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家长作风 尝试 儿童

对于不具有成熟心性的儿童来说,其一切行为都处于探索阶段,他们的行为都是试探性的,或者是完全模仿性的,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如何去引导儿童进行生活呢?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儿童此时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一、人类初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这个时期的儿童往往对外界事物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源于他对于外部世界一种掌控心理,当然这种掌控心理可能会被看做类似于成人的那种对权力的渴望,实质上,这种掌控心理仅仅源于儿童对自身安全状态的确认的需要,是一种自我保护心理的延伸,一种作为还未完全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的儿童的对外界和自身的双重确认,这种自我保护心理会由最开始的对外界事物的不知所措逐步导向对外界事物的熟悉乃至对自身安全的最终确认,直至新的未知事物的闯入。

儿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乃至人的一生都在进行着确认外界未知事物的安全程度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被视为人的对外界新事物的不断尝试。

根据儿童面对陌生人时所采取的不同做法,可以判断出,儿童对自身处境的安全确认程度,往往那些觉得周围安全系数比较低的儿童对陌生人或陌生事物的排斥程度是比较高的,反之亦然。在这一点上,女性儿童往往比男性儿童做的要差,这在某种程度上跟性别的差异有关。

二、父母针对此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应如何引导

我们知道儿童往往要靠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来确立他对外界事物的看法,通过各种感官的充分参与,因此对于父母来说,此时如果不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需要采取主动制止之外,其他不相宜的事情应该采取被动的防止。对于主动阻止和被动防止这里要首先说明一下,主动阻止就是在事情未发生或者进行时采取果断的方式来制止儿童的行为,但也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打骂或朝儿童大声嚷嚷的行为都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这也往往是很多父母在对儿童同样的错误多次产生失去耐心的做法,这极不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塑造,会影响到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尝试的积极性。

这种果断的制止方式体现在选择方面便是家长对儿童的选择可以采取完全的方式。比方说阻止儿童进行任何危险地尝试或者替他们选择对身体有益而不是味道较好的食物。对于被动防止,则是在某些事情发生时或发生后采取较温和的说教的方式来避免或者从旁保护其进行一些能够产生有益效果却实际有害的事物,这种事物通常害处不大,比方说对儿童在学步时摔跤的放任状态或者放任儿童对某些有些许害处的事物的自由感知,这些都有益于培养儿童勇于战胜挫折的积极心理。

而对于有益的事情,这里有益的事情往往也包括既无利也无害的事物,因为对于这二者通常可以采取同一种方式,而且这其中处于中性的那一部分事物往往是引发儿童天分或激发儿童美好道德品质的最好的催发剂。

三、这种培养方式的效果

当儿童尝试成功时,便会带来各种积极地效果,这种行为本身便会产生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它会由此而不断被巩固并进而可能演变成一种兴趣。我们在这里首先要指出,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只有人的各项与生理特性相对应的机能才是天生的。也就是说某种天赋的产生是允许天生的,但是由这种天赋产生的随之而来的兴趣却是后天发展的。对于一个空间感十分好的儿童,可能会发展成为一个几何学家或者一个建筑学家;同样,一个具有音乐天赋的儿童,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歌唱家或者作曲家,因而不能忽略任何一种尝试的重要性。

对于失败的一方面,则会伴随着各种消极的影响,可能会使得以后同种类型的尝试成为不可能。这些尝试失败了的儿童会信心缺失,在之后的行为当中会畏首畏尾,不敢行动。这种时候需要的是鼓励。这里要注意的是恰当的鼓励会使得儿童将这种失败当成一次经验。

不恰当的或过分的鼓励可能会使得儿童将这一次失败当成另一种形式的成功,从而有可能会产生两种有害的后果:一种是可能会将这一次尝试错误的认为是一次成功而非失败,从而便会产生针对这一事物的无基础的自信心理,进而引发虚假的兴趣爱好,并有可能导致他将之后的人生道路建立在这个虚假的兴趣基础之上,很快他便会因为在实际学习中的大量挫折而变得不安,开始建立的自信便会完全丧失并引发其他领域的行为自信心的匮乏;另外一种便是在多次这种过分的鼓励发生之后产生的自大和狂妄的心理,这种心理会导致个体对自己的各项能力的高估以及对别人的能力的轻视,从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感受漫不经心或完全忽视别人的感受。

总的来说,对于儿童最初成长期进行的各项尝试,除了完全有害的方面父母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制止外,其他所有行为都应采取支持态度。这种支持绝不是父母代替他们进行选择,而是激励,父母要牢记在孩子出生时候起,便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个体,自己对他们的责任在于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成长,与此同时不应当在任何时候强加自己的想法给他们。而是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不断尝试,逐步找寻出真正适合自己的生理机能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2000年10月版.

[2]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超越自卑[M].黄国光译,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6.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人性;行为习惯;他律;自律。

【作者简介】刘志敏,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哲学教学和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前一段时间,观看了一场辩论赛,甲乙两个队围绕“人类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靠自律还是靠他律”的论题进行。作为辩论赛,最终无所谓输赢。但是,笔者认为,作为辩题——“自律”和“他律”,在人类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程中所起的作用,却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自律和他律的辩论,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关注,是因为这个问题反映了我们在现代社会活动中,应该优先注重规则制度建设和实践,还是应该优先注重人们自觉修养的重要理论问题。深入分析,厘清轻重,很有必要。

一、人性、行为习惯及自律和他律

行为是指人们在与自然、社会及他人交往过程中的言行作为。“真、善、美”或“假、恶、丑”,是判断人们言行举止文明不文明的标准。符合真善美标准的言行举止就是文明的行为方式,不符合“真、善、美”标准的就是不文明的行为方式(我国传统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善”和“美”,而不包括“真”在内)。文明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与自然、社会及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具有“真、善、美”倾向的稳定的无意识的言行作为方式特征。这种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经过后天训练(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强迫)和自我修养形成的。

与生俱来的只有人的本性,或称人性。如食欲、、知欲、自私、眷恋等,与生俱来,与死俱去,古今的西方人如此,东方人也如此。人的食欲、、知欲、自私、眷恋等先天属性,是随着人的出生就自然而然带到这个世界的,不需要任何训练、学习。人出生后经过训练学习一段时间,形成一个人满足先天属性的行为习惯。满足人的本性需要的稳定的、无意识的行为方式特征(习惯),长期在一个人身上重复,就内化成了这个人的性格(或称人格)。满足人的本性需要的无意识的行为方式特征,长期在一个民族群体中重复,就内化成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人们后天的性格和习惯,就是其先天本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呈现。

实现人的本性的行为方式,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不文明的。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1],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性本善”[2]。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文化认为,人类本性的恶必须经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他人正确的约束矫正和引导,才能转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人的自觉修养是靠不住的。外部环境的约束矫正和引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他律。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本性是善的,人们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自我修养就能养成良好习惯,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外部环境与自我修养相比是次要的。“自身的修养”就是自我克制,就是“自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内因(一般人们都理解成自律,其实这样理解不准确)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似乎也强调了自律的主导作用。

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错综复杂的过程。早期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距离现代人类太过遥远,我们无法观察。但是,人的本性在很大程度上和动物相近,只是早期人类进入群体性生活以后,其行为方式带有了社会性、精神性特征,才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好在无论是早期人类还是现代人类,在本性方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异。因此,我们可以拿人类的近亲、与人类基因相近的猴子进行试验,以便观察早期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

二、猴子经典实验的启示

《智慧背囊》“道德的起源”,记载了这样一个实验。寒冷时节,实验人员将五只猴子放进一个笼子里。笼子顶部挂了一串香蕉,外部装了一个自动喷水装置。一旦有猴子拿香蕉,喷水装置就会自动打开,有冰冷的水喷向笼子里。

第一阶段:实验人员将五只猴子放进笼子里。

开始,刚进笼子,有一只猴子就想去拿香蕉吃(本性“食欲”)。

结果,一碰到香蕉,自动喷水装置打开,每只猴子都被凉水淋湿了,猴子们卷缩在角落里不动了。

猴子们身上的毛晾干后,又都尝试着去拿到香蕉吃。结果每碰一次香蕉,凉水就会喷得猴子们浑身湿淋淋的,显得非常不舒服。

于是,猴子们不敢再去碰那串香蕉了。

在这一阶段,猴子因食欲(食欲也是猴子的本性)的需要,急于拿香蕉吃,而被凉水淋湿(我们称之为“第一客观他律”),身体很不舒服。凉水喷洒在身上的不舒服感——外在的压制,迫使猴子们不得不“使劲克制”自己的食欲(“被动自律”)。五只猴子都有了“被动自律”“猴子共识”——“精神他律”就形成了。每一次猴子的欲望——吃香蕉的食欲付诸实施,都被淋凉水“第一客观他律”教训一次。在这一阶段,“第一客观他律”对于形成“使劲克制”自己吃香蕉的食欲这种“被动自律”,直至“猴子共识”——“精神他律”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实验人员把其中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开始,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香蕉吃。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狠揍了一顿。猴子A每次尝试,都会引来一场暴打。几次被打,猴子A不再敢去拿香蕉吃了。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进另外一只新猴子B。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香蕉。当然,一如刚才,被其他四只猴子暴揍了一顿。猴子B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只好作罢。几次被打,猴子B也不再敢去拿香蕉吃了。

慢慢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只要有哪只猴子做出碰那个香蕉的动作,大家就把它制止了。所有猴子都不再敢去拿香蕉吃了。

于是,猴子们再不敢去动那香蕉,大家也就相安无事。

第二阶段,是猴子们共同遵守并维护着“猴子共识”。A、B等新换进来的猴子,逐一经历过拿香蕉——挨打(我们称之为“第二客观他律”),也接受了“猴子共识”。猴子们共同遵守并维护着“猴子共识”(精神他律)。

第三阶段:实验人员拿走喷水装置。

猴子们仍然谁也不去碰那根香蕉。

第三阶段,是自觉遵守并共同维护“猴子共识”(精神他律)。简单的说自觉遵守并维护他律就是自律。事实上这时候再去拿香蕉,已经不再喷凉水了,但是猴子们已经没有了拿香蕉吃的心理冲动了。甚至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有了“猴子共识”(精神他律)。这个时候猴子们“不再想拿香蕉吃”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了。

猴子们“不再想拿香蕉吃”的“文明行为习惯”是在经历了三个阶段才形成的。第一阶段,猴子每次拿香蕉都被淋凉水(第一客观他律)之后建立了“猴子共识”(精神他律)。第二阶段的猴子们共同遵守和维护“猴子共识”(精神他律),暴打(第二层客观他律)触犯“共识”(精神他律)的猴子。第三阶段没有了喷水装置,猴子们仍然自觉坚守着“猴子共识”(精神他律)。到这时,不去抢香蕉的“文明行为习惯”已经形成。到这一阶段,猴子们只知道自觉遵守和共同维护 (自律)“猴子共识”(精神他律)这个抽象符号,第一层客观他律和第二层客观他律成了“传说”和“神话”。

猴子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并遗留在动物界最近的血缘分支,也是与人类个体身上共有属性最多的动物。猴子实验中,猴子们不去拿香蕉吃,不挑战“猴子共识”的“文明行为习惯”实验,基本还原了人类早期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也再现了早期人类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过程的初期和中期(相当于猴子实验的第一、二阶段),是“客观他律”在起主要作用的过程。尽管也有自律的因素(相当于猴子使劲克制自己的食欲),但相对于他律(相当于“第一客观他律”和“第二客观他律”)来讲,作用小得多。而且,即使人们有自律意识,也是在他律迫使下生成的。到后期(相当于猴子实验的第三阶段)尽管“客观他律”的具象(相当于猴子实验的“喷凉水”和“被暴打”) 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客观他律的“禁忌”还存在于人们的心理意识结构中。长期的、反复的遵守并维护客观他律,人们的行为,表现为经常性的、稳定的、无意识的特征,就形成了习惯。从表面看,到后期(继承前人的间接知识和经验)是“自律”在起主要作用,实际上是因“他律”存在过,“禁忌”成了人们的经验知识,甚至成了人们心理意识结构的一部分,才有了自觉自律的行为表现。“自觉自律”就是自我修养,就是“自律”。脱离了动物界的人类,具有了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当我们面对前人经历过的事件时,不必再直接经历前人的体验,只需要继承前人已有的间接经验知识,加强自身学习锻炼或自我修养,就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代人省略了早期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而是直接继承前人的经验知识,更多的是靠自我修养,所以,现代人容易形成人类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靠自律”的倾向。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与自然世界、社会和他人交往空间外延的扩展,内涵不断深入,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新的冲突和矛盾,人们的行为方式必须做出新的调整。冲突、矛盾即是他律(相当于猴子实验“第一客观他律”)。调整之后形成一定的规则(相当于“猴子共识”即“精神他律”),而且需要有人监督规则的执行(相当于“第二客观他律)。规则和规则的监督执行也是他律(精神性他律)。在规则和规则的监督执行过程中,人们需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自律),逐步形成文明行为习惯。

也就是说,当面对新的对象时,人们经历了矛盾和冲突,然后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亦即制定行为规则或法律制度,同时按照规则和法律制度,加强自我修养,长期坚持才能形成文明行为习惯。

三、“内因是根据”的误解和误导

“内因是事物变化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这里的“根据”是说事物变化的基础或说可能性。基础和可能性还只是潜在的变化因素,还不是现实的变化。或者说,这种可能性发生变化,转化成现实,还需要外部的条件“帮助”。就如同子弹壳内尽管装有火药,但他自身还不能射击,需要撞针撞击底火,子弹才能射击出去一样。只有在外部条件的帮助下,可能性才有可能由潜在的变化因素转化为现实的事物。相对于人类行为变化而言,可能性或内因即人类本性中的欲望、自私、眷恋等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属性。人类本性中的欲望、自私、眷恋等先天属性,是人类自身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原动力(杠杆)[3]。原动力表现出来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不文明的。关键是看外部条件(自然、社会环境)如何约束和矫正(导引)。外部条件的作用方向是健康的、真善美的、正能量的,人类行为就会逐步形成文明的习惯;外部条件的方向是腐败的、假恶丑的、负能量的,人类行为就会逐步形成不文明的习惯。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将猴子实验,设置成一开始就没有喷水装置。而是当猴子一旦抢香蕉吃的时候,不是喷淋凉水,而是投进更多更好吃的食物。结果会是另一种情形,不但不会形成香蕉吃不得的“猴子共识”,反而可能会形成行为粗暴、残忍、无序的行为习惯。这样只会鼓励猴子一味的追求饱腹,而不顾及满足食欲的方式。在这种激励下,猴子们只会慢慢形成满足自己食欲的目的是唯一的,采取什么手段无关紧要的心理意识机制。最终形成的只能是“不文明行为习惯”。

人们往往引用“内因”和“外因”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哲学原理,论证自律和他律在人类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既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那么作为人类内因的自律就比外因的他律在人类文明行为形成过程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其实,这是对内因外因基本原理的误解。人类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的“自我修养”是形成过程本身,或者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方法,而不是内因。

由于对于哲学原理的误解,将人的“自我修养”理解成“内因”,导致应用这一原理推导出了不符合实际的结论。概念模糊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逻辑因素有关[4]。人的自我修养,只是行为形成过程和方法,而不能当作内因。内因是人本身内在的固有的属性,即人的本性。将过程和方法理解为内因,是应用内因外因原理说明自律他律作用,得出不符合实际结论的根源。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又可能被用于指导人们形成不尽可靠的教育观念、管理理念和国家法律、制度、规则建设与实践的观念: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而漠视法律、制度、规则建设和实践。

四、“人性本善”观念的误导

“人性本善”是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孔子提出了倾向性善的观点,孟子第一次明确进行了“人性本善”的表述[5]。汉代儒学对其做了扩展并经官方倡导,成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宋明儒学做了深入的阐释,并经官方灌输,“人性本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特别是南宋《三字经》的问世,得以元明的广泛传播,一直到现在,“人性本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主流观念。西方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反,认为“人性本恶”。

笔者认为,人的本性既有先天的“善”的向往,也有先天的“恶”的本质属性。只是中国的先贤只看到了人的“善”的愿望,且误认为是人的本性;西方的先哲只看到了“恶”的倾向,且误认为人只有恶的本质属性,而无向善的愿望。其实,人不仅有善的先天愿望,而且也有恶的先天的本质属性。基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种倾向为出发点,发展出来两种不同的人类文明,也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求善的措施。西方文化主张信仰上帝(古希伯来《旧约全书》)或向外部世界(自然、社会和他人)探索知识(古希腊《新约全书》),即求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向自身内省,即可得到善[6]。我们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甚深,加上对内因外因哲学观点的误解,形成了更注重人的自我修养文明行为习惯的倾向。

西方人讲的善,接近于我们现代人讲的善。它是永恒的上帝或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的知识和经验;求知即求善,只有上帝是永恒的、终极的善。善用于自然、社会和他人;信仰上帝或受到自然、社会和他人约束的行为,才是善的行为[7]。

但是,儒家的善,和我们现代人讲的善有很大的区别。一是善是人的本性。其内容为:仁、义、礼、智、信(“信”是汉儒所加)五端。二是善的适用场所:家族和朋友(家庭、家族、宗族内部。不包括与自然环境、社会和社会中的其他人。君臣之间的善是父子之间善的延伸)。三是善的修养方法:向自己内心的本性求知,即可得到善。因为“善”就是人的本性[8]。

按照儒家的观点,人的本性就有善的种子,即仁义礼智信。只要人们不断向自己的内心反省、求索,即可获得“良知”(致良知)。而且,善心的施行只是在家庭、家族、宗族成员内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和臣之间的善(礼)只是父和子之间的善的相类比。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正好相反。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善不在人类而在上帝,在自然界和社会。而且,求善抑恶的方法和途径是探索和学习自然、社会与人文知识,接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他人的矫正。善表现在个人与自然、社会及他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而不仅限于家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的本性既非唯一的本恶,也非唯一的本善;人的本性即有向善的愿望,也有恶的潜质。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先天本性在与自然界、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的外在呈现。也是人们为满足本性需要,在与自然界、社会及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发生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矛盾,为了缓解冲突和矛盾,同外界和谐共处,人们学会了制定交往规则,并自觉的监督共同履行规则,主动加强了自我修养的结果。文明行为习惯形成的早期,主要靠他律即外在世界的矫正和引导,后期是在外部世界矫正和引导因素仍然存在的前提下,主要靠我们自律即自我修养。后代人类包括现代人,继承先人积累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知识,遵守自然和社会规则,加强自律即可形成文明行为习惯。当我们与自然或者社会及他人的交往的空间进一步扩展,或进一步深化,原有的行为习惯就会遇到新的矛盾或挑战,致使我们不得不与交往对象妥协,否则就(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13页)很难生存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制定新的规则,包括制度和法律,同时严格按照规则或法律制度行事,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才会一天比一天高。正在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讲:“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9]这是十后又一股清新的、令人鼓舞的风。

注释:

[1][美]马丁·路德:《桌边谈话》,载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480-48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3][德]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5]楚 渔:《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批判》第29页,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载夏延章等译:《四书今译》第93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戏剧艺术 人类生存生活 关系

1.概述

表演是集成了人类艺术行为和实际行为,既是人类反应客观规律,又是人类客观规律的发展结果。表演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人类形成的娱乐形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1]。戏剧是融合了多种艺术的表演形式,是表演艺术的典型代表。戏剧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我国人民在表演艺术的智慧。作为人类获得娱乐的文化方式,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其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娱乐表演,而是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成为一种人类进行感情表达的特殊方式[2]。同时,戏剧艺术反映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寄托了人类的生存发展需求,研究戏剧艺术也是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3]。

2.戏剧艺术对于人类生存生活的作用

戏剧艺术从一种娱乐表演节目发展成为艺术形式,其升华点在于对人类生存生活的阐释,即戏剧艺术已经超越了表演形式的本身,依靠戏剧形成的独特意境展现戏剧创作人的思想,展现人类生存生活的精神状态。

2.1人类生存生活的感情寄托

在我国传统戏剧作品中,让人潸然泪下和意味深长的作品不胜枚举。戏剧作品已经发展成为人类进行寄托感情,抒发社会人民心声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1戏剧创作人的思想感情。戏剧创作人决定了作品的感彩,分析我国传统著名的戏剧作品可以看出,其创作人无一不具有深厚的社会阅历,对于人类社会和当时所处环境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戏剧创作人将自身的亲身感受融入戏剧作品中,从而使得作品不只是一种表演,而是感情的自然演绎,打动观众。

2.1.2观众的思想感情。戏剧作用最终要展现给观众,只有符合观众思想感情的作品才能得到流传。戏剧作品同样是人类展示民众感情寄托的重要形式,在我国古代繁荣时期,作品多以娱乐和滑稽的形式出现,让观众更多地沉浸在享受生活中;在社会腐败,人民生活民不聊生时期,戏剧作品则以讽刺和哭诉的形式让观众体味到人生,将感情与戏剧融为一体,形成共鸣。

2.2人类文明的记录史

在当今流畅的戏剧题材中,很大部分的戏剧都是根据历史事件改写,依靠舞台来重现当时历史,让人们熟悉过去的发展,并根据历史的发展吸收生存规律,不断地积累发展之理。在我国发展的上下五千年中,各个朝代的更替都有戏剧的体现,这正说明了戏剧艺术和人类文明的紧密关系。根据戏剧的具体题材特点,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2.2.1爱国题材的戏剧,弘扬中华文明的爱国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马革裹尸”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基础。通过戏剧将古代和前期发生的爱国轶事展现给广大民众,让人民感受到爱国热情的洗礼,不断地校正自己的志向,为成为国家栋梁而努力。戏剧正是宣传爱国精神的重要窗口,影响了我国世世代代人民的爱国情操。

2.2.2讲述古代传奇人物,丰富人们的思想。戏剧中以历史名人为主题的作品有着广泛的传播,它能够有效地让人民感受到古代人物的人格魅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正是一部人物史,由其中的典型人物组成了整个发展过程,戏剧中通过展现古代人物给人民更多的思想感染,让我国人民更多地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并通过鉴赏过去的事实发现社会规律,从而不断地形成新的发展方式。

3.戏剧艺术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关系

戏剧艺术与人类生存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戏剧艺术本身就是人类生存生活中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有着来源于人类生存生活,又影响到人类生存生活的发展规律。探究戏剧艺术与人类生存生活的关系也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关系阐述如下。

3.1戏剧艺术对人类生存生活的依存分析

戏剧艺术对人类生存生活依存关系要从两者的发展规律分析,人类生存是社会存在的根本所在,戏剧艺术是在人类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娱乐形式。其对人类生存生活的依存主要包括如下:

3.1.1戏剧艺术的发展趋势取决于人类审美观。戏剧艺术在人类文明中始终作为服务角色,并且戏剧艺术的发展形式也是结合人类生存生活的。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符合人类审美,服饰和舞台造型都是根据人们的审美观设计的。

3.1.2戏剧艺术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升华。通过分析经典的戏剧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往往是被人类铭记的事件和故事,采取戏剧的表演方式能够对人类生存生活的故事进行描写,其价值也在于作品对人类生存生活的精神的追求,意境的塑造。

3.2人类生存生活对戏剧艺术的指导作用

人类生存生活对于戏剧艺术的指导作用主要从戏剧艺术表演方式及表演元素上。在戏剧所形成的独特表演方式是人类生存生活逐渐形成的,对于戏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这些元素的选定都是基于人类生活需求的。并且,戏剧所具有的强烈的戏剧冲突、表演集中性和语言精练、个性化,都是人类生存发展中形成的客观规律。

戏剧艺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独特表演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人类生存生活又通过戏剧艺术得以展示,两者紧密结合。戏剧艺术为人类文明增添色彩,其发展也根据人类社会审美鉴赏观变化,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贾翼川.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发展白年回眸[J].戏剧,2007(2):31-40.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4篇

《说文解字·叙》谈到文字的起源时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盌盓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说:“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早期的汉字,依赖于人们直接感受到的对象,经抽象思维、多维联想而产生的,以“依类象形”的方法表现出来,是当时的人们对社会认识的体现。这种直接的取象表义方式,决定了汉字的本质特征就是象形;以具象示义成为汉字的个性特征。现有的甲骨文资料以及《说文解字》的字形分析,都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

从汉字构形来说,最早的造字法和构造类型是象形字,其他的造字法都是以象形字为构字部件组合而成,象形字是汉字构成的基础和根本。象形字的本质是象形,是以具体的形象表达语义,具象性成为其突出的特征。象形字所表现的是具有突出的整体轮廓或形状特征的事物形象,是以具象的视觉效果和联想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展示它所表达的意义。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大多为名词,表现自然界的山水、草木等诸多事物;表现人的各种形态和身体部位。这些“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具体形象,是人类感性认识的视觉符号化的形象描绘,是将直观的感性特征,经过抽象、概括的思维组合后的固化形象。而这种固化形象必定融入了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融入了时代的文化特征。如:甲骨文的“山”、“水”二字为独体象形字。“山”字之形由高耸的主峰和两边稍矮的侧峰构成,“水”字之形由中间的水流和两边飞溅的水花构成,形态逼真,能产生“见形而知义”的共识效果。这些字体形象,当然是先民们将直觉感受抽象、概括出的固化形象,是自然之象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觉形象,是语词义与人的记忆中所存留的感性印象相联接而产生的意识形象,这种意识形象就是意中之象。用文字来表现这些形象时,在于对整体形象的把握,突出其特征,强调视觉效果。这种具象的形成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归类概括出的表义形象,而汉字的表义功能正是通过这些具体形象来实现的,因此,具象性成为汉字构形表义的个性特征。

汉字的具象性也表现在合体字的构字形象中。随着汉字的发展,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合体字成为汉字构形的主体,此时的象形字成为合体字的构字部件,由于象形字以具象示义的功能与它作为构造部件的作用共同进入合体字中,从而形成了整个汉字体系独特的以具象示义功能和形式。我们以“杲”、“杳”为例,分析其形体特征:日在上为“杲”,表示阳光明亮的意思;日在下为“杳”,表示天色昏暗不明的意思;这些合体字构字部件的数量、位置不同,但都以整体的直观形象示义。这种构形表义的思维方式正反映了汉字构形的具象性以及具象的时代性。

以具象示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汉字的形体构造,也影响着整个汉字体系的发展变化。甲骨文中假借字占70%以上,假借是在象形字之后出现的记录语言的一种方法,也是世界上所有早期象形字发展的方向。汉字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因为假借字直接借形标音,偏离了汉字以具象示义的轨道,因此,在传统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下,又为假借字增加象形字作为构造部件而重新组合,形成了既表义又表音的形声字,汉字以具象示义的特征得以保留。正如前人所言:“山旁必言山,水旁必言水,此则万无移易者。因其偏旁所含之字,详其为何义,审其为何声,虽不中不远矣。”[2](P69)这种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正反映了汉字体系以具象示义的独特的功能和表义形式。

二、汉字构形的辩证性

我国古代哲学从《周易》起,就有了素朴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萌芽,提出了一系列互相矛盾对立的概念,如阴阳、刚柔、动静、屈伸、进退、大小、内外、损益、盈虚等等[1](P55)这种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渗入汉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在人们的观念、认识、表达等诸多方面。作为汉民族文化元素之一的汉字,从它的字形特征和形声字的构造方法等方面也体现出了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说到方块汉字字体组合,首先想到的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等,再具体一些就是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声下形、上形下声等。每个汉字构字部件不同,部件数量不同,但整体结构都讲究整齐对称。这种讲究整齐对称的辩证思维观,不仅表现在汉字形体的外在形式上,在构形表义中也是常见的。如“从”、“比”、“北”三字,均由两个“人”字作构字部件组合而成,或相从,或并列,或相背,以整齐对称的视觉效果表达语义。

汉字构形表义中的辩证思维观体现在整个汉字体系中。以形声字为例,形声字的构造形式是将现成的象形字当作义符或声符,根据语词的意义和读音取用相关的义符和声符组合而成。根据义符与声符,在构字中的不同作用,表现出形声字构形表义中主从分明、相辅相成的辩证思维观念。先看以义符为主的构造法,义符在形声字已类化了,成为义类的标识,同用一个义符的字同属一个义类。《说文解字》的部首即义符,《说文解字》中同一部首的字义类相同。如“水”部字以“水”为义类,所收460字多表现水流的名称、水流的形貌动态、水的作用等,均与水有关。此类形声字的构形,以义符为基础,加上与语词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表示同类事物的各个方面。如,以“心”为义符的字,意义多与人的心态、情绪、思维活动有关(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等等,此类字的构造,在组合形式上,由义符确定所要表示的意义范畴,义符为主,声符为次,一主一从,层次分明;在意义系联上,它们往往有总分关系,义符表现总的抽象的概念,体现了它们的共性。所组合的字,表现的是个别的具体的意义,体现了事物的个性。它们之间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思维观。

人类的形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命起源 无中生有 十二相属 龙

自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一直面临着几个基本的问题:人类及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人类生存的地球及宇宙是如何诞生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怎样才能变得更加适合人类生存?虽然完备的答案是不会有的,然而探索者却注定要永远为之焦心和求索。

一.生命进化的历程及方向

生命起源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对的十大科技难题之一,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虽然今天已被人们普遍认识,然而进化论却并没能回答出比如象每类物种最初是如何产生的这样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都有其深刻的哲学意义,在生命的进化历程中,同样体现着这种内涵。这一点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早已给出了答案,就是“无中生有”。用老子的话表达自然界进化的历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物在自然界的进化是以化学反应到单细胞的形成开始的。自然界被认为是原始大气加紫外线加闪电火花生成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氨基酸等,这一点1953年已被芝加哥大学尤里米勒实验证明。单细胞的产生,用老子的话,即“道生一”。从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联体,生物体为孢子繁殖、分裂繁殖,相似于“一生二”阶段。从联体到细胞分工,生物体进化到雌雄异体的有性繁殖,相似于“二生三”阶段。生物体在细胞分工到逐步形成器官雏形基础上进化为正式器官,动物体的构造发生了重大的进化,其生理构成产生了更为重大的飞跃。这一时期动物尚存至今的种类最多,相似于“三生万物”阶段。

以生理与功能的完善到智能时期,这时期的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是从原始有头类、脊索动物,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层次进而进化为人类的过程。从古生物学来看,每一类生物在地球上从产生到自然灭绝要有一亿到一亿五千万年之久,而人类祖先在地球上的出现至今才两百五十万年。从生物形态,内脏结构,功能来看,每进化高一层次,都相应有明显的变化。最重要的表现是有新的器官或组织产生。首先,从鱼类进化为两栖类,两鳍转化为四只小腿。增加了脾、胃等器官,可以长时间离开水生活。两栖类进化为爬行类,头和身躯有明显的区分,由可转动的颈部相连,四只小腿进一步发展变长。增加了肺、大肠等器官,转为陆上生活,有较快的爬行速度。爬行类进化为哺乳类,除从卵生转为胎生并哺乳喂养外,四只小腿爬行转为四只腿支撑躯体完全离开地面。增加了肾、膀胱等器官,有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灵活性,出现了跑、跳、扑等功能。但从哺乳类进化为人类,除直立行走、思维与用手劳动等一些进化外,关键是还未演生出新的腑脏器官,在速度和灵活性等功能上,还处在哺乳动物之下。既然作为进化演生的新一类物种,应在各方面远胜于前一代才对。

在考查动物的进化史中,我们也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应该产生出新的器官,使自身的功能产生质的飞跃,才能称之为成熟的人类,才算“真正的人”,即道家所谓的“真人”。然而万物之灵的人类,宇宙完成的体形结构是如此完美和协调,不可能再出现类似其他种群进化中所产生的普通意义上的有形器官,那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结构呢?很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二.中华龙之谜及生命起源的新设想

自然界生命的进化反映着宇宙的演化过程,同样天文学家观察到宇宙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的。今天,大部分的宇宙学家认为,宇宙大约是在100亿年之前,经过一次极为激烈的事变后逐渐形成的。今天的宇宙是由曾经历遥远的过去和走向无限的未来中,在反复进行诞生与老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新的宇宙是由已消亡的宇宙剩下之混沌元素所构成,但是新的宇宙无论在质量和能量方面都比旧的宇宙要优良,是属于更为净化的宇宙。每次经过改良的宇宙,更适合于更进化的类群。地球的演化及各类生物种群的进化正反映了这样的情况。在已有的生物知识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每类生物都可以在其他种群中发现相似的部分,相差的级别越近,这种相似的影子便越清晰。观察一下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他们初成形的一周,你简直难以分清那一个胚胎是鱼,那一个胚胎是人。人类的胎儿在母体中经历了整个自然界生命几十亿年的进化历程,这已成为人们的基本认识。生命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如果用数学概率去计算的话,宇宙间产生生命的比率几乎是零,然而这种几乎不可能的事却在地球上发生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令人迷惑的是,他们最初是如何形成的。达尔文创立了进化学说,却无力回答,最后一个(能变成人的)猴子是怎样变成第一个人的。如果我们相信,宇宙在不断的消亡与诞生中更为优良的话,地球上新生命的诞生亦正是如此。东方的圣贤已给出了答案,这便是“无中生有”的含义。这里的“无”,概念上并非是一无所有,而是所有有形物体的基础,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现代的柯莱因照相技术已科学地验证,树叶在萌芽时就已形成了它在虚境中的成熟构形,这正是中华传统哲学中“无中生有”的深刻含义。中国古代把这种构形现象称作“拧保它表示生命力或赋予宇宙以生机的活力。作为中医基础的经络,就是人体内气的通道,人体中这种无形的经络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攀且恢窒”〉摹⑽薹ㄖ苯痈兄的物质形式,它存在于空间的每一处,并且可以凝聚成有形的物体。新儒学家张载说:“啪墼蚶朊鞯檬┒有形,挪痪墼蚶朊鞑坏檬┒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邃谓之无?”我们翻开《圣经》就会发现,在《创世纪》中用神话的形式写着:“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这里“生气”的含义即与“无”相同。印度古经典《唱赞奥义书》中亦有相似的说法:“太初唯是‘非有’,由‘非有’而‘有’生焉”。人类的产生是宇宙的骄傲,关于起源,现在我们可以这样大胆地设想:混沌状态的宇宙,在漫长的演化中,气聚则成形为浊为阴,气散则成无形为清为阳,用中医经典〈皇帝内经〉的话,即阳化气,阴成形。形成了有形的众多星体与无限的空间。幸运的地球在诞生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水生成[天文学家最新发现,地球上的水,一部分可能来自宇宙空间]。水是生命的摇篮,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地磁场的作用,在它的周围空间,不断产生着构成基本生命物质的虚境构形――正象树叶萌芽前的虚境构形一样,经过漫长的演变,“气聚而有形”,产生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不论植物、动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每一类新生命的诞生,首先是在虚境中完成其更进化的最优良的组合构形。在宇宙、自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幸运的人类虚境构形产生了,它自然集中了当时已有生物中最优秀的部分。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而龙又被描绘成具有多种动物最优秀部分的组合。起初,这个形象是变化的,直到汉代以后才固定下来,演变成了今天这种以马头、鹿角、蛇身、鹰爪、鱼尾等组合成的具体形象。无论西方人心中的上帝,还是中国人的圣物――龙、麒麟等,尽管形象千变万化,如果我们抛开一直探寻它们具体形象的迷局,就会发现它们只有形式上的差别,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有经验的历史研究者知道,神话与传说常常是诗话了的历史。是不是我们可以这样设想,生命的起源不正是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吗?

三.十二生肖之谜

人体被认为是包涵在宇宙这个超巨系统中的开放复杂巨系统〈钱学森语〉。只要生命存在,它就在不断发射和吸收与自身相吻合的能量信息。人体作为开放之巨系统,除了继承父系和母系这两大基本遗传信息外,还直接接收宇宙间大量的信息。人体的这种状态保持一生,并在出生时为最大。这种现象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描绘成孕妇在临产时等待神灵或星宿降世投胎后,婴儿才会出世。在民间至今人们相信“逢生“的现象。婴儿在离开母体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保护与筛选信息屏障的母体。出生后,在突然呈开放的状态下,会大量接收新的能量信息,婴儿的一些习性会与最初接触的非家族成员的习性有许多相似点。正象民间所说:“生的不像看的像”。这是因为婴儿本体完全具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人群的信息,故而会大量接收另一族系的新的能量信息。

由于人类的进化经历了整个自然界生命的进化历程,生命的诞生又是宇宙演化的结果。故而,人类有着相当宽的频谱带,能广泛吸收各种能量信息。它包括了无生命的自然与天体的信息,及有生命的动植物信息。这些信息能量籍由地球的自转,及磁场的螺旋状运动,形成了环绕地球旋转的信息海洋。一切生命的诞生,由于自身所保持的开放状态,都会被这无所不在的场所影响。所谓“龙生九子,其性不一”,说明人的诞生并没有因遗传的因素,使同胞兄弟姊妹具有完全一样的性格和智慧。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大自然如此丰富多彩,人类和整个自然界才能不断进化、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