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舍代表作

老舍代表作

老舍代表作范文第1篇

1、老舍的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猫城记》、《我这一辈子》、《惶惑》、《偷生》、《饥荒》等,除了小说作品,在诗歌和曲艺方面很多作品,例如《成渝路上》、《鬼曲》和《龙须沟》等。

2、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于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

3、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来源:文章屋网 )

老舍代表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老舍;平民视角;京味小说

老舍先生被称为"人民的艺术家",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他创作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平民生活,从自己的生存体验出发,从平民视角出发,细致入微刻画城市平民的生活和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都市中下层民众艰难苦痛的生活画卷,剖析了都市平民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寄托了他与小说人物形象之间血肉相铸的平民情怀。

一、平民视角的界定

关于平民视角的界定历来包含两层含义,既有以平民作家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也有以平民的眼光去描写底层民众的生活,在这里是指老舍笔下描写的是普通人的世界,即老舍用平民对生活的感觉、平民的思维方式描写平民生活的故事,反映平民的思想感情,揭示平民的社会生活状态。老舍就是这样一位以平民视角观察人生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尤其是三四十年代的小说,其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表现城市平民悲苦的生存状态和凄惨曲折的人事命运。这种平民视角集中体现在他为我们构建的以北京为中心的文学世界里,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

二、平民视角的生成原因

老舍小说平民视角的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他本人的独特成长经历、"五四"新思潮对他的影响和浓厚的宗教情结是极为关键的因素。(p183)

熟悉老舍小说的读者会发现,老舍小说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普遍的特征,即他们总是处在命运的层层威逼与压迫之下。如《骆驼祥子》里的祥子,想靠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人力拉车从而过上好日子,结果却被命运无情地颠簸,最终成为了作家所言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再如《四世同堂》中的祈瑞宣,只想尽忠孝;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战争使自己下过狱,老二变成了最没出息的人;连最老成,最谨慎的父亲,也投了河!在敌人面前,保护一家人都是一个梦想,最后被迫投身于革命。对比他这些小说中的人物的生命境遇与作家本人的创作历程,极耐人寻味的是,老舍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也颇似他小说中的这类人物形象--为生活所迫者。

老舍的父亲是一个旗军,家庭生活原本就十分困窘。不料在一次战争中他的父亲又被活活烧死,在那样一个主要凭借男性赚钱维持生计的时代,这个噩耗会给他的家庭造成怎样的困难可想而知。老舍在童年时,家里仅仅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的微薄收入维持。陪伴老舍的,是不用花钱的玩具和拥挤的大杂院。幼年的这种生活,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小贩、下等艺人、娼妓这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这些地位卑贱的人们的喜怒哀乐;这也使他从小就受到民间传统艺术的熏陶。可以说,他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这在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独特而鲜明的印记。

幼年时期艰苦的生活,给了老舍很多接触和了解下层平民的机会,也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平民的基调。当然,文学创作除了与个人经历相关,也与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在一起,老舍平民化的视角既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渴望,也是时代的呼唤。

老舍是受"五四"新思潮影响而成长起来的现代作家,他曾经在《五四给了我什么》中说:"以我这么一个中学毕业生,既没有什么学识,又须挣钱养家,怎么能够一来二去地变成作家呢?这就不能不感谢"五四"运动了!"(P8)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使老舍感受到做人的尊严,树立了挣脱礼教束缚的决心;唤醒了他敢于批判社会弊端和人性丑恶的意识。他说"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该作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作洋奴。这两种认识就是我后来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虽然我写的并不深刻,可是若没有"五四"运动给了我这点基本东西,我便什么也写不出了。这点基本东西迫使我非写不可,也就是非把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所给我的苦汁子吐出来不可!这就是我的灵感,一个献身文艺写作的灵感。"

其实,老舍身上平民视角的形成,还与他的宗教信仰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老舍自传》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在南开中学教书的时候,我曾在校中国庆纪念会上说过:我愿将'双十'解释作两个十字架。为了民主政治,为了国民的共同福利,我们每个人须负起两个十字架--耶稣只负起一个:为破坏、铲除旧的恶习,积弊,与像大烟瘾那样有毒的文化,我们须预备牺牲,负起一架十字架。同时,因为创造新的社会与文化,我们也须准备牺牲,再负起一架十字架。"这段文字可以看作是老舍的信仰宣言。正如《老舍自传》的编者徐德明在注释中写道:"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影响了老舍的一生"。 (P2)老舍领洗入教时更名"舒舍予"(原名是舒庆春),"舍予"既舍己为民为国之意。老舍对基督教宣扬的大同世界是深以为然的,这种基于基督教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基础上的大同思想,是老舍一生的追求。

宗教给予了老舍"平等"意识、"宽恕、牺牲、博爱"的精神,老舍将此内化而流淌于笔端,一生用作品给他心爱的平民读者以希望、指引,宗教在一定程度上使老舍更甘心于"平民视角"创作,使他笔下的主角永远是平民。

三、平民视角的表现

老舍的平民化视角源于个人的生活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以及宗教的信仰,他深深体会到平民情感的表达不但是一种自我的宣泄,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这种平民化的视角基本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主要体现在平民形象的塑造、民间语言的使用以及大众化的平民叙事风格方面,以上无不寄托了老舍深厚的平民情感。

老舍笔下的人物形象是丰富多样的,包括了军人、商家、车夫、巡警、流氓、妓女、汉奸、特务等几十类,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中,最能够体现平民情怀的就是底层市民形象的塑造。底层市民形象是老舍作品中人数最多、读者也最熟悉的一个系列,在老舍的市民系列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在前期的创作中,老舍描写的底层市民形象多是在黑暗的社会现实压迫下"绝望"的人物,老舍流露出的是一种同情。例如:《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在军阀和官僚统治对他的一次又一次的欺压与迫害下,最后堕落成一个从肉体到灵魂都散发着腐烂气味的无业游民。后期的创作,随着老舍世界观的变化,他笔下 的这类人物终于不再全是这种"绝望型"的人物了,而是在艰难时世中不断成长起来的觉悟者。例如:《四世同堂》里的车夫小崔拒绝给汉奸拉车,剃头匠孙七被活埋时大声痛斥汉奸,并进一步写他们加入了抗日的行列,如程长顺的觉悟,棚匠刘师傅的出走等。

这些底层人物的刻画是老舍大部分创作的文学典型,同时也是老舍平民视角的聚焦点所在,为老舍先生创作平民文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老舍的文学语言平民化的表现主要是来自于民间的语言大量使用,尤其是带有"京味儿"语言的大量使用。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整齐的韵律,没有震撼的句式,老舍语言更多是一种平常里道长说短,显现出了他平民化的追求,例如:在《母鸡》中,"一向讨厌母鸡""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诸如此类的大量口语化的描述几乎就是他语言的全部;此外,带有明显"京味"的语言让本就"平民化"的词句,更显平常。老舍小说被称为"京味小说",这种"京味"在《骆驼祥子》中应该说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这部作品里,老舍使用了很多北京口语中的字和词,像"磨烦"(拖时间) 、"耍骨头"(调皮、捣乱)、"炸了酱"(硬扣下,吞没)、"不论秧子"(不管是谁)等等,以及许多专属于底层贫民甚至是车夫们的词汇,像"白房子"指的是最低等的妓院,"窝窝头脑袋"就是说人死脑筋,"'抄'买卖"就是将别人正在进行的生意抢过来等等。

老舍小说的平民视角体现了一种平民化的审美追求。这位来自北平小胡同的旗人后裔血液里有着浓厚的平民情结,他的思想感情、创作风格无不打上鲜明的平民烙印。他在书写民生百态的时候,其风格并不同于当代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池莉,用世俗的眼光和世俗的语言将个体生命原生状态简单地还原,也不像某些远离平民生活的知识分子用虚构的情节故事来苍白的表达对平民的同情和关注。而是从自己切身生活体验出发,从平民审美情趣出发,用平民叙事风格来传达他们的生活,实现对平民原生状态的超越。使其作品既有通俗性又有文学性,散发出更加持久的艺术魅力。

四、平民视角的意义

研究老舍小说的平民视角,对于探究老舍的生平经历和个性特点、准确定位老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透彻地把握老舍作品蕴含的社会意义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P48)

从老舍小说的平民视角出发,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他的思想世界和心灵世界,能够感知到老舍幼年时期穷困不堪的生活以及平民意识形成的过程,也能够了解到他的性格特点,而这些经历和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因为文学创作作为独特的个性化创造,在深层次联系着他的生活体验和个性气质。同时,研究老舍小说的平民视角,有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老舍作品是怎样从平民出发,来选择平民题材,表现平民情感,构建平民艺术风格。可以说老舍小说的平民化视角为我们树立了平民文学的典范,包括平民形象的塑造,民间语言的使用以及平民风格的确立,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笔丰厚的遗产。此外,老舍的作品通过大量的平民化素材的使用,很容易让我们走进当时的平民世界,能够让人们窥探到清王朝末期下层平民悲惨的生活,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五四"运动给人们所带来的变化,正如老舍自己所言:"假若没有'五四'运动,我很可能终身作这样的一个人: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我绝对不会忽然想起去搞文艺"。老舍的作品反映了很多下层平民的觉醒,他们对于腐朽的封建礼教深恶痛绝,以及走上了抗日的道路等等。这些都是基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下,提炼出来的反映时代大背景的题材,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情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五、小结

老舍是人民热爱的文学艺术大师,解读老舍小说的平民视角,等于找到一把打开老舍创作研究之门的宝贵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我们看到老舍的内心深处,熙熙攘攘的转动着一个平民世界,那里面有我们所熟知的生活与人物。中国学家费多连科曾高度评价老舍,他说:"老舍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文学中开拓了新的道路,掌握了真正生活素材和民主的文学形式,在小说和话剧中建立起了一个整个的时代,一个拆除旧的建立新的时代" 。(P26)

参考文献

戴永课、周何初.《老舍小说平民意识的三个归因》.求索,2007.

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徐德明.《老舍自述》.湖北.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老舍代表作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老舍的创作始终贯穿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批判精神,在对自己深浸其间的市民文化在表达眷恋的同时也透露了同等的忧思。他既坚持启蒙理性,承续了“五四”国民性批判的主题,又对走入偏执的启蒙观进行了反思,尤其是对于价值失序中道德信念的沦落状况深表关注。在“感时忧国”的时代精神之外,老舍努力去探索开掘人性中潜藏的病态,建构起了多维度的批判话语体系,也彰显出了他的批判精神的深邃。

老舍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存立场和价值立场的作家,面对

三、病态人性审视中的悲悯情怀

老舍并未把自己的小说创作视野完全局限在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上。在关注人民穷困、政府腐败、社会黑暗等种种所谓隶属“感时忧国”的 现代 范畴之外,老舍同时也在努力去探索挖掘人性的病态。这种关注人性、欲望,走向人类内心的最具代表性的范本是《骆驼祥子》,此外也包括《离婚》、《月牙儿》等传世佳作。这些故事的基本框架是在一个生存环境对于个体的绝对控制的景况下,人物执拗于某种欲求并奢望通过奋斗加以争取,最终导致个体悲剧的发生。祥子就是在经历了这个过程后最终在绝望中走向人性崩溃的。其实,在《骆驼祥子》中为某种欲望所控制并最终步人绝境不仅是祥子,虎妞、刘四也遭遇了同样的悲剧。在小说中,他们3人都近乎非理性地沉溺于私自欲望的追求与满足(祥子之于车、虎妞之于的渴求、刘四对于财产的迷恋),而全然不顾及其他。在、车、钱环环相扣而达到的暂时平衡被打破后,他们便开始显现灵魂中丑恶疯狂的一面,恶毒地相互报复,并促成了各自悲剧的最后发生。老舍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里说“要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在这里地狱应不仅指代黑暗的社会现实,更应包括人性、心灵世界的地狱。在整部小说结束时老舍也并未说是社会毁了祥子,反而说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可见,老舍在写作中有意无意地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人性的自私以及进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才是人生苦难的更深层源头。同样,在《月牙儿》中最让读者感到触目惊心的不是母女二人迫于生计去卖身的行为本身,而是作品中年迈的母亲充当老鸭的角色给女儿揽客时所表现出来的麻木无情。在被夸张、放大了人生苦难中,人性素质的黑暗面暴露无遗。老舍在介绍对自己影响颇深的康拉德小说时说他的人物多是“被环境锁住而不得不堕落的”,而老舍则想通过创作对康拉德有所补充,他认为是人性中的丑陋因素暗合了“锁人的”环境,二者共谋扼杀了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在其他几部小说中,老舍也在对病态人性进行考究。《离婚》中张大哥对于介绍婚姻的热衷,也只是为了体验自己的庸俗 哲学 得以实践之后的一种畸形的满足感。他对于处于名存实亡婚姻中的人们的痛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只求想方设法让他们敷衍凑合下去,这就是他的胜利。他那种冠冕堂皇的“热心”,实质上却只是另一种病态形式的残忍与自私。《文博士》并非老舍特别出色的作品,但在其中老舍却苦心营造了一个充满维多利亚时代性压抑气息的所在:杨府。由于男人们都出去浪荡,整个杨府变成了一座“女儿国”。“国君”杨老太太是一个《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梁太太一般的人物,幽怨而病态。不过她排解性压抑的渠道更加怪异:通过两个来勾引年轻俊美的男子,通过对这种充满青春、健康气息的生命的鉴赏来获取。这种带有几分残酷自虐色彩的行为使她呈现出鲜明的异化倾向。

老舍代表作范文第4篇

    老舍京味儿话剧的时代性

    老舍剧作总是紧跟时代生活的热点、焦点甚至重点议题,每一部戏都在反映北京的新事情、新变化、新生活、新精神,透露出鲜活而多彩的时代气息。1950 年的《方珍珠》反映新政权建立后对北京艺人的改造工作,以社会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彻底改变来歌颂新社会。同年创作的《龙须沟》则以贫民居住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呈现北京市政改造工程的伟绩。1951 年的《一家代表》倡导民主参政议政。1952 年响应“三反五反”政治运动而创作了表现人民群众参加“三反”斗争的《生日》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与资产所有者较量的《春华秋实》。1955 年受青年突击队投入首都建设事迹的鼓舞而写下了《青年突击队》。1958 年为“大跃进”树立了模范的《红大院》、典型的《女店员》。1959 年则有感于人民警察的新风貌而创作了《全家福》。经由这一系列的剧作,老舍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城社会生活情状所发生的变化。无论是应声而作还是有感而发,都是在用剧本书写的方式来记录其所耳闻目睹的一切。尽管作家本人也许并不一定都能深刻理解和完全认同他所记录下的新事物、新情况,甚至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仅就作为剧作背景出现,然而老舍还是勇敢地拿起了笔“冒险”创作。正是由于剧作家的“冒险”,抑或是一种“牺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城的生活景观才能如此真实清晰的保留在文字记忆之中。老舍以话剧的形式记录了一段时期真实的时代民生,这是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所完成的一段历史书写,一部“城市志”。而对于其意义和价值的探究则远远超出了文学范畴本身。

    老舍京味儿话剧的对比模式

    大半生体尝过旧时代的艰辛苦楚,在海外漂泊多年之后,一步踏进新时代门槛的老舍,对于新中国的一切都感到欣喜快慰。一些耳闻目睹的零碎片段逐渐汇聚为老舍对于新社会、新时代、新城市的一种总体印象和整体观感,以至于老舍在歌颂新社会、新城市、新市民的“新风貌”时总要拉来他所熟悉的旧社会、旧城市、旧市民的旧形象来作比较,在差异性的比较之中让读者和观众自然地感受到作者内心所经历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与他同样的文化体认。这样,尊重历史变革的时代精神成为老舍创作的主导意识,而变革前后情形的对比则成为老舍剧作书写的一种基本模式。

    1. 历史时代背景的对比

    1949 年前后的北京城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革,从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到社会主义经济,从封建、资产阶级官僚政权到无产阶级政权,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对于所有城市居住者而言无疑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惊”!老舍清楚地意识到:此刻于北京城里所经验到的一切都与过去“灰蒙蒙”的城市记忆不同,而这些新的生活经验缘于历史时代的本质变化,这是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意识变化的前提条件。所以,老舍剧作的时空大多设定为从旧的社会形态到新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其间他一面回忆曾经熟悉的旧时代情形,一面记录刚看见的新时代风貌,新旧社会总处在相互比照之中,旧为新的参照,新为旧的发展。时代环境的变革成为其创作的总体背景。如《龙须沟》就采取了今昔对比的结构。第一幕与后两幕之间龙须沟四户人家生活境遇的改变,由受伪政府的压迫欺凌转而得到新政府的关怀照顾,突现了历史车轮推动着社区改造、民众生活改观的巨大力量。稍后的《一家代表》、《生日》、《红大院》等尽管没有直接安排新旧时代的舞台场景对比,但是却为“新社会”预设了一个潜在的比较对象、一个舞台故事发生之前的过去时、一个隐含的前文本。而舞台空间则多是经历改造后的工厂、社区、院落,人物多是从旧时代走进新时代的民众,戏剧情节往往也与历史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老舍剧作的变革意识首先体现为新旧时代大背景的对比,他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受到这种思维模式的引导,把对新时代的颂赞建立在对旧时代的批判之上。

    2.生存环境的对比

    生于斯长于斯的老舍对于北京有着如数家珍般的熟悉,从老舍作品中可以考证出来的具体详实的北京地名就达四百多个,所以对于这个城市的外在景观,老舍始终记忆犹新。与其他现代作家的北京记忆书写相比,老舍的笔墨更多地依托于外在环境,聚焦于城市景观,所以在阔别经年之后回到新的北京城,老舍对整个城市面貌倍加关注。而老舍的环境关注较多地采用了以所见“新貌”与记忆旧貌作对比的方式。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我热爱新北京》一文就感叹于北京城“旧貌换新颜”的三大工程:下水道的整修使“下雨是墨盒子”的道路变得清洁干净;原本污秽的小巷与院落处处“收拾得干干净净,再没有一点积垢”;灯水的供应充足,不再是“停留在七百年前的光景”。①而在新中国重要的对外刊物《中国建设》上老舍则用英文写作了“Living in PeiKing”《(住在北京》),郑重向全世界介绍中国首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并预言“北京将成为人们居住的更美更好的城市”。②这样一种对于城市面貌的关注热情一直持续着,直到 1954 年即老舍从国外回到北京居住的四年之后,他依然还在为生存环境变化而感动着,连声赞叹:“自从定为新中国的首都,五年来北京起了很大的变化。它已不是我幼年间所看到的北京,也不是前十年的北京;甚至于今天的北京已不是昨天的北京!北京天天在发展,一天比一天更美丽,更繁荣,更可爱!”③其实,老舍持续的环境关注决不是某种审美偏好,自小就长在穷人院落里的老舍见识的是老北平“脏乱差”的居住环境,所以新北京的干净整洁怎能不给他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呢?生存环境的改观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也为精神意识乃至文化文明的革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北京城市景观变化会如此深刻地烙印在老舍的文化记忆之中,成为其挥之不去的城市印象了。这种文化记忆转为话剧书写的典型个案即为《龙须沟》。尽管这部政治意图明显的剧作彰显着市政建设的功绩和新政权革故鼎新的气势,被认作是“北京解放的象征之一”④;但是仍然应该肯定的是剧作家本人对于环境变化的直观感受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冲动,因此即便是“听命”之作也是“有感”而“听命”,“乐意”而为之。改造工程本身及其将要带来的变化都令老舍心动不已,他无限欣悦地期待着即将出现的新貌,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记录城市的变迁,“写此二剧(《方珍珠》与《龙须沟》),我得到向来没有过的创作上的愉快与兴奋。”⑤因此,《龙须沟》花费了大量笔墨做舞台场景说明,比较工程建设前后环境的改变。老舍把翻天覆地的现实凝练于舞台,通过历史前后社区环境的变化来印证社会“变革”的伟力,不断复现着记忆中一幕幕连续变化着的城市影像,真实环境与舞台镜像重合投影到了老舍的心里,他也正是藉由舞台创作一步步追寻着自己深深眷恋的城市印迹。

    3.人物的对比

    不管是小说还是剧本创作,老舍最擅长的都是写人物。在剧本构思之初,他最先想到的多是那些活跃在舞台上的人物,剧本完成之后最令他满意的也多是人物塑造。“一切翻天覆地的事都是人干出来的,体验生活首先要观察人。我写的戏也许故事性不强,可是总有几个人物还能给人一些印象,因为我在构思的时候是先想到人物,到心中有了整个的一个人了,才下笔去写。”①确实,老舍的北京记忆离不开鲜活生动的北京人,尤其是居住在杂院里小巷间的“老北京”,一直都是其文化记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老舍话剧所塑造的“北京人”,一面承袭着老北京“本分、和气、正直,自有一种精细和成熟;勤快而讲究体面”的历史文化秉性,另一面也因由变革意识的引领而生发出新的文化个性。老舍小说中的“北京人”具有更多的文化稳定性,多是“一种生活重心不会随着政权更替而改变”②的守成者;但在其话剧作品中则不然,北京人的生活重心不断随着政治历史风云的变动而变动,不仅外在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在变化,内在的精神意识也在随之改变。老舍深切认同“妇女解放”的新时代主题,因而特别注意到了“变化最突出的是妇女。”③敏感于“变化”的老舍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依据不同的年龄特征,大致可以分为老、中、青三种类型。由于年龄层次、经验遭际的不同又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对于“变迁”的反应各不相同“,变迁”作用于他们的个体影响也不同。考察发生在她们身上的“变化”即能投射出其背后的时代大背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妈妈”们尽管有着好品德,但却“守旧因袭”,只有在不断感受和真实经历后才能接受和认可新时代,因此,发生在她们身上的历史变化总是缓慢而微小的。与老妈妈们相比较,话剧中的中年妇女形象算是“新旧”参半的人物,一面依旧保持着旧时代的某些生活习惯,另一面又不断受到新时代的影响,比较易于接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信仰观念的改造,所以这一类女性群体的“变化”最为显着。老舍话剧所反映的中年女性的解放主要是指她们从家庭生活的负累中解脱出来,从专事家庭劳作的主妇转为与男性一样平等参与社会生产建设的劳动者,其社会角色和职责范围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相应的,从家庭走入社会的中年女性也在社会集体中得到了尊重认可。中年女性的解放一面显示了北京女人固有的执着与干练的文化个性,另一面在新的文化语境里,“解放”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努力挣脱家庭束缚的闯劲与积极参加社会生产的干劲,时代赋予个体生命高度的自信、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力量。相对老年和中年女性,剧作中青年女性角色塑造相对单薄。往往只抓住她们身上的虎虎生气和敢闯敢干的行动力,较少呈现其思想行动“变化”的过程;而这种缺少变化的角色塑造也许缘于她们本身即被认定为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作为守旧者的对立面而存在,其本身即是“变革”的文化符码。总之,经由塑造具有差异性和个体感的系列人物,老舍话剧在不同层次和角度上依旧诠释着“变革”的时代文化主题。

老舍代表作范文第5篇

1、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2、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期刊更多

老区建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扶贫办公室(老建办);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老区建设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