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的追求作文

生命的追求作文

生命的追求作文

生命的追求作文范文第1篇

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要实现它,就要去追求。

一只小蚕,为了生子产卵,不断地生长,褪下一层又一层旧皮。为了繁殖后代,它要吐出一条条比头发还细的丝,将自己包在丝团里。经过十几天艰难的岁月和折磨,小蚕终于蜕变成了一只蚕蛾。它要用小嘴咬断一根根一层层密密的细丝,从“小窝”中艰辛地爬出来。出来后,它要马上和公蛾,并产下一颗颗生命的种子。在产卵期间,它要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产完卵后,它就会安静地死去。这,就是一只蚕的一生,一只蚕对生命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个愿望,它要去不断地努力,不懈地追求!不论有多少困难在眼前,它也要顽强地坚持下去!

一只小小的生命都有如此大的愿望,并去追求。生命就是这样的,何况人呢?

我想:生命的勇气和生命的价值就应该如此吧!朋友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去实现属于我们的生命追求!

广东广州天河区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四年级:吴倩婷

生命的追求作文范文第2篇

一、对命运的追问

命运一词在古希腊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俄狄浦斯能够解决斯芬克斯之谜却摆脱不了杀父娶母的命运开始,人们就以一种极端畏惧的心理看待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命运”的意志,命运不可违抗是古希腊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更多的是以人的可能的生命强度做一种崇高感的承受。直面这种神秘的东西并探其究竟是哲学诞生之后的事情。希腊人怀着特有的探求事物本体的好奇心,带着宿命感的叩问,似乎渐渐明白了生命之二律悖反可是高贵的、自由的希腊人没有低头屈服,没有跌倒在这可怕的幻影面前,却通过对命运进行英勇而骄傲的斗争找到出路,用这斗争的悲剧的壮伟照亮生活的阴沉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的精神;可以把他打倒,却不能把他征服。人应超出神为他设定的限制,获得比命运所折射出的限制性更坚强的意义。

古希腊早期哲学家所表现出的这种关于苦难的寻求方式体现了古代生活的人文精神,他们不愿意仅停留在对生命的感性直观中,努力寻求感性世界的苦难解脱,以及人性本身的根据。他们相信一切的世间万物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原因,而人的价值只能实现在自己同外界的对象性关系中,因为人们总是受制于这样的对象性关系中,而这一原因正是把握这种对象性关系的“根”和“本”。为了摆脱这种命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的古希腊早期哲学一直在向世界发问:世界究竟是什么?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对此,早期的哲学家们基于自己对世界的观察与归纳,猜测与构想,提出了各种他们认为正确的答案。命运关联于始基,表明始基的悬拟在于人的心灵,对人类乃至对于人类说来的整个世界的最后归着的眷顾。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简约的心灵,他们所怀的单纯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对人之为人的关切呈现出澄明的状态,这是现代人苦苦追寻,却常常无法获得的,人的单纯性存在展示出了关于命运、关于生命的限度和关于世界的独特广度。

二、对智慧的追寻

自古希腊哲学开始,哲学就被定义为是爱智慧,据考证,是毕达哥拉斯将哲学理解为爱智慧的。在毕达哥拉斯看来,人不是智慧的拥有者,而是智慧的热爱者和追求者,人对智慧的爱就是哲学(philosophy)。所以,哲学不是让人聪明智慧的学问,而是把人引向智慧的学问,是让人知道自己无知而去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的这种品格一直是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爱是不懈的追求和探询,其对象是智慧,智慧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生活中的一种大聪明或大智慧。

智慧是以一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的气质和远见,是一种极高的悟性和超常的明智卓识,也是一种灵性和灵气,人的生存发展不仅需要生理上的满足,也需要哲学智慧的引领。哲学的真谛在于对智慧的领悟与拥有,而哲学的灵魂——智慧是不可描述的,它永远在我们的语言和文字所描述的“魂形”之外,但又绝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种神明,而是我们心灵中已经有所感知但又说不出的某种东西。随着认识的深化,我们总会把它变成一种定型化的知识体系。但是,当我们一旦把它变成了定型化的知识体系时,它就不再拥有哲学之魂了,而是哲学之魂脱下的遗骸——知识,哲学之魂又会以新的形态萦绕在我们的心灵与未知的知觉感悟中。这里所隐含的更深层的本体论寓意就是:哲学智慧之境是一个本体论的悖论之境,哲学对智慧的追求一旦达到哲学的“根处”,就是对“爱智慧的困难境地”的澄明性的拥有和自觉承受。这里所昭示的哲学智慧的本体论悖论就是:哲学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哲学智慧的涅槃——“无智慧”和对“无智慧”的自觉拥有与承受;哲学智慧的追求者所能达到朝圣的终极境界,就是哲学智慧的祭坛——在他们所达到的哲学境界使哲学之魂,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给人们的一种直观,这里才是哲学灵魂的真正显身之境。因此,心灵的直悟远比逻辑的尽至更能接近哲学的神韵。

三、对人性的追求

希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以为它是人的最重要的福祉,这种尊严只有人才能够具有,而人为什么能够享受这种独有的权利呢?于是,他们寻找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人,才是能够享有生命尊严的人,而对本原的讨论正是他们在寻找人之为人的根本。在对本原的抽象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寻求人之衡量的尺度,这是他们寻求自然宇宙的哲学理解方式的最后面的也是最隐蔽的理想,人作为人不是基于人作为主体,作为自然的对立面,而是作为自然的延伸者,作为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形式,作为本原存在的原初性。这种本真的理想表现为在宇宙的大尺度下审视人的一切行为:人应该如何行事才能承担起存在的原初性。因此,本原不是一个与人无关的抽象的原则,而是最终成为关于人的思考尺度的承载者。于是,和谐的数、流动不息的火和不动不变的存在都轮番作为本原物登上了哲学的舞台,而深究其本质这些正是哲学家对于人之为人的独到理解。

古希腊早期哲学家的思想明确的显明了人的本体论形态,以及在此视野下的人的公共性和张力问题。他们把完全的自由的个体视为宇宙生命在人间的真实形式,他们的人文主义的个体主义的滥觞得益于其背后开放的宇宙论背景,他们追问:什么是人类所要追求的体现在个体身上的宇宙有机性相融通的目标,这就是追求本体的“善”。这就是苏格拉底以后的哲学,这一问题开启了以后几千年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向度,这是从古希腊早期哲学开始的。

四、结语

古希腊哲学之所以作为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正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的不同的视野,它的人文主义有它特有的意义和指向。希腊不是依附于后来的文明传统而有其伟大成就的,希腊之所以是希腊,之所以言必称希腊,是因为它有大于后来欧洲文明传统的精神旨趣,这一切都在古希腊早期哲学家的思想中初露端倪。他们寻求一种贯通于万物之中的法则,试图视他们的生命和思想与它和谐一致;他们以坚定的眼光凝视这个世界,不把任何一部分看成是独立的并和其他部分分离,总是认为它存在于一个活的整体中的元素。在他们的哲学中,充分体现了本体论的人文向度,以其高远而空灵的本体论意境,昭示着人对宇宙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与思考,在形而上的极限之处,开启着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终极意义的感知与拥有的根本灵性,由此引发出人对“存在”的“震惊”与心灵震颤,进而使人的境界得以提升。他们在人的生命地开启着原创性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活水,并为人和人的历史展露着形而上的曙光和未来的呼唤。

生命的追求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主张;语文教育;生命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4-0003-05

我的语文教学主张是“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该做什么”一直在争论不休:就教学主张而言,也是百花齐放。影响语文教学主张形成的因素很多,诸如教育价值追求、社会教育需求和个人教育经历等,但尤为重要的是对语文本质、功能的理解与把握:从功能上看,语文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的工具,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创新的载体;从内容上看,语文是融思想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文化,是让人的生命得以发展的精神养分。基于这种思考,我觉得语文教育不只是传承人类文化,更应为了人的生命成长――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

一、形成背景

1.生命发展的需求

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生命的发展,生命发展是人类的本质追求。生命发展包括物质机能的成长和精神机能的成长。物质机能的成长主要靠食物和身体的运动实现生命体的成长:精神机能的成长主要靠接受教育获取文化养分实现智慧和情感的成长。人的精神生命成长渴求教育不断充实精神食粮。从内容上看,语文给人的生命成长提供语言、智慧、道德、情感等诸多营养,是人精神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更应该满足人的生命成长需要,成为适合人生命成长的元素;从方式上看,语文是人探究知识的工具,是形成学习和交流技能的手段,更需要适合每个人的建构方式,具有促进生命成长的机能。因此,语文教育理应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

2.教育本质的追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在不停地追问“教育是什么”、“教育又是为什么”,我们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追究,对教育本质认识越来越清晰:教育不只是为了传承文化知识,而更应为了让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让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即“让人的生命能够健康、幸福地成长”。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语文这个母语教育,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更应从“人的成长需要”出发,以适合人生命成长为基点,以促进人生命成长为目的,建构自己的教育体系和框架――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

3.教育研究的启迪

本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一直注重探究语文教育规律。上世纪90年代后期,建构“自问自探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读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实践逐步感受到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而且要引导他们“学出问题来”: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而且要引导他们历练思维;不仅应关注学生建构语言,而且要让他们探究语言建构规律。“十一五”期间,本人在教学方法研究基础上转向学校文化建构的研究,从关注“知识和能力”的研究转向关注“成长”的研究,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校成长型文化建构的校本研究”的实验,进一步明晰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成长;通过“成长课堂”的研究,进一步明晰课堂教学的意义应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启迪:语文教育应适合人的生命成长。

4.语文价值的寻觅

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已形成这样的共识:语文是人交流的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工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语文的性质和地位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理论工作者对语文学科的价值定位,还是人类自身对语文的需要,语文的价值都应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因此,语文教育应追求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

二、思想内涵

1.“适合生命成长”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

教育的价值在于引领生命成长,生命成长源于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让学校的“教育哲学”“适合个体生命成长”。就语文教育而言,“让语文教育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追求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以“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自己语文教育的信仰、理念,作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追求,让语文教育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一个重要思想。

2.“适合生命成长”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的本质在于服务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基于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让学校的“教育内容”“适合个体生命成长”。就语文教育而言,“让语文教育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追求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以“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自己语文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让语文教育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一种健康养料。

3.“适合生命成长”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归于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让学校的“教育途径”“适合个体生命成长”。就语文教育而言,“让语文教育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追求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以“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自己语文教育方式选择的重要标准,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式,让语文教育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一条科学途径。

4.“适合生命成长”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方法

教育的意义在于提升生命成长,生命成长在于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应让学校的“教育方法”“适合个体生命成长”。就语文教育而言,“让语文教育成为适合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追求把“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方法,以“适合生命成长”作为自己语文教育方法选择的客观依据,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让语文教育成为促进生命成长的一项有效策略。

三、理论基础

1.人的生命追求成长。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教育

成长是生命存在的状态,也是生命存在的价值;成长是生命发展的特征,也是生命发展的本能。每个生命体都在追求成长,只要生命存在,生命就要成长。人的生命成长既包含通过食物和运动等滋补的物质机能的成长,也包含通过教育和实践等滋养的精神机能的成长。就教育而言,人生经历的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整体的

教育活动。一个人缺少学校教育虽也能发展。但是很难得到全面的、有序的、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更是人生命成长的重要营养,她对生命体的发展有着独特价值。其一,生命成长需要语文帮助交际。人的生命成长需要不断地认识世界,需要交流经验和情感。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提升交际素养。其二,生命成长需要语文完善个性。人的生命成长需要让其个性不断得到完善,逐步成为“完美的人”。语文教育可以提高文化修养。促进个性品质逐步“完善”和“健全”。其三,生命成长需要语文塑造灵魂。人的生命成长核心在于道德与智慧共生。语文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打好“精神底色”,让人的灵魂更加高尚。其四,生命成长需要语文滋养习惯。人的生命成长是生命状态的一种自觉成长,需要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语文教育可以引导生命发展的方向,提供生命发展的动力,唤醒生命发展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品质。

2.不同的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影响不同。每个人都期盼得到适合的语文教育

人的生命成长,既受先天遗传素质影响,又受后天教育影响。遗传制约生命发展的潜能,教育决定生命发展的可能。遗传是先天的,即“天赋”;也是客观的,后人无法改变。人出生以后的成长主要受教育影响。同一个人受到的教育不同,他的发展方向和成长速度也截然不同。由于人的遗传素质差异,他的学习潜能和学习方式也有差别。每个人都希望建构和使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都向往获得自己喜爱的教育。就语文教育而言,语文是一种工具,是人类生活交流的语言,不同的语文教育对人类语言形成不同;语文是一种文学,是人类生活世界的描绘,不同的语文教育对人类文学建构不同;语文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缩写,不同的语文教育对人类文化创生不同。每个人大脑中语言结构是有差异的,其家庭对语文素养的熏陶也不尽相同,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也是千差万别的,正像人们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对教育方式需要是不同的,但对教育目标的期盼是一致的,都期盼自己生命得到充分、和谐的成长,都期盼用自己需要的教育滋养生命的成长,也都期盼有适合自己的语文教育促进生命更好成长。

四、实践操作

1.确定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价值

(1)以传承生命成长文化为载体

虽然人们已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语言的性质”;但是语文教育中很难客观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就是说,这个“度”不容易确定。如果语文教育偏向工具性,就让语文成为没有情感的“空壳”;如果语文教育偏向人文性,又让语文成为强调思想的“政治”。我们追求“让语文教育适合生命成长”时,既不从工具性也不从人文性上确定语文教育价值,而主要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出发,提出“以传承生命成长文化为载体”,其意旨是让语文教育成为一种文化,且成为关注生命成长的文化。这样的价值追求既是对语文学科意义的重构,又是对语文教育理念的丰富,也是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发展。

(2)以滋养生命成长需要为宗旨

每个儿童都期盼生命获得成长,且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也都呈现一种内在需要。这种“成长需要”唯有教育才能满足。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而且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内容教育”,同时还是人精神成长的“价值教育”。每个人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利用语文学习其他学科,还要运用语文陶养自己,这正是人的生命成长需要。从语文本质看,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滋养人的生命,因为语文是熏陶人的文化,是人的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意义就是培养人的思维,滋养人的心灵,陶养人的人格。因此,以滋养生命成长需要为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既体现教育的本质追求,也满足人的生命需要。

2.重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内容

(1)把学生需要、学科内容和生活意义三者有机结合

适合生命成长并非是生命成长需要什么就给什么,不需要什么就不给什么;而是以生命成长需要为根本,建构学生需要、学科内容和生活意义“三者共融”的内容。选择语文教育内容时,首先要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宗旨,充分考虑他们兴趣、动机、情意、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以及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元素,这种内容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同时,要关照学科自身的结构,体现学科的要素,即以语文学科性质、目标为依据,兼容语言学、文学、修辞学、逻辑学和文章学等学科知识而建构,这样的内容既是学科知识体系,又是学生成长的能力结构;另外,还要通过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建构教学内容,实践生活意义。据此可以看出,将学生需要、学科内容和生活意义相结合选择内容超越学科本位。有益于让语文教育成为人的教育,成为适合人发展的教育。

(2)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有机结合

适合生命成长的需要不只是生命中的某些方面的需要,而是成长过程中全面的、整体的需要。就语文学科而言,既包括对字词句篇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还包括听说读写技能的建构和运用。因此,语文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凸现基于人的生命成长且又促进人的生命成长的听说读写基本素养。一方面,在整体设置教学时间时要统筹安排,不要偏废。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时要科学组织,听说读写要同时、相机进行训练,让每项技能都能得到和谐成长,促进人的生命发展。

3.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

(1)让课内与课外融通

人们获取语文素养的方式和路径很多,不只是通过课堂教学习得,有的是在课外阅读或实践中形成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途径从本质上说,既要适合群体的成长需求,也要适合个体的成长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育既要关注群体的“引导”,也关注个体的“施教”;既要关注课内的教学,也要关注课外的学习。尤其要将“课内”和“课外”链接起来,把“教”和“学”合为一体,建构一个内外融通的教育途径。操作时,重点应把握以下两方面:一、课内探究策略,课外发展技能。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学习探究语文学习方法。初步了解学习语文的一些策略: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获得的方法,自主实践学习策略,形成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二、课外探究策略,课内发展技能。课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一些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课内,再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实践,进一步探究其本质,验证其意义,促进形成语文素养。这样的语文教育既适合语文自身的学习规律,也适合人的发展规律。

(2)让教学与熏陶融通

学生对语文的感受、理解和学习是多元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因此,既要重视教学引领,又要重视熏陶感染。从人的生活目的看,人是社会人,是让自己在生活中适应和服务社会。这就要求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时既要重视学校教育,也要重视生活陶冶,让教学与熏陶

融通。从人的生活时空看,学生不只是生活在学校,在课堂,而且还在课外;他们也不只是为了学习,而是在生活。因此,建构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既应重视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升:也应重视文化陶冶,通过环境和人的相互影响,让其思想、品行、习惯渐趋同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操作时,重点应把握以下两方面:一、把人文文化融入教学。平时,应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认识社会,接触良师益友。感受生活,主动接受文化熏陶;同时,把通过生活陶冶形成的“个体语文”和“社会语文”带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和发展。二、用教学建构人文文化。平时,应从生活需要和语文本身需要的角度进行教学,既要关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学习语文,主动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

(3)让文本与实践融通

语文的内涵首先是语言文字,人们获取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阅读文本获取知识和技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既应让学生阅读语文材料,在语文阅读中体会、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也应让学生直接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活动中感悟和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操作时,重点应把握以下两方面:一、在阅读文本中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报刊和网络等文本,让他们在阅读中建构知识;同时,让他们把从文本中获取的知识再与生活实践相链接,在实践中形成语文技能。二、在实践中反思文本。在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实践进行设计、概括、提炼和反思,不断提升语言感知和概括能力;同时,让他们把从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知再和文本联系,在实践中验证知识。

4.探究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1)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方式融于科学的阅读方式

阅读是一种自主认知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是一种自觉意志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种自我发展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既是一种自我行为,但也需要不断发展。语言习得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阅读必须符合其规律。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从本质上说既应尊重自己的阅读方式,又应学习科学的阅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将自己的阅读方式融于科学的语言学习规律之中,即:让每个人把自己的阅读方式纳入科学的阅读方式的建构,促进自己阅读方式不断走近科学。

从阅读的意义看,阅读有获取文本意义的消遣式阅读,也有促进生命成长的发展式阅读。消遣式阅读是通过阅读了解文本的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发展式阅读是通过阅读探究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目前,很多学生的阅读还只是“读出来”的“消遣式阅读”,而阅读教学追求的科学阅读方式应是“读进去”的“发展式阅读”。即通过阅读探究文本的内涵,建构学习语言规律,形成语文素养。这种阅读和传统阅读在要求上的区别是让学生从“关注‘写什么…转向“关注‘怎么写’”。一方面,让学生经历“写什么”到“怎么写”。教学时,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怎么写”上,让学生先读懂“写什么”;然后,围绕“写什么”,探究“怎么写”――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谋整篇”到“遣句段”。文章的写作过程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阅读过程也是“整体感知――部分感觉――整体感受”。引导学生阅读时,应遵循这种认知规律: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让他们探究作者是怎样表述的。通过感受作者的写作过程。体验作者的生活情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阅读方式才是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才是科学的阅读方式,也才是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

(2)让学生把自己的表达方式融于科学的表达方式

表达是一种自主实践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是一种自觉意志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表达是一种自我发展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达既是一种自我行为,但也需要不断发展。语言的运用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表达必须符合其规律。适合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方法从本质上说既应尊重自己的表达方式,又应学习科学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将自己的表达方式融于科学的语言运用规律之中,即:让每个人把自己的表达方式纳入科学的表达方式的建构,促进自己的表达方式不断走近科学。

生命的追求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丽尼 ; 鹰之歌;精神家园;追忆;追求

丽尼(1909—1968)是20世纪30年代卓有成就的散文家和翻译家。在其短暂的文学生涯中,他为文坛奉献了《黄昏之献》、《鹰之歌》和《白夜》三个散文集及《江南的记忆》一文后为生计所累离开,留给读者和研究者一定的遗憾。长期以来意识形态无限纯粹的文学史编纂原则一家独霸,许多作家和作品被“纯粹”掉了,在文学史上,他们无法被公正地给予一定的位置,他们的作品也得不到客观的评价。丽尼就是其中的一位。泛政治背景下多元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运用及研究视域的开拓,使得许多作家及其作品重见天日。我们在一般的文学史中还是难觅丽尼的踪影,只有在个别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如朱栋霖等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里,偶尔还能和他擦肩而过。但丽尼对文字之美的注重,对象征和暗示的偏爱及对感觉和意识的奇妙传达,推动了抒情散文艺术上的探索,使得他的作品在散文园地一枝独秀。

文本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语言和形象等符号的动态组合。一定序列符号的动态组合在不同接受者以不同的经验、方式或观念的烛照下,昭显出不同的思想内容、意义或境界,表层意蕴层面和深层层面。散文名篇《鹰之歌》无疑是丽尼的代表作——多种散文选本均有收录,体现了丽尼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但以往文学史惯于沿用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传统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模式——对本文进行了社会历史层面的——浅层层面的——解读。如朱栋霖所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对它的评价:“描写搏击长空、歌声嘹亮而清脆的雄鹰,借此讴歌了在暗夜中英勇牺牲的那位像鹰一样有着强健翅膀、会飞的少女,唱出了‘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奋兴’的歌声”[1]。这种“以急功近利的社会批评方法梳理他的文本,津津乐道于他的文本发出了劳苦大众哀怨的喉音,和他与左联的密切关系,没从文学自身的运动挖掘出其文本真正的价值” [2]的不足。

优秀的文本才能历尽时间的磨砺,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几百年来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历演不衰。经受时间洗礼的文本逐渐消隐了当时当地的一些社会内容、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优秀的部分以“内核”进行本真的显现,在物化和泛商主义的现代,昭示出一种人类学意义或人类生存的价值。阿Q的“精神胜利法”无疑是当时当地“国民性弱点”的核心,从当代“存在先于本质”的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来看,它是人“无可奈何地返回自身”[3] 的一种无奈的生存抉择。

科学工具理性的膨胀为现代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多样的生活方式,更加快了社会生活节奏,尤其在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地质时间浓缩为人类的种属时间尤其社会时间以后,对丰富物质的占有和享受是以身体的疲惫尤其是精神的疲惫为代价的,现代人普遍表现出精神的焦虑、苦闷、迷惘、无奈和悲凉。在“机械复制、技术专制、个性死亡和实用主义”独霸的信息时代,作为对历史承继的,对人类生活活动刺激反映而生的观念(精神)与人的肉体及周围的环境很难达到工业化文明以前的那种和谐状态,精神成了无家可归的漂泊者。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指导下,任何个体都有追求自我价值、理想的权利。为达到诗意的栖居,人类要“回到自己内心的故乡,或者说回到作为一种‘当然’而存在的故乡,通过这种精神返乡去调整、校对由现实‘恶心’或‘荒原’世界引起 的诸多不适”。[4]而通过对逝去时间的追忆以重现往日美好时光无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以上现存现实、观念重读丽尼的《鹰之歌》,会发现一种人生的困惑:人生常常在追求和追忆之中徘徊。

“南方”——追忆中的精神家园

宛如洞箫在夜间横吹一般,《鹰之歌》第一段“黄昏是美丽的。我忆念着那南方底黄昏。”[4]缓缓流出,有点儿忧郁——命名和期待无法实现所生发的忧郁。“我忆念”中的“南方底黄昏”如何美丽?“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岗变成了暗紫,好像是云海之中的礁石。”[5]51;“有一轮红日沐浴着在大海之彼岸;有欢笑着的海水送着夕归的渔船。”[5]51;“南方是有着榕树的地方,榕树永远是垂着长须,如同一个老人安静地站立,在夕暮之中作着冗长的低语,而将千百年的过去都埋在幻想里了。”[5]51这美丽、宁静、富有诗意的“南方”意象在丽尼的作品中不是唯一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出现,而是他历尽世态炎凉、人事沧桑、生活苦难后,对个人人生经验美好部分、刻骨铭心部分的追忆及其栖息地的追寻。在他的散文《失去了的南方》中,类似的“南方”意象被同样舒缓的抒情话语生发。丽尼本名郭安仁,丽尼是他幼年时认识的一个外国女孩的名字,在她那里他获得了温暖与友谊,“然而这个女孩早早夭折了,他的感情受到极大创伤,永难忘怀”[6],他便用这个名字作为笔名以示纪念,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为:燕尼和梅尼。这刻骨铭心的快乐而又痛苦的个人童年经验“成为一处远距离的审美参照,成为沉淀于他心灵深处的‘故乡情节’”[7]的最初部分和重要部分。丽尼为怀念这位“沉没而多情”的女友而作了《月季花之献》、《失去》等篇。作为接受五四新思想的热血青年,在五四退潮、大革命失败后踏入水深火热急速转型中的社会,丽尼产生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及对实现现世中自我理想、自我价值的追求。落后民族和国家移植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但不能全部或大部移植西方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物质生活方式及相应的社会关系——这是历史渐进、发展、演变、累积的结果。这样,像火焰一样光明、热情的个人人生理想便遭遇铁一样的黑暗社会现实。挫折打击接踵而至,忧愁失望随之而生,才知道社会政治、经济层面的变革才是首要之大任,于是许多华夏热血青年参加到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革命洪流中。初入社会的一段时间,丽尼在福建晋江黎明高中教授英语,那是真正地理意义的南方,所以说“南方”意象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在那里一次没有结果的爱情“又一次在丽尼的感情上留下巨大的创伤,《黄昏之献》、《秋祭》就都是献给已逝爱人的诗篇”[6]。以后丽尼与冲破封建家庭和传统思想束缚的许严女士结为伉俪,在上海的亭子间里漂泊。家庭生活的困苦、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民族苦难的加重无形中给参加革命工作的丽尼的潜意识增添一定的“忧愁”。文学作品是以往人生经验的重构。社会和人生的动荡把人压向遥远、美丽而又宁静的“南方”,在那里漂泊而痛苦的内心暂时获得一点儿慰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鹰之歌》写于1934年12月——红军长征以后,在现代史上,南方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希望,此时丽尼必定渴望革命高潮的再次到来,追忆“南方”革命的高潮是一种必然,对于一位真正的革命工作者来说。“南方”就是丽尼个人经验中的精神家园。丽尼在“南方”中写到了“大海”、“榕树(或者可以看作树林退化后的象征——巴金在《鸟的天堂》曾写到一棵像树林一样的榕树。)”、“铺着黄尘的地”。我们知道生命几十亿前产生于太古海洋(“大海”),人类的祖先“南方猿人”生活在非洲的森林(“榕树”)——(“森林”在许多人的观念里是那样的遥远而陌生,它已被“树丛”这一概念代替——这是人类远离自然、社会高速发展、森林面积减小的必然结果。)——里面,工业化文明以前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土地——“铺着黄尘的地”——上。在这里,从象征的层面说:“大海”——生命的“根”,“榕树”——人类祖先的“根”的退化,“铺着黄尘的地”——人类的“根”。对现代社会的现代的人来说,海洋和森林在人类的精神层面有点儿遥远,而厚实而稳固的土地“当然或应然意义则主要指向了一种诗性的甚至有着宗教神圣的形而上存在”[4]。土地这一物质形态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4]“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4]这表明,土地早就以其阴柔、虚静、包容“万物”的至德与品格而被视为一大母题,即土地在原始意义层面上是文明的发源地,是人类文明的真正故乡,而人类自身身世也必须从这里才能得到最后解释:“你是从土地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4]每个生存个体都是大地之子,每个人内心都拥有一方乡土——它“是茫茫荒原上迎着夕晖升起一股袅袅炊烟的小木屋,是冷雨飘零的午夜街头永远温馨的小酒吧”[8],这是一种名定,一种血缘联系,是永远无法摆脱的“原型”自在和永远的精神纠缠[4]。从人类学层面的某种意义来说,《鹰之歌》中的“南方”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追忆中的精神家园。

“鹰”——追求中的人的形象

“鹰在赤红的天空之中盘旋,作出短促而悠远的歌唱,嘹唳地、清脆地。”[5]“鹰”在革命高潮时的“南方”“作出短促而悠远的歌唱”,正是革命者在革命高涨时积极投入革命大潮、实现他们的人生追求的形象的写照。这里的“鹰”就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飞翔着歌唱,歌唱着飞翔”。抒情主人公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刻画:“鹰有两个强健的翅膀,会飞,飞得高,飞得远,能在黎明里飞,也能在黑暗里飞”,一个不怕艰险追求的形象跃然纸上,激励起“我”在“黑暗”中追求自我人生的勇气和意志——“我就忘却我底忧愁而感觉兴奋了”[5]52。“鹰”不但能在革命的“黎明”和“黑暗”里飞,从生存学角度来看,也能在人生的“黎明”和“黑暗”里飞。丽尼在散文集《鹰之歌》的后记里写道:“我确曾看过鹰飞,也曾听过鹰的歌唱:那声音嘹唳,清脆,那姿态也雄健,矫捷;我确曾希望我能学习那样的歌唱和飞翔,然而我不能肯定我自己。一个不能肯定自己的人,结果往往会嘲笑自己的——因此,我疑惑我变成了一只乌鸦。”[5]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生活中要做一个一往无前的追求者的愿望,并在散文《鹰之歌》中赋予“鹰”一种超越狭隘社会历史层面的意义——人生的积极的追求者。

人类童年时代语言的缺乏产生的不明确,使得以心理主体为基础的原始思维缺乏逻辑具有跳跃性且凸现信仰,有神秘性、创造性、幻想性和实用性的特征[9]。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性,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或事物无法解释而充满了恐惧感,尤其对具有人类所达到的某种能力的动物凸现了某种信仰力——作为崇拜的对象——自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保护神。原始思维通过对其保护神能力的模拟和演绎来达到对自然某种程度的征服以消释内心的恐惧。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猛禽的存在,虽然并不是每一个民族都把某一具体猛禽——如鹰 ,当作图腾崇拜的对象,但至少是人类早期对空中向度施加其作用和想像力时的重要崇拜对象,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原始意象”,沉淀在人类深层的集体无意识。随着文化形态的演变,逐渐成为“追求”者的象征,如“鹏程万里”所显现的那样。另在李白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有表露。从这一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鹰”——人生中勇敢的追求者。

在追求和追忆之间徘徊

《鹰之歌》的抒情话语打破了惯常的情感逻辑,把情感过程的最后部分前置,凸现出了对以往情感经验的重构——文学毕竟是对以往人生经验的重构。丽尼用印象派的笔法描绘出了“南方”的沉静柔和的美,一种淡淡的惆怅消融在“南方底黄昏”中,那是抒情主体四处漂泊重返精神家园时的忧伤。以往所有的人生经历熔铸为三幅美好的经验图画,体现一种静态美。接着,“鹰”“盘旋”而出,“作出短促而悠远的歌唱”,从一种静态滑向一种动态,一个刚健、积极进取的人生强者形象喷薄而出。紧接着抒情主人公追忆了一个忧愁的故事。他多次运用“热情”和“火焰”两词,隐喻了对人生、理想的强烈追求和希望,但“只须一刹那,一整个世界就会从光明变成了黑暗”[5]182,更为严重的是“身体”还会“被六个枪弹贯穿”。人们在自我的人生旅途上跋涉时,人们总以自己以往的经验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个新的命名,然后实施一系列的行动以使自己名实相符,也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去实现自我定位。可是在观念上进行施为性行动时,采用的是理想化的方式。在理想方式实施时,不同利益、不同理想化方式的不兼容,使得矛盾凸现,而旧的经验无法解决大部分新的矛盾,使得相当一部分的追求以失败告终。命名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在实现的过程中,实现的部分过程又作为新的人生经验参加新的命名,当旧的命名实现时,我们却用新的命名来观照它,成功感有时便荡然无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的追求永远无法实现,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人永远存在于时空的某一点——“今天”。无数行动过的“今天”流逝为“昨天”,无数行动着的“今天”开创了“明天”。由于时间的遮蔽,只有很少一部分对人有着很强很美好印记的“昨天”被思维记忆并重组为静态的美画。当人们在现实的追求中碰壁,“人穷则返本”,无助的人们往往追忆逝去的家园,以寻求心灵的暂时的慰安,以便重新燃起追求的希望。世界有两种存在形式:静止和运动。静止是一种停顿,运动才是发展。张炜在《九月寓言》中用“奔跑”和“停吧”隐喻了小村的全部历史,历史在“奔跑”和“停吧”的转换中发展。人生也在动和静的相互切换中,在对精神家园的追忆(主要表现为空间向度的延展)和对人生的展望和追求(主要表现为时间向度的开拓)双向互动中前进。任何一种向度的极致都会影响生命的质量。我们总是在追求和追忆之间徘徊,不过有时偏重追忆,有时偏重追求。

[参考文献]

[1] 朱栋霖.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49.

[2]吴政家. 抖落《黄昏之献》的泥土[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34.

[3]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9.

[4]夏 子. 乡土文学的家园意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103-104.

[5]丽 尼.丽尼散文选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徐 型. 丽尼散文渗透的人生企盼[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科版),2002,(4):157.

[7] 黄晓娟. 故园之恋——论萧红的家园意识[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4):30.

[8] 林少华. 村上春树何以为村上春树(代译序)[M].上海:社会译文出版社,2003:4.

生命的追求作文范文第5篇

大千世界,异彩纷呈。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会发生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些事情因为波及的范围广,涉及的人数多,造成的影响大,而成为热点时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写好“热点时事”类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心明确。热点时事往往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热点时事的看法,众人莫衷一是,不乏相悖的观点。因此写作“热点时事”类话题作文,首先要做到中心明确,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主张,切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更不能在文章中出现自相矛盾的多种观点。

二、选材典型。“热点时事”类话题的材料很多,对于同一个观点,可以有不同的热点材料加以印证。写作时要选用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对于不够典型的、次要的材料要舍得删去,不可贪多求全,以免有堆砌材料的嫌疑。

三、表达恰当。写作时要根据文体要求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如果是写成议论文,对某个热点时事发表看法或者选择某个热点时事作为论证观点的论据时,所选用的热点时事要尽量简洁明了,概括交代事情的经过即可;如果是写成记叙文,可以采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来写,这时就应该对所选用的热点时事进行详细具体的描写,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佳作展台】

选取热点人物入文

热情,让青春灿烂

陕西省一考生

我特别欣赏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所说的“早上起来告诉自己:再难也要坚持,再好也要淡泊,再差也要自信,再多也要节省,再冷也要热情”中的“再冷也要热情”这句话,因为我坚信:热情,足以引爆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正能量,让其青春灿烂辉煌!

就以马云为例吧。大家都知道,马云当年连续参加了三次高考,才考取了当时杭州最不理想的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后来在当教师的几年里,他又想去一些大公司工作,但所有的大公司都将他拒之门外。是啊,一个毫无名气的教书匠,那些大公司凭什么招聘你为他们的职员呢?但马云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终于,他在接触了互联网后决定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在经历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后终于使阿里巴巴网站闻名全球,他也因此成为了受万众瞩目的成功人士。

试想,如果没有热情,他能有信心连续参加三次高考吗?他能鼓足勇气去那些大公司参加招聘吗?还能在创建阿里巴巴网站的种种困难和挫折面前承受打击迎难而上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见,不退的热情对一个人走向成功确实不可或缺。热情,足以引爆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正能量,让其青春灿烂辉煌!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人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唉声叹气,叫苦连天,一些人甚至还会干出自暴自弃的傻事情。前几天,营口市一名刚参加完今年高考的考生就在高考标准答案揭晓当晚离家出走,几天后,家人从警方那里得到消息,这位考生已在鞍山跳河自杀。

同样是参加高考,马云能在失利后越挫越勇,永葆对生活的热情,而这位考生却在成绩还未出榜前就已失去了信心,以致连对生活的热情也一并失去了。这也许就是一些人之所以能成就人生,而一些人却注定失败的根本原因!

朋友们,你愿意当“再冷也要热情”的马云呢,还是愿意当一名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唉声叹气、叫苦连天的失败者?我相信你一定会选择像马云一样“再冷也要热情”,因为:热情,足以引爆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正能量,让其青春灿烂辉煌!

【技法借鉴】

紧扣热点人物,对比论证有力。马云可谓是2013年度炙手可热的人物,从年初的入股新浪、卸任阿里巴巴CEO、建菜鸟物流到上市争议、被总理点赞、双十一、斗微信,马云无疑是人们心中的传奇式人物。考生能关注并了解年度热点人物,且将之引入文中,使文章充满时代气息。此外,本文在论证“热情,足以引爆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正能量,让其青春灿烂辉煌”的观点时也颇为精彩。文章先用“马云不失对生活的热情终获成功”的事实论据对观点进行正面论证,接着再用“营口市一高考考生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跳河自杀”的事实论据对之进行反面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使所论证的观点十分鲜明,论证过程十分有力。

联系时代话题与热点时事

追求是梦想的起点

吉林省一考生

追求是太阳升起时熠熠的光辉,追求是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挥洒的汗水,追求是狂风暴雨中拼搏的身影,追求更是我们人类梦想的起点。

贝多芬年少时家中贫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而是不断地追求着。尽管后来他双耳失聪,但他还是用嘴叼着木棒触碰琴键来感受声音。正因为他对音乐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我们现在才能听到《命运交响曲》这些不朽的经典乐章。是追求成就了贝多芬的梦想,是追求造就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巨匠。

张海迪五岁时就高位截瘫,但她非常渴望学习,并没有因为病魔的折磨而放弃学习。她自学了小学、初中乃至大学的课程,还自学了英语、德语和日语等外语。她虽然残疾却从未放弃过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懈追求着。是追求给予张海迪战胜病魔的力量,是追求铸造了一位当代的“保尔”。

岳飞为了追求“精忠报国”的梦想,把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洒在了战场上;居里夫人为了追求科学的梦想,最终献身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当中;马克思为了追求自己所构想的共产主义,把自己的一生都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之中……无数个名人的事迹告诉我:因为有追求,才会有梦想。

当“神舟十号”满载着祖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中华民族追求百年的梦想终于实现。当世界在为中国喝彩时,又有谁知道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这个古老的民族一次又一次地遭受着失败的打击,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坎坷。但因为心中有梦,中华民族在奋进中崛起,踏过满路的荆棘,终于迎来了成功。因为有追求,才会有梦想;因为有梦想,才会创造出奇迹。

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不应整天碌碌无为,无所事事。我们要有追求,因为追求是梦想的起点,有追求我们才有勇气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曾说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为中国梦贡献出一份力量。努力学习,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和普天下龙的传人一起同塑我们的未来。

让我们努力去追求,不要畏惧追求之路上的艰难险阻。追求是梦想的起点,只有真正地追求过,你的一生才会无怨无悔!

【技法借鉴】

联系时代话题,例证充分。文章从追求、梦想的角度入题,确立自己明确的观点:“追求是我们人类梦想的起点。”与时下国家所提倡的“梦想”的主题相扣合。为论证观点,考生在文中列举了贝多芬、张海迪、岳飞的事例,并各自运用一段的篇幅,充分论证追求对实现梦想的重要作用。再用岳飞、居里夫人、马克思的经典事例阐释梦想与追求的关系,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联系热点时事,富于教益。文章最有说服力的表现是联系了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成功的重大新闻事件,把个人的追求与梦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迅速使主题得到升华。

紧扣热点时事,夹叙夹议

幸福,其实很简单

山西省一考生

人生之中最悲壮、最痛苦、最无奈的时刻,无非是直面生与死的抉择。而只有到了那一刻,才能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莎士比亚说过:“生存或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思考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找出答案。但是,我目睹了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后,渐渐地悟出一个道理――幸福其实很简单,活着就好!

一瞬间,地震夺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将原本平静的城镇变成了废墟,把原本幸福的家庭撕得支离破碎。灾难中,人们流离失所,目睹亲人的离去,看着家园被毁,心中是何等的痛呀!有网友上传了照片,地震发生时,有光着身子的男子,有穿着睡衣抱着孩子的母亲,有光着脚的孩子,有披着浴巾的少女……为了逃命,他们顾不上自尊与形象,就急匆匆地跑出来。在生命面前,什么都不再重要了,只要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还清晰地记得一个电视镜头。一个遇难者家属扑倒在一个男人的身上,双手紧紧拽住男人的肩膀,使劲摇晃,悲痛欲绝的哭喊,一声接着一声。那声音响彻天际,悲戚得让人心痛。可是,男人的身体一动不动,显然已经失去了知觉。她对男人死亡的状态不可置信,仍然撕心裂肺地哭叫着,期待奇迹能出现。那一刻,她是那么无助与绝望、悲伤与痛苦。我的心一直紧揪着,被无形的悲伤和惋惜包围。那无助的神情,那绝望的泪水,那充满期待的叫喊,不时地浮现在眼前……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还活着!我还生存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

生命胜于一切,也高于一切,只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可是,有的人不懂得珍爱生命,不懂得享受幸福,或为物喜,或为己悲,或争权夺利,或勾心斗角,甚至尔虞我诈,刀枪相对,把原本的幸福糟蹋得不成样子。这又是何等可悲啊!

有人说过,经历过才懂得拥有,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幸福,其实很简单,好好地把握现在,好好地珍惜生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主宰生命,只能把握自己。钱失去了可以再赚,爱失去了可以重新再来,唯独生命一旦失去了,将永远不会再有新生。

因此,我们要谨记: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还活着,我们还有一万种可能。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