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祖国的诗

描写祖国的诗

描写祖国的诗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1篇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祖海尔 现实主义 思想特征 创作手法

现实主义是文艺批评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包括两个层面,它既可以看做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又可以看做一种文艺流派。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看,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细节的真实性。二是形象的典型性。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而作为文艺流派,特指的是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它着重体现在思想精神方面。要求作者真实地、逼真地反映客观世界,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并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看重人的尊严。

祖海尔创作这首悬诗的年代,现实主义尚未问世,自然不会自觉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更遑论体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但我们可以用现实主义的理论重新解读其悬诗,从中找寻现实主义的痕迹。

一、祖海尔悬诗中的现实主义思想特征

1.反映真实生活

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作为蒙昧时期阿拉伯文学的主要体裁,悬诗提供了阿拉伯部落社会生活的种种可贵资料,因而被称作“阿拉伯人的集子”①②。可以说,悬诗是蒙昧时期阿拉伯自然环境的缩影和产物,是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祖海尔的悬诗也是如此。在祖海尔的悬诗中,阿拉伯贝都因人的生活场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例如悬诗的第一段“纳西布”,诗人写道:

“难道这就是乌姆・奥法的旧居,

――荒原上一片废墟,默无一语?

历经沧桑却依稀可辨,

宛如手腕上扎青留下的痕迹。

唯有一只只羚羊和它们的子女,

来来往往,在这里安身、栖息。

我站在那里仔细地打量,

终于确定,那是我久别二十年的故地。

这是熏黑了的支锅的石头,

那是快变为平地的屋边排水渠。”③

这一段诗文,刻画得颇富沙漠情趣:茫茫沙漠之中,那架过锅的几块熏黑了的石头,那房屋旁的排水沟,还有附近游荡着的野牛和羚羊,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令读者眼前仿佛看到游牧民族在沙漠中生活的场景。

此外,诗歌中的许多词语,如(只生活在沙漠里的白羚羊)、(用来生火的石块)、(驼轿里的妇女)、(品种优良的骆驼)等,都是那个时期的阿拉伯世界所特有的事物,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和时代烙印。它们是阿拉伯半岛蒙昧时期社会文化的反映,展示给我们的是沙漠民族游牧生活的画卷。④

以物咏情,情景相生,是祖海尔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作诗歌的最寻常也最优美的画面。他创作的灵感来源于部落生活,来自沙漠景观,来自他周围的事和物。因此,他的悬诗是其真实生活的反映和折射,是蒙昧时期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这一点是与现实主义相契合的。

2.批判部落战争

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而在蒙昧时期,阿拉伯贝都因人以血缘关系结成部落,以部落为个人的根基和靠山。他们特别注重维护部落的利益和权利,认为部落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而形成了强烈的部落宗派主义。为了部落主义,他们相互仇杀,兵连祸结,战争成为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生活常态。

在祖海尔的悬诗中,诗人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部落氏族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和批判。

“一旦你们挑起战端,就是严重的作孽,

那是起凶恶的狮子,把战火燃起。

战磨转动,将把你们碾成齑粉,

兵连祸结,如多产的母驼连生灾难的子息。

战争中生下的孩子也将终生不幸,

他们将把父兄种下的恶果承继。

伊拉克的乡镇会让人们获得金钱银币,

战争带来的只有祸患,使你们一贫如洗。”⑤

祖海尔把战争比作凶恶的狮子,比作无情的烈火,比作碾人的石磨,通过生动的比喻,批判蒙昧时期阿拉伯氏族部落之间纷繁的战乱和仇杀,揭露战争和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不幸。

在批判战争的同时,祖海尔的悬诗也隐隐流露出他对和平的向往。

“战争重起,像喝过水的骆驼又把水饮,

那不是泉水,是干戈相见,血流遍地。

他们将两败俱伤,耗尽元气,

然后再准备投入后果严重的下场战役。”

“谁若不肯讲和,息鼓偃旗,

那就兵戎相见,让他把头低。”⑥

在视部落战争为神圣的蒙昧时期,通常诗人多是竭力歌颂战争,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在这种情况下,祖海尔特立独行,别树一帜,竭力反对战争,呼吁各部落和平共处。他的这种和战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当时盛行的部落主义思想,具有先进性和积极性,这在当时是极其可贵的。

尽管祖海尔悬诗中的和战思想与西方现实主义流派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大相径庭,但宏观上说,两者都是对社会普遍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尽管批判的对象不同,但都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想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就这点来说,也是符合现实主义的特征的。

3.体现人文关怀

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祖海尔在悬诗中通过拟人化的描写,批判和揭露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苦难,同时又呼吁各部落停止战斗,让人们和平共处。这在当时已属难能可贵。而更值得一提的,是祖海尔的悬诗中已反映出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于社会改良的呼吁上。

在社会方面,祖海尔鼓励各部落友好相处,妥善管理部落事务,努力行善,个人应竭尽全力造福于部落,同时,他呼吁发生冲突的部落双方达成和解,恢复和睦。例如在赞颂两位仁人志士时,他说道:

“他们的刀枪从未沾过死者的鲜血,

那些死者的血债也原与他们毫无干系。

如今那些被杀死的人却可以看到他们的赔偿,

一匹匹健壮的骆驼正在山路上向他们家走去。

他们为一个部落的安全付出血锾,

使他们遇有月黑风高,不再忐忑惊惧。”⑦

他通过对哈里斯和海利姆两位仁人志士的义举的颂扬,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倡议,即个人应为部落的安全和利益不遗余力,尤其是为部落的和平而付出。

在个人方面,祖海尔提倡人们多行义举、广施仁义。

“谁行义而不沽名钓誉,会赢得更大荣誉,

谁悭吝而厚颜,会被千夫所指。

谁富有而不肯对乡亲施行义,

必将道人谴责,被人唾弃。”

作为一个睿智、持重的老者,祖海尔始终抱定改良部落的宗旨。无论是在对仁人义士的颂扬中,还是在对于漫漫人生的总结中,他的诗句都透露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在战争时期,提倡讲和,呼吁和平;在和平时期,倡导仁义,讲求宽容。他的这些思想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而这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是不谋而合的。

二、祖海尔悬诗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1.突出真实细节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反映社会生活,以此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作为蒙昧时期最杰出的描写诗人之一,祖海尔在他的悬诗中,最注重的就是描写细致。他“力图如实反映所看到的景象,不使其有所增加或减少,使其完全像在自然界中一样――很少有例外,以致对他所描写的现象,你几乎可以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用手触摸到”。⑧在描写事物的细节时,祖海尔注重从各个方面对对象进行描述,无论对整体或个别,他都不会忘掉它的物质属性和不同颜色。比如悬诗第一部分起兴时,祖海尔描写恋人的遗址,提到架锅的石头,就会提到石头上火烧的痕迹,还会提到它的位置。提到房屋四周的排水沟,就对它进行一番比喻,说明它的形状,然后说它没有裂口。在描绘驼轿中残留的羊毛绒球时,他将此比喻成红色的野葡萄,并说它没有破碎,因为如果破碎,就不再呈红色,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他的意思。

祖海尔用这样丰富的细节描写,以细致而形象的描绘,使他所要描述的事物变得可以触摸到、可以感受到,使各事物的细节和整体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读者在阅读时犹如置身其境。如果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衡量祖海尔的悬诗,那么,其悬诗真实而形象的细节描写正符合了现实主义对细节的创作要求,描写细致可谓是这首悬诗的一大特色。

2.缺乏典型形象

恩格斯说,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

纵观世界文学,不难发现,被列入现实主义理论框架内的著作多以小说和戏剧为主,如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这些作品正是因为塑造出了极具代表性的、可以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相比小说和戏剧,诗歌在体制、形式和音韵上往往受到许多比较严格的格律,它很难像小说、戏剧那样允许作者通过构造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描写细致生动的心理对话等来塑造人物形象。祖海尔的悬诗受到诗歌体裁的限制,因此,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无法像小说、戏剧创作那样,通过环境和生活细节的具体描写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无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对于以塑造典型形象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而言,祖海尔的悬诗确实是力不能及的。

另外,祖海尔的这首悬诗是写在著名的“赛马之争”之后,主要目的就是歌颂出面调停战争的两位仁人义士。尽管这两位义士只是当时阿拉伯社会中站出来调停战争的特例,仅仅代表了少数愿意为战争不遗余力的人,但他们期盼和平、渴望结束战争的愿望却是蒙昧时期阿拉伯人民大众的共同心愿。可以说,祖海尔诗中的这两位义士正是代表了蒙昧时期大多数阿拉伯人民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心理。但是,根据现实主义的理论和创作手法,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作者立足客观现实,塑造出的能够反映普遍现实、能够代表大众心理的人物,它应该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形象,而非真实存在的人物本身。反观祖海尔的悬诗,其主人公海利姆和哈里斯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祖海尔在诗歌创作中刻意塑造出来的人物。就这一点而言,祖海尔的悬诗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又是有所出入的。

3.缺乏客观描写

现实主义作家偏重于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其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是直接抒发主观理想和情感。

品读祖海尔的悬诗时,又不得不谈及诗歌的另一个特点,即抒情。诗歌的生命力的所在,它激动人心的地方,都在于诗人对于被描写的事物具有强烈的爱憎,并从那里激发出巨大的感情。从祖海尔的悬诗中,不难看到,诗人对于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都是以直接而坦白的语言表述出来的,如对贤达的颂扬和褒奖,如对战争的痛恨和批判,他的爱憎喜怒,都毫不掩饰地跃然纸上,令读者一目了然。这就有悖于现实主义对于描写客观性的强调和要求,所以,在这个现实主义创作特征上,他的悬诗也是有所欠缺的。

三、祖海尔悬诗的现实主义成因

艺术源于生活,祖海尔悬诗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之所以存在,是与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沙漠文化下的部落战争和伊斯兰教创教前期的阿拉伯社会变革息息相关的。

贾希利叶时期的阿拉伯人民,以血缘关系集结成部落,以部落为个人的根基和靠山。恶劣的沙漠环境和稀缺的自然资源使得各部落间为了水草争斗不息,而阿拉伯人强烈的部落宗派主义和突出的个人主义又使得各部落间为了复仇厮杀不止。这样的社会现实对祖海尔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突出体现在其悬诗的思想内容中。一方面,他在诗中深刻揭露部落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和恶果,呼吁各部落休战讲和,和睦相处,表现出和战的人道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在祖海尔在批评本部落有人挑起战乱的同时,又委婉地替其做了一定的辩解。由此可见,部落宗派的影响力对于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是相当大的。

在部落宗派主义占据蒙昧时期阿拉伯人思想主流的同时,以“和平”和“大同”为核心和精髓的伊斯兰教正在兴起。它以雷霆之势、万钧之力,引领了阿拉伯民族,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从而形成了一次顺乎历史潮流的社会和政治变革。祖海尔创作悬诗时,阿拉伯社会正处于从蒙昧时期向伊斯兰时期的转型期,整个阿拉伯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潮流中,透过祖海尔的悬诗,不难发现其中某些超越部落精神的倾向,正如他所呼吁的停战、求和等口号,这正是来源于阿拉伯部落社会在大变革前夕逐渐趋于解体的社会现实。

四、结语

现实主义在祖海尔的悬诗中都是有迹可循的。在思想方面,祖海尔通过描写和叙述,向读者再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各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乱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他对和平的憧憬和呼吁及对社会改良的热衷。而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看,一方面,祖海尔的描写细致而真实,通过细节反映社会真实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诗歌体裁的限制,祖海尔的悬诗无法像小说、戏剧那样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客观而具体的描写方式体现社会现实,有所缺憾。但总的来说,无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创作手法上,祖海尔都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为世人更好地了解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注释:

①赛马之争,发生于贾希利叶时期的阿拉伯地区。当时在阿布斯和祖卜延两部落因赛马胜负之事引起纠纷,继而发生了著名的“赛马之争”,战事前后长达四十余年。后来,祖卜延部落两位名叫海利姆和哈里斯的仁人义士出面调停,自愿捐出三千峰骆驼,抚恤双方死难者家属,才平息了这场战争。祖海尔在八十高龄时适逢此事,有感于怀,于是写出悬诗,来赞颂两位贤达义举。

②郅溥浩.解读天方文学.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222.

③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上).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80.

④周烈,蒋传瑛.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32.

⑤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上).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83.

⑥⑦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上).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85.

⑧[黎]汉纳・法胡里,著.郅溥浩,译.阿拉伯文学史.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75.

参考文献:

[1][黎]汉纳・法胡里,著.郅溥浩,译.阿拉伯文学史[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2]郅溥浩.解读天方文学[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3篇

艾青在诗歌中大量地描写苦难,既是他爱国和民族忧患意识的具体反映,也是源于他独特的诗歌美学观点:“苦难比幸福更美。”这种苦难美的追求,是诗人在一个苦难时代的自觉选择,苦难美,使艾青的诗歌表现出现实苦难的沉重,鼓舞人们改变这现实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他在描写苦难的同时,也努力发掘苦难者本身的对于苦难的抗争。我认为,艾青诗歌的苦难美追求,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生存关怀和对人民的生命关怀。同时,蕴含了人道主义的元素,让我们从中窥探到诗人的悲悯情怀,以及他关心人类和社会的博怀。

我们说,一个伟大的诗人总是和自己祖国的命运连为一体。艾青,于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处于危机时,以献身诗歌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的姿态,走出了自己的诗歌地平线,他一出现就很快显示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让人感到真诚和亲切。《北方》《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典型的佐证。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感情,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跟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绪。艾青的诗歌在描写民族苦难时,不是为了描写苦难而苦难,常常是忍不住仰望未来,热切地呼唤着大地光明的太阳。于是他的诗歌中大量出现了与众多苦难意象相对立的光明意象群,如:黎明、曙光、太阳、光芒、春天等。因此有人说:“艾青的诗歌总是在现实的苦难描绘中显得沉郁,又在对未来的光明向往中显出豪迈。”因此,我们看出艾青诗歌里的苦难美的追求,他的苦难美不是一种绝望,而是从苦难中寻找一种民族的支撑点,寻找民族在苦难中挣扎的希望。

一个诗歌评论家说过,对一个伟大的诗人最伟大的作品的界定,就在于他的生存关怀和生命关怀。艾青诗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苦难美”的追求,其实就是在对我们民族的生存的关怀。有人评价他:“在新诗发展史上,艾青可以说是开了一代的诗风,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影响了一大批人,让不少人走向革命道路和诗歌创作的道路。”他的写我们民族苦难的诗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艾青多次说:生活着,创造着,生活和创造是我生命中的两个轮子,一方面是生活,一方面是创作,缺一不可。我们就可以看出了诗歌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在苦难的历史背景下,就应该写反映民族苦难的诗篇,以此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之从苦难中解脱出来。我们可以看成这是那个时代诗人的一种天职。比如在《北方》《旷野》等诗歌中,艾青用极其暗示色彩的象征,用行乞者、卖艺人、补衣妇以及悲哀北方、迷雾的旷野、贫瘠的田亩等苦难的意象在乌黑、灰黄、灰暗的冷色调中造成暗示,这给人们带来的阴郁与压抑感充分显示出一种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的悲剧式伤感和沉郁美。这正是艾青爱国忧民凝聚于土地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艾青在这个时代的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可以说是一个伟大诗人在一个历史时期的诗歌写作主张与实践。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诗人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是分不开的。一个时代可以成就一个诗人。一个诗人也可以创造自己的诗歌时代。

(有删节)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4篇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本文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包括教师的独白和与学生的对话,并不 包括背诵和朗读,也不包括各种文字表达形式和体态语言。课堂教学中的课前导语、课文讲析、提问答问、指 导练习、评讲总结、组织活动等等形式都属于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范畴。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风格是由它不同 的教学功能所决定的。按课堂教学语言的不同教学功能可将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风格分成五种主要类型:一、 指令性风格;二、阐释性风格;三、抒情性风格;四、诱导性风格;五、商量性风格。本文着重论述后面三种 风格。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百花园里异彩纷呈,争相辉映。特级教师于漪、钱梦龙、魏书生 各领风骚。本文试就上述三位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录,从语用的角度作一探讨。

    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之一:

    《茶花赋》“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这 些美好的感情就会充盈我们的胸际。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史,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 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每当提起这些,我们心中就涌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来……”[1]

    这里,于漪老师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无比深情。这里,老师的激情借助于抑扬顿挫 的语调、整齐的韵律和悦耳的语音,给了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引起学生对祖国的爱的共鸣。紧接着,于老师又 满怀深情地说:“对于祖国,古往今来,有多少知名的文人学士写诗作文讴歌她,更有多少画家泼墨挥毫描绘 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学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绘、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听于漪老师上 课能得到一种艺术享受,其原因之一与她声情并茂的“诗教”分不开的。于漪老师善于借用古诗,更善于出口 成“诗”。从于漪老师以上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语言风格系列中占一席之地的是抒情的风格。

    富有诗情的语言,“没有蜜甜,但能粘住学生”。抒情性强的语言犹如春风雨露,在潜移默化之中浸染陶 冶学生的心灵,满足学生身心发育时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抒情性的语言是有韵味、有光亮、有色彩的 生动的语言,是中学生特别喜欢的语言。“文章不是无情物”,特别是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教师运 用自己富有情感的语言,把作品中的无声的文字转化为自己在教室里的有声的感情,或喜或怒、或爱或恨、或 悲或乐、或哭或笑,学生如同聆听美妙和谐的音乐,深深地沉醉在那丰富的旋律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形象 思维的翅膀为之张翕。抒情的风格必然是语文教学语言最基本的风格。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抒情性的教学语言是完成 这一任务的重要的语文手段。而讲究课堂教学语言的抒情性正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语言的 首要的特征。当然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并非一种单一的语言风格可以奏效。

    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之二:

    “今天早餐我吃一个烧饼,两根油条,喝了一杯凉水,后来又吃了一个鸡蛋一个苹果。谁能告诉我,我吃 的都是食物吗?”[2]

    这里的语言风格与片断一截然不同。这是钱梦龙老师进行《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一课的导语。老师提问的 目的是诱导学生真正理解课本里“食物”一词的定义。在教《愚公移山》一课时,钱老师也曾提过一个精彩的 问题:“小孩的父亲同意不同意小孩去挖山?”“孀妻”、“遗男”二词迎刃而解。

    在这两个问题的语言结构方面钱老师没有讲究词藻的优美和语句的整齐,也没有浓烈的诗情画意和感情色 彩。只是掬起了一二朵小小的生活浪花。“吃早点”“问父亲”这是教材中所没有的语域。教师的语言是朴素 的,创设的这个语域是学生亲近的;然而,在语义的理解中潜在着充满着张力,学生必须通过词域的转换、迁 移才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老师这样的提问,如同给学生猜迷语,游园林,迂回曲折、山重水复;忽而又豁然 开朗,柳暗花明。于是,兴趣为之大增、思维为之活跃。教师的这种语言风格,我们称之为“诱导性”的语言 风格。

    诱导的语言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它的话语领域常常与学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它的话语方 式常常是老师的亲切的机智的提问,它的目的常常是用来点拨学生的思路,解决教材中的疑点、重点、难点。 诱导的语言能给学生带来一种“顿悟”的效应,学生的求异心理由此获得满足。所以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深为 欢迎。诱导性的语言所创造的教学气氛是既轻松又紧张、既饶有趣味又启迪智慧的和谐统一。要适应语文教学 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目标,诱导的风格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的掌握来自教师的教学机 智和对教学的深刻理解。

    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之三:

    师:同学们看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三题,学习什么是细节描写,一个问号,要快想不讨论。回答时先把 问题说一遍。

    生:……

    师:“同学们再仔细体会一下细节描写的作用。先看一看细节描写,想一想有什么作用。

    生:……

    师:细节描写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性格,写出来的人有血,有肉,以便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人物细微动作的描写。

    师:同学们要记住什么叫细节描写和它的作用。现在大家把它再说一遍。

    生:(齐说什么叫细节描写和它的作用。)

    师:同学们再把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快速写下来。

    生:(齐写)

    师:我们掌握了什么叫细节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的知识。下面我们练习一下。我先读一段文字,大家注 意听,哪部分是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描写祖国的诗范文第5篇

一、鉴赏山水田园诗,润泽学生心灵

山水田园诗指的是以自然风光为题材,通过描写山川景物、自然风情等内容寄予作者的情思,这类诗歌常常采用寓情于景或者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表达作者的感情。高中语文教材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维的《山居秋暝》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教学上述诗篇,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的翅膀,运用二度创作的方式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旖旎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借此品鉴作者在诗中寄予的美好情怀,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

如在教学的《沁园春・长沙》时,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并将这首诗与历代咏秋诗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很快就陶醉在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南国秋天湘江橘子洲头如诗如画般壮美景色的欣赏之中,很快就不仅深刻感悟到这首诗中描绘的南国秋天风光之非常优美,而且更深刻地体味到诗歌中体现的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关注国家命运、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更美。可见,通过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词,学生很快就自觉地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充满着浓浓秋意的南国湘江橘子洲头与作者一同欣赏起了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美景色,并对诗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雄伟气魄产生了无限的敬仰之情,并由此而产生了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立足为构建中国“美丽之梦”而奋发读书的豪情壮志。

二、鉴赏边塞诗,陶冶学生情操

边塞诗以军旅生活为题材、或描写边塞苦寒的环境、或描写边塞壮美的风光、或抒发将士们杀敌卫国的豪情、或表现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或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或揭露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政策等之诗歌。鉴于此,高中语文教材中杜甫的《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杨炯的《从军行》等都属于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之范畴。教学上述诗篇,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品鉴和学习先人爱国爱民、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崇高美德,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等高尚情操。

如教学高适的《燕歌行》时,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吟咏、整体感受这首诗雄浑悲壮之感情基调后,学生很快就被诗歌中所描写的盛唐将士慷慨应征、不畏寒苦、浴血奋战、以身报国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并对诗中所描述的主将腐败轻敌、全体边防战士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朝廷选用良将带兵作战的强烈呼吁等表现出深深叹惋之情,纷纷表示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和平使者,决不让高适《燕歌行》中所描写的边塞的萧杀荒凉、战场的肃杀阴森、战斗的激烈残酷等历史悲剧重演。通过鉴赏高适的《燕歌行》,同学们不仅被远古盛唐时期一声声雄浑的军号吹得热血沸腾,并合着诗人们唱出的时代的最强音,在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中领略到了盛唐边塞诗的魅力,还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报效家国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三、鉴赏送别诗,完善学生人格

送别诗多是以亲友惜别时的对对方的叮咛、赞颂、牵挂、或依依惜别、或别后的思念等为题材的诗歌。鉴于此,高中语文教材(选修)中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李白的《送友人》等都是流传千古的送别名篇。教学上述诗篇,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到诗歌中描写的美丽景观,更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味古人在送别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抑或缠绵抑或牵挂抑或豪迈等的思想感情,从而借此培养学生诚恳待人、珍惜友情、珍爱朋友等美好情操,继而完善学生的美好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