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台风海葵

台风海葵

台风海葵范文第1篇

8月8日3时20分,今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在浙江省三门湾北侧的象山县鹤浦镇登陆。“海葵”登陆后横扫浙江中北部,挟风带雨影响浙江多个地方以及上海等地,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据了解,此次强台风“海葵”来势凶猛,直接登陆浙江宁波象山时最大风力达14级,具有强度高、风力大、雨量足的灾害特点。

另据统计,截至9日8时,“海葵”就已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4省市受灾人口超600万人,倒塌房屋7561间。

一时间,“台风”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与热议的话题。

强台风“凶猛”肆虐

8月上旬,双台风“达维”、“苏拉”先后登陆中国江苏、福建两省,今年以来最强台风“海葵”随即又在浙江省登陆,台风及其残留云系给中国多地带来强风暴雨,降雨所引发的风雹、洪涝、泥石流等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月8日,受台风“海葵”过境影响,浙江温岭境内34根电线杆被狂风刮倒,导致附近5千余家用户停电。

摧枯拉朽之势的“海葵”,威胁到的不仅仅是路边的广告牌、建筑物、树木,更威胁着其所到之处的每一个鲜活生命。中国民政部13日,受台风“苏拉”、“达维”、“海葵”影响,河北、辽宁、上海等12省(直辖市)3084.8万人次受灾,51人死亡,21人失踪,406.1万人次紧急转移。

另据了解,台风“苏拉”、“达维”、“海葵”共造成8.8万间房屋倒塌,50万间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2298千公顷,其中绝收263.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7亿元人民币。

与近几年的台风灾害相比,今年8月上旬登陆中国的3个台风生成集中、风力强、雨量大、影响范围广且位置偏北,造成紧急转移人口多、倒塌损坏房屋数量大、直接经济损失重。

“海葵”登陆的浙江三门湾附近一带,点降雨峰值一度达到450毫米。周边三县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多处水利工程被毁,有的地段出现塌方与滑坡。“‘海葵’给浙江带来的雨带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浙江北部沿海地区的风力普遍超过12级。”浙江省气象局局长黎健说。

在古县城宁海,部分路段积水较多,出行困难,城郊也不乐观。“昨天这里的水面离地面只有30公分左右,今天这里就有1米8深,比人还高,有的树被淹掉看不见了。”8月9日,宁海县范家村经济合作社社长范建兵站在高地上指着自己种的田地与苗木说。

受台风“海葵”影响,江西乐平市遭遇有记录以来特大暴雨袭击,48小时平均降雨量达362毫米,造成该市20.8万人受灾,倒塌房屋76间,交通中断20条/次,农作物受灾面积19.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

8月10日~11日, 受台风“海葵”影响,持续的特大暴雨袭击江西婺源,全县严重受灾,其中全县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长溪村降雨量达到400毫米,全村遭遇特大洪水,2200余名村民受灾,近80多户村民家房屋倒塌或成危房不能入住,有300多人失去居住场所无家可归,全村交通中断,停电停水。

此次“海葵”台风给临安带来的影响也较大,据悉,由于连续大雨引发的水流量达到570多毫米,塌方、山洪等地质性灾害多发,是1956年以来小流域灾害最为严重的一次。台风给临安电力设施也带来不小的冲击,全市有54个村199个台区23626户用户停电。

防台抗台减少台风灾害损失

受台风“海葵”影响,杭州市以及多地都遭遇了特大强降雨或强降雨,给当地经济建设、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怎么样减少台风灾害损失成为受灾各地当务之急,怎么样最大限度地防台抗台迫在眉睫。

浙江省电力公司相关领导介绍,8月7日,在防御“海葵”台风四级应急响应24小时内,浙江电力公司通过人资管控信息系统,集结组成1774支抢修队伍于各地待命,并在接下来的两天内全力抢修,恢复了受台风影响113万余停电用户的供电,为抗台抢险做出了努力。

8月11日,景德镇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卢正大接受采访时说,截至11日12时,景德镇市共有54个乡镇(街道)40.8万人受灾。全市大量农作物被淹,多处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受损,252间房屋倒塌,10处发生地质灾害。经过几天奋战,景德镇的抗洪抢险救灾已取得阶段性胜利,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当地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运行正在逐步恢复。

安徽省也积极抗台应对台风灾害,交通部门及时在出现险情的道路设置警示标志,全力抢修受损道路;海事部门也加大了对重点水域的安全隐患排查。马鞍山市清除剥落广告牌6000余平方米。另外,记者从电力部门了解到,台风到来后,安徽省启动电网II级应急响应,及时派应急队伍赶赴受灾现场全力抢修受损电路,使 96.2万余户恢复供电。

台风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台风不仅对受灾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使受灾群众的家园遭到破坏,而且还给人们的灾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受灾民众在灾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的同时,还要承受台风的“间接”影响。

8月2日,福州火车站公告,因第9号台风“苏拉”影响, 福州站、福州南站8月3日、4日部分始发动车暂停发售车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14日上午,齐齐哈尔市海鲜市场受台风“海葵”的影响,部分海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业内人士认为,受“海葵”的接连影响,东南沿海的海鲜主产区的供货量近几天有所减少,因此造成部分海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台风“海葵”14日经过安徽宁国,对宁国的山核桃种植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宁国市南极乡南极村村民周先华种了60亩山核桃,有1000株左右,受台风“海葵”的影响,他家的山核桃损失不小。“有将近50株被吹倒,剩下的每株树上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果子被吹掉。”周先华说。

产地受灾,很可能推高今年山核桃的价格。有种植户表示,前两年一斤山核桃干籽的价格在25元左右,今年预计要提高到30元。有山核桃产品生产商认为这也很有可能推高相关产品价格。

台州的王威杰今年28岁,大学毕业后和朋友一起承包了100亩地种葡萄。眼看着葡萄长势良好,他们都很开心。 8月8日那天狂风暴雨过后,一夜之间大棚被刮得面目全非,葡萄散落一地,防鸟网、一些棚架也都要重新购买,损失惨重。“当初我们几个人投资了几百万元,本想着今年差不多能够回本,可一次台风就把我们的希望给毁了。”王威杰说。

浙江嘉兴市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青菜、生菜等叶菜类蔬菜几乎消失了踪影。据种植本地菜的黄师傅介绍,自己种的青菜在这次台风中几乎“全军覆没”,剩下的一些卖相实在太差,都在前些天低价处理了。而对于叶菜类蔬菜来说,卖相好不好是价格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市场内的蔬菜在台风过后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征,并且在叶菜类蔬菜中表现尤为明显。

在嘉兴市,肉类价格方面“海葵”也同样留下了明显痕迹。在水产肉食品市场内记者了解到,虽然猪肉批发价格暂时没有明显波动,但收购价已经迅速飙升。一家肉类经营店铺店主吴女士向记者介绍,自从台风以后,猪肉收购价格就以每天两三角的幅度上涨,“台风当天肉价就上涨了不少,接下来几天继续涨,我们买进来的价格是10块,卖出去的价格也不敢提得太多,要是没有人买导致猪肉坏了,损失更大。”

为何台风频频来袭?

今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在浙江正面登陆,使浙江多地受灾。记者发现,浙江省台风历史上有这样一张惨痛的单子:上世纪50年代的“温黛”台风造成死亡人数近5000人,1988年的横扫杭州等县市“比尔”台风造成162人死亡,2004年登陆温岭的“云娜”曾造成179人死亡,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造成浙江因灾死亡193人……

8月,这些台风都是发生在8月!“海葵”也在这个让浙江人刻骨铭心的月份里,为人类的生存能力出了一份相同的考卷。

媒体评论员刘雪松认为,愿所有人为了责任与担当,“交给老天一个同过去不一样的答案”。在各地政府以及民众的共同抗台防台努力下,今年台风确实较往年灾害大、损失小, 然而,却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今年台风为何频频来袭?而在不可阻挡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能够做到的又只能是防御和减灾措施,强台风一扫而过的“威力”依然不可避免吗?

对于今年台风多发造成的影响,有气象专家指出,台风是夏季常见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自然界物体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于缓解持续高温对人类的不利影响很有好处,但因其破坏力较大,需要加以警惕,特别是气象部门了台风登陆的预报和警报后,公众千万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必须及时撤离危险地带,以尽量减少台风造成的灾害损失。

而为什么一进入8月,台风“扎堆”而来?气象专家的解释是,台风的发生有一种“间歇性”,有时比较集中,有时比较“沉寂”,是阵发状的。

今年西北太平洋上涌动着今年乃至近10年来最壮观的季风槽云系,长达5000公里,这样的水汽和海温条件十分有助于台风的诞生。目前“海葵”已生成,下一个热带气旋“鸿雁”也在酝酿中,另外两个云团也在独立发展。

台风海葵范文第2篇

百万葵园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新垦15涌

门票:130元

百万葵园必须有向日葵,但是绝不仅仅只有向日葵。从向日葵起步,融花文化、高科技、时尚元素及周边的主题乐园,一年四季,花开不败。

在北方人合家团坐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岭南人往往扶老携幼带上狗,热热闹闹逛花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广州百万葵园,这句话应该说成“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在葵园,每逢大的节庆,总有创意迭出的主题活动。今年,百万葵园让人们大饱眼福的是百万“情侣春海棠”。当然,四季不败的向日葵仍旧笑脸迎人,延续着葵园创建之初的美好愿望。

空中有朵花做的云

广州是花城,即便如此,要在春节期间见到品种繁多的海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百万葵园极品情侣春海棠迎客的消息一出来,我便按捺不住想去一看究竟。

走进葵园,直奔主题而去。隔着很远便看到一片巨大的“花云”,一组组垂吊花卉从半空中直泄下来,有《阿凡达》的梦幻之感。生着洁白翅膀几欲翩翩起舞的海棠叫化蝶,花蕊像珍珠一样藏在花瓣中的叫含香,犹如弯月暗暗投映的叫金影……看着一盆盆海棠或曼妙起舞,或轻灵优雅,我有些微醺。都说庄周梦蝶,看着这满眼的海棠,我似乎也披上了一件花瓣做的羽衣。

被最多人簇拥的花朵,仿佛误将胭脂打碎,素雅高洁,暗香浮动,兼有茶花、牡丹、月季等名花的姿、色、香,绽放的花蕊娇艳欲滴。不消说,如此花魁肯定是雌雄同株的“情侣春海棠”。“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我心里只觉得“此花只应天生有”。

海棠之外,“宝莲灯”闪耀着亮晶晶的霞光,华丽脱俗,难怪它有“美梦之花”的美誉;“紫云牵牛花”琼花玉叶,玲珑剔透;“铁线莲”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一片花涛香海;“飘香藤”来自宝岛台湾,堪比一帘幽梦……

这样的一朵花做的云,名叫“彩云飞”,是一座别开生面的鲜花展厅,集合了世界名贵垂吊花卉。它从15米的高空生发,铺展24米的跨度,是百万葵园十年以来的一个登峰造极之作。

百万葵园是一座以向日葵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十年前只有成片成片的向日葵笑脸迎客。后来,郁金香、蝴蝶兰、木瓜、百合、薰衣草、孔雀花等各种花卉接连在葵园生根,葵园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百花园。

似花还似非花

一不小心走进一片花田。七种不同颜色的花卉整齐排列,形成一个上万平方米的七彩花海。置身于地上的彩虹,徜徉在巨大的调色板,闻花香,解花语,快意又酣畅;玫瑰长在两三米的玫瑰树上,一个树冠有上百朵玫瑰花,听似天方夜谭,看后让人啧啧称奇。葵园的玫瑰园里,20多种玫瑰盛放在高高的树上或者弯弯的垂枝上,颇为颠覆。

不能不说的当然还有向日葵。今年的春节正好赶上隆冬时节,当看到大片大片的向日葵怒放时,我兴奋莫名。夏天开的花,盛放在最冷的季节;除了金黄色,竟然还有红色、紫色的向日葵;以前在乡下见过一亩三分地上的成片向日葵,印象非常深刻,如今置身的向日葵园一眼望不到头。据说,葵园会保持100万朵葵花常年盛放。

让花期不长的花四季开放,开在特殊的地方,开出不一样的风采,葵园的花卉很像戏路宽广的演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扮演各种角色。每逢黄金周,百万葵园都会上演花卉嘉年华:油菜花之“梦江南”,茉莉花之“图兰朵”,孔雀花之“大地飞歌”……赋予花卉以文化的内涵,静态的观赏园的吸引力便有了源头活水。

徜徉葵园,发现一位美丽的“新娘”:她身披近4米长的豪华婚纱,婚纱上铺满日本顶级少女BJD娃娃。她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名字――77°手版少女。葵园打造了永不落幕的动漫展,这只是其中一个角色。深入动漫港,还能发现米奇老鼠、巴斯光年、胡迪、钢铁侠的身影,以及日本手办模型最高版本《五星物语》大集合、穿着漂亮的衣服的“SD娃娃”、限量珍藏版动漫模型等。

事实上,百万葵园拥有一个动漫基地,很多动漫主题的集会会在这里举行。在生态公园引入动漫,似花还似非花间,你会发现,重要的是那些鲜亮的主题和元素,园区只是一个舞台。

永葆青春的“免死金牌”

2001年10月8日,年过不惑之年的谭剑兴浏览《粤港信息日报》,一条简短的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消息称,一个台湾年轻人栽种了1万棵向日葵,开办名为“向阳”的农场,供人作向日葵知识之旅,很受青睐。

“我当时觉得好像被什么东西触动了,脑子里一下浮现出漫山遍野盛开向日葵的情形。”谭剑兴想,向日葵是光明和信念之花,不论东西方,不论男女,只要热爱阳光,热爱生活,大概都会喜爱向日葵,何不创办一个向日葵园?

他谨慎地探究项目的可行性,专门咨询了向日葵研究所。当他提出全年365天都开花的构想时,专家们都表示行不通。兜头一盆凉水,没能浇熄谭剑兴的热情,他认真研究向日葵的生长极限,在自己的办公室天台上试种向日葵。他想,只要老天不下雪,有阳光,不管春夏秋冬,向日葵积累了一定的温度,常年开花应该不成问题。

春天到,试种的向日葵开花了。4月,“百万葵园”在广州番禺万顷沙湿地横空出世,这是广东第一个以花为主题的公园。开业的那个黄金周,葵园几乎爆棚,然而,五个月后的“十一”黄金周,游客数量跌了一半。

谭剑兴分析原因,百万葵园不是历史古迹,没老本可吃。游客第一次来是看新奇,第二次来的理由是什么?

为了给游客创造再次光临的理由,谭剑兴开始不断捕捉时尚信息,挖掘葵园的文化内涵。他一口气把电视剧《薰衣草》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在葵园里模仿剧情打造了一个玻璃屋,里面放满许愿瓶和薰衣草干花。薰衣草营造的浓浓浪漫氛围引来无数情侣,葵园又推出女士免费享受“薰衣草精油熏蒸”的服务,薰衣草园人气不断。

台风海葵范文第3篇

一、花生的起源、传播和在华的发展

传统的著述只笼统地介绍花生起源于美洲新大陆.这样就太简单了。现在,具体的起源地仍在研究中。比较占优势的说法是起源于南美。具体的地区一说是巴西(1),一说是南美安第斯山脉的中海拔地区(Midele- vation)。现在阿根廷的胡胡伊省还生长有野花生(2)。其具体的年代据近年的考古发现,在四千年前的秘鲁就有了花生的人工栽培(种)(3)。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700年这段时期,花生的种植利用已有了一些发展(4)。到15世纪末哥伦布航渡美洲、开创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花生大量种植于南美的巴拉圭、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地区。

16世纪伊始,葡萄牙人从新大陆的巴西把花生引入旧大陆的非洲(5)。西非离南美较近,故成了旧大陆首先进行农田栽培花生的地区。到16世纪60年代,花生已大田种植于塞内冈比亚(Senegambia)。到16世纪末,花生在西非广大地区的种植导致培育衍生出一个独特的非洲新种(6)。最为戏剧性的是,花生在西非栽种,收获利用,再运上贩奴船作为食物,导致它于18世纪又传人北美美国东部。在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的一些黑人社区,人们至今仍知道花生的非洲名称彭大(Penda)和古伯斯(Coobers)(7)。所以美国的花生主要是由西非黑奴传去的。

欧洲文献中最早的花生记载见于西班牙著名史家奥维多于1526年在托莱多出版的《西印度博物志》(Ia natural historia de las Indes)。16世纪伊始花生已传人了欧洲。由于花生的植物形态上的特异性,欧洲人经过近两个世纪的观察研究,到1693年出版的《美洲植物志》才对花生有了明确一致的认识。但由于气候、农业生产条件和习惯的限制,欧洲人并未在生产上经济上大量利用(8)。我想这大概也是《剑桥欧洲经济史》、《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丰塔那欧洲经济史》等著名的大部头欧洲经济史著作几乎未提及花生的原因。

花生本来公认起源于原产于美洲,地理大发现开始后才传播到世界各地。但近年来中国有学者提出,花生可能也起源于原产于中国。其理由是:浙江吴兴钱山漾和江西修水山背遗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出土了4000年前的炭化花生种子;而元代贾铭《饮食须知》(约14世纪中期成书)已有“近出一种落花生,诡名长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荚,子如莲肉”的记载。而且中国花生还先后传到欧洲、日本、南亚和非洲,故花生在欧洲有“中国坚果”之称,在日本至今仍有“唐人豆”的称呼(9)。

我认为,上述理由证据并不足以证明花生也起源于原产于中国,亦不足以否定它只起源于原产于美洲。第一.只发现有4000年前的炭化花生种子(花生米),而没有3000年前、2000年前、1000年前、500年前的标本,在考古学上就不能构成系列,就缺失了许多重要的环节,就不能证明所想证明的事情。第二,由此可反推怀疑把它们鉴定为4000年前的炭化花生种子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第三,花生也被老外称为中国坚果(Chinese nut)、唐人豆并非意指中国是原产地;而是意指它从中国传人的。它的得名是因它先从美洲传到中国,再从中国传到欧洲、日本。例如《苏联大百科全书》“花生条”便明确指出这点(10)。起码是作为大田种植栽培的优良品种是从中国传去的。花生被日本人称为“唐人豆”也不能旁证花生原产中国在唐代就有并已传去了。因为在近代以前日本一直以唐指中国,近代又以支那指中国。例如地理大发现开始后。梅毒病从美洲传到欧洲,又传到亚洲、中国,又从中国传人日本。故日本也称梅毒为唐疮,意指由中国传来的皮肤病(11)。而且日本学者也明确指出,花生古代在南美洲栽培,16世纪传人旧大陆,17世纪从中国传人日本,因此花生在日本有“南京豆、唐豆、唐人豆、蕃豆”等名称(12)。第四,退一万步,即使那些发现物真是4000年前的炭化花生米,那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中国花生此后就绝种了、灭绝了,中世纪晚期才重新从美洲传人,并推广开来。第五,元贾铭是这样记载落花生的。他先说:“落花生,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儿多食,滞气难消”。接着才说:“近出一种落花生,诡名长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荚,子如莲肉”。最后还说:“同生黄瓜及鸭蛋食,往往杀人。多食令精寒阳萎”(13)。研读这段记载,可知,1、近出的诡名长生果的落花生只是传统落花生的一个新品种,并非否定美洲起源派学者所以为的是新发现或新起源或新传人的花生。2、花生米的味道丝毫不辛辣、苦涩,而是香,脆(炒熟吃),滋润(生吃),可口,好吃;花生入药也不性冷,而是性子;3、花生同生黄瓜及鸭蛋一起吃,并不杀人;多吃也不精寒阳痿,而是精暖阳壮。所以,可知贾铭所记的落花生并非今日我们常吃的花生.而很可能是一种芋类。例如清初陈误子的《花镜》就是把马铃薯误记为落花生(14)。《康熙台湾府志》也说“香芋,长尺余,大至数?,番人所种”(15)。可知香芋不是花生。

1706年(宝永三年)是日本文献有确切年代记载的花生从中国传人之年,因此可推知在17世纪便已从中国传人了。但到明治初年花生才开始广泛种植。历史悠久的著名品种神奈川的“南京豆”,则是由中郡大矶町国府的寺阪庆次郎在1871年(明治四年)从横滨的朋友那里得到的叫作“异人豆”的几粒种子,进行培育而形成的。从此这种豆(花生)的种植得到大范围的普及(16)。

花生是在16世纪初由葡萄牙人从海路传人中国的(17)。16世纪30年代,花生在距今上海不远的一些地方栽培,引起一些士大夫学者的注意。明嘉靖年进士王世懋曾记:“香芋,落花生,产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种也”(18)。明嘉靖年举人黄省曾也说:“又有皮黄肉白,甘美可食,茎叶如扁豆而细,谓之香芋。又有引蔓开花,花落即生,名之日落花生。皆嘉定有之”(19)。这些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对花生的明确记载。花生首先传人东海沿岸地区也符合情理。因为花生是在地下土中结果实,所以最初人们把它归人芋类,称为“香芋”。

进入清代,花生的传播、栽培、利用开始广泛起来,甚至像台湾这样的徼外蛮荒后进之地也有了种植利用开发。《康熙台湾府志》载:“菽之属:……落花生,即泥豆,可作油”(20)。而且台湾居民还率先加工利用花生榨油食用。到乾隆时代,台湾居民对花生的认识栽培加工利用又有了发展。《乾隆台湾府志》载:“土豆,即落花生。蔓生花开黄色,花谢于地即结实,故名。一房三四粒。堪称果品,以榨油,可代蜡。北方名长生果”(21)。是书又引南明《赤嵌笔谈》曰:“田中艺稻之外,间种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实。充衢陈列,居人非口嚼槟榔,即啖落花生。童稚将炒熟者用纸包裹,鬻于街头,名落花生包”(22)。由上所知,台湾居民乾隆时代对花生的认识利用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花生的几大用场都排上了,诸如生啖、炒熟零食、榨油食用、点灯代蜡照明。

人清以来花生在大陆也有了广泛的传播普及和开发利用。清乾隆年檀萃《滇海虞衡志·志果》说:“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其资于民用者最广。……粤估(贾)从海上诸国得其种,归种之。(粤人)呼棉花为吉贝,红薯曰地瓜,落花生曰地豆,滇日落花松”(23)。以上“为南果中第一,其资于民用者最广”说明至少在中国南方,花生已成为主要的干果零食食品和菜肴。清中叶还有了花生栽培法的记载描述。清中叶《南越笔记》载:“落花生,草本,蔓生。种者以沙压横枝,则蔓上开花。花吐丝而不能成荚,其荚乃别生根茎间。掘沙取之,壳长寸许,皱纹中有实三四,似蚕豆。味甘以清,微有参气,亦名落花生。凡草木之实皆成于花,独此花自花而荚自荚。花不生荚,荚不蒂花,亦异甚”(24)。可见此时花生的大田种植已相当普及,在农产品中已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士大夫们才对它的生产农艺加以总结,对它的特性予以概括。

大陆居民也很快发现了花生的食用油料作物属性并加以利用。清中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175年成书)在大陆首次记载了“花生油”这个名称:“落花生,一名长生果。……出外国,昔年无之。……康熙初年,僧应元往扶桑觅种寄回,亦可压油”(25)。这里所说的由应元从日本引进的花生大概与16世纪初传人中国的在品种上有不同,富含油脂。

当然,花生最常见的用途还是零食。清代著名学者郝懿行于18世纪s0年代曾在首都北京看到“友朋燕集,杯盘交错,恒擘(掰)壳剖肉,炒食殊甘。俗人谓之落花生(26)。所以,中国喜好零食花生的习惯在清代已形成。

清嘉庆年进士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则有了花生的枝株蔓叶和荚果的线条图画。其画形象逼真,线条简洁,布局错落有致,堪称佳作。似乎这是中国最早的描绘花生的植物图谱和美术作品(27)。

到了清末,国人对花生的认识了解栽培利用、开发加工又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据《甲午台湾澎湖志》载:“落花生,俗名土豆。蔓生,花黄,谢时花心人针,人地即成子,故名。形如荚豆,一荚三四子。性宜沙土。辛能润肺,香能舒脾。澎(湖)人植此尤多,以榨油。其渣为[米+凡](糁),可粪田。藤可为薪,可饲牛羊,利尤溥焉”(28)。是书卷10又载:“花生油,豆[米+凡](sh*n)。内自讼斋时注,花生可为油,其渣可粪田,曰油[米+凡]。[米+凡]音莘,俗读如枯”(29)。所以,到清末日本侵华前,花生的各种主要用途,如食用、榨油、油渣肥田、藤枝为薪、枝叶为饲料等,都已被中国人民认识开发加以利用了。

二、向日葵的驯化、传布和在华的普及

葵花或向日葵也起源于美洲大陆。具体的起源地大概是在北美今美国地区,现在美国仍有野生向日葵(30)。不过南美秘鲁人认为他们那里也是向日葵的故乡,故今天还把它定为国花(31)。所以,向日葵的起源驯化、人工栽培也可能是在美洲各文明中心独立进行的,如北美、墨西哥、秘鲁等地(32)。在加拿大的边远地区,发现有古印第安人用向日葵种子制粉和榨油的痕迹,在南美洲也发现有向日葵种子的炭化物(33)。所以只说向日葵起源于美洲便太笼统了。

野生向日葵在古印第安人的培育和选择下,花盘逐渐变大变圆,籽粒增多增重,分枝习性逐渐退化,渐渐只开一朵花,结一巢果,最后终于进化成了栽培向日葵。

西欧冒险家于15世纪末登上美洲大陆,很快就被向日葵那硕大而美丽的花盘和朝阳转动的特性吸引住了。1510年,向日葵被西班牙人带到了西欧(34)。种植在马德里植物园,作为花卉观赏。16世纪末,向日葵作为观赏植物已传遍欧洲。17世纪末,欧人才采摘向日葵花盘上的嫩花朵,加上佐料做凉拌生菜吃,并把籽粒采来作咖啡粉代用品和鸟饲料。1716年英国人A.布尼安(Bunyan)首次从种子中提取油脂成功,获得了《向日葵油提取法》专利(35)。18世纪初向日葵从荷兰传人俄国。]9世纪初,俄国沃罗列兹省比留奇区间列克塞耶夫卡村的农奴波卡略瓦首次把它引人大田种植。1829年,波氏从葵花子仁中榨取得到油;1833年,首座葵花子榨油坊在阿列克塞耶夫卡村建成投产。到19世纪中叶,由俄国人育成的各种盛产油的向日葵栽培品种又从俄国回传人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36)。

向日葵起源于原产于北美洲,这本来是公认无疑的。但近年来的一些著述则有意无意地传播一些容易引起混乱的信息。例如,杜甫有诗曰:“葵藿倾太阳,物性故莫夺”;《元诗纪事》卷4]有诗曰:“葵藿有心终向日,杏桃无力谩随风”。有学者把上引诗句中的葵藿都释为向日葵(37)。再例如,北宋梅尧臣《葵花》诗曰:“此心生不背朝阳,肯信众草能翳之”。苏辙《葵花》诗也曰:“葵花已开阑,结子压枝重”。南宋刘克庄诗《葵》曰:“生长古墙阴,……不改向阳心”。有的著述把上引诗文中的葵花、葵也都释为向日葵(38)。按以上所说,中国早就有了向日葵,中国也是向日葵的起源地原产地之一。这就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加以辨析。我认为,问题其实很简单,不必使用繁复的文献学训诂学考证,也无需使用旷日持久的植物栽培观察试验.便能予以解决。只记载了葵花向阳或葵藿向阳并不能说明向日葵也原产于中国。因为许多植物的花都有向阳性,葵也有好几种,其花也有向阳性。只有记录了人们食用(零食和榨油食用)其种子,才能说明向日葵也原产于中国。因为难以想象:人们既已了解认识栽培了向日葵,却又不把它的种子用于禽畜的饲料,进而用于人类的食物。那样的话就不可理喻。可食用其果实的记载明以前从来都没有,所以就只能说明那些“葵藿”“葵花”“葵”不是今日之向日葵。所以也就无法证明中国也是向日葵的原产的起源地之一。

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1498年达.伽马首航印度,1521年麦哲伦从西欧航行到美洲再航行到菲律宾。从此海道大通,世界连成一体。向日葵约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由南洋传人中国。明万历年间赵?缰?吨财贰肪矶?岬剑?蚶?昙湮鞣酱?淌看?肆讼蛉湛?39)。万历年从1573年到1619年,按常规它应先传人东南沿海,再传人内地。赵?缥?挛鞅T??人。他了解看到搜集到向日葵当是它已在华传播了若干年后,所以可推断它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人的。

稍后,明万历年进士王象晋便较为翔实地描绘了向日葵:曰“丈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阳花。茎长丈余.干坚粗如竹。叶类麻,复直生。虽有旁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盏,单?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已转紫黑而坚。取其子种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堕胎”(40)。今日植物学家把向日葵归人菊科葵属。由上可知,王象晋的记载比较准确,分类比较科学。明末文震亨1639年的《长物志》首次使用了“向日葵”这个名称。他日:“葵花种类奠定,初夏花繁叶茂,最为可观。一曰向日,别名西番莲”(41)。

虽然明后期向日葵便已传人,但明末两部农学植物学巨著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尚未提到向日葵,所以可推那时它的栽培还不普遍。据以上《群芳谱》的记载,估计主要同作观赏植物和药用作物。

清代向日葵的栽培进一步传播、普及。清初陈?B子1688年(康熙25年)进一步描述:“向日葵,一名西番葵。高一、二丈,叶大于蜀葵,尖狭多刻缺。六月开花,每杆顶上只一花,黄?大心,其形如盘。随太阳回转,如日东升则花朝东,日中天则花直朝上,日西沉则花朝西。结子最繁,状如蓖麻子而扁。只堪备员,无大意味,但取其随曰之异耳”(42)。陈?B子的描述表明人们对向日葵的特性、形态等已有了比较深入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花镜》卷6《花草类考》另列了“西番菊”条,从而把向日葵与西番菊区别开来。上引中“只堪备员,无大意味”一句值得重视。“备员”意即充数、凑数。它充什么凑什么数?窃以为大概是充凑款待客人的干鲜果品糖果糕点之类的零食之数。由此可推知清初葵花子已进入中国干鲜零食干果的行列。

乾隆年间,台湾地区也有了向日葵的种植。《乾隆台湾府志》有“向日葵,又一种名秋葵”一语(43),可证其事。嘉庆年间吴其浚又把它归人花类菊科。并在《群芳谱》基础上补充曰:“按,此花向阳,俗间遂通呼向日葵”。又明确记载:“其子可炒食,微香。……滇黔与番瓜子西瓜子同售于市(44)。书中首次明确记载向日葵用于零食并已零售。书中还绘有向日葵花朵盛开的明细画,写实隽永,惟妙惟肖。这大概是中国首幅描绘向日葵的图画,也是历史名画。说明此时葵花子已成为中国的主要干果零食食品之一,中国人嗑瓜子的嗜好和习惯也逐渐形成。

清末光绪年何刚德则记下了向日葵的农时栽培法和综合用途。“葵,名向日花,…一春初种。小满后结盘,夏至开黄花,立秋满盘结实,秋末可收。沟边田畔随地可种,生长极易”(45)。又说,“拣选饱满葵子,纳于耕熟畦内。纵横尺许,数子一科(窠),覆之以土。待叶大如钱时,留佳者一株,余悉拔起。四周有草亦宜拔尽,忌用锄。种时以熟粪和土覆之,后偶灌于粪水”(46)。这大概是最早对向日葵生产时节栽培法的细致科学总结,至今还可以借鉴。同时说明清末向日葵的种植利用已很广泛普及,所以农学家士大夫才对此详载并总结概括。何刚德还总结了向日葵的多种用途和开发利用,包括以茎作菜,作纺织原料,用作火把(炬),洁净空气等.在种子的吃食方面是书曰:“子炒熟,味甘香,每斤值三四十钱。子可榨油”(47)。这是中国首次记载葵花子用于榨油食用。表明中国人对向日葵的认识了解开发利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工业化利用的阶段。

三、花生、葵花在中国的作用影响和开发利用

由于花生、葵花本身具有的许多优点:富含油脂、蛋白质、其它各种营养等;香,好吃;可生食可熟吃;可予以加工制作的方法吃法多样;对土壤气候灌溉的要求也低,适应性强,所以花生、葵花一传人就受到中国人的

欢迎喜爱,迅速发展起来普及开来。也由于中国从明末起即17世纪以来就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物质匮乏。广大人民缺乏副食品,严重营养不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才根本转变。故花生和葵花逐渐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干果零食食品。成了中国人重要的菜肴副食品和植物烹调油油料之一.现在,中国的花生、葵花产量位居世界前几名,中国是最主要的生产国之一。花生在全国南北种植都很普遍。向日葵性喜干燥、寒冷,故在北方、西南种植很普遍。但在南方,特别是在炎热、多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台湾、海南等地种植有限。中国更是数一数二的花生、葵花的消费大国。花生在中国饭桌上作为菜肴的吃法有:油炸花生米、卤花生米、盐水煮花生米、宫保肉(鸡)丁(即花生米炒猪肉或鸡肉)等名莱或保留菜肴;有花生炖鸡、花生08肉、花生稀饭等饭菜;作为零食吃的则主要有炒花生、生花生、花生糖、花生糕、鱼皮花生、花生占等果糖;作为烹调材料和辅助调料吃的则有花生油、花生酱等;作为喝的有黄豆花生混合制作的花生豆浆,等等。

花生米炒肉丁、鸡丁这道名菜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晚清四川总督丁葆桢出巡川南到邛州(今邛崃),邛州官员厨师为款待他而临时制作、炒出了这道菜.因他位尊宫保,又是吃这道菜的第一人,故而得名为宫保肉(鸡)丁(48)。

葵花子主要用于零食,在餐桌上虽有葵花子也用作零食品而非菜肴。但它在零食上的地位超过一切零食品,成为中国的干果零食之王。在零食方面葵花子的花样也很多,有炒瓜子、生瓜子、盐瓜子、奶(乳)香瓜子、甜瓜子等。近来又新推出了去掉壳的瓜子仁,也分炒、生、盐、奶、甜等类,吃起更加赶口,方便,过瘴.另外.葵花子油也是极好的烹调油。

葵花于、花生现已成为中国人最大宗的干果零食食品。其原因也许还包括喧瓜子剥花生比较适合中国人温文尔雅热情好客慢条斯理的性格,同时花生葵花的介入也从一个小侧面促进中国人性格向那方面发展。中国人今天闲暇时间大增也促进了葵花子、花生的大量消费,把它们用于休闲零食。

花生和葵花不仅成了中国人最大宗的干果零食食品,而且影响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在这方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例如,谜语中关于花生的就不少:如“麻(一说黄)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打一食品);桃李门墙(打一食品)。桃李为“花”,门墙泛指师门。故桃李门墙为“花的学生”,扣“花生”,屑会意/正扣(49)。又如,在玩笑中,有一说法:花生英(俄、日、法等)语怎么说?答(快速地):剥了壳壳吃米米。花生米有时又成了子弹8别称(因子弹特别是手枪子弹外形很像花生米)。在特定场合说“给(赏)他一颗花生米算了”,意即给他一枪(把他打死)算了。

中国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还总结出一些农谚。中国农谚是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经验总结和结晶。花生传人后也构成中国农谚文化的一分子。如,花生苗齐八成收;沙土花生粘土麦;花生过路去.不可年年种;若要花生好,磷钾不可少;等等(50)。

葵花子对中国语言也有影响。例如“瓜子”一词本指炒熟作零食品的瓜类种子,如西瓜子、番瓜子(51)。但葵花子后来居上,反客为主,习非成是。今天,不加限制词的瓜子就指葵花子,如成都有名的傻瓜瓜子、颗颗酥瓜子、老八号瓜子,番瓜子西瓜子反而要注明是番瓜子西瓜子才不会引起歧义。

葵花还在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活中扮演了特殊的重要角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1949年起,中国成为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中国又有个人崇拜的传统和习惯。故长期以来,在宜传上,在文艺作品中,在政治生活和社会教育中,都把伟大领袖主席和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比作太阳,把人民群众比作向日葵,歌曰“葵花朵朵向太阳”。明喻人民紧紧团结在和共产党周围,向着他(们)转动,跟着他(们)前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摒弃了个人崇拜。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坚持无产阶级即人民民主(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故仍把共产党比作太阳,把全国人民比作向日葵,明喻人民紧紧团结在共产党周围,在她的坚强领导下奋勇前进。随便举点例子,今天,中小学生就还经常举行“红心向党向日葵行动”(52)。中央电视台2003年春节文艺晚会.就演出了一个节目男声小合唱《老前辈》(车行词)。歌词云:“前辈面前咱是永远的向日葵”(53)。

由于中国是最大的花生、葵花生产国之一,是数一数二的花生、葵花消费大国,所以中国今天对花生、葵花的加工制作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不仅早就有了先进的花生脱壳机。这几年又新研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花生米脱衣机(54),葵花子脱壳机,从而使这两种干果零食更受欢迎,吃起更方便、赶口,使它们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今日中国对花生、葵花的育种研究也居于世界前列。例如今天台湾澎湖种植的花生品种便主要是从西方引进又加以改良而形成的新品种,如台南选9号、台南9号、台农4号、澎湖1号、澎湖2号等(55)。

花生、葵花传人中国后,还激发中国中医药学家加以研究开发,成为重要的常用的中药材。花生的功用主治:润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脚气、产妇奶少。花生炖猪蹄子给产妇吃喝成了催奶的常见偏方,我内人也用过,很有效果。当代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血友病、慢性气管炎、冻伤。其中花生衣(皮)的药效更强,更是重要的中药材“’。而花生油和花生枝叶也可作药,前者治急慢性菌痢、蛔虫性肠梗阻、急性黄疽性传染性肝炎、传染性急性结膜炎,用于麻醉;后者治疗失眠、高血压(57)。

向日葵全身皆可人药:向日葵子功用主治为治血痢,透痈脓;用法为内服煎汤;外用捣敷。向日葵叶治高血压,水煎内服;向日葵壳治耳鸣,内服煎汤;向日葵花祛风,明目。治头昏、面肿,又可催生,内服煎汤;又治牙痛,吸食(抽烟)。向日葵根治胸胁胃胱作痛、二便不通、跌打损伤、内服煎汤,外用捣敷。向日葵花托治头痛、目昏、牙痛、胃腹痛、月经痛、疮肿,内服煎汤。向日葵茎髓(梗心)治血淋、尿路结石、乳糜尿、小便不利,内服煎汤,外用捣敷(58)。

苏联著名植物学家、农学家瓦维洛夫曾说:“假如没有了向日葵、玉米、土豆、烟草和高地棉之类的作物,则难以想象今天我们的存在。而它们都是不久前才从美洲引进的”(59)。借用这句话,我们似可说,假如没有花生、葵花之类的作物,我们今天则没有了剥花生吃、嗑瓜子吃这些口福和乐趣。今日中国已普遍推行五日工作周、八小时工作制,所以人们的空闲时间大增。而品茶、嗑瓜子、剥花生、抽烟、搓麻将等成了中国人独特优雅的重要休闲方式。所以葵花、花生的作用在中国还在增大。

纵观花生和葵花的传播史、发展史,还会发现,世界各地各大文明区的人们都对它们造福于人类做出了贡献。美洲印第安人的驯化栽培,欧洲人的发现和传播,非洲黑人对优良的花生品种的培育,中国黄人对优良的花生品种和向日葵品种的培育……近现代北美大量种植的花生良种是从西非传回的,日本最早的花生本是从中国大陆传去的,但中国大陆最早用于榨油的花生品种又是从日本传回的。苏一俄、东欧大量种植的向日葵良种是从西欧辗转传去的。到19世纪中叶,俄国人育成的盛产油的向日葵良种又回传到它的故乡北美。中国今天大量种植的向日葵主要又是20世纪中叶从苏联引进的良种。花生、向日葵的起源驯化地本是美洲.但今天美洲已不是主产区和主要消费区。例如花生原产于南美,但今天最主要的生产国消费国却是印度、中国、美国、印尼、塞内加尔等;向日葵本起源驯化于北美美国地区,但今天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排在美国前面的有俄罗斯、阿根廷和中国。真是千年沧桑,山转水转,河东河西,时移俗易。

所以交通交往交流促进了生产和消费的发展,生产消费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交通交往交流,这样相互促进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为文明发展都做出了贡献的各种族各民族人民都得以共享地球村的文明成果。

注释:

(1)cf.N.I.Vavilov:The origin,variation,immunity and breeding of cultivated Plants,New York,1951,P.43。

(2)(3)(4)cf.J.R.Harlan:Crops and man,Wisconsin,1975,P.232,table,Arachis;P.229;P.230。

(5)cf.J.C.Arthur Jr.:Peanut,Encyclopedia Americana,1980s,Vol.21,P.451。

(6)(7)cf.J.A.Carney:African rice in the Columbian exchange,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Vol.42,2001,N0.3,P.381;PP.392—393。

(8)参《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上》第239页,1991年版。

(9)参王达《花生栽培史》,《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1995年版,第145页;林乃?觯骸吨谢?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22_1.shtml>文化通志·饮食志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等等。

(10)CM.Д.T.Ymeн,B.H.Bexob:《ApaxNc》,《Boлъщaя CoBeгckaя ЗHЦNKJOЛeД—Nя》,MockBa,1970 ΓoдьI,Tom.2,C.162。

(11)见北村包彦:《ぱぃでく梅毒》,《世界大百科事典》,平凡社1981年版,第24卷,第284页。

(12)见星川清亲:《ラツカセィ》,《大日本百科事典》,小学馆1980年代版,第22卷,第525页。

(13)《饮食须知》卷4《果类·落花生》。

(14)参《花镜》卷5《藤蔓类考·落花生》,以及伊钦恒先生的校注引言及注解。(15)《康熙台湾府志》卷7《风土志·土产·蔬之属》.杨州古旧书店复印本。

(16)参 间宫广:《なんきんまぁ》,《世界大百科事典》,第23卷第179页。

(17)参拉塞尔·伍德:《五个世纪的交流与变化:葡萄牙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植物传播》,载《通向现代世界的五百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0页。

(18)《学圃杂疏·菜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谱录类》,齐鲁书社。

(19)《种芋法·一·之名》,《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附录》,万有文库本。

(20)《康熙台湾府志》卷7《风土志·土产》。

(21)(22)《乾隆台湾府志》卷17《物产一·五谷》,第20册。

(23)(24)《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16《果类·落花生》注引。

(25)《本草纲目拾遗·果类·落花生》。

(26)《晒书堂笔录·长生果》。

(27)《植物名实图考》卷31《果类·落花生》,商务印书馆。

(28)《甲午台湾澎湖志》卷l0《物产·五谷》,第10册,杨州古旧书店复印本。

(29)《甲午台湾澎湖志》卷10《物产·杂产》。

(30)cf.N.I.Vavilov:The origin,variation,immunity and breeding of cultivated plants,New York,1951,P.45。

(31)参《世界各国国旗、国徽、国歌,附国花、国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8l页。

(32)см.П.Г.Семиxненко:《ПодсолнеЧнИк》,《Больш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Мос—ква,1970 ГоДы,Том.20,с.134。

(33)参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88页。(34)см.П.Г.Семихненко:《Подсолнечник》,c.134。

(35)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下》,1995年版,第592页。(36)см.П.Г.Семихненко:《Подсолнечник》,c.134。(37)见李夏等六人编:《警语名句词典》,长征出版社1988年版,第420—421页。

(38)见张秉戍、张国臣主编:《花鸟诗歌鉴赏辞典·花部·葵花》,中国旅游出版社1990年版。

(39)参王毓瑚:《中国农学书目》,农业出版社1964年版,第175页。

(40)《群芳谱》卷10《花谱·葵》。

(41)《长物志》卷2《花木·葵花》,丛书集成初编本。

(42)《花镜》卷6《花草类考·向日葵》。

(43)《乾隆台湾府志》卷18《物产二·草木》,第21册。

(44)《植物名实图考》卷28《群芳·丈菊》,商务印书馆。

(45)(46)(47)《抚郡农产考略》卷下《草类四·葵》,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

(48)参《成都民间文学集成·传说·土特产》.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89—991页。宫保即太子少保、少保之通称。因系东宫大臣,故名。清代不立太子,以太子少保、少保为高级官员的虚衔,对加有太子少保衔者,习惯上尊称为宫保。

(49)参《中国灯谜辞典》第194页,齐鲁书社1990年版。

(50)参文汇、刘爱荣编:《佳句秀语大辞典》,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第654页。(51)这两种瓜子也是外来的,一是从西域来的,一是从美洲来的。

(52)见《成都教育周刊》2002年12月24日2版载《“向日葵”在行动》。

(53)中央电视台一频道2003年1月31日晚10点播出。

(54)脱去花生仁表面的红衣,这样更好吃,当然不脱衣也可以吃。脱去的花生衣用作中药材。

(55)参《寰华百科全书》第7卷,第475—476页,台湾寰华出版公司1982年版。

(56)(57)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2—2324页;第2326—2327页。

(58)参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31—932页。

台风海葵范文第4篇

黄秋葵又称金秋葵、羊角豆、洋辣椒,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附近以及亚洲热带的印度。黄秋葵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在国内很受青睐,被消费者列入保健蔬菜的范畴。黄秋葵中富含的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一定帮助;内含的黏性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消化、益肠胃的功效;黏液中还含有少量类荷尔蒙的天然物质,作用温和且持久,能强肾补虚,是一种适宜补肾的保健蔬菜。

福建西部地区通称闽西,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21.0℃,适宜黄秋葵的栽种。近年来,随着食用人群的增加,黄秋葵种植户的数量和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龙岩市的连城、永定、上杭、长汀、武平等县、区均有栽种。科学掌握黄秋葵的种植管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黄秋葵在福建西部地区的高效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 选择宜栽品种

目前国内黄秋葵主栽品质有台湾五福、东京五角、新东京5号、南洋、清福、绿星、幸福一号、福星434、风行555等。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特性,茎秆有高有矮,果实有长有短,产量和果实的耐老化性都有所不同。比如幸福一号,其结果力较强,果长10~15 cm即适时采收;而风行555,产量比较高,比较耐老化,果长8~20 cm采收均可。因此,种植地区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采收时间和消费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福建西部地区,可以选择台湾五福、东京五角、幸福一号、福星434、风行555等。

2 育苗与定植

福建西部地区播种黄秋葵一般安排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宜,若是采用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则可以提前至3月中下旬。采用育苗移栽的,浸种前筛选出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按照200 g/667 m2的用量浸种催芽,浸泡12 h,沥干水分后播到营养盘或育苗床,再覆盖一层薄薄的(0.5 cm)干营养土,然后用喷壶喷透表层营养土,而后置于25~30℃下催芽,待幼苗3~4片真叶,即可带土移植到大田,每667 m2栽种1 500~1 800株,株行距50 cm左右。采取种子直播的,则每667 m2用种约600 g,播前浸种12~24 h,每间隔5~6 h清洗换水1次,后置于25~30℃下催芽,等到有2/3的种子开裂破嘴时就可以播种。选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种植地块,而后大田作畦开穴,按畦宽1 m、穴深3 cm,开穴2行,浇水湿地后播种。每穴3株,2~3片真叶时选留壮苗,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连同育苗土块移栽。定植后浇水,以助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

3 田间管理

黄秋葵大田种植,应先施足底肥,再移栽幼苗,幼苗期应把基肥施在根系,使根系和肥料分开,避免烧根。福建西部地区3、4月气温较低,可以采取地膜覆盖栽培的措施提高地温,若阳光充足、温度较高则可以掀开地膜,连续中耕几次,以提高地温,促进其生长发育。黄秋葵植株健壮,果实采收期长,吸肥能力较强,因而要多次追肥,以提高产量。在黄秋葵开花前应中耕1~2次,并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福建西部地区6、7月受台风影响伴有强降雨,可将1 m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追肥视植株长势而定,一般从定植到开花前可追肥2~3次,每667 m2施复合肥10 kg、尿素2~3 kg,苗期长势差的可多追施1次;开花结果期每采收2次可追肥1次,每667 m2施复合肥15~20 kg、氯化钾8~10 kg。黄秋葵应以主干坐果为主,为避免养分消耗,及时摘除侧枝,每次采收完后剪除下部老~和老化的蒴果,修剪枝干,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黄秋葵较耐干旱,应少浇水,结果前期每周浇水1次,开花坐果期可增加供水量,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但不宜过多。

4 病虫害的防治

黄秋葵抗病性较强,一般病虫害很少,偶有褐斑病、叶斑病、病毒病等病害和蚜虫、斜纹夜蛾等虫害。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3次。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来防治。斜纹夜蛾在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盛发期可用50 g/L虱螨脲乳油(世佳虫清)1 000~1 500倍液、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奥绿1号)800~1 00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 500~

2 000倍液防治;采收期成虫多时可采用5%甲维盐乳油5 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可兼治棉铃虫。

5 适时采收

黄秋葵的采收期较长,以幼嫩的果荚为食,分多次采收,因此适时采收是获得高产增效的关键。过早采收果荚过嫩,质量小,产量不高;过晚则果荚老化,纤维多,品质差。福建西部地区宜栽的几个品种的嫩果长到10~15 cm就可以采收上市,667 m2产量为1 500~1 800 kg。前期采收间隔3天1次为宜,中期可1天采收1次,后期3~4天采收1次,7、8月气温高时嫩荚生长快,应每天采收或隔天采收;温度较低时,隔2~3天采收1次。采收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用剪刀剪断果荚梗即可,切忌用手硬拉,但要注意黄秋葵的果、茎、叶上长有毛刺,采收作业时要穿长裤长衫,并戴防护手套,防止刺痛、刺灼皮肤。

参考文献

[1] 罗宏妹.黄秋葵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7):47-48.

[2] 将巧巧,谢维,李利兰,等.湘江中下游地区秋葵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6(3):21-22.

台风海葵范文第5篇

在出席当日召开的“2013第八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时,李稻葵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有一定下滑的压力,要把握好三个基本的风险点。第一个风险点就是如何防止地方债在个别地区爆发。不能由于地方负债过高,带来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滑,因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仍然是稳增长最基本的要素。

第二、第三个风险点分别是整体资金流量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他认为,明年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的看点是能否出台一些具体措施,真正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到投资领域,而不是传统的房地产或地方市政建设。

“第二个看点,是能否采取重要措施,化解地方债的危机,给地方政府提供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李稻葵说,第三个看点,是能否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提速,同时金融体制改革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依次来化解当前资金比较紧张的局面。

在谈到地方债问题时,李稻葵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的地方债是什么?中国的地方债与西方国家的地方债有何不同。

他分析说,地方债是地方政府为了搞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己的公司所借的各种各样的债,大量是来自于信托、银行。“目前,地方债的规模说法不一,比较低的数据是18万亿元,高的数据是25万亿元,占到GDP30%到45%这个规模不等,不管怎么讲,这都是一个巨大的财政和金融的包袱。”

李稻葵说,中国的地方债跟西方、跟美国和欧洲的债台高筑,本质完全不一样。西方的债务高筑本质是福利性开支,是刚性的,难以下调。同时税收规模由于经济放缓在减少,增长速度减少,形成了只能靠发债来过日子的局面。而中国的地方债性质完全不一样,是地方政府为了搞建设借钱,借钱有的时候过多,所形成的债额高筑的局面。

“怎么办?应该看到有解决的办法。”李稻葵说,解决的办法实际上还是回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两句话,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这两句话在地方债化解过程中至关重要。

他分析说,首先是市场的作用。很多地方政府的建设项目并不完全是公共项目,很多是代替市场建设的项目,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市场化的办法民营化。

李稻葵举例说,如某个沿海城市为解决交通拥堵和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用借款修了沿海高架路。“这件事情本质上讲,要我说不符合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的定义。”李稻葵认为,完全可以修这么一个高架路以后收费,为什么不可以呢?因为使用高架路的驾驶员或运输公司,是单个受益的,本质上是私人产品,既然是私人产品为什么不能收费呢?可以逐步推广电子管理办法收费。

他说,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事实上是完全可以走市场化道路的,通过理念的转变,很多地方的项目就可以盘活,变成正资产,由此来化解政府债务。

相关期刊更多

海洋预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东省气象局

气象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