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范文第1篇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不同,教师在选择、投放、变换游戏材料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随意性较强,因而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也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此阶段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这就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所以,对他们来说,游戏中具有组织能力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及同伴的模仿。

小班幼儿的游戏材料和同伴的游戏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他们游戏动机,帮助他们展开特定的想象。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使他们在模仿同伴的游戏时也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玩游戏材料,若同样的玩具材料不足时,就容易发生争抢。因而成人在帮助他们开展游戏时,要注意给他们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以引发他们开展游戏的愿望。为避免争抢玩具,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而同类物品在数量上应多一些。

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认知范围扩大,使其想象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尽管他们主动选择的角色是有限的,但幼儿在选择角色后能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把某个角色的几个不同的活动〔或动作〕排列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如在“娃娃家”中,“妈妈”先喊“娃娃起床”再给他洗脸,喂饭。“汽车司机先把车开到北京,再开到上海,最后开回苏州”等。由此可见,教师需要适当丰富幼儿游戏的连贯性材料,使幼儿能够积极连贯地把游戏开展下去,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打下基础。

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大班幼儿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扩展和加深,直接经验不断丰富,其想象变得活跃起来。在有主题的角色游戏中伴随游戏情节的逐渐展开,材料本身就能够刺激幼儿游戏的欲望。

大班幼儿的想象不仅在内容上丰富,连贯,而且能够充分地通过活动和玩具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想象,使游戏活动表现出浓郁的创造气息。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游戏的要求结合教育意图而投入游戏材料。例如,“菜场”游戏进行到一半,来了一位“顾客”要买肉骨头,可“菜场”没有现成的肉骨头卖,怎么办呢?游戏似乎只能终止,或者“顾客”改买别的菜。可是,这位“顾客”是因为家中的“外婆”生病了,“医生”说要熬肉骨头汤给她喝。情急之中营业员灵机一动,拿起一团橡皮泥,压扁,再搓成条,然后把橡皮泥的两端捏圆,于是,肉骨头就有了,“顾客”高兴地买回去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具有操作意义的半成品材料。

二、游戏材料应功能丰富,应用灵活。

想象,创造是幼儿角色游戏的特征。从角色游戏中看出,幼儿对于成品玩具或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对于成品玩具,幼儿只会问“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而对于一些非成品材料,幼儿就会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因此,我们将原本要制作成品的材料,如纸,笔,剪刀,玻璃瓶,泡沫,塑料.海绵块,彩带,小木棍等分放在活动室里。鼓励幼儿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创造。

材料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象征性,材料的象征性也是从低级往高级发展的。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代用品和符号物。如中班幼儿在开展“医院”角色游戏时,开始提供药瓶,听诊器,针筒等成品玩具,以后逐渐减少。先将听诊器拿走,幼儿就会去寻找类似圆形物的插片,瓶盖等,再用一根绳子串上,变做成了一只听诊器。接着拿走针筒,幼儿会用小木棍插入瓶中代替。又比如,幼儿将各种纸做成菜,将纸棍做拐杖等。这样既促进了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游戏材料应具动态性。

1.材料的流动性。幼儿游戏材料要以幼儿的实验为基础,具有可变性。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游戏材料也要相应地变化。而适当变化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同在一娃娃家,一家有电话,一家有篮子,一家有茶杯。这样,一家若也想有其他家的东西,就必须想办法:a去寻找代替物。b自己制作。c到别家去“借”。d去超市购买。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角色游戏范文第2篇

一、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作用

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八条规定,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提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然而,角色游戏仅仅作为幼儿的随意游戏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角色游戏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让幼儿充分自由地游戏,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懂得一些道理、体会一些情感。也正是这样不断地给予,幼儿才会更爱角色游戏。我们的幼儿参加角色游戏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

二、幼儿参加角色游戏的几种情况

1.幼儿参加游戏是为了满足一个操作动作

比如:我曾经观察一个小朋友做游戏。他是个非常好动的孩子,但那天在游戏中却判若两人,原来他很喜欢玩针筒,他在角落里一直玩着针筒,针筒被拉出推进,他乐坏了。根据这一情况,我并不予以阻止,而是提问他:“你在干什么?”“练本领。“我怎么能阻止一个医生练本领呢?我再问:“要是有人来打针,怎么办呢?”“我给他打针,”他用手比划着。我故作吃惊:“就用你手上这个针吗?”“不,这针我是学本领的,我用这针。”他边说边指指盘中的针筒。“这针筒都消过毒的。”游戏中幼儿满足于操作一个动作并没错,通过一番引导为他制定一个游戏规则也必不可少,游戏变得完善了。

2.幼儿参加游戏是玩具的吸引

比如:一次一个小朋友很偶然地用一根圆圆的、细细、长长的积木当作香烟抽起来,结果所有的小朋友都仿效。我没有因此而生气,更没有因此没收这积木,但我知道这抽烟这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必然,而纯粹是这积木对幼儿的一种吸引所致。于是我装扮咳嗽咳得利害的样子让幼儿讲讲抽烟的不好,最后我还告诉幼儿世界上为了提倡少抽烟,还专门把一天定为“无烟日”。听我这么一说,孩子恍然大悟。第二天就再没人抽烟呢了。

3.幼儿参加游戏是游戏内容对他的吸引

这种现象在游戏中很多。如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售票员,他顺利地报出了一个个站名,还热情招呼乘客,结果老师表扬了他。第二天他又来做售票员,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他研究出一个新的内容,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出些难题或丰富些有关知识,第二天第三天他又出现在这个主题之中。这里老师的引导、表杨辅助了幼儿情节不断地发展、稳定幼儿情绪、使游戏有了连续性。

然而,角色游戏仅仅作为幼儿的随意游戏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角色游戏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尊重幼儿五个“自由”的同时,老师应该把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计划时时刻刻装在脑子里,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思维、意识、情感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特点来有目的的教育。

三、角色游戏与幼儿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生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儿童好游戏乃是天然。”因此,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且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着密切联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力促进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活动。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所以在角色游戏中能够很好地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幼儿的现代意识。

(一)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而教师应在游戏开展前做好指导幼儿确定主题的工作。为了确定游戏主题,教师要对幼儿具有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大小作一了解,尽量去满足每个幼儿的意愿。

(二)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发展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道德行为的机会。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着他们的情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十分投入,逼真的表现所担当的角色的特征。

(三)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角色游戏中要进行角色的分配。为了培养幼儿的主导性,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角色游戏应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但这样会出现争抢角色的现象。

(四)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经济意识

在现今的社会中,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长辈特别宠爱。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有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就哭闹不止。为了让幼儿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我们在角色游戏中着重进行了对幼儿价值观念的培养:

1.让幼儿从小知道,只有劳动才能换来钱,只有劳动换来的钱才是光荣的。

2.培养幼儿从小节约用钱。我们开设了“小银行”的游戏,鼓励幼儿把节约的每一分钱和不用的钱存到银行里,使幼儿在玩中了解到钱的功能,知道存钱的好处。

角色游戏范文第3篇

一、角色游戏规则的种类

我把角色游戏的规则按具体含义不同分为内隐规则、组织规则、寓教规则和取用规则四种。

1、内隐规则 角色游戏是以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对游戏主题的选择是由熟知的家庭生活向较陌生的社会生活发展,游戏反映的内容是幼儿亲身体验、熟悉或有深刻印象的。幼儿按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创造性地扮演角色时,一般都遵守着社会对该角色的动作要求和使用物品的要求。如妈妈在家里抱娃娃、料理家务,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用注射器给病人打针,驾驶员用方向盘开车等,这种社会对角色的要求体现在角色游戏中,可称为“内隐规则”。

2、组织规则 组织规则是游戏情节对角色的要求。某一主题游戏在玩的时候需要哪些角色,角色之间如何分工、合作,谁当领导者,谁当跟随者,以及游戏情节的确定等一系列游戏组织过程中的规定即是“组织规则”。

3、寓教规则 寓教规则是为达到某一教育目的而由教师专门制订的规则。如为培养幼儿礼貌待人,要求“营业员” 对“顾客”使用礼貌用语;为鼓励幼儿对硬币的认识,要求“银行出纳员”按“顾客”的要求发给硬币;为增加娃娃家各角色与其它角色游戏的交往的密度,把娃娃家的“生活用品”放在“商店”里,促使玩娃娃家的幼儿去商店“购买”生活用品等等,这样的一些规则都属于寓教规则一类。

4、取用规则 即为第二次游戏取用方便而规定的玩具物品放置规则,如医院的玩具要求按医生的职能摆放,商店的物品多而杂,要求按类放置,娃娃家各种生活用品要求定位放置等。

二、角色游戏规则产生的途径

1、由教师规定而产生

角色游戏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教育者在通过角色游戏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时,就需要提出各种要求,并引导幼儿认真按要求行事,以求达到教育目的,这样就有一批规则应运而生。如前面提到的“寓教规则”、“取用规则”,就是由教师的规定而产生的。

2、由教师和幼儿讨论而产生

幼儿是角色游戏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间接领导的过程中,当一个新的游戏主题出现时,必须建立一些组织规则。如该角色游戏安排在哪个角落玩,最多能容纳几个人玩,场地如何布置,人员如何安排,游戏中有些什么情节出现……这一切通过讨论形式,使幼儿接受并得以实现。组织规则中的一部分,就是由教师与幼儿讨论产生的。

3、由幼儿自己决定而产生

幼儿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施展在游戏中,对任何一件事,他们都乐意用游戏的方法来做。由此我认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完全有能力创造出各种玩法,设计种种情景和情节。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在一次幼儿自发的救火游戏中,几个幼儿用椅子搭成消防车后,一个男孩将大家召集在一起说:“我有两片插片,我一举红插片,你们都要下车去救火,我一举绿插片你们就上车开车。”几个孩子都表示同意,于是他们就按这个规则玩了半个多小时。这是幼儿决定游戏规则的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幼儿自发的角色游戏中最多,在老师组织的角色游戏中,同样也有幼儿自己决定的规则。

三、幼儿对各种规则依从的程度

在四种规则中,内隐规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幼儿遵守内隐规则的程度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是成正比的。生活常识较丰富的幼儿,在游戏中表现也就比较逼真,能较准确地反映成人劳动,内隐规则就能较好地遵守,反之则不能很好地遵守。

由幼儿自己建立的组织规则(为大家所承认和接受的)保持性最强,这些规则中,有意义的成分占得不多,有些甚至仅是满足某种动作的需要。当一个规则被大家肯定以后,谁违反规则,谁就有可能被同伴抛弃。当幼儿的社会性要求已十分强烈时,与同伴相处,最害怕的是别人不带他玩。因此,客观和主观条件都促使幼儿去遵守大家都肯定的规则。

寓教规则和取用规则产生于教师,实际上是对幼儿角色游戏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干预,大多数幼儿对这部分规则的遵守需要教师的不断强化,在形成一定基础后,才能坚持。因此教师应在每次游戏中坚持这些规则,督促、检查幼儿执行。

由以上可以看出,幼儿对各种规则的依从程度,是按自己制订的组织规则内隐规则寓教规则教师制订的组织规则和取用规则的顺序递减的。

四、规则对角色游戏的影响

规则与游戏的关系如同船于水的关系,“水可载舟也能覆舟”。规则得当,可保证角色游戏顺利进行;规则不当,就会损伤幼儿游戏的兴趣。拿医院游戏来说,如果完全仿照社会生活,医生拿听诊器看病,护士用注射器打针,分工如此明确,幼儿可能就没有游戏的兴趣。因此可以适当调整内隐规则,医生既能看病,又能打针。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又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的规则才是恰当的规则。

角色游戏范文第4篇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行为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创设游戏环境,为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做足准备?教师指导游戏时,扮演哪些主要角色与幼儿互动可以使幼儿的游戏经验更有创造性?如何把握介入和退出游戏的时机,让幼儿游戏更自主?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通过对主题及材料的对应关系的研究,探索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材料提供的适宜性,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2.通过对生活实践及介入指导适宜性的研究,探索幼儿角色游戏中生活经验积累的策略及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及方法。

3.通过对观察的随机性和目的性的研究,探索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情感、社会交往、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两个关键词:无心、有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善于捕捉“无心”,并转化为“有意”,真正体现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同时也收获一定的经验。

1.材料准备,把“无心”的动手转化为“有意”的动脑。

其一,材料投入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材料的投放为幼儿的角色游戏提供支持,帮助幼儿的游戏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而材料投入的适宜性更能使幼儿在“无心”的玩耍中转化成“有意”的动脑,正如维果茨基所言:“在游戏中,儿童总是表现得超出自己的年龄特点,超出自己日常的行为表现,在游戏中儿童看上去仿佛高出自己一头。”材料的准备和投入是支持幼儿游戏的脚手架,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经验,还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所以在游戏准备时,要根据游戏的主题提供足够使用的材料,这样避免因分享材料而产生矛盾,同时多样性的材料投放不仅促进了幼儿的游戏发展,也练习了幼儿适宜地选择材料的能力。

其二,材料投入的开放性与封闭性。角色游戏的趣味性不仅仅是游戏本身的趣味存在,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让他们在“无心”的玩耍中转化为“有意”的动脑。例如应有尽有地丰富“百宝箱”,箱子里各种各样的纸,五颜六色的布片、布条,瓶瓶罐罐,大大小小的包装盒,胶带和订书机等,幼儿会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选择材料,制定或搭建与游戏主题相关的道具,以支持正在参与的角色游戏。但是在材料投入时,也要考虑到能力较弱的幼儿,这时需投放一些封闭性的游戏材料,如点心店里泡沫制成的鸡腿、汤圆等,用海绵制成的饼干,豆腐干等,这些封闭性的材料投放,让那些能力稍弱的幼儿有兴趣参与游戏,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适时指导,把“无心”的游玩转化为“有意”的实践。

其一,生活实践活动。幼儿游戏的发展是在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的,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教育观点。为此,我们经常把孩子带入菜场、商场,并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在“无心”的游玩中得到实践的认知。比如:在开展超市的游戏时,由于幼儿没有生活经验,游戏情节始终得不到深入,他们只是随心所欲地购物,不能随游戏的主题或游戏的情节发展开展游戏,游戏结束时“商场”总是忙而乱。为解决这种现象,我们从三个方面设计了“购物”生活实践课。第一环节是组织参观:营业员如何向顾客介绍商品?顾客又是如何选购商品?第二环节是了解一些常用物品的用途,即让幼儿做小记者,去采访顾客为什么要选购这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用?第三环节实践活动:每人用带来的5元钱去购买一种商品,根据前两个环节的准备,我们再次提醒幼儿:买些什么?为什么要买?而且所购物品不能超过5元;由于前期的购物知识准备充分,幼儿在购物时都有目的地选购。购物活动为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玩“超市”时就非常有秩序了。

其二,适时介入活动。如果教师能了解每一名幼儿,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适时地介入游戏与幼儿互动,更有利于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比如水果超市,两位“小营业员”玩起了扔“布水果”的游戏,布水果落到托盘又掉到了地上,而两人完全不顾“客人”的光顾沉浸在游玩之中。此时,我就以客人的身份介入,我捡起布水果,按品种进行分类时的自言自语吸引了他们,他们停下了“扔水果”的游戏,迅速把地上的水果按类别捡了起来,并一一排在托盘中,开始进入了游戏角色。其实,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有多种方式,当教师以一种有助于游戏质量的方式介入时,混乱的或简单的游戏通常能得到改变,这种看上去很“无心”的介入方式,更能鼓励幼儿的游戏活动,并不断运用现有的经验参与游戏。

3.观察引导,把“无心”的感知转化为“有意”的创造。

其一,随机性观察。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尤为重要。但由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自由度较大,有时预设的观察内容可能会出现没人玩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视幼儿实际游戏情况,随时调整观察重点,一旦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便可以转化为有目的的观察。如一次游戏时,“医院”区域由于没有幼儿选择而暂时关闭,结果,娃娃家的“妈妈”抱着“娃娃”去看病。只见“妈妈”找到了上一次玩医院游戏的幼儿,对她说:“医生,我的宝宝病了,请你帮宝宝看看吧。”而那个玩得正开心的幼儿,马上来到了“医院”的区域,认真地看起了病。于是在评价时,我就以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结论是:医院里是不能放假的,医生只能换班休息。于是幼儿自己制定了换班要求,帆帆的妈妈是个医生,在她妈妈的帮助下,幼儿又把换班要求改成了值班制度,并创造性地把它们画成图画,贴在“医院”的墙壁上。随着游戏的深入,孩子们又逐渐增加了CT室、B超室等,这时,医院的游戏已非常完美。这一次的随机性观察,促使幼儿把无心感知转化成有意创造,从而深化了幼儿的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角色设计;本土文化;创意风格

21世纪的最初的十年间,中国的游戏发展行业不断发展扩大,成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迅速发展,并成为全球数字娱乐市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此游戏的前期创意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或者更为准确的是前期创意设计中核心――角色设计。

1、国内外游戏公司的创意风格概况

国内的网络游戏开发巨头盛大、腾讯和网易等公司,除了承包外国游戏外所发展本土的游戏无疑带有强烈的“中国风”。无论是盛大的《剑侠世界》、《剑侠情缘网络版2》、《预言Online》、《倚天剑与屠龙刀》、《传奇世界》,还是网易的《大话西游》《梦幻西游》《天下贰》其人物的设计都有强烈的中国传统元素。带有本土特色的民族游戏人物设计又是成为中国游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不断地推向市场的发展,得到广大游戏玩家的喜爱与追捧。角色设计的中国元素是国内游戏公司的主打,无论是游戏故事背景和具有中国元素的游戏设计内容无不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成为后来的从事游戏前期创意进入这个行业学习的竞相模仿的方向。现在国内已经游戏行业中诞生了插画师、原画人和游戏美工等职业。在盛大游戏项目部美术副总监、首席美术指导卢晨就是一位很出色的游戏前期设计人员,在相关的原画设计网站他的网名是“懒虫的枕头”,近来还出了一本画集教程。国内游戏原画领域发展比较快的有上海、北京和成都等城市,其中有画唯美商业插画《花样年华》的“阿花”,《三国风云录》的透明人,《剑侠情缘》系列的“狸日“等等,他们都是中国风的典型代表。

2、本土文化是游戏角色设计的源泉

国内外游戏前期设计,其最重要的是植根于本土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重点围绕本土人物外形、服饰装束、绘画形式这三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能更好地指导设计师立足于民族文化、创作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游戏角色设计。在中国的大多以传统故事为题材的游戏,其在人物设计方面都给他们穿上中国传统服装,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经过的艺术的再加工来服务视觉效果。中国的武侠文化特别是以金庸武侠小说系列而开发出来的《天龙八部》、《金庸群侠传》和《鹿鼎记》等,玄幻类《诛仙》,《仙剑奇侠传》系列和《大话西游》等。所以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因多民族存在再加上五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丰富多彩。传统服饰应包括各民族传统服装、佩饰,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特点以及中国民族传统图腾图案等。从远古到先秦,从先秦到明清,服饰文化的承载宛如江海,绵延流动。各个时期的服装形态千变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秦汉的简洁大气、魏晋的超凡潇洒、唐的浪漫飘逸、宋的淡雅恬静、明的朴素庄重、清的富丽繁冗再加上网游的夸张、虚幻,这些唯美的因素也可以在网游中极尽体现,更能将中国的传统服饰发挥的琳璃尽致。网游面对的玩家是生长在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度,其审美情趣、个人喜好也有着其特有的文化渊源。由于网络游戏的开发均有一定背景,在民族传统服饰开发上不应局限某个历史时期的服饰特点,应相互交融,吸取民族传统服饰精华,将其唯美因素溶入游戏设计中,当然这个意思并不意味着唐朝的服装下还有清朝的大兵形象,如果这样就是生搬硬套,不成体统了。游戏服饰在设定上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中,因此相应的带有地域的民族服饰特点,在游戏之余也能领略民族服饰特色何乐而不为?游戏角色应在初始的出生地不同也相应的对服饰设定不同,很多游戏有着门派、种族、派别服装,但一无例外的没有选用出生地服饰特点,特别是国产网游没有做到这点,这也不不能说是一大遗憾。民族服饰应用于网游,不得不提到民族图腾、图案,这个有着历史与民族文化渊源的中国特色,这个也是古文明的象征、是解读中国民族历史的标记。大部分的游戏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很多游戏没有涉及,特别是泊来网游更是没有体现,图腾图案在游戏设计上的升华更是无从谈起。图腾、图案可以应用于游戏人物服装、佩饰设计,也可以应用于景观有地表设定,更可以做为游戏互动内容,引导玩家解读图腾图案内容。现今还没有一款游戏的山洞或景观上有过这些内容,这无不是个遗骸。

民族传统服饰应用在游戏角色上,在服装设计和图案设计这块上相应应用较多,但大都是如同一出,内容单一,自由设计,质的体现不足,甚至更倾向于玄幻色彩、金属味道。大部分的游戏也重于游戏角色的服饰设计,却避免不了游戏单调乏味设计,普遍存在形式单一,适意发挥的现象。其实这样的游戏在内容实质上的运作也恰恰说明了游戏本身投入不足,不精致的游戏最终生存也是困难的,因为现在的玩家更加挑剔。一款有民族特色的网游在细节方面更是不能忽略。比如游戏能否有此设计:游戏服装上的图案却是与图腾图案相关,引发了玩家提升服装属望,但却需要解读图腾图案的奥秘,于是带来些许任务,从而了解民族历史,再加上玩家判断,发生些奇遇,或是寻到有关物品,完成玩家互动。从而也避免了游戏任务停留大都采取的无非是找找物品,跑跑路的模式,提升互动与思考能力也应是今后游戏发展的方向。这里谈及的也只是一个思路,并非游戏必定如此创作。只是感觉到民族传统服饰在游戏里的应用不应停留在一个外观视觉上,应有着它的内涵应用,并渗透到游戏设计的环节中去,在游戏实际操作中加以体现,并让玩家从中感受到民族服饰文化的魅力,这才是一个好的文化网游。

3、外来文化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的影响

文学、绘画、雕塑、舞蹈等等艺术形式都为游戏角色设计提供了不同的素材。作为一款游戏不管他是武侠还是魔幻前期设计设计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量身打造表现所在国文化以贴近更多玩家,争取共鸣。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运用上,各款游戏都相当注重,但推出的内容却不尽相同,人物前期设计涉及也各不相同。民族传统文化的概念涉及诸多方面,游戏制作可体现在人物、服饰、武器、文学、地貌、风景、历史、宗族斗争、商业行为、帮派教义、故事情节、传统节日文化等等,有的游戏制作针对的民族文化内容相当考究,一点一滴都做的有据可依,有的游戏制作内容一笔带过,其中融合了非民族传统的内容,有的游戏制作粗制滥造,挂羊头卖狗肉,让人哭笑不得。魔幻类游戏在结合民族传统方面天马行空,相对来说空间较大,操控的较为容易。神幻武侠相对来说也容易做到发挥余地。游戏制作要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吸收精华并结合到游戏中去,选择切入点成了一款是否纯中国味的关健,很多游戏看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是表面上,一旦深入以后就显得有些空洞。要做纯中国味的传统文化游戏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去研发,由于神幻与魔幻类的发挥空间很大,再加上游戏本身的题材,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示也变得不是很明显,函盖面也因幻而变得迷离。目前所有的幻类游戏都让人感觉到颇受外来文化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应用只是冰山一角,似乎这些游戏更注重游戏占有率研发并不是很注重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武侠类游戏受市场的影响也逐渐靠着幻彩方面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应用方面似乎更喜欢拮取那些带神幻色彩的内容。

4、地方区域游戏角色设计

广东在全国的经济的发展一直位于全国前三甲,但在游戏设计领域,特别是游戏原画美工方面发展却不如上海、北京那样从业精英和团队规模,特别是他们设计风格能体现中原地区的历史面貌,而广东当地的民族文化设计元素却极少出现于相关的游戏美工设计领域。比如广东的海上贸易引发不同于全国的建筑类型有西洋与传统楼阁结合的特色的商业楼阁店铺和盛名远播的开平碉楼,广州传统的戏曲有粤剧和地方木偶戏,在服装方面有远播海内外的广绣,还有以精工出名的广雕等等都等待着游戏开发者和游戏前期创意设计者去关注和思考的方向。

总结:对于中国本土游戏角色设计来说,首先应根植于本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其次要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传统中国元素和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与游戏角色设计相结合,使之更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这样中国的游戏文化才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2009年中国游戏发展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