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舍猫

老舍猫

老舍猫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舍;《猫城记》;国民性;人格

诺贝尔文学奖在20世纪60年代曾青睐老舍先生,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老舍先生却以投太平湖自尽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大奖擦肩而过了。这一消息震惊国内外,就在前一天,老舍先生遭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侮辱,这让他至死都想不通。其实,对于他来说,眼前的一切算不得陌生,早在30多年前在一部作品中他就创造过一个如此荒诞的世界,只是没想到多年以后书中的一切竟能成为现实,更没想到自己会被它逼得走投无路。这部作品就是给老舍带来不尽噩运的《猫城记》。

小说里的猫国是火星上的一个国度,叙事者“我”与朋友去火星探险,飞机失事,朋友殉职,“我”幸免于难,但却目睹了猫国亡国灭种的大灾大难。小说以“我”在猫国的亲身经历为线索,讲述了猫人这个不可救药的民族的衰落史。作者创造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民族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读者从这些活生生的猫人身上,不难看到自己民族的影子。《猫城记》全书27章,大致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1―10章为初识猫人,地点是在猫城外的“迷林”种植地。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在火星遇难,之后通过与大蝎的相识与交往初识猫国。猫人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史,从前如何不得而知,自从五百年前外国人带来迷叶、四百多年前皇帝把迷叶定为国食以后,猫国的堕落却是实实在在的。作者开篇即提出一个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迷叶。迷叶能使人的神经麻木,处于幻想状态,长期食用它,人们就会变得身体虚弱,并逐渐丧失劳动能力。那么谁来种树呢?像大蝎那样的政客兼军官、地主,靠种植迷叶维持势力,他们不能不种树,因为“不种便失了一切势力。作政治需要迷叶,不然便见不到皇帝。作军官需要迷树,它是军饷。作诗必定要迷叶,它能使人白天做梦。总之迷叶是万能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猫人们的贪懒,充满惰性。

通过这样的叙述读者马上能从迷叶联想到曾经几乎毁掉中华民族的鸦片,不错,两者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迷叶是猫国的国食,几乎所有国民都以它为生。猫人们的一切智慧和才能全用在争夺迷叶上,全国上下被迷叶搅得毫无廉耻,互相残杀。食了迷叶的猫人更加懒惰、麻木、糊涂,社会一片混乱,致使外国人入侵时不战自败。老舍笔下的猫国正是当时中国的变形,猫人身上的种种劣性不过是中国国民性的夸张表现。老舍把猫国的病因指向了人格,他认为这也正是中国现实症结之所在。

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十一章是过度,是写“我”第一眼看到猫城的触目惊心的感觉,“一眼看见猫城,不知道为什么我心中形成了一句话:这个文明快要灭绝!”这是认识猫城文明的“纲”。是全文不可少的一个过度。

第12―22章是作品的主体部分,地点转至猫城,通由自己的体验、观察与探究一步步地见证猫国文明必死无疑的命运。

到了猫城我见到了大蝎的儿子小蝎,他是这个国家唯一醒着的人。通过与他的对话我们看到了国家的支柱――青年们的状态,但却嗅到了文明灭绝的味道。我把我的视线投向了这个国家的希望――孩子们的身上,“我心中有了一点欢喜,猫人们总算还有一点好处,没忘了教育他们的孩子。”这样这个国家还是有希望的。可是猫人的小孩是什么样子的呢?“脏,非常的脏,形容不出的那么脏;瘦,臭,丑,缺鼻短眼的,满头满脸长疮的。”这些外在的特征昭示了他们内心的不健全,信仰的虚无,价值理念的模糊。学校里校长训话:“今天是诸位大学毕业的日子,这是多么光荣的事体!”没有人能相信这些又脏又闹的小孩子竟然大学毕业!再听听那个脸瘦的像干倭瓜的教师的讲话吧:“诸位,请不要忘了校长和教师的好处,有钱有帮点钱,有迷叶的帮点迷叶!诸位大概都知道,我们己经25年没发薪水了!诸位……”一歪身坐在地上。接着就开始发毕业证书,方法是;随便拿,因为大家都是第一,不必分先后。这荒诞的一幕令我们不敢相信,政府拖欠教师工资,教师向学生索要财物。作者本意是想用这种不可思议的丑恶现象来警醒猫人,可是讲述寓言的老舍万万想不到许多年以后,他用笔杜撰的荒诞竟会成了他那“光明中国”校园里流行的潜规则。教育的的失败将猫国最后的希望打的连影子也没有了。如此的猫国教育让人愤恨。我们不禁想到:怎样的昏庸的政府才会导致教育堕落至此!

第23-27章是作品的结局――外国人入侵,猫国亡国。猫国如此软弱、愚昧和混乱,外敌当然要来入侵了,于是矮人来攻打猫国了。面对外国的入侵,猫人们又是怎样应对的呢?在大蝎家里,我看到了猫的政客在商量对策,但是沉寂如一滩死水,直到有人提议找几个陪陪,政客们才算全活过来。外交部长对入侵者除了空言抗议别无他法。所谓外交者,就是无论发主了什么事都送去一块写着“抗议”的石板,此外最高的国策就是逃跑。百姓们也都忙着结婚――省得女的给兵丁毁坏了;皇帝官员们忙着逃命,不到一天,猫城里做官的全走净了,而且皇上下旨“军民人等不许随意迁移,只有皇上和官员搬家”;军队呢,敌人在西边军队往东去――东边平安。而学生们呢,“对着一块大石头,上边写着几个白字:‘马祖大仙之神位’”,然后大家一起喊:“马祖主义万岁!大家夫斯基万岁!扑罗普落扑拉扑万岁!”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我见到了小蝎的朋友大鹰,他想用自己的头来换取猫兵们上前线做战,我感到了一点希望,可是第二天,“看头去”成为猫城中一时最流行的三字,并因看头“已经挤死了三位老人两个女子。没有人问:这是谁?为什么死?没有。我只听见些:脸上的毛很长。眼睛闭上了。只有头,没身子,可惜。”猫国人的麻木快要使我窒息,我突然庆幸大鹰的死,“和这么一群人一同活着有什么味呢”。这些丑恶行径,哪里是发生在遥远的火星之上?它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切反动统治者的共同写照!这无疑是有其现实指向的,异族矮兵暗指了日本侵略者。但这个结尾有其更为普遍的寓言性或警世意味:它断言,如果一任这种民族劣根性的发展,必然导致亡国灭种。“武力缺乏永远不是使国际地位失落的原因,国民失了人格,国便慢慢失了国格。”因而,《猫城记》敲响了醒世的警钟。

要想更深刻的理解《猫城记》这篇小说,我们还必须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窘境,军阀混战腐败,异族武力侵略,民族岌岌可危。而又在此时又发生了“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日寇的入侵和的绥靖政策给整个国家带来灾难和危害,老舍身临其境,忧患日深。中国共产党此时请来了共产主义和苏联革命,但民族劣根性未除,任何好的东西可到了中国都沾染了封建习气,成了不伦不类的怪物。作为一个深爱着自己民族的现代知识分子,老舍惟一的方式是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来揭露现实,让国民充分认识到整个民族生存的严峻,借此来激励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凝聚起民族的力量,共同对外。《猫城记》就是在种时代氛围中应运而生的。那时的老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他对于国家社会的看法完全出自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很少受政党或派系的条条框框的左右。书中关于革命的描写非常值得研究。文中的一些字眼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中国的现实。比如“大家夫斯基”、“哄”、“红绳军”等等自然让人联想到共产主义、红军等等。其实,相似的不仅仅是这些名称,老舍在书中的关于革命的讽刺恰中现实的要害。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如照搬照抄别国的革命理论,不与国内实际结合,革命队伍缺乏应有素质,把革命当作起哄,甚至有人把革命当作挣钱的职业……这些革命的弊端并非老舍的凭空想像,而是他对于革命现实的敏锐观察与冷静分析后的夸张的艺术处理,也是他根据所谙熟的中国国民性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合理推断。书中有些段落和日后的“”有诸多地方不谋而合,这也是近年来争论的一个焦点。这样惊人的相似是巧合,还是预言?老舍只是作家,恐怕没有预言的本领,这种惊人的相似只能说明作者对于中国国民性把握得精准与透彻。

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关怀的伟大爱国作家,老舍不断求索国民灵魂的特质和使命,使其作品具有厚重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富于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丰富的文化意蕴。老舍的猫人是在文学里,我们才是在生活中,文学中的悲剧自然未必会在现实中上演,但却如警钟在那里刺耳地长鸣……

参考文献:

[1]《老舍选集・自序》[M].开明书店,1951,8.

[2]给了我文艺新生命[N].人民日报,1952-5-21.

[3]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M].开明书店,1951,9.231.

[4]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M].作家出版社,1955.272.

老舍猫范文第2篇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好:

我是-------,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猫》,我将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讲述第一课时的内容。

《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专题下的第三篇文章,文章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是老舍先生,人们称老舍先生为语言大师、幽默大师,本文充分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优美朴实、幽默亲切、“京味十足”。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3.了解作者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表达方式的异同。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为: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领悟不同作家表达方式的异同。

下面我分四个板块谈一谈具体的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以趣导学,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猫的各种图片,以此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再通过课件出示描写猫的诗句,最后一张落脚在王冕的《画猫图》:“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由王冕对猫的喜爱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过小组讨论、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解决字词疑难。设置识词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老舍笔下的猫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认真思考,教师适当加以引导,总结出“老实、贪玩、尽职、勇猛……”等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看这些表现性格的词,你有什么疑问。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学生的意愿,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提问,引导交流看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板块:细读品味,感受特点

抓住“大猫古怪,小猫淘气”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探究。

首先读1-3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古怪”特点的语句,反复朗读,体会用词的准确及字里行间的情感,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蹭”、“小梅花”、“丰富多腔”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接下来屏幕出示“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它若是不高兴啊……”等带有语气词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第三步完成关联词填空,体会“任凭……也……”“一连……就……”“非……不可”等词语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猫的古怪。

请允许我以“丰富多腔”一处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学生找到这一关键词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这“丰富多腔”该是怎样的呢?这“丰富多腔”的唤声里又表达着猫怎样的心声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课前老师安排的不同作家笔下猫的形态,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就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富起来。继续引导学生想一想:老舍先生是怎样将猫的“丰富多腔”写具体的呢?在他的眼中,这猫的叫声都是如此的丰富多腔,如此的惹人怜爱,老舍先生又该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书写的呢?学生很自然地就能体会出作家的心境,然后再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

经过这个“读—品—议—读”的学习过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的形象会更加鲜活,更具灵性,学生不但读懂了语言,也读懂了藏在语言文字中的丝丝爱意。

那么,我会引导学生在第二课时读第4自然段,用上述方法感受小猫的聪明淘气、活泼可爱。

第四板块:深化课文,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回忆“上课伊始,老师给你们展示了王冕的《画猫图》,那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在头脑中能否勾画出一幅《画猫图》呢?”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结合《白鹅》《白公鹅》《猫》中的文段,试着说说不同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设置问题:老师不喜欢小动物,觉得它们太麻烦,你能说服老师吗?为了使你的说法更有说服力,建议你用上刚才几位作者的语言和方法,将此作为本课的作业。这样读写说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猫

老舍

古怪淘气

老舍猫范文第3篇

张乃成出生在江苏灌南县张店镇宋圩村。18岁便只身一人来到重庆。他做过花工、泥水工、清洁工,后来又摆地摊卖过塑料制品。

1992年底,工作无太大起色的张乃成准备回老家种庄稼时,经伯父朋友的介绍,他来到重庆市动物园当上了花工。

1993年夏,动物园熊猫馆的12岁母熊猫“新星”第一次当上了“妈妈”。因人手不够,张乃成被领导安排去当了照顾它的杂工。

张乃成的熊猫“爸爸”生涯自此开始。

因为自己是农民出生,能有这么一个“饭碗”不容易, 张乃成比其他人更多用了几分心。

伺候熊猫“坐月子”可没那么容易。“新星”的笼舍没安空调,夏天,它热得焦躁不安,张乃成每天要花几个小时搬来七八十公斤冰块,打着光脚,蹑手蹑脚轻轻码到它的笼舍四周。每天还要洗苹果、兑牛奶、冲麦片给“皇后”增加营养。再轻轻打扫笼舍,铲走粪便。

因为细心周到,大家对这个农民工另眼相看。

“新星”坐完月子,张乃成被继续安排在熊猫馆干杂活。

已经对大熊猫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张乃成不甘心只是打打杂,当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他想成为一名专业驯养师。

张乃成请教专业饲养员,细心掌握大熊猫的特性、饲养知识、护理办法和驯化手段。他还借来大熊猫饲养和驯化方面的专业书籍系统学习。

张乃成的勤劳、扎实、刻苦钻研精神,受到了驯养总工程师、熊猫馆馆长郭伟的赏识和器重,她聘用张乃成为饲养员,签订了长期劳动合同,还将“希希”、“新星”两只体质弱、性情较为温驯的大熊猫交给他独立饲养。

张乃成欣喜若狂,他终于从普通的农民工成为了“正规军”,当上了熊猫“爸爸”。

■ 他是熊猫的好“爸爸”

1995年8月,就在张乃成当上“爸爸”后不久,17岁的“希希”很快要做“高龄妈妈”了。

这是“希希”第一次当“母亲”,也是张乃成第一次给大熊猫“接生”。

张乃成把家搬进了熊猫馆,白天一直守候在“希希”身旁,晚上,就端一大杯浓茶坐在笼舍边。瞌睡来了,他拧开水龙头猛浇脑袋;肚子饿了,就嚼饼干充饥。就这样,他艰难地等待了八天,腰酸背痛,头晕脑胀。

8月16日早上,张乃成出笼舍来透透气,见另一只大熊猫“新星”饿了,便去抱了竹叶喂它,又给它冲澡,打扫笼舍。

这时,郭馆长脸色铁青地找到他:“‘希希’都生产了,你为什么不守在它身边?你不知道熊猫生产时,大小熊猫都很危险吗?”

最后,两只小熊猫没吃上初奶,加上肺部感染,双双死去。

两条生命,两只无价的“国宝”啊!张乃成失声痛哭,要求馆长处分他。

“你是初当熊猫‘爸爸’,经验不足,不能全怪你。”馆长没有责罚他,一席鼓励让张乃成重新找到了信心。

此后,张乃成在喂养“新星”和“希希”时,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吃住玩乐、驯化表演、生育带仔、生疮害病,他都照顾得细致入微,甚至十天半月不回家。

“新星”在他接受饲养前,体质差,期短,到“中年”了(11岁)还没有“子女”。张乃成很心疼这个“孩子”,他每天开小灶,用鸡蛋、牛奶、麦片和水果配置不同的食物,调动“新星”的胃口;定期消毒杀菌,定期给“新星”洗澡,梳理毛发;带它到户外训练,锻炼身体。

不到一年,“新星”就变了模样,长得膘肥体壮,毛色油亮,还能爬树、攀梯、玩水球,成了“明星宝贝”,特别惹人喜爱。

■ “熊猫生育专家”

熊猫繁殖不易,成活率极低,所以,大熊猫的繁殖就成了驯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只有高中文化的张乃成主动跟熊猫专家郭伟和其他几位老饲养员学习,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研究熊猫的反应。通过分析比对,张乃成终于掌握了不同熊猫的时间和规律。

这位细心肯钻的小伙子成了动物园的“熊猫生育专家”。从1995年接受饲养重任以来,张乃成成功帮助四头母熊猫成功并怀孕,共产仔八只。

2006年9月,“娅娅”进入预产期。张乃成受命“接生”后,就24小时守在“娅娅”身边,随时监测温度、湿度。

不到一个礼拜,张乃成双眼通红,痔疮发了,流血,将裤子和坐的板凳染得绯红。

9月5日凌晨,温热的天空“哗哗”地下起了雷阵雨,闷热的动物园一下凉爽起来。张乃成忍不住想打瞌睡。但一想起第一次“接生”的失败,张乃成急忙用手狠掐自己双腿,赶走瞌睡。这时,“娅娅”开始焦躁不安,不停地叫着抓挠木板,还将食物踢到一边。凌晨四时许,“娅娅”跑到笼舍外,四脚朝天躺在人行天桥下。张乃成急忙拿起雨伞冲过去给“娅娅”遮雨,自己却淋在雨中。

半个小时后,一个小老鼠大的粉红色肉团滚落下地,“咕咕”地叫着。“娅娅”轻轻捧起自己的幼仔,将宝宝放在自己柔软的腹部,不断舔舐。这时,张乃成发现“娅娅”还在不断地喘着粗气,一会坐,一会躺,并不时发出吼叫声,显得十分不安和痛苦。经验告诉张乃成,“娅娅”有可能还要产仔!他急忙拿来消毒水和毛巾,给自已的手消毒,准备再次接生。六点多,张乃成终于帮“娅娅”接生到第二个“孩子”。两只熊猫幼仔健康地活了下来。

经过不断的总结摸索,张乃成有了一整套熊猫繁殖、饲养的经验。最让张乃成自豪的是,他饲养的26岁的“新星”,成了全世界产仔最多、生育能力最强的“英雄妈妈”!

■ “他跟熊猫比亲人还亲”

一晃,张乃成进动物园工作已有15年了,他从一个普通的花工成为了熊猫饲养专家,这其间的酸甜苦辣难以尽言。

结婚以前,他把动物园当成自己的家,天天守着大熊猫“孩子”。

结婚生子后,一年365天,他300天都吃住在熊猫馆里。老婆嗔怪道:“在乃成心目中,大熊猫的分量超过了我和儿子,熊猫牵着他的情,勾着他的魂!”

2006年2月,他看护的小熊猫“龙星”拉肚子,不愿进食。张乃成每天给它打针、消毒、量体温、化验大便,两个小时喂一次食物,五个小时喂一次药水。那些天,他每天都在笼舍里忙碌、观察,睡眠不足三小时,寒冷、劳累使他晕倒在笼舍边,最后高烧到41度,患上了急性肺炎。

送到医院抢救后第三天,他刚能勉强站立,就拔掉输液针,悄悄回到动物园,给生病的“龙星”喂食和量体温……

2007年5月26日,一头卧龙自然保护区来的公熊猫要跟“娅娅”配种,凌晨五时,他接到江苏老家打来的电话:60多岁的岳母病故,要他和爱人赶快回家。

老舍猫范文第4篇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在操场上玩“叮叮当当老鼠碰墙”的游戏。班里长得最高的同学——蒋辰其自告奋勇地当起了“老猫”,剩下的可都是顽皮的“小老鼠”。

游戏开始了,“老猫”定睛一看,有那么多令人垂涎三尺的“小老鼠”,立刻露出了凶相,张牙舞爪地朝“鼠群”发起猛攻。吓得“老鼠们”魂不守舍,四处逃跑。眼看“老猫”离我只有几步之遥,于是,我急中生智,把身体紧紧地贴在墙上,看到“老猫”脸上那气急败坏的神情,我心里乐开了花。当一只“老鼠”跑得大汗淋漓,“老猫”瞄准机会,猛地一扑,谁知“老鼠”灵敏地翻了一个跟头,害得“老猫”扑了个空,全身上下一身泥,十分狼狈!

最绝妙的要数“小老鼠”想出来的“肢体连接”法了。我们派出一个代表,手扶着墙,其他的“小老鼠”手拉着手站成一排,按照游戏规则,“老猫”不能碰其中的任何一个“小老鼠”。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松自如地战胜了狡猾的“老猫”。

不知不觉中,游戏在欢笑中结束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地心情,离开了操场。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A)区三年级:梁燕清

老舍猫范文第5篇

一、扣题引思,知“内容”

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提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或重点。引导学生揭示课题,从课题入手,对掌握文章思想内容、体裁和题目范围,把握篇章结构都有好处。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猫》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读题几遍并质疑问难。师:你读了题目后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猫怎样抓老鼠以及猫的生活习性。师:我们写动物一般都这么写,是吗?生:是的。师:默读课文,看看老舍笔下的猫是怎样的。生:是性格古怪的。师:有问题需要帮忙解决吗?生:猫的古怪表现在哪些方面?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抓住精读点,引导学生一步步探讨、自主学习、自读自悟。

二、开拓思路,议“疑难”

所谓“议”,即“认真研读、感悟、交流和议论”。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自读、感悟”变换思考的角度,敢于质疑,善于释疑,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究,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和感受。

如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猫》一文时,有的学生提出疑问:老舍先生写猫的性格是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猫高兴时温柔可爱,不高兴时一声不吭;猫胆小而又勇敢,这些地方不是自相矛盾吗?我肯定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并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生与文本的对话、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懂得了:这些地方看似很矛盾,但正是作者细致观察了猫,它的似乎矛盾又统一于一身的性格,恰恰突出了猫性格的古怪。通过讨论,大家的认识不断深化,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巧妙地引导学生解决一两个难点、疑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将他们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发现”。这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设置悬念,悟“情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式教学时机把握的原则。教学中带着启发性的问题去认识文章中所叙述的事物,去体会作者喜怒哀乐的感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

如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猫》一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中,全班同学都能异口同声说出:“表达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我是这样进一步设置悬念追问的:“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能举例说一说吗?”片段如下:

生1:我从“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和“绝不会责打它”这两句话中看出作者有多喜欢它,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脏兮兮的猫爪印”比作“小梅花”,猫搞破坏作者还不忍心责打它。

生2:我从“丰富多腔”“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这四个成语中体会到作者把“猫”当作“歌唱家”来写,可以看出作者喜欢猫。

师:作者除了把“猫”当作“歌唱家”来写外,还把它当作什么来写?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1:把“猫”当作“小孩”来写。我从“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看出,可见作者特别疼爱它。

生2:把“猫”当作“家人”来写。我从“出去玩”“不回家”看出作者把猫看作家里的一个成员,可见他是多么喜爱这只猫呀!

师: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老舍先生把猫当作孩子、家人、朋友来写,可以说,全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猫对老舍先生有没有感情呢?

生1:有感情,而且还很亲呢!

生2:有感情,而且还撒娇呢!

师:从哪里看出猫撒娇的样子?

生:“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很准确,写出了猫对主人“温柔可亲”还“撒娇”的样子?

生:“蹭”字。

师:请同学们翻开字典查阅“蹭”字是什么意思。

生:“摩擦”的意思。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你们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吗?

生1:“蹭”的感觉很轻、很温柔。

生2:有“撒娇”和“耍赖”的意思。

师:你们的感悟还很特别,一个不起眼的“蹭”字蹭出了人和猫之间的真情来。

以上环节,我紧紧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设置悬念,教师不作简单的答复,而是在学生疑而不解,思而不得其解时,稍作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再思求解,达到自读自悟的目的。

四、拓展实践,练“表达”

“练”即“导写”,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

相关期刊更多

老区建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扶贫办公室(老建办);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老区建设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