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章获奖

文章获奖

文章获奖

文章获奖范文第1篇

笔者随便查询了有关记载《大公报》获奖的书籍及相关资料,依次记载如下:

1.1941年,《大公报》获得殊荣,被授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最佳外语报纸奖,这是对张季鸾最好的肯定。(陶范:《张季鸾的风范》,《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3期)

2.的华文传媒同行大致都知道,《大公报》是唯一获得密苏里新闻奖的中文报章,那是六十多年前的荣誉了。(李剑诸:《密苏里新闻奖和中国传媒》,省略2005年12月23日)

3.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鉴于大公报的出色表现,决定授予该报1941年度最佳新闻事业服务荣誉奖章。(方汉奇:《大公报百年史》第27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将最佳外国报纸的称号授予《大公报》。(任桐:《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论改良》第54页,三联书店2004年版)

5.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荣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荣誉奖章。(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第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鉴于《大公报》的出色表现,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决定授予大公报1941年荣誉奖章。《大公报》是获此荣誉的唯一中文报纸。(王芝琛、刘自立:《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第44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

7.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港版停刊,当时社长胡政之说:“我们吃下砒霜,毒死老虎,以报国仇。”表现了大无畏的民族气节。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不仅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也得到当时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新闻界的尊重。美国最负盛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于1941年授予《大公报》“最佳新闻事业服务荣誉奖章”。(王国华:《记录百年历史,见证时代风云―――写在《大公报创刊百年之际》,《人民日报》2002年6月7日)

8.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的1940年度外国报纸荣誉奖章。(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史通史》(二)第70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美国米苏里新闻学院鉴于大公报的表现,决定授予该报1941年荣誉奖章。(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第239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10.1941年5月15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大公报》为最佳外国报纸,赠予荣誉奖章,是我国新闻界第一次获得此种国际荣誉。(周雨:《大公报史》第4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1.1941年5月15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赠该报荣誉奖章。(《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第73页,1990年版)

……

综上所述,这些获奖说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荣誉奖章或米苏里新闻奖;第二,最佳新闻事业服务荣誉奖章或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第三,最佳外语报纸奖或最佳外国报纸;第四,外国报纸荣誉奖状。这些书籍报刊所说如此,那么我们追本溯源,看看1941年《大公报》自己怎么说的。

从4月18日开始到5月17日报道结束,《大公报》先后六天多次报道了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新闻奖项的喜讯,其报道的奖项名称分别是:

“外国报纸之荣誉奖章”(《美国米苏里新闻学院赠本报荣誉奖章下月十五在该院举行仪式本报已委托代表届时接受》,4月18日);

“米苏里之荣誉奖”(《米苏里之荣誉奖》,4月21日);

“美国米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本年度荣誉奖章”(《重庆报界庆祝本报受奖改在中央党部举行》,5月14日);

“美国米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本年度全世界最优报纸荣誉奖章”(《本社同人的声明关于米苏里赠奖及今天的庆祝会》,5月15日);

“1940年度全世界(美国除外)最优报纸之奖章”(《奖状全文》,5月15日);

“美国米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一九四一年之荣誉奖章”(《自由与正义胜利万岁!本社对美国广播致辞》,5月15日);

“美国米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一九四一年度的荣誉奖章”(《陪都新闻界盛大集会贺本报获荣誉奖电米苏里大学谢贺慰问留沪奋斗同业》,5月16日);

“外国最优报纸荣誉奖章”(《米苏里大学盛会本报接受荣誉奖由卢祺新君代表本报接受并致谢词杨格演说对本报溢量赞誉》,5月17日)。

《大公报》报道如此,那当时中国新闻界其他有代表性报纸呢?上海《申报》分别于5月16、17两日以《渝报界庆祝大公报获美奖章》、《大公报获米大奖章,各方纷电祝贺》为题,报道了中国新闻界为《大公报》获得荣誉奖章举行庆祝会的盛况,其中提到“《大公报》获美国米苏里新闻学院荣誉奖章”。重庆《新华日报》也于5月16日刊登《大公报》获奖的新闻,报道庆祝会情况时提到“美国米苏里大学新闻学院1941年荣誉奖章”。

可见如今书刊中关于当年《大公报》荣获这一国际性新闻奖的奖名五花八门,实有以致之。然而尽管这些名称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奖项名称包括“荣誉奖章”四字;颁发机构为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所以,当时中国新闻界比较认同的奖项名称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荣誉奖章。抗战困境中的中国,获得国际性的新闻奖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大好事,是美国支持中国人民抗战的一个表现。中国获得世界新闻大奖,中国的新闻界大张旗鼓地报道,宣传获奖的意义,是很自然的。

时至今日,六十多年过去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新闻界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都已结为姊妹学院,每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都要来人大、复旦等新闻学院讲学。然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这一每年颁发的奖项,中国新闻界却沿袭历史上不一致的说法,众说纷纭,实是我们不应有的一个疏忽。那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授予《大公报》的究竟是何奖项呢?

文章获奖范文第2篇

不过,方鸿渐的“克莱登博士”比起“著名抗癌专家”王振国获得的“尤里卡勋章”却小巫见大巫,逊色多了。你方鸿渐蒙的不就是个假文凭吗?可人家王振国拿着当年参与鉴定的专家都认为有效率只有3.2%、根本不能作为治疗用药的抗癌新药“天仙丸” (但王振国在主编的书和网站上自称有效率为80%以上),参加的可是真真切切在比利时举办的“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获得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勋章。你方鸿渐买个假文凭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吗?可人家王振国凭着这个勋章为以后获得的“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等国内重量级的荣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着勋章及种种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人家王振国成立的振国集团的收入无法估量,仅近期就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分别投资上亿元。(见《王振国的抗癌“神话”》载《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46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个疗效如此差的药物怎能获得国际大奖呢?难道国际学术界的那些专家们水平如此低?非也,时代在发展,人家国外那卖文凭和奖章的人也在“进步”了!当年方鸿渐你要文凭,我给你一个假文凭得了,现在国外一些人想赚钱但又不愿担造假的风险,他给你颁发真的奖章了。但是,这奖章倒底有多少含金量,你自己去掂量。“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常务董事弗洛朗。戈丁坦诚地对记者说:“我们的博览会就是一个商业博览会,在学术界不会得到承认。只要注册、填表、付展览费、带商品来就可以参加展览,然后就可以获奖、得到各种勋章。交的钱越多,可以展览的项目也就越多,获取的奖项也相应就越多。”原来勋章假不了,是真的,可这是一个与金钱挂钩的勋章,一个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和含金量的勋章。我们要问,这么一个勋章跟“克莱登大学文凭”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然而,国外那卖文凭和奖章的人在“进步”了,我们国人的对洋文凭和洋奖章的迷信的观念却私毫没有进步。就这一个“注水猪肉”的“尤里卡勋章”却被国内众多媒体宣称为中国科学家“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并让国内众多有权授予奖励和荣誉的正式机构摸不着头脑。王振国从此一炮打响,次年就荣登“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与著名围棋国手聂卫平等优秀人物并列。接下来,各种数不清的部级权威荣誉不断地向王振国涌来

这些媒体和颁奖机构怎么会如此轻易就上当?在笔者看来,不可否认,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更圆至少说国外的月亮就是圆的观念,的确还如同幽灵一样在一些人头脑中徘徊,这是造成这种上当情形的一个原因。其次,不愿多花精力去核实及盲从的思想也在作祟,这些媒体看见世界大奖就想当然认为有很高的含金量,不愿那怕是多打个电话核实,而颁奖机构也不愿核实,认为媒体报道了也无就差错了。最后,还可能就是我们颁奖机制本身就出了问题,仅仅以本人名气和曾经获得的奖励来作为评奖的标准,而不是以其在严格鉴定基础上的取得的货真价实的科研成果为标准。当然,也可能存在上面的情形都不是,也许就是金钱在作祟,给钱多了就说好话,就能获大奖,这当然是笔者最不愿见到的情形。

文章获奖范文第3篇

(2013版)

为确保我院学生德育学分测评工作顺利开展,现将2013级德育学分基本素质测评奖惩评分标准进行规定:

一、 思想品德素质:

违反校规校纪,考试舞弊,经常晚归、夜不归宿等各种违纪行为,每次扣3分。

出勤检查中缺勤,迟到,早退,依照公示情况减分。

二、工作项加分:(可累加)

1.校学生会成员、学生处助理加2分;

2.院学生会部长及以上加3分,副部长加2分,委员加1.5分,志愿小组加1分。

3.班长、团支书加3分,其余班委、团支部成员加2分;

4.舍长加1分

5.社团主要负责人(社长)加2分;社团主要部门负责人(副社、部长)加1分

三。荣誉项加分

1. 军训团嘉奖加2分,连嘉奖加1分

2. 被评为省、校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者,分别加5、3分(可累加)。校级优秀团员(2分)、优秀团干部(2.5分)(可累加)

3. 被评为省级、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该班每位成员加2.5、1 分。

4. 寒暑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加1分,社会实践百优学生加2分,省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加5分;校级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加1分

四。活动项加分

(一)校园活动

1. 参加各项比赛者,班级获三等奖者加0.5分,二等奖者加0.75分,一等奖者加1分;院级获三等奖者加1分,二等奖者加1。25分,一等奖者加1。5分;校级获三等奖者加2分,二等奖者加2.5分,一等奖者加3分;省级,获三等奖者加3,二等奖者加3.5分,一等奖者加4分;部级,获三等奖者加4分,二等奖者加5分,一等奖者加6分。三等奖之后的优秀奖和鼓励奖在三等奖的基础上减0。2分,获奖者不加参加分,按最高分记,不重复加分。院辩论赛代表队辩手加2分,院合唱队成员加1分。

2. 在正规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类,省级加3分,部级加5分。以上发表文章重复内容按最高分记,不重复加分。

3. 参加有实质内容的大规模的献爱心、支教等社团活动(出具证明材料经辅导员和社团部核实),每次加1分,每学期最多加3分。

(二)体育类

1. 参加校级运动项目(包括校运动会)者加2分,4-6名者每次加3分,1-3名者每次加4分(一次活动中累计不超过6分,获奖者不加参加分)。团体项目每位成员按同等级个人参加或获奖减半加分。开幕式方队成员加0.5分。

2. 参加环校接力赛,每位成员加1分,获奖加分同上。

3. 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比赛的院篮球,足球等体育队者,加2分,校级比赛7-8名者每人每次加3分,4-6名者每人每次加3.5分, 1-3名者每人每次加4分(一次活动中累计不超过6分,获奖者不加参加分)。

4. 参加院级运动项目(包括院运动会)者加0.5分,4-6名者每次加0.75分,2-3名者每次加1分,第一名加1.25分(一次活动中累计不超过6分,获奖者不加参加分)。团体项目每位成员按同等级个人参加或获奖减半加分。开幕式方队成员加0.25分。

(三)文艺类

1.主持校级晚会、重大校级会议2分/次,主持学院晚会、重大院级会议1分/次。校级文艺项目演出节目2分/个,院级文艺项目演出节目1分/个(同台晚会演出节目超过一个后又参加的节目按0.5分/个加分,累积加分)。

2.晚会节目中,原创作品的作者按其作品演出等级加分:校级作品2分/个,院级作品1分/个

(四) 社会实践类

积极上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征文者加0.25分,被评为校级优秀调查报告或论文一等奖加1.5分,二等奖加1分;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依次为1分,0.75分,0.5分。

(五)宣传类

1.积极向校,院报纸投稿并获院级三等奖每次加0.5分,二等奖每次加0.75分,一等奖每次加1分;获校级三等奖每次加1分,二等奖每次加1.25分,一等奖每次加1.5分。

2.、在校网站(学生在线、齐鲁师轩、共青团)发表文章者,每次加1分,相同内容多个网站发表只加一次;在校级刊物、校报发表通讯类文章(短篇)者,每次加1.5分;在县级、市级、省级、部级媒体发表新闻、文章,每次加1、3、4、5分(可累加)。校报记者、通讯员根据投稿和发表情况加分,有职务不投稿者不加分。

3、参加各种征文、海报比赛:院级三等奖0.25分,二等奖0.5分,一等奖1分;校级三等奖1分,二等奖1.5分,一等奖2分;只参加未获奖不加分。

(六)志愿服务类

做观众:校级0.2分/次;院级0.1分/次。

做活动志愿者(非学生会志愿者小组):校级0.5分/次;院级0.2分/次。

(七)宿舍文明卫生类

1.获得校、院级奖励的宿舍(优秀宿舍、文明宿舍、标兵宿舍、获得奖金宿舍等),宿舍成员每人每次0。5分(院级)和1分(校级)。若同时获得标准不同的奖励,以最高级别奖励加分,不再重复加分。

2.卫生检查加减分参照每周卫生成绩公示。

3. 无故晚归者每次扣1分,未经批准夜不归宿者每次扣3分;晚间检查不报或虚报者,舍长、班长、团支书每次扣0。5分。

注:有未尽事宜,可视情况商议修改。

附:“德育分是什么?”, “德育分是用来干什么的?”。简而言之,德育分是在各项评优、评奖以及党组织考察、保送研究生等工作中作为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

文章获奖范文第4篇

全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撰写的调研文章获奖或被上级有关刊物采用的,按照市局机关和各县、市、区不同管辖,分别给予稿酬之外的奖励。市局机关民警的奖励标准是:

1.凡是调研报告、论文在市委《决策参考》、市委政法委《政法调研》等市级刊物发表或在市级征文中获奖的,每篇奖励100元。

2.凡是调研报告、论文在省委《调研内参》、省委政法委《XX政法》、省厅《XX公安简报》调研专刊、XX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省级刊物发表或在省级征文中获奖的,每篇奖励200元。

3.凡是调研报告、论文在公安部《公安调研》、《公安研究》、《调研文稿》、《公安大学学报》等部级刊物发表或在部级征文中获奖的,每篇奖励300元。

4.上述奖励标准适用市局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和XX、XX、XX分局,具体奖励审批程序:凡是调研报告、论文有符合奖励条件的,由文稿撰写者提交发表文稿的刊物、证书或文件,填写《XX市公安局调研文稿奖励审批单》(见附表),报市局办公室研究室审核后,由市局办公室主任审批。市局各单位文稿撰写者凭审批单到市局财务领取奖金,XX、XX、XX分局凭审批单到本局财务领取奖金。

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参照市局奖励标准,自行制定奖励机制。

二、实行优秀调研成果评选表彰制

由市局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专题调研和年度调研文章进行评比审定,按照不超过25-30的范围筛选出优秀调研文章,划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四个等级实行表彰通报奖励,分别给予500元、300元、200元、100元的物质奖励,必要时可召开调研成果表彰研讨会。具体奖励额度由办公室提出申报,报市局主要领导或分管财务领导审批,市局财务支付。

三、实行特邀研究员聘任制

文章获奖范文第5篇

奖掖精英、弘扬学术——吴玉章基金和吴玉章奖

为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任校长吴玉章同志,中国人民大学于1983年设立了吴玉章奖金基金,2002年更名为吴玉章基金。现任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为、宋平同志,主任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同志。

吴玉章基金设立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以下简称“吴玉章奖”),该奖面向全国,主要奖励国内有重大影响的优秀人文社会科学论著,旨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吴玉章奖每五年评选一次。现评奖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新闻学、教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经济学和法学等8个学科,每个学科设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优秀奖2~3项、青年奖1项。自1987年至今,该奖已颁发五届,先后有郭沫若、吕叔湘、胡绳、王力等数十名著名学者获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吴玉章奖是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规格较高的奖励。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年吴玉章基金又首度增设了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面向全国,旨在奖励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奋斗终身、贡献卓越,并且现仍活跃在学术界的学者,奖励金额每人100万元,邬沧萍、冯其庸、汤一介等三人获奖,此奖将成为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齐名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最高荣誉奖项。

仔细审阅,认真评选——第六届吴玉章新闻学奖评奖流程

本届吴玉章新闻学奖从2012年4月初开始接受评奖申请,至2012年5月底征集期结束。征集到的申请评奖的专著,既有来自本人申报的,也有来自网络推荐的,前者为34部,后者为118部,共152部,涉及历史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实际应用新闻传播学和传媒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参评的专著,以2006~2010年这五年内出版的为限。

本届吴玉章新闻学奖评审组召集人为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委员方汉奇教授,评审组成员由基金委员会聘请的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人大、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的7位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既有来自新闻工作第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媒体领导,也有在新闻教学与研究领域内有一定声望和影响的学者。

本届评审组成立后,利用6月、7月两个月的时间,由工作人员将自报和推荐参评的共152部著作先期分送评审组的各位专家认真审阅,并初步搜集他们的评审意见。在经过细致认真的前期准备工作后,于8月15日、16日两天,召开评审组全体专家会议。通过讨论和多次筛选及多次无记名投票,最后确定了新闻学奖获奖的全部名单,报请基金委员会审议通过。

百花齐放,蝶舞蜂喧——第六届吴玉章新闻奖获奖作品

本届吴玉章新闻奖共评出获奖专著五部:特等奖空缺,一等奖1部、优秀奖3部、青年奖1部。下面作简要介绍:

一等奖是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所著的《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该书从人类信息交流的角度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思想,对他们关于信息传播的观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填补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该书从马克思所感慨的“我们的交往”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研究人类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各种现象,论证了他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传播理论、世界交往的基本理念。与此同时,还在思维、语言、文字、宗教、文艺、舆论、宣传、新闻、报刊、法律等多维视野上建立了精神交往学说,有较强的学术开创性。该书较为全面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信息传播的宏观和微观的诸论点,较为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开放思想体系,观点新颖,论证严谨,逻辑性和说服力较强。

优秀奖三部(排名按获奖者姓氏音序):

一为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著的《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该书提出了“共有媒体”的概念,并认为这种集制作者与消费者于一体的全新传播工具,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对于推进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特别是促进尚不发达的公共传播领域的成长,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共有媒体”这一中介,为读者理解公域和私域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该书强调数字技术是被植入预先确定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中的,在技术的动态趋势和保持现状的惯性作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并据此认为,对“共有媒体”的限制,应该明显低于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全书思辨性较强,论证严谨。对中国网络数字信息传播的特殊发展路径及其对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特殊影响方式所作的分析,显示出了观察中国社会变革的独特视角,具有较强的理论上的创新。

一为林爱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著的《知情权的法律保障》。该书对知情权理论作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性研究,廓清了知情权的概念和历史,并对其在权利行使和保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难点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成果,有利于受众知情权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健康、有序、良性地发展。该书重视全人类在知情权方面创造的制度文明,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的知情权法律制度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体现了作者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广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理论素养。该书在公法领域的知情权、私法领域的知情权,以及公益诉讼中的知情权的研究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一为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所著的《中国新闻史新修》。该书是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精心撰写的一本“体例新、内容新、观点新”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类著作。在体例上,作品一改传统革命史范式下过于意识形态化的编写体例,将媒介本身的发展演进及其现代化作为体例划分的依据,所设的“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等章节,和以“八面来风”、“五方杂处”、“定于一尊”为题的形象化的概括,颇具匠心。体现了该书对整个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全局的和准确的把握,以及作者在史胆、史识和史才上的追求,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获得青年奖的是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所著的《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及其现代化》,该书角度新颖,较好地弥补了对北洋时期新闻史研究的不足。对北洋时期官办报纸、政党报纸、商业报纸、宗教报纸、通讯社及广播电台等各种媒体分门别类地作了较为清晰的介绍和研究。同时,还紧紧围绕“现代化”这一线索,对这一时期新闻事业运营模式的现代化、新闻理论和新闻理念的现代化作了一定的探讨。对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及其现代化有着较为宏观的把握、较为全面的概括和较为准确的分析,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还注意在结构上摆脱传统新闻史研究的程式与套路,按照新闻业自身的类别、结构和发展特征划分成若干板块,将局部和个案性质的新闻史课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自出机杼、颇多新意。

以上各获奖专著,都是2006~2010年这一时间段内出版的各个年龄段作者学术研究中的精品,是这一时间段内出版的历史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实际应用新闻传播学和传媒经济学等各个新闻传播学术领域内优秀著作的杰出代表。吴玉章基金对这些著作的奖励,对中国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吴玉章基金会和所有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们共同的期望。

附:历届吴玉章新闻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1987年):

一等奖: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

优秀奖:艾丰著,《新闻采访方法论》

第二届(1992年):

一等奖:郑兴东著,《报纸编辑学》

优秀奖:姚福申著,《中国编辑史》

第三届(1997年):

优秀奖:吴廷俊著,《新记大公报史稿》

优秀奖: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编,《中国应用电视学》

第四届(2002年):

一等奖: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优秀奖:邵华泽著,《同研究生谈新闻评论》

优秀奖:蓝鸿文著,《新闻采访学(第二版)》

优秀奖:程曼丽著,《“蜜蜂华报”研究》

优秀奖:唐绪军著,《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

第五届(2007年):

一等奖: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

一等奖:赵玉明著,《中国广播电视通史》

优秀奖:郑保卫著,《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

优秀奖:杨海军著,《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

优秀奖:姜飞著,《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