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师德反思

师德反思

师德反思范文第1篇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对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经过几年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在师德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当前,探索与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富有时代特色的幼师师德建设实践模式,已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是我们在师德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成绩,也有相应的反思与解决不了的难题,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

所谓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价值取向下的工作作风和教师思想素质,具体表现包括对国内外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从事的幼教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本班组教师与同事的团结和协作、对幼儿及家长的尊重和家庭教育指导、对幼教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终身学习的职业追求和自律以及对国内外幼教理论的吸纳与借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它是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的关键所在。以下就是我园在师德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国家的教育法规与方针政策作为指导师德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辅以我园有针对性的各种手段提升教师的职业形象和服务意识。

1、近年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并在依法治校、依法办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教师学法懂法的工作安排,不仅要求教师学法,更重要的开展了校长(园长)的法律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校长的法律意识和政策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运用到了教师培训和常规工作中。在每学期的培训中分别组织教师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劳动法》(新)、《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十七大报告”中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使全园教师更清醒的认识到国家对教育特别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信心,并理解《教师法》提出的教师应承担的六条义务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园本培训制定了我园教师的行为规范,从树立教师的职业形象入手,细化了从教师语言、着装、仪容到教师行为的行为规范,通过每学期有计划的培训学习提高了教师们履行师德的自觉性。

2、改善传统行政管理的人文环境,通过学习了解幼教发展信息、教育新观念,把每学期的师资培训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传统的行政管理多是停留在检查监督、批评教育的层面,而幼儿园的教师每天必须用一个孩子的心态和视觉和学龄前儿童相处,如果教师每天处在单调和严管的氛围里势必没有“阳光心情”来照顾孩子或者只在领导面前充样子,因此我们首先从尊重教师入手,无论是检查工作还是听评教育活动及各种例会全部改变了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坚持把“微笑”送给每一个教职员工,挖掘教师的闪光点,以表扬鼓励在先,当出现做的不到位的问题时,用婉转的方式告诉老师,并帮助其找到恰当的工作方法,尤其是在例会中,坚持正面表扬和鼓励,把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来举例,不点名批评某个同志。其次,利用幼教专业刊物和教育专家讲座把国家幼教改革信息和国内外的教育观念通过园本培训的方式及时传达给教师们,使教师尽快从中吸取好的方法和经验用于教育活动中。另外及时发现教师的情绪变化,在生活、工作中关注教师的实际困难,尽其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教育教师不要把个人、家庭中的烦恼带到工作中来,更不能把怨气传达给幼儿。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教师们每天的心情是开心愉快的,和孩子及家长的相处和工作配合也就得心应手了,使教师们整体的师德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

3、全面、准确的分析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和所面临的社会竞争的实际状况以及自身的优劣势进行教学研讨,让教师们增强“园荣我荣,园衰我耻”的忧患意识,把提高师德修养和服务水平摆到当前刻不容缓的位置上,行政管理人员从自身做起,为教师提供榜样和示范作用。

二、通过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与运用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提高教育水平作为师德建设的关键步骤。

1、补充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与每月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和修改师德考核标准与幼儿园教师工作实际相结合。建立符合园所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对于师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我园分别在XX年6月与XX年3月两次补充修订了各种工作制度和各岗位职责,在XX年的基础上修订了教师每月量化考核标准,补充了特色教学的量化考核和后勤人员的量化考核标准,教师对每日的工作流程更加清楚明了,对教师行为有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标准,并且每月对全体教师和家长公示量化考核的分值,对违反师德的教职员工从园所领导到工会主席进行多次谈心教育,并拿出统一的行政处理意见,但是多数以调整心态和情绪入手,同时反思管理中是否存在问题,让教职员工心服口服。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园再没有出现过家长反映教师师德和教师服务的问题,在每学期不少于三次的家长反馈问卷中,教师工作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我园的社会声誉呈现大幅提高。

2、加强师德建设的档案管理与文字记录,把师德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XX年7月我园为每位教师建立了师德档案(包括聘任教师),在师德档案里教师的每月实际工作和家长反馈成为其中重要内容,并把其作为每年的师德考核层次的必要参照,而在评选师德先进、标兵和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模范时必须以师德考核优秀作为评选推荐依据。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定与工资晋升时也要把师德放在首要位置上,防止教师重业务,轻政治;重能力轻品德的倾向。

3、提高和改善聘任教师的工资水平与福利待遇。我园现有聘任教师8名,几年来,由于园所环境的改善、设备投资等造成资金有限,所以聘任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低,虽然在使用、培训和休假等福利待遇上享受与在职教师同等地位,但是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一直是我园的最大问题和矛盾。从XX年开始我们修订提高了聘任教师的工资分配制度,并且给部分教师签订了三年期限的合同,按照新《劳动法》要求实行了养老保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教师队伍,促进了师德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三、完成从他律向自律的转换与提升是师德建设的根本。

1、心理疏导,缓解工作压力,调整工作情绪。幼儿教师在新时期的幼教发展工作中,背负了来源于社会、家长较大的工作责任和压力,每天从事着琐碎的卫生保健和教学工作,很多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存在情绪问题。为了帮助教师缓解压力,我们给教师刻录教育、心理名家讲座,如全国着名企业营销策划培训师郭天祥的《创造积极的工作心态》、国家心理咨询师《如何调整紧张情绪》、国家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激情与思想》、北京礼仪学院礼仪教师的礼仪培训等等,通过讲师们把诙谐幽默的讲课风格结合当代现实案例分析讲解及心理指导,让老师们紧张烦闷的心情得到了释放,同时对教师思想产生了较大的触动,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师德建设的工作成效。

2、运用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加强教师换位思考、反思教育行为的能力,运用各种手段自我修正师德意识,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我园在职教师长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育现如今的孩子,其教育方法显然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与发展,所以提高师德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手段和方法,加强家庭教育的沟通与联系,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和配合教师工作的意识。因此,我们每周都在例会上总结上一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困惑,不针对教师的对错,只是运用新理念分析我们教育措施和方法是否恰当,并提出“如果是我的孩子怎么办?”“如果我是家长怎么想?”,引导教师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习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如果老师出现过错,管理人员首先站在教师的角度帮其分析当时的心态和想法,在理解其工作的角度从情绪上感化教师,使其真正意识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幼儿园集体带来的声誉影响。其次采取家长委员会、家长培训、家长展示会帮助家长了解教师工作的内容,理解教师工作的压力和难度,让家长和老师之间缩小距离。通过这些做法,我园的家长充分了解了教师工作的辛苦,提升了家长的教育水平,同时展现了教师风采,增加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机会,教师在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与信任,增强了荣誉和成就感,教师在自信中和孩子共同成长,达到了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也促进了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

通过开展以上丰富多彩有实效的师德教育活动,我园的师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在年终工作总结和成果展示上,大力表彰家长满意度高,教育工作成绩优秀,教师为人师表的事迹,树立了我园教师师德的典型形象,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改变了我园过去的园风。但是我们也意识到,我园依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困难和矛盾,下面是我们师德建设中的对策反思。

四、反思师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反思

1、教师的社会地位与时展,提高教师包括聘任教师的合法地位与工资待遇与国家政策、社会压力的矛盾。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们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挚爱与追求,表现为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的强弱。当社会以物质的精神的形态充分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该职业在社会各行业中的优越地位时,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的敬业、乐业和精业精神,以国家和社会的标准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认同和遵守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职业道德。因此,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所创造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现实状况,是制约幼师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提高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方面作了巨大努力,在职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幼师师德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也在客观上确立了幼师在社会上所处地位的宏观标准。但在我国经济还不具备发达国家水平的国情制约下,幼师职业远远没有达到“受人羡慕和尊敬”。师范院校幼师专业难于招到高质量的新生的窘况,为数不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或改行或弃教从商,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此问题。在理论上,幼儿园教师担负着教育奠基的基础工作,尤其是3—6岁孩子的个性成长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幼儿园里形成的,而在实际中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尚未受到全社会的羡慕和尊敬,这种反差,是影响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幼师敬业、乐业、精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更不要说在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同工不同酬的聘任教师了。所以,切实落实《教师法》、新《劳动法》,大力提高幼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是幼师师德建设的首要环节。

2、深入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机制考核与在编教师没有“出口”的矛盾。

如果说由政府和社会行为构成的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造就了幼师师德状况宏观环境的话,教育内部的人事、分配、考核、奖惩等制度所营造出的教师工作环境、教师与国家、教师与幼儿园,师幼之间、教师劳动与报酬的现实关系,则是教师师德规范能否维系和发挥作用的直接因素。法律的实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而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维持的。这就告诉我们,师德建设不仅应当大力营造遵守师德为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更要深化教育改革,健全适应改革开放条件下当代中国实际的教育部门人事、考核、分配、奖惩制度,形成对幼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幼师师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难点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教育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职业道德水平滑坡,行为失范,除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部分人放松了对自己的修养和要求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育内部承袭多年的人事、分配、评价、奖惩制度,缺乏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因此,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选在深化教育改革,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各项制度上。

师德反思范文第2篇

   一、 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包括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代表先进的文化。必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我觉得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以先进文化为底蕴的高尚的情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教师是先进科学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二、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1、人文关怀,精神建构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

             我们教师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建构,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的长城。使我们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更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用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师德建设就是“建筑人格长城”!

   2、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同样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所以,要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一定会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会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3、注重小节,修炼人格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

   4、乐于奉献,实现自我

师德反思范文第3篇

大家好!

为深入推进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结合市局所开展的“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精神,我们也在全校上下积极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

这是一次很好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活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良好的师德师风就成为了教育发展的保障。可是在当前我们的教育现实中,的确存在着许多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去年及今年以来,我们发生了“收费补课、殴打学生”的三件典型事例。这三件典型事例的发生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开展此次师德师风专项活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我们再不能容忍、姑息我们教师的种种丧失师德、败坏教师形象的行为了。我们成立了师德师风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牵头,专管德育的樊校长整动、落实。我们制定了《孝义七中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对此项活动进行了切实可行的工作部署。我们于3月28日召开全校范围内的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会上我谈了此次整治活动所涉及的10个方面的师德师风问题,我安排了我们全体教职工针对这10个问题必须展开深入的自我检查、对照反思,并要求大家写出深刻的反思材料。

今天,我听了几位同志的反思交流发言。有同志结合实际工作积极谈了自己思想认识的错误是构成纪律涣散的关键、有同志回忆自我教学生涯中的许多敷衍与失职反思是内部缺乏上进心的表现、有同志把自己面对学生错误时的急躁、不理智心理深深的挖掘了出来、有同志对自己在上班时间玩网络游戏、上淘宝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有同志深刻反思教学中多年来的不努力思考、不大胆创新的表现是不能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因循守旧思想在作怪,等等。但是大家针对收费补课、乱订资料、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反思或者说是有所反思,还是没有触及到内心深处的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的心理底线。希望我们各处室、各年级领导能够继续深入的推进反思与交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深刻的检查。

这次反思交流会我们能大胆的剖析自己的问题,能够果断地向这些不端育人行为开战,我认为这为我们此次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开了一个好头,这为我们下一步的落实整改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师德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幼儿师范生 师德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34

当下,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帮助幼儿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以适应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任务。幼儿师范学校则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机构,如何完成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把在校学生培养成具有合格教师职业道德的明日之师,就成了幼儿师范学校的首要职责,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深入分析师德教育中的现存问题。

1在重视中被忽视,公共幼儿教育资源匮乏

学前教育是人生智慧和素|起步的基石,但是因为它目前还不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员,因此各级政府在经费的投入上有限,重视程度远远小于义务教育阶段,加之一些地方幼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低,幼儿教师在准入制度,入园的管理制度,培训和考核制度上漏洞百出,所以幼儿教育一个本该受到重视领域却遭受忽视。有数据表明:在我国有超过3600万的幼儿数量,随着2016年我国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一数量将逐年递增,但是中国目前师范类院校学前教育的学生不到幼儿数量的四分之一,虽然有的学校加大了对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数量,但学前专业学生的毕业流失性巨大,很多毕业生转而从事其他工作,并没有从事幼儿教育,导致幼教人才缺口巨大。通过近几年的虐童案例可以看出,虐童事件大多集中在民办幼儿园和一些无证的“黑幼儿园”。随着各地二胎政策的放开,这种状态还将持续很长时间。探究幼儿园存在的问题,除了人口增多、城市化带来的非户籍人口递增等原因外,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政府职能缺位,造成了当前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极度缺乏。长期以来,我国幼教的经费都没有独立的预算开支,和中小学仍然混为一谈,同时占据的比例也是极低,仅仅达到1.6%左右,而且由于学前教育的责任不明确,使得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得不到保障,这也导致了很多私立幼儿园费用不菲,各种“天价幼儿园”遍地开花。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法国和丹麦则分别达到11.1%和10.6%。

城乡差距是我国幼教资源不平衡的又一表现,城市幼儿教育普遍教育水平高、资源丰富,同时学费昂贵;农村幼儿教育私立幼儿园居多,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两者出现了两极分化。同时,进城务工子女增多,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增多,但由于户口等问题导致“黑幼儿园”不断滋生。这些幼儿园大多没有获得政府许可、教师水平不高,但学费便宜,国家和政府疏于监管,问题频出。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对职业的选择不稳定性比较大,私立幼儿园尤为严重,这对幼儿教育来说也是一大问题。

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加大对公办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对于民办幼儿园,一定要加强监管和适当的资金扶持,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水平。如果教育资源长期得不到均衡,行政监管又缺位,缺乏教育公平的幼教体制内就会出现虐童行为。

2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不受重视,大多为职后再培训

2.1幼师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认识不到位

《幼儿园专业标准》在2011年底开始颁布实行,距今已有6年的时间,《专业标准》相当于学前专业的学生入职前的教科书,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如何日渐成为一名未来优秀的幼儿园教师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某些幼儿师范生却对《专业标准》置若罔闻,认为师德的教育理论根本不用坐下来学习,入职后只要不殴打虐待学生就能够完全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甚至很多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并非自己的意愿,因为对自身专业的认知度不够,有的幼师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比较肤浅,同时因为幼教市场的火爆,幼儿教师资源的短缺,很多学生还在实习阶段就进入到了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和不完善,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足,很多缺乏科学的指导,往往会做出违背师德的事情。

很多师范院校,特别是一些有学前教育师范学生的系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过于重技能,轻师德,受就业市场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幼儿师范生时,将学生才艺的展示放在第一位,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在校行为表现则仅仅依靠学生和院系的介绍,以偏概全,流于形式,这种就业导向的直接后果使得很多师范类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代替了师德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了职业道德教育,把对学前学生真正的职业道德教育推向了入职后。有些院校虽然在校期间开设师德课程,但过于重理论轻实践,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案例或者书面理论来学习师德,很难让学生身体力行。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给学生多次实习见习的机会,让其通过观察教师的师德行为并学习和反思,才能将师德真正内化于心。

2.3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缺位,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教师这支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职业道德不完善导致各种违背职业道德良心的事情日常发生。这主要因为某些地方对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建立不规范,没有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用人方案。有的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往往把学生的才艺放在首位,只要会弹会唱就认为其具备了一名幼儿教师的基本规范,却不知对孩子而言,幼儿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幼儿教师对孩子一言一行的引领才是最为关键的。有些幼儿园在幼儿师范生入职后,建立各种各样的考评奖惩制度,以便进一步对幼师的职业行为进行激励,但是在设定制度上仍然以专业化弱化了师德的建设,仅仅以学生的专业水平作为衡量一名幼儿教师爱不爱岗的关键,客观上提供了不良现象继续存在的土壤。所以,笔者认为幼师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该选在深化教育改革上,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的幼师队伍,应把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贯穿其中并且常抓不懈。幼儿教师的言行不仅代表着自己和所工作的幼儿园,也代表着其毕业的师范院校,还代表着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发展传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国家和社会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制度,真正在选择幼儿师范生时就擦亮眼睛,把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学生排斥下来,从源头上把好职业道德关。

3我国法律的缺失

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虐童罪”,刑法中已有的虐待罪仅仅局限于虐待家庭成员,且量刑一般不超过两年,虽然在宪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提到了禁止虐待儿童,但是大多是倡导性的,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大关注,警示度不够。

众所周知,《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利器。但是,该部法律却只是笼统的表述概括为,“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可以说,这样的规定原则性大于操作性,而实用性也是大打折扣。反观大量虐童事件,其都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但却很难将虐童行为嵌入该法的框架中。

肯定的说,儿童的生存环境和现状可以折射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准。当前,亟需加大立法力度,增设“虐童罪”,并尽快弥补法律方面的空白和短板,建立起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整套有效体系,给未成年人成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环境。我国应着力制定出一系列保护儿童的相关法律法规。将虐童罪的罪名尽快写入我国的刑法,用法律的威严和强制力来保护儿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针对幼儿师范生的师德意识现状,笔者认为学校应当首先采取强有力的举措,从源头上来帮助在校幼儿师范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3.1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教育贯穿其整个学习阶段,常抓不懈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应该进行改革,从学生刚入校就应该开设《幼儿教师师德常识》课程,让学生一开始就认清所学专业,提高其未来职业的认同度,二年级应当开设《教师礼仪》课程,让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坚定教师的信念,能够在未来坚守这一职业,三年级毕业前应该开设《专业标准解读》和相关的法律课程,例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让学生不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有相应的法制意识。在教学中,也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应结合大量正反两方面的师德典型案例,让学生真正感悟师德教育的内涵,真正内化于心,内化在行动上。

3.2重视教育实践,历练师德品质

在对幼儿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培养上,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落实在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对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最好的实践是见习和实习,幼儿师范生只有真正去参加幼儿园的实践活动,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幼儿教师工作的苦与乐,在实践中也能够从其他教师身上学到他们的闪光点,如何在日常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将一个个孩子为珍宝,才能真正从行动上日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师德反思范文第5篇

教师肩负着言传身教、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而反腐倡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师

德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教师不但要认真学习和树立党的反腐倡廉观,更应该成为践行社会主义反腐倡廉观的楷模。学校和教师更有义务按照反腐倡廉的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的师德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一、反腐倡廉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新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动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准则去对学生、同行以及其他人,去处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干好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责。

反腐倡廉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新的师德观,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教师理应弘扬和践行反腐倡廉,切实发挥好引领和示范及辐射作用。**县教育局开展的“三问三制一创建”正是反腐倡廉的具体体现。

站在反腐倡廉的历史高度,就要求将师德建设作为科教兴国、创新国家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要求将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反腐倡廉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学术创新,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反腐倡廉为师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关键在我们的党,党是国家安定和和谐的根本保证。搞好师德建设,要求我们的党员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消极腐败现象对党的教育事业危害极大,与党的性质格格不入,如果任其发展,会侵害党组织的健康肌体,影响和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动摇党的教育基础和执政地位。1993年8月,江泽民在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就明确指出了党内腐败的严重危害性,他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县教育局开展的“三问三制一创建”就明确要求:把增强教师魅力活动和“三问三治一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增强人格魅力。激励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并且,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就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建立在反腐倡廉的基础之上。因此,反腐倡廉为师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反腐倡廉开启了师德建设的新思路

反腐倡廉为师德建设开启了新的思路,建构与社会主义开放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意识,是一个健康、理性、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宗旨。也就是通过道德意识信念教育、道德理想提升,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健全科学发展的道德要求。

反腐倡廉饱含了鲜明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一书中,就列举了道德意识的具体要求,以为当前的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荣”,表达的是以祖国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的社会主义利益观;“以崇尚科学、辛勤劳动为荣”表达的是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新型道德意识,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当代继承;“以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为荣”,表达的是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理解;倡导“以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这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法制社会复兴伟大民族事业的思想道德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反腐倡廉中提高道德境界,树立反腐倡廉的思想,加强道德修养和人格修炼,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以促进社会主义师德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四、反腐倡廉要求教师形成褒荣贬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坚持反腐倡廉,形成褒荣贬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任务。

坚持教育与管理的统一,把社会主义反腐倡廉思想内化为人们的坚定信念,进而外化为高尚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就必须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上下工夫,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成功的教育总是和严格的教育管理结合在一起的,忽视管理的教育就会滋生腐败的温床。要加强教育的管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褒奖“八荣”,贬斥“八耻”,激励教师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帮助教师明辨是非、抵制假恶丑,努力把反腐倡廉的要求落实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学习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