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范文第1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高中物理范文第2篇

求学网为您提供“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解决您在写物理教学论文中的难题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高中物理范文第3篇

一、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物理学思想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重视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注重领会物理知识在形成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物理学所包含的思想方法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因此,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了解物理学思想的内涵,这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很有价值的。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培育学生,特别强调过程和思想方法。

认识物理学思想就要了解物理学史,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自然规律。就高中物理而言,它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物理学史可以知道,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定律或定理的产生,往往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而在每一项成果的背后,常伴随着新的物理思想方法的产生,或用新的物理思想方法作为它的支撑点。物理思想方法是在物理学各个发展阶段中逐渐萌发出来,并成长为这个阶段物理学重要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既体现了在物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工作的思考、理解、认识以及创造性发展的过程中,也体现在不同观点的争论、比较以及逐渐为物理学家所认可的过程中。

了解物理学思想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要始终贯穿物理思想,要求学生领会物理学思想,并逐步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在了解物理学史的同时,学习物理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精神和方法。通过掌握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尽可能适应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促进物理新课程教学。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应渗透物理学方法

物理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好物理首先要识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及适用条件,进一步研究它的原因,寻求解决的方法。研究物理的方法很多,如实验观察法、假设法、极限思维法、类比分析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逆向思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数学演变法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通过概念、规律、物理模型、数学工具等利用以上物理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高中物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理文化 物理教学 物理思想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当代工程技术的理论支柱。它不仅满载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蕴藏着具有重大教育价值的研究方法和人文哲理,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资源。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保证了物理文化在新一代学生身上的再生,同时也保证了物理文化的延续。论文百事通另一方面也培养了适应社会需要的、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接受物理文化全方位的熏陶。

一 物理文化的教育功能

1.物理文化

物理文化是由物理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互作用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稳定的,且能被广泛群体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理学家在创造物理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2.物理文化的教育意义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又是一门崇尚理性、注重思维、极富想象力的科学,它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人为的研究活动,又是随着人类社会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一种体系。因此,物理本身具有文化的特征,物理文化的实质就是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物理。物理文化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智慧,唯有深入到高中物理的文化层面,超越学科极限,充分体现和扩展具体知识中潜在的文化教育价值,对教学效果的持久和深入才具有现实意义。

物理知识侧重专业,物理文化侧重于强调物理学的历史性、整体性、思想性以及人文性,侧重于物理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全面体现物理学的社会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物理文化的教育价值更为内在、更为能动、更为持久。

物理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及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

二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文化的策略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高中物理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价值完善,推崇感性和情感,关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盲从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增加德育艺术技巧。

物理课文中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发掘、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思想、品德和其他心理素质上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即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或训练点为突破口。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2.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决心

物理的产生和发展,从来就是和生产实践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的。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物理教学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比如,从绪论课起,就提到学习物理的目的在于应用,要特别注意教科书和教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教材的安排看,提到:现代生活中广泛用到物理知识;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科研等方面需要物理知识;物理知识是学好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矗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重视知识的应用。讲完知识点后,我都举有实际应用的事例。比如,讲完动能和势能转化后,紧接着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其目的是加强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高科技中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最后总结到,物理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高中物理对“四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四化”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3.开展探究式教学

高中物理范文第5篇

一、正确认识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有的教师可能认为物理学史在平时的教学中并不重要,因此在授课时往往一言带过甚至忽略不讲。要有效渗透物理学史的教学,就要求教师应有正确的认识。

任何一个物理规律、理论和知识体系,都是汇集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回顾,能让学生消除对已有物理知识来源的神秘感,懂得物理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实验,明白可靠的、精确的、可重复的实验是物理学中决定一切的基础。其次还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再次有助于新课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二、见缝插针,抓住一切时机进行渗透

不论是高一、二新课教学还是高三的复习,教师要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和练习卷的结构,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物理学史的讲解和复习。新课的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比较容易,复习课中进行渗透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结合所讲内容,如练习题涉及的、复习知识点时需强调注意的等等。例如复习牛顿运动定律时,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到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进而再到牛顿第一定律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每一个物理定律或规律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大胆地设想、多次地实验、科学地总结才得以发展并日臻完善的。

三、通过重现历史过程,让学生动手实验,从亲历过程中体会和领悟

优秀的物理教学除了概念的准确和线索的清晰,更应该向学生传递一种思考方法、一种科学的视角、一种科学的品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亲历性,在亲历过程中学生自己领悟到的东西比老师“灌输式”的说教要好得多。

例如我在教“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节课时,就是先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重现了伽利略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伽利略所遇到的困难,他又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体会他的科学的方法和巧妙的构思。再让学生亲手做“牛顿管”实验,证实伽利略的观点。还让一位学生扮演亚里士多德,另一位学生扮演伽利略,其余同学扮演比萨斜塔周围的观众,模拟比萨斜塔实验。尽管伽利略当时可能没有做过这个实验,但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情绪也达到了“沸点”。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究思想和方法,感受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高尚情操,从而达到揭示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