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草原歌曲

草原歌曲

草原歌曲

草原歌曲范文第1篇

一、草原歌曲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追根求源,草原歌曲的创作形式是新旧社会更替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时代要求,是一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的文化艺术形式,这种更替正如音乐学家杨玉成所说“我们将蒙古族社会分为1947年之前的传统社会和1947年之后的现代社会两部分。蒙古族传统社会是由王公贵族、寺院高层喇嘛所构成的封建主上层阶级和由乡村富户、普通民众、一般喇嘛所构成的下层阶级。解放后,居于社会顶端的王公贵族和寺院高层喇嘛退出历史舞台,牧主富户和普通牧民以崭新的方式形成新的社会关系。”[4]而这种新的社会关系正是蒙古族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产物,这一产物在歌曲创作方面的再生产物就是草原歌曲的形成。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之后的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题为《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这在中国文艺创作史上是一个不朽的里程碑,全国文艺的创作无不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具体到音乐的创作也不例外。

之后1946年一些由蒙古族音乐家和部分汉族音乐家到张家口组建了内蒙古文艺工作团,这是内蒙古地区有史以来组建的第一个文工团体,从此草原歌曲的创作开始了。从这一个由蒙汉音乐家组成的创作演出团队来看,蒙汉音乐文化的交融是必然的,同时这一创作形式也必然遵循了“讲话”精神,早在上述文工团筹建时期,就已经创作出了最早的草原歌曲《蒙汉人民团结战斗歌》,这是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战斗性歌曲,这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之后草原歌曲的创作便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经过六十余年的创作积累,不仅从数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而且也从风格形式上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转变。比如建国前主要以革命歌曲为题材,创作形式与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代表作品有《绣慰问袋》、《各族人民心连心》、《民族团结圆舞曲》、《自卫军进行曲》、《内蒙古青年进行曲》、《牧民新歌》等;建国之后的主要题材则是表现新生活、新气象,歌曲积极乐观,体现出了人民当家作主之后踊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去的精神面貌,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晨曲》、《在祖国的土地上》、《草原骑兵》、《摇篮曲》;时期的整个文艺创作充满了极左的思想,草原歌曲的创作也没有逃过此厄运,但是也不乏一些较好的歌曲,如《是我心中的红太阳》、《草原人民热爱你》《公社小牧民》、《草原民兵》、《千歌万曲献给党》等;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多元创作思想和创作技术的影响,草原歌曲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风格的以革命和集体主义为基础题材的创作方式,作曲家们开始尝试着将流行音乐的元素,甚至摇滚风格的元素积极融入进来,创作出了众多的脍炙人口的、艺术质量上乘的草原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晨曲》、《蒙古人》、《天堂》、《吉祥三宝》、《诺恩吉婭》、《酒歌》等等。

二、多元文化的交融

对于传统蒙古族民歌而言,其文化内涵显然是偏一元性的,无论从音调上特征上,还是语言和题材内容上,都无不表现着千百年来草原人民单纯而又豁达的游牧生活,而保持这种单纯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播方式的单一性,那就是口传心授的传承性,或者说这也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的无法频繁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所导致的。建国后,首先中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团结的国家,蒙古族人民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文化上尤其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这首先体现在汉语言在蒙古地区的逐渐普及,汉语言的普及让蒙古族人民逐渐开始了解本民族之外的文化体系,并开始逐渐接受汉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为自己所用。

这样无疑就使原民族文化获得了交流和发展,这种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在草原歌曲的创作上也体现了出来,比如在草原歌曲创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汉人的参与,为了使草原音乐文化能够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草原歌曲的歌词创作采用了汉文字,还有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汉族音乐文化的潜移默化的融入等等。其次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西方的多元创作思维如潮水一般涌入国门,中国的整体文艺创作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音乐的外在形式和音响风格上,这时的创作已经逐渐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单纯的原始唱法和“科学”的学院派式发声法,港台流行音乐文化在大陆的风靡和国外流行音乐、摇滚音乐、乡村音乐、黑人音乐等音乐形式的“侵入”,无疑为新时期的草原歌曲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在表演形式上的可能性,在这种表演形式上的多样性的背后就是创作观念的时代性与创作技术的多元性,以及在由于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在音乐文化上的交流,所带来的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这种创新与发展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草原歌曲创作所体现出来的由于多元文化碰撞而产生的风格的多元综合与技术的多元综合。

三、创作技术的多元综合

以往的单一简小的曲体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草原歌曲创作越来越重视编曲的作用,作曲家们通过编曲来改变原有的单一的结构形式和音响风格,使得其艺术加工越来越复杂,呈现出一种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高度结合,这一现象常常出现在较高层次的流行音乐创作中。他们不再局限于单旋律的婉转优美,而是越来越加强纵向的和声色彩和声部层次的丰富;同时,将多种风格的音乐融为一炉,也是作曲家们惯用的手法,比如原始民族音调与现代摇滚音响的结合、原始民族音调与专业管弦乐队的结合等等,形成了原始、流行、学院派等不同技术风格的综合。在创作方式上,主要存在着三种,它们分别是:

1.根据原始民歌进行改编。这一种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作曲家们所钟爱的形式,特别是在草原歌曲形成之初,作曲家们常常将所采集来的民歌进行结构和表演形式上的改编,比如著名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就是作曲家美丽其格将从搜集来的兴安盟民歌《莫莱玛》改编过来的,这一改编使得原来的原始民歌在结构上更加规整,便于传唱。

2.将原始音调作为创作素材来运用。这是相对前者更为“高级”的一种创作方式。相对于前者,这一种创作方式不会将原始民歌的音调进行大段或整体的运用,而是将其中的某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旋律片段拿来,作为新创作旋律的发展“基因”,这样的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比如永儒布先生创作的《草原迎宾曲》中就融入了科尔沁民歌《诺丽格尔玛》的音调。

草原歌曲范文第2篇

2、天路(韩红)

3、高原蓝(乌兰托娅)

4、高原红(央金兰泽)

5、天堂(腾格尔)

6、草原凤凰(凤凰传奇)

7、卓玛(央金兰泽)

8、爱不在就放手(乌兰托娅)

9、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刀郎)

10、呼伦贝尔大草原(降央卓玛)

11、西海情歌(降央卓玛)

12、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凤凰传奇)

草原歌曲范文第3篇

七年级(根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独唱、无伴奏合唱、小提琴、大提琴独奏等不同版本的《牧歌》改编曲。

2、学唱蒙古族民歌《牧歌》。

3、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不同演唱、演奏风格的乐曲《牧歌》,感受草原的辽阔、壮丽,草原人民的热情、豪放以及草原民族音乐的独有风格,体会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学唱蒙古族民歌《牧歌》,通过对歌词、旋律的分析,进一步感受内蒙古音乐文化风格特点,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能够跟随伴奏分组准确演唱和表现歌曲。

3、了解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马头琴,能够分辨马头琴音色,并尝试在乐曲《牧歌》旋律中即兴填词,表现草原风情。

【教学重点】学唱蒙古族民歌《牧歌》,把握其演唱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演唱时应注意带有连音线音符的时值;在尝试创作环节需要教师引导、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幅不同颜色的画卷,这三种颜色组合在一起会呈现出一幅美丽的风景,我们发挥下想象力: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草原,白色代表羊群,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在辽阔的草原下,蓝天和白云的映衬下成群的羊儿悠闲的散步……这是哪里特有的美景呢?(教师出示第四幅草原画卷。)

学生:内蒙古大草原。

教师: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在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在版图上呈狭长形的部分就是我国最大的牧区所在地——内蒙古自治区,在那里孕育出一個少数民族——蒙古族。蔚蓝的天空下,朵朵白色羊群点缀下,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上,生活着智慧、勤劳的蒙古族人民,他们在缔造光辉历史的同时,这個酷爱音乐、能歌善舞的民族也创造了绚丽的草原音乐文化。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下面我们欣赏一首蒙古族民歌《牧歌》,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并回答问题。

二、完整聆听

教师:完整聆听之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这是一首无伴奏的独唱声乐曲。速度上,曲调显得悠长,节奏很舒展,旋律上,起伏虽不大但很有气势,从音乐中能感受到辽阔壮丽的草原美景。

教师:蒙古族民歌《牧歌》主要为放牧时演唱,曲调高亢、嘹亮、宽阔、舒展,悠扬飘荡,又兼有宽广豪放和优美抒情;节奏自由舒展,多采用“密一疏一更密一疏”;歌词基本对称,描绘出绿绿的草原上“蓝蓝的天空”、“白云”和“雪白的羊群”,色彩明朗、情景交融,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蒙古族民歌主要有狩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短歌、叙事歌、摇儿歌和儿歌等。而牧歌作为绚丽多彩的蒙古族音乐的一部分,内容上,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充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主要内容;歌词上,注重抒情,又善于描绘景色,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旋律上,上行乐句节奏通常悠长徐缓的,而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草原牧歌这一独特民歌体裁及其风格的形成,对蒙古族民歌的各個领域如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乃至器乐曲,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分析学唱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牧歌》,请同学们跟读节奏:x X X X,并填歌词读节奏。

教师:同学们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用“a”填充旋律哼唱;最后完整随范唱轻声唱。

歌曲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草原美景,蒙古族人民过着舒畅的自由生活,同学们在演唱时,要置身于美丽的草原,奔腾的马儿和雪白的羊群仿佛就在眼前,要把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看看谁更有感染力?

教师:从结构上,《牧歌》可以看作词曲同步的两大句,或细分为四個小句,最后我们一起来分组演唱:

第一遍:分两组演唱,分别演唱两段不同的歌词。

要求:随教师一起画出旋律线,感受音高的变化和旋律特点。

第二遍:分四组演唱,按照乐曲中的呼吸记号分四组依次演唱每個小乐句,要求:演唱时注意换气记号的位置。

四、对比欣赏

教师:《牧歌》作为一首优秀的蒙古族长调歌曲,已经在草原上流传了千百年,但它真正被推广还是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东蒙民歌选》,吕宏久先生为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及教学科研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牧歌》这首优秀的民歌,被改变成多個版本。请大家分别欣赏由作曲家沙汉昆改编的大提琴独奏曲《牧歌》,以及小提琴家刘玉熙改编的小提琴演奏版本《牧歌》,欣赏之后请同学思考这两個版本的风格特点。

学生:大提琴版本低沉、浑厚,小提琴演奏的旋律清脆、优美,它们在表现《牧歌》时都各具艺术感染力。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用心聆听由瞿希贤老师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教师:无伴奏合唱以人声作为唯一表现手段,通过不同音色营造出动人的音响。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多声部、具有一定民族风格和复调织体的无伴奏合唱,更赋予了古老民歌新的生命力。旋律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人”的特点,描绘出大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和谐之情。

五、认识乐器

教师:(播放视频:草原上,牧民的歌声和马头琴声,伴和着骏马的嘶鸣,羊群的欢叫,随着清风荡漾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空……)

视频中出现的乐器就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马头琴,传说从前有一位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小马的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在琴杆的顶部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個马头,以此而得名。马头琴是独奏乐器,也可用于器乐合奏和为说唱、民歌、舞蹈伴奏。

马头琴的演奏和音色都比较独特,声音辽阔低沉,悠扬动听,下面请同学欣赏马头琴演奏的乐曲《万马奔腾》。

六、创编总结

教师:(播放马头琴演奏的《牧歌》主题)同学们,我们随着音乐再完整演唱蒙古族民歌《牧歌》。

草原歌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音乐特征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这首由席慕蓉作词、乌兰托嘎作曲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可谓是草原歌曲经典中的经典。随和的乌兰托嘎在音乐创作上是严谨的,他追求的是永远创新,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他是在用音符作诗,用旋律作画的草原诗人。

一、b自然小调感情基调的铺垫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音乐结构工整,分为三段,以四句为一段,共38小节。歌曲采用6/8拍,既有传统内蒙民歌悠长、宽广的韵味,又有温馨、恬静、深沉的情感。

从旋律来看,歌曲第一段(第1―13小节)的调式调性是b自然小调,第一句(1-3)小节,旋律采用的是主和弦的和弦内音的重新排列,突出小调柔美的色彩功能,主题鲜明;第二句(4-6)小节继续深化主题,利用八度音程的变化,来强调主功能。第6小节结束在主和弦的五音上,留下了情绪的发展空间;在第9小节进行到下属功能;第四句(10-13)小节,延续了第三句的下属功能,后由下属进行到属,最后回归到主音。

第二乐段(14-22)小节,歌曲从14小节的下属进行到15小节的属,又从18小节的主进行到下属,下属功能和主功能交替出现,使主题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矛盾冲突状态下进行,最后落在属音上,并且长达12拍,使歌曲的情感完全铺展开来,也为即将到来的副歌部分和整首歌曲情绪的高潮部分做好了准备和暗示。

第三乐段(23-35)小节,这是转调后调性的回归与再发展,从音乐的角度来说,这一部分是转调后调性的回归与再发展,属音的八度大跳和音区的提高,是整首歌的高潮。从歌词的角度来说这一部分是情感更具体。“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一生的经历,悲伤也好,欢乐也罢,我都不想再对你倾诉,我只想躺在你的怀抱里,就这样静静得看时光流逝。情至此处,再无需多言。音乐最后以调式主音的长音结束,言已尽,意尤远,完美绝伦。自然小调写出的歌曲听上去非常的忧郁、唯美,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无再现单三曲式的情感递进

声乐作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就是最具典型的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其音乐结构工整,分为三段,三个部分的音乐主题各不相同,音乐要有层次地不断向前运动,素材在每个部分又要不断出新,它并不强调A 、B 、C、三个部分的独立与完整,更侧重于音调、节奏、调性之间的联系,以保持前后的呼应与统一,但是它在结构上衔接的是比较紧凑的。

A段,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草原美景,但这景象不是作者亲眼所见,而是“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永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故乡那么美,但作者从未亲眼见过,那仅有的一点儿模糊影像是从父母口中得知。席慕容和父亲游历欧洲的时候,父亲说欧洲太小,眼前总有东西遮挡视线,当时席慕容觉得欧洲很大了,怎么会有东西遮挡视线呢,这是还没有见过故乡的席慕容,二手经验再美终究不是亲身体会,逃不掉想象的成分,也感受不到实物的冲击。草原对于1989年以前的席慕容来说,终究像是雾里看花,模糊,看不真切。[1]

B段歌词“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辗转了几十年,等待了几十年,今天终于回到了故乡,站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突然想起了父亲的话:“欧洲太小,眼前总有东西遮挡视线。”是啊,和草原比起来欧洲确实“太小”。她折下一颗草使劲嗅着,父亲曾说过,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C段作者感慨漂泊了几十年,香港、台湾、北京,甚至欧洲,但心灵永远是孤单的,那里没有家的味道,唯有这里的味道是父亲说过的家的味道。那河,流淌了千百年,像条纽带牵着千万草原游子的心,此时此刻,这泥土,这河流,这草上的露珠都像亲人,她再也不能自已,泪水打湿了脸,融入了这土地,化作了露珠,汇入了母亲的怀抱。情怀宽广,韵味无边。

三、长调式旋律情感的延伸

内蒙民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长调。《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曲完美的体现了蒙古长调歌曲旋律的特点,以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因此很多艺术家都来蒙古草原的歌海里采风,从而也使蒙古民歌广为传唱。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第二乐段的歌词简单明了,仅用了感叹词加上标题:“啊,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一个“啊”字长达12拍,寥寥数语却情意无限,草原不再仅仅是脑海中的一个词语,此时此刻,它就在眼前,在脚下。草原不再仅仅是她的故乡,是她命中注定的身世,是这一辈子的飘零。而她也不再仅仅是席慕容,是她的父亲母亲,是所有漂泊他乡的草原儿女。[2]言语简洁,感情澎湃,形成强烈的对比。短暂离调推动了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也使情感得到升华。

一首好的歌曲需要很多的机缘才能得到很好的传播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旋律要优美,歌词要有意境,情景交融,才能更贴切的表达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当然还需要能很好的诠释它的歌者。《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正是一首这样经典的作品,所以,自从这首作品问世以来,传遍大江南北,还曾登上过音乐的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这首作品,和这首作品背后的故事,正如我们常说的:“一首歌,一个故事,一段人生”。

参考文献:

[1]李作明. 席慕容、德德玛联袂创作《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J]. 流行歌曲,2011,(09)

草原歌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蒙古民歌 欣赏 学唱 伴奏 创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41-01

〖教学内容〗

人音版第五册第二课《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初步了解蒙古族歌曲的音乐风格。(2)根据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旋律创编歌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风景欣赏、乐器伴奏、歌曲学唱、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层层深入递进,逐步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学习,以及对歌词的创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蒙古族文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难点〗

在视听、表演及创编过程中逐步感受蒙古族文化及蒙古族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

电子琴、双响筒、三角铁、碰铃、多媒体等。

座位设计:U形座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第一,音乐问好,烘托气氛:音乐大本营,天天在进行,同学们,你们好!欢迎走进今天的音乐大课堂。

第二,播放音乐,出示内蒙古的风景图片,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随音乐一起律动。

设问:沿途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第三,简单介绍蒙古族。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美丽奇特的蒙古族风光,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喜爱上蒙古族文化。

二 新课学习,体验情感

第一,读歌词,整体感知音乐。教师出示三角铁、碰铃、双响筒等,学生听其音色后选择音色和马蹄声相似的乐器进行伴奏。

第二,教师加入双响筒伴奏范读歌词。

第三,教师和学生一起加入双响筒伴奏或学生就地取材寻找身边的乐器伴奏朗读歌词。

第四,学生加入双响筒伴奏或就地取材寻找身边的乐器伴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学生就地取材,寻找身边的乐器为歌词伴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创造性。通过音乐伴奏朗读歌词,借助音乐的弥漫性,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歌曲的旋律,为后面学唱歌曲做好充分的铺垫。

学唱歌曲,深入理解音乐。(1)听范唱,设问: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歌唱它?(2)师生用la模唱旋律。(3)教师教唱歌曲。(4)师生接龙唱歌曲。(5)学生分组比赛唱歌曲。(6)教师纠错:纠唱歌词“草儿青青”。纠唱衬词“啊哈啊哈嗬”。讲解正确的歌唱方法。(7)班级表演唱歌曲。(8)舞蹈创编:分组创编舞蹈。分组表演舞蹈。师生一起舞蹈。

分组合作,快乐演绎歌曲。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分器乐组、声乐组、舞蹈组与教师一起快乐演绎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表演和师生集体表演,在进一步体验蒙古族音乐的同时,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 教学拓展,情感延伸

第一,展示家乡旺苍的风景图片。

第二,歌词创编:根据《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旋律创编歌词。

第三,歌词展示:

我是旺苍小红军

我是个旺苍小红军,保卫着家乡多自豪。山儿青青水儿秀,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啊哈啊哈嗬,啊哈啊哈嗬,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

第四,师生同唱展示歌词。

第五,结束语:同学们,你们创编的歌词真是太好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让我们骑上骏马,回到我们的家乡旺苍,保卫家乡,做一次真正的小红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