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课堂生活

我的课堂生活

我的课堂生活

我的课堂生活范文第1篇

在生活中获取教学活动的资源,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开放思想品德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教学,是我们广大教师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品德,并用思想品德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品德课走进学生的生活。

1.教学目标的确定――立足于学生的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践行新课标的必然要求是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打造生活化的品德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2.教学内容的安排――走进学生的生活

在生活中获取教学活动的资源,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开放思想品德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教学,是我们广大教师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不这样,思想品德课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品德,并用思想品德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1 要创设生活情景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发掘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思想品德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一环。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和改变教材,结合当地学生生活的实际,以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如教师在讲授《不能忘记历史》这一课时,老师就事先让同学们搜集中国的过去到现在的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课堂上让学生就这些历史事件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同学说从鸦片战争到解放全中国说明历史在改变;有同学说,历史上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丧失领土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到澳门,香港的回归感受的历史在发展;有的同学说的维护说明了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有的同学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发言,并就我国历史的发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历史在不断地发展,我们的国家日益强打。在这里,因为教师选择了合适的情境,调动了学生收集资料,利用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建构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就怎样解决问题,开展认真的思考,寻找历史知识。学生主动思考学习,不再是老师填鸭式教学,从而建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2 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肖川博士说过:当学生的理智遭遇到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因此教师引入课堂的材料,创设的情境应该能挑战学生的理智,引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要精心安排"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学会自我保护》导入中,教师首先播放了孩子们喜闻乐见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片段,教师提问:"这部动画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生:灰太狼想尽办法捉羊吃,小羊们奋力反抗,进行自我保护的故事。)教师提问:"每次灰太狼都成功了吗?为什么?"(生:没成功,,因为小羊们相处各种办法逃生。)师: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只有像小羊们那样学会自我保护才能健康的成长。随即板书课题:"学会自我保护"。

还有在《学会自我保护》学习求救电话中,师:虽然喜洋洋非常聪明。但也有于丹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愿意帮帮他们吗?那么发生以下情况该拨打那些求救电话呢?接下来出事慢羊羊生病、被坏人跟踪、学校里着火的图片。(生:120急救电话、110匪警电话、119火警电话。)

2.3 要拓展教学内容 更好地让学生体验生活。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的内容经行适当的补充和增加,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到其他课堂学不到的东西,扩大学生的信息量,让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改变思品课的形象,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我的课堂生活范文第2篇

那是2011―2012学年上学期开学的第一节地理课,是一节既普通又特殊的地理课。说它普通是因为它是我课程表上无数节课中的一节,说它特殊是因为这节课让我思考了10年,它是我教学第11个年头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它和我前面10年上的地理课都不一样,当然效果也不一样。一学年过去了,现在回头看那节课确实让我难忘,它改变了我的教学生活,也改变了我,让我从苦恼、艰辛、彷徨中解脱出来,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新生活。

那节课的特点总结成一个字就是:爱。我相信每位老师都有爱,可是有爱并不一定会表达爱,不同的表达效果也不一样。况且并非每个孩子都会认为我们爱他(她),有时甚至会有相反的感受。并非每个孩子都知道我们爱他(她),知道这一点很关键。我的性格本来有点内向,平时话不多,更不善于表达爱。我虽爱我的学生,但不会表达,准确地说应该是不敢表达。通过10年的磨炼和一个暑假的思想斗争,我决定有所改变。

首先,是思想的改变,思想是行动的先驱,有爱就大声说出来:“我爱你们!”让所有孩子都知道。

“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相貌平平,普普通通,在人群中没有一点特色,长得有点低调,有点对不住大家(孩子们笑),但是在我普通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孩子们我要大声告诉你们――我爱你们!不管以前你们成绩是好是坏,不管高矮胖瘦、漂亮还是不漂亮、帅还是不帅,你们都是我的宝贝”。这是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说的第一段话,当时我感到我的声音在颤抖,脸发热,因为我不知道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心都快从嗓子里跳出来了。“我们也爱你”,他们的声音更大,并且超过一半的人都积极回应我,有几位同学可能看出我不好意思,也有点不好意思,但几乎全班同学都在看着我笑,他们的笑是开怀的、发自内心的,是幸福的笑。我前面所有的顾虑烟消云散,孩子们的反应大大鼓舞了我。我接着说:“我对你们的爱就像对我自己孩子的爱一样,没有条件,没有理由。同样,我也渴望得到你们的爱。”“一定的,必需的”,孩子们异口同声。我心里热乎乎的,我想孩子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开了个好头,已成功了一半。

关于师生关系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不是警察与小偷、猫与老鼠,师生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期望,老师的心情和你们父母的心情是最接近的,我们都希望你们好,希望你们快乐幸福,所以师生之间不应该有矛盾,更不应该是敌对关系,我们之间最多只有为人处世方式的不同,如果我们之间有了爱,有了情意,那一切都不是问题,都能理解和谅解。”

其次,日常工作中要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和幸福,也使我从中获得快乐和幸福。

我还告诉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多一点快乐,少一点苦恼;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备;多一点谅解,少一点苛求;多一点微笑,少一点愁容。知足方能常乐,常乐便生幸福。我希望你们快乐,希望你们热爱生活,希望你们幸福。要得到幸福其实并不难,幸福只是一种选择,只要你选择了幸福,幸福就会来到你身边。幸福就是一种态度,只要你想要幸福,幸福就会属于你。如果你选择了幸福,没人能剥夺,如果你认为你是幸福的,没人能改变。”我看到孩子们微笑着频频向我点头,我发现他们开始喜欢我,我开心极了。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自从上完那节课后,我便和同学们亲如一家。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我们都如朋友、似亲人。一年来没有一个和我顶嘴的,也没有一个和我作对的。

你真心把学生当朋友,学生真的能成为你的朋友。有一天,我的嗓子哑了,到高一(11)班去上课,刚一开口就有同学问:“老师你嗓子哑了?你辛苦了,我这里有金嗓子喉宝。”“我这里有水。”另一位同学举起一瓶矿泉水大声说。我当着同学们的面把药吃了下去,并说:“谢谢你们,我一定会更努力的。”“我们也会努力的。”那节课我讲得很卖力,大家听得也认真,效果非常好。

只要改变一下态度,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我深信用真诚一定能换回真诚,用爱一定能换来爱。没有爱的教育就像现在的罗布波――没有一点生机;没有爱的教育就像火焰山――炙烤着孩子们那颗稚嫩的心;没有爱的教育就像鱼儿离开了水,瓜儿离开了秧,吃奶的孩子离开了娘。

一则寓言《北风与太阳斗智》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更坚定了这种教学思想:旅行者穿着一件大衣急匆匆地赶路。北风看见了,便对太阳说:“咱们俩来比赛一下吧,看看谁能让这位旅行者脱下他的大衣。”“好吧。不过,这场比赛一定是我赢。”太阳说。“你赢?哈哈哈!”北风骄傲地说,“你一定没有见识过我的威力吧。我发起威来,可以吹倒庄稼、吹倒树木、吹倒房子。我能让世界上的一切在我的威力下瑟瑟发抖。别说从他身上吹掉一件大衣,就是把屋顶统统吹翻,我也办得到。”北风说完,便开始发起威来。它鼓足了劲儿,拼命吹了起来。河水翻起了波浪,树木东摇西晃,鸟儿们躲藏了起来,大地上的万物果然在它的威力下颤抖了起来。然而那个旅行人呢?他不仅没有脱掉大衣,反而把大衣越裹越紧,北风累得筋疲力尽,仍然不能让旅行人脱掉大衣。北风无计可施。“现在看我的吧。”太阳略略增加了一点温度。慢慢地,旅人感到越来越热,于是他解开了衣扣。过了一会儿,他干脆脱下了大衣。太阳赢了。

北风累得筋疲力尽,却不能让旅人脱掉大衣。太阳稍露身手,旅行人便情不自禁地解衣摘帽。有些人总是企图用暴力征服人,而他们却忘记了温和的威力远远比暴力大。

我的课堂生活范文第3篇

>> 让化学课堂充满“生活味” 让生活走进化学课堂 让生活融进化学课堂 让生活充满化学课堂 让数学课堂更富有生活情趣 课堂中有生活 动态生成,打造有生命力的化学课堂 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化学课堂呼唤精教活学 让生活的点滴为化学课堂添彩 巧设情境,让化学课堂更加贴近生活 谈如何让化学课堂充满生活色彩 让生活色彩渲染化学课堂 让化学课堂充满生活色彩 如何让生活常识走进初中化学课堂 让化学课堂走向生活化 让化学课堂成为有智慧的课堂 让数学课堂变的更有思想更有生活 有效设问让化学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化学课堂提问更有效 如何让高中化学课堂富有激情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让化学课堂有生活本色 让化学课堂有生活本色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本文就化学教学中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本要求、主要策略进行了一些尝试,以期激活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真正实现。 关键词:化学课堂 教学 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语),“教育是为了完满的生活” (斯宾塞语)。可见,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育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意义。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课堂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价值。《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指出:“课堂教学应从学生 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基于此,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界限,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还课堂教学以生活本色,使知识能够深人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进而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

一、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本要求

1、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

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根基和源泉,是学生学习的活动的起点和基础。直接经验是指学生直接经历并获得的体验,它具有亲历性、情境性、具体性、个体性、原创性等特征。生活化的课堂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以现实的体验和直接的经验来丰富、拓展和提升个体的认知,把生活世界中的教学资源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发挥现实生活世界、直接经验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独特的作用。

2、营造和谐的生活化教学氛围

生活化教学氛围,即是营造轻松愉快、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为此,作为化学教师在角色定位上,要摆正位置,减少“身份角色”,不以势压人,多注意感情上的交流。在语言表达上,不用命令式,多用商讨、对话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风格来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在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间的辩论,也鼓励生师间的辩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策略

1、课堂“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课堂活力,进而对化学课堂产生亲切感、眷恋感。“生活化”导入资源,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现象、重大的社会事件和历史素材等等。

2、课堂“探索”生活化,探究理解新知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学;学习的过程,即是生活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就是师生共同体验生活的活动。一位学生颇有感触地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也许这真是“体验”的奇妙之所在吧!这启迪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参与教学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化学知识元素,在不断反复解释生活现象、尝试运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3、课堂“训练”生活化,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课堂上,适时适量提供必要的训练题供学生“做”是非常必要的。“生活化”的化学课堂要求训练题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生活中的化学科学知识。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给训练题设计一个生活化的试题情境,进行生活化的“包装”,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体悟到化学原来如此地真实!

三、实施“生活化课堂”的初步成效

通过“还化学课堂以生活本色”的实践,使课堂、学生、教师都“活”起来,师生双方在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里尽情地吸纳知识的“营养”,收益匪浅。

1.课堂“活”了

课堂“活”起来,不仅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景活,而且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使师生互动,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学生“活”了

学生变得爱学习了,且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产生学习兴趣,探索知识的愿望,教师的职能从传授变为了指导;学习的目标从单一到综合;学习的空间从封闭到开放,从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学习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拓展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

3.教师“活”了

我的课堂生活范文第4篇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质量直接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各高校最为关心的问题。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很好地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笔者以广西财经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会计与审计学院第二课堂建设为调研切入点,通过数据统计,全面分析我校第二课堂现状及成因,并对今后地方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提高第二课堂建设质量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地方院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对我校会计与审计学院2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100%,着重了解我校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认识情况、参与情况、满意程度以及学生对第二课堂的期望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学生对第二课堂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一是对第二课堂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仅有少部分学生对我校第二课堂活动完全了解,占调查人数的10.00%,55.22%的学生了解不多,34.78%的学生不了解。对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认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同等重要的学生占54.35%,认为第一课堂重要的占14.78%,认为第二课堂重要的占5.65%,不清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关系的占25.22%。由此可见,学生对第二课堂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明确了解,学校对第二课堂的宣传力度不够,没能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通互动、互补互融的目的。二是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收获情况。对于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收获,学生普遍认为通过参加各项活动,自身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和专业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其中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获得提升的比例最大,达到90.43%和81.74%。这说明我校第二课堂的活动项目能够充分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程度、途径和目的 一是学生的参与情况。以我校会计与审计学院为例,今年以来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有“菁英会计”系列活动、黄丝巾社团活动和爱心基金会活动等,这些活动内容新颖、形式灵活,也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与学生相互学习的平台。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开展过的第二课堂活动几乎都有所了解,尤其以与专业课程挂钩的、注重学生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菁英会计”系列活动了解最多,占调查人数的96.52%。与此同时,学生真正参与过的,认为对自己能力提升帮助最大的也是“菁英会计”系列活动。这反映出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各类活动,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会挑选与专业更相关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利用各项资源,通过开展更多更好的第二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实现学生探索和实践的需求。二是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途径。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学院指定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学生自主参加;学院指定第二课堂活动项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学院不设置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学生自主参加学校的项目。通过调查发现,80.00%的学生选择的是“学院指定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学生自主参加” ,而只有6.09%的学生选择“学院指定第二课堂活动项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由此可见,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选择自主性较强,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三是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目的。关于学生参与我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21.74%的学生选择被迫参与,67.39%的学生是根据兴趣爱好自行选择,6.52%的是通过老师推荐,另外4.35%是其他原因。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是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但由于规模需要或者人数限制,我校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存在强迫参与的情况,这一方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程度 调查中学生对我校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 48.26%。满意的原因包括挖掘潜能培养特长,有利于各学科学习,促进身体健康,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和培养其他能力等。同时问卷调查反映出,对我校第二课堂满意的学生主要在挖掘潜能培养特长和丰富课余生活这两方面收获最大,分别占30.00%和33.04%。而对我校第二课堂活动不满意的学生占51.74%。不满意的原因主要包括有认为活动形式化,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的占36.96%,被强迫参与占27.83%,活动内容形式枯燥无趣占34.35%,某些活动专为个别活跃分子设置占15.22%。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我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不满意,可见学校在总体上做得还不够好。虽然部分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有很多的收获,但更多的学生没有真正从中受益。这就要求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要花更多的心思,改变活动形式化、内容枯燥的现状,举办一些重质量、有内涵、形式多样的活动,真正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期望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学生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活动。调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希望学校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类型依次为社会实践活动76.96%,技能训练活动74.35%,文化活动49.13%,科研创新活动37.83%,体育活动32.17%,学术、学科竞赛活动31.30%。由此可见,学生希望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这与第二课堂的目的是完全相吻合的。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应的知识技能。

(2)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时间安排。半数以上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应该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占受调查人数的52.17%,而选择大类阶段的占32.17%,专业阶段的占15.65%。笔者认为,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且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沉重的学业压力和“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所以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3)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作用。80.87%的学生认为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起到指导带队作用,但有8.70%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全程参与作用。同时,在第二课堂的绩效考核方面希望计入总学分进行考核的占9.13%,希望通过申请创新学分的形式进行考核的占36.09%,希望在入党、推优和评优等活动中作为重要依据进行考核的占31.30%,认为不需要考核的占31.74%。由此可见,学生第二课堂的自主性有一定的要求,大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参与来获取第一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不是像第一课堂一样,有严谨的教学计划,有教师的全程引导,有考核的条条框框。这也适应了第二课堂的要求,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学习内容,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地方本科院校第二课堂的建设

针对本次调查问卷反映出来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地方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设。

(一)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趣味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对于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多征求学生的建议。一方面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师生互动,这样第二课堂才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达到学生张扬个性、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目的。如学院可安排一些毕业三五年、事业刚起步的校友来作报告,与学生交流在学业、工作甚至人生其他方面的心得体会,这样的报告结合现实社会,演讲人与学生的距离很近,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又如三下乡等服务社会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更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第二课堂的目的在于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必须注意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衔接,消除第二课堂只是纯粹的娱乐活动等错误观点,在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设置方面要注重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不能完全脱离学生的专业学习。上述调查也表明,目前大学生更重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因此学校在组织第二课堂时,应立足本专业,依据本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第二课堂的具体内容及活动形式,更好地弥补当前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空缺。通过参与活动,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专业知识,而且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宣传性与广泛参与性相结合 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对第二课堂没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和认识,这首先需要学校在举办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宣传,更要将第二课堂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握好每个参与活动的机会,让第二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意义,这样的活动才会有所收效,让学生获益。其次,第二课堂活动应该注重学生的广泛参与,不能因为资源场地有限而限制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要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 而是应该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在实践、思考和动手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最后, 学校在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因缺乏专业知识而高年级课余时间有限等问题,整合好年级梯度问题,争取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第二课堂中来。

(四)第二课堂的建设:制度化与品牌化相结合 调查显示学生对我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不太满意,认为这些活动大部分都是走过场,形式化严重,这主要是学校对第二课堂建设的相关制度不完善所致。因此,学校需要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第二课堂的监督管理,注重第二课堂品牌建设。首先,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学生工作的部门负责或者由学生组织自行管理,由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综合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为第二课堂提供软件和硬件设施的保证。其次,可以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促使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向规范化发展。如将第二课堂纳入学院整体授课计划统一管理、形成创新学分或者对取得成绩的师生予以奖励等。最后,重视第二课堂品牌建设,借助第二课堂平台培育精品活动项目,让学生在精品活动项目中受益和成长,以此来创建第二课堂活动品牌,提升第二课堂的社会影响力。

四、结论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提升,也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使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更应高度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通过学校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为社会“生产”出更优秀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与会计本科第二课堂活动构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0GB075)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的课堂生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激活;生命活力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英语课堂是一扇窗,推开窗,学生发现的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语言是一个家,在这个家中最重要的是人。”著名的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也认为:“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师生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因此,我们应从生命的层次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让英语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一、和谐构建,激活英语课堂气氛

英语教学的生命在于课堂,课堂教学的生命在于激趣、创新。中学生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组织课堂教学,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大胆地用英语发言、并积极思维。

1.培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达到“课开始,兴趣生;课进行,兴趣浓;课结束,兴趣存”的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学习英语有障碍的同学,引导那些根本不学英语又喜欢玩游戏的学生来学英语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能智取,不能盲干。wwW.133229.Com有一天,笔者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撼的音效、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很快就让他们融入游戏之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的英文提示,他们全傻眼了,这时笔者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从此,他们渐渐地也学起了英语。

2、运用竞争

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无论是小组比赛还是个人比赛,学生都满腔热情地参加,课堂气氛可谓空前高涨。笔者在七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最热闹的一环就是竞争比赛。guessinggame是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方法,而memorygame可以考察学生的瞬时记忆和眼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既能赛出基础,又能赛出能力,且越赛越有兴致。运用竞赛,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灵敏性。

3.创设情景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引导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交际、学会合作、学会迎接挑战、学会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

创设真实的交流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英语的最佳状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综合英语的实践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课型,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许多闪耀着生命光彩、兴趣盎然的英语情景。如,笔者于2007年7月去山东泰安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举办的为期一个多月的“2007年中学英语教师口语及教学法培训班”。新学期一开学,笔者一进教室,许多学生就亲热地凑到了笔者的身边。这个暑假,老师干什么去了?同学们都非常想知道。于是,笔者灵机一动,那天的英语课,笔者不教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来了一回别开生面的“答记者问”:

生1:missshao,willyoupleasetellmewhereyouwent?

师:i’dliketotellallofyouthatihavegonetotai’an,shangdong.

生2:whatistai’anlike?

生3:whatdidyoudowhenyouwerefree?

问题还在提出,回答仍在继续。英语课堂已俨然成为师生交流的课堂、对话的课堂、碰撞的课堂,英语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二、优化课堂,搭建学生活动的舞台

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课堂教学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感受学生思维的灵性。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是这个过程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教师要搭建一个能使学生多方面成长需要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

1.英语课堂用语的艺术化应用

教师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教师使用课堂用语的目的是为了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沟通,因此,课堂用语应简练通俗,符合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

语言是一种艺术。精彩的课堂用语能给整堂课的教学锦上添花,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课堂用语要生动丰富,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同一个意思有多种表达法,教师在使用时不能总是使用同一种表达法,而应在课堂上不断变换句式,让学生逐步适应、逐步接受,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2.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设计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研究者。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课堂教学有轻重缓急、波澜起伏,让学生的情感意识随课堂气氛的升降而起落,以求得“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课堂教学的效率最优化,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与学的整体设计。因此,关于课堂设计,笔者采用“四阶段”授课法。第一阶段:确定目标;第二阶段:实施目标;第三阶段:目标串联;第四阶段:目标检测。讲课时,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对照和分析,从中找出思路和规律,使学生理解内容;并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完成题目设计,做到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英语课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那么有效的课堂设计就是这首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

3.让生活常驻课堂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源。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英语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教师要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的微型社会:把花草树木、高楼大厦都“请”进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体味人生。为此,教师可在学生们刚进初中的第一学期开展“我们身边的英语”的实践活动,如“眼镜盒上的英语”、“广告牌上的英语”、“衣服上的英语”……使学生们对身边一切带有英语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让学生领悟到英语不仅仅是存在于书本中,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英语就在身边,遂而产生对英语的亲近感。教师还应善于把来自生活的知识再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在课本知识中领悟生活,在实践生活中运用知识。如在讲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3thisismysister时,笔者搬出了学生非常喜欢的电视剧“家有儿女”,让学生们去扮演剧中的角色。笔者先让学生课前仔细揣摩,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纷纷参与到其中的角色中。只有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才能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真谛和乐趣,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欲望。

三、主动参与,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就是要把活力注入课堂。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要使课堂充满活力,必须真正突出学生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1.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在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去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思维的欲望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如每日的dutyreport,story-telling,newsreport,speech,makeupanewdialoguewithhis/herclosefriends,英文名曲欣赏等。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和心灵的碰撞;而学生的想象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掘!

2.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要能参与进来。如在讲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7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时,笔者从家里带来各种水果和一台榨汁机,在讲台上一边演示一边引出本节课的生词、短语和句型,并让个别学生上讲台演示“howdowemakeapearmilkshake?”台上的学生边做动作边说:“first…”台下的同学齐说:“peelthetwopears…”台上的学生边把梨切成片边说:“next…”台下的同学齐说:“cutup…”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果汁制作的方法及步骤,印象非常深刻。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和灵性的焕发;而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体验得以深化!

四、营造氛围,焕发课堂情感的活力

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课堂的真正活力来自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心心相印,达到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能协调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一种合力。

1.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

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尤如乐队中的指挥。每一堂课教师要展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法、渊博的知识和优美的板书,要将自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用特有的风格和方式去开启、唤醒和提升学生的心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要能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明朗的期待。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

2.要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对自己充满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与鼓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教师应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的一面;教师要懂得欣赏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暗含期待。在英语课上,教师应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学生的一切尝试;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学生从教师的举止言行中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爱意和鼓励,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会逐渐消除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树立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

一堂课犹如一出戏。有教师的全情投入、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英语课堂必能焕发出--片生机。让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不仅要探索更佳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施展兴趣的天地,成为学生发展创造思维的载体,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更要调整好自己的思维坐标,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教科书“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活”起来,让我们的教学方法“活”起来。

教育的本质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就是敬畏生命,善待生命。学者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说:“我们的教育——真正人文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每个生命,对于生命的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生命是神圣的,又是平等的,值得我们去珍视、善待。我们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我们要帮助学生发展自己;我们要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使书本的知识交际化,使课堂的活动生活化;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为自己的生命喝彩;我们要把课堂与生活衔接,把世界引入课堂,让英语课堂成为放飞学生生命的绿洲。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