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月考之后

月考之后

月考之后

月考之后范文第1篇

月考之后今天爸爸问我为什么语文只得了57。5分,月考后我到底有何感想?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一时半会儿还有点答不上来,只好低头不回答。加上我平时做作业养成了拖拉的习惯,所以一碰到阅读理解的时候考试时间就不够了,为了赶时间就没有认真思考,在上面乱涂,这里失分率是最高的。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向爸爸诚认了错误。爸爸听完了笑着说:“既然你知道了,那么以后应该怎么做?”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并且小声地说:“以后我会注意。到了晚上,我静下来想了想:英语只得了76分,数学粗心大意错了好几道题目,得了84分。但语文却只得了57。5分。于是我从书包里拿出语文试卷仔细看了看所错的题目,想从中找出原因。当我全部看完时,我终天明白了,这次语文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我平时读课文没有认真,没有仔细看生字,把以字词撑握得不牢固。”通过这次月考我不但感到了自己学习的退步,更感到由于以往不努力学习,以致根基不扎实。为此我要下决心从现在做起:平时多积累一些成语和好词好句,每周都要默写学过的生字,养成长翻看字典、词典的好习惯;上课时注意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无论在平时或考试的时候都要仔细读题,克服爱马虎的毛病。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难度加大,我必须抓紧又的。时间在短时间内让自己赶上其他同学,来报答我的爸爸、妈妈、和老师。

初一:魂火冰魄

月考之后范文第2篇

我这次月考的语文成绩是89分,数学是94分,英语考了93分。我觉得我的数学没有考好,许多分都是不应该扣的。

先来看看语文的吧。语文的基础部分没有扣分,但是阅读部分却扣了许多分。先看看这一题,要求选出“爽”字在词语里的意思,我扣了2分,“秋高气爽”的“爽”意思应该是“明朗;清亮”,可我却选择了“舒服”,后来老师评讲后,我才发现空气应该是明朗的,可是我却理解错了。我真是粗心。接下来还有一题,让我们画出和“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相对应的句子,可是我却画了“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这一句,应该是画老师对我的教诲是什么,又是不应该扣的两分。还有一题,是问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我只写了其中的一点,另一点没有写到,又被扣了1分。接下来看看数学,只考了94分,都是扣在没好好检查上,光是计算题就扣了5分,明明是除号,到了我眼里就变成了乘号;明明是102乘2,可我又看成了103乘2。一个数乘0。5,积一定比原数小。我居然打了勾,我真是没有考虑周全,难道这个数不能是“0”吗?唉!如果我好好检查,这里就不会扣这么多不该扣的分了。再看看英语,只考了93分。虽然我还没有拿到试卷,但是我已经猜测到我会扣的分了。作文要求写自己朋友的生日派对,可是我没有好好读题目,读成了“写自己的生日”,结果肯定是5分全被扣完。

看到了我的考试成绩,我只想说:“都是粗心惹的祸!”你看看,这里一题是因为没好好读题,那里一题是因为看错了数字,还有那儿……说来说去,都是因为粗心失了许多不该丢掉的分数,是我的成绩没有达到理想分。以后,我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考试,不能因为粗心而扣分了!

五年级:花素蝶

月考之后范文第3篇

二、____监理项目部正常工作作息时间为:上午8:00~12:00,

下午(夏令)2:30~6:30

(冬令)2:00~6:00

晚上加班:夏令6:00开始当班,冬令5:30开始当班

三、晚上加班超过0:00,次日上午休息;超过4:00,次日全天休息。

四、每月1日至7日为第一周,8日至15日为第二周,16日至23日为第三周,24日至当月最后一日为第四周,以下所提到的一周均按此计。

一周迟到时间与早退时间之和累计5分钟以内或迟到次数与早退次数之和累计1次以内(含1次),计一次考勤轻度缺勤;

一周迟到时间与早退时间之和累计10分钟以内或迟到次数与早退次数之和累计2次以内(含2次),计一次考勤一级违纪;

一周迟到时间与早退时间之和累计30分钟以内或迟到次数与早退次数之和累计5次以内(含5次),计一次考勤二级违纪;

一周迟到时间与早退时间之和累计超过30分钟或迟到次数与早退次数之和累计超过5次(不含5次),按每30分钟(余数超过10分钟按30分钟计)或每5次(余数超过2次按5次计)计一次考勤三级违纪;

一次性迟到超过30分钟或一次性早退超过30分钟,按每30分钟(余数超过10分钟按30分钟计)计一次考勤四级违纪;

旷工按每30分钟(余数超过10分钟按30分钟计)计两次考勤四级违纪。

五、每月每两次考勤轻度缺勤为一次考勤一级违纪,每两次考勤一级违纪转计为一次考勤二级违纪,每两次考勤二级违纪(含由考勤一级违纪转计的考勤二级违纪)转计为一次考勤三级违纪,每两次考勤三级违纪(含由考勤二级违纪转计的考勤三级违纪)转计为一次四级违纪。

六、监理人员每月有权提出休假四天,具体休假日期一般由监理人员自己事先书面向____同志申请,经____同志书面批准同意后根据批准的日期进行休假。监理人员当月若实际休假天数不足四天,可将节省下来的天数保留至本季度内补休,补休不得跨季度。其中,每年一、二、三月为第一季度,四、五、六月为第二季度,七、八、九月为第三季度,十、十一、十二月为第四季度。每次休假的第一天距上一次休假的最后一天必须在六天以上(含六天),每次休假的总天数最多为六天。

七、除经过批准的休假外,其他需请假时,同样必须由监理人员自己事先书面向____同志申请,经____同志书面批准同意后根据批准的时间进行请假。每次请假(不包括经过批准同意的休假)均计一次考勤轻度缺勤。

未经书面批准擅自离岗(根据安排或按理应该在岗而未在岗称为擅自离岗)超过一小时者或一次性迟到超过120分钟者按旷工论。

八、当月无考勤违纪情况,给与考勤奖100元;当月有一次考勤一级违纪但无考勤二级或二级以上考勤违纪情况者,暂扣当月考勤奖的20,若下月无考勤违纪情况,暂扣的20完全发还,但下月若还有考勤违纪情况,则暂扣金额将不予发还;当月有一次考勤二级违纪但无考勤三级或三级以上考勤违纪情况者,扣除当月考勤奖的50;当月有一次考勤三级违纪但无考勤四级考勤违纪情况者,扣除当月考勤奖的100,并扣除所在季度的季度奖金的40,所在年度年终奖金的20;若当月有考勤四级违纪情况,则除扣除当月全额考勤奖、扣除当季全额季度奖和当年年终奖金的30外,还按下面公式计算罚金:

罚金=当月扣除罚金前的税前工资×[1-(0.9)n]

式中:n为当月考勤四级违纪的次数。

以上季度奖金和年终奖金扣除的比率,将在当季度和当年度中予以累加计算,直至累计扣除比率等于或大于100。

九、在本监理部工作时间满一个季度者季度奖计划金额为300元,在本办事处工作满一年者年终奖计划金额为1200元。

工作时间未满一个月者,无月度奖金;该季度工作时间未满三个月但超过一个月者,季度奖计划金额为100元;该年度工作时间未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者,年终奖计划金额为600元。

月考之后范文第4篇

上大学谈恋爱成绩迅速下滑

李进,1985年生于江苏省江都市区,父母都是下岗职工。2003年9月,李进以优异成绩考入扬州大学经济学院,父母只得勒紧裤带供他读大学。

为帮父母分忧,李进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开网店,跑推销,一不小心竟成了个小富翁。

2006年10月,李进认识了所在学院大二女生管晓美。随后,两人开始了正常的交往。

管晓美低李进一届,小他一岁,家住扬州市区,父母开有一家环保器材销售公司,家境较为富裕。因相貌出众、身材高挑,追求她的男生很多,但她一个没有看上,同学们戏称她为“冰美人”。

了解这些情况后,李进的心头掠过阵阵狂喜:“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针对她孤高自傲的个性特点,他没有急于向管晓美表白什么。经反复琢磨,他决定采取迂回战术。

2005年6月初,李进找到管晓美,问她有没有兴趣学开车,她点了点头。这时,他变魔术般拿出一张驾校缴费通知单,说帮她报过名了。她要付他费用,他连声说:“别这样,别这样,你别把我当作外人。”

暑假两个月,李进和管晓美都在扬州市红桥驾校里,互帮互助,感觉特别投缘,也就萌生了恋情。

考虑到双方父母都不会准许大学期间恋爱,李进和管晓美将这段恋情瞒得滴水不漏。两人均找出各种放假不回家的理由,一个说忙于做小生意,一个说在看书准备考研。双方父母均信以为真。

李进和管晓美因将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谈恋爱上,学业自然受到了影响。两人的成绩从班级前列,一下子滑到中等偏下的位次上。

为留住女友考研竟成华山路

2007年1月初,一个消息让李进犯难。管晓美告诉他,父母已经给她安排好两条出路:要么去考研究生,要么去英国留学。

李进知道,管晓美的成绩一般,考研胜算的概率几乎为零。如果她遵从父母之命,去英国留学的话,天高皇帝远的,遇到有钱又有闲的老外一通狂追,岂不是凶多吉少?

想到这里,李进故意开玩笑说:“晓美,我真想帮你去考研,唉,可惜我也考不上。再说,我压根儿没有考研的想法。”管晓美一头扑入他的怀里,垂泪饮泣道:“你帮我出个主意嘛……我急得头脑都发麻了……”

李进要管晓美告诉父母:海归派不吃香的,有的留学归来,只能应聘当门卫。她向父母转述了李进的话,称自己既不想考研,又不愿去国外留学,只想着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公司任个职。她的话音刚落,就遭到父亲的当头棒喝:“让你考研是为了让学业更上一层楼,让你去英国留学,不仅是为了镀金,更重要的是等你在那里站稳后,我和你妈关掉公司,一起移民过去……”

管晓美联想到一直被自己雪藏的男友李进,吃惊地问:“我如果去英国留学的话,找谁做男朋友呢?”母亲告诉她:“英国人也可以,英籍华人也可以,前提条件当然是门当户对。”

得知这一“内幕”,李进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字:痛!他很清楚,如果管晓美被父母送至英国,届时他和她之间的地下恋情很有可能出现一个休止符。看来,“拦阻”她去英国的唯一举措就是考研了。

为了让管晓美通过考研这一关,李进买来相关复习资料及模拟试题,并尽可能减少约会次数。在男友的鼓励和支持下,管晓美加入到考研冲刺复军之列……

很快到了2007年7月初,李进大学毕业后,应聘进了扬州某中德合资电器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工作。李进为了向女友证明自己,如鱼得水般施展起来,凭着几个重要的营销策划及不菲的销售业绩,深得公司老总欣赏。两个月后,他被任命为销售部副经理,每月有两三万元的净收入。

就在这时,管晓美突然向李进提出,自己不打算报名考研了。他急不可待地问她:“晓美,你怎么打起了退堂鼓?”她嘟着嘴巴说:“人家考研,从读大一时就开始准备了,我临时抱佛脚,哪能考得上?我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承受不了考研失败的……”话未说完,她忍不住哭了起来。

“只有让女友考研成功,方能保住这份美好的爱情。可是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为此,李进忧心忡忡。

那天夜里,李进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头脑中反复考虑的是:如果娶管晓美为妻的话,她父母多年积累的近千万元家产都归自己,这才叫大赚特赚。自己以后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知名企业家,这辈子就会成功、成功再成功,可是怎样才能让管晓美考研成功呢……

为脱贫网上有人愿意做

随着考研报名日期的临近,李进头脑中突然闪出一道灵光:巩俐、章子怡等大腕演戏都有替身,我为啥就不能雇替身帮管晓美进考场呢?

想到这里,李进急忙打电话给管晓美,要她赶紧去报名。她没好气地问:“你明知我考不取,还让我去报名,这不是将我推向火坑吗?”他笑着说:“晓美,你听我的,我打保票,你绝对能考研成功!”

为躲过网络警察的眼睛,李进坚决不在家里及公司里上网,以防止IP地址将自己给“出卖”了。

没几天,一个自称是“广州大学教师季月”的网友申请加入李进的QQ。于是,他就同季月聊了起来,要她先发一张照片。

看了季月的照片,李进感觉到她与管晓美颇为相像,不禁大喜过望,飞快地在QQ对话框里打出一行字:“初试合格,祝贺你!不过,我想知道你的个人情况。”

季月直接问李进:“能否告诉我,代考费的数额。”他知道,鱼儿开始咬钩了,回了句:“你可以猜一猜。”“四门科目,每门1万元?”“我是这么想的。”“太少了,你去找别人吧。”

季月可是唯一的应聘者啊,李进哪能轻易让她溜走?他一咬口,给出了“一口价”:“每门1.8万元吧。要发就发,这可是个吉利数字啊。代考期间吃住行费用由我全包。”她说:“咱们一言为定!”随后,她在网上向他简要介绍了自己愿做高价“”的初衷。

季月1985年出生于湖南衡阳市衡南县三塘镇,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家庭主妇且常年体弱多病。她的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整个家庭倚仗父亲微薄的工资支撑。从小学到高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也一直是学习委员和“三好学生”。2003年6月,她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读大学期间,她靠着助学贷款和奖学金来完成了学业。2007年8月,她应聘进了广州金桥干部管理学院当教师。

季月告诉李进:“我想通过代你女友考研挣到一些钱,帮家里还清所欠的债务。”他被这份孝心所感动了,表示:“你帮助我女友圆考研梦,我会让你家里脱贫的。”

李进考虑到季月毕竟是一个网友,所提供的照片和个人信息也有可能都是假的。为防止上当受骗,他和季月约定了见面时间和地点。两人互留了手机号。

出于慎重,李进拨打(020)114查到广州金桥干部管理学院值班室的电话,打过去说要找季月老师,得知有这么一位新来的女老师,他这才放下心来。

随后,李进将自己在网上找了个女“”考研的事情向管晓美和盘托出。她吃惊地问:“这样做能行吗?会不会惹出什么麻烦?”他再三开导她:“找人顶替你考研,只是权宜之计。再说,此事又不是我的独创,只要做得巧妙些,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组建智囊团携微型无线设备

2007年国庆长假开始了。李进租了一辆车,带着管晓美来到上海,目的是与季月面谈替考事宜,顺便“目测”一下她是否长得像管晓美。

10月3日上午,李进和管晓美与前来上海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季月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宾馆里见了面。

在李进看来,季月与管晓美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外人真的不容易分清。他在心里暗自得意:“这真是天助我也!”管晓美对季月同样感到很满意,用眼神向李进示意:“你找的这个‘’真的不错,简直是无可挑剔!”

随后,李进和管晓美与季月聊起了专业知识。季月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李进由衷地朝她竖起了大拇指:“你不愧为高才生!大学毕业时,为何没考研呢?”她幽幽地说:“我只想……只想着早点工作,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临走时,李进与季月商定好代考费的支付方式:考完后付一半;考研成绩揭晓后,如达到录取分数线,再付另一半。

从上海回到扬州后,李进要管晓美报考扬州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随后,她在网上报了名。11月10日,李进特地陪管晓美去扬州大学现场报名。

报名后没几天,李进上网询问季月的备考情况,没想到,她竟然抛出一个天大的难题:“我的英语是六级,过线不成问题,但政治、数学和西方经济学就不能保证100%过关了,你看怎么办?”

李进愣住了。他知道,考研的难度太大了,不啻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差个一两分,也会被拒之门外的。他没办法回答季月的问题,只得上网搜索“考研作弊”的信息。

悉心研究数十万字的网上材料之后,李进顿时有了灵感,一个“在季月身上安装无线电作弊设备,自己在幕后找人弄答案再传递给季月”的点子跃出脑际。

“这样一来,支付给季月的代考费太多了。”想到这里,李进赶紧联络季月,同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将代考费作了“变更”:英语为1.8万元不变,其余三门科目每门1500元,支付方式不变。

2007年11月初,李进上网搜索到杭州文三路电子信息一条街上有自己所需要的无线作弊设备。于是,他瞒着管晓美,独自来到杭州,在电子信息一条街上的一家店铺里,花了3600元购得状若纽扣的微型摄像头、微型耳麦、对讲机、无线信号发射器、接收器、音视频线等设备。店老板帮李进作了现场调试,确认信号无线发射的传输距离达到500至1000米。

紧接着,李进通过朋友程晓东(杭州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老板,原杭州某大学物理教师)找到其朋友、大学教师柳季花(西方经济学教师)。又通过柳季花找到另两名大学教师章波(政治教师)、屠建航(高等数学教师),与“”季月共同组成“考研智囊团”。几位老师都认为这件事不仅是成人之美,而且新鲜有趣,根本没有想到其后果。

经商定,程晓东等4人专门负责政治、数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三门科目考题的解答。每人的酬金是1500元,去扬州的吃住行费用由李进承担。

李进从杭州兴冲冲回扬州后,这才向管晓美透露自己组建了一个“考研智囊团”的事情。她紧张地问他:“你这样兴师动众,会不会出事?”他洋洋得意地说:“不会的,我做得天衣无缝,肯定非常安全,肯定万无一失!有了‘考研智囊团’作坚强的靠山,你尽管一百二十个放心!”她试用了无线电设备后,朝他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奉上一个热烈的长吻……

约5分钟后摄像头没信号了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定于1月19日至20日进行。管晓美的考场设在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

此前两天,李进和管晓美去扬州市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租用一辆本田雅阁和一辆长安福特蒙迪欧,作为代步工具。两人反复察看了考场及周围的居民小区,并商量了相关作弊细节。

1月18日上午8时许,李进驾驶长安福特蒙迪欧,去100公里开外的南京禄口机场将从广州飞过来的季月接至扬州,安排她住进了莫泰168酒店。

当天中午,程晓东与柳季花、章波、屠建航从杭州乘客车抵达扬州,也被李进安排住进了莫泰168酒店。

当天晚上,李进带着无线电作弊设备及特地给季月选购的一件女式黑色大衣,来到莫泰168酒店。随后,他在季月所住的房间内调试设备,直至正常运行。紧接着,他手把手地教她使用微型摄像头及微型耳麦,再三叮嘱她在考场内一定要从容镇定、胆大心细。

次日7时许,李进和管晓美分别开车来到莫泰168酒店,随后兵分两路:他带着身穿黑色大衣的季月来到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门前,在车上让她将微型摄像头及无线信号发射器藏进衣袋里,微型耳机塞入耳朵里,然后将管晓美的考试证和身份证交给她,目送她走进了考场,然后将车子停在距考场大约400米的砚池小区北侧;管晓美则驾驶本田雅阁,带着章波在考场附近转来转去,待李进收到试题后,立即上他的车子逐一解答。

因首场考试是政治,程晓东、柳季花和屠建航则在酒店内休息。

1月19日上午8时30分,考试正式开始。季月拿到试卷后,按李进的要求打开微型摄像头,对考题进行摄像。大约3分钟后,李进通过对讲机告诉她:“试题看不清楚,你可能把摄像头放歪了,请重新操作一次。”

季月如法炮制,大约5分钟后,摄像头就没有信号了。她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望着试卷发呆了一会儿,然后忐忑不安地答起了题…….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高明的猎人!原来,李进待开考后,在车上打开手提电脑及对讲机、无线信号接收器、音视频线,开始接收季月从考场里发出的信号。这时,在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考点监测的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空中警察”捕捉到这一可疑的电子信号,随即将他予以控制。

“我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根据李进的供述,警察迅速抓获正驾车朝砚池小区北侧驶去的管晓美及“考研智囊团”成员章波。随即,警察赶赴莫泰168酒店,抓获程晓东、柳季花和屠建航等三名“考研智囊团”成员。

对于“”兼“内鬼”季月,警方为不干扰其他考生考试,等首场考试结束后将其抓获。

1月19日下午,李进、季月因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扬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刑事拘留。管晓美因是在校大学毕业生,尚未毕业,且在这起团伙作弊行为中不起主要作用,则交给扬州大学经济学院处理。

对于章波、程晓东、柳季花和屠建航,警方认为他们尚未开始解题,并未构成犯罪事实,遂对其批评教育一番,让其返回杭州。

7月30日,李进、季月非法获取国家秘密一案移交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检察院审查。

9月16日,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在庭审现场,李进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还强调,自己是为了留住爱情,在百般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的。

可是,令李进痛心疾首的一幕出现了!已被扬州大学经济学院开除学籍的管晓美作为证人出场,矢口否认自己参加全程策划,将全部罪责都推给李进,并表示要同他断绝恋爱关系。

管晓美的父母前来参加旁听。其父亲猛地站起来,指着李进怒不可遏地说:“你太精于算计了,毁了我女儿的大好前程,我要找你拼命!”

被告季月申辩说,当时李进仅仅说事后给予经济补偿,具体数额并未明确。她之所以赶到扬州帮这个忙,是被李进的初恋故事给感动了。

9月23日,法院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一审判决李进有期徒刑8个月,缓期一年执行;判处季月有期徒刑6个月,缓期一年执行。

月考之后范文第5篇

在瑞金创刊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开幕当天宣布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即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抄收中央社的电讯材料,编印内部参考资料,供苏区中央局和红军的高级领导参考决策。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0月,先后以《无线电材料》、《无线电日讯》等刊名在瑞金出版,每期油印四五十份。1934年10月以后因红军开始长征,出刊条件异常艰苦,抄收电讯工作继续,但刊物停出。

在瓦窑堡复刊

1935年11月25日,红军到达陕北不久,由红中社编印的《无线电日讯》在瓦窑堡复刊。从此,该刊有了较大发展,内容不仅抄收中央社的电讯,还抄收翻译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以及来自解放区的消息,逐步成为综合国内国际和敌我双方电讯的参考刊物。1938年年底,该刊改名为《今日新闻》。1940年3月10日,《今日新闻》从油印改为铅印,成为该刊印刷史上的较大飞跃。

在延安更名至今

1942年12月1日,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合编的《参考消息》第一号在延安创刊,《今日新闻》改名为《参考消息》,这个名字―直沿用到现在。

据档案记载:到1946年9月30日,《参考消息》已出版1382期,当时基本上是每天出版一张(1942年为16开一张,大约在三至四千字左右;1946年开始改为8开一张,大约六至七千字左右),供领导同志参考(新华社档案处保存有原件,后移交给中央档案馆的有创刊号1至60期,1942年12月1日至1943年1月30日和1946年4、5、6、9月份的合订本)。

1947年3月14日,军队发动了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当时在延安的新华社总社一直坚持到3月17日夜晚才最后撤离清凉山。之后,新华社总社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分成两个部分,小部分人员跟随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陕北坚持工作;大部分工作人员向太行地区转移。在总社向太行转移途中,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的部分同志,在吴敏、安岗、朱穆之、左漠野四位同志领导下,奉命在涉县东戍村和西戌村成立了新华社临时总社,并于1947年4月8日出版了转移途中的第一期《参考消息》,铅印32开小本,为4至5页,约五六千字。期间还编印过油印的《参考消息》(新华社档案处保存从1947年5月19日至6月7日出版的刊物)。总社到达太行后,在1947年6月上旬出版了油印《参考消息》,一直出到11月30日,(目前新华社档案处仅保存一本《参考消息》合订本,1947年7月14日至7月30日出版的第42期至59期)。从1947年12月1日开始,由油印的《参考消息》和《新闻情报》合并改为铅印的《参考消息》,由总社资料编辑室印,直到1948年4月底总社离开太行地区。另外,留在陕北的小部分同志,也编印了一种油印版《参考消息》,8开1版,1947年4月中旬出版;从12月18日起改为铅印8开2版,一直出到1948年3月20日,共出版308期。新华社档案处现存有1947年8月4日至9月30日的第96期至140期(中间缺102、106期),和12月的226、227期《参考消息》。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无论情况多么复杂,环境多么艰苦,新华社从未中断向中央领导提供情报的工作。当时油印的《参考消息》,纸张很粗糙,但是与许多中央负责同志都是一期一期认真阅读,仔细研究,从中获取敌对势力和国际时局的言论、观点和行动等消息,作为决策参考。

在新中国发展调整

1949年4月,新华社总社随党中央迁入北京,《参考消息》由总社翻译部负责翻译编排。

1953年前后《参考消息》除了正常出版外,还根据每日《参考消息》摘要编成《参考资料》(也就是过去通常所说的小参考),每日三四千字,电发各大行政区、省级报社及各分社抄收(这种小参考自《参考消息》航空发行以后即取消)。1953年3月1日,根据批准的关于改进《参考消息》的方案,《参考消息》分成两种刊物出版。第一种定名为《参考消息》出版,以少量篇幅,要求精简迅速供领导同志参阅;第二种定名为《参考资料》出版,以较多篇幅,供有关业务部门及研究部门参阅及使用材料。分成两种刊物出版,既能迅速满足及时报道重要国际新闻和重要消息的要求,又能全面详尽地介绍国际动态,便于中央负责同志和中央各业务单位阅读和参考。

从1956年1月5日起,原《参考资料》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内容改为由《参考资料》出版。为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需要和阅读方便,每天从《参考资料》上、下午版中选出要闻约三万字左右,仍为16TF20多页出版《参考消息》。

这种16开版本从1947年12月1日开始出版,直到1955年12月31日,共出版2806期。

1957年2月,经新华社编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改进《参考消息》的决定,并且得到中央的同意。1957年3月1日,《参考消息》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参考消息》改版后,每天出4开4版,约两万字。从此《参考消息》由书刊型改为报纸型。这种4开版小型报纸后来增刊为8版、16版,但4开版的形式历经五十多年沿用至今。

关于《参考消息》的性质、任务和作用,1956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通知”作了明确阐述:“《参考消息》是一种内部读物,它选载当天收到的各外国通讯社、台湾通讯社所播发表的有参考价值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各资产阶级通讯社和报刊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的(其中很大部分是敌视我们的,是颠倒是非和歪曲事实的,但也有一部分在某些问题上对我们有利的)。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些材料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各个集团对一些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和宣传方针,以及其中所透露的某些事实。我们必须善于批判地看待这些材料。第二类是各兄弟国家和兄弟党的通讯社和报刊所发表而我们的报刊未刊用的材料。这些材料,正如我们报刊上的许多材料一样,它们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或完全正确的,我们也必须善于有分析地看待这些材料。”中央认为“有必要使我们的干部,及时地知道我们敌人的情况和敌人的观点,以及我们的朋友的那些和我们有所不同的观点,以便避免他们在观察时事问题时的片面性和思想僵化现象。”

发行范围扩大再扩大

《参考消息》从诞生之日起,作为一

种内部读物,一直是赠阅,仅供高级的党内外领导干部阅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分子干部的增多,群众政治觉悟的不断提高,《参考消息》曾在阅读范围上作过多次不同程度调整和扩大。

1949年9月党中央批准新华社将《参考消息》由赠阅改为订阅,当月发行量从1964份增加到2947份。

在1956年11月的中共中央八届二中全会上,倡议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1956年12月18日中央办公厅正式发文“中共中央关于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通知”,明确阐述:“为了便于党内外干部更多地了解国际时事。特别是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敌人和朋友的情况。中央决定从1957年3月1日起扩大新华社出版的《参考消息》的订阅范围。”之后,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县委委员的党内外干部,机关的科长以上,部队的团级以上,高等学院讲师以上,中等学校的校长和其他因工作需要的都可以订阅。

1957年,在《参考消息》改报扩大发行前后,在党的和国家的重要会议上,多次精辟地阐述了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目的和道理:一是要让人们接触对立面的东西,实行“种牛痘”的方针;二是要让党内外同志经风雨见市面;三是叫人们去看敌人的东西自己去分辨。

1958年8月,在北戴河会议后的一次谈话中说到,要把《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扩大到全国的高等院校学生。1959年,《参考消息》再次扩大发行,发行范围较前宽了许多,高等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订阅。但它还是属于内部刊物,阅读范围仍有一定控制。

1964年,指示,《参考消息》发行量要增加到100万份。

1970年7月5日,新华社上报的《参考消息》扩大订阅范围的报告经中央政治局通过,形成正式文件下发全国,发行范围扩大到机关全体干部,部队、工厂和农村基层党支部和知识青年。

1985年1月2日,《参考消息》报头下的“内部刊物注意保存”8个字经同意正式取消。从此,《参考消息》由一份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内部刊物,成为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当然,这个过程也有反复,1987年4月1日起,《参考消息》报头加上“限国内发行”字样。1988年1月2日起,《参考消息》报头再次加上“内部发行”字样。经过了七八年的时间,1998年1月1日,《参考消息》再次取消“内部发行”字样,真正完成了从内部刊物到公开报纸的转换,不仅通过邮局发行,同时在街头报亭零售。

公开发行后的《参考消息》选材更加宽泛,内容也有所变化,除保持其国际时事政治综合日报的独家特色之外,各方面的内容都有所增加,如科学、文化以及人们普遍有兴趣的新闻。有时也刊登漫画、照片及一些插图,大大丰富和活泼了版面。同时增设了诸如《世界经济》、《世界科技》、《外国文化》、《企业管理》等许多新的栏目,汇世界之信息,荐各家之所长。

目前,《参考消息》每日发行400万份,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

1957年5月17日,主席同新华--社社长吴冷西谈话时说:“《参考消息》要总结一下,可再行扩大,变成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基本上实现了。

一份报纸,经历了八十年的风雨坎坷,越办越好、越办越大,在全球数千种报纸中名列第6、中文报纸名列第1。

一份报纸,从它诞生起就是这个国家最高领导核心的“耳目”,它不断地向党中央提供外电外合外社外网的各类消息,包括左、中、右的不同声音。正如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总编辑杨松曾说,你们的工作(指《参考消息》的工作)“是使党中央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八十年来,它一直得到国家最高领导的关注、指示和要求。

一份报纸,从它诞生起,就原原本本、原封不动,原电头、原报头、原观点地报道世界最新动态和消息,如国际共运大辩论、中印边界冲突、赫鲁晓夫下台、中美关系、海湾战争、硅谷高科技发展……

它让人们知道,我们的对立面――国内国际的敌对势力做什么、说什么,甚至在骂我们什么;它让人们知道,我们的朋友,对我们的批评、意见和各种不同的看法、观点。

一份报纸,它的报道捕捉和引进了许多新词和热词:如网络概念中的“信息高速公路”、美国的“星球大战”、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新经济”和“全球化”……

一份报纸,短短几万字,却汇集了每天的国际时事、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以及世界珍奇佚事,反映及时、表述明确、文字简洁、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