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歇后语 对外汉语 偏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9-0083-03

作者简介:刘(1989―),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外国学生常常对一些歇后语的用法感到困惑。不知道什么语境下用歇后语,特别是当一个歇后语只给出“谜面”后,对于“谜底”往往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么,对于外国学生反映的问题,我们如何解决,便成为摆在所有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学习和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教学问题。

一、关于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的组成部分。对于歇后语,学界诸多学者,如温端政、马国凡、高歌东、黄华节等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考察,并得出结论:歇后语是汉语中由含有引注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的,结构相对固定的,具有口语特色的熟语。

(一)歇后语的类型

1.喻意歇后语

歇后语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说明。情况有二:

(1)本义喻意:歇后语后部分解释说明的意义是字面上的意义,对前部分的解释是直接的,不需要联想、揣测或绕弯子。如:大海里丢针――无处寻。

(2)转义喻意:歇后语后部分的解释说明不是用它的字面意义,而是用字面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即转义。如:没有骨架的伞――支撑不开,这里的“支撑不开”并不是单纯指伞打不开,而是指它的转义“维持不了”。

2.谐音歇后语

歇后语后部分借助其中某个词与另外事物的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造成一语双关的效果。如:荷花塘里着火――藕燃(偶然),表面上是说莲藕着火了,实际意义却是“事理上不会发生而事实却发生了的”意思。谐音歇后语也有两个小类:

(1)音同谐音:字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均相同。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2)音近谐音:字音的声母、韵母、声调有相同的部分,也有相近的部分。如:酱萝卜――无缨(因)。

(二)歇后语的构成

构成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是一个意思,但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前部分用事物或故物构成一个形象的设喻,后部分用判断、评议、推理等对前部分加以解释、说明。

1.歇后语的比喻部分是构成它形象、生动、活泼、风趣的特点的依据。

(1)喻体是一件事情

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小孩放鞭炮――又喜又怕;想象虚构的事情:洗脸盆里游泳――不知深浅。

(2)喻体是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用历史故事作比喻: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用神话故事或传说作比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喻体是一种或几种事物

一种事物:铁公鸡――一毛不拔;几种事物: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2.歇后语的解释部分即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说明,是确定歇后语的意义部分,也是对歇后语的点题。关于歇后语后部分的构成可以从材料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上看,选用不同语体风格的词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如:扁担上做梦――想得宽;书面语如:上了膛的子弹――一触即发。

选用不同关系的词语: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叠词关系。

同义关系如:螃蟹过马路――横行霸道;反义关系如:豆腐炖骨头――有软又硬;叠词关系如:小孩吹喇叭――哪里哪里。

(2)从结构上看

用词充当:筷子搭桥――难过。

用词组充当:偏正词组:猫不吃鱼――假斯文;动宾词组:蚂蚁搬泰山――下了决心;联合词组:白糖拌苦瓜――又甜又苦;动补词组:嘴皮子抹白糖――说得甜。

用句子充当:单句:老鼠爬秤钩――自称自;复句:大海里翻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

3.歇后语的比喻部分和解释部分的关系

歇后语的比喻部分和解释部分是被解释和解释、被说明和说明的关系。

(1)从语义上看

说明结果:草人救火――自身难保;说明态度: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说明性质、特点:铁公鸡――一毛不拔;说明作用: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2)从方法上看

后部分是对前部分比喻性质的一种概括、归纳:百年老松,十年芭蕉――粗枝大叶;后部分是对前部分比喻所表达的意思的继续阐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从态度上看

表示肯定:河里的螃蟹――横行;表示否定:灯草打鼓――不响;

二、留学生歇后语偏误分析

歇后语在对外汉语中的出现,往往使外国学习者措手不及。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和运用,更难以理解歇后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因此在使用上会出现一些偏误。我们列举了以下几种偏误,并作分析:

(一)语义方面的偏误

1.语义偏离:歇后语的意义与所表达的对象不相符。

(1)这个人做事不懂得变通,真是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1)句中的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是贬义的用法,指的是钻牛角尖、知错不改的人。而句中说做事不懂得变通,所做的事不一定是错事,很可能是指这个人讲求原则,按章办事。

2.语义不明:歇后语在句中表意不明确。

(2)他弟弟非常喜欢大米的弟弟――小米。

(3)他什么都没有,真可谓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2)句中小米在现实生活中既是一种粮食又是一款手机的名称,句中没有明确指出他弟弟喜欢的是手机还是小米这种粮食。(3)句中的一清二白指的是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而这里却用来比喻一个人穷的什么都没有,显然不够恰当。

3.语义抵牾:表意明确,但句子前后存在矛盾。

(4)他现在每天都在刻苦学习,真是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4)句中前部分已经说了他每天都在刻苦学习,后半部分装象是装模作样的意思,与前部分意思不符。

(二)结构方面的偏误

歇后语的结构较为固定,但是外国学习者在现实使用歇后语时会出现加字、减字、语序颠倒等方面的错误。

1.加字

(1)这件事对于你来说可真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个碟。

(2)猪八戒的脊梁――悟能(无能)之后背(辈)。

外国学生主要受汉语数次+量词+名词构成数量短语的影响以及受中国人日常口语化交际色彩所影响,出现以上错误。

2.减字

(3)你这个人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人心。

(4)老鼠过街――人人打。

外国学生在使用歇后语时往往只注重“引”的部分,从而忽略了“注”的部分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出现了“减字”现象。

3.语序颠倒

(5)你要继续努力学习可别汽车放炮――气泄了。

(6)他这是孔夫子搬家――书(输)尽是。

语序颠倒的偏误主要是受汉语正常语序的影响。

(三)语用方面的偏误

歇后语在语用上表现出鲜明的形象性,这种特点是由歇后语起语的生动比喻或具体的表述使得比较抽象概括的注释语得以生动化、具体化和形象化所体现的。而语用方面的偏误就表现为所使用的歇后语与所处的语言环境不符合。例如:

我和同学上课说话,老师批评我了,我非常难过。我知道老师这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今天,我没有去上课,我出去玩了。我真是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个掸(胆)子。

(1)句中的项庄舞剑,志在沛公应该是对方说出的,而不应该由说话人在本句的语境中使用。(2)句中的好大个掸(胆)子,不应该是说话人对自身行为的评论。

这些偏误的出现,多在来华高年级留学生汉语使用中出现。因为高年级留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和中级的汉语实际运用能力,汉语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更好地学习“地道”的汉语,留学生们试图从汉语熟语入手,对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语汇形式进行学习。但是由于汉语熟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往往不只是词语的表面意义,这也造成一部分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时候遇到困难,从而影响了总体的学习效果。

其原因主要有:一、歇后语所蕴含的内容及意义属于中华传统文化领域,外国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把握还不够好,所接触的中华文化还比较片面,不能全面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现阶段所开设的文化课特别是传统文化课较少,从事文化教学的汉语老师人数和总体从业人员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这也阻碍了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学习者的学习。二、课堂上对歇后语这类熟语重视不够。现阶段的汉语学习往往只关注教材,对歇后语等其他熟语形式的涉及太少,远远不能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三、现有的HSK考试正逐步减少包括歇后语在内的熟语考题,这使得本来出现频率就很低的汉语熟语变得更少了,特别是歇后语,几乎很难在HSK模拟题和真题中寻见踪迹。正是因为以上三点,使得外国学习者在歇后语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误。这也促使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员意识到加强传统文化教学,提高从业教师的文化素质,加大歇后语等熟语形式在课本及考试中的力度的必要性,成为推动包括歇后语在内的汉语熟语教学的内推力。

三、教学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适度引用歇后语

课堂是留学生习得汉语知识的第一课堂,学生在课上注意力集中,学习热情高涨,急于习得汉语知识。此时适度引用歇后语可以使留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记住、记牢,并把握歇后语前后两部分所表达的意义,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适当使用歇后语

日常生活也是留学生在华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在课下丰富的生活中可以适当使用歇后语。当留学生学习做一道中国菜并且味道还不错的时候,他就可以骄傲地对中国友人或者其他外国学生说:做XX菜对我来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看似简单的一句歇后语,却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更不易忘记。

(三)增加课内外中华文化知识的熏陶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也是外国学习者来华学习汉语的重要原因。留学生们急于了解中华文化也急于揭开东方文明那层神秘的面纱,同样,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宣传自己、宣传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的机会。如何抓住这有利时机,需要我们在课内外汉语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教师要从语言的角度将我们的文化传播给学习者,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向外国学习者输入包括歇后语在内的汉语熟语,从而加深这类语汇形式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温端政.歇后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第2篇

1.一些歇后语直接出自小说原话

周瑜的妙计——赔了夫人又折兵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更多的歇后语是根据小说中的具体人物、故事情节创作出来的。

①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②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③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④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3.还有一部分歇后语是以小说为依托,根据表达的需要想象虚构出来的,与小说原着中的人物、情节无直接关系,但又不无关联。

①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②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③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由四大名著衍生出的歇后语的特点

1.歇后语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的反映细致全面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这三条歇后语涉及了关公外貌的所有细节特征,可见人们的观察多么细致。

有些歇后语串联起来,可以全程反映某一故事情节。如:

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这些歇后语中所涉及的情节片断相连,构成了《水浒传》中林冲逼上梁山的全过程。

2.概括性强

歇后语能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作品中人物的基本特点,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例如,关于《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歇后语有两类比较突出:第一类是关于吃的,有20多条。如:

猪八戒吃鸡蛋——正对数(素) 猪八戒吃面条——粗中有细

猪八戒吃西瓜——独吞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猪八戒吃钥匙——开心()

其中只有吃西瓜和吃人参果,作品中有记述,其它都是人们根据猪八戒爱吃的性格特点虚构出来的,这些歇后语突出反映了他贪吃的本性。

第二类与女色有关,反映了猪八戒好色的本性。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第3篇

一、叙述者带领我们进出于文本内外

《厄歇尔府的倒塌》是用第一人称叙述出来的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世界。站在这个世界门口的就是叙述者“我”。“我”是带领读者进入这个虚构世界的带路人。

以弗莱的虚构故事模型的理论来看,《厄歇尔府的倒塌》是一个模仿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低模仿”虚构作品。这种模式故事中人物与日常生活中的人是处在同一地平线上,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情感的逻辑及性情都是相同的,因此故事人物任何反常举动和命运都会引起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震惊。叙述者是连接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中介,叙述者“我”是一个与主人公厄歇尔童年时代就相识的老朋友,遵从厄歇尔的召唤,来到厄歇尔府,并且叙述了来到厄歇尔府的路上所见所感以及到了厄歇尔府之后所经历的一切。最为重要的是,“我”是厄歇尔府兄妹双双死亡和厄歇尔府顷刻间倒塌的目击者。

“我”的叙述视角是限知的:仅仅以平视的眼光叙述“我”之所见所闻。这样的角度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便于和读者交流体验。“我”的眼睛就像一个取景框,依据取景框的移步换形故事被层层展开。叙述者的叙述带有主观感情色彩,而且对此也似乎并不避讳。叙述中夹杂着明显的议论和评价性的语言。例如“我”极力地铺垫和渲染走近厄歇尔府的情景:“夜幕四合的时候,终于看见了那座忧郁的厄歇尔府邸。……我凝望眼前的这副景象,凝望那座孤零零的房屋,……凝望那惨白凄凉的墙壁;凝望那像眼睛一样惆怅失神的窗户……内心感到万念俱灰,……这是一种冷彻骨髓的感觉,是一种越陷越深的感觉,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厌憎,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恐怖意识,……”。这样的叙述包含观察、体验感受和描述的多重功能。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灵这个器官,当它体验和感受时,就不能同时意识和观察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正在体验和感受,并且进而观察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时,感受和体验就消失了,于是观察也就失去了意义。这使得许多体验和感受由于没有被观察和及时地语词化而转瞬即逝。可见对任何一种奇特的有价值的感受和体验的表达都需要非凡的才气,艺术家则具有这样的才气。我们发现,《厄歇尔府的倒塌》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感受体验细腻、敏感同时能够观察到自己的体验并且善于表达自己感受的人。比如,他在接近厄歇尔府时,感到“是什么——我凝神静思——是什么使得我在凝视厄歇尔府邸时感到如此忧郁惆怅?”“我”感到“这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对于罗德里克-厄歇尔的召唤,“我”没有迟疑,“我立刻服从了这一我仍然认为非常蹊跷的召唤”,千里迢迢赶来了。显然,“我”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神秘的气息。在厄歇尔府居住的日子里,他说到:“我就这样独自陪伴厄歇尔府的主人度过了许多忧郁凝重的时光,这是我永生难以忘怀的……一种极度亢奋、完全失常的胡思乱想,使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硫磺的微光”。向外界在厄歇尔府这个恐怖世界的感受和体验的,就是这样的对自己丰富细腻的心理生活具有清晰观察和准确表达的人,这样的叙述者在叙述中创造了两个层面的价值:其一是叙述出来的厄歇尔府的故事具有可读性,其二是叙述者同时也叙述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这个心理活动也是一个世界,一方面和读者构成对话关系,具有报告、渲染恐怖色彩以及与读者沟通感受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与厄歇尔府的故事构成对话关系,具有和厄歇尔府主人之间表达心理活动中的感受、审视恐怖情景的功能。由此开拓了审美的维度。

叙述者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是由于隐含的作者巧妙地设计了和叙述者的关系。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叙述者“我”本来是为了来陪伴厄歇尔府主人公罗德里克-厄歇尔度过心理恐怖的精神危机的,可事实是,“我”不仅没能安慰和平复罗德里克的恐怖,反而被对方激起了恐怖的体验,“我”获得了双重的身份:既是恐怖的受害者,也是恐怖的制造者。双重身份是叙述者“我”来到厄歇尔府,对厄歇尔府主人恐怖的见证和与之互动过程的产物。这是隐含的作者操纵的结果。

第二,使“我”对厄歇尔家世的叙述真实可信:他的家族多少年来深孚众望,但其根基上从未生长出常青不朽的枝蔓;罗德里克-厄歇尔沉默寡言,性情敏感,忧郁,神经质,常常出现离奇古怪的感觉。在“我”富有体验色彩的叙述中,这些情形真实地进入读者视野,“我”的体验和感觉是读者进入厄歇尔府的心理平台。这样的效果是隐含的作者所设计的。

第三,叙述者“我”出入于文本内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他作为在场者目击了玛德琳小姐死而复生,目击了厄歇尔府坍塌为碎石瓦砾,淹没在黑暗幽深的小湖里。厄歇尔府与厄歇尔家兄妹一起归于沉寂,而“我”则逃离了已经变成一片瓦砾的厄歇尔府。“我”曾经进入其内,此时,又逃离恐怖的厄歇尔府。进入其内,得以叙述;出于其外,让读者感到叙述者就像报告者一样离我们更近。任何叙述都是对过去时态中人物和事件的回忆,“我”之所以能够回忆,这是由于“我”从这个恐怖世界逃离了出来,而这个结果是隐含的作者所设置的。

第四,隐含的作者操纵着叙述者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达到预想的恐怖效果。比如,以黑色挂毯,黑色地板,灰墙,灰石,灰草,血红的满月,血迹斑斑的长袍等构成奇特阴森的视觉形象;以嘶哑的尖叫声,嘎嘎推开的铁门声,窗外轰鸣的风雨声,当啷啷的金属落地声,“狂想曲”“六弦琴”“那怪诞的曲子”构成恐怖听觉形象。

二、脱离生活常轨而产生文学性

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认为,文学作品是“假设性的语辞结构”(hypotheticalverbal structure)(弗莱60)。这个“假设性的语辞结构”所构成的文学世界是内指的,其中的人物及其行为和命运,只有在这个虚构世界中才合乎逻辑,具有意义。这个虚构世界对读者的吸引力来自文学性。弗莱说:“无论在哪里只要我们遇见这样的语辞结构,我们就遇见了文学”(弗莱65)。那么,文学性是怎样产生的?弗莱认为,对于神话不同程度的移用,是文学性生成的来源。也就是在一个平常的和外部客观世界的逻辑、情理都很一致的故事里加进一些神话的“移用”因素,故意使“故事”脱离和生活的外部类比,显得这样的事情只能发生在故事里,于是这个故事因怪诞的情节而获得了一个抽象的文学性质。弗莱所谓抽象文学性质的含义,大致可以概括为:第一,神话的插入引起的情节发展,能够表达出叙述者的同情,隐含的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态度也就寓于其间。第二,神话具有超越于人世的力量,因此能够表达超越于某一个具体故事的最一般意义,即弗莱所说的抽象主义的东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弗莱在对于霍桑和爱伦·坡的比较中,发现霍桑的诸如《玉石雕像》对神话的运用极为节制,所以抽象的意义不大,而“在爱伦·坡的《莉盖娅》中,直截了当的神话中的死亡和再生定式毫无隐晦地表现出来。坡与霍桑相比,显然是一位更激进的抽象主义者。因此爱伦·坡比霍桑对我们这个世纪的影响更为直接”(弗莱154—155)。由此弗莱认为,神话的文学性与抽象的文学性之间的姻亲关系,表明了虚构作品的许多方面。第三,在叙事中不同程度地移用神话,切断和外部现实世界的联系,从而不断提醒读者:这一切是非现实的,让读者获得对虚构语辞结构的超脱感。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我们来分析《厄歇尔府的倒塌》的许多怪诞之处。罗德里克的妹妹死而复生,厄歇尔府顷刻间的坍塌,这些非日常性现象的嵌入,使得作品产生了隐喻性。“文学的意义与功能主要呈现在隐喻和神话中。人类头脑中存在着隐喻式的思维和神话式的思维这样的活动”,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这样认为。在这个小说里,显然用的是死而复生的原型又再加之复生又死亡,人的死亡与厄歇尔府的倒塌两个意象形成互为隐喻的关系,用房屋的倒塌喻人的死亡,用人的死亡来加强房屋倒塌的恐怖,两个意象的互为隐喻,生发出象征性意义:人与物具有神秘的宿命一样的关系,难以摆脱。同时,在人与房屋的互为隐喻所构成的总体故事背景中,参差错落着许多弗莱意义上的魔怪式意象,诸如:阴森的厄歇尔府古宅,黑暗幽深的小湖,灰墙,塔楼等。因此,在这个“低模仿”的故事中,互为隐喻和魔怪世界相联系,正如浪漫故事中天真的世界与神启世界的联系一样。

房屋和孤单、神经质的房屋主人厄歇尔是《厄歇尔府的倒塌》中最基本的意象,决定着整个虚构语辞结构的格调和情绪。罗德里克-厄歇尔兄妹倒地死亡与古屋的倒塌,时间的连续性和形象的相似形,激发我们探询两个实体在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人是屋的另一意义,屋是人的另一意义。人与屋互相隐喻。人在隐喻屋的时候,人本身也必须被关注;屋在隐喻人时,屋本身也必须被关注。这种阅读效果从叙述者的拟人化叙述可以看出来:“死气沉沉的厄歇尔府邸”有着“无遮蔽的墙垣”、“空洞洞的眼睛般的窗户”“几根腐朽了的白色树干”笼罩在一种从“宁静湖面而发出的讨厌的、神秘的雾气,朦胧、呆滞”等。叙述引导读者在关联中关注着人和房屋,在叙述和关注的深入中,两个意象逐步重合,最后的臻于完成就是原型移用的完成。对于文学批评则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对原型的探讨。让我们引用一段可以作为旁证的材料,曾经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诗人理查德·威尔伯发现,房屋结构是坡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他认为,《厄歇尔府的倒塌》中嵌入的那首题为《闹鬼的宫殿》,就把宫殿建筑构造与人的头颅构造进行对照。而且,坡在作品中借助叙述者的话说:“厄歇尔已经充分意识到他那高高在上的理智正摇摇欲坠”。由此,威尔伯提出“从喻象层面上说,厄歇尔古屋可视为罗德里克-厄歇尔的躯体,其幽暗的内部,则是他头脑中的幻念”,而整部作品可以读作“通向自我深处的旅程,主人公罗德里克-厄歇尔成为大脑催眠状态的喻象”(注:R·威尔伯:《坡的房屋》,原载R·里根编:《20世纪观点:坡》(普伦梯斯豪尔出版公司,1967年)98-109,转引自盛宁:“人·文本·结构——不同层面的爱伦·坡”,《外国文学评论》4(1992):79。)。这是人与物(一般是怪物)同为一体的思维逻辑。让我们从西方神话的种种移用中寻找一下这样的思维所产生的诸般喻象。1、怪兽是和英雄相对立的最基础意象。在《圣经》中有一个海中怪兽叫利维坦,这个最早的怪兽是救世主的敌人。《启示录》中的海中怪兽、撒旦以及伊甸园中的蛇都属于这一类。弗莱认为:“这种同一关系是基督教象征体系中刻意创造的杀龙隐喻的基础:其中,英雄是基督(在艺术中常表现为站立在俯卧在地的怪物身上),龙是撒旦,衰朽无力的国王是亚当,基督成为他的儿子,被拯救的新娘则是教会”(弗莱230)。如果海中怪兽就是亚当堕落其中的罪恶、暴政和死亡的整个堕落的世界,那么亚当的子孙们自然是在这个怪兽的腹中出生、生存、死亡。2、龙也是和英雄相关联的意象。弗莱发现,在民间有杀龙的故事,故事中讲述到龙的原来的牺牲者们经常在巨龙被杀死之后得以复活。这可以看作我们是在龙的腹内的又一例证。3、地狱也是和英雄相关联的意象。因为地狱在插图中常常表现为“一条年老的鲨鱼的满口利齿的咽喉”(弗莱230)。

作为怪兽,或者龙,或者地狱等构成和人相互为一体的古希腊传说有:其一,提修斯。提修斯是阿提卡地方著名英雄,建立统一的雅典国家的奠基者。关于他的故事里,有提修斯率领一群雅典少男少女从克里特岛的迷宫中走出来的情节,这些少男少女原先是送来给迷宫中的半人半牛的怪兽食用的。其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木马。在远距离观照中,人在木马中,人也与木马同体,最终藏在木马里的希腊英雄们爬了出来,战胜了特洛伊人。厄歇尔府和罗德里克-厄歇尔兄妹同为一体的隐喻,是对怪兽与英雄同为一体神话原型的移用。沿用的是怪物和人同为一体,而改变则是主要的。被改变的有两点,其一,罗德里克-厄歇尔兄妹不是如提修斯这样的英雄,而是恐惧、忧郁和精神失去理智的人。其二,容纳在怪物中的罗德里克-厄歇尔兄妹和作为怪兽的厄歇尔府在同一个方向上走向终结:厄歇尔府幽暗的内部,其破败衰朽,与罗德里克-厄歇尔的失去理智,忧郁、恐惧,精神紧张的状态处于同构状态。厄歇尔府的倒塌,隐喻着主人公精神的崩溃和最终毁灭。而不是象提修斯那样率领一群雅典少男少女从克里特岛的迷宫中走出来,也不再像龙的原来的牺牲者们那样在巨龙被杀死之后得以复活,以人与怪兽分离的乐观情形为结局的。在对神话的移用中,这个文本产生了新意:对人的精神崩溃的恐惧,对人类精神状态悲剧性的焦虑。

三、独特而深刻的人文关怀

通过对《厄歇尔府的倒塌》的客体世界层面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这是一个情节怪诞引人、阴森的叫人咋舌、合情合理而又神秘通俗的消遣的好故事。这样的好故事会向我们提出两个最基本性的问题,一个问题是,这样的通俗故事还有文学性吗?如果有,那么文学性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前面的论述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通俗故事背后具有对人的深刻思考吗?这是人文学者所关注的问题。现在我们探索第二个问题。

爱伦·坡认为,文学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达到“一种效果”,即作家通过艺术创造使得读者得到某种刺激,比如恐怖。这和爱伦·坡对美的认识相关。爱伦·坡在写于1864年的《创作哲学》中认为,“美是诗的唯一正统的领域”,他所谓的美是“一种效 果”,即作家通过艺术创造能使读者得到某种“刺激”(比如恐怖)而使“灵魂升华”的 效果。坡还认为,最能充分地表现美的语调是“哀伤”,“忧郁是所有的情调中最正宗的”,而“最富有诗意的忧郁话题”是“死亡与美的紧密结合”。那么,从逻辑上来说 ,死亡与美的紧密结合,就是爱伦·坡所最看重的与人的精神相关的话题。从学理来说,人之为人所能体验得到的各种痛苦感觉,比如神经过分紧张,恐怖的折磨,身心交瘁,害怕丧失生命和理智等,虽然是个体性的,但是,这些感受在实际上都是渗透了社会 性内涵的。所谓的社会性内涵,是指这些感受是所有人都能体验得到的,并且在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交流的。正如前面我们所论述的,叙述者“我”本来是来陪伴厄歇 尔府主人公罗德里克-厄歇尔度过心理恐怖和精神危机的,可事实是,“我”不仅没有 能安慰和平复罗德里克-厄歇尔,反而被激起了恐怖的体验。“我”获得了双重的身份 :既是恐怖的受害者,也是恐怖的制造者。恐怖“传染”给“我”,使“我”也陷入恐 怖之中。

在《厄歇尔府的倒塌》中,爱伦·坡将人类神经过分紧张、恐怖感、身心交瘁,对丧失生命和理智的恐惧等精神现象集中起来,描绘这些恐怖的精神悲剧性地纠缠着罗德里克-厄歇尔,并且将其和古屋的倒塌相互隐喻。这个描写本身表明了爱伦·坡对人类这些精神现象很在意。从爱伦·坡的个人经历可以推测出,在朦胧中他似乎意识到,人类精神存在着一种最恐怖的极端状态,就像厄歇尔古屋那样会轰然倒塌。这种终极状态,被人类中的敏感者如爱伦·坡这样的人先期体验到了,然后通过假设的语辞结构传达出来。爱伦·坡也就“得天独厚”地成为这个人类痛苦领域的探险者,这是他对人类悲悯和关怀的表现。这样的精神状态吸引着他,并且在他的体验中生成为一朵荷尔德林意义上的“蓝花”,令他着迷。

参考文献

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 袁宪军 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Frye,Northrop.Anatomy of Criticism:Four Essays.Trans.Chen Hui,YuanXianjun and Wu Weiren.Tianjin:Baihua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1998.]

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马爱农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Poe,Allan.Selected Short Stories of Edgar Allan Poe.Trans.Ma Ainong.Tianjin:Baihua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001.]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歇后语 客家歇后语 上堡

一、引言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俚语、口头禅、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多种形式。其中歇后语是汉语中的语言之花。一句话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在交际使用时通常以“说出前半截、省略后半截”的形式居多,故称歇后语。

相对于汉语中的全民通用歇后语,地方性歇后语(方言歇后语)也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已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笔者在对客家歇后语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还发现一种非常独特的地方性歇后语,暂且将其命名为“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

二、现象描述

上堡以高山梯田闻名,《舌尖上的中国2》对其特色小吃“九层皮”有所介绍,是一个相对闭塞,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客家乡村。

(1)张有邦看病――下场(床)

上堡有名的老中医张有邦看病特别慎重,他诊病都会一边搭脉一边思量,大病小病都不一口定论,要留有余地。“你这病啊――”他摇头晃脑,“下场(床)哟!”意思是叫病人慢慢用药慢慢治,不要急着下床劳作。“下场”本身是张医生个人经典口头禅,不带贬义。而在日常交际中,“下场”带有“没有好下场”的意思,由于这句话比较伤人,所以当地人就隐晦地用“张有邦看病”来暗讽一个人“没有好下场”。

(2)邹贤考做生意――大过

民国时期邹贤考在上堡圩开了一间店铺。人们进店买东西不免顺口问一句:“邹老板,生意好哇!”不管生意好做不好做,邹贤考都谦逊一番,一律回答:“大过哦。”意思是:马马虎虎,没啥起色,或者说生意不好做。“大过”是邹贤考永远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所以当地人想要表达“马马虎虎没多大多起色”之类的意思时,经常放着简单的三个字不说,而是隐晦地说“邹贤考做生意”。

(3)陈聋牯做地――一片都

,没有;聋牯,聋子;地,坟墓。遂川县高排乡(注:与上堡乡毗邻)的地理先生(风水师)陈聋牯与别的地理先生不同,他出门找坟址往往一找就是一整天,傍黑回来就摇头,说:“这一片都好地方!”东家只好留宿。他便三天两头去探看。有时一找就是十天半个月,说不寻个好地方对不起东家。到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他是外地人,来回路远不说,还耽搁接生意。遇到没人请他看风水的时候,就设法以“一片都”之类的借口在本地人家赖吃赖喝等候新东主。此后,当地人描述某一区域没有某事物时,不说“一片都”,而是说“陈聋牯做地”,大家都能心领神会。

(4)骆三芳买药――称头要足

称头,称东西时的分量。一般人都把“吃药多”看成是大忌,买药不是买青菜、买猪肉,不能去计较医生称的药是不是分量充足。而上堡人骆三芳是个小气鬼,买药时总要关心医生的药戥,生怕少称了药,还叮嘱说:“医生,称头要搞足来哟!”一时传为笑话。此后,在日常商品买卖中,买家叮嘱卖家不能短斤少两时往往说“骆三芳买药”,意思就是你别给我短斤少两。

(5)拿把耙泥坳人――荒了

耙泥坳,地名;拿把,意思是“给”、嫁给或送给。上堡乡赤水村耙泥坳住着清一色的方姓人。上堡方言h、f不分,“荒”和“方”统读“方”音。人们把荒废田土或荒废事业借谐音“方”来戏称。

(6)米筛眼大的字――独有张锡坤

米筛,客家地区一种竹制的器具,有许多小洞(客家话把“洞”叫作“眼”),用以筛选稻米。张锡坤是上堡一个偏僻山村里的人。解放初期,那个小山村里的人没文化,米筛眼那样大的字只有张锡坤才认得几个。所以,记人工,独有张锡坤能行;选当文书,独有张锡坤才行。久而久之,但凡认字写字,甚至所有难办的事,人们便说“独有张锡坤”,有时则说“米筛眼大的字”,意思也是“这事得找张锡坤”。

(7)竹筒子的泥团――一大工

客家话中,“一天”的读音是“一工”。旧时,人们不识字不能用笔记人工,做了一天工就捏一个小泥团放进竹筒里。竹筒里的泥团数就是人工数。有时小泥团不慎被水浸泡湮成一坨大泥团,几十天的人工瞬间变成了一塌糊涂的“一大工”,令人倍感无语。此后,但凡有类似令人哭笑不得的糊涂账,人们就说“竹筒子的泥团”以示调侃。

(8)崩岗下睡的――炮打鬼

崩岗,局部有坍塌的山窝。上堡乡上堡村水北有座小山头,解放初期曾作为枪毙反革命份子的靶场。上堡人称被枪毙的人为“炮打鬼”,这是一句骂人的话。当地人骂别人“不得好死”时,说“炮打鬼”太过直白,于是就委婉地说“崩岗下睡的”。

(9)狗爪豆皮搭辣椒――相送

狗爪豆,一种藤本植物的果实,夏末秋初成熟,可食用。上堡人卖狗爪豆皮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一定会在狗爪豆皮里绑几只辣椒。辣椒是额外搭送给买家的,不另要钱。所以,如果某样东西是免费赠送给别人,就可以说“狗爪豆皮搭辣椒”。

在以上9个实例中,例(1)、(2)、(3)、(4)大致属于同一种类型:某个人的经典口头禅,成为该地区许多人言语交际的特殊表达形式;而例(5)、(6)、(7)、(8)、(9)大致属于另一类型,它以某一地区众所周知的独有习俗、风土人情或名人轶事为基础,形成一句集体使用的特殊用语。

事实上,这类独特的歇后语并非只见上堡一隅。崇义其他乡镇,甚至某一特定圈子里,也大量存在类似的现象。再举3个“某某说的”例子:

(10)家达先生哇咯――急时难想

哇咯,讲的、说的。这条歇后语主要流行于崇义县扬眉镇及其邻近的龙沟乡、长龙镇(上述3地统称扬眉片)。家达先生是扬眉片区小有名气的乡贤,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急时难想”,意思是这件事本来我是知道的,可是一时半会儿就是想不起来。于是,每当人们遇到“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的情况时,就会说“家达先生哇咯”。

(11)老逼哇咯――口子很多

这条歇后语主要流行于崇义县崇义中学教职工这个小圈子。老逼,一位朱姓老师的绰号。朱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口子很多”,说话间总是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口子”在崇义方言中指“办法、出路或者可用的资源”等。“口子很多”,意思是“不用着急”。据说,这句话最早是由于朱老师的父母催促其早日找到对象,成家立业,朱老师总是不以为意地说:“嗯,咱(不用)急,口子很多。”这一说就是许多年,朱老师到很晚才结婚。而他的这句口头禅却不胫而走,在县中学这个圈子里广为流传。每当老师们想表达“有的是办法,不用着急”这层意思时,就说“老逼哇咯”。

(12)阿杨哇咯――不可能

这条歇后语也流行于崇义县崇义中学教职工这个小圈子。阿杨是一位杨姓老师的绰号。这位杨老师总是一副怀疑一切的姿态,言必称“不可能”,遂成为圈子里尽人皆知的口头禅。每当老师们想要说某事不可能时,则干脆以“阿杨哇咯”来代替“不可能”。

三、语言特征

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在形式上具有同普通歇后语相同的形式特征,但在具体内容上则有着较为独特的内涵特征。

(一)范围狭小。这是一种只流行于小范围局部地区并为该地区的人们所熟悉和使用的歇后语。前述的例(1)至例(9)基本上只有上堡乡当地人才知道,如果不是上堡人,就算是崇义县域内其他乡镇的人,恐怕也不知所云。例(10)仅为扬眉镇人所知,邻近的长龙、龙沟两地略有知之者――因为这3个乡镇合称“扬眉片”,在方言文化上具有较多的共同性。例(11)和例(12)则流传于崇义中学的教职工圈子,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未必知其所以然。本地域内或圈子内的人对此心领神会,而地域外或圈子外的人则茫然不解。

(二)名人担纲。这类歇后语往往包含一个当地人家喻户晓的“区域性名人”,这位“名人”的经典言论或者典型事迹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从而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最终浓缩为一条别致的歇后语。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名人”只是相对而言,其实未必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他们的“出名”,多半是因为非常经典的言行能引起人们的传播兴趣。除此之外,这些“名人”的名气,影响范围很有限。比如说,邹贤考、张有邦、骆三芳、张锡坤乃至“老逼”“阿杨”等人,只在一定的范围内会有人知道,离开特定区域,则根本无人知晓。

(三)浓缩经典。这类歇后语的背后,或包含了个性鲜明的人的有趣言论,或包含一件在该地区老幼皆知的典型故事或社会常识(如,例(8)、(9))。于是,从这些人或事当中,人们便提炼出一条很经典的歇后语,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乃至日常交际的暗语。一般说前半句大家便心领神会,也偶尔单说后半句的,大家都能心照不宣。事实上,这类歇后语的前后半句可谓唇齿相依――虽然后半句是所要表达的最终目的,但离开了前半句的背景便索然无趣。人们因某个有意思的人而浓缩出一句有意思的话,但在使用这句话时,恐怕优先想到的还是那个有意思的人,没有他,便没有这句经典;引用经典,难免就要调侃这个有意思的人。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四)喜闻乐传。这类歇后语能够形成并流传,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此喜闻乐见。“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中,孔夫子是名人,他的经典特征是家中书籍众多,所以人们用孔夫子搬家的行为来调侃输赢。同理,诸如“邹贤考做生意――大过”之类的话语中,邹贤考虽不是什么可以比肩孔夫子的大人物,但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经典特征:世故低调。所以当地人可以将他作为一个传播的对象予以调侃。“大过”因邹贤考而流传,邹贤考同样也因“大过”而闻名――或许,在今天的上堡,不少年轻人或许已经茫然不知邹贤考是谁,但邹老板这条歇后语无疑已经在当地地方文化的史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四、语言价值

“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尽管数量有限、使用范围有限,但作为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言语交际意义和语言文化价值。

(一)含蓄生动。和其他歇后语一样,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也有着诙谐幽默、隽永含蓄的言语交际效果。在一定的认知背景和语言环境下,人们说出某句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大家便心领神会;或者提到某句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大家都会情不自禁想起身边某个有趣的人、好玩的事,或者众所周知的地方习俗等,言语交际会因此变得既轻松愉快又不直白无味。这便是此类歇后语的魅力。

(二)有效传播。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并凝练亮点,将一些饶有趣味的人和事变成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一部分,既实现了对人和事的传播,更实现了对某句话的反复使用和有效传播。日常生活中,一些口头禅(例如:“不可能、大过、口子很多、急时难想”等等)其实并不专属于某人,它们其实就是大众的日常语言,本身可以直接使用,一旦将这些日常用语与某个特定的人物相联系,则其传播效果立刻得到了强化,人们用一种新颖别致的方式说出日常习用的话语,其交际效果显著好于直接使用。

(三)语言范式。“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可谓提供了一种语言生成与传播的范式――从“个别人无意识反复使用”到“许多人有意识经常使用”。这种生成与传播范式,在任何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中都有可能发生,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包括时下那些层出不穷、“各领数百天”的网络流行语,其基本原理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保存文化。方言熟语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它能够反映、保存并传承地方文化。在“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中,一些个性鲜明的地方人物,一些小有影响的地方事件,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习俗等,无意间被以歇后语的方式被保存下来,且随着人们的言语交际、口耳相传而得到延续。这对于缺少书面材料记载的乡村文化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依赖口耳相传方式流传的语言和文化,随着语言文化环境的变迁,随时都有失传的危险。因此,具有独特价值的“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值得各地的语言文化工作者去发掘、整理和保存。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第5篇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解析:

徐庶进曹营这其实是根据典故而来,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徐庶进曹营歇后语,歇后语《徐庶进曹营歇后语》。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其它相关歇后语:

1、徐庶进曹营——心不在焉;一言不发

2、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3、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4、曹操背时遇蒋于,胡豆背时遇稀饭——倒霉透了;

5、曹操的人马——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6、曹操杀蔡瑁——上当受骗;操之过急

7、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8、曹操用计——又尖又滑

9、曹操遇关公——喜不自喜

10、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1、华容道上放曹操——不忘旧情

12、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1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14、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15、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7、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18、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9、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20、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21、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22、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2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4、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2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2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7、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8、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29、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31、跟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32、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33、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34、孔明夸诸葛——自夸

35、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36、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37、战地诸葛亮会——集思广益

38、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39、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40、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41、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42、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43、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44、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全仗嘴

45、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46、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计上心头

47、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48、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49、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50、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51、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52、蔡辐迎刘备——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53、对着张飞骂刘备——寻着惹气

54、甘露寺里的刘备——安然无恙

55、刘备编草鞋——内行

56、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57、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58、刘备遇诸葛——无话不说

59、刘备有舅子——孙权

60、刘备的兄弟——红的红,黑的黑

6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62、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63、关云长剖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64、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65、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66、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67、关云长刮骨疗疮——苦无其事

6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69、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70、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71、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72、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73、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走麦城

74、黄飞虎战关云长——刀对刀

75、长板坡上的赵子龙——单枪匹马

76、对着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

77、赵云大战长板坡——大显神威

78、赵子龙出兵——回回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