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

诗词欣赏范文第1篇

关键是对意境的把握。古代诗词意境的欣赏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丰富情感、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生动传神的意象等方法来完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代诗词;意境;欣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古代诗词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高招语文试题中的重要考点。对涉猎古代诗词还不太多的中学生来说,理解古代诗词思想内容和创作艺术的关键是对意境的把握。那么,怎样引导他们去把握意境,为具体的诗词意境进行相对准确的定位和正确的理解呢?这里仅提出如下几条,以供参考。

一、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欣赏意境

人的经历不同,对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等自然景物的感触就会有异。因此,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可以洞察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如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与她的生平一样,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表现她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她的《如梦令》: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欲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描述了词人惜春怜花、乘船赏荷的欢情。其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的感伤情调,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二、通过了解作者的丰富情感欣赏意境

意境是作者感情的外化,心境的写照,常常凝聚着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表现在作品中自然也是如此。如北宋文豪苏轼,一生历经沧桑,宦海几度沉浮,但他是一位心胸豁达、超然洒脱的大家,这种心境贯穿在他的许多作品之中。如其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上阕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起首三句,总括了长江雄奇壮丽,那滚滚东去的江水,不禁使词人联想到历史的流逝,引发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故垒”三句,点明题意,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乱石”三句,从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山势险峻,直指天空;巨流狂奔,汹涌澎湃,何等的雄奇景观!“江山”二句,写词人从神游中回到现实。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我”。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具体描写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周瑜,彰显周瑜杰出的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并借周瑜的年轻有为而名垂青史,来抒发词人壮志难酬、郁闷愁苦的情怀。“故国”三句,表达了词人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的心情。尾二句,既表现了词人消极悲观的情绪,又显示出词人在主宰不了自己命运之时,以非常达观的胸怀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豪迈心情。

三、通过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欣赏意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环境,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人的思想、爱好与情趣,但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毫无异议的。如南宋词人辛弃疾,少年时就目睹了家乡人民在金统治者残暴蹂躏下“号泣动于乡里,嗟怨盈于道路”的惨象,结束“南共北,正分裂”的局势,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成为他毕生的抱负,其词或登临游览,或吊古伤时,或祝寿话别,都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这是一首登临抒怀词。上片以秋景衬托不被知遇的孤独感,下片借典故表明心志:不能像张干那样忘怀时事,弃官归乡;羞于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为英雄讥笑;要像桓温那样恐年华虚度,为国事而忧。欲进不能,欲退不忍,英雄也禁不住愤然泪下。他萌生过隐退之念,但终不能安然,66岁时还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写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句,抒写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四、通过了解生动传神的意象欣赏意境

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那生动传神的意象。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单个意象或几个意象可以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材料、手段与途径。正因为如此,要把握意境,就要把握意象。如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有二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诗人入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景象,唯有“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又表现了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须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就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达到了“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

当然,对古代诗词曲意境的欣赏不限于以上几种方法,如还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发挥联想等来欣赏意境,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4.

[2]袁行霈.语文(第四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1,36,38,39.

[3](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617.

诗词欣赏范文第2篇

在中国,诗词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节假日,人们心中不由得念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餐饮聚会时,人们总爱谈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大雪天,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爬山时,人们总会说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诗词之美表现在哪里

人们对诗词的总体评价,历来都非常高。古人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今人说“诗词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妙”。从审美角度看,诗词之美表现出五个特点。

(一)语言美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诗词的语言是最凝练的。有人把最精彩的字词或句子叫作“诗眼”,因为它好像人的眼睛一样最传神。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生动,“随风潜入夜”中“潜”字的精妙。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O@之声、长江汹涌之状,而且也在无形中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二)韵律美

诗词注重押韵、平仄、对仗,读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有变化,有起伏,有波澜,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闹泄诗词的发展史来看,诗和乐当初是不可分的,发展到词则更为明显,称之为依声填词。随着诗词和乐曲作为不同的艺术门类而分离,运用汉字四声五音之别,直接创造出诗词的“音律之美”的方法却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特色。所谓平声“哀而安”,所谓上声“厉而举”,所谓去声“清而远”,所谓入声“短而促”,就是诗人充分运用汉字四声的变化,更为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中国的古典诗词体现出一种“音律之美”。只有领略了诗词的“音律之美”,才能更好地、完整地领略诗词之美。

(三)情感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之所以能流传不衰,产生跨越时空的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诗词有机地融进了作者独特的情怀。

学习诗词,就需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诗词中的情感美。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刻苦坚忍、执着追求的精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中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品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的济世情怀……

(四)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者将自己的审美体验、内心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八句诗,情景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感人至深的境界――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经历着战乱的折磨,看到花朵都会落泪,听见小鸟悲鸣也会心碎,悲愤得只能天天痛苦地搔头,以致白发脱落得无法用簪子别住。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的意境,使读者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人格美

“诗言志”是诗的特质。有人问:“诗词有什么用?”诗词专家叶嘉莹回答:“就是使你的心灵不死。”歌德也曾说过: “在艺术与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塑造完美的人格,既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习诗词也不例外。诗词的品格最重要的是透彻地表达心灵美。

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的博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是悟透了人生意义的一种崇高美。谭嗣同在菜市口临刑时,吟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更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壮烈之美。

二、怎样学习诗词之美

许多教师通过诗词教学开展美育,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主张美文需要“美教”,因为美只对真挚的心灵开放。

(一)亲近经典

选择优秀的诗词作品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的经典作品都是经过人们几千年的筛选积淀下来的。教师需要通过介绍诗词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精神面貌、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去接触经典、亲近经典、品味经典。

(二)耳濡目染

苏霍姆林斯基的体会是:只有当教师的心灵中语言是有生命的时候,才可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对朗读的精神需求和对诗的语言的体验。对抒情诗我总是背诵。这是直接诉诸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方法之一。

有经验的教师,主张“美读”,即抓住诗词中关键的词语, 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反复体悟诗词之美。这个过程是审美的准备阶段――审美注意。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就能真正感受到诗词教学的“母语对后代的精神哺育”。

(三)激发想象

进入审美的实现阶段――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并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中国诗词的特点是诗中有画,学生通过品读诗句,想象出各种意境并不是很难。对于比较含蓄的诗词,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也会收到互相启发、砥砺共进的效果。激发审美想象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改写。鼓励学生改写诗词,既可以深化对诗词的理解,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四)纵横比较

我们通过比较,可以从多角度掌握诗词之美。首先是诗人与诗人的比较,李白的“飘逸” “狂放”与杜甫的“沉郁”“严谨”是不同的美;其次是诗与诗的比较,余光中的《乡愁》和杜甫的《春望》,都是抒发思念祖国、家乡之情,然而又是不同的表现风格;再就是跨界的比较,中国的文、史、哲不分家,诗、画、歌常融合。当我们引导学生欣赏诗词时,如果能同时欣赏相关的绘画与歌曲,融会贯通,自然有助于学生更好体味诗词的奥妙。

(五)善用传媒

进入信息时代,学习诗词也需要巧妙运用当代的传媒手段。当代学生对音乐、歌曲接触比较多,教师完全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各种传媒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理解所引用的典故。

(六)鼓励创造

诗词欣赏范文第3篇

1.城市大学独特的办学形式需要教学团队的建立。

城市大学主要是建立在原温州电大办学基础上的。电大是系统办学,分级管理的。它采用逐级传递式和分布式教学的教学组织模式,尽管以开放教育为主的学历教育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命题、统一的考试时间,但各级电大并没有行政上和财政上的必然联系,因此,电大的各类教师,包括教材主编、主持教师、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等,一直是以一种松散的、类似教学团队的形式存在着。温州城市大学延续了这种办学形式,也就是说城市大学不是单独的集中在一个校园内进行教学(在市内就有四个校区和若干个社区学习苑构成)。它是通过市总校、县社区学院(分院)、中心镇或街道教学中心、社区或企业教学点(学习苑)等四级教育网络进行教学的。这种分布式的教学形式导致教师之间联系松散,教师各自为战、基层学校专业力量不足,人员短缺,信息闭塞,沟通不畅等问题。这种单兵作战的教学特点,不仅体现在教学上,而且也表现在教研活动、课题探讨和课程建设上。如老年教育“计算机基础操作”课程建设,申报该课程建设的就有12个团队,内容大同小异,团队人员相互交叉,明显缺少沟通、协调和合作。随着城市大学的多元化发展,这种单兵作战的教学特点,已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近年来,县(市、区)级学院、教学中心,要求加强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支援和调剂的呼声越来越强。构建教学团队,可以有效地汇聚全市教师资源,统一配置教师资源,加强教学过程的落实,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队伍的现状要求建立教学团队。

根据2013年上半年全市在编在岗教师基本情况调研数据表明:全市近3年参加面授教学的有136名教师,而全市需要面授教学的学生(不包括远程教育和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教育)有15532人,师生比是1:114。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只能依靠外聘教师。如2013年秋学期,本校需要面授的开放教育学生有3534人,开出课程数317门,全日制脱产生432人,开出课程86门,校内专兼职教师55人,外聘教师80人,合计133人,教师人均授课3门,部分课程因无教师,只得作为自学课。市本级老年学员5715人,开出班级数97个,校内教师7人,外聘教师139人。随着绩效工资的实施,县级学院校内任课教师因无法支付课酬,依赖外聘教师会越来越严重。很显然,单纯靠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是明显不够的,但如果汇集全市系统教师资源,情况就有所不同。以老年教育“诗词欣赏”这门课程为例,教学计划暂定为三年,共6个学期,每学期15次,30个学时,任课教师至少需要有6个。市本级可以上课的中文教师有4人,能上老年教育课程的可能只有1、2个,但如果建立“诗词欣赏”课程教学团队,集全市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为一体,那么师资力量就不同了,据统计全市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8人,助教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再补充几位校外资深教师,形成合力,就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3.教育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要求建立教学团队。

温州城市大学是一所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各类成人教育的新型的开放性大学。它不仅要承担各类教育的面授教学任务,还承担“全市终身教育学习网站和老年教育网络课堂”的开发、维护和运行,以及所有开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多样而富有挑战性,学员学习方式的选择空间,将大大的改变和拓宽。对于一门课程或同一个知识点,不仅要求提供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还应提供手机资源、网络资源等,这样才可以为学员学习提供多种选择,因此仅凭个人的力量或依赖外聘教师,特别是那些仍然利用一块黑板、一根粉笔进行教学的教师,是难以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也不能满足学员学习的多种选择。因此只有组建一支特长各异、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形成有效的合力机制,引导和帮助外聘教师熟悉城大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才能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二、教学团队建设路径初探

本文主要以老年教育“诗词欣赏”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诗词欣赏”课程教学团队是老年教育“诗词欣赏”课程的数名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老年学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教学团队将充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学科知识、教学经验、课件制作技能及角色协同工作,达到完成教材编写,实施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老年学员审美能力的共同目标。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组织,成员之间不仅要经常互通信息,交流经验,而且需要自我学习与互相学习,以求超越自我,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教材编写能力和教学能力。自申报老年教育学习苑课程建设课题以来,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深入研究老年教育“诗词欣赏”课程的需求特征。

老年教育对温州城市大学大部分教师来讲,是一个新的教学领域,因此我们在组建“诗词欣赏”课程教学团队之前,对“诗词欣赏”班级的学员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55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为91%。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老年教育有如下特征:老年性;差异性;目的性明确;学习年限;学习内容安排;自主性。

2.明确课程教学团队的目标和任务。

诗词欣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古诗词教学 美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了肯定:“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更有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担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任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将美育融入古诗词中,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训练并使学生形成初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再现美的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编选了近两百首古诗词。从时间上看,有远古时期的诗歌,汉代的乐府,也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诗词。这种时间上的大跨越,让学生从纵观的角度更加明确地了解学习中国悠久的文化魅力。这些古诗词题材广泛,有描写山川名胜,借景抒发热爱之情的;有倾诉百姓之疾苦的;有鞭挞权贵之腐败,壮志难酬的;有缅怀边塞将士,书写豪迈情怀的;有抒发浓郁的思乡之情的;有写亲人朋友间深情厚谊的……内容丰富,易于在教学之中贯穿美育教育。在课堂中多向引导学生,多手段欣赏古诗词,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1.在朗读中体会画面之美

朗读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情境。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古诗词中发现美,不能局限于教学生读音、释词、解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带领生所欣赏的短小精湛的小诗,既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既情调健康,又意境开阔,形象鲜明,韵律和谐。教师要引导审美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体味画面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柔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清新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幽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人性美……

2.在思考中领会意境之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人高兴时,高山起舞,大海唱歌,江河弹琴,花草欢舞;悲伤时,大海哭泣,江河哽咽,鲜花溅泪,鸟鸣惊心。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前两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写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起新的愁思。接着将笔锋一转,后两句描绘诗人在舟中领略到的极富特色的景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沈德潜评价此诗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出身寒微、求仕失望的孟浩然,孑然一身,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把仕途的失意、羁旅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思念等旧怨新仇都很自然地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后两句情景交融,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意境美。古诗中的意境美不可胜数,但要领悟,学生必在熟读的基础上静心思索,在联系实际的前提下认真思考,动情思,入真情,才可获得。

3.在探讨中琢磨技巧之美

欣赏美是相当复杂的,不是凭感性印象一下子就能认识的,而是要通过反复思考、仔细琢磨才能深入地、全面地认识它,并且也只有经过理性思考后,才能引起深刻的强烈的美感。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与老师互相探讨,反复思考,各抒己见,琢磨整理,能够体味到作者许多巧妙的技巧美。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字面浅近易晓,低年级的学生都能读懂,而且能用画面表示出意思。但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再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作者问,具体问了什么,诗中没说,但从童子所答“言师采药去”中可以想见应问“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用“只在此山中”的回答省去。诗中以答代问,足见作者推敲字句的功力。而这多姿的技巧,不多人互相探讨学习,很难掌握。

4.在行动中创造意象之美

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才是将美育融入其中的目的。创造美并不神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希望美――你就得忘我地劳动,直至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创造者、一名能手,成为自己理想事业的主人;直至你的眼睛,由于感受到人的最大幸福,而放射出激情的光彩。”所以,只要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在讲和演中创造美。入选语文教材的许多古诗词很有生活情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以后,激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编演出来,训练学生创造美。如袁枚的《所见》,可以在掌握内容后分小组表演:一名同学作为旁白朗读改编古诗后的白话故事,一名同学吹哨子扮演鸣蝉,另一名同学骑“牛”边歌边入、闭口捕蝉,让学生在实际的行动中创造出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的捕蝉形象。

(2)在描和画中创造美。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美,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学完一些古诗词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一描、画一画,更是激励学生创造美的好途径。如孟浩然的《春晓》,每句一景,学生可用自己的笔墨勾勒渲染,描绘出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晚春图,创造出一个一年级心中的诗画美。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从“望”字展开,“日照”、“紫烟”、“瀑布”、“银河”的色彩美,“挂前川”、“飞流”、“直下”、“落九天”的线条美,学生在描描画画中能进一步创造出庐山的雄伟美,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诗词欣赏范文第5篇

    

     阅读诗词可能会碰到两种情况:第一种通俗易懂,没有艰涩的字词,也没有生僻的典故,比如清代陆次之的《五人墓》:“五人五匹夫,五人五君子。埋骨在青山,题名在青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能读下来;但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不见得能读懂;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可能读懂,但未必能挖掘出其中深刻的含义。其中的关键是要了解“五人墓”是怎么回事。高中同学读过张博的《五人墓碑记》,因此可能读懂,但要从赏析角度讲。能从此诗挖掘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人,应该怎样生;又应如何死”,就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通俗易懂的诗词不见得能理解深透。

    

     第二种情况是有较多的生字和典故。读下来都较困难,这就非借助工具书不可了。比如南宋戴复古的《饮中》这首七律:布衣不换锦宫袍,刺骨清寒气自豪。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能持螯。蝇随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群亦九皋。贤似屈平因独醒,不禁憔悴《离骚》。

    

     此诗困难的是用典太多,全诗共用了五个典故。

    

     一是“别肠贮酒”。此为古语,言酒量过人,

    

     二是“左手持螯”。典出《世说新语》:晋代毕卓嗜酒如命,曾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三是“蝇随骥尾”。典出《后汉书·隗嚣传》,刘秀曾对隗嚣说:“……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超群。”骥,良马也。

    

     四是“鹤鸣九皋”。典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九皋,指深远的水泽淤地。

    

     五是“屈平独醒”。典出《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被放逐于滨,遇见渔父,见屈原“颜色憔淬,形容枯稿”便问他何以到这个地步,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但查清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意图即他想通过用典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

    

     比如第三个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什么?从原诗句“蝇随骥尾宜千里”来看,估计复古有难言之隐。这从“宜”字可以看出。既是“随骥”本应(宜)可以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有两种推测:一是复古曾有意“随骥”,想借他人名势而封印成名,结果却落了空。二是并无事实,只是假设:如果我有蝇苟之心,便可“随骥尾”,也早该飞黄腾达了,然而我不愿做这种丧失气节的事,从复古的性格和经历看,当以后者的推论为准,这由下句更可得到印证。

    

     这就联系到第四典的用意。复古以鹤自比,觉得自己是鹤立鸡群,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鹤的本性。鹤总要独立孤鸣,其声闻于野,而鸡群是无法理解的。诗人为自己绘出一幅孑然傲立,顾影自怜的画像,清高傲岸使他不可能去作“蝇随骥尾”的事情。

    

     这样,两典就和作品的思想联系起来了。由此更能深刻理解诗人阶性格特点。再说第五典。诗人以屈原的遭遇类比自己,痛切地感到当前的社会,尤其是南宋统治者们恰似楚亡前夕的状态,生活在醉生梦死之中,而诗人又不能“随波逐流,哺糟啜离”,那么也只好任其“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像屈原一样赋《离骚》那样的悲世之作了。明白此典,再看“贤似屈平因独醒,不禁憔悴赋《离骚》”这一结尾就可豁然贯通了。

    

     诗中用典必须查清,但更重要的是弄清典故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当然要弄清这一点,很可能还需对作者生平、写诗背景有所了解。

    

     上面说了读诗可能碰到的两种情况,读词亦然。如王先的《人月园·元夜》就属通俗易懂的一类: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园时。 禁街萧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帐。

    

     全诗除“禁街”(指皇区、皇宫大内等禁地)值得查一查之外,再无难懂的词句。但要体会出作者写元宵之夜的意境特点,也非易事。元宵节在古代是非常热闹的节日,尤其在宋代更甚。柳永描写元宵有这样的词句:“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一对比,你就能发现此词的特点了。所以,别看字面上通俗易懂,要想分析透彻,也不大容易。

    

     第二类词作可用姜夔的《湘月》为例。下面仅录上片作一简要分析。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

    

     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这里描绘了一幅非常优美的画面。你能体会出来吗?你看,日沉西山后,暮色渐渐笼罩远处的山峦。从晚霞映天到暮色苍茫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幻。朦胧清幽的暮景藏着深不可测的美的精华,正怂恿诗人大舟浮水乘兴一游。天色更加暗了,劳累了一天的渔民也都收网归家,水面上原有的撒网声,鲜鱼的崩跳声,浪花的激溅声现在已经全无,天光的余辉映在水面上,反射出银色的光斑,水上也许只有大舟击楫之声了。江上不时还有几只水鸟匆匆飞过,它们也要归巢栖息了。寂静的江面上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也逐渐消失,夜,将帐幕完全落下,一轮明月悄然升起,将清辉洒在江面上,再也听不到单调的划桨声,船在水中任其漂流。此时只觉远山近水空寒逼人,月色透过薄薄雾气,弥漫在江面上,更显得朦胧。虽是溽热的盛夏,望着江中小舟洲,水边的草树,不但顿觉溽暑全消,更使人感到一股凄冷袭上心头。“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不是秋寒,却似秋寒,……万籁全息,江面如镜,任“一叶”在江中漂泛,谁也不肯用船桨点破明镜的江水,损害这天然的静美……这是一幅多么清幽的月夜浮湘图呀!

    

     可是,你要描绘出这样一个优美的意境,如果连词中的“一叶”、“夷犹”、“汀洲”、“中流”、“容与”、“画桡”等词都弄不懂,怎么可能呢?如果你写不出意境又不解“终年底事”为何意,你就更弄不明白“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这句领起全词的问句是什么意思了。

    

     可见,要读懂词,领会其写景的意境,先扫除字词障碍是多么重要了。

    

     底事,何事,何以,即为什么。领起句的意思是:与友同游太湖早有旧约,为什么没有实现呢?自问年复一年,为了何事长期辜负这清幽的美景?“一叶”指画船,“夷犹”从容不迫,汀,水边平地;洲,水中陆地。“中流”指湖中(还记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吗?)“容与”,安逸自得貌,一讲起伏徐动貌。(还记得“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吗?)“画桡”,画船之桨,桡rao,船桨。

    

     读诗词必须先扫障碍。但扫清障碍不是就读懂了诗词,实际上走完这一步,对诗词尚来分析哩。

    

     (二)了解有关情况

    

     要深入了解一首诗词,除了要扫除字词障碍外,还需了解有关方面的情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题目,二是作者有关情况(尤其是和作品关系密切的情况),三是浏览诗词时引起的有关联想。这些联想很可能对你深入理解诗意有推动作用。当然这些联想必须有泛读的基础和审美联想能力。联想往往是自然跳出的,不是冥想可得。但如果你在分析一个诗人的某个时期的诗之前,广泛地浏览他那一时期的其他作品,那么你对那首诗的理解可能会深刻得多。后面我们将举例说明。四是作者的写作风格。还有一点要说明,即对有关背景和史实的了解也很重要,但我们单列为一项,放到第“五要”中具体说明。

    

     当然,不是对所有的诗题、词题都需要研究,但有些题却非研究不可。如李商隐的

    

     《花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这诗题就很值得玩味。花下醉,真是醉得奇丽,醉得惬意。然而此醉是不胜酒力而微醺呢,还是观赏花艳而陶醉呢?看来,“醉”字却有双关。诗人因不胜酒力而去“寻芳”,已是微醉,看到百花吐艳、溢彩流芳又不禁陶醉,这才有后面“更持红烛赏残花”的情趣。像这样的题目就值得推敲。

    

     再如顾炎武的“悼亡”诗,如果你不知悼亡诗的来源及它特指悼念亡妻的意思,分析起来就会失之浅薄。至于像《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杜甫)这样的诗题,如果不弄清“泥饮”(niyin强留客人饮酒,表示十分热情)是什么意思,严中丞是谁。(严武),“美”的词性变化(赞美之意)那就很难往下读诗了。

    

     有些词题也不可忽略,它往往点明全词内容和写作目的,为你的分析提供线索。比如郑燮的《沁园春·恨》,这“恨”字就是全诗线索。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题名点明时间、地点和词的内容。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点明是咏荷上之雨,而不是雨中之荷,为你的分析提供了重点。

    

     总之,分析诗词往往就从题目入手,千万不可忽视。

    

     第二是了解作者有关情况。这也是分析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诗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所以要深刻理解一首诗必须了解作者有关情况。

    

     以顾炎武的《悼亡》诗为例:

    

     甘年作家向边陲,坐叹兰枯柳亦衰。传说故园荆棘长,此生能得首丘时?

    

     当然,首先要把“作家”(治家)和“首丘”(《礼·檀弓》:“古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丘是狐穴根本之处。后人谓返葬故里为归正首丘。)查清。但如果不去了解顾炎武的生平事迹,而只从诗面看,也不过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前两句写对妻子的歉疚之情,后两句写对故乡的怀恋,如此而已。但如果你对顾炎武的生平和性格有所考查,对诗的理解就会加深很多。

    

     顾炎武出身在江苏昆山,其祖父和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不但使他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更使他懂得要作一个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人。一六四五年五月清兵渡江,他毅然到江苏参加抗清斗争,虽未成功,且经受了兵败、母死的惨痛打击,但从此立下了坚定的抗清复明志向,至死不衰。四十五岁决定到北方游历,以便更广泛地结交抗清志士,从此一直奔走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后在山东定居。一六七七年他六十五岁时又从山东迁至陕西华阴,但仍然不忘抗清复明,最后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因上马失足,受伤病死在山西曲沃。他自离家二十多年直至七十岁寿终,一直为两件事奔忙;一是抗清,二是作学问。却从未回家探望过一次。这中间他的外甥都已做了清朝的大官,几次写信请他南归,都被他严词拒绝。其实他并非毫无思家之情,但为了不作异国臣子,为了学术研究,他鄙弃了可以轻易得到的高官厚禄,他的这种心情和高尚品格,难道在他的《悼亡》诗中丝毫没有反映吗?

    

     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妻子和故土是怀着多么深挚的感情!但在权衡家与国的重量上在衡量营造家庭的温暖、妻小的安适和深虑国家的兴亡、学术的进步两者的轻重上,他没有迟疑,把全部砝码放在了后者。当我们了解了以上事实后,再看他的《悼亡》诗,就会透过表面看到了贯串在他一生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而深深为之感动了。

    

     第三是由诗句引发的联想。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其他诗句,尤其是表达类似思想的诗句有所了解,还有,也要了解其他各个历史时代的诗人表达类似思想的著名诗句。现以秋瑾的《对酒》为例;不借干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便可联想起曹操的诗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一个是表达对离乱的伤感,建功立业的渴望,一个却是抒发拯救祖国的革命豪情。第一句可从其豪气联想到秋瑾的其他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但秋瑾也还有做为一个女子的生活情趣和细腻感情:“夏昼初长,纨扇轻携纳晚凉,……浴罢兰泉,斜插茶花映翠钿。”第二句大有李白诗风:“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第三句可想到他的另一些诗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第四句和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思想是相通的。分析一首诗,对这位诗人的其他诗作了解得越全面,分析得可能越透彻;由诗句引起的联想越丰富,分析的说服力可能就越强。

    

     第四是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要对一个诗人的写作风格有较深刻的理解,必须研读这一诗人一定量的作品。这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较困难,也是没用必要的。但对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风格有个最基本的了解,却并不困难,同时也是必要的。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屈原作品)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感情奔放,极富浪漫色彩;杜甫诗沉郁凝重,诗风富于变化。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农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作品。李煜词颓蘼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永叔(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希文(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山谷(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易安(李清照)词婉约凄切,诚斋(杨万里)词新鲜活泼。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稼轩(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