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大海的词语

描写大海的词语

描写大海的词语

描写大海的词语范文第1篇

2、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3、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4、翻江倒海: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5、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6、百川朝海: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7、**大海:**:形容大水宽广无边。水势极其浩大。也比喻声势极其浩大。

8、惊涛骇浪: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描写大海的词语范文第2篇

一、着眼于词语运用,品味其精准传神

好的文学作品,其语言都是作者千锤百炼出来的精华,品味其中的关键性词语,就能感受出作品语言的精准传神。不同的作家在刻画不同的形象,或同一作家刻画不同的形象时,哪怕用的词语相同,其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和韵味也不尽相同。比如:一个“摸”字,在鲁迅的笔下,因为“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而显示出孔乙己生活每况愈下、到了不复聊生的悲惨境地。而在施耐庵的笔下,鲁提辖“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放在桌上”表现出来的是慷慨豪爽、扶危济困的英雄本色;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显示的却是小气、不爽利的窘相。在朱自清的笔下,当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时,我们感受到的又是轻柔、温暖的美好境界。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为了突出马玉祥在火中救朝鲜小孩时“火又盛,烟又大”的艰难环境,也反复使用了这个“摸”字――“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由此可见,词语的意蕴与具体语境是紧密相关的。除了关键性的动词外,有些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形容词、副词、名词、数量词和叠词等也具有精准传神的韵味。

二、着眼于句式变换,品味其活泼多姿

句式大多用来表现语气。语气是人物思想感情的显影。从句式的运用上不但可以感受到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能领略到作品活泼多姿的语言风格。“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这是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的娓娓絮语。作者将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式交替使用,由江上渔火联想到捕鱼人的生活,又由捕鱼人的生活感慨世路的艰辛和坎坷,仿佛与读者进行着温情婉款的交谈,给人以亲切感,作品语言于摇曳多姿、自然朴实中见深沉,富有极强的感染力。“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这是冰心在《谈生命》中描写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流入大海时的语句,有少至一个字的短句,有多到十几个字的长句,这些长句和短句交互运用,将“春水”见到大海时的激动与自豪,以及投入大海怀抱的从容与淡定,描绘得动人心弦,使作品的语言显得错落有致,活泼多姿。

三、着眼于修辞方法,品味其形象生动

修辞方法注重让语言更形象、更生动、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文中说: (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句话巧妙地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相叠用,以强有力的气势,形象生动而又极富表现力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而又轻盈的特点。又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草以极强的生命力,将春草冲破土层而发芽吐绿的状态写得活灵活现。文中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给作品增添了浓重文学色彩;引用民间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又让作品富有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描写大海的词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49-01

专四阅读理解所考文章可分为四大体裁,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描写文;所考文章题型可分为主旨题、态度题、语义题以及细节题(包括事实细节题和推理细节题)。能够熟悉了解各种体裁的结构、特点以及出题模式,对于迅速分类各种题型,定位正确,分析得出正确答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揽历年专业四级考试试题,议论文和说明文出现频率较高,记叙文和说明文交替出现。有时四种体裁全部出现(比如2008年阅读试题)。本文将重点介绍四大体裁的结构特点和出题模式,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记叙文

记叙文就是叙述一件事情或者一些列事件,从广义上包括故事、小说、传记、新闻报道、历史等。记叙文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件发生的前后来交代人物事件的。但是在专业四级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单纯的记叙文,大多是夹叙夹议的文章。这类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是:(一)用一段概括性的话引入要叙述的经历(话题);(二)叙述先前的经历(举例)及其感悟或议论;(三)继续叙述接下来的经历(再次举例)及其感悟;(四)做出总结或感慨。

根据记叙文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在记叙文中大多数题型为细节题和态度题,或者语义题。细节题应是对记叙文五大要素对who, where, what, why, how的基本考量。根据细节题的出题特点,找出关键词定位文章进而得出正确答案。对于记叙文中事件叙述之间的感悟和议论话题,多出一些态度题。那么考生利用事件和作者的语气,便可推断出作者对某个对象或事件的态度,或者其他描写对象的态度。在记叙文中,基本上是题文同序,即所问问题和文章的顺序是一致的。

二、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阐明观点,许多议论文的阅读理解旨在提问作者对某一个文体的观点或态度,所以寻找、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是阅读此类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模式是主张——反主张。在这一模式中,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或者某些领域认可的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提出反主张或观点。所以在议论文中,常见题型为主旨题,态度题以及基于不同观点的细节推理题。所以针对议论文,最重要的方法是略读。通过略读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结构并且判断其论证方法和逻辑走向(归纳或演绎;主张或反主张),找到文章的论点,然后找到每一段落的主题句。细节判断推理题解答问题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到段落内找答案。

三、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者主要的区别是前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介绍一种事物、后者主要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科学地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模式和叙述文的结构模式有相通之处即:提出问题(或以一个事例引出问题)——(专家)发现直接原因——分析深层原因——得出结论或找到出路。阅读说明文首先还是通过略读弄清文章说明的事物(事理)以及文章的脉络,然后通过查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细节。

四、描写文

描写文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物、景物的特征和性质活灵活现地刻画或描绘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为了使人或事物的特征跃然纸上,但是描写文一般与记叙文结合起来。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描写文中,又可分为客观描写和主观描写。所谓主观描写,就是描述人或者事物的特征或特性时,可以把自己对此人或此事物的看法表现出来;客观描写就是就事论事。在实际写作中通常是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相结合,这样既能描绘出事物本身的特性,又能表现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因而,在描写文中,相应会出现态度题和有关描写的细节判断题。针对这种题型,考生应该总体把握好作者描写的语态。而描写文的语言特征是大量使用动词和修饰语从而使得被描述的对象能够被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所以利用大量的词汇,可以判断出作者的态度以及主旨。同时,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来推理作者思想。同时细节判断题(一般考查的是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则要求考生根据文中深刻形象的细节描写进行总结归纳。基本上,描写文的解题规律是先通过略读确定描写对象,再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的。如果是夹叙夹议或者描写叙事的文章,则需要确定空间和事件的参照物,根据事件的事件先后。地点推移和因果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分析。

在专四阅读理解中,了解四大体裁的结构特点,对于快速定位问题和答案有很大的帮助。针对不同体裁,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效率。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作者简介:李慧(1985—),女,回族,河南商丘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硕士,英语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邹申主编.全新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刘芹主编.写作与阅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描写大海的词语范文第4篇

一、案例对比,重视动词

有两位上课老师都选择了《槐乡五月》这篇文章,并不约而同地选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为讲解重点,课文如下:“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第一位老师在讲解槐花姿态时,首先着重在对叠词的关注,引导学生读出这些叠词的节奏感,从而感受槐花之多。其次,强调了比喻句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找出喻体“玉雕的圆球”、“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再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槐花的姿态。最后齐读句子。

第二位老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进行分析,这段文字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第一句是整体描写槐乡槐花之多,第二句是具体描写槐花的姿态;其次,引导学生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受槐花的姿态;最后,品味比喻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比喻?这个问题一下子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了动词上。因为“抱在一起”所以“像玉雕的圆球”,因为“挂满枝头”所以“像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恰恰是“抱”和“挂”将所有的语言都概括了。

同样的课文,同样在讲解比喻句,第一位老师的教学处理得过于简单;而第二位老师的教学则显得更加饱满,将教学落到每一个细节上,尤其突出对“抱”、“挂”两个动词的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作者这么比喻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欣赏槐花的婀娜多姿。

二、分析作品,品味动词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因此,作者常常呕心沥血地锤炼语句,选好动词,力求将平常的动词艺术化,使之在句子中熠熠发光。

(一)写人,如见其人。

1.表现肖像神态

肖像即外貌描写,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运用动词,可以巧妙地表现出人物的肖像神态。

如《理想的风筝》:“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加衬出他的忠厚。”在描写刘老师的眼睛时,作者用到了一个动词“眯”,“眯”起来的眼睛是开心的眼睛,是乐观的眼睛,是积极的眼睛。作者用一个“眯”字展现出刘老师的神态。

2.展示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支配人的行为动作,人的行为动作恰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因而,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时,动词可以充分刻画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花瓣飘香》:“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在这段话中“俯”、“摘”、“捧”连续地三个动词将小姑娘采花的三个动作连贯地表现了出来,同时这三个动词也写出了小姑娘对这片花瓣的珍惜,如获至宝般小心呵护。

3.反映性格特点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常常能折射出人物独特的性格,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如《卢沟桥烽火》:“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这段文字描写了两类人――日本鬼子和中国守军,其中对日本鬼子的描写采用了“端着”、“吼叫”、“扑来”,这三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日本鬼子恶狠狠的狼子野心。同时,“举起”、“冒着”、“冲出”三个动词刻画出了中国守军面对列强侵袭时的英勇无畏。

(二)写物,如见其物。

动词在表现事或物时,往往能够起到点睛的作用,动词不仅能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准确、简练、形象,而且生动活泼,充满灵气。

如《广玉兰》:“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园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挺立”一词写出了花蕊没有随着花瓣一起凋谢,仍然长得很旺盛;“缀满”一词不仅写出了园茎上种子的多,而且写出了它们的动作动作。简简单单一株广玉兰,仅因为几个动词而变得生机勃发。

(三)写景,如临其境。

古往今来,人们对动词的使用总是情有独钟。许多作者都注重让自己的作品具有神采。神采,就是“表著于外的精神”。神采,是哪里来的?动词的描写往往起到重要作用。

如《三亚落日》:“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描写夕阳西下的这段文字最让人回味无穷,关键在于作者巧妙地运用动词将夕阳西下的情景生动展现出来,如“收敛”、“悬”、“沉”、“挨”、“停着”。仿佛夕阳此时变成了一个人,它有知觉、有感受,缓缓地在海与天之间游走,只是那么恰到好处地在暑气渐退时收敛光芒,悬挂在海天之间欣赏着三亚的美景,又那么随性得慢慢下沉,向大海游走,与海平面一挨就停住了脚步。

三、咀嚼动词,感受情感

在抓住动词的基础上,更要培养学生咀嚼动词,充分感受动词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一)诵读法。

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换词法。

词语是语言构成的基本要件,动词更是这些要件中最生动、最惟妙惟肖的。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个动词所用之精妙,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换词法。换词,即用一个词语替换文章中另一个相关的词语,进行对比、感悟,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增强动词开发的意识。教师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发现、利用有价值的动词,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学生的联想、思考、感受、表达,让动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描写大海的词语范文第5篇

一、自然美

钱塘江潮是大自然展示伟力的一种形式。作者简笔勾勒了它雄奇瑰丽的形象,展示了它壮阔奔涌的自然伟力。《观潮》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巨浪滔天的风景画。

作者在开篇即明示:“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接着,又用“既而”一词表明了海潮来速之急;用“玉城雪岭”、“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形和色、声与势,凸现了它汹涌澎湃、翻江倒海的雄姿。

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钱塘江潮壮丽的雄姿,而且展示了它身上那种勇往直前、气壮山河的奇伟之力,一种

因为力量的膨胀而产生的庄严和雄伟的气魄。这是大自然的力量之美、阳刚之美。英国美学家托马斯・班纳特在《大地上的神圣理论》一书中说:“我认为,自然界的庞然巨物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除了天上的苍穹以及浩渺无际的星空之外没有比大海和高山更叫我感到愉快的了。这些巨大的东西有一种庄严和雄伟的气魄,在我们的心灵中激起伟大的思想和激情,使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上帝和他的伟大。”周密笔下的钱塘江潮不正是这样的“自然界的庞然巨物”吗?它豪迈的气慨让我们感到庄严和雄伟,它奔涌的力量让我们充满想象和美感,它壮美的英姿让我们焕发着力量和激情。钱塘江潮不仅美在形象,而且美在力量。这就是钱塘江潮的自然之美!

二、风俗美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一词中写到“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能不忆江南。”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也写到“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由此可见,钱塘江观潮的可能始于唐朝或唐朝以前,至北宋已成了当地盛行的一种风俗,南宋时又加进了军演和弄潮等活动,形成了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

本文写此风俗主要描写了水上活动和岸上观潮的动人情景。水上军演通过整齐雄壮的队列,变化多端的阵法,谨严有序的操演,给人一种威武豪迈之感,表现了水军将士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慨。水上弄潮则着重表现了吴中健儿劈波斩浪、奋勇争先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弄潮技艺。这些水上活动突出的是人与潮的搏击、人与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交融。它给钱塘潮这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增添了许多亮丽的人文色彩。

此外,作者在最后一段写观潮盛景,也是这一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江面海潮翻腾壮阔,水上表演精彩动人;岸上车马塞途,人如潮涌。这是一幅多么热闹而又美丽的风俗画啊!

三、语言美

本文语言不拘格套,自由挥洒,文笔平易简洁,文风自然流畅。其优美生动的叙述、工丽精巧的描绘,更是独具特色、别具匠心。

首先,作者将叙述语言和描写语言有机融合,创造了生动形象的画面。第一段既是对钱塘江潮自然美的生动描绘,又映衬了下文水上表演的绝妙精彩。二、三段写水上表演也是叙述与描写的绝妙结合,如写水军演习:“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写吴中健儿弄潮:“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这些描写既是生动的叙事,又表现了作者对水军将士和弄潮健儿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其次,作者熟练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和人物的特征,展示了自然景物之美和人情风俗之美。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一句,只用了两个比喻一个夸张两种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壮瑰丽的形象和宏大的气势。引用杨万里“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诗句则恰如其分地写出了潮水横断江面,逆江而上的雄姿。写水军将士在水面舞刀弄枪如履平地,“吴儿”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而手中大旗“略不沾湿”,显然也有夸张之意。但由于作者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没有斧凿之痕,反而让人觉得真实可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文章多用短句,语言凝炼生动,既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也显示了作者精湛的语言艺术。如“震撼激射,吞天沃日”、“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这些短句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动态美和弄潮表演的精彩动人,而且能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文章语言的优美生动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