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范文第1篇

李鲜,河南南阳人,2011年高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现为人大学生工作通讯社副社长。2011年高考后,她一直通过百度高考吧、文科吧、新浪微博等网络媒体为全国各地学子们释疑解惑,她的百度账号“ruc猫猫”的学习方法帖子点击量高达几十万,成为高考学习方法的网络红人,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猫姐”。

她连续三年参与人民大学新生咨询的相关活动,接受千名学生及家长咨询。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担任新浪高考专业咨询工作。2014年,她以亲身经历写下《我成长,我快乐》一书,受到广大网友追捧。

人小的时候,可以口气坚定地说出“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政治家”这样宏大的志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对怎么达到这个目标感到迷茫。那些大目标虚无缥缈,让人毫无方向感,不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到达目的地。曾经,我想学有关政治方面的专业,然后去当政治家。但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看着政治界的高层人士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最高点的,不得不感慨太不容易了,想到自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达那个地方,我就觉得这个理想不靠谱。相信很多人有同感,年龄越大,迷茫越多。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说,选准一个大学专业才是最切实际的。

专业选择,是高考后的一件大事。有这样一种说法,高考成功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得好,二是志愿报得好。因此,高考后家长们不能放松,要花费精力研究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尤其是专业。而究竟是选专业还是选大学,是选好大学的差专业还是选次大学的好专业,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是根据社会潮流,这些都足以让家长和孩子头疼好久。

在我看来,专业不是应该早就想好的吗?这种大事在高考后的短短十多天里决定,是不是有些草率了?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家长在高考前一味关注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而忽略了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忽略了选专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我看来,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中找到他喜欢的方向,作为日后的专业方向。而究竟什么专业适合孩子,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探讨。社会潮流究竟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也是父母应该提前考虑的。

可遗憾的是,为了对付应试教育,很多家长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孩子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步。

就我个人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从小就比较明确,即使中间有过变动,但也是有明确目标的。我爱好历史、英语、政治,想过大学上历史系、英语系、国际政治系等。

现在的很多孩子喜欢的东西很模糊,只知道一个大致范围,不清楚大学里有哪些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逛贴吧时,我总能看到学生的如下表述:喜欢能当官的专业,喜欢能赚钱的专业,喜欢轻松有趣的专业等。这不能说他没有目标,只能说他想得太空泛、太天真。

在大学专业选择上,大家很容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比如金融。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业是全国第一,很多人都想上这个专业,即使高考时没考上,进入大学后也千方百计转过去。但是想上这个专业的人群中,有几个真正知道金融是干什么的呢?又有几人是真正热爱金融事业的呢?不得不说,现在大多数孩子选择专业,是冲着好就业、将来能拿高薪去的,“有钱途”是唯一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对错暂且不论,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难道就适合自己吗?这个问题,孩子和家长应该多想想。

在我看来,选择专业有以下几个步骤需要完成。

知己,全面剖析自己

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养成分析自己的习惯。

了解自己,就要直面真实的自己。很多孩子在自我评价中,最喜欢先写一大串优点,而在缺点一项里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更有甚者,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他也会觉得没什么可说的,或者只能说出几个空泛的词来。

作为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然后保持好的、改正坏的,在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自我分析能力。当发现了孩子的缺点时不要大加批判,而应该和孩子商量如何解决。在孩子成功改掉了缺点后,要对孩子提出表扬。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直面问题的习惯,告诉孩子犯错、有缺点不要紧,只要改就好,让孩子自然地面对缺点,不用想怎么逃避。每次考试之后,每完成一项任务之后,都让孩子总结一下得失。久而久之,在这种自我分析中,孩子也就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我和以前的学弟学妹交流时发现,他们总喜欢问:“我学习不好怎么办?”“错了这么多题怎么办?”……听得多了,我就想说:“拜托,你能不能先分析一下,这道题你为什么会出错?你清楚自己各科的问题在哪里吗?”对我来说,考试之后分析试卷是家常便饭,只有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学习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才能找出好的解决方法,而怨天尤人只是白费工夫。所以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写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认真分析,清楚问题的所在,而不是一味逃避。

对专业的选择,孩子需要分析的就是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兴趣爱好,不能作为专业选择的依据,只能当个消遣。而对于性格特点,孩子要多听他人的意见,也可以采用一些测试手段进行测评,毕竟自己是主观的,父母虽说客观一些,但难免有主观的因素,多听听朋友、老师和专家的意见。记得,我在文理分科时,老师让班上同学做了一个文理分科的测评。通过这个测评,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历史的想法。高考前,我还做过一个有关专业选择的测评,发现自己的确喜欢历史。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后来考上人大后,由其他系想法转到了历史系。

在分析兴趣爱好时,一定要明确自己是一时兴起,还是想把这个当成事业,毕竟事业和喜好不一样。在我转专业时,曾非常纠结一个问题:如果我不转专业,是不是就证明我根本就不热爱历史?如果我转了专业,即便父母说我不适合学,是不是也证明了我真的热爱历史?在痛苦了两个月后,我觉得,转了也许会不如意,但是总比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好,至少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克服那些所谓的困难。最后,我还是做了决定――学历史。

知彼,四处搜集信息

高考前,学校会发一本厚厚的选专业指南。成千上万的家长抱着书发愁,那么多专业,怎么给孩子选择呢?这么厚的书,家长懒得一张张去看,大都会凭着感觉和喜好给孩子挑选一个专业。而孩子对专业的了解也很欠缺,也会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这个好,一会儿觉得那个好。

在给考生做咨询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很多考生问,自己报的专业好不好?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不能不为他们遗憾,自己的专业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居然填报了。很多孩子把原因归结于忙于高考,没时间研究这些。但是专业这个东西,如果不经自己研究考虑,将来难免会后悔。这就提醒我们,对大学专业的了解,要提早一些。

大学里专业很多,如果一个个都去了解,肯定不现实。这就需要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了解。了解不能空泛,要清楚这个专业学什么,专业水平如何,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怎样。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自己或身边从事这些职业的朋友的经历,告诉孩子这个专业在社会中的真实状况。经过这样的了解,再决定选择什么专业,就会比较周全了。

有些聪明孩子对自己要上的专业早就开始研究了,很早就查过相关资料,甚至在高二、高三时就已经和这个专业的学长建立了联系,不时地打探信息。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可取。现在交流这么便利,想找相关人士了解情况,已经比以前容易多了。如果经过自己的了解,依然很感兴趣的话,就可以考虑将这个专业作为目标去努力了。

总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里,“己”指的是自己,而“彼”指的就是专业了。

走好理想和现实的平衡木

选择专业时,不能不提到社会、不提到父母。大学学什么专业,并不是孩子想选什么就可以做出选择的,除非你生在一个非常开明、不用考虑“钱途”的家庭,家长可以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否则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一些冲突的。

那么,应该怎么看待这些因素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呢?

首先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要做出选择。

最好的情况,莫过于自己喜欢的就是现实中那些口碑好、就业好的专业,将来前途也不错。这种情况当然要义无反顾地去选择。次一点的情况,就是理想的专业在现实中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但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做些调整。最不好的,就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现实中出路很差,这种情况,就看理想和现实,谁更强势了。

现实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很多人说金融、经济这些专业好赚钱,说管理空泛,小语种泛滥成灾,说文史哲出来没饭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说法了。但是社会在不断变化,观念在不断改变,而且社会很大,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会站在高处。我了解到的就有小语种专业毕业后进入德意志联邦银行工作的,文史哲研究深入了,有一己之见,照样可以留名于世。既然我们想选择自己所爱的专业,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去说服他人,就像我在人大自主招生考试面试时说过的那样:无论什么专业,只要学得够好够精,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其次,就是在父母和自己之间,要做出选择。

父母更有阅历,了解的东西要比我们多很多,无论父母同意或不同意你的选择,你总会受他们意见的影响。

我有个学妹热爱新闻,而父母想让她学金融经济类专业,这个女孩子最后还是选择了新闻。她在和父母的斗争中,告诉父母,如果学她不感兴趣的,她恐怕都考不及格,毕不了业。而且她把自己了解的新闻专业的情况告诉父母,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她将来生活得很好。虽然父母不愿意让步,但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现在,这个女孩在新闻界做得很好。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榜样。孩子要多和父母沟通,选专业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必然要牵扯到父母,牵扯到家庭的未来,所以在选择上,家庭成员要经常沟通、讨论。发生冲突时,不能一味地坚持,而要找到能够坚定自己信心,并且说服父母的理由,让父母认同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觉得父母说的话有道理,也要静下心来,撇开自己的面子,好好想想究竟哪个专业更适合你。只有在和父母不断交流后,选择的专业才会是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专业。

选择专业范文第2篇

As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when they finish their study, they need to take part in a big exam in June and then when the result comes out, they need to think about their major. Choosing major is really a big decision, becauseit will decide their future job, even their life. The best choice is to study the things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As the saying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so learning with passion can make you move on. If you can’t find the suitable major, then you can choose the one that will bring you a promising future. Nowadays, being teacher, doctor or work on something relate with finance are very popular, what’s more, the market demandes such talented people a lot. It is easier to find a job with learning these majors.

作为高中学生,当他们完成高中学业后,他们需要在6月参加一个大型考试,等成绩出来后,他们就需要考虑选专业的问题了。选择专业是一个重大的决定,这将会决定他们未来的工作,甚至是他们的生活。最好的选择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学习热情会让你勇往直前。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专业,那么就可以考虑选择一个有前途的专业。现在,老师、医生或相关金融的专业都很受欢迎,而且,市场需要这样的人才很多。选择这些专业学习相对容易找到工作些。

选择专业范文第3篇

当儿子付鑫上了中山大学分数线的消息传来后,一辈子生活在遂溪这个小县城的付家明,那可是相当地长脸了。由于没有更多关于填报志愿的信息,他便让儿子听从老师的意见。

在老师的指导下,付鑫填报了中大的工科类专业并顺利地被录取,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开学后不久,付家明无意中跟一个同事聊起孩子上大学的事。同事知道他报的专业后,表示了极大的遗憾。他说:你家孩子那么高的分数,学个这样的专业,将来就业不能进电力、金融这些高薪行业,实在是太可惜了!

付家明将信将疑,又跟别的人咨询了这方面的情况。大家众口一词,选择专业比选择学校重要得多!还详细地举例给他听,说某某的儿子就读华南理工,学的是电力专业,一毕业分到广州,年薪就是30万;某某就读了一个上海金融学院,还是个二本,结果后来年薪上百万……付家明肠子都悔青了,他想,如果自己早点了解这些信息就好了。

打电话跟付鑫说起这件事,付鑫说:我知道了,我选的专业确实不怎么好,但老师当时的指导也是没错的,我的分数刚到投档线,也只能填冷门一点的专业才能录取啊!

这件事很快就成了付家明的一块心病,他祥林嫂一般,有事没事就跟周围的亲戚朋友表示一下他的悔意。于是,有人给他开了一剂后悔药方:这也不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你家孩子那么聪明,可以让他退学重考啊!

退学重考,这可是件不小的事情啊,万一明年考不好呢?付家明犹豫了。

因为拿不定主意,他找到了付鑫原来的老师,想听听他的意见。

老师说:这件事我只能帮你分析分析,绝对不能帮你拿主意。我只能说,付鑫的智力相当不错,如果心态好的话,明年也许会考得更好。

有了老师这句话,付家明似乎吃了定心丸。于是,他开始在电话里劝说付鑫,让他放弃中大,回来复习重考。

一开始,付鑫对父亲的想法感到惊愕,怎么也不同意。元旦节时,付家明以想儿子为由,让他回家。这回,他辗转请来了一个说客,是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远房亲戚,当初因为学的是广告专业,现在给别人打工,月薪还比不上人家水电工。

有了现身说法,付鑫到底年轻,终于被父亲说服了。

悬着的心落地了

付鑫从名牌大学退学回来复读,这在小小的县城里很快成了爆炸性新闻。周围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付家明高瞻远瞩,让儿子退一步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也有人说他疯了,万一孩子下次没考好,岂不弄巧成拙害了孩子一辈子?

付家明听了这些议论,说不紧张是假的。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开始走这步棋了,就一定得走成功。儿子的学习他自然帮不上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为了给儿子补身体,付家明经常拿着个气枪往乡下跑,打几只麻雀回来煲个汤;乡下家养的土鸡营养价值高,可不好买,他便求人家卖给他……

父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鑫都知道。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待,更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一个笑话,他只好拼着小命地去学习。

然而,天道酬勤有时还真是骗人的话。也许是承受了太多的心理压力吧,尽管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付鑫的成绩总是没见有太大的起色。

付家明便安慰他:没关系,没退步就是进步。

父亲的宽容,对付鑫来说,又是多了一重压力。他觉得只能加倍用功,才对得起含辛茹苦的父亲。

来回震荡了一个多学期后,最后几次模拟考试中,付鑫的成绩基本稳定了下来。老师说:这种成绩,基本上又是中大线。——当然,如果运气好的话,也可以考得更好。

付家明稍微松了口气。其实,他并没指望儿子考上清华北大,只要还能保持去年的水平,到时读个好的专业就行了。

说实话,那段复读的日子,对父子俩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总算熬到高考结束了。

6月27,又一轮的高考分数终于出来了。付鑫考得不理想,620分,但还是上了广东排名第二的华南理工大学的投档线,超过2分。

付家明这回学精了,他上网查了各学校的专业情况,并到处收集信息和意见,最后决定放弃华南理工,帮付鑫填报了暨南大学金融学专业。他听说,金融是暨大的招牌专业,毕业后留在深圳工作,那可就是掉进钱罐子了!

从中大读到暨南大学,付鑫心里很不痛快。不过他知道自己很难被华南理工录取,就勉强同意报读暨南大学了。只是在选择专业时,他与父亲的意见发生了分歧。付鑫打听过,暨南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也很不错的,况且是他喜欢的。可付家明这回铁了心要替儿子的前途做主,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

付鑫到底拗不过父亲,妥协了。他想,父亲也是为自己好,不如顺着他,先好好读书。有精力的话可以修个双学位,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也可以再做打算。

付家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他如愿以偿地让儿子走上了自己设计的康庄大道,便开始做起了以后帮儿子数票子的美梦来。

退而求其次

开学一段时间后,付鑫才知道,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原来是那么折磨人。

因为对金融没有兴趣,那些数字,那些理论,那些公式,一切都显得那么枯燥无味。付鑫总是逼迫自己听课,可听着听着就走神儿。加上那些知识不比高中课本,难度猛然就增幅几倍,于是,他感觉学习越来越累了。

付鑫原本也不是个自控力很强的男孩,过去一直有老师和父母管着,可到了大学,全凭自觉二字。因此,逃课的事情,出现了头一次,后来就越来越频繁了。逐渐地,他就迷恋上了那个虚拟的游戏世界。

半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期中考试时付鑫傻眼了,所有的科目,他全部挂红,成了全年级的第一“红人”。

最糟糕的是,不知有谁翻出了他的光辉历史。于是,一个在中山大学退学的学生到暨南大学混得很惨的故事,便立即在校园里传得沸沸扬扬。那段时间,付鑫成了焦点人物,每到一处,都能看到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付鑫开始后悔从中大退学了,更恨父亲不尊重自己的意见,替他选了这样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到11月份的时候,他要求父亲同意他转专业。

付家明一听这个要求,反应相当激烈:什么?你脑子被门挤扁了吧!这么有“钱”途的专业,多少人想挤还挤不进去啊!这也是你用了一年的时间,辛苦换来的结果,怎么可以换掉专业呢?

付鑫态度很坚决。他说:如果不改去电子信息专业的话,我就辍学!

付家明别无他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可他们这边要求一提,学校就拒绝了。说是学校不能随便让学生中途更换专业,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不好管理。

付家明无功而返,只能劝说儿子克服困难,坚持完成现在的学业。他觉得,儿子想换专业,其实就是思想问题,现在知道实在没有办法,也只好安心留下来学习了吧。

糊涂的选择

然而,付家明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一个星期之后,他突然接到儿子学校来的电话。辅导员说,付鑫出事了,让他立即赶到学校去!

付家明吓得不轻。赶到学校时,才知道付鑫自残了。他用水果刀在自己的手臂上划了10几刀,并把图片公开到校园网站上去了。

校方找来心理辅导老师跟付鑫聊天,才知道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发泄郁闷情绪,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希望借此引起学校重视,实现转专业的愿望。

校方了解情况后也怕事态扩大化,终于妥协了。说可以让付鑫转专业,但只能是通过留级的形式。

付鑫答应了这个条件,他宁愿留级也不愿意继续学金融。

可去电子信息学院报到的时候,领导却跟付家明说:这孩子之前经历太复杂,只怕心理上有阴影,如果想顺利完成学业的话,建议家长陪读。

付家明觉得这话在理。他想,因为自己的一步之错,已经耽误了儿子两年的青春。后面的路,再也不能出差错了。于是,他做通妻子的工作,夫妻双双辞掉县城稳定的工作,到暨南大学旁边租了间房,干起卖水果的营生来。

在父母亲的监督下,付鑫没有再逃学。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许多。然而,经历了之前的种种,让他的性格完全变了。过去那个开朗活泼的阳光男孩变得沉默寡言,似乎再也没人能走进他的心里。

选择专业范文第4篇

现在,该是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案例再现

选专业,最容易掉进哪些“坑”?

由专业名称误猜学习内容

从初中到高中,小杨对计算机一直很感兴趣。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在家里上网,但这并不妨碍他夺得全市“中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一等奖。小杨非常崇拜李彦宏、马云,希望将来能在计算机方面成就一番事业。填报高考志愿时,当他看到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了。在小杨看来,这个专业肯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选报它正好符合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可是入学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个专业怎么设在了数学系?而且开设的课程好像也都跟数学有关系。

专家指路

信息与计算科学其实是数学类专业。它培养的是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在数目繁多的本科专业中,大部分专业的名称还是名副其实的,考生看见它们的名字,虽然不能马上“心领神会”,但起码不至于引起误会。然而也有一部分专业,由于种种原因,其名称容易令人产生误解。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将自己想选报的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方向等情况了解清楚,以免选错专业。

由专业名称误猜未来职业

小孙是北京林业大学园艺专业的学生。当年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他的理想是做园林设计工作。当他翻开厚厚的专业名册,看到“园艺专业”4个字时,他高兴得不得了。他觉得,园艺应该是园林艺术的意思,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报了园艺专业。

入学后,小孙才发现,@林专业与园艺专业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专业:园林专业学习的是建筑制图和园林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而园艺专业学习的则是园艺作物的生产、栽培、销售及应用。

专家指路

在500多个本科专业中,有一部分“双黄蛋”专业。如果单从专业名称上看,它们长得极为相似,往往只有一两个字之差。考生一不留神,就会把它们混为一谈。

如果想避免“乱点鸳鸯谱”造成的遗憾,考生就应该多注意对院校专业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了解欲报专业的真正内涵,做到知己知彼。在填报志愿时,摒弃个人的主观臆断,切忌脑子一热看花了眼。

一门心思挤热门

逸林是广东金融学院的大一学生,学的是学校最热门的专业――金融学。这所学校虽然是一般院校,但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却超过了一本线。

可是这并不是逸林想学的专业,逸林最喜欢的是新闻学专业。填报志愿的时候,做生意的父母都一致反对逸林报新闻学,他们感觉这个专业学了没用,将来不能赚大钱。

逸林也坚持过,但考虑父母辛辛苦苦在外打拼不容易,心一软就妥协了。每天看着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学习,逸林怎么也提不起兴致。本来逸林的数学就不好,没想到上了大学还要恶补数学。每天强撑着学数学,还要报英语提高班,弄得他一点好心情也没有了。逸林想转专业,学校不允许;逸林想退学回家,父母苦苦相劝……一学期下来,逸林的成绩在全班垫了底。

专家指路

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它们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在人才市场上的作用周期,盲目挤报热门专业,有可能仅仅抓住了“热”的“尾巴”,四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浪费。

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注意专业的“冷”“热”而忽视自身的性格特点,即自己最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选择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即使能顺利地升上大学,却可能为将来从事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而懊悔终身。

专业十年进化史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分别在1987年、1993年1998和2012年对高校的专业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设置和调整工作,其中2012年是最系统全面的一次。

教育部规定,从2012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为“专业目录”)的调整将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今后每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每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向社会公布,每年批准设置的新专业均列为特设专业。

2012年,专业目录的建构坚持“以宽为主、宽窄并存”的原则,调整后的12个学科门类与研究生学科门类完全一致,专业类与研究生专业一级学科基本一致。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了艺术学门类(见表1)。

本次新的专业设置保留了一批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调整了一批内涵不够清晰、名称不够规范、区分度较小的专业,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针对性强的新专业,如物流管理与工程、电子商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

新增专业何其多

在2007―2016年间,高校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对原有的专业进行整合优化,高校新增专业主要集中在这几大领域。

一是土建领域。顺应房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以及基础建设的需要,土建领域新增专业主要包括与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科相关的专业,如:城市规划、景观学、环境艺术、园林、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工程预算、工程造价等。

二是环保领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我国为了避免出现世界上很多中等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境,在高校新增了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生态学等专业,以顺应环保事业的发展需求。

三是第三产业领域。受到建设现代服务型社会理念的影响,在第三产业领域迅速衍生出营销类、管理类、旅游类专业,酒店管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社会工作、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

四是农业领域。在国家倡导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理念的拉动下,在农业领域诞生了包括农业工程、草业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专业。

五是文化产业领域。受到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影响,高校新增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专业。

研判新增专业的流程

通过了解社会发展大局,可以基本感知某专业的前景。

根据专业代码提供的信息,弄清楚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结合专业目录确定其既有的相关相近专业。

对既有的相关相近专业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一般包括:哪些高校的既有相关相近专业具有较高声望,拟报考高校既有的相关相近专业开设的基本情况(如科目、课程、师资等软硬件水平)等。

综合各种资料信息,将拟报考高校排列出来备选。对比指标如下:某高校既有的相关相近专业的专业数量、师资力量(国家/省级奖励获得者、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都可以作为师资力量的参考数据)、国家/省级科研项目数量、国家/省级重点学科数量、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数量等。

“热”专业,“冷”思考

在这十年间,专业“冷”“热”的变迁主要呈现在这几大类专业上。

一是在短期的需求较多,而且操作性、时限性很强的专业。如管理学、法学等应用型专业,这些专业由于在短时间内社会需求量很大,在过去十年间急速发酵升温,其主要特征是开设院校多,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高,但是由于这类专业对社会环境的要求很高,受政策影响大,就业门槛高,因而“持续高热”的时间很短,目前无论是报考还是就业,均亮起了红灯。

二是与国际、贸易沾边的专业。随着我国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国际商务、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自20世纪90年代“热”起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商务英语等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在最近三四年时间里,由于大量院校一哄而上,业生质量严重下滑,而且数量也超出了实际的需要,因而由“炽热”突然变为“冰冷”。

三是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计算机类专业虽已持续“热”了二十多年,但是计算机类专业的“热”已经出现了新的动向,早已不是“热”在简单的编程、操作上,而是“热”在社会对高水平、高层次研究和开发人才的需求上。要满足这样的需求,搞软件的必须要学好数学,搞硬件的则必须要精通物理学,而一些单纯工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这些需求,因此,目前计算机类专业已经风光不再!

高校专业由于受到就业市场的影响,其“冷”“热”是有特定的规律的:有些“冷”专业,其毕业生在短时间内虽然不能发大财,但他们的职业寿命长,甚至可以终身“旱涝保丰收”;反之,一些所谓的“热”专业,由于时过境迁,一转眼就有可能成为无人问津的“冷”专业。如法学专业有些趋“冷”,但是名牌重点大学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依然走俏;一般学校的文秘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难,但是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视野开阔、知识储备深厚且会使用文秘软件的毕业生却很抢手;生物工程专业前几年被炒得很火,现在之所以“热”不起来了,是因为市场上需求的是高端研发人才,而不是低端技能人才,一些办学条件不充分的学校盲目开设此专业,导致此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很难找到工作,这应当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

市场经济是充满活力的,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要求考生和家长在对专业的选择上,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思维观念,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既要立足眼前,又要放眼未来。

选择专业范文第5篇

专家谏言:你喜欢心理学并不代表你会喜欢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所以根据你的职业来选你的专业,而不是根据专业来选择未来的职业。

朋友的女儿今年高中毕业,特意来找我咨询选专业的问题。从我做职业规划到今天,这个问题的出镜率永远是最高的,大家总是问我千遍,也不厌倦……后来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个人去拜会一位禅师,“请问什么是禅的大义?”禅师说:“我很想告诉你,但是,我现在要去撒尿。”对方很郁闷,但是鉴于禅师总是指东打西、让人捉摸不透,他就继续听下去。禅师说:“连撒尿这么小的事情,我都要亲自去做,请问你能代替我去吗?”“不能,当然不能。”“那么,禅也不能。” 禅师回答。

对于整天修“职业规划禅”的人来说,道理也是一样,选职业只能靠自己。而当你考虑“我该读什么专业”时,我建议你多想想:个人志趣、家庭资源、社会趋势。

第1选择:个人志趣

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职业?

选择职业而不是专业:请注意,是职业而不是专业。你喜欢心理学并不代表你会喜欢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所以根据你的职业来选你的专业,而不是根据专业来选择未来的职业。

能力考虑:思考你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如性格、适合对人的工作还是对物的、务虚的还是务实的事情等等。

免费测评:去做一些专业的性格测试,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这样很多问题你就能自己找到答案。

价值观:即你觉得职业带给你最关键的东西是什么。比如说成就感、金钱还是社会地位。文末有我列出来的一些常见价值观,你可以做一个大概的排序。

比如,你把成就感、创意纳入到你最看重的价值中,那就不要选择会计这类职业,因为这个职位更符合的也许是:“稳定、同事关系、规则”这样的价值观。

价值观不分好坏,但要躲避完美主义,因为没有一个职位可以同时满足超过五样价值观的――所以,选择你最赞成的就好了。

第2选择:家庭资源

如果你看到这,脑子里还是毫无头绪――兴趣?我没有特别喜欢的。能力?不知道哪方面比较强。价值观?我觉得都好,都想要。

恭喜你,你成功被应试制度给欺骗了,在整个义务教育学习里面,老师让你两耳不闻窗外事,父母连碗都不让你洗,总说读好书就行了。所以你对虚拟语气和化学方程式无比精通,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和另外一个同样精通此道的人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从今天开始,如果你不尽快地建立一个独立的思考方式,你将会得到来自外面世界无数的打击,这种打击会持续到你大学毕业以后许多年。

但如果你觉得这样挺好,那么就根据你的家庭资源选择吧。

很多医生的孩子都去学医,很大程度是具有现成的丰富家庭情感资源和社会资源,这样容易在同一个行业继承下去。所以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要做什么,而你又不讨厌你父母的专业,那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第3选择:社会趋势

选择社会趋势,不是教你选择现在最火的专业,而且要小心一些所谓的热门行业。2000年开始,我已经看到不少“热门行业”振荡洗牌,比如最早的国际贸易,几年前的IT,到后来的法学、MBA、金融,现在的房地产业,都经历了大洗牌。每一个专业都是当年的热门专业,今天却成了“鬼见愁”。

总之,如果你听到80%的人都说某一个专业很好,而且现在非常热,那么你真的要小心这个专业是不是只有四年热度了。如果你只是准备毕业凑热闹,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选择这些太热的专业。选择一些中等并在上升中的专业,也就是不太热也不太冷的最保险。

最后,最重要的选择:听从你的内心声音。

经过近千个高中生选专业的案例,以及对这些咨询者定期回访后,我发现,无论从社会成就感还是幸福感上看,那些当年听从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没有被“数据”、“热门”和家长的“你应该”抢走生活选择权的人,生活与个人发展得最好。

而那些当年背离自己选择妥协的人,往往只有两种结果:第一是让自己花四到五年时间慢慢调转方向走向自己喜欢的路;第二是彻底对生活妥协,认为工作就这样了,还是家庭最重要,陷入柴米油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