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语入木三分

成语入木三分

成语入木三分

成语入木三分范文第1篇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透彻。成语出自唐朝张怀瓘的《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来源:文章屋网 )

成语入木三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黑白木刻创作;刀法语言;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80-01

一、版画初认识之简介

版画,是通过制版后经过印刷而得到图形,是一种具有重复出现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黑白木刻版画,在版画艺术中则是更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最早出现的版画艺术形式。本文即是从黑白木刻入手展开对刀法语言的全方位探讨和研究,通过认识黑白木刻版画本身特有的规律和语言魅力并加以合理的运用,使版画艺术更具创造力和感染力。

二、对黑白木刻刀法语言的探索和学习

有句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版画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对画面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只有熟悉掌握版画工具的特殊性能,才能充分发挥出工具及材料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一)不同刀型的视知觉及其表现

木刻雕刀的基本类型有三角刀、圆口刀、方口刀、平口刀、斜口刀,不同的刀具运用所产生的效果有很大区别,圆口刀的刀刃圆润浑厚,一般用来表现曲线和较为柔和的点和线;三角刀表现的刀痕给人一种尖锐锋利的感觉,是最常用、最有丰富表现力的刀具;方口刀的刀痕雄浑有力,刀痕变化万千,一般用于大面积部分处理;斜口刀刀痕活泼,变化多姿,适合表现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平口刀刀刃呈横平线,主要用于铲除大面积部位斑驳陆离的肌理效果,变化较丰富。版画创作中各种刀具的表现所构成的丰富的点线组合会产生出复杂的画面结构,从而更好地传达出画面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就像克莱夫・贝尔曾经说过的那样,“只有这种纯粹的形式关系,才能唤起审美的情感,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不同的刀具表现出不同的刀痕效果,在版面上形成不同的形态,换句话说就是简单的点线通过各种形式的排列组合形成复杂有趣味的艺术形象,从而引起观者共鸣。

(二)刀法的组织形式及规律在版画中的运用

掌握木刻版画的刀法组织形式与规律是一幅作品成功的关键。康定斯基在他的《论艺术里的精神》中说道:“形式是内在含义的外观。”可见形式是决定画面质量的首要因素。故而需要在创作之前掌握运刀的技巧及刀法组织的规律。刀法组织,内在的包含了刀的走向、刀与刀的衔接、刀与刀的搭配及刀与黑白灰。运刀的走向是决定画面统一变化的重要前提。手眼结合,利用一定的方式确定整幅作品的画面结构。倘若一个版画创作者的刀法组织生疏,运刀方向毫无章法可言,那么画面效果也一定是杂乱无章混乱不堪的。总之,一幅好的作品既要能够表现出画家巧妙地构想,也要能够体现出运用刀法衔接的智慧和经验,刀法贵在组织,版画创作者须有独特的刀法组织功夫,才能创作出令人赞不绝口的版画作品。

(三)刀法与情感表现

刀法组织处理从属于艺术处理范畴,不同的表现内容与情感需要决定着刀法组织方式与工具运用方式的不同。康定斯基说过:“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它象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因此如果想要创作出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仅仅在刀法形式的变化中寻找出路未免会流于形式。只有刀法的情感表现与创作者强烈的表现意识结合起来,木版画作品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很多美学家也都将情感表达视为作品的灵魂,比如有的创作者用变化多端的豪放刀法表现热情与激动的心情;有的创作者以三角刀、小圆刀交错衔接给人以温柔、细腻的感受;又有一些作品追求不加修饰的朴实无华的效果;这些都是可以在创作者的版画作品中清楚的表达出来的。

三、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个人对黑白木刻创作语言所做的理论研究,通过这次研究也大大提高了笔者对版画艺术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知识,对版画艺术也具有了比以往更强烈的热爱之情。虽然现在我国研究黑白木刻版画的人数并不算多,但笔者认为它的魅力和其他画种一样博大而精深,值得更多的人去重视,去了解。它原始的形式观感体现了现实社会的人们的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给予我们一种莫名的震撼和触动。每个创作者都应该从自己的情感和立意出发,在加深对黑白木刻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提高黑白木刻创作的专业水平,深入、系统的研究黑白木版版画的材质语言和刀法语言,探索出黑白木刻作品的独特创作手法,凸显出个性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天星,薛华强主编.版画艺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成语入木三分范文第3篇

格尔木市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是全国民族改革开放经济试验区之一。要使少数民族步入富裕、文明、幸福的先进行列,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各民族自身的素质。开发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于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少数民族人才。长期以来,由于地域、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格尔木市民族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因此加快发展民族基础教育速度,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无疑是格尔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民族教育的特点

1.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受各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有的地方大中专升学分数线较低,反映了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低。另一个表现是基础教育布局不合理,由于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校分散,出现了“两少三多”的现象,即生源少、在校生数量少,年级多、语种多、课头多。

2.教育任务的艰巨性

人才匮乏是民族地区致富的最大障碍,教育落后是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振兴民族经济的希望在于发展教育。然而,建国以来的民族教育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人们的美好期望实现起来并不一帆风顺,教育过程的艰巨性构成了民族教育的又一大难点。

3.语言信息的封闭性

教育事业有别于其它事业,在当今,民族教育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开放性是它的主要特点。针对我们这个特殊地区,开展教育工作,必须要求学生汉语和母语双语共同发展。而汉语和母语之间又存在着极大差异,对于民族学生来说,在未入学之前已普遍使用母语,而没有触及汉语。

二、格尔木市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1.民族教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

格尔木市少数民族分居在几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山川草原上,缺乏交流与竞争,学生远离学校,只能实行寄宿制。每当冬天来临,寒风凌冽,白雪飘零,教室里必须生炉子。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生炉子。在这种严寒的条件下是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所以每年的十一至十二月份学校就得提前放假,和内地相比,这里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大打折扣。其次,民族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遥远的牧区,由于远离家人来市区求学,心理上存在着不适应和不稳定的因素,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吃住方面也有许多不方便之处。

2.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凭借一定的资源。对于教育事业来说,所依赖的基本资源应该有师资、经费与信息。经济贫困导致教育的贫困,目前格尔木市民族教育资源贫乏主要表现在师资方面:第一,师资严重短缺;第二,教师队伍流失严重。

3.缺乏“民汉兼通”的双语师资

本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影响民族教育教学质量,甚至影响民族教育发展前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资力量薄弱,“双语”教学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4.资金短缺,办学条件差

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对教育的支持就显得非常薄弱,由于格尔木市财政收入少,人均收入较少,这也给集资办学带来很多困难。

5.缺乏现代教育观念

由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多方面的影响,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生产力低下,文化发展缓慢,教育相对落后,同时民族教育存在着于外界隔绝的现象,加上行政领导观念陈旧,现代教育观念未形成,对民族教育认识不足,教育改革力度不大。

三、格尔木市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

如何有效促进格尔木市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呢?作为一名民族教育研究工作者,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精神,按照“优越的教育体制、优美的教育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优良的教育质量”的目标要求,构建和谐教育框架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普遍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全面开创我市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发挥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以教育资源整合、撤并学校为中心,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以打造特色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我市民族教育整体水平。

2.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与目标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把教育作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作为格尔木市建设现代化新兴工业城市的关键举措,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根据格尔木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规划,为了充分发挥我市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明确思路,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着力解决民族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确保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走整合资源、集中办学之路

近年来,格尔木市加大了民族学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实施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按照布局合理、资源优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原则,通过新建、迁建、翻扩建、资源组合等形式,撤并了一批牧区小学及教学点,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效益,使格尔木市的教育结构趋于合理,教育资源得到优化。2005年4月,格尔木市在南郊兴建三江源移民学校后,将唐古拉乡藏族小学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学生转入该校,原唐古拉乡小学仅保留为一个教学点。撤并乌图美仁乡蒙古族小学及郭勒木蒙古族小学,将原乌图美仁乡蒙古族小学和郭勒木德乡蒙古族小学学生全部纳入市民族中学就读。

4.以课改为机遇推动民族教育发展

民族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推动素质教育,加快构建符合民族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狠抓民族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师资培训渠道,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培训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鼓励广大民族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切实在广大民族教师的思想和实践行动中渗透课程改革的理念。

成语入木三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克木语

布兴话

共同特征

不同特征

一、克木语及布兴话基本概况

克木语是克木人使用的语言,我国国内的克木人约有2500余人,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和景洪县。在我国,克木的族别和称谓至今尚未确定。在《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与南亚语系》一书中,颜其香和周植志两位老师指出中国境内的克木语可分为两个方言,即克木方言和布兴方言。操克木方言的自称kam(k?m)(克木),“克木”是“人”的意思;操布兴方言的也是如此,自称pu si?(布兴),“布兴”也是“人”的意思,操这一方言的人约有450多,分布在勐腊县的南欠和龙甲等寨子。但是陈国庆老师在《克木语概况》中却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我国境内的克木语没有方言的差别。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克木语是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语言。至于布兴话,它与克木语或者是不同语言,或者是同一语言的不同分支,这要对它与克木语的词汇、语音和语法这三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方可得到结论。

二、克木语与布兴话的共同特征

(一)语音方面

1.音节形式的相似性。克木语及布兴话跟我国南亚语系其他语言一样,音节形式分主要音节和次要音节两类。一个词既可以主要音节和次要音节都有,也可以只由主要音节构成。

2.没有声调,元音分长、短,长、短有辩义作用。

3.次要音节都很丰富,主要音节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形式,可以采用、声韵的方法来分析其结构。

(二)词汇方面

1.两种语言的词汇中外来词都比较多,而且都主要是汉语借词和傣语借词。但是多数的核心词跟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有同源关系。

2.都是通过加前缀和中缀来派生新词和区别词义。

(1)加前缀

克木语在动词性词根前加上sm-、sn-等前缀后派生名词或量词。布兴话在动词性词根前加前缀构成名词。

(2)加中缀

克木语把一个或一组辅音插入到词的中间,派生出与词根意义相关的新词。

布兴话常见的中缀有-r-、-m-、-n-、-l-等。

(三)语法方面

1.克木语和布兴话主要的语法手段是使用虚词和语序,缺少形态变化。都为SVO型语序,这与我国其他孟高棉语一致。

2.语素的单音节性。

作为构成词、词组和句子的最小语言形式,克木语和布兴话的语素一般都是单音节的。

三、克木语与布兴话的不同特征

(一)语音方面

1.主要音节的音位系统

克木语的辅音声母:浊塞音、浊塞擦音b、d、婪⒁羰保其前带有同部位的鼻音,其实际读音分别为mb、nd、、?溃槐且m、n、?、可以自成音节;发音时略有送气;发音时,舌面较靠前,有分化为的现象;j在语流中可以互读;r摩擦很明显,为典型的颤音;f一般为借词音位;以元音开头的音节,都带有前喉塞音;复辅音声母中,前后两个辅音结合得很紧,为一个整体,发音时中间没有声母停顿。

克木语的韵母:9个单元音韵母不带辅音韵尾时,不分长短,一般读为长音,单元音韵母带辅音韵尾时有长短对立;复合元音韵母中,只有ia ai au等分长短,其他的复合元音韵母一般不分长短;复合元音韵母带辅音韵尾的较少,其中,复合元音ui ua等带辅音韵尾时分长短;-p

-t -k等辅音韵尾,在韵母中只闭塞而不破裂;辅音韵尾-h在语流中有两读现象,既可读h音也可读作s音。

布兴话的辅音:单辅音中分别是同一个音位的音位变体,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记作每一组的前一个;送气鼻音只有mh一个;辅音r的发音常常伴随有t-或h-;按照惯例,我们把第二辅音为边音-l-、或-r-的看作是复辅音,第一辅音为s-,第二辅音不是-l-或-r-的,我们处理为s-类次要音节。

布兴话的元音:短元音只出现在带辅音尾的音节中,不带辅音尾时元音一般为长元音。加括号的ia?、等含短元音的复合元音也只出现在有辅音尾的音节中。从辅音尾看,带-h尾时短元音出现的次数最多;有些复合元音只出现在外来词中;单元音e、复合元音au、iu、iau等只出现在开音节中,后面不带辅音。

2.次要音节

克木语:克木语的次要音节是一个非重读、弱化的音节,通常位于主要音节之前。共分二类,一类是能自成音节的鼻音,它们一般出于主要音节的声母为其同部位的辅音之前。另一类是辅音声母后带有一个弱化元音,此弱化元音在次要音节中始终是以轻读、弱化的形式出现,其读音含糊不清,且不太稳定。

布兴话:布兴话的次要音节跟其他南亚语系的次要音节基本相同,位于主要音节之前。在语音上是一种弱化音节形式,可以根据其具体语音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Mi型的,即“辅音+元音”型。其中元音的音值不固定,经常弱化,甚至脱落。另一类是鼻音自成音节。

(二)词汇方面

1.词汇对应方面

笔者在对克木语与布兴话的词汇进行比较时,借用陈国庆老师的核心词有阶分析理论,发现在进行比较的词汇中只有百分之25左右的词可以对应,剩下的词语都对应不了,而也从前一百和后一百词集的比较中发现两者是存在亲属关系的。

2.合成词构词方式

克木语的合成词的构词方法是复合和派生,而布兴话的合成词除了有这两种构词方法之外,还使用内部曲折的方法。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克木语与布兴话存在着亲属关系,而且与我国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其他语言相比,这两种语言的关系尤为亲密。

2.在语言的发展与演化的过程中,两种语言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们已经不能直接进行交流与对话。

参考文献:

[1]布兴话概况[J].高永奇.民族语文 2002年第5期

[2]布兴话构词方式说略 [J].高永奇.民族语文 2002年第3期

[3]克木语概况 [J].陈国庆.民族语文,2001,(3)

成语入木三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式风味;西方文化;二维;影视结构;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33-01

一、中西文化的融合

(一)中式风味的保留

由好莱坞执导的《花木兰》并没有将其改编的面目全非,花木兰也并非摇身而变成西式美女,改编后的电影无论是思想主题、情节结构,还是表现手法、艺术风格都能较好的忠实于原著,体现出原著的精神风貌,在花木兰身上,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与伦理意识的精髓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如忠义、孝道还有对祖先的崇拜情结也被展露无余,为了渲染一种东方的神秘色彩,影片中仍保留了许多西方人眼中的属于东方的东西。

(二)西式文化的渗透

动画片《花木兰》毕竟出自美国人之手,影片虽然仍保留了中国化的情境和神韵,但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渗入其中,如女权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美式幽默,美国式的细节也给《花木兰》平添了不少异国情调,从《木兰诗》到动画片《花木兰》,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美国文化气息。

二、整体风格

与迪斯尼常见动画风格不同,该片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意境悠远,颇富东方韵味。

片中同时还将这种虚实画法与镜头散焦原理结合,从而避开了水墨动画不易和三维写实动画相融的矛盾,达到了写意与写实的协调平衡。

三、《花木兰》剧情结构

全剧可分为四个情节段:

(一)匈奴从长城入侵——木兰拿走父亲的物品,骑上战马离开家门。

(二)从祠堂里祖宗们讨论木兰的出走开始——木兰和新兵一起上战场。

(三)从看见被战争毁弃的村庄——木兰女性的身份被识破,被抛弃在冰天雪地里。

(四)从匈奴单于在雪地里的复活——木兰一家的团聚。

四、二维和三维技术

本片为二维动画片,但部分地方也使用了三维或仿三维技术,用以增加画面深度、写实性和立体感,如开始的三维长城、部分三维烟雾图层的导入等。

五、镜头技巧

镜头的剪接长度控制,是制造气氛、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木兰抱着最后一枚炮弹去炸雪山时,采用了越来越短的剪接手法,以营造越来越紧张的气氛。相反,在高潮前的最后一个镜头,则延长镜头时间,以调动观众期待情绪,如雪山被炮打中的延长镜头,单于挥剑砍向木兰时的停顿。

六、影调色调

影调和色调的设计非常讲究,不同情节段落有自己的成套色系,且相互间协调统一,共同衬托主题。如开始用于家乡场景象征木兰性格的明艳色调,结尾象征胜利团员的高调,雪山中象征战争的灰白青冷色系,皇城中象征威严与危险的暗红色系等。又如在看到被烧毁的军营时,利用从高调到低调的突然转变,加重突然面临危险的戏剧效果。

七、音乐音效

本片的音效和音乐设计非常精致,无论用于抒发思想的歌曲——部分同时起场景过渡作用,还是衬托情节的音乐,以及各种音效的使用都极具匠心。如马匹在雪崩中冲突一节,因实际雪地中的音效必然不够响亮,难以衬托紧张情节,片中就在每一次马匹冲落的时候加入磬的打击声,效果完美。又如木兰和军队离开烧毁营寨进入雪山一节,用主调高亢的音乐预示隐藏的危险。

八、结语

一部好的动画片,是由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制作共同打造的结果。目前有些人认为某些国产动画片的差距,仅仅在于故事的问题,或是制作技术的不足。我个人认为缺乏大规模、全方位的影片设计,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l]毕克官.中国漫画史话.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