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执行力课程

执行力课程

执行力课程

执行力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执行力;课程改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22-01

一、引言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英语教师必将面临越来越多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直面这些问题,显然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应对。因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在于教师,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关键在于英语教师的理念、素质、水平和能力。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只有提升英语教师的新课程执行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他们成为研究型教师,才有可能稳步推进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然而,目前高中英语教师的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当前高中英语教师的现状

早在1996年6月28日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座谈会上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需研究改进。”就目前高中英语教师的总体情况来看,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理论水平较低,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虽然他们容易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习惯很难改变,因而在英语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唱独角戏”等现象则屡见不鲜。此外,大多数英语教师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与理解,缺乏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缺乏校本教研与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以语法的讲解、词汇的背诵、习题的操练等为主。因此,在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如何更有效的体现关注学生,如何实现教学形式与教学实效的有机统一,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好教材等诸多方面英语教师的实际状况与新课程的要求相距甚远,这一切都极大地制约着英语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

三、探讨与反思

1.新课程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英语教师,在于教师对新课程的执行力,即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当然,新课程执行力只能在执行中提高,在提高中执行。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师不仅具备领悟和理解新课程理念的能力,而且应具备执行新课程的专业支撑,同时还应具备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能力。因为英语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在课程结构、基本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要求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与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正确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而且需要整体熟悉课程设置和安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要从独裁的位置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的那样: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精神以及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讲”向重学生“学”转变。同时,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教材与新课程理念、学生、教师自己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的关系,合理拓展与取舍教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原则与课堂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

2.对提升英语教师新课程执行力的思考。 虽然新课程对英语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了,但新课程并不是否定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有很多非常成功和有效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在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方面。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从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基础与能力水平的需要出发,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关注学生的思维参与、活动的互动性和学习的有效性。课程改革是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我们应在继承原有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同时,发展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新方法。不可能有一种教学方法适合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应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环境和条件,为学生创造最大化的学习机会,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正确理解其内涵,创造性地设计学生感兴趣且有时效性的课堂活动,使自己逐步成为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师。此外,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改进、重组、优化、提升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四、结束语

虽然教师的教学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但是有共同遵循的原则,那就是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搭好平台。引导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不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新课程的理念才能落实,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才能有保证,最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发展与课改成功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 蔷:“从课堂教学看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3期。

执行力课程范文第2篇

前通用电气董事长杰克·韦尔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执行力对于一个员工,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这关乎于决策层的指令能否得到高效执行,关乎到管理层的管理能否起到应有效果,更关系到基层人员的工作和任务能否按时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陶淑艳教授在10月29日的课程中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基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执行力。课程中我受益匪浅,并由其延伸出以下几点感悟:

一、从意识上讲,个人的责任感对于执行力至为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那么他干什么事都不会积极主动,更不会尽心尽力的使自己做得更好。而责任感,往往是从务实和细中体现出来的。在日常中业务中,我们经常会想自己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必须要做的是什么,但这只是做好自己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想在工作中突出自己,使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好,理应对手上的工作充满责任感和责任心,凡事多探究竟,多注意细节和关键点,尽心尽力,这样才能拥有高效的执行力。

二、从认知上讲,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是提升效率和效能的关键。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能是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能力。高效的执行者往往有以下8个特征:积极向上、具有韧性,学子创新,诚信负责,自动自发,专注细节,分析决策,关系和谐。而提高执行力,尤其是基层管理者的执行力,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次要加强执行速度,今日是今日毕,同时也要加强执行力度,投入足够的精力。

三、从方法上讲,正确的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力的不二法门。对于不同事项首先要分清轻重缓急,哪些优先处理,哪些可以缓一缓,同时也要考虑事情的时限和完成需要花费的时间。这就要求第二步-编列日、周和月工作计划,并且在每周期完成之后总结汇总尚未完成的工作、原因及解决措施,以及及时更新事项备注,这样不仅能做到事无遗漏,也能提升工作效率。

执行力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 执教能力 培养 途径 方法

课 题:“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教师执教能力训练与测评(二期)(国家改革试点项目2013)PXM2013_014306_000039_00044484_FCG”科研成果。

教师这一职业的复杂性、发展性和特殊性,使得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尤其是做一名优秀教师,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经过严格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有组织的培训和自我刻苦训练),不具备一定的执教能力,任何人都难以胜任高职教师的工作。

教育心理学认为,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迅速、准确、娴熟、流畅地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高职教师的执教能力,是高职教师通过训练、实践而形成的完成高职教育教学任务的技能。

一、高职教师执教能力的内涵

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讲,高职教师不但要担任常规的课程教学工作,还要负担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教科研等工作,还要兼任班主任。显然,高职教师执教能力是多种多样的。换言之,广义的高职教师执教能力是很复杂的、多元化的。笔者讨论的高职教师执教能力是狭义的,主要指高职教师从事课程教学的能力,主要包括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和备课技能;课程教学实施技能(讲授技能、演示技能、教学互动技能、组织教学过程技能、调控教学进程、节奏和氛围的技能、学习过程评价技能等);说课、听课和评课技能;教师口语和书面表达技能和艺术;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技术综合运用技艺、心理沟通与辅导技能等等。

二、高职教师执教能力需经过培训与磨练

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革新,教学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对象的日趋广泛与发展等,使高职教师的专业性及技术构成越来越强,从而对高职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教师的执教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经过系统培养和持续练习、修养的结果。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既需要学校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又需要个人的不断修炼。

高职教师执教能力培训与磨练,主要从高职教育学、高职教育心理学、高职教育管理学、高职教育技术学、高职教育艺术学、教育传播学、教育生态学、教育工效学等学科方面对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新的培训,这样做有利于调整现职教师的职业行为,也有利于新教师的职前培训。

三、高职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现代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高职教师的执教能力的培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十几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有:日常听课帮扶、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与测评、开展说课比赛;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新教师上岗培训;后进教师个别督导等。

1.推广课程设计,开展课程设置开发活动

结合高职示范院校建设,构建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核心课程开发,制定课程标准。在这些活动中,要充分运用说课活动和手段,使广大教师参与其中,培养和锻炼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和课程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教师执教的主动权和职教课程的设计能力。

2.推广课程教学设计,开展多层次说课活动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或简称为单元课教学设计)。说课,就是说这些教学设计。

(1)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说课。整体教学设计一般指课程学前分析(需求分析和学情分析)、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项目课程的项目设计、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等)、课程教学过程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策略设计、课程教学情境设计、课程学业评价设计。过去,任课教师课前也制定并上交一份课程教学进度表,但是一般只有章节目录、课时分配和进程,常称为教学日历;而现在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内涵十分丰富,是对整个课程教学的全面策划和设计,能体现教师高层次的执教能力,对培养和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单元课教学设计和说课。单元课教学设计一般指理实一体化课的一个项目或一个学习情境,实践课的一个实验或一个实训项目,理论课的一章或者一个专题等。单元课教学设计包括学情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表达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学业评价设计。设计的成果体现在教学方案(简称为教案)中。这个教案和传统教案相比更周全、更丰富、更深刻。

单元课教学设计以及说课可以明显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因为单元课是课程整体的组成部分,每个单元课教学搞好了,整个课程的教学就会取得成功。

(3)把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上。把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上,讲好每一堂课。人们在提到教学基本功时,常常说到“讲好一堂课”;名师和教育专家在传授教学经验时,也常常谈到“如何讲好一堂课”。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各种比赛为平台,把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上,苦练教师基本功。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和锻炼教师执教能力的一种便捷举措。

(4)坚持日常教学督导,加强督导人员与督导对象交流和互动。日常教学督导针对性强,可以根据督导对象的个性化问题,中肯有效地帮助督导对象提升执教能力。

3.借助教学基本功比赛,推动青年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

教学基本功比赛是提高青年教师执教能力的极好契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根据北京市的部署,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人人参与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比赛通过培训、初赛、再培训、决赛的流程层层选拔,最终选出一名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

把教学基本功比赛变成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平台,是推动和提升青年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使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骨干。学校也连续两届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4.组织不同阶段的执教能力培训,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执行力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动物药理;教学改革;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47-02

一、动物药理课程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重要性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兽医全科类考试科目有基础、临床、预防和综合应用四张试卷,总题量400题,总分值400分。考试内容包括动物生理、动物药理、临床兽医等16门课程。考试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多、题量大、考点细、通过率低等特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重点考核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动物药理课程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知识点分布广,主要考察考生对药理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在2010―2013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指南中,动物药理考试知识点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章节,且知识点较偏,占基础科目总分值的15%左右。动物药理是链接基础兽医和临床兽医的桥梁,在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重点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并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往一些考生因动物药理知识掌握不足,实践技能欠缺,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据统计2013年执业兽医全国平均通过率在12%左右,可见通过率很低。

二、动物药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动物药理是高职动物医学、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专业的基础课,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当前高职动物药理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存在教学大纲陈旧,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实践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当前考试制度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在课程考核上存在过度单一,只注重基本知识的记忆考核,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考察,这与当前动物药理课程教学与资格考试重实践的要求相差较远。动物药理课程知识点烦琐,较难记忆,在以往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在实践教学中也是以模仿为主,课程缺乏创新力,不能真正理解并在临床实践中去运用。在课程考核上往往只注重基本知识的记忆考核,缺乏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这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重点考核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旨相悖,也是导致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三、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依据,合理调整动物药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规范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不但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每年5月考试大纲,并组织报名考试工作。因此,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对高职动物药理教学大纲做相应的调整,提高实践课的课时,满足高职动物药理实践课教学的需求,确保动物药理的教学内容能全部覆盖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中的所有考点,使教学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接轨,实现良性循环。近年来,本人在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中,每年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对授课内容及时进行修改。围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对动物药理课程中的13个章节,选出10个章节作为课堂重点讲授内容,其余的章节作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在课程讲授中,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不同分为“熟练掌握”、“一般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使课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明确,学习针对性强。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融入高职动物药理教学大纲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动物药理的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适应能力。

2.结合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特点,将过程性考核纳入动物药理考核改革。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核重点为方向,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动物药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点,出题思路、类型、难易程度建立动物药理试题库。把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真题作为典型例子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并针对例子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知识点,达到学习效果,并熟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特点。通过建立试题库,并在课堂中进行测试,测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真题讲评和随堂模拟测试,使同学们提前了解和熟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了学生考试的信心。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动物药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过程考核,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课内外平时的练习,学期中侧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成绩比例占60%。在期中、期末考核中模拟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模式,注重实践的考核以客观题为主,保留一定比例的主观题,适当增加病例分析题型,考核成绩占40%。课程考核改革,使学生适应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类型,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动物药理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理论联系实践要求很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特点,对高职动物药理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增加实验课教学的课时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堂延伸到教学实训基地中。如在讲授药物的保管与贮存时,把课堂搬到动物医院药房中进行讲授,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摆放的各类药物,查阅不同药物的说明书,使同学们对药物的保管与贮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讲授常用消毒药的配制和使用时,把同学们直接带到校外养殖基地中,结合临床生产消毒要求,完成常用消毒药的配制和使用方法等。借助动物医院、实训基地等教学平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特别是当有临床病例时,诊断和治疗过程作为教学材料直接演示给学生看,既加深了学生对动物药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达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的教学效果。根据授课内容创新设计几个动物疾病的模型,通过临床现象,让学生按照疾病诊断治疗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治疗,并开出病例处理结果、处方和注意事项,再由教师对病例进行诊治和点评。以问题为导向对整个病例的诊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加强学生的分析诊断能力,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在动物药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贴近生产实践教学,避免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学习法,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开发网络媒体教学资源,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动物药理知识点比较琐碎,记忆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运用视频、图片、声音等多媒体影像,对临床病例进行直观教学,可使动物药理教学跳出了文字表达的局限,从而使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形象生动、动态地展示药物作用的机理,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过程简单化。同时课程组利用网络媒体,开展课程资源库建设,将课程的教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试题库、考试系统等制成网络资源库,建立教学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的课程体系,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动物药理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5.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义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研发,与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攻关等合作。经校企合作锻炼,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案例、图片素材等,回来后,将实践中的案例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既拓宽了教师眼界,又提升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企业部门经理、岗位负责人等定期到校给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开展专题报告,向同学们介绍课程发展的最新前沿,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通过专题报告讲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思维,促进了教学改革的落实。

四、思考与展望

动物药理课程的改革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相接轨,是提高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的质量,也是检验高职农牧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之一。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纳入高职农牧院校教学改革范畴,参照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案,加强实践课教学,使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靠拢,是全面提升农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教学评价的标准、临床综合应用能力的建设,对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兽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封海波,李前勇,王庆华,张德志.以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家禽,2013,(15):54-55.

执行力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执教能力;能力培养

一、引言

随着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而教师需求的急剧增长,据统计,每个高职院校每年新增专业平均为3~4个,新专业每年急需引进大量的专业人才,使得教师队伍迅速膨胀,因此,也必然导致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下降。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但执教经验不足,教师执教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大计。面对新的形势,教师的执教能力强,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如何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治学方法,把握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追踪最新的学术动态,实现教学目标,都对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执教能力分析

教师的执教能力从广义的角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在正确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师的执教能力涵盖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和教育能力。还涉及到为人师表的能力、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传授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多个方面。笔者此文撇开了广义而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教师的执教能力指的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实践践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课堂的执教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执教能力和课堂息息相关。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图表,这是在学生中做到一个调查。

高职教师的执教能力水平提升必要性

对于通识选修课程教学关于教师的执教能力水平的必要性的调查,面向全校学生30个班级。蓝色代表有必要,红色代表无所谓,黄色代表没有必要。绝大多数学生是赞同和认为教师的执教能力是非常重要,教师知识水平外应有与执教能力相关工作经验。职称高低与教师授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全部。就全校整体而言,80%多的学生认为执教能力水平是关键的。只有极少数持不赞成意见,认为教师的授课水平与执教能力无关。值得引起重视的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学生的满意度较低,还需进一步提高。在进行前期的学生访谈时,学生一致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新颖性、趣味性强、理论性的讲述结合了一定的案例,实践教学互动等学生的满意度较高,体现了学院教学的整体实力与水平。

三、执教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学生的素质、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与原来相比都出现了较大的区别。教师必须选择执教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和执教技能。提升高职教师的执教能力从下面几方面做起。

1.执教能力水平的意识

虽然学科知识交叉性在培养学生知识面广度、思维方法的交叉能力方面教师应用自如,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拥有较高的学位和较多的知识,并不意味着他就具有较高的执教能力,满腹经纶,学富五斗的人,未必就能上好一堂课。教师教得好,执教能力的欠缺,也就没有把知识正真传递给学生,学生收益很少。一定程度上,教师执教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实践践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不同的课堂管理模式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提高质量教学的“均衡器”。

2.完善严格的职业资格认定体系

有些教师不是师范毕业的,没有学过教育学课程。如有二年工作经验而未学过任何教育学课程者,可允许其在聘用期间修完规定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六门课程。在硕士的基础上再进修一年而获得的教育学学位或证书。国外的此类经验都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及教师资格认定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参照。

3.建立教研制度

执教能力的培养可以建立以课程为载体的集体教研制度,由教研室组织开展集体听课、评课、说课活动,将执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设计为课题,召开专门的研讨会议,提出解决意见,调整教学方案后,再进行实践和课后反思,提高教师群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强化教学督导,构建督导长效机制,重视教学督导工作,只有真正做到严于督,精于导,才能达到抓教风,促学风,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空间管理上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空间设计,每个学生置与自己的视野围内。在空间距离上,能够灵活地与每位学生顺畅交往。将课堂视为群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积极的课堂群体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执教能力的高低是教师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的关键。除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还要摸索教学规律,课堂学生的学情分析,探讨组织教学方面的新招和启迪等等。才能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执教能力直接体现在教学质量上。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主导,认真搞好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得以快速发展、教学质量得以有效保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崔静,侯延升.浅谈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及执教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6,22.

[2]高颜芝.高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3]付宁,陈渌漪,白秀轩.高职教师执教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探索[J].职业,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