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团体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范文第1篇

活动类型:团体游戏(心有千千结)

游戏说明:游戏需要18个成员共同参与,其中需要一名游戏的指导和叫停人员。

游戏内容:17个成员在操场围成一个圆圈,所有人手牵手,并且每个人应记住自己的左右手边分别握的是谁,在指导人员喊出“行动”的口令时,每个人应向不同方向随意走动(范围尽量是起初围成的圆形区域),然后在指导人员喊出“停”的口令后,每个人应停下脚步,这时每个人的位置与起初的位置不同,然后每个人开始寻找自己最初左右手边的人,并采用不同的姿势再次握住自己最初的左右手边的同学。全体成员并想办法解开这个结。

游戏意义:

1.游戏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可以增进团体之间的感情。

团体活动范文第2篇

(1)家庭对内共同生活的团体性。

家庭是一个亲属团体,其成员关系非常稳定,基于血缘、婚姻而产生的这种稳定性是家庭特有的基础,使得其能与其他主体区别开来。家庭是成员共同的生活实体,家庭履行着扶养教育职能以及精神方面的娱乐、感情职能,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扶养和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扶养行为被法律认定为义务,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这些义务的履行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家庭是教育子女的主体,是成员之间的感情思想交流场所,也是休憩的场所。血缘是个体人最初的开始,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比拟的稳定关系,成员个人生活于这个团体中。如果家庭具有“权利能力”,那么自然人既可以得到家庭实体的保护,又可以享受更多的利益,同时有利于更好地区分并保护家庭实体与成员个人之间的利益。因此,家庭作为亲属团体,与其成员共同生存,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不容忽视的存在,需要法律给予保护。家庭成为民事主体,是家庭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抚慰的需要。    

(2)家庭对外社会活动的团体性。

这种团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家庭是基本的税收单位。众所周知,古代法律赋予家庭民事主体地位,给予了家庭民事权利能力,古代社会以家庭为单位征收赋税。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迅速发展,个人财富不断增长,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调整收入分配和保障公平,近年来有观点提出在经济改革中将家庭规定为中国个人所得税立法的基本征收对象。①这种将家庭作为基本税收单位的现象,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也是全球发展的趋势之一。其二,家庭是基层治理基本单位。古代社会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服摇役,在刑罚中实行连坐制度。如今,农村修建祠堂、修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收取费用,卫生管理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实行奖励和惩罚。农村和城市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家庭作为社区(村、居委会)的基本服务对象,这既便于明确区域治理主体,又能加强基层治理组织与家庭的联系,同时凸显了家庭这个团体地位的重要性,肯定了家庭团体成员之间的责任性,符合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的传统风格。其三,家庭是市场经济的交易主体。在古代社会中,家庭是小农经济的主体,以其名义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如今,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以“两户”(指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体工商户,下同)、合伙等形式参与社会活动。根据我国的立法现状,家庭在作为“两户”或者参与个人合伙时,是被赋予“权利能力”的。现代家庭既是市场经济的生产实体,又是消费实体。[5]现代家庭在市场经济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实体参与生产,以其名义从事生产、投资、经营、消费活动。家庭作为一个消费实体,有自身的财产,这些财产是维持其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很多消费领域都存在家庭身影,如购买日常物品、买车、购房等。家庭作为实体参与交易,必然存在多种利益博弈,这需要法律给予区分与协调。这种利益博弈主体包括三种,即家庭实体、成员个人、交易相对人。法律明确区分家庭和个人两者的责任,这可以防止因家庭成员个人权利的滥用而损害家庭的利益,也可以让第三人及时清楚交易主体,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因此,只有家庭成为民事主体,才能合理区分家庭利益和成员利益以及第三人利益,保护这三者的正当利益,保障交易安全。    

综上所述,如果按照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体这种传统三元结构的民事主体判断标准,那么家庭显然不归属于自然人或法人中的任何一方,但考虑到家庭是一个稳定的亲属团体,以自身的名义参与民事活动,因此,可以按照现代民法的民事主体判断标准,将其归为非法人团体。

团体活动范文第3篇

时间回溯到年月日上午,当时是这次调研活动正式开始的日子。我们第一次走出校门,在学校及其周边开始了调研活动。由于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调研活动,当然,我并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在学校里面,我们在菊园2号楼下的一个小卖部开始我们第一次的采访。由于我们并没有走出学校,这次还算是顺利。但是后来的一次,我和的调研就受阻了。记着这次是去采访一个学校“小白”(校园里的白车)的司机,当时,开车的哥哥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是,事情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问卷到一半后,来了位阿姨,把我们的问卷一把夺过,厉声的指责我们,说我们已经影响到他们员工的工作,于是我们就只能罢手了。后来,我们就没有对这些“小白”的司机了。后来,我们对这件事情的前后做了一些反思。第一次,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这些卖东西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和我们日常打交道的,而我也认为我自己买的东西也是很多。而失败的那次的原因是我们并没有事先给主管司机的领导们沟通好。这让我们在之后作了改进。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学校周边,走出校门来,和在校里看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看到的是形形的人和事,当然和学校里的不一样。于是,我们不得不先看看当研究生学姐、学长们的调研示范了。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万事开头难。我们在学长们的示范后,自己开始了自己的调研了,我选择的第一个是一个卖小吃的姐姐,硬着头皮,我就叫了声姐姐,并和她攀谈起来,后来,我就借着这个契机,和这位姐姐就交谈起来了。呵呵。真的是超乎想象的配合,我真的是感觉到自己的想象是多余的。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和姐姐、哥哥快速的进入到状态。不到一个小时,我竟然连续调查了3份问卷。这是我所未能想到的。后来,我终于学会了这样。最终,我调查了总共有5份。还算是可以的。日上午,我们来到了金星啤酒厂。金星啤酒厂是由颜景毅老师联系的。来到了那里,我们自己来的,所以好多事情只能由自己直接来联系。在等待了很长时间后,我们终于见到了金星啤酒厂的一个主管。后来,经过我们的交涉,我们终于在中午之前赶到了他们住宿的地方。这天的活动还是最容易的。我们到了宿舍,正好赶上他们下班,我们就赶紧做了调查。好快啊。不一会,那么多的调查问卷就少了一半。下午又去了火车站,也是收获颇丰。这天也是我感受最为强烈的呢。

这些让我感受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必须做好规划。如果没有提前作出一系列的规划,我们就不可能联系上主管,当然,我们更没可能进入到宿舍里面。规划后,我们不仅做到调查问卷,还对关键人进行了采访。

团体活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团日活动;共青团组织;凝聚力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状态和交往模式,形成的网络信息环境对当代共青团组织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对徐州某应用型本科院校做了团组织凝聚力方面的调查问卷,按照心理学量表编制的流程,通过文献检索、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项目,形成封闭式问卷,选取有效的样本实施预试,进行严格的项目分析,并对问卷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本次的调查研究对象为该校某院11级和12级团员。共发放开放式问卷600份,收回589份,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为97.8%,发放封闭式问卷600份,收回585份,有效问卷562份,有效率为96.1%。

一、共青团凝聚力的现状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当今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呢?我们通过采访以及调查发现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共青团员的团员意识淡薄。他们对共青团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初中或高中阶段,进入大学这个亚社会以后,团组织的影响力更加薄弱,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于凝聚力的认知。二是广大团员对举办的活动参与度和认同度较低。在平时的观察中不难发现,很多团员参加活动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团体的凝聚力。三是活动缺乏创新。我们浏览了各位团支书举办的活动,发现很多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创新,各位团员参加活动也只是“走过场”,没有实际意义。四是当今共青团员普遍以自我为中心,功利色彩较重。综合以上四点,我们发现当今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全团凝聚力的建设亟待提高。

二、凝聚力的诠释

对于凝聚力,学者们从哲学、物理学、公关关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都做出了解释。笔者将“凝聚力”放置在团学工作视域中去阐释,认为“凝聚力”表现为团组织对其成员的吸引程度。当吸引力达到一定强度,团员个人认同了该组织,个体的自豪程度也相对提高,就形成了凝聚力强的组织。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引导作用,凝聚力是集体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组织引导启发个人理想,个人依附组织实现自我价值;2、整合作用,凝聚力形成之前,进行以个人为单位的探索和论证,凝聚力形成之后,团员为维护个人利益进而维护全局利益,强化集体荣誉感、加深个体联系,形成“一盘棋”的局面。3、育人作用,有凝聚力的组织是实现成员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使个体受到影响,激发个人自我提高、完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主题团日活动是实现团工作的重要载体,能够凝聚团员,增强团员团组织意识,增添共青团发展活力。

三、共青团组织缺乏凝聚力的原因分析

开放式问卷中设置了某一问题:“你认为导致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缺乏的因素有哪些?”,针对此答案的归类显示,“团支书的领导方式”排在第一位,认同率为63%;排在第二的是“团支部的规模”,认同率为53%;第三位是“团员对团支部的满意度”,认同率为38%;第四位是“团支部内部的目标结构”,认同率为34%。具体分析如下:

(一)团支书的领导方式是影响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核心因素

领导集体成为群体的组织核心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关键点。缺少“核心”人物的群体,往往没有较高的凝聚力,但是如果核心人物选择了错误的领导方式同样会对群体的凝聚力起到反作用。团干部的工作与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密切相关,是团活力的根本标志,是共青团履行职能的主要载体,是带领广大青年团员前进的主要力量。

调查发现,有69%的团员认为团支书的领导方式属于专制型,只有22%的团员认为团支书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同时被问及“你希望你们班级的团支书的领导方式是什么样”的问题时,89%的人都希望团支书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由上面两个调查可以看出,与大多数团支书做法相反的民主领导方式才是我们所希望的,也是当代社会的主流发展方向。西方心理学家勒温等人对“民主”、“专制”和“放任”的领导方式做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民主的领导方式更有助于群体凝聚力的提高。因此进一步改进并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是当前加强团组织建设,提高团组织执政能力的重大课题。

(二)共青团组织的规模是影响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制约因素

共青团员在高校中可以划分到各个团支部,因此团支部的规模对共青团组织凝聚力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小群体比大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小群体成员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态度和价值观差异较小,因此比大群体的凝聚力更强。所以对于共青团组织来说,在组建团支部时应该注意团支部的规模建设。

封闭式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总体统计后,对各班级数据进行分析得知,该院各班级人数不一。根据人数规模可分为两个等级,一是35人以下的班集体,二是35人以上的班集体。针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你愿意参加团支部的活动吗”、“你是否愿意为团支部发展出谋划策”,结果发现35人以下班级的“肯定度”明显高于35人以上的班集体。调查显示,在“你希望在小群体中开展活动还是愿意在大群体中开展活动”问题中,76%的人愿意在小群体中开展活动,仅有24%的人愿意参与大群体的活动。但是对团支书的调查发现,92%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基本没有考虑到人数规模等问题。由此得出结论:规模相对较小的团支部凝聚力明显高于规模大的团支部。

(三)共青团成员自身素质是影响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持久因素

大学是个多地域文化集中地,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受过不同的教育,互相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我们从调查中总结出大学生应注重的素质能力主要有:自我定位能力、建立关系能力、沟通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前景分析能力等。多层次的学生在能力上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这也会给团组织的凝聚力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建立关系能力不强可能造成团组织成员间的友谊建立过程缓慢,进而对团组织的合作协调性造成影响。

问卷调查中对当前团员自身社交能力以及对团支部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在对“你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怎样?”的问题调查统计中,70%的学生选择了“觉得一般,有待提高”这一选项,由此可以看出共青团员的自身素质有待加强,影响了团组织凝聚力的建设。

(四)共青团员的满意程度是影响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动力因素

共青团员存在一定需求,所以团支部书记应对此制定相关对策帮助他们。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和程度。人类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如果团支部没有逐步对需求加以分析和实现,只会导致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你对当前团支部发展是否满意”这一问题的调查统计中,表示满意的仅有16%,32%的人表示不满意,52%的人态度一般,可以看出团员对团组织的满意度偏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组织的凝聚力。

(五)共青团内部的目标结构是影响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群体目标结构会对共青团组织凝聚力产生影响,首先目标明确并能被成员自愿接受的群体都有较强的凝聚力;其次成员任务目标互不关联就容易降低群体凝聚力;相反,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结合容易增强团员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内部目标结构对团支部凝聚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你是否清楚的了解你所在团支部的目标结构?”这个问题,83%的人选择不知道,仅有17%的人知道。在“你知道你所在团支部的目标吗?”的问题中,仅有24%的人选择清楚的知道,54%的人表示不知道,22%的人觉得模糊;同时在问及“团支书分配任务时经常安排个人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时,76%人表示经常安排个人独立完成任务,仅有74%的人表示经常安排合作的任务,可以看出目标结构在团支部建设中不受重视。目标结构缺乏沟通和合作,任务分配不明确等问题,对团支部的凝聚力造成了一定的副作用。

四、加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途径

(一)以服务凝聚青年,注重加强与青年团员的沟通与联系

开展团日活动应该符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高要求,紧密围绕党组织照顾青年这一中心工作,将党的要求与青年特点有机结合,使活动变得独立、有特色,给党组织带来一份助力的同时引导青年自身发展。此外团日活动还要满足必要性和可行性,将服务作为活动的重要手段,在充分考虑活动可行性的前提下帮助青年团员解决需求顺利实现社会化,加强团组织与青年团员之间的沟通联系,最大化地凝聚团员青年。

对此该校团委举办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体现团员所需,拉近了团组织与青年团员的距离。在团日活动期间,定期开展团员交流会,加强沟通、促进团结;另外在网络新形势下,组织建设班级微博、团组织工作群,大力加强与青年团员的联系,促进各类活动的开展。此外还进行了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在“同舟共济”、“毕业墙”等系列活动中加深了广大团员之间的了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

(二)以思想凝聚青年,注重培养共青团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内在要求,青年团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团组织的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团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有利于团员在西方价值观的不断冲击和挑战牢固树立爱国理念;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团日活动应以学生组织、社团、班级为单位,融思想性、趣味性等于一体,引领青年团员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调查期间,该院举办了“学雷锋活动”、“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观看爱国主义电影”、“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提高团组织的活力,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三)以教育凝聚青年,注重提升青年团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思想趋于多元化,正处于人格塑造阶段的青年团员面临着较多的诱惑和冲突。同志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三个代表思想很多内容都涉及到科学文化素质,由此可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党团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该院举办了“专业技能大赛”等专业类活动、“科普知识讲座”、“我发明我创造”、“科普宣传月”等课外活动,对广大团员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调动了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党组织领导者的作用。

(四)以激励凝聚青年,注重活动效果反馈,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团日活动,提高青年团员的积极性,应该注重团日活动的考评表彰,不断完善激励制度。激励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认真对活动进行总结,注重效果反馈,对表现优秀的团支部给予表扬。同时把活动成效与团干部奖惩相结合,充分调动团员干部的积极性。层层管理,步步落实,有效地激励凝聚青年团员。

团体活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家乐;中小学;团体活动教学;师范生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8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陇东学院教学类项目“高校班级心理辅导教学模式探索”(编号:2012-17)的阶段性成果。

“农家乐”集吃、住、玩于一体。因其田园风光、收费价廉、交通方便的运营模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少城市人到农村住农家屋、看农家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这一新的体闲娱乐生活的需求。“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是在“农家乐”这样的一种情境中,以团体活动的形式实施对中小学生的农业文化和技能的实践活动教学,农村中小学实施“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模式是符合农村教学需要的。[1]而“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不仅蕴含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更利用培养学生指向的定位,所以,开创“农家乐”实践教学,不仅具备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创新了农村建设的技能。

一、“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模式

1.当前“农家乐”服务的主要运营模式。“农家乐”集吃、住、玩于一体。因其田园风光、收费价廉、交通方便的运营模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少城市人到农村住农家屋、看农家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这一新的体闲娱乐生活的需求。“农家乐”投资少,成本低,收费相当合理,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去度假休闲,吸引着众多的高阶级、高层次人去观察实践学习。从而,“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模式不断向前推进,社会上也形成一股向“农家乐”看齐的模式。

2.“农家乐”活动中蕴含的教育功能。在“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大人的信心,更大大地加深了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就“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等问题,相关的专业人员设计出很多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案。[2]以此大大地激发起学生为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做贡献的热情和意识,从而促进中小学生立志服务农村或家乡建设的精神。培养中小学生的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农耕文化与农村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意识,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3.“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的基础步骤。

(1)确定团体活动教学的目标。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性,即都有一个确定的目标,而“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在理论中实践,在技术与知识的应用上得充分的发挥。尤其在农科团体活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设计性、主动性作用,突出团体活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使之成为学生能掌握专业知识、增强技术能力和生产作用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而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选择合适的团体活动教学场所。谁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使孟子能有好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状态,孟子母亲搬家三次,最后终于在一家书院的周围定居了下来,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相关重要。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进步与退步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而“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的好场所最好置于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建立在农村与城市的统一隔阂的基础地点上,在一个设备完整、环境优美的场所中进行团体活动教学,不仅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更使学生的技能有所提升,对陶冶学习情操也有所帮助,[3]合适的团体活动教学场所,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农村中的乐趣及其农民生活的情趣,真正被新农村的生活所吸引。

(3)实施团体活动教学活动。实施团体活动教学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管理体系,这是保证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训练中心正常运行的前提,而设立管理机构是规范管理的保障。在按照现代科学与“农家乐”训练中心建设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从管理体制入手改革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起一个较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管理体系,使团体活动教学顺利运行,既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满足生产的科研。

(4)团体活动教学的评价。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是以学生的统考为标准成绩,学校又以此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故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仍然把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成绩的高低放在首要地位,而往往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保证“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课程的顺利完成,就必须改革旧的评价方式,以形式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教师应以学生的生存能力、活动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对自己的自身办事能力,和为人处事的素质思想来评价学生,看学生能不能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即使将来毕业后没有知识,也能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这也是团体活动教学的最好成果,更是对“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质量的评价。

二、“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的主要功能

1.培养中小学生关注“三农”问题的意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艺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广校作为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建设社会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大使命。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模式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2.促进中小学生对农村和农业文化的了解。农村教育是针对农民的子女实施的基础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技文化水平,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分散性、区域性、季节性、时代性、显效性、可操作性的特点。要让中小学生从中国的古文明史开始,了解到现代的农村和农业文化;要让中小学生知道从原始时代开始,石器经过磨制器形变得更加规整、适用或锋利,为农业的发展做了工具上的准备,也就有了文化的流传。神农的“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教民农耕,黄河流域地区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农业和畜牧业的兴起,对人类最终摆脱野蛮状态起决定性作用,它不仅使人类学会了利用土地和其它的自然资源来生产人生的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与自然的平衡生存,从而使农村文化和农业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进化。

3.为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储备力量。在“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出一些特别有潜力优秀的学生,再对他们进行不断的培养,从而为以后的发展需要组织后备军,使学生能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生存下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场胜利的战争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军队。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多储备一些好的人才,多储备一些有生力量,使“农业科技”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使“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更多的认可。

4.培养中小学生的农业生产实践能力。中小学生进入初步的农业生产实践的确很难,随着社会不断的变迁,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平时连自己的生活都由父母照顾,更别说是到农村干农活。也许到农村实践的学生会因为好奇和神秘感而暂时留下来,但以后也会因为干活劳累而厌烦农村实践活动。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好学上进、吃苦耐劳的能力,尤其是农村实践的能力,一定要好好培养,还要培养兴趣和习惯,使中小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5.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教育效率是对学生的收获与教师、学生和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尽管有许多研究希望课堂实践行为在所有教学行为中更为优秀,但要使教学行为更有效,还是必须把握好“是和”两等的教学行为。因此,选择教学行为应遵循的最主要的原则就是灵活性,要将团体活动教学的事业投向广阔的、丰富的、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空间,要超越传统的教科书的教学束缚,开放性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发展空间,让他们都能将自己的潜能开发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4]

三、影响“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成效的主要因素

1.学生家长对农业实践活动的态度。“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跨领域的学习方式,需要与很多课程和外界的力量结合起来。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有时凭借个人的力量去完成实践任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合作,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教育的合力,为团体活动教学提供充分的人力、物力和文化保证,所以一定要有家长的支持和合作。家长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置之不理,要和学生一起广泛交流,给学生以帮助和鼓励,让自己的孩子能体验自我与他人的价值,体验共生的意义,实现与学校、孩子的共同成长。由此也可以看出,家长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农业实践的成与败。

2.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与技巧。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不在场,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原本拟定的方案进行活动,而教师的重力要放在对学生的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技巧上。教师应掌握教学方法,如怎样去备课,怎样去设计团体活动教学目标,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诸如如何进行团体活动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如何探究团体活动教学能力,如何提问,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如何开发实践资源,等等。总之,通过好的方法、技巧和外力的作用,来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把握团体活动教学的教学过程规律,从而有效地知道团体活动教学,使之有效地顺利进行。

3.学生对农业实践活动的态度。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容易停留于事物的现象表面,难以看清本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有所不同,人们经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能让学生端正态度,上好每一堂农业实践活动课的确很难,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利波特,所有的学生是否有统一的态度去对待“农科实践活动”,才是“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所以,教师应用一个好的引导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端正态度,把实践活动课设为重要课程来发展,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

4.团体活动教学基地建设。农家乐是时尚休闲的场所,是都市追求自然与生态的美丽,走近农村,走进农家乐,回归到大自然中,醉在阳光明媚、绿色环境的农家小院里。有一个小朋友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的表姐在农家乐上学,有一天妈妈带我去农家乐玩,我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在一个园子里,我看见一个个橙色的橘子挂在枝头,好像一个个小灯笼正对着我们微笑,树下还有一群活波可爱的小学生,他们正拿着筐摘着橘子,脸上还挂着收获的喜悦,他们的动作就像我的爸爸妈妈干活一样熟练利落。农家乐的院子里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那些孩子们好像魔术师,什么都会做,神奇极了,就像一座天然的迷宫,我和他们在一起干活,还一起玩啊、追啊、闹啊,玩得开心极了,农家乐真的好快乐。”就像这个小朋友所描述的,要是让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那他们学到的就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技能。

四、“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完善的“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构建了符合农科创新人才培育的“3+3+1”模块的团体活动教学体系,促进了学校团体活动教学管理体制和团体活动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动了专业建设。由于团体活动教学改革的成绩显著,“农家乐”教学模式也曾获国家级优秀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不仅推动了教育基地的创新,更为国家及中国的农业发展造就了一批有用的人才。

五、总结与展望

“农家乐”团体活动教学模式不仅加强了团体活动教学的体系改革;更提高了团体活动教学的科学性。在以后的发展中,“农家乐”还要加强试验室建设,扩大实验课实践的系列性、系统性和连续性,还要加强团体活动教学的基本建设,以满足各科专业团体活动教学的需求,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加强学生与教师社会之间的联系,开阔视野。要充分利用高校高新技术创新的强大实力,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进一步开展团体教学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与责任心,保证团体活动的教学质量,架起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5]

参考文献:

[1]王文凯.高校农科类专业三段式团体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2).

[2]康涛.农科团体活动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王文凯,姚安庆.校外团体活动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