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未来都市

未来都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未来都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未来都市

未来都市范文第1篇

人民路小学五年三班

谢卉婷

现在是2030年,我正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着。一天,我出门办点事,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钥匙没看见了,便回头去找,这时,我看见一个满头大汗的小男孩向我跑来,说:“阿姨,你的钥匙掉了,我捡起来了,你走得太快了,我差点追不上了。”我正要说谢谢,男孩却一溜烟跑了。这时,几个年轻人嘴里正在嚼口香糖,他们拿出一张小纸片,把口香糖包在里面,然后把垃圾放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里。每个行人们都自觉地收起自己的垃圾,路边上种植的花草树木非常茂盛,树上的鸟儿在唧唧喳喳的聊天,没有一个人打扰它们,草丛中盛开的鲜花,也没有人把它摘下,让它尽情地吐露芬芳。“咦,烟囱怎么没有了?”我很吃惊,平时一抬头就能看见的烟囱,今天怎么没看见了?这时,我却看见了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在微风下摇拽,广场上的草坪里醒目地树立着保护小草的警示牌,垂柳倒映在湖面,显得有几分惬意。啊,好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我被眼前的景物迷住了。看,一位小姐正搀扶一个摔跤的孩子,一个小孩带着一位盲人奶奶过马路,一个老爷爷自觉地给路边的花草浇水施肥,一个小孩把一只受伤的小鸟带回家救治,一个消防官兵正英勇地冲向火场,向肆虐的大火宣战……

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了“桃花源”里,这里的人民是那么高大,那么善良,那么文明。我走着走着发现一个摔跤的小孩正迈着沉重的步子跌跌撞撞的走到水龙头旁洗手,她拧开水龙头,一股细流流了出来,洗完手后,她紧紧地拧上水龙头,没有浪费一滴水。我走到一座山前,而且这里的山是那么青,都被花草树木覆盖着,几乎没有一处裸露出来的土。我又走到一条小溪边,这里的水也是这么清,清地可以看见鱼儿在水中嬉戏,但是,这里的人们却从未捕捉过,这座城市仿佛是所有生物的天堂。在这里,我们才是最快乐的。

早晨,鸟儿们在树上谈心。中午,知了在树干上鸣叫。晚上,蟋蟀在田间欢呼,这便是大自然赠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也是都市“桃花源”最美的景色。这里的路上没有一个垃圾,这里的山水也没有一处污染,在这个地方,我看见了大地母亲的笑容,看见了地球的欣慰,也看见了祖国的繁荣。更看见了社会的以及人类的进步!

未来都市范文第2篇

标致5008

作为法系车企龙头的PSA集团代表,标致本次最重磅的量产新车就是这款全新中型SUV――5008。它基于EMP2平台打造,是一款定位城市使用的7座SUV车型。

5008的外观造型提供了两种不同设计,其中普通版车型在大灯组、前进气格栅和前保险杠设计相对比较沉稳,而GT版车型则带有非常特别的车身套件,一眼就能看出它与普通版的差异,整体造型给人感觉比较有个性。同时,它的尾灯采用了标致特有的家族式狮爪尾灯组造型,与海外新3008也保持一致,而GT Line车型还用了双边共两出排气设计。

空间布局上,该车采用了SUV车型相对比较常见的2+3+2式布局,其中第二排座椅可分别放倒,第三排座椅还可平整收纳进地板下。此外,新车还将配备有Focal劲浪音响和全景天窗等配置。这款车型在日后也将引入中国市场,并计划在东风标致第四工厂进行国产。

新设计现端倪

雷诺TREZOR概念车

雷诺TREZOR概念车代表了该品牌最新设计方向,这也是2010年雷诺推出DeZir概念车的延续,同时也开启了雷诺品牌设计理念的新篇章。据悉,新车将搭载高性能纯电动系统,并具备无人驾驶技术。

TREZOR概念车在保留简洁、热情和感性设计理念的同时,增加了更多创新设计,尤其体现在内饰部分,其内饰风格将代表未来2年雷诺品牌的设计方向。TREZOR概念车造型设计前卫,新的设计语言缩减了进气格栅的尺寸,更加突出立体风格的logo和两侧双U型的设计,而新车尾部造型饱满,且肌肉感十足。车身大面积的碳纤维材料,让轻量化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雷诺TREZOR搭载来自LG的锂电池组,并将拥有最高250英里的续航里程。此外,该车由Formula E赛车电动机驱动,最大输出为350马力,可以使新车在4秒内从静止加速到100km/h。

雪铁龙

CXPERIENCE概念车

雪铁龙CXPERIENCE概念车采用大型两厢车的结构设计,是雪铁龙下一代中大型旗舰轿车的雏形,其车身外观线条流畅,造型圆润,前脸处进气格栅的样式设计得非常犀利。前大灯由三个独立LED灯组成,大灯后部布置了辅助式进气口,可以调节进气气流的速度和流向。车尾则呈扁状的×造型,V字形的尾灯周围搭配了黑色装饰件,后风挡和车顶采用一整块贯通式玻璃铺陈。动力方面,CXPERIENCE概念车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中汽油发动机的最大马力在150~200hp,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80千瓦,两者综合可输出约300马力。传动方面,与之匹配的是8速自动变速箱。

坐在火箭上听风

法拉利 LaFerrari Aperta

作为法拉利旗下的旗舰,LaFerrari的敞篷版车型LaFerrari Aperta选在巴黎车展亮相,或许是头顶一片天与浪漫风情难分难离吧?作为一款限量发售的顶级跑车,LaFerrari Aperta提供了两种车顶材质选择,分别是碳纤维材质硬顶和织物软顶。

LaFerra ri Aperta和LaFerrari共享动力总成,都装配6.3L的V12自然吸气发动机+电机的混动系统,其最大输出为963马力,峰值扭矩900牛米,0~100km/h加速成绩小于3秒,极速可达350km/h。由于为敞篷设计,车架需要加强,所以车重会比LaFerrari有所增加。具体售价法拉利尚未公布,但也没有必要公布了,因为所有车辆已经被订光。主力,更给力

奥迪Q5

路虎发现5

路虎发现5后,其“柔弱”的外观似乎没有让所有人满意,但那只是一个外形,在巴黎车展中,路虎发现5亮相展台,依旧获得全世界的关注。发现5拥有全新的铝合金结构车身,整车铝合金材质使用率在85%,即便如此,4970/2220门846mm(长/宽/高)的庞大车身还是达到2115公斤车重。全新五现配备的空气悬挂能分别降低和升高车身高度60mm、75mm。车辆的离地间隙为283mm,接近角34。和离去角30°,涉水深度则为900mm。

除了这些,路虎发现5的人机工程做得也很出色。在车辆熄火时,其车身高度会降低15mm,车门开启后会再降低25mm,这个设计是为了方便车内人员上下。路虎发现5配备有3.0LV6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340马力,峰值扭矩450牛米,搭配8速自动变速器、四驱系统以及路虎全地形反馈系统。另外,新车的2 OLlnqenlum系列发动机也会出现在入门级车型的配置中。

斯柯达Kodiaq

在本届巴黎车展上,斯柯达全新SUV车型――Kodiaq正式亮相。这也是该车在g月1日正式后首次与公众见面,而Koaiaq的中国地区首秀时间预计为11月的广州车展。

斯柯达Kodiaq基于大众MOB平台开发打造而来,定位于中型SUV,新车基本沿用了今年3月日内瓦车展的Vision S概念车设计,且概念车的外形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车身尺寸方面,斯柯达Kodiaq的车长达到4697mm,宽为1882mm,轴距达到2791mm,相比海外版Tiguan尺寸更大,新车提供5座和7座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动力系统方面,斯柯达K0dlaa搭载5款发动机(3款汽油,2款柴油),其中汽油车型分为1.4T以及2.0T两个排量,而柴油则是两款不同调校的2.0T发动机供消费者选择。

至尊级“雪茄”

梅赛德斯-迈巴赫Vision 6概念毛

梅赛德斯一迈巴赫Vision 6概念车展示了未来迈巴赫品牌的设计思路,大型豪华双门Coupe跑车的复古造型,搭配纯电动驱动,为这个充满科技感的时代注入了久违的复古艺术。

官方对于梅赛德斯一迈巴赫Vision 6概念车的设计定义为“复古雪茄车身”,采用了独特的镀铬直瀑式进气格栅,并在之上印制有MAYBACH字样,从而突显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而细长条的全LED前灯组在视觉效果上则与前脸整体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从而使整车具备了更强的辨识性。似乎又让人回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勇于表达浪漫和想象力的时代。

动力方面,Vision 6装配了四部永磁式同步电机,最大输出750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4秒。此外新车还具有先进的快速充电功能,充电五分钟可行驶100公里,似乎跟国内某个品牌的手机有点相似,呵呵……。设计,玩上瘾了!

雷克萨斯UX概念车

在巴黎车展上,雷克萨斯UX概念车迎来了它的首次全球亮相。新车定位于豪华紧凑型SUV,其量产版车型将进一步扩展雷克萨斯品牌在SUV市场的产品线――外部尺寸更小,但依旧注重舒适性、驾驶乐趣和空间,是UX概念车的研发理念。

UX概念车使用“紫水晶”漆面,而造型采用了家族化设计,整体线条的力量感和设计感都很强。车身大量的复杂线条设计,也与同胞NX、RX等车型非常相似。超细的A柱设计使得驾驶员的视野更加开阔,21英寸轮圈采用了与轮胎花纹相融合的纹路设计。同时,雷克萨斯还了一款名为“KINETIC”的概念座椅。这款座椅的靠背和座垫区域采用了环保的合成材料制造,能够通过模拟人类运动时盆骨和胸腔的反向运动,保持乘员头部和视野的稳定性,增强乘坐舒适性。

梅赛德斯-奔驰

Generation EQ概念车

奔驰EQ概念车的诞生,意味着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的纯电动车型研发驶入了“快车道”,而“梅赛德斯-奔驰EQ”这个主攻纯电动车的子品牌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奔驰EQ概念车拥有运动型轿跑车外观和全新内饰设计理念,带给人一种未来电动汽车的视觉冲击力。它的电力驱动系统包括两个电动马达,最大输出功率为300千瓦,采用全轮驱动方式,拥有出色的动态性能。

奔驰EQ概念车的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不足5秒。在安全性、舒适性、功能实用性和移动互联方面,奔驰EQ都展现出了梅赛德斯-奔驰的最新技术,非常符合现代消费需求。

原来是你

层峰专属

仔细回想一下,您是否在杂志广告中,看到一幅没有车标的内饰图,或许,您曾困惑这是那辆豪华车款?不过,我相信很多资深车迷,应该都能在内饰的设计中发现它到底出自谁手。没错,它就是全新保时捷Panamera,一辆专为层峰人士打造的商务豪华轿车。

没错,这就是保时捷,您绝对不会错认

全新Panamera比起旧款车型在外观上更加的犀利,车体的长宽高全面增加(车长为5049mm),让侧面线条呈现出保时捷经典的腰线设计,也更加具有雕塑感,而缩短的前悬和增长的后悬,让外形更有活力,且兼具轻盈感。

当然我们也不会忘了那组令人难忘、可伸长且与车身同色的扰流板,平时则与行李厢盖完美集成在一起。在Panamera Turbo上,扰流板在伸出时会分开,从而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学表现。

如艺术品般的大LED大灯组包含4点式日间行车灯,Panamera Turbo则更多了保时捷动态照明系统(PDLS),如果您还选装了84像素LED矩阵大灯,还能暂时照亮路上的行人,让驾驶者能够及时作出响应。

豪华,只是基本要素

Panamera的中控台整体造型和仪表盘中央的大型转速表,说明了保时捷的荣耀血统。除了感性,Panamera也是一辆非常理性的商务豪华轿车,后排座椅的靠背可以按40:20:40的比例放倒,此时后备厢容积增大到1304L,就算不常自驾的层峰人士,在后排座位也能获得相当舒适宽敞的体验。

保时捷在Panamera中导入了“保时捷先进驾驶舱”的概念,所以您能在车内看到包含AppleCarPlay的“保时捷通讯管理系统(PCM)”、“PorscheConnect”和“智能互联模组升级版(Connect Plus)”,而Porsche Concierge服务则可直接接通服务人员为您带来专属服务,这些功能都被集成在12.3英寸触摸感应式屏幕中,方便前排驾驶、乘客控制。

除了更快,更加聪明

未来都市范文第3篇

世纪华文是对全国报纸进行全方位监测研究的第三方机构,目前监测全国五大区域60城市都市报零售发行和部分报纸的订阅发行,所监测的城市既包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也包含省会城市、各省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三、四线城市。

纵观我国都市报发行市场,呈现如下几个鲜明特征:

1.都市报销量排名仍居首位

都市报一直是我国报业市场的重头戏。世纪华文所监测的2012年全国60城市各类报纸销量指数排名显示(如图1),都市报销售指数为71.93%,排在首位,远高于时政类、生活服务类、财经类、IT类报纸等。

2.销量随市场而变,2011年回暖2012年呈下降态势

从2007年到2012年都市报零售发行趋势来看(如图2),都市报发行随市场的变化而起伏不断,2009年至2010年所受影响较大,降幅较大;2011年始,都市报发行市场回暖,呈上升态势,增幅高达10%以上;2012年上半年增幅逐渐放缓,2012年都市报整体零售发行市场呈下降态势,但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表现不一。

3.报纸竞争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马太效应凸显

从报纸媒体具体表现而言,各城市表现出不同的竞争态势。一些城市呈现总量下滑,但整体竞争格局未发生改变,如北京的都市报、晚报各自拥有市场空间;有的城市都市报呈现逆市上扬态势,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明显,如广州的都市报;有的城市都市报呈一报独大的现象;也有的城市呈现多份报纸共同分割市场的局面。

4.多数城市覆盖率不降反增

从世纪华文(CCMC)2012年下半年都市报销量指标对比来看,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我国都市报的实销率、覆盖率大多保持在80%以上。其中多数城市的覆盖率并没有下滑,加上电子报、网络报等多终端渠道,报纸的覆盖率反而有所加强。

都市报发行下滑的原因分析

都市报发行市场是整体经营的晴雨表,2012年我国都市报发行市场的变化更加促使我们对报业整体经营与发展进行反思。2012年都市报零售发行市场整体销量出现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在五大区域60城市的调研过程中,我们试图解析到更趋于实际的客观原因:首先,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传媒环境发生变化,读者生活习惯在改变,80后、90后年轻人对纸媒的兴趣较低;其次,报纸自身市场竞争、内容版面因素、价格调整、同质化竞争等也是客观原因;三是城市的改造加速了报刊亭数量减少。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邮政报刊亭30662个,2008年至2011年年底,全国邮政报刊亭共被拆除9508个。南京、成都、重庆、西安、郑州等城市的零售报刊亭拆改现象较普遍,对报纸销量产生明显影响。

市场环境的诸多改变,导致了报纸读者减少,但同时在发行市场上诸多城市报纸种类并未减少,竞争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以北京、上海为例,这两个城市人口规模大,读者数量众多,报刊亭销售的媒体数量也多,报业竞争激烈,2012年,两大城市的报纸总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也同时出现报刊亭数量减少现象,但报纸种类并未减少,相互间竞争秩序未改变,甚至是更加稳固,究其原因在于都市报竞争具有特殊性。其市场化程度较高,不少报纸继续执行自办发行,零售市场上有较高的市场覆盖率和实销率,读者群体很难在短期内被转移,读者粘合度和忠诚度相对较高,决定了读者市场的稳定性;而新刊进入市场的成本相对较大,现有的竞争主体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关系,市场销量趋于饱和,固有格局难以打破。

聚集正能量都市报积极应对市场之变

从媒体角度而言,发行市场上我们也同样看到都市报媒体在正视现实的前提下,不断挖掘自身内部原因,聚集正能量,理性应对。在打造“精神家园”这一核心竞争力上下工夫、更贴近居民生活,本土新闻成为都市报吸引读者的亮点。

未来都市范文第4篇

得四川者,得西南。作为一开店就将目标直指全国市场的娇兰佳人来说,西南市场仍然是一道绕不过的弯。早在2005年,娇兰佳人成都分公司就已宣告成立,足见四川,甚至西南市场在娇兰佳人“十年万店”版图中的战略地位。那么,作为全国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娇兰佳人在四川地区有着怎样的布局?面对群雄并起的市场态势,娇兰佳人又将如何突出重围,进而扩大自己的份额?带着这些疑问,《化妆品观察》记者实地走访了成都娇兰佳人门店,并与娇兰佳人成都分公司市场部经理杨林(以下简称杨林)进行了访谈。

现状:立足大成都

化妆品观察:目前,娇兰佳人在四川已经开了多少家店?

杨林:2005年,娇兰佳人在四川地区试水第一家店,位于成都彭州;到2008年,我们在成都只有4家店。2008年后,娇兰佳人成都分公司的重心转移到建立零售系统,分公司的拓店速度也逐步加快。目前,娇兰佳人在大成都(包括郊县)共有60余家店,成都市区有20余家。

化妆品观察:据了解,今年化妆品零售市场整体上表现虽然有所好转,但仍难乐观,娇兰佳人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怎么样?

杨林:由于娇兰佳人走的是连锁经营,总体来看,今年在店铺数量拓展、销售额和单店经营状况方面都按照我们的规划稳步进行,进展很乐观。

化妆品观察:在成都,娇兰佳人的单店业绩表现如何?

杨林:总得来说成都市区的店铺经营效果更好,20多家店每个月总营业额有500多万元。经营得最好的店铺年营业额在600万元左右。在成都市区,娇兰佳人主要以校园店、商圈店、社区店相结合进行布点,有10余家纯校园店。校园店投入成本低、人流稳定,而娇兰佳人的店铺定位和产品体系本身也更贴近学生的消费。

化妆品观察:据了解,娇兰佳人在成都地区曾关闭了几家店铺,主要是什么原因?

杨林:决定新开一个店铺前,我们会对当地经济状况、同行经营情况、人流量、男女比例等做详细的调查。但与前期调查相比,实际情况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我们依据调查结果在当地的步行街开出新店,但后来我们发现,商圈的人流很分散,我们选择的步行街并不是真正的人流集中点。还有,某些郊县经济的虚假繁荣和铺面协议到期,房东强行收回铺面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我们开关店的情况。我们需要对总部和未来的加盟商负责,所以该放弃的门店必须放弃。

化妆品观察:据了解,在四川,化妆品专营店数量有过万家。而且,早就有区域霸主,如在当地已经耕耘多年的金甲虫、蓝天等,对四川市场也是虎视眈眈。娇兰佳人如何看待四川市场?又有怎样的优势?

杨林:成都的经济体量和辐射能力毋庸置疑,得成都者得四川,甚至西南。而且近几年,成都市政府开始规划每个区域的B类商圈,逐渐分散消费中心,客观上形成了更多的小型商圈和社区,化妆品店铺的生存空间开始变大。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做我们的规划,更多地强调我们的促销推广和门店顾客服务质量,利用地处本部的优势,加强我们的营运管理。让顾客选择娇兰佳人,认可娇兰佳人。

未来:以加盟方式切入二级市场

化妆品观察:娇兰佳人目前并未涉足大成都地区以外的二级市场,是什么原因?

杨林:我们很看好四川下面的地级、县级市场。但是,在四川的地级市或者县城,大都有本地很强势的中小型连锁店,再加上省内的几个连锁同行,地级市和县级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远程的营运管理状况。所以对于距离稍远一点的市场,我们更多的是联合一些加盟商以加盟的方式切入。

而且进入二级市场前,娇兰佳人会对当地做非常详细的调查和市场评估,制作出该地区合理的市场规划。当然,我们首选的加盟商会是有投资实力并且对行业有一定了解,能对行业未来发展有远见的。而对一些非常有战略性的市场,娇兰佳人也做好了充分准备,随时进入。

化妆品观察:如何应对蚂蚁咬大象?

杨林:四川地区有着数量庞大的个体小店,他们的价格和促销活动都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随意的价格策略,往往会在糊里糊涂地促销之后产生亏损。而娇兰佳人却能利用先进的后台管理系统,计算出最佳的让利产品和最好的促销搭配。系统会对活动的总毛利、让利程度都提前做模拟和预估。但我们应对个体小店或当地区域连锁的竞争,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会做得非常细致。

化妆品观察:娇兰佳人未来在四川会有哪些动作?

未来都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影美术;科幻;建筑;空间

电影空间美学是多种艺术的综合美学,它包含镜头和场景中展示的物象和造型,也涵纳影片编剧虚拟创造出的电影叙事空间,其不仅是时空上的广延容器,也是精神上想象的唯美缔造,同时,它更是镜头交流、银幕平面、编导与观者之间的敞开性沟通与共振。而未来电影美学空间的发展更基于现实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被激发的以几何级数递增的人类想象力的夸张渲染,它是内心梦幻、想象力的蒙太奇式的夸张展现。它的功能在于:更直观、贴切、更形象象的表述人类内心世界的困惑、迷茫、期盼、追求与探索,能更真实地表达出人类的痛苦与欢乐。现代好莱坞大片已经昭示出未来电影美学空间的广阔性,远远超过我们对现实电影美学空间的定义,无论是广义的突破,还是狭义的深化,都让现有电影空间美学坠落尘埃,成天壤之别。下文中笔者将从广义方面概述未来电影美学的存在特征,并通过现实与未来电影空间的对比鉴赏其魅力。

电影艺术中未来美学空间的存在特征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未来美学空间是艺术家和画家所描绘的蓝图,而不是建筑师心中对未来建筑的设计蓝图。其一方面显示了艺术的特性,一方面通过现代媒体向大众输入一种未来发展的非理性的理念,启发大众对未来生活的梦想和期望。对此,现代好莱坞电影运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来达到最大限度地冲击人们视觉的目的。

(一)科幻影片核心城市的造型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建筑充满了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实现了美术艺术和技术的统一。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中,艺术家和导言绘制的未来建筑特点如下。

1.夸张的浩大城市

乌托邦式的城市构建是科幻电影中艺术家对未来城市蓝图的绘制,在科幻电影中,艺术家描绘了一种容纳万物的城市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系统的连续性,是一种高密编制下的城市形态。巨型摩天大楼,绵延无穷的城市建筑形成了超尺度的巨型城市。

2.全球化的城市空间

在刻画电影时,城市化顺应了全球化的特点,城市空间以一种极为相似的范式进行连续的复制,这种范式符合未来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消费特征,科幻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是一种放之四海的理性均质性空间。

3.新交通器下的立体城市

科幻电影中,城市交通不再受到现代城市病的影响,城市交通作为城市面貌改变的一面旗帜展现在观众的视觉中。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就如当初汽车的出现,重新组织了城市空间。科幻电影中,飞行汽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如同飞行器一般在连绵不断的巨型摩天大楼中间穿梭,形成了一道特有的城市风景线,例如《第五元素》和《星球大战》中的出租车和个人飞行器等交通工具使得城市空间更加密集连续,使得城市三维立体感十分明显。

(二)造型与技术的梦幻空间

电影中的未来城市空间在艺术家的美学视角和导言的动态视角的构想中突破了现有技术的极限和可能的边界。

1.计算机系统下无限想象的宏大建构

未来电影展现出来的尺度和高度是为了追求宏大的气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科技发展和自身能力的自信和乐观理想。艺术家通过绘画完全去除了自然对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影响,完全是一种依靠人类自身的力量和能力通过高科技构造的城市系统,建筑是城市人们惟一的栖息地,是永久的,不受自然影响的。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建筑均是依靠现代计算机系统来实现的,建筑空间超常规布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展现出一种漫无边界的气势。现代生活中垄断企业的姿态也通过高耸的巨型建筑来展现,例如在《银翼杀手》《我,机器人》和《蝙蝠侠》中巨型的摩天大楼都是垄断资本势力的一种象征符号。

2.科幻电影中的机械城市

在工业时展过程中形成的机械美学成为科幻电影中审美的标准,一方面现代城市是通过一件件零件组合起来的机械,另一方面机械美学视角下的城市建筑就如同《黑客帝国》《终结者》中展现的那样,建筑的金属感和速度感成为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趋势。

3.突破地心引力的乌托邦城市

天马行空的未来建筑是人们对技术追求的一种体现,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建筑不论是从高度或者跨度上来讲,都极力突破地心引力的限制,以一种超乎想象的形式向地心引力发出挑战,是人们对现代科技的一种崇尚和向往。

4.流水行云般的漂浮城市

现代电脑科技的神奇能力使艺术家沉迷的美丽曲线着装于现代及未来的影视建筑成为可能,这也是现代社会中消费者对新奇事物的欲望驱使所致,艺术家运用圆形、抛物线等不规则的线条再加上现代机械美学的元素,为现代消费幻想展现了一种标新立异的未来建筑。甚至展现出过度消费的未来城市如《人工智能》中的胭脂城则呈现出光怪陆离的颓废感曲线造型,给人们以超越时空的幻觉警示。

(三)太空视阙中的人类历程

人类对于宇宙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不再仅仅满足于生活在地球的城市与乡村,不断开拓疆域的欲望促使人们在梦想的宇宙空间开疆拓土,疯狂的建造宇宙之城市和乡村,科幻电影中未来建筑突破了地球地域的限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城市形态是一种超级帝国的形象,在未来的建筑中,地域限制将不再是城市发展的问题,从陆地、海洋以及空间都成为人们构建城市的基地,这种立体城市构建的形态成为未来建筑中宇宙视野的最好体现方式。例如海底城市《深渊》《星战前传》和太空城市《星球大战2001太空漫游》。

(四)世界末日下的文明废墟

1.破裂的世界

现代科幻电影中,人类对未来的看法并非完全是乐观的,在电影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影子,通过对建筑以及城市废墟化的描述,来幻想世界破裂的情景,表行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从艺术美学的视角来看,废墟概念对人们审美的视觉冲击绝不亚于乐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构建。

2.真实与虚幻的结合

电影《黑客帝国》中,以极具冲击观众视角的表现力向人们展示了未来和现实的全部想象,《黑客帝国》中虚实、物质与信息的完美结合虚构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艺术空间,向人们暗示了一种不可改变的悲剧意识的命运观。鲍德里亚悲观主义色彩十分明显,虚与实的界限逐渐从明确到模糊。鲍德里亚悲观主义是《黑客帝国》悲观视角的来源,人们生活在一个只有符号的物质世界中,但是这种物质形态在逐渐的消亡。鲍德里亚在其悲观主义中构筑了一个以消费媒体“信息和高科技”为基础的社会,一个虚实界限逐渐模糊的未知世界。

现实与未来美学空间的艺术魅力的异同

科幻电影中通过夸张的描述表达了信息化时代艺术领域对未来建筑的构想,但是这种构想并没有脱离现实的生活。因此,从艺术视角下刻画的电影世界空间与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相同的美学构建趋势

1.计算机系统下无限想象的宏大建筑

现代城市在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建筑师对巨型城市的向往,从城市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电影中的巨型城市一直是建筑师们讨论的话题之一,例如俄罗斯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名为“虚拟仿生塔城”的城市开发计划,就是典型的巨型城市的构筑蓝图,因此巨型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师所追求的方向。

2.飞速便捷的交通

现代城市中,交通是整个城市系统运行的骨架,随着现代交通问题的越发严重,建筑师以及城市管理者绞尽脑汁来想办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科幻电影中的交通系统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交通系统,交通问题已经不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因素。

3.现代高科技的自信展示

现代建筑在技术的运用上越来越明显,建筑师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上,运用了大量高科技的元素,世界建筑的高度、跨度记录不断被刷新,很多之前的建筑构想都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成为现实。

4.其他方面

从国际范围内看,线性的建筑已经成为过去,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更加趋于多元化。这其中,曲线与运动、透明、生态等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和实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与科幻电影中非理性的构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不同的美学趋势

1.科学与幻想

现实中建筑设计是在建筑科学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的空间概念是建筑设计的基础,空间科学概念的引入形成了新的空间形式,而科幻电影中的建筑,完全是一种人们的期望,并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

2.解构主义的缺失

科幻电影中没有出现解构主义建筑形态,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典型的未来主义的建筑构想,因此科幻电影中没有涉及这一建筑构想似乎是艺术家的疏忽所致,也或许是艺术家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所致。

3.现实的曲面与影片的数学模式

非理性的审美观念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现实中的建筑形态上,越来越多的自由曲面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但是在科幻电影中,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数学模式,是电脑技术对大脑想象的多维展示,它不一定符合现实,却能尽情地表现人类内心世界及其无止境的想象空间。

4.影视空间与现实建筑空间在计算机中的不同生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依赖的工具,建筑师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自发地演化生成建筑空间,这种空间过多的凭借计算机设定的软件系统,而不是完全靠人类的主观臆想,计算机所编排的设计思路成为建筑师对生成建筑空间的限制性条件。而在科幻电影中,计算机在建筑空间的生成上,完全强调的是建筑造型,利用计算机生成复杂的、系统性的建筑空间,却没有深入到建筑空间层次生成的层面上来。

因此可以看出,建筑师和艺术家对未来建筑的设想有着相同之处,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建筑师在未来建筑蓝图的绘制中,必须考虑到现实中所拥有的条件和科学理论,而艺术家则完全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达一种人们对极限的向往,对精神终极的探求。

[参考文献]

[1]张东林.世界科幻电影经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145.

[2]牛牛鱼.电影/建筑美学[A].图像建筑2005第一辑[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76.

[3][美]詹姆斯·特拉菲尔.未来城[M].赖慈芸,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3.

[4][英]罗兰特·潘罗斯.毕加索:生平与创作[M].周国珍,林相周,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

[5]孙力为.从张艺谋作品谈美术在电影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08(20).

[6]罗慧生.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