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语故事读后感

成语故事读后感

成语故事读后感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第1篇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1

  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而且每个成语还带有一个个小故事,不愧为精华。今天我学习了两个成语故事,分别是“铁杵磨针”和“凿壁偷光”。

  “铁杵磨针”主要写了李白小的时候不爱学习,有一天,他看见河边有个老太太在磨一根铁棍,便过去问她:“老奶奶,你在干什么呢?”那位老太太说:“我准备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又问:“这跟铁棒这么大,而针又这么小,能摸成吗?”老太太告诉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后大为感动,牢记在心,最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这个成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是啊,“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简单的道理几乎任何人都知道,可是真正用到里面道理的人又有几个呢?只要人人都有决心,肯下功夫,那么世界就不会有什么做不成的事,世界也就会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凿壁偷光”主要写了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就这样,经过匡衡的刻苦学习,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凿壁偷光”意思是: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看完这个故事,我感觉我们的学习条件比匡衡好得多。家里整天开着电灯,还有许多书和电脑,可是为什么没有获得像匡衡的成就呢?我想:还是和我们没有像匡衡那样刻苦学习的情况分不开的。今后我下定决心,以匡衡为目标,努力刻苦的学习,争取早日取得成功。

  成语故事教会我为人处世,教会我哲学道理,教会我太多太多。我不会忘记这位良师益友,我会继续学下去?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2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成语故事》书,书中的每一个成语都讲了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讲了一个道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成语故事是:半途而废。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有个叫乐羊子的人去寻师求学。一年后,因为想家,他就回来了。妻子见状,就把织机上的绢帛剪断了,然后对丈夫说:“读书如果半途而废,跟剪断织丝一样。”乐羊子听了深受感动,又重新回去读书,一去就是七年,终于学有所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来看这本《成语故事》书,你们一定能从书中学到很多成语喻意和人生的哲理。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3

  《成语故事》集合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成语,这里每一个故事篇幅不长,却蕴涵了一个个大道理,大的智慧。今天我扑在书上,吸取着书中的营养。

  在这么多个故事,我尤其喜欢《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他讲叙了战国时班,蔺相如因完璧归赵立了大功,得到赵慧文王的器重,拜他为上卿,官位排到老将廉颇大将之上。脾气暴躁的廉颇,因此非常不满,觉得自己战功卓著,不因该排在一个文弱书生之后。蔺相如出于对赵国着想,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随人甚为不解。蔺相如解释说:“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我和赵将军,一旦我们俩内斗,秦国就会趁虚而入,侵略赵国。”手下听了,非常感动。这件事传到廉颇的耳朵里,他非常惭愧,便负荆请罪,从此他俩成了生死之交。

  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蔺相如的博大胸襟与廉颇的知错就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除此之外,我从《亡羊补牢》的故事中明白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而是要一鼓作气,一气呵成。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在书中有取不尽的知识,有取之不尽的做人的大道理。在书的熏陶下,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尽情的享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精神上的财富。所以我特别爱看书。我看的书有很多,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最吸引我的是《中华成语故事》。

  这本书的成语故事太多了,我最喜欢《囊萤映雪》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小孩,他家里很穷,买不起油,没法看书,他就用一个小袋子装萤火虫来看书;还有一个小孩家里也是这样的情况,冬天他就到雪地上用雪光看书。他们学习多么辛苦啊!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第2篇

黑龙江绥化靖宇小学二年六班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精神上的财富。所以我特别爱看书。我看的书有很多,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最吸引我的是《中华成语故事》。

这本书的成语故事太多了,我最喜欢<<囊萤映雪>>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小孩,他家里很穷,买不起油,没法看书,他就用一个小袋子装萤火虫来看书;还有一个小孩家里也是这样的情况,冬天他就到雪地上用雪光看书。他们学习多么辛苦啊!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东汉时候有个叫司马徽的人,有一天他和他的妻子在街上买手镯,他的妻子问他:“这个手镯好看吗?”司马徽摇了摇头,突然他发现他的妻子脸色不对,赶紧补充说:“好看!好看!”他的妻子听完立刻眉开眼笑。“哎!世界上有些人就是喜欢听好话,”所以司马徽想干脆他以后就投其所好吧,别人问他什么他就说“好”,这么想着,他和他的妻子正好碰见了他们的一位朋友,朋友说:“大哥,最近过的好吗?”“好!”“我最近搬到这住了,”“好啊!”“只是我的儿子病死了!”“真是好!实在是太好了!”……

不用我说,你们也一定知道,司马徽把他们的这位朋友给气跑了,过后司马辉的妻子气愤地对他说:“你怎么这样说话?人家儿子死了你还‘好啊’?”“老婆你批评得好!实在是好!真是好极了!”,这回真的把他的妻子气得无语了……

哈哈,要是我们班上也出现一个这样的“好好同学”,那我们不被他笑死才怪!假如老师上课问这个同学一个问题,可是问了半天,这个同学还是没有任何反应,老师批评他说:“你肯定上课没认真听讲,给我站起来!”这个同学回答老师说:“老师您批评得太好了,简直是至理名言啊!”你们猜老师会不会被他给气个半死呢??这到底是让老师消气还是给老师火上浇油啊?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第4篇

口语交际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等的言语行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不单只是说话的技能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智力等方面的因素。口语表达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具备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对低段小学生来说,基本的口语表达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因此,在“听说起步・阅读识字――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小学低段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意义

“语文教学应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小学生写话的基本要求,老师们也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堂上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提出“把话说完整”“把说的话写下来”等要求,而学生的实际写话水平是怎样的呢?我们曾对八所学校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过写话能力测试,发现大多数学生要么话不多,写了扇句就无话可写了;要么语言不够规范,不会使用书面语言。

口语交际因其是人类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基本功能,也是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所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解决小学生“话说不完整”“书面语言不规范”的途径之一。可见,在小学低段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具有积极的意义。

1.有益于形成良好的语感

讲故事、读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通过讲和读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字音,使学生掌握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语气的舒缓等说话技巧。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用真情拨动儿童的心弦。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记住老师的语气、语调的变化,讲故事时就会有意去模仿。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获得感知。教师讲完故事之后再让学生读故事,让学生体验“规范语言”的价值,进而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长期训练,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语感,水到渠成地用准确的语言表情达意。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学生通过教材和补充读物接触到的规范语言,其中包含着大量日常语言中没有的新词汇和句子,学生运用这些新词语和句子说话,能有效促进这些新的语言材料的内化,使口头语言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得到充分的

发展。

3.拓展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发展必定会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讲故事、读故事可以让学生学习规范的语言,使他们说话有条理、有层次,以此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同时规范的语言和准确的用词又能促进学生准确无误去表达,显示出思维的周密性。讲故事和读故事的过程也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他们边听、边记忆,同时加上肢体语言,通过表演再现课文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上我们还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语言范式说话、写话,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创编,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成绩优秀却不善言辞,说一句话也会磕磕绊绊,有的学生则一开口就滔滔不绝,说话不着边际,这些都不是良好的说话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学着说规范的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5.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口语表达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很有帮助。在讲故事、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表达,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肯定,这样,他们的自信心自然会与日俱增。

二、“双重点”教学模式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进入小学,儿童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展口头语言,促进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并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说:“一个人的文采、词语水平取决于词汇的积累。对小学生来说,句子、词汇的积累非常重要。”对于识字不多的低段学生,口头言语将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基本形式。他们经历反复的言语实践活动,积累大量的新词汇和句子,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增强。根据低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教学中重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方式。朗读质量的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不重复;流利,即不读断句,快慢适中、语音连续,并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凭借语调、节奏等把言语方面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对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这就需要进行语言技巧的处理和语音的多种变化,通过形象化的口语表达再现书面语言隐藏的内在情感。这个过程对纠正学生口吃、嗫嚅和乱加口头语等不良的口语习惯,规范口语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组织传话游戏

传递话语,即把一方的话传给另一方。规则是发起人选择句子,然后将学生分成相同人数的几个小组。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用耳语把指定的一句话悄悄地告诉下一位参与者,逐个传话。说话声音不能太大,不能让后面的同学听见,且只能说一遍。等传话结束时,第一人和最后一人再各自把所传、所听的那句话讲出来,结果正确的获胜。

传话游戏形式灵活,趣味十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听得清楚才能传得准确,表达流利才能传得迅速,能很好地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3.练习讲故事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低段小朋友。他们在课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但只要听故事就会很专心。低段教材中的选文大都以故事类为主,这些故事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不同的句型结构、丰富的词汇。如果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积累下来,其词汇量、语言量也会大得惊人。“听说起步・阅读识字――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就是依据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低段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采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编故事”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

三、 口语训练的素材来源与使用策略

1.教材中的故事

低段语文教材中故事类的文本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故事有儿童喜欢的童话,如《北风和小鱼》《蚂蚁和蝈蝈》;有蕴含道理的寓言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还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很适合运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的方法教学。一般用30分钟学生就可以将故事基本讲下来,这个过程中识字任务也可基本完成。余下10分钟时间再集中进行2~3个字的书写指导。但是要达到“能按原文讲下来,语调和表情生动,能自创动作提高讲故事的生动性”这一目标,一节课是不够的,所以在第二节n,再采取一系列新的策略让学生记住故事内容,如表演讲、小伙伴合作讲、配乐讲、给大胆讲故事的学生录音等,以激发他们讲好故事的积极性。

在听故事、讲故事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创编故事。创编故事的形式很多。低段教材提供的文本具有童趣,有的文本中留有值得学生去品味的情节没有写出来,有的教材结尾让人回味,有的文本中的一个句子或段落学生易于模仿。利用教材中的这些留白,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补充故事和仿编故事,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补白或照样子编故事。故事编好,再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展示。因为是自己的创作,学生讲故事的热情特别高。

2.补充教材中的故事

教材中提供的故事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量,所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们从其他版本的教材和一些规范的课外读物中挑选了一些文章,汇编成适合1~2年级学生阅读的补充教材(共四册)。选文内容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也增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我们在选编时注意了题材内容的丰富性,所选的内容主要以故事为主,如,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知识性故事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3.绘本故事

绘本故事分两种,一种是有文字的,一种是纯图画的。优秀的绘本素材有很多,教师可以精挑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的绘本做成PPT,教师不要先读文字,要让学生先看图画。预留空间,让学生的想象驰骋,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然后再诵读。在诵读文字的时候,我们应忠于原味,既不偷工减料,也不加油添醋。学生一边听,一边记,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再根据情节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故事,学生听完故事之后对照图画再讲故事。这样,学生才可以体会到绘本的文学及秩序之美,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看图讲故事是日常口语教学最常用的策略与手段。比如,请学生用1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如下这幅图《一年以后》。1分钟后,根据这幅图画讲一个故事,讲得越仔细越生动越好。教师在巡视学生分组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大声地提示学生(让其他组的学生也能听到老师的指导)。比如,结合题目把图上的信息讲出来,尽量把故事讲完整;用讲故事的语气讲述;要编合理、生动的人物对话;用词准确、丰富;能流畅地表达图画的意思;能使

用表示时间的词把故事内容说清楚。

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是否有效?通过学生讲故事的情况能够直观地体现出来。为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我们设计了如下观测量表:

经过这样的观察评测,一堂完整的口语训练课达标的

程度就可以让执教教师了然

于心。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创作纯图画的绘本。如贴画编故事训练:第一步,让学生搜集、阅读、剪贴自己喜欢的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的过程是孩子们对图画进行阅读、欣赏的过程,剪贴的过程则是锻炼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通过选择、剪贴,孩子们与图画中的动物、人物产生感情,能激起表达的愿望。第二步,观察欣赏自己的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将个体图片组合成一幅新图画。这就需要学生迅速找到图片之间的结合点,因而,图片组合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创作的过程。通过思考,孩子们把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图片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第三步,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贴画编故事、讲故事。孩子们边说边移动图片,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给动物、人物以语言和感情。在这种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

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第5篇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丰富学生的读书思想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创建一个处处散发着书香气息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在班内建立了“图书角”,自制书架,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本书,全班共同读书,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墙壁上设置“读书园地”,教室书香萦绕,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读书氛围之中,组织了读故事、写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我还与学生共同确定了“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读书口号,并以此为主题召开了主题班会。号召学生每人每月至少选读一本好书,主要利用每天早晨的晨读、中午到校后的午读以及平时的课外时间进行阅读。每天早晨和中午我都与学生一起读书,并且每周上一节“阅读课”。家庭读书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古人云: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不仅要求和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自己更要成为孩子读书的引路人,与孩子共同读书。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创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二、大造读书声势,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成就感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有了成就感,学生就从书中品味到读书的快乐。成就感从哪里来,就要让学生获得的成长得到认同,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到骄傲。为此,每次开展读书评比活动之后,我都会通过家校通把评比结果通知家长,让学生的读书成绩,得到最大范围内的认可。此外,我班学生每天要查的四字词语都是从学生推荐的词语中选出来的,为了让教师采纳自己推荐的词语,学生会提前查字典、看课外书,找一些使用率高、易于使用的词语。一旦自己推荐的词语被教师采纳,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棒。我们还邀请家长参加以“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让家长见证学生的读书成绩,在家长由衷的赞美声中,学生的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读书热情空前高涨,都摩拳擦掌地准备下一阶段的读书活动,想给父母一个更大的惊喜,赢得更热烈的掌声。

三、开展多种活动,加强读写结合,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读书的兴趣,才能把读书的外动力变成内动力。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方法很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只是其一,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在班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写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评选词语大王、召开主题班会等。新课标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能阅读浅近的寓言、童话、故事。结合这一要求,我在班里组织了讲故事、写故事比赛。每周我给他们指定一则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在每周五最后一节“讲故事课”上,每个学生都要把教师指定的故事讲一遍,然后大家交流谁的故事讲得好,评出故事大王。周末要把这周讲的故事修改,写成小故事,写得精彩的小故事,会在班里展示。

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被激发,他们的写话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詹杰在他的小故事中写道:“他自言自语地说:‘我总算帮秧苗长高了一截。’然后他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使用了两个四字词语,还使用了语言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李甜甜写道:“农夫对妻子说:‘我忙活了大半天,可把我累坏了,快给我倒杯水喝。’”语言朴实、温馨充满生活气息。

四、加强交流指导,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