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范文第1篇

市南区于5月24日开馆的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黄县路12号老舍故居,是我国首家以现代文学名著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由老舍的儿子舒乙亲自任名誉馆长。“这是我国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也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名人故居的修复工程。今后要向全国推广这种模式,对我国的博物馆建设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是日,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如是评价。老舍的子女舒济与舒乙也用了“很像嫁女儿一样精心”的话,来表达他们对博物馆的钟情与感动,而博物馆所有的题字都由舒乙亲自题写。

“终生难忘黄县路6号(现黄县路12号)”。老舍夫人胡絮青曾在重游黄县路老舍故居时如此深情感慨。1934年老舍离开济南来到青岛,就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1936年春,老舍移居黄县路12号一楼,在此创作了光耀文学史的巨著《骆驼祥子》等多部作品。在青岛期间的岁月不仅是老舍一生中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之一,而且他也在这里收获了舒乙和舒雨两个孩子。所以,直到现在,舒乙仍自称是“青岛人”。

从大学路青岛美术馆正门斜对面的小巷步行2分钟,市声被隐在了外面,静谧的骆驼祥子博物馆安坐于此。门口的老银杏树,经历了近百年的栉风沐雨,见证着老舍一家温罄幸福的日子,于岁月流转问散发着淡淡的怀念,让博物馆浓郁的人文意韵暗香浮动。老舍在他的《樱海集》序中对这所庭院是这样描述的:

“开开屋门,正看邻家院里的~树樱花,再一探头,由两所房中间的隙空看见一小块绿。”如今,进的门来,依旧可以看到邻院探出的淡紫色泡桐花,闻到清新的花香。曾经的冬青树,被画龙点睛地穿插到整饰一新的院落,充溢着温情的绿意与宁静。

整个院落散发着《骆驼祥子》式的怀旧气息,无论屋顶翻新的普通红瓦,原色做旧的木质门窗,还是泛着淡光的青石板和暗灰色外墙采用新工艺刻意制造的复古细拉花墙面,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风格。门口的“祥子书屋”,老舍的头像和老北京的人力车夫雕像让整个博物馆的主题呼之欲出。

庭院东墙有《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茶馆》、《龙须沟》等八幅老舍不同时期代表作的陶版画。庭院西、南墙的二十六幅陶版画是选自著名画家孙之y先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骆驼祥子画传》,每一幅连环画中的人、事、物都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这也是《骆驼祥子》迄今为止最形象的解读。

老舍常常在作品中描写真实的行动路线,其中属《骆驼祥子》中的路线描写最精彩。祥子书屋西墙外有一幅《祥子行动路线图》,由舒乙亲自绘制,详细描绘了祥子行动的七条线路。跟随“祥子”逛北京城,让人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触模到正宗的老京味风情。

一楼老舍博物馆的序厅、版本厅、创作厅、艺术厅、青岛厅,摆放着从全国各地征集和老舍家人捐献来的与老舍以及《骆驼祥子》有关的珍贵的影像资料、展品实物,全面地展现了老舍在青岛的创作和生活,以及《骆驼祥子》这部文学名著的创作、发表、出版、研究等方面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整体结构的架构不仅匠心独具,而且还采用了多媒体、电子书、触摸屏等现代科技元素。这种亦古亦今、动静结合的展示,让游客淋漓尽致地感受到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人文价值与骆驼祥子博物馆“让历史建筑有了更多尊严”的魅力所在。

难能可贵的是,展厅中有很多展品都属于极为珍贵的精品、孤品。比如,版本厅集中展示了40多个版本、300多种不同语言、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骆驼祥子》版本。

有意思的是,这里还展出了鸳鸯螳螂拳的的后代掌门人孙日成先生捐赠的兵器。老舍当年的武友、岛上一代宗师毛丽泉掌门曾与他在青岛有一段以武会友的交往。他们二人赏析文章、切磋武艺留下了~段佳话。这个细节也颠覆了老舍“文弱书生”的形象,让一个“文武兼备”的老舍更丰满。

创作厅原是老舍当年创作《骆驼祥子》、《文博士》、《我这一辈子》的房间。如今,复原了他创作的情境。厅内展出的由舒济捐赠的《骆驼祥子》手稿(复印本)是首次亮相。老舍用过的眼镜、毛笔、印章、花盆等物品和老舍悼唁傅抱石先生的真迹、胡絮青在97岁高龄去世前所做的最后一幅画作,都令展厅大放异彩,平添了无限的厚重底蕴。艺术厅大屏幕播放的是老舍纪录片,以及不同时期的话剧、电影、电视剧、曲剧的剧照、资料。四个小屏幕分别是话剧、电影、京剧的影视资料,观众可以现场收听观看。老舍穿过的衣物,被精心地陈列在玻璃橱柜里,看上去那么亲切。

青岛厅全面展现了老舍在青岛的印迹。这里有文史家鲁海先生捐赠的胡絮青的画作、有舒乙的画作精品、有当年山大的校刊和《月牙集》、《我这一辈子》等老版本和老舍去世前7个月的原声光盘。舒济看到当年她在这个小院里的童年照片,感慨万千。

老舍喜茶、爱茶。他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便是喝上三通茶。博物馆的二楼和三楼就专门设置了“老舍茶馆”。走累了,可以到此小憩,品味飘散着书香与茶香氤氲的雅致情调。

5个古香古色的茶室,分别用《樱海集》、《蛤藻集》、《东海集》、《避暑录话》、《月牙集》等老舍创作的文集命名。茶室依照民国时期的装修风格布置,老舍书法的摹件悬挂在墙上。老舍文采的另一种展示,从70多年前的怀旧氤氲中缓缓流出。“每一个茶室都不需要摆花,因为窗外都是春色”。老舍茶馆馆长赵成华如是说。喝壶清茶,享受高雅而宁静的书卷气,看窗外毗邻的老房子和老银杏树斑驳的树影,想象着老舍当年在这幢房子写作的那种状态,丰沛缠绵的老青岛风情和百传干折的老城区情调,让心情和旅游变得柔软。

沿着蜿蜒的木质楼梯继续上楼,是小巧精致的三层阁楼。修日如旧,除了必要的加固,这里没有做任何改动,使得这里成为青岛上世纪30年代老房子架构的经典。房屋保留了原有的工字梁结构,老木头只是经过了重新打磨,当年的老铜钉还在,穿越时空的沧桑感不期而至。午后的温熙阳光从老屋的窗户细碎地投射进来,洒下了无边的情致与浪漫。在3个雅致的日式榻榻米茶间里席地而坐,最适合游走的年轻人在此感受青岛老房子的怀日味道。

老舍故居范文第2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文化集聚地,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他们在此居住、著书、讲学,这其中,就有老舍先生。

与大学路相邻的一条僻静的小巷,巷中一栋门牌为12号的德式两层楼房,充满了故事。黄县路12号,《骆驼祥子》诞生之地,老舍先生的故居。一幢房子,一座院子,一位名人和他与这座城的故事,不需太多理由,已经让它大名鼎鼎。作为一个传承历史与人文的文学博物馆,这里详尽地“诉说”着老舍先生和《骆驼祥子》的故事,静静欣赏着,时而融入到祥子的故事,时而遐想到大师生活的场景。

虽然,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并不太长,由1935年底住到1937年8月13日,大概也就630天的样子,然而在这段日子里的创作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除了《骆驼祥子》之外,他还留下了340多篇其他作品,其中包括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散文《想北平》等代表作。青岛,是老舍写作生涯最闪光的转折点,在离开青岛之后的岁月里,他不止一次地陷入对青岛时光的沉溺,他在自传中,喃喃自语道

“安静,所以适于写作,这就是我舍不得离开此地的原因。”

青岛时期,是老舍先生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推开两扇铁艺花式铁门,走进去,你能感受到老舍一家当年居住时的院落风情。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因老舍先生生前喜爱花草,而栽种着各种花草树木,前院中间的圆形花坛中,还立着一尊老舍先生半身铜像,“祥子书屋”里摆放着各种纪念品和相关书籍。院墙上,由老舍之子舒乙先生亲自绘制的“祥子拉车路线图”极具学术价值,其旁边的《骆驼祥子》连环画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小说中的关键场景,墙前拉车前行的骆驼祥子雕像更是栩栩如生。

老舍故居范文第3篇

关于作者―――老舍先生在八年抗战中

百万字作品《四世同堂》,是新中国百年来最好的百部作品之一,它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北平沦陷到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整整八年中,发生在北平城里的桩桩件件令人哀伤、激愤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发出了一声震惊世界的炮响,当时的老舍先生正在山东齐鲁大学教书。这一声炮响不仅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也改变了老舍先生的生活。

11月份,天气转凉,留在济南的老舍一家仍然没有明确去向。故乡北平已经沦陷,去其他地方孩子又是拖累,当时最小的孩子才三个月,最大的也只有四岁。学生走光了,教员也走了一多半,往日充满朝气的齐鲁大学校园如今只剩下寥寥的几户人家,那种警报声间隙中的安静,可怕得仿佛要叫人窒息。老舍先生看报、打听消息,为江河破碎而自己又报国无门感到着急。当时他最担心的就是济南会突然被敌军包围。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活捉当俘虏,让自己失去被视为生命的民族气节。这种复杂的心绪终于让他下定决心立刻出走。

离开济南的那一天是11月15日,黄昏的时候,伴随天空突然出现的红色闪电,爆炸声惊天动地。老舍先生提着一只小箱,拿了五十元钱,匆匆地跨出了家门,开始了八年的流亡生活。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由一位教授、学者、作家,变成了一名高举抗战旗帜,四处拼杀的抗日战士。

在武汉,在重庆,老舍先生以手中的笔作武器,写小说,写话剧,写鼓词,完成了大量的抗战作品,用行动实现了要为抗战竭尽全力的诺言。

1943年底,老舍先生的家眷从北平逃到了重庆,全家人在重庆附近的北碚定居。1944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抗战到了决战阶段。老舍先生的创作也进入了新的时期,他决定暂时放下话剧和曲艺,开始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

这是一部计划一百万字、三部曲的大部头作品,老舍先生希望以这部作品作为献给抗战文艺的纪念品。为了专心创作,他甚至公布了名为《磕头了》的安民告示,谢绝各种拉稿和小文,排除一切干扰闭门著书。他要在这部作品中对抗日战争进行深刻的反思,要从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以及历史赋予的巨大内聚力上去挖掘,为什么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又为什么泱泱中华民族会让日本践踏得如此悲惨。

老舍先生把故事的背景设在他自幼长大的北平城小羊圈胡同里,绘了一张小羊圈胡同的全景草图,他要让祁老太爷带着他的四世同堂和小羊圈邻居们一起,登上抗战八年的历史舞台。

关于背景―――小羊圈胡同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小羊圈胡同是这样进入读者视野的:“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它不像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像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进了葫芦脖子,走了十几步,忽然眼睛一明,你看见了葫芦胸。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三倍,这便是葫芦的肚了。”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幼时所熟悉的地方景物,即一木一石,当追想起来,都足以引起热烈的情感。好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最熟悉的社会和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产生好的作品。”(老舍《景物的描写》)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让老舍先生把《四世同堂》如此恢弘的作品的背景落在小羊圈这样一条小小的胡同里。

小羊圈胡同,如今已经改名为小杨家胡同,位于北京新街口南大街的路东。这条胡同的特点正像老舍先生所描写的那样,弯弯曲曲拐了五道弯。胡同口的宽度不足1.4米,中段有一块被老舍先生称作“葫芦胸”的开阔场地,其中的八号小院就是老舍先生的家。1899年2月2日晚上,老舍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小院里的一户满族正红旗的贫苦家庭里。

小羊圈,这三个字似乎就意味着这里是穷苦人聚集的场所。的确,在上个世纪初,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下等人。幼年丧父的老舍先生14岁之前就是在这样贫困的环境里生活的。穷,但邻里之间透着和气。从童年到少年,小羊圈里的草木砖瓦已经渗透到老舍先生的血液里,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多少年后,每当他想起故乡的时候,脑子里马上出现的不是京城的高大红墙和巍峨的宫殿,反而小羊圈里的破门楼、老槐树,还有可亲可近的邻里乡亲常常出现在他的梦境里。所以在他下笔写北平的时候,往往要把自己的故事和人物安置在让他难以忘怀的小羊圈胡同里。除了《四世同堂》,在1937年的小说《小人物自述》中,在1962年的小说《正红旗下》中,甚至在《骆驼祥子》、《茶馆》中,读者都能看到小羊圈的影子。老舍先生在创作中似乎有一种缱绻的小羊圈情结,难舍难分,他要以这里为地理背景和活动舞台,上演一幕又一幕20世纪上半叶苦难中国的悲壮史剧。

关于作品―――第三卷《饥荒》的奇特经历

《四世同堂》共分三卷,第一卷《惶惑》,第二卷《偷生》,第三卷《饥荒》。1945年作者为《四世同堂》出版写的序中这样写道:“假如诸事都能‘照计而行’,则此书的组织将是1.段―――一百段,每段约有万字。2.字―――共百万字。3.部―――三部,第一部容纳三十四段,二部三部各三十三段,共百段。”根据出版实际情况,《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分确实是“照计而行”的,各有三十四段和三十三段,第三部《饥荒》本应有三十三段共三十三万字,但从1950年的版本和1980年的版本看,只有二十段和十三万字。而且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四世同堂》手稿也只有一、二卷,作者在写第三卷《饥荒》的时候,特别是在出版的时候,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

目前保存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四世同堂》手稿,是十二本用牛皮纸做封面,墨笔恭楷竖行书于手工纸上的第一、二卷。据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介绍,父亲从英国回国以后一般习惯用钢笔写作,《四世同堂》是抗战时期父亲在重庆北碚撰写的,当时纸张紧缺,只能找到粗糙的手工纸、草纸,父亲不得已改用毛笔写作。由此也为我们意外地留下了一份堪称文物的漂亮的手稿。为了方便写作,老舍先生特意选用了一方当地产的拙厚朴实的砚台,虽少装饰,但面积大,非常实用,磨一次墨足够写一上午。这方砚台老舍先生去美国之后,赠给了一位北方老乡冯先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冯先生又将此回赠给老舍先生的夫人。(舒乙:《老舍先生的砚台》)

保存下来的两卷手稿,所用的稿纸规格是280mm×360mm,每页20行,洋洋1000余页,老舍先生亲自将其装订成册,并编了号。或许是格外偏爱的缘故,小说发排之后,老舍先生特意要回了手稿,去美国,回中国,一直带在身边。“”期间,家人也对这部手稿分外珍视,左藏右躲,终于使这部手稿逃过劫难,留存下来。

在北碚,老舍先生每天勤奋地笔耕不辍,但因当时营养不佳,身体状况不好,每天只能写大约1500字,这使我们所看到的手稿字迹非常工整,极少有涂改的痕迹。当《四世同堂》写完三分之二的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了,人们兴奋地憧憬着新的生活,老舍先生也准备接受山东大学的聘书,回到离开八年的济南去教书。正在这时候,美国国务院向他发出了邀请,1946年3月,老舍先生和曹禺先生一起,作为中国作家赴美进行为期一年的讲学和文化交流。

这次出访,对美方而言是想借着《骆驼祥子》在美国畅销之机,谋求中国进步知识界的好感,如果有可能,换得一些有利于美国的宣传。中国进步文人对这次出访的态度也很积极,大家希望借此机会走向世界,扩大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把中国文艺,特别是抗战文艺的成就展示给全世界。

老舍和曹禺在美国一路演讲,转了大半个美国,最后在纽约定居。当时国内又燃起了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全面展开,身居大洋彼岸的老舍心急如焚,他要用辛勤的写作在另一个战场上为祖国效力。他谢绝了社交,在纽约城租住的两间小屋里完成了《四世同堂》第三卷《饥荒》和另一部长篇小说《鼓书艺人》。这些作品老舍先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交给美国人翻译。当时《四世同堂》的英文书名叫做《The Yellow Storm》(《黄色风暴》),在舒乙先生收集到的一封信中,披露了一段这样的事实:作品翻译者艾达・普鲁伊特先生曾经说,《黄色风暴》并不是由《四世同堂》逐字翻译过来的,甚至不是逐句的。老舍念给我听,我则用英文把它在打字机上打出来。他有时省略两三句,有时则省略相当大的段。最后一部的中文版当时还没有印刷,他向我念的是手稿。出版社的编辑们做了某些删节。他们认为有必要减少一些数字,以便压缩一下书的块头。对结尾没有做变动。(胡青、舒乙:《破镜重圆》)

老舍先生回国不久,《饥荒》首先在美国出版,当时《星期六文学评论》称赞《四世同堂》不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出版的最好的小说之一,也是在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1950年,老舍先生将《饥荒》交给《小说》月刊连载,而这次连载的版本就只有二十段,为不少敏感的读者留下了疑问,《四世同堂》是不是没有写完。

根据家人的回忆,当初老舍先生回国,确实把《饥荒》的手稿带回来了,手稿是用钢笔写在大十六开厚厚的黑纸面硬皮美国笔记本上的,本数很多,摞起来足有十几公分,《小说》上的连载就是以这部手稿为蓝本。既然带回国的是完整的作品,为什么在出版时却少了十几段的章节?对于这一点,老舍先生生前没有留下任何解释,于后人,也只能做些猜测罢了。

老舍故居范文第4篇

时间,总是很残酷地将生命画上句号。

瞬间,西行印度续缘到今天已一年余。陆陆续续,去印度的各个圣地都写了,唯独祗园精舍迟迟未提笔。回忆这天我们赶了好几个圣地,那是我们行走的第10天,上午离开涅庙后,中间经过毗舍离,下午赶到祗园精舍。

这里是我们为寻觅释迦牟尼佛生前所在地的最后一站。

原计划是27日离开菩提伽耶到祗园精舍,因前边的道路被当地罢工的人堵了整整两天两夜,两个无辜的过路人活活被打死。我们只能紧张地躲在酒店里,原计划去的圣地那烂陀、灵鹫山、王舍城都未去成。难以想象,佛陀、玄奘当年在这片土地上行走,他们的生死之旅,面临的是何等风险。

今天,翻阅着朱俣老师(已逝)50余年前出版的《玄奘西游记》。感慨1400年前玄奘西游取经,心智上也与我们在天竺为考察佛教造像艺术起源一样,经历了相同的艰辛。

在冥冥中,在消失的岁月中,人类一代又一代人不放逸寻觅的精神理想,同在天竺的时空下行走,为追寻着相近的目标,相遇在相同的地域。

玄奘,已经成为中国和印度文化交流史的一个象征。他不仅是一位大宗教家,而且是一位大旅行家和翻译家。1400年前,他渡过流沙,越过葱岭,跋涉千山万水走遍印度,中间经过17个寒暑。他的《大唐西域记》为中印文化交流史,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页!而朱老师的小说,又将玄奘的西域记,根据历史事实与地点,对比现代地点的名称,以白话叙事的手法作了忠实的陈述,描写得淋漓尽致,非常生动。朱俣老师小说中《渡恒河玄类瞻佛迹,筑精舍善施给孤独》的那段,他们的线路正是我们这次在印度所经过的遗迹,只不过我们行走的线路是逆方向而行。

菩提伽耶、那烂陀、灵鹫山、王舍城、巴特那、拘尸那罗这连在一起6个圣地相距都不远,今天我们坐着空调汽车便感觉它们靠得特别近,安排二三天时间就能考察完。而当年没有汽车,加上酷热,玄奘的取经历险倒真是够远、够辛苦的。

今天,我们将在印度祗园精舍拍摄的实景,与2500年前的资料对照,将各个时期中的文字记录、遗址实物、神话故事,立体地重叠、整理,然后再组合一起,比较着去想象,去细读……多么有趣。

我们、朱俣、玄奘――释迦牟尼。

在梵音中大家相遇。

(2)

很糟糕,偏偏驰名远近的祗园精舍,是我在印度的整个旅途中,最回忆不清晰的地点。

仿佛有点不敬,竟记不起它的特色?于是带着有点赎罪的心情,拼命地去想为什么?而细想也不无道理,现在的它与玄奘等历史资料中的记载差距太大了。

眼前这个偌大的,雕琢美丽且极为普通的公园,种了一些底矮的灌木和几棵高大的菩提树,铺设着平整的参访步道,茵茵绿草陪衬着洗刷干净的遗迹红砖。当然那几处散落的红砖遗迹,彰显了它的与众不同,比别的鸟语花香公园脱了点俗气,多了些神秘的底蕴和光荣的过去。比拥挤着来来往往朝圣的信徒和游客,坐立在香火萦绕之中涂以金身释迦牟尼像的菩提伽耶相比,祗园精舍倒是少了些金钱和商业的气息,但却显得太平淡了,淡得找不到它的个性。因出发前曾查阅资料,了解它是当年最繁华的佛陀修道之城。

真是天壤之别!今天的它,因曾经的衰败荒落,变化太大,难怪在我的记忆中对不上号。

是视觉疲劳吗?这是我们行走佛陀生前传道之路的最后一站,也可能是因为一路上看了太多太多类似的红砖遗迹。但跨入祗园精舍,放眼望去,它的寂静安宁,倒是可以感受到千年前佛陀住世时那种纯朴实修的气氛。

朱第十五回中写到:

从这里(舍卫国)往城南,便到了有名的“给孤独园”。(祗园精舍)这座给孤独园,驰名远近,是胜军王大臣善施为释迦佛建精舍的地方。释迦曾在这里住了25年,说法也很久,如《金刚经》、《阿弥陀经》,都是在这里说的。这里从前是一座大寺,玄奘去时,已经荒废,但见东门左右,立有大石柱二根,各高70多尺。左面一柱,上面镂着相轮;右面一柱,上面刻着石牛,都是阿育王所立,雕刻的十分精美。玄奘走进东门,抬头一看但见殿宇荒圯,只剩故基,独有一所砖室,巍然独存,中间供着佛像。据说从前胜军王说释迦佛升33天为母说法之后,心中异常思慕,听说出爱王曾刻有檀香佛像一尊,他就也造了此像。同时善施长者,又为佛买了这园,并在园中造了一所精舍,因为他乐善好施,哀恤孤独,所以有“给孤独”之称;太子逝多,又捐了园中的树木。世尊告阿难道:“园地,是善施所买;树木,是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合建了这所精舍。从今以往,应该叫它做逝多林、给孤独园。”这座给孤独园,名传远近,凡是佛教僧侣信徒,无人不晓。――《玄奘西游记》

眼前的祗园精舍,从四散的佛塔座台与僧房残基来看,它的过去确曾度过一段辉煌的时光。只是,如果你满怀思古之幽情,急于找寻佛陀在此烙下的生命痕迹,那么,你唯一能找到的只有深深的失落和莫名的怅然而已,因那座铺金建造的、原始的祗园精舍早已颓废消失,现有的所有残基都是后代王朝的重建扩充之作。

这里在民间最广为人知、引人感怀,就是祗园精舍兴建缘起的故事,玄奘、朱的文章都有提到:传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时,舍卫城里有一位家财万贯却仁慈悲悯的长者,名叫“须达多”,由于他乐善好施,经常济助贫苦的穷困人民,因此大家都称他为“给孤独长者”,意思就是“无可比拟的布施者”。有一次,他前往王舍城做买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巧遇到正居住于寒林丘家间的佛陀。听了佛陀说法的给孤独长者,当下就皈依了三宝,成为一名虔诚的在家居士,并告诉世尊他将终生虔敬供养僧团――包括衣被、饮食、房舍、床卧、随病汤药等一切所需,希望世尊能到舍卫城净住说法,让他的亲人朋友也能学习解脱的圣道。佛陀默然地接受了这位仁善长者的请求。

给孤独长者回到舍卫城后,立刻开始积极地物色合适的土地。此时,舍卫城南端一座美丽的花园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属于当时舍卫城王子特氏陀所有,于是给孤独长者直接向王子表明想要购买花园的心意。然而王子相当喜爱这座林园,又不想明白地拒绝这位仁厚的善良长者,就故意刁难道:“要买可以,但价码是铺满整座花园的金币。”王子打的主意是:任你再富有,也无法弄出那么多的金币来铺满我的花园吧!到时不必我开口,你就会自动打退堂鼓了!然而,虔诚的给孤独长者并未因此退缩。他打开家中的金库,变卖所有值钱的物品并换成金币,一块一块地铺在花园之中,最后,还差一小块空地未能铺满,但金币已用尽了。此时,祗陀王子来到花园中,告诉长者:“既然这块土地和旁边的树木都未被铺上金币,那么它们仍然是属于我的。不过,看到你如此诚心尽力,使我深深感动,这件事也算我一份,就用我的树木在这块空地上盖一座精舍,献给那智者吧!”就这样,由袱陀王子捐树、给孤独长者献地所造就的这座林园精舍,就普遍被称为祗树给孤独园,也称“祗园精舍”。早在公元前一二世纪时的印度古老遗址上,

就已经有描述这个故事的雕刻出现。因此,不论真相如何,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2000多年前,人们对于尽心尽力的护法者,就已极力赞扬与称颂,并有相当程度的憧憬与景仰了。

可是,这并不代表佛陀在舍卫城的弘法之路就是一路顺畅,事实上却正好相反。在传说中,佛陀在舍卫城受到外道诬蔑陷害的事例屡见不鲜,甚至比其他地方的干扰更多。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战遮女的谤佛”。

战遮女是一名笃信外道的女子,她因为见到佛陀在舍卫城的声望日益高涨,心中十分不服,于是设下一个计谋:她先请外道于城内四处散播谣言,说战遮女怀了佛陀的孩子,这个圣洁的大沙门原来是个伪君子!然后,在一次世尊为大众说法的正式场合里,战遮女在腰间绑上一只木盆,冲上讲台扯住佛陀,向大众宣称:“这个口口声声自称觉悟的人,使我怀了他的孩子,却又抛弃我、不认我,而你们竟然还会相信他的胡说八道,让他在这个台子上高谈阔论?”

就在大众将信将疑、议论纷纷之际,得意忘形的战遮女绑在腰际、假装成大肚子的木盆却在拉扯之间,哐当一声掉了下来,当场战遮女就在众人一片耻笑与谩骂声中,慌乱羞愧地逃离现场。一场原本可能会对世尊造成伤害的毁谤闹剧,就幸运地以喜剧收场。

从等级分明的印度教发展而来的佛教,因为强调人人平等,在开始时被斥为异端邪说,受到排挤打击,但追求人人平等的精神却传承至今。

尽管佛陀是如何地不凡,但现在回顾人间的这些传说,仿佛有些幼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宗教、政权的相争,已是家常便饭,无论他们之间的过程如何残酷,笑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就是伟人。

(3)

如果前面这些故事,难以辨别真假,那么祗园精舍周边发掘的各种遗迹,却在清晰地诉说这片土地上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并在寂默中诠释着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过程。

公元1863年,著名的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率领着一组考古研究队,在印度班省境内拉普提河南岸的双子村落莎荷――玛荷中,发现了一群小土丘,初步探查下发现,其中掩埋有不少的遗迹古物,在更深入的挖掘与考据研判后,他们欣喜地宣布:此地即为古老的侨萨罗国首都――舍卫城!

考古队在这里的一座土堆里,挖掘出一尊佛像的头和肩膀,又在附近挖掘出一座高逾7尺的佛像,其充满了细密小孔的砂岩雕刻之风格,显示它来自于著名的佛像艺术中心――拜未冤罗。于是他们更进一步挖掘,终于发现了一座古老寺庙的墙基与地板,地板上刻着佛陀的足印,足印旁则有一块石碑,碑文中描述:这座雕像是“拘赏波俱提精舍说一切有部老师所赠送的礼物”,就是这块宝贵的碑铭,让他们证实了此地即是著名的祗园精舍的所在地。

经过持续不懈的考古工作,陆陆续续又有16座风格各异的遗址出土,不过多半是属于较晚期增建的佛塔和寺院。遗迹砖石中发现有许多公元5-12世纪的佛像及菩萨像,最晚期的大约是9-12世纪的作品,这显示了佛教在舍卫城的活动一直相当活跃,直到12世纪时,遭到回教徒的毁灭性攻击后,佛教的时代才在此画上休止符。

公元5世纪初,法显游历印度时留下的记录,其中生动地描述了祗园精舍当时香火兴盛的热闹情景。到了7世纪玄奘来参访时,入口两侧还可看到两根阿育王石柱,

“左柱上作轮形,右柱上作牛形”,但园区中已是“室宇倾纪、惟余故基”的衰败现象。时至今日,连阿育王石柱都湮灭消失了,现在的人们所有的,就只剩下从经典中得来的虚幻印象和永不褪色的四谛正法了。现在的祗园精舍中,还留有大批的僧院遗迹,其中大部分的僧房修院是贵霜王朝到笈多王朝时期的建筑,在这群遗迹中,位居最北的寺院是规模最大的一座,由于其位置正好在祗园精舍的东门和北门之中,从它较高的地势看来,透露出它似乎代表着较重要与尊贵的地位。因此有人猜测,这里可能就是当年给孤独长者铺设黄金的所在地。

键陀俱提精舍是园中另一座重要的遗迹,

“键陀俱提”是:专指世尊所居住的房舍,一般又称为“香室”,也称为“佛殿”。一般认为这是祗园精舍的故址,以及佛陀最早说法净居之所。因为根据北传佛教的说法,它真正出名的原因是,这里曾是佛陀说《阿弥陀经》的地方。因此,现在还经常会有大乘佛教徒在这里举行各项纪念仪式。

精舍遗迹的正前方有一座圆锥形的阶梯状小塔,是目前祗园精舍内的祭祀中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来参观朝礼的信徒们,都喜欢在这里焚香祭祀,并且为小塔贴上金箔或挂上花环,以表示自己的虔诚崇敬。

在那里,一位全身穿白衣的印度老人前来向我售买一些小红佛像。从他比划着的手势来看,像他们是在用遗址中红砖的粉沫经加工,手工自制而成。

直到今天,那圆锥形的小红佛像,还一直陪伴着我,默默地躺在身边的抽屉里……

(4)

远远,就看到那棵巨大而绿意盎然的阿难菩提树,它尽情伸展着枝丫,慷慨地撑出绿色伞盖。

那天,我来到它的树下,寻觅掉落的菩提树叶时,有位手拿着扫帚正在扫地的红衣僧人走来,主动地送我不少菩提树叶,他告诉我,他是从东南亚来此修行(看他的肤色是印尼人),已来了好多年,现在还不打算回去。

眼前的这棵阿难菩提树,有一个久远的传说:在佛陀仍住世传法的时代,曾经制订僧团的生活规范,规定出家的比丘们一年之中只有3个月的雨季安居期,可以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其他时间都必须到各地托钵行脚。也就是说,即使佛陀经常在祗园精舍结厦安居3个月,然而,其他的时候世尊仍是游化于印度各处、居无定所。于是在下一个雨季来临前,舍卫城内的佛家弟子们就必须忍受9个月的思念世尊之苦。

这一年,眼看着雨季又快要结束了,佛陀又即将离开祗园精舍。依依不舍的舍卫城居民们向佛陀请求,希望能在祗园精舍内留下一件纪念物品,以便世尊与弟子们游化他乡时,人们可以睹物思人,同时也能有表示礼敬的对象。为了满足世人人性上的依赖与渴求,佛陀答应了阿难之请,于是众人便商请以神通著名的目键连尊者,运用神足到菩提道场的菩提树上取下一株苗回来。

树枝取回来后,大家一致希望能由当时的国王波斯匿亲手种植,但是国王婉谢了这项殊荣,于是给孤独长者被选为最具有资格的植树人,并选在一次盛大的典礼中,将菩提树种植在祗园精舍园内。从此以后,每当佛陀不在舍卫城内时,人民就将这棵菩提树视为佛陀的亲身,而向其礼敬与供养,而为了感谢阿难的传达之情,舍卫城民就将此树命名为阿难菩提树。

“现在这棵树还是当年的那棵吗?”我指着背后的那棵巨大的菩提树,问这位印尼的僧人,他自豪地回答说:“就是啊,它就是当年从菩提伽耶大树上取下的树枝长大的那棵!”“不是吧,这棵树有2000多年树龄了?”我满腹疑问,因不好意思去拂他的自豪,我喃喃地和身边的达丽念叨:“可能是后来又重新续插的树枝吧。”

由于树身上的古老痕迹,阿难菩提树还被当地人认为是从佛陀时代留存至今的古树,但是从法显和玄奘的游记中均无记载,以及树木实际寿命有限的事实

看来,这段故事无疑是一则古老而美丽的虚构传说。事实上,根据印度考古部门的说法,这棵树是由斯里兰卡的阿努拉达普拉市内,那棵具有历史意义的菩提树上切枝栽植而来的,年代不确定。

古树、新枝、残石、片瓦、羊肠小径、千年佛塔……整个祗园精舍的园区内,已经找不到佛陀当初在此度过20个褥夏雨季的安居房舍,但是,每一寸草红砖间,都因为佛陀曾在此广为宣说尊贵的世间正法与律戒宝藏,而弥漫着神圣庄严的气氛。随着足迹踏在砖石上嚓嚓响声……这正法的诵念声,似乎也隐隐地回荡在淡淡的绿草香间。

曾经欢舞笙歌,曾经圣哲竞起,曾经冠盖云集,曾经叱咤风云,繁华落尽的舍卫城,如今沉默了!再没有三教九流的思想家咄咄逼人,再没有意气风发的大富商一掷千金,仿佛也没有了打滚市集上苦心经营的愁苦小民……今天祗园精舍的公园门口,甚至连往常围聚在各个景点门口要饭的乞丐们,几乎也难以看到。

远处,祗园精舍的林间,骤然响起一片绿色的盛夏大合唱,歌声中没有快乐,没有感伤,却也并非漠然,那歌声只是明白:世间并没有恒常永驻的事物,也没有可以消散湮灭的主体,如果一定要有什么,那么,勉强可以说,我们有的,我们能感知的,就只是那些废墟下,黄土深处,那些散落的,那些已逝生命留下的佛教遗迹。许许多多因缘条件依附在艺术的寄托上,留存在石刻雕塑中,在我们与之碰触的刹那,展现了生命的当下。

那歌声是明白的,所以用尽力气地唱着:“知了!知了!知了……”

这歌声仿若弥音,数千年来,不绝于耳……

(5)

眼前,这两个覆钵式的遗迹,在荒芜空旷的阔野中,孤寂地静卧着,周围连颗遮阳的树都没有,更不用说那传颂弥音的知了了,而它却是我记忆中最清晰的遗迹之一。

人的心理真很奇怪,反倒是它的这般落寞,引得了我们的关注。

这里是上午我们从拘尸那罗的涅庙出发到祗园精舍,在它们中间的一处古迹。许多资料中仅仅说它属于舍卫城遗迹的一部分,此地没有具体的名称,却有很喜剧性的故事流传至今。

与前面我讲述的祗园精舍完全不同,遗迹处没有门,意味着也没有围墙。在那一片阔野的中心,有个红砖土堆的高坡,东面另有一座略小的砖砌土堆。导游向我们讲解,那正是当年佛陀教化恶人弃邪归正的地方。

朱俣在他的书中写到:“往东不远有一处古迹,上建一塔,是胜军王为释迦遣大讲堂的地方。离开讲堂不远,又有一塔,是释迦姨母钵逻阁钵底的一所尼寺,也是胜军王所建的。次东又有一塔,则是善施长者的一故宅;故宅旁边,有一座大塔,便是凶人指矍弃邪归正的地方。”

传说中这里还有一座鸯掘摩罗纪念塔。这位鸯掘摩罗,据说曾是一个凶残阴狠、杀人无数的强盗,但是,在乡野传奇中,他却是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悲剧人物:鸯掘摩罗原名阿因萨卡,意为“善良”、“无恼”;他是侨萨罗国大臣之子,生性温顺且天资聪颖,12岁时就跟着一位年高德功、学识通达的老婆罗门修行,对老师非常的尊敬与信服。

有一次,师父有事外出,留下“善良”和师母单独相处。谁知道这位师母竟趁着丈夫不在,诱惑这位俊美的弟子行非礼之事,正直的“善良”当然是严词拒绝了!又羞又怒的师母,在心生羞愧与愤怒之余,向他的老师谎称“善良”趁两人独处时意图对她非礼。受骗的老婆罗门想到自己对这位弟子教导爱护有加,而他竟然恩将仇报,不禁怒火攻心,于是便想了一个报复的毒计。他将“善良”叫到房中,说要传授秘法:“若欲成道升天,就在城中杀1000人,每杀1人,即取其右指,用线贯串成链,挂于房间。杀满1000人,即成正道。”纯真的“善良”不疑有他,真的遵照老师的吩咐,每天站在城门口,见到人就杀,然后割下手指,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不用多久,“善良”就成了人人闻名丧胆的大恶盗。

当他杀人累积到999人的时候,他的母亲前来劝戒他莫再行恶事,谁知他竟然意图杀害亲生母亲,来凑满1000之数,幸好这时佛陀及时出现,对他开示正法,令他当下悔悟成为一位比丘。在追随佛陀修行后不久,天性聪慧的“善良”终于也证得圣道,成为一位阿罗汉。

一个杀人取指的江洋大盗,竟然能幡然悔悟,而成为一位戒行清净的比丘僧,这样的转变让鸯掘摩罗成为佛教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长老。据说,由于出家前所造的恶业实在太大,因此,即使在鸯掘摩罗放下屠刀成为比丘后,仍有许多人故意在他托钵乞食时,以石块、棍棒殴打他,以发泄对他的恨意,但是他总能默默地承受这迟来的责罚,任人打骂与报复。或许是有感于鸯掘摩罗长老“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伟大转变,因此舍卫城在他逝世后,建了一座塔纪念他的勇气与精神。

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红砖遗迹,曾经历过不同时期的增建,最早大约在贵霜王朝时代,而最晚则大概到公元6世纪左右。不同时代不同的建构风格,让这座砖丘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建筑体,在主建物西北角下方,有两座圆形的佛塔基座遗迹,这是惟一可以证明它是一座佛教建筑遗迹的证据。

这个地区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史迹,还有大部分佛教造像艺术和古城的遗迹,都沉睡在层层厚土之下,等待人们去唤醒,接续那朦胧残破的历史谜团。

老舍故居范文第5篇

毛泽东故居导游词【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毛泽东故居参观。

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普普通通的南方农舍里,诞生了一位革命伟人、历史巨人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缔造者之一。早在1961年3月,国务院就将毛泽东同志故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

故居的前面有两口池塘荷花塘和南岸塘。主席一生酷爱游泳,南岸塘就是他少时习武练艺的最好地方。1963年,郭沫若参观韶山时,曾指着这口池塘感叹地说:毛主席是少年游池塘,老年游长江啊!

大家可以看到故居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门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型结构,当地人称之为一担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4间茅草屋为邻居家,中间堂屋为两家共用。

大门顶端挂着的这块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堂屋参观。这里就是前面提到的两家共用的堂屋,它在南方是摆酒席、宴请客人的地方,这里的方桌和板凳都是原物。这个叫神龛,是供奉神佛、祖宗用的。 这里是厨房,当地人叫灶屋。请大家看这口炉灶,过去农家的灶多用泥砖砌成。这口灶是在故居复原陈列时,根据老人的回忆复制的。

这里是火堂。南方农家一般都有这间冬天架柴烧火取暖的房子,你们看这上面有个挂钩,俗称炉膛钩,它是用来挂壶烧水的,当然也可用来煮饭菜,冬天全家团团围坐边吃边聊,那可是热气腾腾的呢!1921年春,毛泽东在筹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回到韶山。他邀弟妹们围炉烤火、拉家常,说服他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工作。在毛泽东的谆谆教导下,全家人相继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英勇献身。

这一间是横屋。横屋通常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但在这里也发生过不同寻常的故事。1927年1月,主席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他所写的《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著作,其中一部分资料就是在这儿收集的。这张桌子和这里的凳子是当时使用的原物。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毛泽东父母卧室。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墙上挂的这是毛泽东同志父母的遗照。他的父亲毛顺生生于1870年10月,是一位非常勤劳节俭、精明能干的农民,1920年因患急性伤寒病去世,享年50岁。应该说父亲的勤劳节俭和善于持家理财为早年毛泽东外出读书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他的母亲文氏,他的母亲生于1867年,是一位勤劳善良、聪明贤惠的农家妇女。她性情温和,富有爱心,经常接济周围的乡亲。父母亲所具有的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对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影响很大。

这里是主席的卧室,主席卧室的墙上挂着他和母亲及两个弟弟于1919年春在长沙的合影。当时主席在长沙工作,小弟毛泽覃呢在长沙读书。因母亲病重,大弟毛泽民送母亲去长沙治病,所以他们母子四人才有机会留下这唯一的一张合影。卧室是主席小时候学习的地方。他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即使在他13到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也往往白天下地劳动,晚上读书读得很晚,当年的毛泽东晚上读书就是用的这盏小油灯。请大家抬头看,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在这间房的上方还有一个小阁楼,也就是在这个小阁楼上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

这间是毛泽覃的卧室。毛泽覃13岁就跟随主席到长沙读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政治和军事工作。1935年4月,在瑞金东部的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

接下来是毛泽民的卧室。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一直从事党的财经和后勤工作。曾经担任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国家银行行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1943年9月被军阀盛世才杀害于乌鲁木齐。

时间已经远去,主席也早已离开了人间。今天,我们有幸可以感知这一页定格的历史,缅怀这位一代伟人!

各位朋友,毛泽东同志故居就为您介绍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毛泽东故居导游词【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毛泽东故居游览。毛泽东故居在韶山,但韶山二字从何而来?韶又是什么意思?让我为大家说明一下:相传舜南巡时,面对青山绿水,绮丽风光,命随从奏九章韶乐于此。自此以后,人们把舜帝演奏过《韶乐》的这个地方叫取名韶山。韶便是虞舜时的宫廷乐名。

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冲,是一个狭长山谷,过往居住着600多户人家。现在浮现在大家眼前的这栋古朴的农舍叫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太阳初升的那一刻,中国国民的巨大领袖毛泽东同道就出生在这里。早在1961年3月,国务院就颁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成为我国主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韶山山水溢清气,旧居钟灵毓巨人。奇特地政治上风和精美的自然风光,使故居成为众人瞻仰的革命圣地。自建国以来,毛泽东同道故居共招待中外客人近4000万,其中包含100多位我国党和国度的引导人、14位外国国家元首、30多位外国政府首脑及150多个国度和地域的来宾。

故居的前面是荷花塘和南岸塘。毛泽东同志一生热爱游泳,南岸塘就是他少时习武练艺的最好地方。1963年11月,郭沫若参观韶山时,曾指着这口塘感慨地说:毛主席是少时游池塘,老年游长江啊!

我们来看毛泽东同志故居。这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构造的典范南方农舍,它门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型构造,这里老百姓称一担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四间茅草屋为邻居家,中间堂屋为两家共用,总计占地面积56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70余平方米。

1878年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买下上屋场东边的五间茅草屋,1888年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携儿子毛顺生、儿媳妇文氏迁居于此。后来毛家几代人历经几十年将故居改建和扩建军,到1918年建军成现状,但屋子建成仅一年多,毛泽东的母亲、父亲相继去世。毛泽东在父母逝世后又将弟妹带出去加入革命,故居由当地农民居住。1929年公民党政府没收了这栋屋子,将它出租给农民,年深日久,房子遭到必定水平的破坏,部分家具遗失。解放后,人民政府收回了房子,并对它进行了修缮,基础上恢复了原貌。大家今天看到的房子是按1918年的原状恢复的。这个时候是毛泽东家经济状态最好的时代,当时家里拥有这13间半瓦房和22亩田土。但是身为毛家宗子的毛泽东并未继续父业,而走出韶山,登上了中国政治的大舞台,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正比例; 大门顶端挂着的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堂参观。这里是堂屋,前面提到的两家共用的堂屋指的就是这一间。它在南方是摆酒席、宴宴客人的处所,这里的方桌和板凳都是原物,这是神龛,是供奉神佛、祖宗用的。

穿过堂屋这扇小门往后走,我们便来到了退堂屋。这个大锅是煮猪潲用的。右边的脚盆是用来洗澡和洗衣服的。毛泽东小时候经常在此辅助父母劳动,用水桶挑水。这个大水桶是原物。这是南方农舍一般都有的天窗,它用来透风、透气、采光,天窗下有暗沟,用来排水。

相关期刊更多

老区建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扶贫办公室(老建办);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老区建设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