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范文第1篇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0(2001)04-0038-04

基因,是决定一个生物物种的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因子,主宰着人类由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历程。HGP,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就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解读所有遗传密码,揭示生命的奥秘,使人类在分子水平上第一次全面地认识自我。从对人类自身的影响来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计划,对人类的影响将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人们把“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也有人称其为“生物学上的阿波罗计划”。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速进行,有关基因的利用和开发,也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实践着。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一旦绘制完成,它的开发与利用前景是诱人的。对于基因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未来基因组彻底解秘后对人类带来的积极作用,我们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的。这些作用也从正面促进了人类伦理道德的发展,丰富了人类伦理道德。也必将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是伦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这关键在于它始终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

1.人类基因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统一性理论的进一步确证。

人类基因工程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类基因的逐步破解,更加验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人们对于人类基因的作用是有争议的,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基因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一生的发展是早已在人的基因中注定了的,人的命运掌握在基因手里,“人类行为的一切都注定在那双螺旋里,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基因在主宰,包括我们怎么决定、我们的宗教、我们娶谁嫁谁、我们受怎样的教育、找怎样的职业,等等。”(注:奈斯比特等.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求[M].新华出版社:154-155.)基因决定论遭到了以神学家为首的人们的反对,他们认为人的身体除了有基因外还有灵魂,DNA塑成了身体可管不了灵魂,人的自由不可以被完全抹杀掉,应视人的自由意志为一种伦理,这就是自由意志论。

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基因决定论还是自由意志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但两者都是不全面的,都具有局限性,有时甚至会走向极端。基因决定论发展到极端就会成为命定论,任何东西都是早已决定好的,人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按照基因所写好的剧本去演戏。而自由意志论发展到极端就会成为意志决定论,一切都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一切都是随意的无任何客观性而言,这就滑向了唯心主义。事实上,我们对基因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应辩证地看待,应把两者融合起来。根据现代科学证明,人类的基因作为决定一个生物物种的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因子,的确对人的基本发展因素作了设定,主宰着人类由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历程。但这并不是说人的后天努力就没用了,在人类的发展中后天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后天的努力会使人类的发展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因为人的意识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活动在人类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是人类对自身劳动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人本身”论断的进一步确证。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在从自然演化向人类社会的飞跃过程中,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劳动是指人类的全面劳动,它既包括人对自然改造的劳动,也包括人对自身改造的劳动。而事实上,“认识你自己”是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认识、探讨并力求达到的一个目标。

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更多的是重视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虽然也有所发展,但与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言,却是发展缓慢的。这当然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但另一个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即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敬畏。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人类开始有可能完整地认识自身的生理结构,人类开始筹划对自身进行系统地改良与改造,而人类基因技术的发现与发展就为人类把活动领域扩展到自身提供了工具。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把人对自身的认识提高到了最基本的分子水平,是人类把自身作为劳动对象的开端。人类基因技术的大规模研究与利用,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的生命之谜将随着一个个基因图谱的破解而不再神秘,这是人类完全把自身的生命发展作为实践对象的大规模展开。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人民出版社,1995:47.)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确是按照自己的尺度进行的,特别是在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上,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人化自然的出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上可以说已经按照自己的尺度在进行了,但在对人自身的改造上却还没有完全做到。当然,这里所说的对人自身的改造主要指的是人类对自身肉体的改造,因为人类在对人自身的精神世界的改造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类在按照自己的尺度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也对人类自身产生了影响。这主要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人民出版社,1979:95.)对自然界的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相应地对人自身进行了改造,同时“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人民出版社,1979:43.)但是这种对人类自身的改造是间接的,本身不具有目的性与自觉性,所产生的改造力与影响力也是很小的。这样,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出现了人类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与不适应。一方面是人类利用自身的智慧创造出了高科技以加大了对自然界的改造力度,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类的生活质量有了飞速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自身改造的忽视,人类自身却出现了弱化现象,这集中表现在人类生活质量越高,人类自身的身体抵抗力越下降,人类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化的自然。具体表现为: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人类呼吸的空气出现了问题,污染太大;人类喝的水也出现了问题,污染也不小……;与此同时,人类自身体质下降,人类的大脑平衡在完全封闭的汽车里也出现了问题;人类对很小的感冒之类的病,现已不能自身抵抗……对于产生这一切的原因,人们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大家在一点上是达成共识的——这是人类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的结果。对于这种解释,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觉它是肤浅的,它的言外之意就是人类的上述问题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就不得改造自然,可事实上人类不可能不改造自然,因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必须从自然界中摄取自身所需求的东西。即使完全实现了现在人们所追求的生态主义,可人类为了生存,也不可能不改造自然,人只要改造自然界就不可能不对自然界造成一定的损害,也不可避免地会给人自身的生存带来问题。事实上,人们都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人类对自身——“肉体自然”的改造。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在逐步增强,而对“肉体自然”的改造却停止不前。这样人类自身内外的发展就出现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人体的严重失调,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使人类在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中失去优势,甚至被淘汰出局。因此,对人类自身的改造是势在必行,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人类基因工程的发展,是人类求得内外平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类在未来大自然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工具,也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在这种技术又使人类自觉地作用于自己的肉体自然,这是人类劳动的另一个领域。只有当人类真正把自己也当作劳动对象时,人类的劳动才具有了完全意义。不可否认,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论断的又一次证明和发展。版权所有

二、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是对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原则的丰富和发展

功利主义原是资产阶级的一种强调效果论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认为只有个人利益、个人幸福才具有现实性,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是抽象的,要促进人们的最大幸福,实际上就是增进个人的最大快乐。功利主义以追求最大幸福为其原则。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概括,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的过程中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功利主义是以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出发点的,有其局限性。

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现今,更多的是称之为社会主义功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功利主义原则在生命伦理方面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在生命活动领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原则强调要以广大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衡量善恶对错的最高标准,要求一切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实践中要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现今,人类基因的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又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功利主义的关注。因为在对待人类基因研究的目的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想利用这种技术来为人类治病,也有人想利用这种技术来为个人谋求私利。目前,有的学者担心本来是用于治病的人类基因技术,“会演变成一种时尚,就像本来为战场伤兵整容的科技,后来变成了美容外科手术”(注:奈斯比特等.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求[M].新华出版社:125.);也有的学者担心在赚钱和治病救人方面,谁应当占主导,可能在基因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发生争议,有人可能会为了钱而垄断基因技术为己用。事实上,人类基因研究是全人类的共同大事,基因技术的运用应主要是为了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怪现象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认识,要运用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原则来进行批判。在人类基因的研究及其技术应用中,各国政府及学者大都同意把基因研究成果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基因技术的运用上以“为世界人民造富”为最大功效。因此,不管公开承认还是不承认社会主义功利原则,但目前在人类基因技术的运用上人们还是把生命伦理领域的社会主义功利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来对待的。

三、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是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它强调人的价值,指出人不是神的产物而是自然的产物,满足人的自然欲望才是人性,极力要求给人以自由,这些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特别是宗教神学的猛烈抨击,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要求。后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又高举起了人道主义的大旗,高呼“自由、平等、博爱”,开始把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理性原则,由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主义也是讲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原则。作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内容和原则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要求人人必须为自己而劳动,要充分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健康和生命,要以帮助别人获得幸福为自己的幸福。现今,人类基因的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诚如我们在前面所论及的,这些问题都与人有着直接的关联,而要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人道主义是必不可少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范文第2篇

一、信息题的结构和特点

信息题通常以现代科技、日常生活、社会或生产实际中的某个事件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表格、图形和曲线等形式向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供有关问题的答案。因此,资料信息题主要是由事件、信息、问题三部分组成。

其特点是:(1)情景新颖,起点高,例在书外。信息题的命题多以生物学发展热点问题为中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关注自然,关注人类发展,关注生物生存状态和人类的居住环境等热点问题,也有的试题取材于重大的生物学成果或经典的生物学实验,往往都是以教材以外的实例为背景材料,起点高。

(2)信息量大,知识活,隐蔽性强。信息题多以文字叙述为主,有的则用数据、图表或曲线等形式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内容覆盖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各方面知识,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3)问题简要,落点低,理在书中。所问问题往往是利用现有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便能解答,实则紧扣书本,落点较低。

(4)能力要求高。这类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在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推理、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信息题的解题思路

在解答信息题的过程中,要形成如上图所示的解题思路。即在面对新情景、新问题时,要先从有效信息的提取入手,然后根据题意认定解题所需要的原理和方法,再进行事实材料的分析、判断,最后进行结论的评价与反思。其目的是要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迅速提取有效信息,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包括知识的迁移、转化等,并经过判断、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完成对问题的解答。

例题 (2000年高考广东卷)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联合实施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项计划的目标是绘制四张图,每张图均涉及人类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具体情况如下:两张图的染色体上都标明人类全部的大约10万个基因的位置(其中一张图用遗传单位表示基因间的距离,另一张图用核苷酸数目表示基因间的距离);一张图显示染色体上全部DNA约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还有一张是基因转录图。参与这项计划的有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的科学家,他们在2000年5月完成计划的90%,2003年将该计划全部完成。

参加这项计划的英国科学家不久前宣布,已在人类第22号染色体上定位679个基因,其中55%是新发现的。这些基因主要与人类的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和多种恶性肿瘤有关。此外还发现第22号染色体上约有160个基因与鼠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碱基顺序。

参加这项计划的中国科学家宣布,在完成基因组计划之后,将转向重点研究中国人的基因,特别是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同时还将应用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定碱基顺序的技术,测定出猪、牛等哺乳动物基因的全部碱基顺序。

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24条染色体的基因和碱基顺序。试指出是哪24条染色体?为什么不是测定23条染色体?

(2)在上述24条染色体中,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不超过全部DNA碱基对的10%。试问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多少个碱基对?

(3)你认为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哪些意义?

解析:该试题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这一事件为背景材料,阅读量很大,需要学生从大量的材料信息中甄别、选择有用的信息:①人类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数和DNA碱基对数。③一部分基因与人类的某些疾病有关。④有些基因与鼠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碱基顺序。⑤应用此技术测定有关动物的基因。⑥基因的碱基对数占全部DNA碱基对的10%。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解答所给的三个问题。

三、信息题的解题方法

1.阅读材料,认真审题,获取信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明确材料的中心内容,进行第一次审题,然后结合“问题组”对材料进行二次审题。二次审题实际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2.整合信息,发现规律,抓住关键。通过二次审题,将获取的所有信息,对照设问,去粗取精,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与信息之间的必然联系,找出规律,抓住关键,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口;居住流动性;避孕;计划生育服务;卫生服务需求;干预性研究

计划生育服务主要包括宣传教育(简称宣教)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和随访服务等。通过计划生育服务可使流动人口了解避孕节育、性与生殖健康和性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意识和主动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改善其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而促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流动人口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状况并不理想。陶建国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到现居住地后接受过计划生育宣教服务的比例仅为29.0%;接受宣教的方式为口头宣教、发放宣传材料和影视材料等。本研究通过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干预项目,探讨干预对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和计划生育服务需求的影响,以便今后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流动人口高度集中的重庆市酉阳县作为研究现场,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所选择的工作场所 (工厂、建筑工地和娱乐场所)

的流动人口。入选标准:①人户分离。②年龄18~49周岁。③在所选地区居住≥3个月。④自愿参加本课题。本研究基线共调查2 001例,其中对照组989例,干预组1012例;评估调查时随访到有效样本1791例(失访率10.49%),其中对照组881例,干预组910例。基线调查时研究对象年龄

(29.50±8.34)岁,2组均以25~30岁者占比例最大。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分别为(29.36±7.66)岁和(29.64±8.95)岁,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75,P=0.4508)。2组性别、婚姻状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组均以女性、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者为主(>50%);2组工作场所、学历和户口性质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工厂为基础进行流行病学干预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酉阳县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建筑工地和服务娱乐场所开展研究,将上述工作场所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常规计划生育服务外,还进行本项目的各项干预活动,包括:倡导、动员、管理、培训、宣传教育、咨询服务、技术服务、随访服务和转诊机制等各项干预活动;干预组每月发放1次材料,每月更换1次宣传墙报;每3个月组织到所选择的工作场所进行1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VCD集中播放;在每个单位设立咨询室,进行咨询技巧培训后的服务人员为流动人口开展咨询服务;开通咨询热线,建立咨询记录档案;每季度开展1次专家咨询活动;在工作场所集中提供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计划生育服务。

在干预活动开展前,首先对研究对象开展结构式问卷调查(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流动特征、避孕知识、使用的避孕方法、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情况和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等。具体包括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教服务需求、咨询服务需求、技术服务需求和随访服务需求。

干预组开展12个月干预活动后,2组均进行评估调查。评估调查内容与基线调查基本一致,干预组增加对干预活动的参与情况调查。

3统计学方法

问卷资料由专业人员进行统一审核并编码,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遍录入,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SAS9.1软件包行统计分析,对研究结果做描述和比较,2组间各指标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各因素对研究对象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的影响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为宣教服务需求和咨询服务需求,有需求赋值为1,无需求赋值为0;自变量中“性别”、“现居住地居住时间”为二分类变量;“婚姻状况”、“工作场所”、“流动方式”和“户籍地”为多分类变量,采用哑变量的形式进行比较(设立1个参照组);“学历”和“年平均月收入”采用等级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学历越高,其等级越高(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技校=3;大学及以上=4),年平均月收入越高,其等级越高(<500元=1;500元~=2;1 000元~=3;2 000元~=4;≥3 000元=5)。

结果:

(1)计划生育服务情况

1.2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比较基线调查时2组办理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评估调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评估调查时与基线调查时办理《婚育证明》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 4);干预组评估调查时办理《婚育证明》比例比基线调查时高。

2.2组接受宣教、咨询、技术和随访服务情况比较基线调查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接受宣教、咨询服务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技术服务和随访服务者比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高于对照组。评估时2组均全部接受宣教服务,接受宣教、技术和随访服务者比例及干预组接受咨询者比例均较基线调查时增加(P<0.01),只有对照组接受咨询服务者比例下降(P=0.001 3),评估时干预组接受咨询、技术和随访服务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0 1)。

(2)2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比较

基线调查时,2组对宣教、咨询服务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技术、随访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干预组对技术的需求低于对照组,对随访需求高于对照组。与基线调查时比,评估调查时2组接受宣教服务的需求均降低(对照组P=0.009 7;干预组P=0.0165),接受咨询服务的需求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对技术服务的需求增加(P<0.0001),干预组对随访服务需求降低(P=0.0002)。评估调查时,2组对宣教、咨询服务需求者比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技术服务的需求比例低于对照组(P<0.0001),对随访服务的需求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97)。

(3)计划生育宣教和咨询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干预活动对研究对象宣教服务的需求无影响。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场所、年平均月收入、在现居住地居住时间、流动方式和户籍地等因素均影响研究对象的宣教服务需求。与男性相比,女性具有较高的宣教服务需求;与未婚无性生活对象相比,已婚者有较高的宣教服务需求;与工厂的对象比较,娱乐场所的对象有较高的宣教服务需求;与来自华东地区的对象比较,西南地区的对象有较高宣教服务需求;年平均月收入越高,其宣教服务需求也越高。与在现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下者比,居住半年以上者有较低宣教服务需求;与举家流动对象比,1人流动或夫妻流动者宣教服务需求较低;学历越高,对宣教服务需求越低。干预活动对研究对象的咨询服务需求也无显著影响。学历、工作场所、年平均月收入、流动方式和户籍地等因素均影响研究对象的服务需求。与来自华东地区的对象相比,中南地区的对象有较高咨询服务需求;年平均月收入越高,其咨询服务需求也越高。与工厂的对象相比,建筑工地的对象有较低的咨询服务需求;与举家流动的对象比,个人流动者有较低咨询服务需求;学历越高,对咨询服务需求越低。

讨论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比例显著增加。评估调查发现,2组对象接受咨询、技术、随访服务的比例均有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以工厂为基础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可提高其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相关服务的比例,这对促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

在宣教内容上,避孕节育知识、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道感染等知识是向流动人群宣传教育的重点。仅少部分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得到过免费避孕药具和计划生育检查,获得过计划生育咨询服务和随访服务的比例则更低。而流动人口表现出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希望了解常用避孕方法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性病/AIDS知识、性道德有关问题、青春期健康和生殖道感染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流动人口认为由计划生育人员和医务人员提供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比较合适。本研究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由工作场所或其所在街道的计划生育服务人员为其提供计划生育宣教、咨询、随访和技术服务,大大提高了流动人口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可及性,提高其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比例。有研究显示,在外来未婚女性中“认为有必要进行生殖健康教育者”和“与他人交流过生殖健康知识”的对象其生殖健康知识得分较高,说明有宣教服务需求的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了解程度较好。因此,有必要在流动人口中开展相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黄江涛等对15~35岁女性非户籍人口进行的研究也显示,以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和技术服务为重点的干预活动提高了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干预前93.7%的人希望进一步学习避孕/生殖健康知识及得到有关技术服务,干预后上升至96.5%(P<0.05),提示生殖健康宣教与技术服务干预措施可使流动人口在避孕/生殖健康认知、态度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和改变,能提高15~35岁女性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但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干预措施对提高流动人口的宣教和咨询服务需求有显著性影响,基线和评估调查时均有60%~70%的研究对象表示有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宣教和咨询服务需求,这可能说明本研究对象生殖健康需求已得到满足,也可能说明本研究对象的生殖健康保健意识仍不够强,未认识到有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就研究对象的服务需求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还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场所、年平均月收入、在现居住地居住时间、流动方式和户籍地等因素均影响研究对象的服务需求。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在今后计划生育服务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特征对象开展个性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综合服务。本研究显示,以流动人口工作场所为基础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综合干预有助于开展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促进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促进群众接受性与生殖健康相关宣教、咨询和随访服务。因此,相关地区和计划生育机构可在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工作场所开展相应的宣教、咨询、随访和技术等服务,从而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能力,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江涛,王奇玲,余森泉.年轻流动人口妇女生殖健康

宣教干预效果分析[J].广东医学,2008,29(4):86-88

[2]崔念,李民享,田爱平,等.成都市未婚流动人群性和生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范文第4篇

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经过10年的实施,已取得巨大成果。该计划将显著改变医疗科学,同时也潜伏着新的危险。随着HGP的发展,人类社会在基因检查、药物基因组研究及基因治疗等三大应用领域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在将HGP成果应用于人类社会时,我们必须及时考虑和解决所涉及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等问题,从而使HGP成果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Why Map a Human

——Impact of Human Genome Project on Human Society & 1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HGP

Abstract: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en years.HGP is producing a information that will illuminate secret of life.The effort could revolutionize medical science.But new dangers are arriving,too.Confronted with the dilemmas posed by new technology related to gene tests,pharmacogenomics and gene therapy,human need to make efforts to study and resolve ethical,legal and social quandaries.HGP will demand more guidance when technical gains are applied into human society.

Key Words:HGP;gene test;pharmacogenomics;gene theraphy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自1990年正式启动,至今已走过了10个春秋。这项跨世纪工程刚刚走过了它的第一个里程碑:第22号人类染色体被全部破译!1999年12月2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发表了该染色体的完整基因序列[1]。这是迄今为止被完全破译的第一条人类染色体。虽然其基因图谱中含有一些小的空白点,但它仍然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这项成果的取得足以使科学家们保持兴奋的目光看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将在今年初步确定,这个完整的基因图谱将含有关于人体每个基因及这些基因的蛋白产物的全部信息。届时,《Nature》杂志若要发表完整基因图谱,大约需要59万页的篇幅。今天,HGP已提供了数万个基因供研究。任何对目前基因数据进行认真思考的人,都会感到束手无策;即便是遗传学家,面对包容在DNA中浩如烟海的遗传信息甚至也会觉得无所适从。

基于同样的原因,即使是在HGP取得巨大成果的今天,仍然不妨碍我们发出基因作图为哪般的疑问和感慨。的确,究竟为什么要对人类作图?将大量的资源用于得到一本浩瀚的90%以上为意义不明确的非编码序列的“天书”是否值得?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科学家说基因图谱将能告诉每个人,你从哪里来?你为什么是你?而与人们的利害直接相关的是,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这种寻找对于我们的生活意义何在?

很显然,就DNA序列信息本身讲,它几乎不能给我们提供特定基因功能的确定信息,更不能回答上述问题。早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倡导者把该计划描绘为医学万能药。这种夸张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及获得项目资助是重要的[2]。但是现在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基因包含的巨大信息确实有改革医学的潜力,但获得基因信息的同时也就打开了包含各种伦理问题在内的潘多拉魔盒,这意味着遗传信息的实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需要培养新一代的科学家,用完全不同的角度去充分开发已得到的信息资源,从而阐释生命的奥秘。

1 人类基因检查的困惑

当越来越多的人类遗传基因被阐明了的时候,想要知道它对人意味着什么的压力也增加了。直接的问题是,这个婴儿患有遗传性疾病吗?那位少年带有致病基因吗?一个成年人带有与糖尿病或者其它疾病有关的DNA吗?10年前,HGP的始动因素就是要解决包括肿瘤在内的人类疾病的分子遗传学问题。6 000多种单基因遗传病和多种大面积危害人群健康的多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和相关基因,代表了所有人类基因中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至关重要的那一部分。因此,疾病基因的克隆在HGP各种竞争中居于核心的位置,也是HGP启动10年来在社会上显示度最大的成就[3]。而人们更关心的是医生该怎样才能从他的DNA中检查出其罹患癌症、心脏病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以便消除它们的致命影响?

基因检查正尝试对更多的这样的问题提供答案。毫无疑问,基因检查将是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医疗诊断中获得最为迅速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事实上,目前全世界每年都有数十万胎儿接受像羊水检查和绒毛膜抽样检查这样一类的技术检查。人工流产已经作为一种事实的方法来避免出生有可能带有遗传疾病的婴儿。同时这类检查并非只适用于未出生的胎儿,因为其中有许多方法也可以用来比较正确地检查儿童和成人疾病。显然,在今后数年里,随着人类23对染色体的完全解密,基因检查的次数将成倍地增长。

同样正确的是,科学家对人类染色体了解得越多,他们越加意识到疾病的遗传学比预期的要复杂得多,即使是那些所谓一目了然的疾病(单基因病)其易变性也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人类所有疾病中只有少数是由于单基因的缺损引起的。大多数比较复杂的疾病涉及许多只对人的易感性起推动作用的基因。这些疾病是由非单一基因的功能缺陷引起的。在任何相关基因上的DNA变异都可能导致一种疾病的表现型。一些基因的变异甚至只是对另一个基因的致病等位基因的补偿。更为重要的是:疾病的发生常常是基因的多种功能和这些功能的相互作用造成的;而人类生活的极其多样的环境,如我们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我们接触的化学物质以及我们得到的医疗照顾等也同样影响基因的表达。

因此,在医学遗传学家尝试运用基因检查来预测病人的健康状况的努力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预测是极为准确的;但另一些情况下,测出的DNA变异与疾病的可能性之间并无密切联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基因检查所取得的信息?我们既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评估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通过积极的饮食或行为改变来减少对某些普遍而复杂的疾病(如癌症、高血压)有遗传倾向的人们的患病危险。另一方面,这些信息也将可能导致人们的医疗保险增加,就业困难、爱情婚姻家庭发生问题等。作为遗传学研究的结果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典型事例,目前在一些国家,如英国、美国已通过立法规定,个人的DNA检查数据不能作为保险和就业的依据[2]。

虽然基因检查的迅速发展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容易解决的伦理上、法律上、社会学上以及科学上的许多难题,但就像其它数百万健康的儿童和成人所证明的,基因检查能够无法估量地改善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生命质量。对基因检查将能带来的好处无动于衷是一种不道德的怯懦的行为,但是为了明智地使用这种技术,需要制定深谋远虑的社会和法律的政策。对遗传变异的关注及其它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应用,我们必须提前预测、考虑和解决此类伦理学、法律和社会问题。

2 药物基因组学的承诺

DNA信息除了给疾病诊断带来的改善外,另一个很可能从HGP中较早获益的是改进在现有疾病治疗方法中进行药物选择的方法。尽管都知道个体对药物的代谢存在差异,现代医学实践采取的仍是以某一标准体重作为给药剂量的依据。而且许多疾病不仅是通过治疗进行诊断,更为不幸的是,往往在找到正确的药物之前,你可能已经花了4~6个星期去试验了其他4种不同的药,忍受了难耐的治疗过程和药物副作用。

不久的将来,理想的场景是当你在医院看病时,在医生给你开出处方前要做一件事,即从你头上拔下一根头发,做个DNA检测来看看什么药对你最恰当,从而不久你就能用上适合其本人基因组成的药品。这就是HGP的分支之一——药物基因组学的承诺[4]。这门新兴的科学,旨在从基因水平准确地阐述某些药物为什么有些人可获得理想效果,而另一些人则否。

人体疾病都是起因于细胞内正常代谢途径发生改变,代谢途径是有基因决定的。因此,不论是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疾病无不与基因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药物设计应该建立在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之上。科学家希望运用基因组信息来指导设计针对个人的药物预防计划并研制切合特殊患者基因构造的药品,从而避免毒害副作用产生。此外,DNA信息将帮助科学家们改变传统的从动物到临床的药物试验模式,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药物试验的花费。由于临床用药的疗效与个体的遗传因素相关,对于在特定人群中具有卓越疗效的药物,涉及药物反应的用以鉴定基因差别的DNA序列分析,将有助于确定药物对小部分人群是否好。在这种情况下,药物使用前先进行DNA诊断将是可行的。诱人的一点是,由于改进的临床实验,将使更多、更有效、更便宜的药物出现[2]。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Francis S.Colin预言道:药物基因组学将是下一代医学革命的一部分;用药个体化是其中的一项目标;很快,医生们将常规给病人做基因检测,以确保开给病人的药品实际上对该病人是最恰当的[5]。相对于基因治疗,药物基因组学的承诺可能更为实际或将实现的更早一些。

3 基因治疗的前景

HGP之所以展开,是因为它似乎能够带来最大的希望,使人类最终不仅能治愈长期已知的遗传性疾病,而且能够治愈与基因有着更为神秘联系的其他疾病(包括癌症)。或许以后人类再不必担忧罹患癌症、AIDS和心脏病之类的致命疾病,因为它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扎上几针就可以预防和终身受益了。基因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这些带有科学与科幻色彩的奇迹,从而被喻为医学史上的第四次革命。近年来,基因疗法涉足范围已超出遗传性失常疾病并进入后天获得性疾病中。实际上如今80%的临床测试都集中在癌症和AIDS上,致使基因疗法应用潜力远远超过相对较少的遗传性疾病[6]。随着HGP继续查明更多基因及其功能,基因疗法涉足疾病的种类将不断增加。

当前的问题是:人类将面临体细胞基因治疗和胚系细胞基因治疗的选择[2]。体细胞基因治疗将基因像药物一样的使用,其目的是将基因定向导入致病细胞以便替代或代偿这种致病缺陷。初步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法是有前途的。这种基因治疗效用的发挥、副作用以及花费的多少,是决定是否使用基因或基因产物的主要因素,这不牵涉道德和法律问题。现代医学遗传学的倾向是人们已不满足只在体细胞上对致病基因的修修补补,科学家认为在生殖细胞水平采用胚系遗传工程(germ-line enginerring)进行基因治疗,将诞生完美无缺的人类[7]。与体细胞基因治疗情况完全不同,胚系细胞基因治疗的目的是以遗传的形式改变个体的全身的每个细胞。这种对生殖细胞的遗传修饰将会改变受术者及其子孙后代的DNA。在技术上,我们已经能够拥有转基因动物,至于转基因植物或食品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胚系遗传工程产生的转基因人,在不久的将来或许比所谓的克隆人更易实现,也是更具意义的实践。因此许多科学家对应用于人类的胚系细胞基因治疗跃跃欲试。然而在转基因小鼠中,我们能够随意增加或者破坏几乎任何一个基因,而且可以不考虑使用限制。相反,尝试在人类应用则应该慎重。鉴于生殖细胞疗法会永远改变人的基因库,它是否应该受到鼓励或宽恕必须取决于生命的质量和道德因素[2]。

讨论基因疗法的前景和问题,如果不涉及伦理上的影响,那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当我们开始改变生殖细胞时,这个状况将会变得更危险。遗传成分方面的错误可能给后代带来许多问题。不久,人类或许将面临更困难的决定,我们已经具有了改变我们人类基因结构的能力,我们将能设计我们的子孙后代。另一方面,遗传学知识告诉我们,遗传变异对物种是一种有意义的资源。在物种水平上的进化发生是保证适者生存。随着我们对基因调节人体功能的机制的了解更加深刻而广泛,我们人类该根据怎样的标准去选择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性状,而对于诸如身材矮小、白化病、耳聋、活动过度和好攻击等所谓不利的性状是一律剔除(Knock-out)呢,还是容许这种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存在?然而,谁会拒绝提高智力的遗传工程的诱惑呢?人类已成为地球上的主宰物种。我们已经控制了我们未来发展的大多数方面,现在我们正渴望通过遗传控制去掌握自己的进化,或许,自然界的下一步进化是在一个物种最终获得了这种能力的时候。美国加州大学生物物理学和社会学家斯托克对此评价道:“进化正被技术所替代,人类正变向有意识的设计对象。”[8]福兮?祸兮?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的社会已跨入盲目发展核能的时代,但我们不能盲目地跨入遗传工程的时代。正如我们在基因疗法方面所得到好处那样,我们必须记住基因疗法带来的危险并保持警惕。这种把医疗技术的焦点缩到分子水平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不断地给医学革命注入动力,也正是这种理论和方法使我们不得不面临最为严峻的伦理学难题。我们必须确定,我们要在何种程度上设计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是否有权利未经过后代的允许(实际上也不可能得到这种允许)就改变他们的基因?在设法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人类的可塑性与可完善性等问题。

4 展望:迎接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DNA双螺旋理论第一次让人类意识到,千姿百态的生命原来是由这么两条歪歪扭扭的东西所决定的。生命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将这两条螺旋搞清楚,就可以掌握人类自身的一切。很幸运的是大多数科学家对此已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HGP的完成离解开生命的奥秘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这条道路的名称是后基因组时代。不论这条道路有多漫长,一件事已经达成共识,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即将完成,真正有意义的探索将不来自序列而是来自对基因怎样被调控的解答。

无论如何,要HGP对诸如胚系基因治疗等伦理道德困境负责是不公平的。这些问题在计划实施前就已初现端倪,甚至从遗传学应用于人类时就意味着潘多拉魔盒的降临。HGP不是引起了新的问题,只是扩大了它的范围。HGP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它使生命科学面目一新。其成果已反映在医疗临床和制药产业上。对人的生命观、人生观也会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如何克服其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为人类造福是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的任务。而HGP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影响/意义或许要很多年后才清晰可见。

参考文献:

[1] DUNHAM I,SHIMIZU N,ROE B A,et al.The DNA sequence of human chromosome 22[J].Nature,1999,402:6 761,489-495.

[2] CHARLES R CANTOR.How will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improve our quality of life [J].Nature Biotechnology,1998,16:212-213.

[3] 陈 竺,李 伟,俞 曼,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机遇和挑战.Ⅰ.从结构基因组学到功能基因组学[J].生命的化学,1998,18(5):5-17.

[4] PERSIDIS A.Pharmacogenomics and diagnostics[J].Nature Bio-

technology,1998,16:791.

[5] ADAM G I R,SANDERS R,JONSSON J.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ogenomic models to predict drug response[M].Pharmainformatics Supplement,1999.30-33.

[6] 张腾飞,钱关祥,陈诗书.人类基因治疗研究的现状[J].生命的化学,1999,19(1):11-1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物流服务中心;物流成本;物流资源

引言

对于企业如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把作业成本法融入到物流成本核算中去。但经过不断实践,发现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成本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不是所有的成本费用都可用作业成本法处理,由于物流成本性态复杂,可能无法从一个流程中抽取简单几个活动概括。由于成本动因太多,核算人员往往可以从一个流程中找出二三十个成本因素,导致作业中心过于分散,成本核算过于复杂。同时,在作业成本法中,对于成本分配有些武断。(2)该方法必须具备详细的基础资料,带来较高的管理成本费用。(3)该方法没能考虑时间成本,同样的物流流程其作业量可能相当,但花费时间不同,造成库存持有成本、订单响应成本、缺货成本等不同。(4)该方法未能揭示构成物流成本的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不利于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有效控制。(5)容易产生消除非增值作业的错误理念及造成成本效益方面的障碍。Www.133229.COM

针对这些不足,董雅丽,李长坤(2008)提出了基于时间与作业成本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与方法;王玖河,孟祥伟(2008)提出基于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研究;周敏(2005)提出基于物流作业流程的企业物流成本计量模型;马天山,穆毅(2005)提出活动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陈茂强(2007)分析了基于战略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s-s-a);喻文华(2008)提出基于物流职能的成本核算,等等。这些方法在某些方面弥补了作业成本法的不足,但也未能提出一个完整的物流成本计量模型框架和核算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物流服务中心的物流成本划分方法,以便于物流成本计量和核算。

一、物流服务中心概念

物流服务中心(logistics services center,lsc)的概念是由企业工作中心的概念演变而来,可以将其理解为物流服务单元的统称,它可以被灵活地定义为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服务单元,如仓储、运输、装卸等,或者是一个部门或者是一个物流中心等。对于物流服务成本计算来说,物流服务中心是计算直接知识成本与间接知识成本的基础。物流服务中心定义了和物流服务成本相关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以及具体的公式和参数等。

参考李从东教授的相关研究,同时结合物流服务的特点,可以将物流服务中心定义为:

设集合h表示某整个物流企业或部门,若集合mi(i = 1, 2, ..., n)是h的一个非空子集,其中mi是物流企业的第i个职能部门或功能等,且满足:

mi∩mj=?覫 or mi or mj(i, j = 1, 2, ..., n, 且i≠j)(式中:?覫代表空集),

m1∪m2∪…∪mn= h,

则称mi为一个物流服务中心。

在实际计量过程中,实际划分的物流服务中心需满足下列条件:

ni∩nj=?覫 (i, j = 1, 2, ..., n, 且i≠j)(式中:?覫 代表空集),

n1∪n2∪…∪nn= h.

从成本空间来看,一般来说,物流服务中心的划分应符合三个条件:

1.能够知道各物流服务中心将要发生什么性质的消耗;

2.能够独立计量各物流服务中心的耗费;

3.能够控制并调节各物流服务中心的耗费。

按此标准划分得到的最小单元即为物流服务中心单元(logistics services center cell,lscc)。它是物流企业服务模型最基本的原子结构单元,集成了部分物流服务资源和组织结构,可以执行在其能力属性集范围内的一些作业实例,并在执行作业实例的过程中产生资源消耗。由定义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或者几个基本物流服务中心的组合仍为一个物流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单元、物流服务组织及作业的关系如图1所示。

可见,物流服务中心,不仅包含传统物流服务单元/点的意义,还有以下特征:

1.物流服务中心涉及物流机构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既包括仓管、运输、装卸、信息处理室等直接成本部门,也包括行政部门、后勤科室等间接成本科室。整个企业可视为由一系列的物流服务中心组合而成。

2.物流服务中心具有层次性,一个物流服务中心可由几个子物流服务中心组成。一个物流服务部门可以是一个物流服务中心单元,也可以分成几个物流服务中心单元。

3.物流服务中心作为执行物流职能的基本对象,不仅是管理活动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中心,而且也是成本中心、信息中心。

4.通过物流服务中心,使得整个物流机构的物流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可以从整体上对整个系统成本进行优化、协调、控制。

物流服务中心是各种能力单元的统称,也是发生各种成本的实体组织。因此,它主要是计划与控制范畴而不是固定资产或设备管理范畴的概念。物流服务中心也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权变组织,具有区别于仓库、运输等一般组织形式的柔性特征:

首先,物流服务中心划分具有不确定性。在物流机构内部,其划分不仅取决于物流机构的划分、管理需要等因素,不同物流机构及同一物流机构不同时期的划分也各不相同,而且必须随需求以及物流服务提供方式的改变而调整。物流服务中心划分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意味着一种弹性,它可以根据物流机构的经营战略来确立、取消或调整。

其次,物流服务中心的资源配置具有可调整性。物流服务中心的确立过程实际上是内部资源的配置过程,物流服务中心具有弹性的意义取决于与物流服务中心相关的资源配置是否具有弹性。如果与其相关的资源配置和消耗不可调整,则其弹性就没有意义。

二、物流服务中心类型及划分

物流服务中心是物流机构运营的活动主体,它对应于物流机构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层次。根据物流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可将物流服务中心划分为企业级与科室级两类物流服务中心。另外根据其服务特点又可将物流服务中心划分为直接服务型物流服务中心(direct service-lsc,d-lsc)和间接服务型物流服务中心(indirect service-lsc,i-lsc),如图1所示。

d-lsc是指直接与货主接触,为货主直接提供物流服务的单元。它们是物流机构的主体,同时也是物流服务知识生产、转移以及应用的主要发生地,d-lsc内的医务人员的技术及服务水平、设备先进程度等将直接影响到物流机构整体的物流服务水平。

i-lsc是指那些不为货主提供直接服务,只能通过d-lsc间接为货主服务的物流服务单元。它们控制本物流服务中心的费用支出,同时其行为对d-lsc的成本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比如,后勤部门是一个间接服务型物流服务中心,它除了控制本部门的费用支出外,其服务效率也会影响到直接成本支出。

设置d-lsc要充分考虑到设置的原则,能使物流服务中心发挥作用。一般来说,物流服务中心可按服务职能或者物流机构的组织机构来划分,它可以是一台搬运设备、一组功能和费率相同的物流设备、一个仓库或者几个仓库组成的联合仓库管理办公室等。

在基本物流服务中心构建时,其大小既与管理的幅度有关,也与物流服务的类型、过程及特点有关,可以靠经验来设置,但划分时一定要谨慎:一方面要避免基本物流服务中心过小、数量过多,以避免过多的不必要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要避免基本物流服务中心的活动太多,导致其工作量太大。此外还要考虑到成本计量的方便性与准确性,在保证成本计量准确性的前提下,基本物流服务中心可适当放大。

物流服务过程中每种活动都要在物流服务中心进行。在每个物流服务中心都要发生资源消耗,产生成本。物流服务中心这一概念的提出,使物流机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从系统的高度,将物流机构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服务流作为整体进行研究。

三、物流服务中心的资源分类及成本划分

如果说企业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投入,那么物流服务资源就是物流机构运营过程的各种投入,因此从广义上讲,物流服务资源作为一个概念其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物流机构所有物的实体,如材料、物流设施设备、房屋建筑、人员、资金、动力等,以及物流技术、管理体系、声誉、专营权等无形资源。由前面的物流服务成本的组成可知,这些资源的消耗又是物流服务成本的微观组成部分。

在这里,本文将物流服务生产、转移与应用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统称为物流服务资源,因此前面所讨论的物流服务中心的资源分类实质上是指从消耗的角度对物流服务资源进行分类。

根据物流机构资源消耗的实际情况,笔者将每一个物流服务中心的物流服务资源划分为人力资源消耗类、物质资源消耗类、管理资源消耗类、无形资源损耗类以及服务质量消耗类,它们经消耗后分别形成物流服务成本中的人力资源成本、物质资源消耗、无形资源损耗、服务质量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几种资源的具体描述如下:

1.人力资源消耗类(或称人工资源消耗类),特指d-lsc内直接为物流服务的人员以及i-lsc内直接为其他lsc提供服务的人员。如物流仓储员,装卸员、接单员、司机、订单录入员等。

2.物质资源消耗类(或称物质资源类),是指d-lsc内为物流服务直接消耗的流动物质资料以及i-lsc内直接为其他lsc服务所消耗的流动物质资料,以及各广义物流服务中心的固定物质资源。流动物质资料的特点是“当期投入当期消耗”,主要包括物流服务生产、转移、应用所需运输装卸工具、包装材料、流通加工设备等成本,水电费、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费、保险费等。固定物质资源消耗的特点是“一期投入多期消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物流设备大修费,房屋设备预付租金,其他预付费用等。

3.无形资源损耗类(或称无形资源类),专指物流机构的无形资源。由于无形资源损耗难以在各个功能(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服务中心上衡量和控制,因此我们将无形资源限定为企业级物流服务中心所特有的物流服务资源。它反映的是整个物流机构的经营情况,从财务上说,可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4.服务质量资源消耗类,是指提高服务质量过程消耗的资源,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是物流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服务对象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服务审核、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如果服务对象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货损、货差或重复服务,物流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它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弃、回收、库存、流通加工、分拣等行动,以及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等而产生的支出。

5.管理资源消耗类(或称管理资源/期间资源类),是指其他四种资源以外的所有资源。如管理人员、办公资源、经营资源等。

将资源风险损失列入一种资源,这是由物流服务成本以及资源风险损失的性质决定的。物流服务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劳动者的流动性大及经验有限性,在物流服务生产与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叉车运行过程中不幸撞倒货物或其他员工等。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已投入资源以及未投入资源造成损失,因此资源风险损失类资源实际上是因风险的发生而损失掉的除无形资源外的其他三种资源的总和。其资源的实际投入大小一般来说只能事后计量,但因为风险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概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也是可控的,因此也可对其进行事前事中控制。

依据上述资源的分类,每一个物流服务中心发生的物流服务成本,都可以划分如图2。

物流服务中心上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的优越性在于:

1.在物流服务中心上的资源分类的构造过程中,首先将物流机构的活动划分到适当的广义物流服务中心,然后按消耗形态进行分类,从而有利于物流服务成本计量的建模及计算机实现。

2.物流服务中心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使整个物流机构的物流服务成本变得结构化,便于从新的视角对整个物流机构的物流服务服务成本进行计算和控制。关于物流服务成本计量模型的研究就是建立在物流服务中心的概念以及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方法的基础之上。

3.物流服务中心基于消耗的资源分类有利于i-lsc上资源的分配,同时它还有利于资源动因的查找。

【参考文献】

[1] 王志敏. 作业成本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会计之友,2006(5).

[2] 李从东等.基于广义工作中心的作业成本法及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2).

[3] 孙涛.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应用框架[j].科技信息,2008(3).

[4] 易士楚,.浅议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商场现代化,2007(12).

[5] 冯叶.浅议物流成本控制理论[j].商场现代化,2008(3).

[6] 韩义民. 试论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和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7(12).

[7] 申风平.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现代化,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