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代文学家

当代文学家

当代文学家

当代文学家范文第1篇

所谓国家价值观,是从价值观的一般概念延伸而来,主要指一个国家漫长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具有群体认同基础的共同价值信仰。它建基在国民心理、情感和道德义务基础上,作为一种价值知识、实践准则与价值理想而存在。国家价值观对文学的渗透是多方面的。《荷马史诗》中战争、历险、爱情、友谊等主题,对诸神传奇的叙述和英雄的歌颂,接受的正是古希腊的国家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主题虽变化多端,但爱国、忠君、侠义、锄奸、离别、思归、团圆等主题,无疑是原点主题。国家价值观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原型,因此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学的人物形象模式,往往形成一种结构性的固定模态。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虽然古代文学塑造的人物形象种类繁多,但多不过是忠奸、善恶、智愚和孝逆等。国家价值观对叙事文学情节结构的影响同样明显。尽管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众多的文艺理论家和作家都强调叙事文学的情节应该出人意料、引人入胜,但在相当多的戏剧和小说作品中,人物命运的演化、作家的情节构思与谋篇布局,均关涉国家价值观的呈现。国家价值观对文学的意义,更为根本的还在于为作家的审美表达提供基本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言述根据。这种立场和根据对当下中国文学而言,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在《我们的文学需要有我们的文化立场》(《文艺报》2009年10月31日)一文中,贾平凹说,“我们没有坚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立场,我们的血液里没有了中国的哲学、美学,虽然使用的是汉语,但中国的味道不足,这是必然的”。“我们之所以久久没有我们的文化立场,是我们民族的苦难太多,经历了外来的和内部的种种磨难,我们是不如人又极力要改变处境,当我们觉醒时必须要倾诉”。对中国文学当下的病状分析可谓一语中的。

并非说作家们的所有创作就都要以国家价值观为审美准则,但如果一个时代的作家,整体表现出对国家价值观的隔膜与远拒,这同样很不正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此。当前中国文学或多或少地存在以各种非主流或者说反主流的价值观抵消和对抗国家价值观的现象。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当代有些作家内在心理结构中反叛、逃离和颠覆“宏大叙事”的潜在意识,显然是文学领域的国家价值观被严重稀释的重要根由。如我们所知,新时期文学是以“赋予人以人性”(阿伦特语)的人道主义启蒙意志,对抗某种历史统一性的主流话语开启文学新时代的。因为激进政治对人的自然、生理欲望的压制,新时期以来文学场域的“个人”,更多是以恢复人的自然和生理欲望为旨归。在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品质的强调中,人的集体、社会、历史和文化属性,在很多作家那里被充分地过滤掉。一方面,如鲁迅、卡夫卡那种独立的、自觉的和充满内省精神的“个人”,在当代文学领域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当下文学缺乏的正是文学亟须的“个人”品质;另一方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罪感意识的缺席,对“个人”缺少必要的平衡和节制,故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领域泛滥的“个人”,往往是实利原则、价值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的同义语。如果说反抗“宏大叙事”的写作传统,是作家主体内部滋生出的某种消融国家价值观的心理冲动,那么若干年来,当代作家追随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写作经验,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哲学过程中,呈现出的叙事和价值认知上的“去中国化”倾向,则是导致文学领域国家价值观弱化的另一缘由。出于反拨当代激进叙事“非文学化”传统与追摹西方“先进”审美经验的目的,新时期至今,中国作家一直就有吸纳世界优秀文学经验,实现中国文学与“世界”对接的朴素愿望。在中国作家对“世界”文学(主要是欧洲和拉美)的接受过程中,艺术技巧的移植和挪用,只是表层的问题,更为深层的则是西方文学涵蕴的思想智性和价值哲学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反观这些年的文学创作,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观念、主题类别应有尽有。当代中国作家借助西方文学审视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对刷新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略显僵化的文学观念,丰富当代中国文学的审美疆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问题是西方作家的问题意识、思维方法、价值眼光,是由他们特殊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状况决定的;中国作家在借鉴吸取其思想义理和价值方法时,必须注意到中国与西方历史、现实与文化的非同源性关系。不幸的是,当代中国相当多的作家,在一种“弱者”心态和西方“普遍性真理”预设中,错把他乡作故乡,忽略了中国社会的具体语境,忽视了中国社会与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非同步性和差异性。文学创作肆意搬弄和演绎西方社会思潮和哲学观念,充满玄妙的形而上学思辨,缺少对本土性中国经验和中国思想的诗学观照。国家价值观的审美表达,因此消融在西方哲学观念的迷思里。

国家价值观的弱化,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直观的,就是作家因为缺乏对道德义务与精神价值的“共识力”,以至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某些社会矛盾的把握,一般不是从社会民众公共认同的精神层面入手,而是在“敌对”的关系结构中把握和塑造人物关系,从而有意无意地放大社会成员间的敌对和冲突性。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作家们在叙述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人物的关系时,人物与人物间的矛盾性,渐渐让位于某种敌对性。一种因社会分层加剧和利益冲突引发的“仇恨”美学,构成我们这个时代文学叙述大众社会时难以弥合的“伤口”。鬼子的《被雨淋湿的河》、北村的《愤怒》、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尤凤伟的《泥鳅》、曹征路的《那儿》等都很有代表性。

因为国家价值观的匮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家在有引导地创设国家正面文化形象方面显得苍白无力,而在面对传统幽暗价值体系时,却不时陷入各种错误的迷思。韩少功的《爸爸爸》,对“鸡头寨”的封闭、停滞、愚昧、落后、残忍的生活形态虽有理性批判,但对内涵在楚巫文化内部的神秘、古意盎然的生活质态,同样有莫名的崇敬。《红高粱家族》中,莫言以富有现代意味的生命价值对乡土生命精神进行审美观照,但同时又抛开现代社会的理性、节制、正义等原则,用饱含情愫、恣肆的笔调,在“我爷爷”、“我奶奶”们那些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行为中,释读出原始强力、生命本能、自由意志、敢作敢当、敢爱敢恨等信息。这种要么极端地书写民间与传统文化的恶俗,要么不加辨析地美化传统或民间文化糟粕的做法,无论对国家文化形象建设,还是对中国文化的现代性重建,都是有害无益的。但置身文化冲撞的复杂历史漩涡中,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化价值择取很多时候都是晦暗不明的。特别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电影《红高粱》《老井》等在国内、国际获奖,作家似乎更是受到莫大鼓舞,书写国家文化的阴暗面更是成为一种难以抵挡的写作暗流。从先锋小说到第三代诗歌,从新写实小说到新生代作家的创作,无不涌动着颠覆和解构国家正面文化形象的暗流。

当下中国文学,当如何重塑文学与国家价值观的关系?事实上,文学领域国家价值观的审美贫乏,并不表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没有国家价值观;汶川大地震,中华民族面对灾难爆发出的无疆大爱,就是国家价值观的直观体现。面对灾难,许多公共文学知识分子、民间草根写作者通过文学期刊、报纸乃至网络发表的大量“地震诗歌”、散文随笔和报告文学,也相当真实地传达出我们这个时代国家价值观的思想情感面影。像《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等大批“地震诗歌”的涌现及其引起的强烈社会反响,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思考和反省当代中国文学与社会民众公共认同、审美需求相契合的方向和理路。

当代文学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儒家思想;素质教育启示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

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 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以《诗经》为开端,儒家思想贯穿现实主义诗歌的始终。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之所以伟大,并不是他创作了《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章,而是在于他高尚的人格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把握作品的意蕴,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追求,用屈原的人格风范和爱国热忱感染学生的心灵。杜甫的思想始终是儒家思想,“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的血诚。当国家危难时,他心痛得流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旦大乱初定,消息一传来,他又会狂喜得溅泪:“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1]。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从作品中随处可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儒者、仁者、贤者、圣者的音容笑貌和风度气质,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家的容止,执着好学、学而不厌的学者的风范,刚烈、正直的志士的节操。使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抽象的“仁义”说教,而是清晰地看到一个古道热肠、具有独立人格、超凡脱俗的君子形象。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穷因为其家族深处政治斗争的漩涡当中,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成败,实现理想的人生抱负,最终因不可抗拒的外来政治力量走向整个家族的颓败和个人生活的穷困潦倒,正是这种人生遭遇激发了他反思人生终极价值的内在激情。曹雪芹把女娲炼石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作为《红楼梦》故事的缘起和引子,“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曹雪芹以石头作为自己身世的隐喻,折射出强烈的生价值意识。《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在元末乱世,青年时代意气风发,有志于成就王业,然而在遭受一连串的人生失败之后,他开始退而反思人与社会的深层关系及人生的终极价值,古代文学家的这种生命价值意识,一直影响到现当代的文学理想价值观。鲁迅弃医从文缘于他对人的肉身的关注转向对人的灵魂的审视和思考,并进而以文学改造国民的灵魂,这种人生道路的转向出于一种生命意识的召唤和自我意识的彻底觉醒,出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的驱动。

(四)戏剧

不仅小说,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戏曲的社会教育作用对社会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引导作用。戏曲文学作品戏曲通过演出,各阶级、各阶层的人同看,,得到生动、形象化的传播,渗透到各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结构中,塑造了特定的文化品格陈独秀在《论戏曲》中说:“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 [2]鲁迅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却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3]。”传统文学价值和抒情、叙事内容所折射出来的优秀民族精神内涵,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的意义。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经济球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一)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帮助学生通过作品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广大学生性格变得健全,情操高尚;正确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思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及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上的家园,使其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

(二)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怎样使一个人达到、完善和保持崇高独立的人格品质,这是古代儒家学者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和永恒追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人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操守,而不因随波逐流,轻易屈服于外力。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所颂扬的理想人格,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我价值立场,在外力的逼迫下决不屈服。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依附于道德信念、人格价值之下,当一个人的道德信念、人格价值不能保全的时候,生命的存在也随之失去意义,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就是为了保全仁义精神价值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儒家精神典范,让学生理解自己生命价值的核心依托所在,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轻重关系。在儒家传统价值观看来,一个人的人格价值超过了生命价值,尊严和操守成为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理想之塔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汇合而成的统一体。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是中华历史文明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精神超越了个体自我、地域团体,是最为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抵御外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忠烈千秋,永垂青史,将爱国主义传统融入了民族精神的血脉。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无从弘扬和升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目标。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提倡以“精忠报国”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将其作为理想人格价值加以发扬。儒家思想提倡忠孝仁义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尽管对儒家思想的“忠”我们曾一度存在偏见,但是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的“忠”,是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忠,是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古代文学蕴含的儒家人生价值理想体系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践行之路,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文化的精髓,构成了了推己及人,以人为本的社会、民族、国家集体价值的统一体,昭示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是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参考文献:

[1] 徐放.杜甫诗今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10.

当代文学家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在文化全球化和现代性进程中,中国当代地域作家群的形成以及其所带来的当代地域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迎接全球化和现代性进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又把相关地域丰厚的文化作为创作源泉,坚持文学的民族化、本土性和自觉性特征,赋予文学以强劲的生命力,使文学向着多元化和丰富性方向发展。而仔细探讨当代地域作家群的形成原因,除了地缘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外,区域范围内文学社团的活动与发展对地域作家群的形成也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本文以近几年文坛兴起的云南昭通作家群为例,简要探讨了文学社团对当代地域作家群的形成及贡献。

提到当代地域作家群,有论者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一方水土也养一方文学”作为概括。这种说法,只是简单地注意到了地域作家群形成的地缘环境和地域文化因素。其实,地域作家群并不是单纯地以地理性的区域划分而形成的作家群体,也不是仅仅以作品背后反映的地缘文化因素的相似性而从形式上聚合的作家类别。地域作家群这个看似简单的文学概念,不仅包含作家、作品两大因素,而且涵盖了其背后广博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等多种内涵。

地域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有着非凡的意义和特殊的重要性,而地域作家群的形成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风景。如以贾平凹、实为代表的商洛作家群,周大新、二月河、周同宾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阿成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还有西南边陲近几年兴起的以夏天敏、雷平阳为代表的昭通作家群 ,东西、鬼子为代表的桂西北作家群等等。这些以地域命名,以其背后具有特色的、深厚的地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并兴起在当代的区域作家群是对当今全球化语境的一个反驳,是文学向现代性不断追求时自身本土性的保持。纵观这些地域作家群的形成,是丰富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仅从文学社团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文学社团对地域作家群的形成及贡献。

文学社团是一种民间文学团体,是作家基于相近的文学主张等而自发结成的民间自治文学组织,严格的文学社团都有一定的文学宗旨、口号和规章制度等。文学社团作为一个组织,仅仅是创作者的一个聚合体。文学社团能有效整合同一地域内孤立创作的作家资源,为作家创作和文学发展提供健康环境,促进作家成长和文学发展。文学社团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治性质和文学创作的自觉性,大多数文学社团能立足于民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确立自身的文学价值。”文学社团能把分散的文学爱好者聚集起来,强化对文学的认识,并形成一种文学创作的主导方向,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学爱好者把文学创作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文学当成自己的一种精神信仰、生活方式和社会责任来对待。这里仅以云南昭通作家群为例,来分析一下当地文学社团的发展对此作家群的形成及贡献。

在中国当下区域文学视野内,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事实。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昭通的一批中青年创作者开始在文坛显露头角,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昭通文学创作的势头更加强劲,不仅在云南独树一帜,而且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1998年,《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昭通文学现象,称在一个贫困地区有这么多的青年以文学的形式反映改革现实和时代变化,是一种绝不同于流行趋势的令人兴奋的新气象。昭通作家群以其对文学纯真的坚守和强烈的使命,创作出了大批优秀作品,获得国内各种文学奖项。总体说来,有这样一批代表作家:曾令云、夏天敏、宋家宏、李骞、雷平阳、胡性能、樊忠慰等人,他们的创作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评论等,其中,雷平阳、樊忠慰的诗歌和夏天敏的小说最为引人瞩目。2005年,夏天敏以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10年,雷平阳以诗歌《云南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至此,昭通作家群为云南贡献了两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在昭通作家群的形成过程中,文学社团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昭通文学社团踊跃兴起。昭通最早的文学社团是“野草文学社”和“荒原文学社”,其中野草文学社成立于1982年,为昭通师专学生创办,创办社刊《野草》,1995年创办社报《守望者》;而荒原文学社则为昭通师专、昭通教育学院的一些教师及其他学校文学爱好者成立于1986年,比野草文学社稍晚。从野草文学社走向文坛的知名作家有雷平阳、孙世祥(已故)等人;荒原文学社一成立则把“为人生为社会”确立为自己的创作思想,当今云南文坛上颇有名气的评论家宋家宏、李骞,著名作家夏天敏、黄玲,诗人傅泽刚都是昔日的社员。

文学社团一般都是有办社宗旨的,成员之间会形成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相近性。文学社团这种略带有“集团”性质的团体,其影响能远远超过几个人的影响,这也是昭通文学迅速繁荣的原因之一。文学创作活跃和文学社团活动是分不开的,文学社团活动其实是文学创作活跃的表征。在这里说到昭通文学社团的活动,其中不可回避地要谈到昭通师专的文学社团。有论者曾说“昭通作家群雏形的形成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的昭通师专活跃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在这里,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指的就是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昭通师专当时活跃的主要有“野草”、“茂林”、“拓荒”、“秋雁”、“洪湖”、“星火”、“家园”、“南星”等十余个文学社团。这些文学社团在昭通师专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和昭通师专良好、浓厚的文学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这种氛围首先来自于教师的影响。昭通师专中文系的教师很多具有双重身份,即教师兼作家,除致力于教学、科研外,还创作发表文学作品,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们影响学生的身影不光在课堂上,他们有的自己办文学社团,有的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他们的双重身份是昭通师专独特的一种师资资源,对昭通师专乃至昭通市的文学人才的培养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传授给学生的不是生硬的文学理论创作知识或相关的学科知识,他们带给学生的是自己创作时的鲜活的个人体验,无论是文学创作技巧还是创作方式,都是经过他们“作家”身份过滤了的、对学生能起到直接示范、指导作用的创作宝典。

可以这样说,昭通师专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活跃的校园文学社团,和昭通师专师生积极地文学创作活动,对推动昭通地域文学的发展和昭通作家群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高校往往是新思想最易接受的地方,也是新思想向外传播的最主要阵地,昭通师专作为教师的作家在创作技巧、手法、思想、文体实验等方面的革新,往往能无形地影响到当地文坛的动态。昭通师专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昭通市各县区,所依附的文化既具有共通性又具有差异性,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创作需要,很好的处理创作的题材。对于一个地域作家群的形成,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内化在他们的作品中和作家的气质中,是其之所以成为一个“群”而不是一个“流派”的主要标志之一。昭通作家群是昭通这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大地域”上生长起来的作家群,他们有内在的统一性,同时又具有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使文学创作表现出丰富性和多元化,然而昭通师专的文学创作者和他们的作品风貌就具有这样一个特色,毫不夸张地说,昭通师专其实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昭通作家群。

当然,与文学社团相伴相生的社刊社报也是地域作家群形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社刊或者社报,是社员文学活动的主阵地,是他们文学成果展示的平台;同时,反过来说,文学社刊社报的周围也常常能形成一个作家队伍,聚集成为一个作家群体。它们共同影响着一个地域之内的文学创作,以一种无形地力量推动者作家群的形成。在此,还以昭通作家群为例进行分析:在昭通作家群从小规模零散的个人创作,发展到一个作家群体的形成,再到成为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学现象为文坛所重视,这其中和上文论述的文学社团的活动密不可分,同时和社团所创办的社刊社报更是息息相关,社团和社刊社报就像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共同内化于一个地域作家群的形成过程中。在上文中提到的“野草文学社”其社刊有《野草》,另外还有1995年创办的社报《守望者》;“荒原文学社”社报是《荒原》等等,这些社刊社报是社员发表文学作品,进行自我提高、锻炼、展示的一个有效平台。“他们办的报纸,刚起步时有的不仅是手绘手写复印发行,而且还是社员凑钱付诸印刷,渐渐发展成铅印”,“小报的发行更是费劲,他们常常背着一摞报纸,想好发行对象,走上门去送给人家”这些社刊社报不但发表他们的文学作品,同时还发表文学评论,它们的存在不仅使作者的文学作品为普通读者所了解,同时也是社团与社团之间交流的中介,他们之间通过社刊社报作为纽带联系,互相阅读彼此的文学作品,并给予批评、评论、指正等,这样可以相互促进创作能力的提高。对于普通读者,这些报刊能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时代为他们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从另一方面说,是对作家劳动成果的一个肯定。看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变成文字,并流通到社会上供人阅读,也能在精神上鼓舞他们不断地进取,去创作更加优秀的作品。“作者——文本——读者”是一个互动的链条,而社刊社报在这里就充当了“文本”这一角色,它连通了作家和读者,使文学创作能达成一个健康有效的循环。

最后,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文学社团的创始人或领军人物往往能成为日后地域作家群的代表或标志性人物。文学社团作为民间文人自觉的组织机构,其整体性的作用对地域作家群的形成具有整合、容纳、凝聚的作用,但是任何一个团体的力量皆离不开个体的作用,尤其是一个文学社团的领军或创办人物,其作为“领袖”的带头先行的示范作用,往往能对地域作家群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那些既具个人魅力又具有较高文学创作水准的文学社团的领军人物,他们往往能成为某一地域文学或地域作家群的代表。

总之,地域文学的发展和地域作家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仅从文学社团的角度,并以当今文坛崛起的昭通作家群为例,对文学社团对当代地域作家群的形成及贡献作了简单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大健.试论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风格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刘保亮.新国学视野下的当代地域文化[j].北方论丛,2009,(6).

[3]范藻.中国当代地域文学的形成及意义[j].天府新论.2004,(5).

当代文学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 感恩意识 和谐社会

中国感恩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发展中不断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各种思想派别都曾对感恩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提出了一系列有实践意义的思想论述和理念,这些理念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儒家文化中感恩意识的阐释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感恩意识以儒家思想为主,其倡导的“忠、孝、节、义”都体现了一个“恩”字,其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忠为报君恩。儒家文化在注重孝的同时,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忠君报国成为一种长期存在于民族意识中强有力的民族精神,形成了“文死谏”、“武死战”的光荣传统。

孝为报亲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儒家文化对子女行孝道最鲜明的阐释。对个人而言,爱惜身体、真爱生命是孝的第一步,尊敬长辈、建功立业是对孝的最高追求。孝道是儒家思想最根本的观念,体现了父慈子爱式的天然感情。

义为报友恩。“义”是儒家文化的理论基石,代表着正当性、道理、责任和道义。“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义”为做人做事的根本,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义是立身之本,要懂得感恩社会,报答朋友的恩情道义。

2 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对父母的付出与社会的帮助心存感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但是,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功利观念的盛行,在一些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师长的付出和社会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父母师长和对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

2.1 对父母感恩意识的缺失。目前,多数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在校期间的费用基本靠父母供给,父母本着对子女深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着。在他们看来,只要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有个美好的前程,就是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他们对子女并未有回报的奢望,只是希望孩子不要忘记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老人。可是有些大学生一旦进入了能自由行动的空间,其内在的私欲完全被激活,把社会看作是整个的我的存在,一切父母的付出只是自我理所当然的获得,丝毫不会产生感激和愧疚的心理。经抽样调查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10%的学生每年能记得父母的生日。对父母感恩意识的缺乏,是发生在当今部分青少年及大学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2.2 对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人的一生受到许多恩泽,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然而由于社会上一些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他们把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他人的资助不以为然,对国家助学贷款不予偿还,对父母的恩情不思回报,对社会公德不予遵守等,都反映出一些大学生不懂得对社会的帮助心怀感激,缺少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

3 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今社会大学生缺乏感恩的意识,这主要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因素共同造成。首先就是父母的过于溺爱,造成了子女缺少感恩意识。这是现代家长的忽视造成的,因为过于重视物质层面的关爱,轻视精神层面的关爱,也忽视做人做事的指导。其次就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只重视应试考试的培养,忽视应该全面素质的培养,大大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水平、心理状态、交往能力、情感表达等更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培养,正如有人所讲我们今天的教育只有“教”而无“育”。再次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的影响,造就没有形成感恩意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风气也呈现下滑趋势,这样使得学生过于追求功利、崇尚物质利益、人际关系功利化等现象,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是个人道德意识的失衡。很多人成长环境造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感受,看不到他人对社会起到的作用。

4 对感恩意识培养的启示

4.1 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也是儒家文化中仁德体现的根本。孔子认为“孝”是道德根本,应该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孟子用“孝悌”来教化百姓,因此使百姓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等的伦理道德。荀子同样重视“孝悌”观念,认为“兴孝悌”是达到安民、安政的措施之一。儒家文化认为奉养双亲是孝最基本的要求,“敬”是最高的表现形式。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呼?”儒家文化提倡的孝更具有人文精神的是“敬”。所以,作为子女不但要做到赡养老人、关心老人,更要做到尊敬老人。

4.2 尊敬师长。儒家文化一贯提倡尊师重教、尊师敬长。孔子把“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荀子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教诲,长者的提携,“片言之赐,皆吾师也”。所以,君子当“隆师而亲友”“事师之犹事父也”。尊师感恩一是益于为学“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二是能淳朴学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今社会在部分青年学生尊敬师长、尊敬长辈的意识淡薄,尤其有些大学生认为我们是花钱来上学所以认为自己是消费者,教师是服务者,消费者是上帝,教师为他们服务是应该的!所以着力培养大学生尊师重教、尊师感恩的意识,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中广泛传播尊师感恩的思想是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4.3 博爱众人。儒家将“仁爱”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孔子说“仁”即“爱人”,奠定了几千年来友爱互助、精诚团结的伦理思想基础。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泛爱众而亲仁”。这些思想能够成为维护社会发展与文东的功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基础,是值得大学生认真学习和践行的。

4.4 推己及人。儒家提倡推己及人的“恕”的思想,也是儒家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之一。“恕,仁也”。恕即如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对于今天部分以自我为中心,见利忘义的青年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应当大力倡导。在青少年学生中树立这种先人后己、与人为善、宽以待人意识,才能使得个人与他人、小家与大家达到和谐,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的建设。

4.5 热爱祖国。儒家文化移“孝”为“忠”,把孝由家庭推广到整个社会,构成“忠孝一体”。孔子“杀身成仁”、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无不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在大学生群众中大力宣传爱国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的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以此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6 感恩自然。《周易》称颂天健行不息,地厚德载物。孔子:“天何言哉,而四时行百物生。”强调人应遵循自然规律,体现了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宝贵思想。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源于自然,又需要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生活的一切需要都是大自然给予的,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对自然怀有感激之情,培养他们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品德。

参考文献:

[1]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杨佰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80.

[3]万平.论儒家感恩文化的核心理念及其现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1(05).

[4]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01).

当代文学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美国非裔女作家 创作思想 指导意义

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与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美国黑人女作家们异军突起,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美国黑人文学与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杰出的女作家们中,以托尼・莫里森、艾丽斯・沃克最具代表性。由于来自性别、种族、阶级三重压迫,美国非裔女作家不同于白人女作家与黑人男作家。正如芭芭拉・斯密斯评论的,她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其自身特点的文学传统”。这些非裔女作家们站在边缘人的立场,用独特的视角审视黑人的历史与文化,关注黑人特别是黑人妇女生活的痛苦,用自己的文字开启了黑人与黑人妇女的自我意识,并以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美国文学和文化领域最新思潮和理论前沿。她们作品中所承载的思想,不仅仅对本族文化与美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反对霸权文化、如何保留自身文化的特色、促进社会的发展也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国内对以托尼・莫瑞森和艾丽斯・沃克为代表的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群的创作思想和内涵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一些学者们认为女性主义是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们的创作思想。四川大学程锡麟教授与孙薇在《解读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紫色看黑人女性主义》一文中,主要论述了1983年艾丽斯・沃克独特的女性主义观――“妇女主义”早已出现于早期的黑人女作家的作品中。从佐拉・尼尔・赫斯顿到艾丽斯・沃克,黑人女作家们一直在挖掘、记录女性的历史,思考黑人妇女如何在美国社会寻找自我。她们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鲜明生活的“妇女主义”女性主义形象正是黑人妇女所独有的。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美国黑人女作家的思想内涵的还有很多,包括程锡麟教授《谈〈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女性主义意识》,四川大学周春的博士论文《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田辉的《对〈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的龙秀美的《〈宠儿〉中母亲的故事给女儿带来的力量》,上海外国语大学袁霞的《〈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生存观》,南京师范大学原蓓的《〈紫色〉――一部妇女主义成长小说》厦门大学黄雅真的《艾丽丝・沃克的〈梅里迪安〉的妇女主义解读》,以及云南大学骆洪的《身份构建中的双重话语――谈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这些文章着重论述美国非裔女作家关注黑人妇女在美国社会生活的困境,对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身份构建提出不同见解。

另外一些学者则着重探讨美国非裔女作家作品中反映的种族性与民族文化认同。蒲立在其硕士论文《所罗门之歌》中阐释了莫里森强调的黑人民族意识;汤黎在其《传统的回归――从〈所罗门之歌〉看黑人文化传统》一文中谈到了莫里森呼吁回归黑人传统文化。大部分关于莫里森的文章如《回归还是超越――解读托尼・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主题》、《〈所罗门之歌〉:‘追寻’的故事》等都分析了托尼・莫里森对于黑人文化在美国白人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留特色的思考与见解,概言之就是不要盲目跟随白人文化和否定本民族的历史,回归、继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对于黑人的精神解放至关重要。有些学者们则认为另一位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对于黑人传统文化是持批判性的态度,一味地回归是片面与肤浅的。西华大学的赵莉华在《逃避伤痛文化,寻根非洲文化――从艾丽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看美国黑人文化认同》中指出黑人文化认同中的两个误区:怯懦逃避伤痛文化,盲目寻根非洲文化。徐继明在《从〈日用家当〉解读沃克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中分析了沃克对美国黑人民族文化身份的阐释。美国黑人文化既具有非洲特性又具有美国特性,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美国非裔文化遗产因特殊的历史条件,兼具非洲黑人文化遗产与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双重身份,如何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是美国黑人身份认识的关键。

不难看出,学者们对于当代美国非裔女性文学家创作思想的探寻主要是针对某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或者两部作品的比较,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演变的体系,也没有深入地研究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群思想内涵的演变过程、原因及其影响。然而,美国非裔女作家个体的思想演变,女作家之间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呈现出了美国黑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待白人文化的冲击采取的不同态度和策略,从托尼・莫里森强调回归传统文化,到艾里斯・沃克的批判性接受传统文化,她们在保持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不过度看重自我文化而形成排他性。这一过程无疑体现了美国非裔女性文学家思想理论的不断进步与提高。

我认为要探索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的创作思想,首先必须立足于研究作家们的创作动因,看到女作家们自身种族与性别之双重压迫促使其创作文学作品,也要看到在主流白人文化浸淫下,黑人变得逐渐迷失,盲目否定自身文化,黑人女作家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引起读者思考,构建与主流文化平等社会地位的黑人价值观和黑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其创作环境是不可忽略的思想外因。美国国内高潮迭起的民权运动激发了她们执笔创作的欲望;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促使黑人女作家不仅关注种族压迫,还将目光投射到了黑人妇女悲惨的生活状态和遭受的别歧视;现代女权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思潮为非裔女作家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思想源泉与策源地。

其次,通过分析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群的代表作品,比较其作品中反映的民族主义与妇女主义、人文主义,寻求在白人主流社会中如何构建自身身份与保留传统黑人文化,研究她们的作品思想内涵,力求找寻其中的共性、个性和差异性。比如,莫里森侧重民族主义,强调非洲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飞跃,拒绝白人文化;艾丽斯・沃克的作品中更多反映的是妇女主义,指出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地寻找黑人在多元化文化中的动态平衡。从一系列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美国非裔女作家的思想演变,从前期作品中的民族主义、妇女主义升华到了后期作品中隐射出的人文主义情怀,提出在任何存在霸权主义和种族优越感的地方,少数族裔和人群都应该坚持呼吁和寻求人道主义的平等和包容,以及对人性的尊重,捍卫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特色,丰富整个人类社会文化、文明色彩,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品的产生和发展掀起了美国文学和文化领域的新思潮,改变了美国社会原有的主流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为黑人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美国白人社会的非裔民族。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中国应该如何保留本民族的特色,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既批判、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不过度保护而产生排他性甚至霸权文化发展论。当代美国非裔女性文学家在其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不同思想与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国]托妮・莫里森著.舒逊译.所罗门之歌.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2][美国]艾丽斯・沃克著.陶洁译.紫颜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3]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张立平.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思潮述评,1999,(02).

[5]刘戈,韩子满.艾丽斯・沃克与妇女主义[期刊论文].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