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草原主要内容

草原主要内容

草原主要内容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一、20*年度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13件)

(一)*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优惠政策、开发建设、价格公示、销售管理及监督管理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房管局

(二)*市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的缴存、管理、使用及罚则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房管局

(三)*市城镇廉租住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城镇廉租住房建设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供租对象、保障方式、资金来源、政策优惠、廉租住房的申请、公示、批准、登记程序及廉租住房承租对象的复核、租金缴付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房管局

(四)*市森林防火管理暂行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森林防火工作的主管部门、适用范围、工作制度及发生森林火灾的有关责任追究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林业局

(五)*市电力设施保护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适用范围、工作原则、表彰奖励、电力设施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及保护电力设施、电力电缆线路禁止的行为、责任追究等内容。

起草部门:*供电局

(六)*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城市供水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供水工程建设、供水与用水、供水设施维护、罚则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城建局

(七)*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主要内容:该规定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工作制度、基本原则、主动公开事项、免于公开事项、公开形式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条件和程序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政府办公室

(八)*市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程序

主要内容:该工作程序规定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主管部门、适用范围、方案制定、申报、审批、产权界定、交易管理、代表委派、组织设立、登记变更、档案管理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国资委

(九)*市室内装饰管理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室内装饰管理工作的适用范围、主管部门、室内装饰设计、施工资质的申报认证程序、年检、变更登记、施工许可、招投标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消防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工交办

(十)*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范围、基本原则、主管机构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布设、作业组织管理、操作规程、作业规范、专用设备管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弹药管理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气象局

(十一)*市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适用范围、工作原则、气象探测环境建设、保护及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行为的处罚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气象局

(十二)*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适用范围、工作原则、食品企业分类、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网络、市场准入、监督检验、信息收集处理、激励措施及罚则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十三)*市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主要内容:该办法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管理对象、适用范围、管理主体、基本原则、组织机构、管辖范围及人事争议案件的仲裁程序等内容。

起草部门:市人事局

二、工作要求

(一)严格程序讲求效率

市政府的《*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市政府令第6号)是制定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基本要求,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一般由各部门按业务分工和职责范围负责起草;文件内容涉及几个部门业务的,由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共同起草。报市政府审定的规范性文件草案,一律径送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不得直接呈送市政府领导。规范性文件草案应当以正式文件上报,两个以上部门联合起草的,应联合行文上报。报送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草案为一式二十份,并附送下列资料:①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目录及有关资料;②起草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文件的目的、依据,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的情况,主要条款的解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等;③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书面材料。

(二)突出重点加强调研

在规范性文件草案制定过程中,各部门要按照《*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工作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我市实际,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增强规范性文件草案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使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切实可行。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及其世界级的深远影响,为内蒙古打造综合性文化品牌奠定了无可比拟的人文基础。

1.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的民族,被称为“马背民族”。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他们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和蒙古族生产、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他们住在蒙古包里,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食物,以勒勒车为交通工具,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擅长骑马、射箭、摔跤。其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文化艺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蒙古族是一个曾经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在元代这种影响达到顶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是蒙古族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在统一了蒙古各部的基础上,建立了范围东至朝鲜、日本,西至伊朗、巴基斯坦、黑海、莫斯科,北至北冰洋,南至越南、老挝、印度,疆域横跨欧亚两洲的强大蒙古帝国,形成了有史以来地球上面积最广大的国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过巨大的促进作用。

3.近半个世纪以来,以草原为背景,以蒙古族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作品数以十计,其中一大批影视作品如电影《成吉思汗》、《悲情布鲁克》、《嘎达梅林》、《黑骏马》、《静静的艾敏河》等在国内外广泛放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产生的关于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小说、诗歌、绘画、摄影、歌舞等艺术作品和大量研究辞书、文章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专门素材和标志性符号。

(二)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及其世界顶级品质的草原景观为内蒙古打造文化知名品牌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自然环境和绿色形象。

内蒙古大草原拥有13.2亿亩草原,为我国五大天然草原之首。其中局部地域的草场具备世界顶级草原的形态和品质,被公认为迄今为止保护最好的草场之一,极具生态、旅游价值。在当今时代追求绿色,崇尚回归大自然的旅游风尚生活理念的引导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并来到内蒙古,走进大草原。

(三)世界级的矿产资源和生产加工基地,使得内蒙古具备了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知名品牌的物质基础和后续动力;而千百年来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与北进的中原文化在内蒙古地区的汇聚交融,使得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绚丽的色彩。

(四)国内一流的专业营销队伍和星罗棋布、风格各异的旅游景点,使内蒙古打造文化知名品牌与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了难能可贵的感召力、吸引力,并可从多侧面、多层次丰富文化节庆与文化产业的内容。

(五)进入新世纪以来全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入世”以后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近10年来形成的回归自然与体验异域文化旅游时尚以及国内居民消费支出中旅游支出比例的逐步上升,等等,这一系列以开放、交流、文化、发展为特征的未来趋向共同构成了内蒙古开发大型综合性文化节庆活动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而内蒙古历经新中国成立后60年建设的基础设施,20多年开展文化节庆活动积累的经验,以及全区上下谋求通过文化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及理性思考,又直接形成了内蒙古打造文化知名品牌的现实动因。

上述分析表明,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当代文化异彩纷呈,其中能称得上内蒙古文化大观主体的非草原文化莫属。不仅如此,内蒙古的草原文化资源和发展草原文化产业的环境条件,还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在研究、开发和利用草原文化,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方面,内蒙古可以说具有当仁不让的地位。而要打造草原文化品牌,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草原文化内涵的探究和对其功能的分类。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的内涵及类型

――以保护草原、利用草原为目的,以倒场游牧、走场放牧为表现形式的蒙古族绿色游牧文化。

――以丰富生活、维护公德为目的,以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为表现形式的蒙古族诚信商业文化。

――以自然崇拜、敬畏感悟为特征,以萨满教和喇嘛教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宗教文化。

――以文明富裕、发展进步为目的,以兼收并蓄、多元融汇为表现形式的蒙古族对外开放文化。

――以治国安邦、长治天下为目的,以突破族限、选贤任能和不断改革、鼓励交往为主要表现的蒙古族政治文化。

――以强悍尚武、勇往直前为特征,以杀伐征服和蒙元帝国为主要表现的军事文化。

――以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为目的,以蒙汉和亲、通婚通俗为表现形式的昭君文化。

――以天人合一、天地为室为原则,以毡帐、蒙古包为表现形式的蒙古族穹庐文化。

――以崇尚天然、就地取材为特征,以畜牧产品和草原植物为主要原料的蒙古族饮食文化。

――以粗旷豪放、热情率直为特征,由歌舞艺术、民族器乐赋丽的蒙古族婚庆文化。

――以严肃庄重、虔诚恭敬为特征,由特定程序和固定物象构成的蒙古族祭祀文化。

――以法乎自然、和谐优美为主要特征,以云纹、火纹、卷草纹等为表现形式的装饰文化。

――以雄壮矫健、纵横驰骋为特征,以终生相伴、爱马养马为主要表现的“马”文化。

――以驱寒解乏、放松纵情为目的,以歌舞相伴、大碗豪饮为表现形式的酒文化。

――以异彩纷呈、韵味独特为特点,以多种形式、丰富内容为载体的蒙古族文学、歌舞、绘画、说唱等艺术。

――由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构成的“三少民族风情文化”。

――由蒙古族、满族、回族、俄罗斯族、赫哲族、朝鲜族等内蒙古境内少数民族构成的民俗文化。

――有待发掘的其他文化内涵和形式,如宫廷文化、丧葬文化、旅蒙商文化,等等。

近年来,内蒙古快速发展的一些文化产业项目绝大多数是对上述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对不同类型文化优化组合,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利用的结果。如响沙湾、成陵等旅游公司推出的鄂尔多斯婚礼,就是集蒙古族婚庆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穹庐文化、祭祀文化、酒文化、马文化、歌舞艺术等为一体,充分展示草原文化多姿多彩艺术魅力的典型文化产品。近年来,一场婚礼表演的门票100元仍场场爆满;在一年365天中,这些表演团体要表演400多场。而在每年冬季内蒙古的旅游淡季,他们大多被邀请到南方的旅游景点去演出。有的还远赴法国、俄罗斯及东南亚演出。

实际上,内蒙古的许多知名工业品牌,如“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也是因为插上了草原文化的翅膀,才迅速腾飞,并翱翔于国内、国际市场辽阔的空间。他们在产品研发、生产和营销中所依仗和秉承的绿色、诚信、开放理念,恰恰是延续千年的草原文化的精髓。

三、“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的提出与举办

虽然内蒙古拥有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但直到上个世纪末,文化产业由于认识、体制、投入、人才等多种原因一直相当弱小。特别是在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的情况下,内蒙古的文化产业明显落后于其他省份,落后于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通过打造文化品牌,加快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并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和持久动力,已成为新阶段内蒙古建设文化大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走进前列目标的战略抉择。

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内蒙古党委政策研究室从2000年起,即对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和全局意义的旅游文化节庆与会展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和比较研究。到2003年,《关于举办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暨绿色产品国际博览会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上报自治区党委后,得到了多位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自治区政府的采纳,经进一步充实后于2004年起正式举办了首届“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到2008年已举办4届。

举办草原文化节的宗旨,是借助文化节庆与会展活动,紧扣草原文化主题,充分展示内蒙古各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及负载当代草原文化的绿色产品,广泛吸引国内外旅游者和商务、公务、会务人员来内蒙古游览、参展、参会,进而打造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内蒙古文化品牌,带动全区文化、旅游和展会经济发展,促进内蒙古和谐社会建设。

其总体构想是:以内蒙古大草原为背景,以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城市、“线路”、景区、场馆、产品为载体,以极富感染力的少数民族歌舞艺术、民族风情、草原风光、绿色产品及相关项目为表现形式,向全世界全面展示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和绿色产业。目的是通过对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的发掘、总结、整理和展示以及对绿色产品的评估、推介和营销,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和弘扬草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理念和表现形式,倡导环保意识、诚信原则和绿色消费。目标是把草原文化节打造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影响巨大的综合性文化品牌。

四、办好“草原文化节”,打造中国文化知名品牌的对策建议

(一)关于草原文化节的整体框架和举办地问题

已经举办了4届的“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基本上是采取了由自治区政府主办,盟市轮流承办的方式。这样做固然可以减轻一个地区每年承办的经济压力,但也降低了“文化节”的层次和影响,不利于品牌的塑造。所以很有必要对现行运作框架进行审视和重新设计。

在给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建议”中,我们曾提出了“一个主会场、一个核心区、几条辐射线”的草原文化节基本框架,目的是想举全区之力打造品牌,以内蒙古的整体形象统一对外,最终形成“以线串点,以区带面”的总体格局和“一个品牌,大家分享”的局面。鉴于前几届草原文化节轮流坐庄反映出来的明显弊病,在这里还是建议主办单位采纳最初的设计,对草原文化节的整体框架进行调整,并把举办地固定下来。

(二)关于草原文化节的国际化和运作模式问题

基于草原文化节已举办4届,经验积累和品牌认知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建议从2009年开始,借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之机,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商洽国家文化部、旅游局、国家民委等国家部委联合主办,同时考虑商请国家出面,邀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或其他权威性国际组织联合主办。在运作模式上,建议采用市场办法,通过国际招标,让国内外知名企业或实力强大的地区性联合体竞标承办。

(三)关于草原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和品牌形象

目前的草原文化节,随举办地的不同,活动内容也有很大区别。总的特点是“会多展少,需多实少”。对主办者来说是政治任务,对承办者来讲是赔钱的营生。问题的症结在于,草原文化节至今缺少对企业界有吸引力的固定内容或活动形式。企业看重的是展示功能、宣传效应、市场影响、经济价值,而举办者邀请的主要是各地的官员、政府的代表,展示的是发展成就、成功经验等。老百姓的参与形式也更多地停留在“看节目、听新闻”层面。这种功能设计与活动形式的不对称、效能与期待的错位,使得文化节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一定损害;塑造品牌的努力,也遇到了来自主观因素的挑战。

有鉴于此,很有必要组织力量,深刻总结前几届草原文化节的得失成败,以此为基础,对草原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和整体形象进行重新规划和编排设计。

(四)关于草原文化节活动内容的几点具体建议

1.建议在草原文化节期间举办“中国・内蒙古绿色产品国际博览会”,并把这项活动作为文化节的基本内容固定下来。

在国内外许多人的眼中,内蒙古是蓝天白云故乡,是遍地草原的绿色世界。事实上,基于大自然的恩赐和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内蒙古拥有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天然资源和绿色产品。以这些天然资源、绿色产品为内容,在我区创办“中国・内蒙古绿色产品国际博览会”,不但可以借助绿色产品这个载体深入表现草原文化的内涵,丰富草原文化节的内容,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也更符合企业家的愿望。如果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国际化的模式,紧跟时尚,顺应潮流,广泛吸引国、内外的绿色产品加盟“博览会”,那“博览会”在为草原文化节聚集人气、扩大影响的同时,自身也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大型展会。

2.建议举办“草原文化与绿色产品国际论坛”。

草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丰富的内涵,同时也给当代人留下了不朽的遗产、众多的课题。其令人向往的绿色主题千百年来始终激荡着人类的情感,吸引着智者的目光。在一年一度的“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期间,举办高层次、高级别、高水准的“草原文化与绿色产品国际论坛”,不仅可以使游牧文明中至今堪称优秀的部分得到深度挖掘,从而为全人类寻找走向未来的道路提供理性启迪,而且可以把人们对于草原文化的普遍心宜和向往升华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让世界在对绿色环境和产品的期待中拥有共同的理念。

举办这样的论坛,同时还可为草原文化节的真正国际化和国际组织的加盟创造条件。

随着我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文化开发的深入、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创意、策划一系列新的节庆与展会活动,如“中国蒙古族歌舞艺术节”、“北方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节”、“国际蒙医药博览会及学术研讨会”、“中国医药及保健食品大会”等,也势在必行。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一、乌拉特草原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乌拉特草原生态旅游环境的脆弱性。近年来,乌拉特草原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现象较为严重,使得十分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乌拉特草原由于草原旅游功能区划分不清,经常将生活区和游览区合为一体,所以很容易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草原上的鼠害、虫害也会造成草原环境退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草原工作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乌拉特草原已经有804万亩发生鼠害,严重危害面积415万亩。老鼠在草场上盗洞,挖掘隧道、啃食牧草根茎、堆土掩盖植被,给生态脆弱的草原带来更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更大,一些人们就直接占用草场开垦种植粮食,直接导致草原沙漠化;过度放牧也会造成草原退化,畜群的数量巨增,给草原带来了巨大压力,它的增长数量远远超过了草原的承载力;牧民们频繁割草,过度割草对草地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2.草原旅游景区管理混乱。乌拉特草原是位于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偏远山区,严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草原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涌入草原,由于环保意识淡薄,所以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又因为相关管理者责任不明确,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而导致草原旅游景区管理混乱。

对于草原景区景点,管理部门众,多分权不清,管理部门职能分散,管理混乱。对于当地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而言,对乌拉特草原缺乏系统的管理办法,彼此之间有缺少沟通和协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乌拉特草原已经遭到破坏的草场的恢复和重建的费用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所以资金投入不足。乌拉特草原保护管理工作还不能日常化和规范化,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所以很难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3.草原旅游内容缺乏旅游吸引力。目前,草原旅游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是以观光、骑马为主。所以草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雷通性较高,使得草原吸引力下降,据2003年游客调查显示,在游之前游客最想看到草原风光,但是游客游完后最感兴趣的是民族风情,有些游客表示草原文化表现不足。那些单一的草原观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他们希望能在草原观光的同时通过参与能更深的体会感受草原文化。当大量的游客涌入原生态草原时就已经侵扰了当地的动植物,极易超越草原本身适当的承载量,同时当人们涌入当地传统的牧民居住区时,带来的金钱文化容易导致当地传统文化商品化,传统文化就变成了游客消费的商品,这样时间久了,这些珍贵的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庸俗化,使其失去了原本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二、解决乌拉特草原现存问题的建议

1.确定合理的旅游容量。乌拉特草原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严格控制容量,能够让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游客控制在其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以免破坏旅游生态。要通过对开发生态旅游区域进行环境影响和承载能力的评估,确定合理的旅游容量。针对由于草原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使在草原旅游旺季时可能出现的超载现象,相关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合理分流,分散疏导客流,控制旅游流量。例如旅游区内的管理人员通过现场指挥进行分流疏导;也可以限量发售景点门票进行游客人数的控制;景区内设立不同的信息咨询服务处,景区的旅游冷热点信息随时,可以减少游客盲目行为。

2.建立科学而规范的管理调控系统。乌拉特草原发展生态旅游,要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科学而规范的管理调控系统,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可以注重建立政府环保部门和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实施共同协助建设和管理,彼此要明确双方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保证乌拉特草原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例如可以聘请环保专家对乌拉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详细普查,生态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污染治理进行科学研究。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烟草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烟草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45-03

烟草学是农学门类下的国家特色专业(专业代码:090108T),行业特色鲜明,主要培养具备烟草生产、烟草遗传育种以及烟叶质量检测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烟草及其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烟草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自1975年在河南农业大学首次开办学历教育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学科教育教学体系。目前,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均开设有烟草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四年制本科生。

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是我国高校生物科学(代码:070401)和生态学(代码:071004)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生态学在农业上的分支,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学科[2],是目前农学专业(代码:090101)的重要课程之一。烟草学是农学的二级学科,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本科专业自开设以来就把《农业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实践,诸多问题逐渐显露,主要表现在烟草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叶用经济作物,而且其品质形成与诸多生态因子关系复杂,《农业生态学》的传统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烟草学科的发展需要。鉴于此,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首次开设《烟草生态学》课程,作为烟草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先于烟草栽培学、烟草育种学、烟草调制学等主干课程学习。经过近5年的探索,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现将《烟草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程定义和特点分析

“生态”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独特的自然环境只能靠人们去发现并加以利用。津巴布韦烟叶质量好,与它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分不开的。根据目前研究来看,生态条件对烟叶特色的影响程度超过50%[3]。我国云、贵、川、鄂等地烟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温差适宜,有利于烟叶香气物质积累和优良品质形成,适合烤烟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烟草生态学是研究环境与烟草生长及品质形成关系的科学。《烟草生态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烟草学专业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知识分析烟草学生产和科研中的相关问题,为烟草栽培学、烟草调制学等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烟草生态学》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态学理论与烟草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实际生产中大量现象的分析需要建立在明确基本生态关系的基础上。例如,中国烟叶公司目前在全行业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我们要求学习过《烟草生态学》课程的学生能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该项技术推行的原因以及需掌握的要点。首先,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是烟田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之一,其推行原因是由于化学农业的长期不合理使用,污染了环境,造成烟蚜天敌及一些有益昆虫的大量死亡,降低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4]。烟蚜茧蜂能将卵产于烟蚜体内,幼虫孵化后取食蚜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蚜虫死亡。可见,烟蚜茧蜂与烟蚜之间是典型的寄生关系,这一种群与种群之间的负相互作用对烟蚜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以上是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原因。其次,在生态对策方面,烟蚜是一种典型的r-选择生物,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如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研究表明,在温度为20℃~30℃时,烟蚜仅需7d就可以完成世育[4]。正因如此,烟蚜在烟田往往呈现爆发式增长,故烟蚜茧蜂释放时机的把握十分重要。实际操作中,要求在烟蚜呈点片发生(田间烟株平均蚜量≥10头/株)时放蜂。再次,生物因子对种群的调节往往受密度的制约,因此被称为密度制约因子。烟蚜茧蜂即为烟蚜的密度制约因子之一,对烟蚜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当烟蚜茧蜂密度大时,烟蚜种群的个体数量会迅速减少。但烟蚜茧蜂的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烟蚜种群和烟蚜茧蜂种群之间存在负反馈关系。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1]。因此,如果烟田生态系统中的烟蚜茧蜂过多迁入而数量剧增,烟蚜就会因为受到过度抑制而减少,烟蚜数量减少后,反过来会抑制烟蚜茧蜂的数量。可见,确定合适的放蜂数量是维持烟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点。据此,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文件(国烟办综〔2015〕232号)规定了具体放蜂量:田间蚜量1~5头/株,亩放蜂量200~500头;田间蚜量6~20头/株,亩放蜂量500~1000头;田间蚜量21~30头/株,亩放蜂量1000~1200头;田间蚜量30头/株以上,亩放蜂量不低于1500头。从以上实例可知,《烟草生态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其主旨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运用生态学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参考教材选择

如何根据专业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但是,目前尚没有《烟草生态学》等专业特色教材出版。针对这一问题,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多次组织本课程教研室老师讨论,确定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生态学(第2版)》、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生态学(第2版)》和中国农业出版社《作物生态学》等3本教材为本课程的参考教材。

《基础生态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儒泳院士及具有多年生态学教学经验的3位教授共同编写的。该教材强调对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内容简明扼要,按照传统生态学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几大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内容融合成一章,即“第二章 基本生态关系”,着重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学习,作为《烟草生态学》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进行重点教学。

《农业生态学(第2版)》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由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主编。全书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一共有6章,主要阐明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实践部分共有5章,主要针对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在《烟草生态学》的教学体系中,烟田生态系统、烟草种植区划等实践部分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框架设计即参考该教材。

《作物生态学》由南京农业大学曹卫星教授主编,在概述作物生态学的基本定义、形成发展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态学的科学内涵和发展动态,重点阐述了作物与辐射、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要素的生理生态关系,进而介绍了作物分子生态、群体生态、信息生态、生产生态和安全生态的理论和技术。该书注重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作物学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我们在《烟草生态学》的教学中借鉴该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主旨思想,构建了烟草与光照、烟草与温度、烟草与水分、烟草与土壤、烟草群体生态和烟草安全生态等章节,为实践部分的主体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课程是整体优化人才知识结构的关键环节,需遵循全面发展原则、整体性原则、需要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等基本原则[6]。烟草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烟田生态系统,是基础生态学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根据上述原则,在理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阶段、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后,着重介绍了生态学中的基本生态关系(第二章),包含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基本原理、群落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基本原理四个部分,为实践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烟田生态系统是人类驯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方面具备传承了自然的微妙生态关系,另一方面又深深地刻上了人类的印记,因而具备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自身规律。在实践部分,首先介绍了烟田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结构,并着重分析了烟田生态系统有别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重建性明显、社会性强等突出特点(第三章);然后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介绍了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特征、生态作用、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措施(第四、五、六、七章),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并用以分析和解决烟草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烟田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态关系即烟株之间对空间、营养等的竞争,因此群体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对烟田生态系统的构建尤为重要。为此,在第八章着重介绍了-3/2自疏法则、最后产量恒值法则等群体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烟草群体特征、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理想群体构建方法;针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及逐渐提升的烟草安全性要求,安排了第九章的内容,本章在学习作物安全生态概论的前提下,详细介绍了烟草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的主要内容及其具体推行措施。第十章在介绍作物生态分布与生产区划的基础上,比较具体地介绍了中国烟草种植区划的成果,包括中国五大烟草种植区的分布、生态条件和烟草种植基本情况,旨在使学生掌握我国烟草生产的基本生态条件、生产状况。

四、教学方法优化

在高效本科教学活动中,没有通用的跨学科的“最好的”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影响着教学实践活动[5]。通过实践和思考,我们提倡在《烟草生态学》的教学中将课堂精讲与互动讨论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设疑法、多媒体演示授课法、热点问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创新,综合运用。(1)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增强直观意识。教学上采用大量的照片、图片、表格,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然而,多媒体教学有时也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缺乏思考和互动性等特点,因此必须以其他教学方法为重要补充。(2)以启发互动培养思考能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运用启发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取证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照对烟草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时,讲到“增加长波光比例可以促进烤烟的碳代谢”,要求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为这一原理提供佐证。通过此类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其用科学生态观思考问题的习惯。(3)以案例分析激发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烟田虫害往往是在湿热条件下发生(或流行)。通过讨论,学生们会发现烟田虫害以节肢动物为主,是一类典型的外温动物,其生长发育及生活史进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这样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突出。(4)提倡创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踊跃报名参加相关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创新实验和挑战杯等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又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实践动手等诸多素质。

五、结语

每个新课程的设置和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任课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深入思考。经过近5年的努力,烟草学本科专业《烟草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已趋于完善,较好地实现了该课程的设置目标。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二:(1)加快教材编写进程。《烟草生态学》课程从无到有,如今形成完善的内容体系,也即意味着教材编写的条件日臻成熟,因此教材编写工作将是课程建设的下一个重点。(2)开设实践教学环节。《烟草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问题分析能力尤为重要。所以,开设以烟田生态系统野外调查、各烟区生态调查等为主要内容的野外实习是完善课程建设的另一个重点工作,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97.

[2]骆世明.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1-4.

[4]廖伟,倪毅,舒芳靖,等.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6):108-109,112.

草原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政策 牧民 生活方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和牧民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多项经济政策和措施。综观上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调整和明确牧区畜牧业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调整资源配置制度,提高市场化程度,加强牧区畜牧业基础建设,提高牧区畜牧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协调、平衡牧区人、牲畜、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恢复或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功能;三是提高牧民的经济收入,提高牧民的教育、文化、卫生条件,以改善和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这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得以贯彻落实,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与此同时,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各种具体措施的贯彻落实,牧民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牧民的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发生了变化

在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所涉及的物品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既有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物质,又有人类生产活动的劳动产品,既有牧民自己生产的产品,又有其他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这些生产和生活物品构成牧民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牧民根据自己所生存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选择和配置适合于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它们所选择的物品一方面能够满足牧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这些物品和牧民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协调的关系。在自然地理环境或者社会环境变化较小时,对牧区畜牧业经济和牧民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不明显,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内容会保持一个较稳定的状态。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尤其是人口、经济、政策环境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时,不仅牧民的传统畜牧业经济活动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出现很大的改变,甚至会出现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的情况。对这种因外部环境作用而产生的变化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牧民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内容的改变。

俗称“勒勒车”的牛车是草原牧民在传统畜牧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和运输工具之一。对于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形态下的牧民家庭来讲,牛车属于牧民家庭必备的生产资料。制作牛车的所有原材料和配套设施设备均为生长在牧区的自然材质和经牧民自己加工制作而成的畜产品。过去,内蒙古牧区各地牧民家庭的牛车拥有数量情况各不相同,有的牧民每户家庭拥有六七辆用途互不相同的牛车,而有的牧民一户拥有一辆牛车或者两三户家庭合用一辆牛车。一般情况下,牧民家庭所拥有的生产生活物品多,交通运输活动频繁,所需要的牛车数量就会多,如果生产生活物品量少,则平时就不需要配备多辆牛车,即使自己家里没有牛车,临时借用其他家庭的牛车都能解决问题。牛车是以牛为牵引力的交通运输工具。所以,在牧民家庭所拥有的牛群里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专门用于牵引牛车的牛,这种牛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四岁以上的成年阉牛。经过近三十年的变化,具有悠久历史的牛车现在已彻底退出了内蒙古牧区牧民的生产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以燃油为动力的机动车。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进入,调整牧民牲畜结构的政策要求,牧民养殖牲畜趋向于专业化和牧业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等因素作用的结果,牧民牛群里的成年阉牛数量急剧减少或已基本消失。同时,随着牛车从牧民生产生活中消失,与牛车相关的物质内容也必然失去其继续存在的基础和必要。

总之,经过近三十年的牧区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内蒙古牧区牧民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在衣、食、住、行、用、文、娱、礼、仪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内容甚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牧民的意识、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牧民在其生产生活中的相互关系或社会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特有的行为方式由牧民的意识和观念决定,而牧民的意识和观念会受到他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直接影响。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时,牧民的意识和观念会保持得相对稳定,当牧民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时,牧民的意识和观念会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牧民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社会行为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即牧民生活方式中的思想和精神内容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实施的草畜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得每户牧民家庭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畜牧业经济实体。牧区畜牧业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的明确,牧民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化,使得牧民对于其生产生活中的资产所有权利、经济利益的意识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当把原属于嘎查集体所有的草场的经营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以一定的期限发包给牧民家庭,把集体所有的牲畜分配给牧民,牧民把自己所分得的草场用网围栏围起,在自己分得的牲畜身上打上明确其归属关系的标记时,他们对产权和利益的意识和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牧民之间、牧民家庭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以传统的道德观念为基础的交往方式逐渐淡化,更多的是表现为建立在各自的经济利益基础上的交易行为。结果,一方面牧民、牧民家庭之间原有的在一个经济组织内分工协作,共同劳动状态下的较为紧密的相互关系方式被替代为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状态下的疏远的相互关系方式。另一方面,因草场和牲畜而引发的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并已成为牧区畜牧业社区的一个主要社会问题。

牧民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劳动分工情况的变化是牧区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在牧区传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牧民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劳动分工。如果把牧民家庭居所设定为一个原点,那么成年女性的劳动范围在原点的近距离范围之内,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婴幼儿童,加工制作家庭所需的饮食产品和服饰产品,负责绵羊、山羊、牛等能够在牧民家庭居所近距离范围内放牧的牲畜的管理以及家庭基本设施设备的管理。未成年子女在家庭居所周围协助成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牧民家庭里的成年男性主要承担的是离原点的距离较远或者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具体内容主要有负责马、骆驼等活动空间距离远、具有野外生活习性的牲畜的管理,在发生干旱或雪灾等自然灾害时把家庭拥有的牲畜安全转移到其他没有发生灾害的地方放牧,采购和运输家庭所需物资,为某一专门用途而挑选和训练骆驼、马、牛以及家庭生产和生活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工作。但在诸如剪羊毛、打冬储饲草、草场之间的季节性迁移等一些生产活动方面家庭成员之间的劳动分工不是很明确。

在牧区实施草场承包制、根据草场承载能力限定牲畜数量和品种、舍饲圈养、生态移民等政策措施之后,牧区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已失去其继续存在的基础条件,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畜牧业和其他经济形式。与此同时,牧民的职业选择也相应地出现了以下几种变化:一部分牧民在原地从事畜牧业生产,一部分牧民搬迁到生态移民区从事畜牧业生产,一部分牧民退出畜牧业生产,转入城镇,选择了第二、三产业或种植业,另外还有一部分牧民选择了临时外出务工。当牧民从一种行业转入另一种行业时他们不再是牧民,他们的职业、意识、观念等各个方面必然会改变。对于在牧区或在生态移民区继续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来讲,虽然他们的职业没有变化,但他们的生产方式已发生了诸如生产活动空间收缩,牲畜结构趋于单一,牲畜周转频率加快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使得牧民家庭原有的很多工作内容消失,又添加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家庭成员之间原有的劳动分工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家庭成年男性的劳动范围、内容和成年女性的劳动范围、内容趋于一致,老年人承担起了到城镇监护上学的子女的任务。结果,人们对于牧民家庭成员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三、传统草原畜牧文化发生了变化

内蒙古牧区传统畜牧业经济是游牧方式的草原畜牧业经济。蒙古民族牧民是这一经济活动的主体。牧民在从事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传承了人类认知和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环境、牲畜和人和谐共存、协调繁衍为核心理念的独具特色的草原畜牧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牧民所传承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方面反映着牧民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则蕴含着草原畜牧文化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草原畜牧文化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的牧民是蒙古民族草原游牧文化的承载者。在他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有具有鲜明特征的草原游牧文化符号。当牧民的职业发生变化,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的物质内容、精神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时,牧民所传承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必然会发生变化,即形成文化的变迁。这种变化,在牧区的年轻一代人的意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传统游牧经济条件下,牧民家庭中的男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就要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包括马具在内的加工制作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和在野外放牧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女孩子则在女性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操持家务、制作或加工生活产品、用具的基本技能。学习和掌握这一系列必要的生产和生活基本技能的过程,一方面属于老一代牧民向年轻一代牧民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独立生活奠定基础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在通过言传身教有效地传承从祖辈那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现在,这种纵向的文化传承关系变得很脆弱,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已断裂。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牧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很多物质和精神内容已经失去其存在的可能或必要。另一方面,牧区年轻一代的人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发生了不同于他们长辈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

在全面评价经济政策措施在调整和改变牧区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模式,强化和提高新型草原畜牧业经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方面的正面、积极的效果的同时,准确、全面了解和分析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和随着这种变迁在传统草原畜牧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协调经济政策和传统人文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俊敏,白银宝.牧民家庭及其经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2]阿拉腾.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