提倡的道德和要求人们所具有的道德素质,首先应当是真实地反映所处时代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其次才是价值和价值导向问题。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和个人所具有的道德素质,都应当做到真与善的统一。

三、明显的精神强制性

道德和政治、法律、文艺、宗教,都具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功能,都包含着价值因素,在实践中都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但在强制性这一点上表现程度不同。政治与法律的强制性最为明显,而且主要是对群体成员进行外在的行为强制,并渐渐形成心理上的强制性的影响。文学艺术对人行为的强制性影响很弱,而对人的心理影响却比较强烈。这种影响的情况比较复杂,例如优良的文艺作品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不良的文艺作品对人的影响则往往是立竿见影的,后者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反映比较明显,如有一些青少年看了黄色的作品便随之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做法,有的甚至因此而违法犯罪。宗教对人们的影响都是从价值导向开始,而最终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对人的精神强制最为明显。这种精神强制一般也是以对教徒实行行为规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有的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道德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是社会和人的生活的“指南针”。相比较而言,道德的精神强制特征其实比其价值导向特征更为明显。维系道德离不开人们的内心信念,良知、道德感等是人们内心的“法官”,是监督和调整人的价值取向、实行精神强制的心理机制。良心会使人在做了合乎道德的事情之后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产生荣誉感和幸福感;也会使人在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情之后感受到失去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产生羞耻感和痛苦,这就是精神强制。相对于政治、法律、文艺和宗教来说,道德的精神强制普遍性较强,只要是思维能力正常的人都会感受到道德的精神强制作用,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人都会有一个内心的道德法庭,感到这个“法庭”的“法官”在时刻注视和审判自己。轻视甚至忽视道德的精神强制性,是“道德无用论”的典型表现。过去,中国人看道德更多的是看道德的价值导向的一面,而对道德的精神强制性的一面重视不够,这种思维定势是需要改变的,它涉及到如何看待道德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加强道德建设,道德建设需要与其他方面尤其是经济、政治和法律建设协调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充分肯定和强调道德对人具有精神强制性特征,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四、广泛的渗透性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范文第2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主题是“向国旗敬礼”。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是祖国地位的体现。作为小学生,我们要了解国旗,尊重国旗。下面我就给同学们讲讲国旗各部分的意义。红色象征革命,及烈士的鲜血染红。黄色代表中国人是黄色人种。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全国人民,每个都有一个角指向大星,象征全国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

在一些重要场合和重大的国际比赛中,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和奏响嘹亮的国歌的时候,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骄傲。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人在这个庄严的时刻,还在嬉笑打闹或者随意走动,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不好的习惯,是对国旗国歌的不尊重。国旗、国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就要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

因此,小学生应该从小养成尊敬国旗国歌的好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认真自觉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服装仪表要整洁。

2、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佩带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3、唱国歌要做到认真严肃,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准确流畅。

4、听国旗下讲话时要肃静,不要嬉笑玩耍。

5、降国旗要和升国旗同样对待,要立正、行注目礼,不随便走动。

6、如果你经过某个地方时恰巧遇到了升国旗奏国歌,要和在学校时每个星期升国旗日一样对待。你可以安静地站住,面向国旗行注目礼。

7、如果你正经过路口等不安全地带时听到了国歌声或看到了国旗升起,要及时选择安全地带肃立。

8、尊敬国旗、国徽,关心国家大事。

我们的第二个主题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呢?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想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必须要遵守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知道,良好的道德,体现在日常行为中。

在公共场所,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做到不乱扔果皮或其它垃圾,把垃圾准确地扔到垃圾筒内;在公共汽车上见到没位子坐的老年人、儿童、抱婴者或孕妇懂得主动让座,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

在教室里,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该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影响其它人学习;不能将食品带入教室内,以免弄脏书本;在图书室借书期间,要保管好图书,不得乱画图书。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比较视域;中西英雄观;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099-03

对英雄和英雄观的认识,涉及到民族和国家的传统与文化标准,由于人的思想观念总会受他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制约,因而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就会有不同的英雄观,且都会带上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等表征。

一、中国式英雄观特征

(一)完美主义倾向特征

中国式英雄观的典型特征首先表现在完美倾向。即英雄不应该也不能够有缺点,英雄就应该是完美的,任何一点瑕疵都不能在英雄身上出现,否则便是对英雄的亵渎,这与国人性格里追求完美的倾向有直接的关系。其表现就是――无论是哪种类别的英雄都是完美无瑕的,看不出多少有和平常老百姓相同或类似的性格特征。在宣扬时,如果有确实难以回避的瑕疵,惯用的手法是采用隐瞒和美化的方式去掉这点所谓的不完美。如雷峰,我们只知道他艰苦朴素几十年,穿着一件补了又补的棉袄衣服,而没有说他居然还有一件当时很昂贵并崭新的呢子大衣,还有一只当时很罕见的怀表。这就是国人完美倾向观念的表现。我们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这只存在理论和逃避责任的借口中,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完美,要人人做圣人,尤其英雄,他是模范和榜样则必须如此。

(二)道德楷模倾向特征

在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里,在一个以道德治国的国度里,道德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难逃其身。在笔者看来,道德生活化、生活道德化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具标志性的特征。在评论和推选英雄的时候,道德可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因子。英雄榜样,首先在道德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是一个道德非常高尚的人。他可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舍弃自己个人的一切,包括正常人具有的各种基本欲望,如七情六欲,甚至生命。为了国家和人民,那些都不算什么,都是可以为之抛弃的。因为你是英雄,所以你就得具备常人不具备的东西,如拾金不昧、大义灭亲、大公无私等。道德高于一切,道德压倒一切,于是常人的生活就完全变成了一种道德的生活,对人和事的评价都以道德为中心和根本,英雄自然不仅不可以例外,而应更甚。

(三)悲剧主义倾向特征

研究我国英雄事迹,会发现一个让人难以接受而不得不接受的现象,即英雄绝大多数都是悲壮、惨烈且多是死后的殊荣,而不是快乐、幸福地活着在世的。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究竟对生命是怎样一种观照?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的是对生的重视,而两千年的现实却是相反,综观历史上的英雄,多是死后才能享受到荣誉,在生前,人的生命死不足惜,只有在死后才能得到生前从来得不到的荣誉。这种英雄观很可能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在民众的心中,英雄只是一个对死去的人的称号,是一种在活着的时候得不到的东西,是一种多数人都达不到的境界。在英雄的宣传里,他们大多都是生活在贫困和饥寒交迫中,似乎只有在这种条件中,才能历练英雄的性格,才能造就英雄的本色,英雄就该是这种形象,英雄怎么能够吃肉?怎么能坐轿车?怎么能住宽大的房子?这种传统的英雄观念,恐怕也是导致我们国度多数人难有去做活英雄的勇气的根源之一。

(四)塑造上的“三化”倾向特征

三化即官方化、拔高化和神化。我国英雄人物的评选是一个官方权利,即英雄人物历来都是由统治者推出,而西方则多是由民间机构评出。本来这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政府掌握着比民众更多的信息和渠道资源,且由政府来评选也是力图提倡一种精神方式。但由政府来操作,就可能出现和大众需求脱节的现象,结果出现被政府推崇,却被大众漠视的现象。其原因,是民众标准和政府提倡的标准出现不一致或不合拍,从而达不到预设效果。

其次,我国英雄常有被拔高和神化的倾向。即经常把一个本来是真实生活在现实中的英雄无限拔高到神化的地步,表现为把英雄在日常生活中细微的、大众都可能做过的事描绘成一以贯之的、有目的之事。譬如小时候帮隔壁老大爷提过水,或帮同学背书包,帮老人过马路等,认定为原来英雄从小就树立了做英雄的志向。这些描述很真实,但这些事是否就达到了这种高度,是值得存疑的。英雄被神化成了神而不是人。生前他们困苦不堪、饥寒交迫、贫困潦倒、无人知晓都是因为他是英雄而不是人的缘故。

对本来是存于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无限拔高和神化实际上是对英雄的一种反讽,是对目的的一种逆向否定。而正如何宗思先生言“如果一种道德高得令人无法企及,那就是一种虚伪的道德”,[1](P46)塑造和推选英雄目的是为了让民众去学习、效仿,但结果却是弄巧成拙,非但无人去学,倒过来还成了民众嘲笑的谈资。

(五)去个性化特征

在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度,个性化从来就不受待见,如孙隆基先生所说:“不欣赏一个人有‘个性’,而是欣赏一个人‘不脱离群众’、‘跟大家一样’”[2](P271),故英雄也都具有去个性化特征。个性化在传统文化看来就是一个贬义词。如果谁被评价有个性,那意味着是一个不受欢迎、被排斥并受到提防的人。故英雄不能有自己的个性,而只能是和集体高度一致的人,他的一切贡献首先不是来自于他自己的努力,而是来自于集体或群体的功劳。在媒体中经常看见这样的报道:这一切成绩都是在某集体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在某集体同事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取得的,所有荣誉、成就都归功于某单位、某集体,而自己仅仅是在此基础上做了一点小事等模式性的话语。这种英雄才是集体所需或期望的英雄,而违背某个群体的利益哪怕是符合整个人类普适性价值观的事都是不可能成为英雄的,否则就会遭到领导、同事的轻则排斥,重则训斥的待遇。著名体育运动员周洋在夺冠后发表感言,首先感谢自己的父母,而没如惯例一样感谢国家,其结果遭到体育总局高层领导批评与指责,在周洋改为先谢国家、人民、教练、同事后才收场,可谓最新写照[3] ,就是在这个发言中,都只字不提自己的各种刻苦、努力等功劳。像美国民选英雄休・汤普森在越南战争中,居然敢为了越南的平民――自己国家的敌人(其他集体或群体)―不被无辜杀害,而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伴,那简直是大逆不道之事[4],这种人是绝不可能成为我国的英雄的,后果可想而知。

二、西方式英雄观特征

(一)人性化、平民化特征

西方英雄观首先是英雄必须具有人性化、平民化特征。即英雄应该和普通的民众有同样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而不是与大众脱离的高高在上需要仰视的人。其英雄行为应该带有浓厚的普遍人性色彩而不是集团或群体的色彩;同时英雄还具有普通民众所具有的行为方式,即平民化特征,这样英雄才具有可学习性、模仿性、亲近性。英雄都和普通民众一样,有很多的缺点,很多的不足甚至是陋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英雄,因为,这样的英雄才具有平民性和人性。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人性化、平民化的英雄观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才真实可信,否则,一个只可仰望不可亲近的英雄,最终只会被老百姓所抛弃和遗忘,成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影像,因得不到平民百姓的效仿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二)生命至上的特征

生命至上是西方英雄观一个普遍的特征。个体的生命无价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剥夺和牺牲的,任何物质的利益或者社会利益都无法和生命相提并论。正如尼尔所言:“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冲突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个人利益。”[5](P314)这些理念表现为西方的英雄都是在世的,而没有一个是死的英雄,是活在现实里而不是记忆里的英雄。在西方的观念里,英雄只有是活着的,而不是奋不顾身、英勇捐躯,或累死、病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才有学习的价值。这种推选不可能是巧合或者偶然,另一个伟人诺贝尔临死前规定,诺贝尔奖不能够奖给死去的人――无论这个人的贡献和成就有多大,这彰显着一种人本、人性思想,体现的是对人宝贵的生命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类普世价值观。他们没有选择死去的人为英雄或榜样,其用意大概正是为了不主张人们为完成某一个义举――哪怕是再伟大的事业,再多的财产,都不能轻言奉献、献身,这种英雄观才是一种高尚的、人性的道德观,因为活着比完成英雄壮举更重要。

(三)独立性和个性化特征

由于西方文化“重视个人的权益与尊严,鼓励独立与竞争”,“崇尚价值、尊严和个人自由,包括一个人的主观自我或内心生活”,[6](P96)表现在英雄观上就是具有强烈的独立性和十足个性化的人格特征是西方人的英雄观里一个显著的特征。不管是现实中的英雄,还是媒体、影视里塑造的英雄,无不如此。这与西方人崇尚人的个性化,人的独立自主、人的自由精神密不可分,“同时,整个社会,从法律到人们的习惯,都高度尊重个人的生命、个人的幸福、个人的意愿和个人的意志,都把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个人的奋斗看做高于一切”。[7](P313)在西人看来,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是一个矢志不移、值得用生命去换取的东西。如刘毓庆先生言:“西方人所崇拜的英雄是那些带几分冒险、多几分生命体验的个人独立奋斗的勇士”,[8](P271)故追求独立的、具有强烈个性化的人格便成为贯穿他们精神理念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评选和推荐英雄的时候,具有独立的、个性化的人格便成为一个最必不可少的特征,那种敢于和强权、强势力量以及违背人的普适性的价值观作斗争的壮举就成为了一个英雄的特征,而不管他本身处于哪个集团或为哪个群体服务。

(四)民间化、精神化倾向特征

西方人的英雄评选主要是由民间组织机构来倡导和进行的,这种评选就少了官方色彩,但反而能真正赢得大多数民众的尊敬和崇拜。因为这些由民间选出的英雄更和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期望、观念相近,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同,这点可能和西方的传统有关,犹如西方的学校尤其是大学的权威都不是由政府来认定和扶持的,而从来都是由民间的机构和组织来评一样,英雄的评选也是如此。这点可以保证英雄的评选的广泛性和可接受性。同时,这样评选出来的英雄就具有精神化的特征,即为了“某个真理而斗争、为了自由平等而斗争,而不是为了某一个狭隘的集团或群体的利益而斗争的英雄”,[4]这种精神化的英雄才能真正诠释英雄精神本身的含义而不致让英雄泛滥。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参考文献][1]何宗思.中国人格病态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2][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叶风.听领导的话,周洋再说获奖感言:先谢国家,父母排第五[EB/OL].新华网,发展论坛.,(2010-3-9).

[4]张心阳.美国人的英雄观[N].广东:广东工商报・天地间,2002-8-30.

[5]尼尔.自由的儿童[M].叶运生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6]陈耀南.中国文化对谈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职业道德;道德规范;高职学院

一、什么是图书馆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从思想到行为,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而不同的职业又有其不同职业道德基础特征。而图书馆道德是指概括图书馆行为的实证经验和有关研究,立足于今天的历史时代,特给出如下定义:图书馆道德是图书馆具有的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客观精神文化从而为广大读者和现代化事业服务的职业道德。

二、职业学院图书馆道德基本特征

高职学院图书馆职业道德是调整图书馆与学生,教师,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是职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职业道德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它的个性特征。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性

道德作为协调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给人们提供善与恶的价值尺度,制约着人们的意识行为,从而使人们的行为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管理道德作为伦理道德的一种,在社会各部门的管理过程中,通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同样要求以价值观来引导图书馆员,影响馆员的思想和行为,要求馆员在日常管理作中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实现自身价值,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二)自律性

在现代社会的图书馆(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里,馆员的文化层次较高,很多馆员具备多种技能。这样,馆员的自我管理在管理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管理道德中的自律性就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道德的自律性在于要求馆员以道德的自觉性来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监督自己。道德的自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职业情感。一名图书馆馆员对自己的职业是热爱和喜欢,还是冷淡和厌恶;是荣耀和高兴,还是羞愧和苦恼,直接决定着他在图书馆工作中采取何种行为方式。图书馆应尽力培养图书馆员的职业情感,增强其乐业、敬业、勤业、创业意识,使之忠诚、热爱图书馆事业,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具有为图书馆事业献身的精神,在管理服务中实现职业自律。

(三)责任性

道德的责任性就是明确要求把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责任,只要你遵守了道德规范,就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责任性有时还要在经济利益上做出一定的牺牲。它也鼓励从事既有较高社会道德价值,又能获取较高经济利益的管理活动。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和社会其他管理活动一样,经常因遵守了道德规范,而必须以付出经济利益作为代价。虽然付出了这种代价,但尽到了管理道德的责任,从而在良心上得到宽慰。

(四)协调性

图书馆的道德能够协调馆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协调与社会各种组织的关系。在良好的道德的协调下,图书馆就能够建立起互助合作、积极进取、稳定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使馆内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管理道德协调着馆长、馆员、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同事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使馆员与读者平等相处,馆员热情地为读者服务,读者也能虚心地接受馆员的监督、指导。

(五)人文性

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人文性,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念,是指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态等情况,全面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文化建设,科学地安排馆员的工作,目的是充分开发其自身的潜能,给其创造发挥其特长的机会。不仅如此,还要经常关心馆员的工作情绪和心态,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营造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谐安定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进而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三、高职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人员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职业行为准则,这种准则一旦被抽象出来和约定俗成,就会成为规范人们职业行为的职业道德。而当这些准则不断深人人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准绳时,到时作用才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热爱本职工作

热爱本职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你所从事的职业。图书馆工作是极其平凡的工作,但是社会各行各业都是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我为他人服务,他人为我服务,总的前提是为师生员工服务。我们要忠诚于图书馆事业,首先是热爱图书馆事业。如果没有热爱作为基础,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社会地位的道德认同,就不会有尊重和忠实于图书馆事业的敬业精神,更不会为之去奋斗。其实,在图书馆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只要从师生的利益和需要出发,重视学校的现实条件,脚踏实地,孜孜以求,坚定地弘扬敬业乐业精神,包括高度的职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目标明确的事业心,也是能够发挥聪明才智为学院发展作出贡献的,这样才能发现创造人生价值的成功与乐趣。

(二)珍惜文献、甘为人梯

文献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完成图书馆职能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的唯一资本。图书馆员应把对文献的珍惜视为自己的天职。如果不懂得珍惜文献,那么就在实际上失去了充当图书馆员的资格,图书馆员爱惜图书目的完全是为了广大读者能够获得欲读之书,尽快成才,尽快研究出成果为社会服务。图书馆员的珍稀图书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图书馆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令人瞩目的发明、没有五光十色的产品。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运用书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读者服务,运用文献为千百万读者筑起成才之路,铺起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而自己则忠心耿耿,埋头苦干,敢为他人做嫁衣。这种美德不是一时半时就能养成,但要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图书馆员,又必须养成这种美德,珍惜图书是图书馆员甘为人梯的资本。然而为读者架起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又必须珍惜图书。这是图书馆员的又一条职业道德规范

(三)热情周到、极端负责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 道德教育 内容方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要求是“增强自信,培养幼儿乐群、友好的态度和行为。”[1] 它主要涉及的是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的要求。其具体目标为:培养儿童快乐、自信、乐于交往的个性品质,养成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激发爱父母、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社会学习是一种跨越不同领域的综合学习,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它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宝贵的道德意义传递给儿童。

本文从儿童文学德育内容、教师德育方式以及儿童文学德育文本的创作、儿童文学道德教育的后现念等四个方面对我国近十年儿童文学道德教育研究做一综述。笔者发现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呈现以下特点:儿童文学的德育价值得到肯定,儿童文学的德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观,德育内容不断深化、教师德育方式不断创新。但是德育价值解读与儿童阅读心理特征的结合,儿童文学文本中艺术图景的创设,德育研究视域的多样化仍然是本研究的欠缺之处。

一、儿童文学的德育内容

(一)道德认知的习得

近年来的儿童文学道德认知研究中,主要观点认为:1.习得道德观念。儿童文学负有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重任,幼儿故事传递了善恶观以及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2] 2.掌握道德判断。幼儿在对故事正面人物的观察、模仿中,能逐渐学会明辨是非。儿童文学通过直接鲜明的道德主题:如善与恶的冲突、美与丑的斗争来引导儿童形成对这个世界最初的道德判断。 [3]

(二)道德情感的深化

道德情感是人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因自身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体验。[4] 儿童文学作品体现的儿童道德情感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1.道德情感的共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情感表现为倾慕或鄙弃、爱好或憎恶等体验。 [5] 2.道德情感的迁移。儿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会产生移情现象并丰富自我情感体验,利于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发展。[6][7] 3.道德情感的催生。绘本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情感催生和宣泄的系统,它通过诗意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把儿童潜在的道德情感激发出来。[8]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小小的船》这个故事论述了儿童在道德两难抉择中的心灵提升。主人公小船被激发起的道德动机使得他将做好事的偶然行为逐步提升为自觉地、持续不断的道德行为。儿童在阅读这个故事、欣赏小主人公小船的同时,其间相伴的是儿童道德意志的锻炼和成长。[9] 道德意志内在的实践本性细致地呈现出个体道德意识的求善意向,对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升华作用。

(四)道德行为的发展

幼儿故事对幼儿道德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二是预防幼儿撒谎、攻击性等不良行为。儿童以故事的正面人物为榜样,对榜样的行为加以观察、模仿。当儿童把故事情感迁移到生活中时,儿童会体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如合作、爱心、同情心等。儿童文学中反面人物的形象对儿童撒谎等不良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预防、警戒作用,当儿童出现类似行为时,往往会感到内疚。[10]

二、儿童文学的德育方式

儿童文学曾一度出现以教化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取向。教师在教育方式上不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教育文学”等同于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11] “教师在教育方式上教化僭越审美、认知大于感知,忽视从情感与审美体验的角度对儿童进行道德引导。”[12] 近年来,幼儿教师的德育方式的研究主要有以几个特点:

(一)将文学作品进行分类,进行道德价值筛选

教师在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考虑文学作品本身的知识渗透性、德育的介入性等问题来设计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精选那些有利于提高儿童道德品质的文学作品个案,从而促进儿童道德的养成,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13]

(二)通过角色扮演促进情感体验

儿童的道德被动体验过程要转为主动体验过程。教师利用儿童文学可以与儿童进行精神对话的特征,为儿童提供更多的角色扮演机会,增加儿童思维频率,提供道德判断机会,促进道德成长。[14]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亲身经历理解了故事中相应的道德情感,儿童对故事道德情感的理解也更具有真实性,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

(三)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

儿童的道德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儿童通过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的有关经验来体验故事情感,以便更好地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将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幼儿才能将故事中学习到的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15] 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的道德情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验。

(四)欣赏型德育模式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主要观点在于:从师生关系来看,教师是参谋或伙伴。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以自己对道德智慧的欣赏来刺激、启发和带动学生的德育“欣赏”活动。强调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统一。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欣赏是幼儿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奋,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顺应了儿童的情感与审美追求。

三、儿童文学德育作品的创作

在近十年的文献资料整理中,笔者发现儿童文学德育作品的创作方式呈现出情感宣泄化、道德叙事化的趋势。相对传统的正向道德教育文本而言,顽童、幻想、反禁忌等文本类型已经成为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风格。在观照儿童叙事性阅读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道德叙事性思维的文本创作应运而生。以往的儿童文学作品着重强调道德教育的“正强化”功能。如今,儿童文学更强调它的道德情感释放观。[18] 儿童文学德育作品的创作另一个特征就是道德叙事性思维的文本创作。叙事在儿童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上起着核心作用,儿童文学作品要以讲故事的口吻和儿童进行道德上的精神对话。个体道德叙事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新范式,体现了对儿童生命价值与实践的尊重。

四、儿童文学道德教育的后现代景观

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善恶观念已经被多元化的解读方式所颠覆。近年来,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创作出新的故事,已成为童书出版的流行趋势,这一改写的图画故事体现了童话文类的后现代反思,它对传统的叙事方式进行了质疑,将故事的意旨转向现代社会中现实的道德判断,挑战和质疑了经典童话故事所建立的传统道德认知范畴。儿童文学故事结局的颠覆造就了阅读的多重可能性,内容对崇高伟大的消解更走向了写实文学,真正走进了生活……这些现象都是在力求尊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19] 丰富多元的价值体系能真正回应当下儿童所处的复杂生存环境,能够引导他们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儿童文学主题的颠覆以及形式的创新,都表现出对传统权威叙事地位的拒绝,排斥着某种论述优于其它论述的特权。

五、研究的后续思考

(一)儿童本体特征的观照

观赏者是作品意义产生的组成部分,儿童是文本欣赏的主体。儿童文学文本的价值观要在认同儿童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儿童的生命为内核、为根基,向外扩展。教师在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进行道德熏陶时,要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特质与需要,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挖掘出同一个文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的不同层次的道德意义,以及儿童与成人对于文本道德意义的不同解读。

(二)文本创作中的审美叙事

儿童文学的道德教育要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美与善是相通的,因此儿童文学审美教育的结果,是使儿童变得有内在的道德要求,自觉地去做好人、做好事。儿童文学是一种艺术投影,儿童的心理结构不同于成年人,它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与审美意识同构。儿童文学创作者要关注儿童文学的审美特质,注重在文本的美感叙事中投射道德的力量。

(三)行动研究视域的扩展

已有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实证性的调查研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思考儿童文学作品是否真的对儿童起到德育作用。还应该深入接触儿童,从更深层面上挖掘儿童如何解读文学作品的德育意义。此外,还需访谈教师、家长,让家园德育内容与方式能有效地结为统一体,促进儿童道德教育的系统化进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解读 [M] .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5][10][15]覃丽.试析幼儿故事与幼儿道德社会化[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5).

[3]胡晓玲.安徒生童话伦理道德观初探[J]. 世界文学评论,2007,(1).

[4]乔建中.道德教育的情绪基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0.

[6]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7]肖建霞.论绘本阅读与儿童成长[J]. 山东教育,2008,(12).

[8][17]郑荔.绘本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4).

[9]袁晓松.小小的船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J]. 阴山学刊,2005,(1).

[11]余春瑛.教化:童话本质的背离[J]. 学前教育研究,2005,(Z1).

[12]闫春梅.当前幼儿园童话教育误区窥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13]王中华.童话:儿童诚信教育的新途径[J]. 教学与管理,2006,(20).

[14] 陈苗苗.儿童文学对儿童道德发展的价值[J]. 中国德育 ,2006,(10).

[16]檀传宝.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