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故事的成语

三国故事的成语

三国故事的成语

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第1篇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 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 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第2篇

《巧女故事》讲了三个古老有趣的民间故事:《九斤姑娘》《巧姑妙答》《其满汗智答大汗》。故事的主角都是善良聪慧的女子,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都有了一个团圆美好的结局。语文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民间故事这样的文本,应该怎么教呢?周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在了解故事中沐浴传统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陶冶。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故事中,有歌颂自由幸福生活的,有赞美勤奋读书的学子的,有鞭挞邪恶、讴歌英雄的……民间故事的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在优美的民间故事的熏陶下,充分领略民间故事的美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请看下面这个课堂导入片段:

[片段一]

师:接下来,我想请各位同学再听听歌曲,能不能从这里面听出,这是说的、唱的、表现的哪个故事?

(播放音频:1、《天仙配》,2、《孟姜女哭长城》,3、《梁祝》;出示图片:《白蛇传》)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了天仙配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梁祝的故事,白蛇传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民间著名的、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审有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何止是诗词,一切艺术都应该追求境界,课堂教学同样离不开“造境”的艺术。教学伊始,教师分别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出示古诗片段“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出示《白蛇传》图片……周老师出示的这四个民间故事,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学生基本一看都懂,他们很直观地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美好,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这几个故事又具有一定的张力,它们链接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成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受到文化的熏陶。唯有文化的熏陶,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周老师的课堂,从这几个民间故事开始,让课堂充满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让学生浸润并活跃在其中。

二、在品读口语中学习语言

就《巧女故事》这三个民间故事而言,故事本身浅显易懂,学生喜欢读也喜欢听。但是能读会读只是基本的要求,我们要从课文中读出点什么来,这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教学民间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积累民间语言,传承民间文化。以第一个故事《九斤姑娘》为例,如何品读民间故事的口头语言呢?

首先,品读谜语。这个故事情节很简单,而故事中的几个谜语倒是非常别致、有趣,值得细细品味。

[片段二]

师:我们先说第一个回合的两个问题。(出示“叫什么”和“住哪里”的两段对话)

师:看上面的提示把这一片段说一说。

生:张箍桶有一个女儿叫九斤姑娘。有一天,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公公要请张箍桶去他家箍桶。他说:“我叫一斗半,二斗半,三斗五升,四斗半。”九斤姑娘说:“这些相加不是一石二斗吗?原来是石二公公!”

师:她说了“叫什么”这一部分,接下来“住哪里”谁来说一说?

生:九斤姑娘问:“石二公公,请问你住哪里?”石二公公告诉她:“我家东边丁零当,西边冷清清,门前两个管门人,一东一西两边分,胡须生在头颈里,笤帚插在头顶心。”九斤姑娘说:“我知道了,你家东边是一家铁匠店,西边是个祠堂,门前有两株棕榈树。”

课堂教学中,周老师把重点放在读谜猜谜上,学生学得兴味盎然,课堂妙趣横生。这几个谜语中,“斗”“石”这两个容量单位的量词,学生没有接触过,周老师对它们作了说明。“斗”“石”都是量粮食的单位,十升为一石。读读这些谜语,略微思考,学生很容易就有了发现。这个故事,还有故事里的谜语怎么来的,是老百姓口耳相传下来的,它们没有作者或者已经无法考证作者了。在读谜语的时候,和现在我们一般的读法有点不同,需要带着一种特殊的腔调……特别是“石”的读音,在表示容量单位时不读“shi”,而读“dan”。于是,民间故事最主要的特征――口耳相传、地域性、口语化,就在读谜的过程中巧妙地被学生认识和理解了。品读着这样亲切有趣的谜语,故事中的石二公公虽然那么刁钻古怪,刻意为难人,但却让我们一点点也恨不起来,反倒觉得他是那么的纯真可爱。而九斤姑娘的聪慧,也在解谜的过程中淋漓尽致地显现了出来。

其次,了解口头语。有人这样形容民间故事的语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民间故事具有独特的质朴纯真之美,就在于它总是用生动、形象的口语去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塑造色彩鲜明的文学形象。

[片段三]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了第一部分的故事,我也想尝试说第一部分,咱们同学听听行不行。这么说:“有一个叫张箍桶的男人,已经年过花甲,他的女儿九斤姑娘表现出不俗的智慧。一天,她在家为父亲精心缝补衣服,这时,来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邀请张箍桶为他家箍桶。九斤姑娘微笑着说,好,回来就叫他去。请问,尊姓大名?”我这么说可以吗?感觉怎么样?

生:有点别扭。

生:生硬。

师:别扭生硬在哪里?

生:“年过花甲”“年逾古稀”。

师:文章中经常出现,为什么这里就感觉生硬了呢?这是什么原因?

生:因为这是民间故事。

师:那你觉得民间故事特有的色彩是怎样的呢?

生:是比较有个性的。像“一斗半,二斗半,三斗五升,四斗半”读起来很顺口,这样就比较有个性。

师:是啊,很顺口,富有鲜活的生活气息。所以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口语化是民间故事非常重要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在说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就用自己的口头语、大白话说出来。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出示了一段书面语言,让学生与原文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民间故事中的语言和我们一般的书面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年逾古稀”在民间故事中应该叫“七八十岁的老公公”“请问尊姓大名”在民间故事中应该说成“老公公,你叫什么名字啊”……孩子们明白了,民间语言之所以“别扭”,就是因为大量使用了民间口语。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民间故事中生动鲜活的口头语言更是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它真水无香,本真有味,它还承载着劳动人民美好的情感。品读玩味这样的口头语言,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着我国民间语言的美好,被民间故事散发出的浓郁生活气息濡染着。当学生用心品读、涵泳、比较、领悟民间故事的语言时,民间故事中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散发出来了。

三、在练习讲述中尝试创造

《巧女故事》这篇课文讲了三个聪明女子的故

事,故事意象优美、情节动人,都表达了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民间故事说到底是故事,而且是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我以为,讲述故事应该是民间故事这一类故事性文本教学最核心、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讲述故事有什么好处?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子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子的,这条路子,好作者是不乱走的。”讲述故事,大脑的思维其实经历的就是“阅读――思考――分析――加工”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他得去注意第二句怎样跟第一句衔接,第三句怎样跟第二句衔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训练了综合思维分析能力。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思考的习惯,逐渐学会思考的办法,作为智力核心的思考力就得到了有益的发展。

《巧女故事》中三个小故事,内容浅显。周老师就充分利用了它故事性强、便于讲述的特点,指导孩子去讲述故事,从而训练和规范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片段四]

师:你的眼睛很锐利,发现了巧女故事的基本思路,都是某人遇到难题,巧女,也许是女儿,也许是妻子,等等,凭借自己的机敏,解决了难题,维护了家庭的利益。知道了这个诀窍,咱们也可以编一个巧女故事了,谜题我提供给大家。

皮包骨――枣 骨包肉――核桃

师:你们想想巧女叫什么名字,她的什么人遇到了什么难题,她过来解了围。大家合作着编。

(学生合作编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生:从前,有一个王老汉,开了家小店铺,卖些杂货之类。他们村有个小财主叫张呆老,仗着有几个钱,总是欺负人……张果老的儿子听说这件事后,打听到是八斤姑娘解开的谜,就请人前来求亲。(故事较长,部分省略)

师:基本思路不错,符合巧女故事的特点。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生:我觉得,那个八斤最好是王老汉的女儿,现在说是去串门的,不太自然。

师:我同意这么建议。因为巧女故事一般说的都是维护自己家人的利益。

生:我建议最后再加点说明,就是张果老的儿子不像父亲,而是跟乡亲们很友好。不然,让八斤嫁给坏人不好。(众笑)

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第3篇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中的瑰宝。我们决定对成语中名人故事进行研究,初步了解成语中蕴含的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历史事件,培养学习成语的兴趣,加深对成语的了解。

二、研究方法

1、通过网络和书等,从搜集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2、列成表格。

3、通过调查和整理,从中发现什么,思考今后应当怎样做。

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胸有成竹《文与可可谷偃竹记》北宋文同宋代画家文同(字与可)擅画竹,诗人晃补之说: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闻鸡起舞《晋书祖逖传》晋代祖逖、刘琨祖逖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剑准备随时效国家。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不学无术《汉书霍光传》汉代刘费陵、刘询承、霍光班固评论霍光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比喻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四、结论

成语是一个分富多彩的世界,其中既有历史名人的故事,也有重要的历史事件,还记录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成语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它是中国语言艺术的博物馆。

我们平时应该多积累成语,养成查字典的习惯,还要了解成语中所包含着的历史名人故事和历史事件,这样能让我们从中受到很多的利益。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二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成语是这其中的瑰宝,它短小而简练,有很多故事出自于成语。在生活中,成语无处不在,但我们却不了解这其中蕴含的意思,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拓展中,我决定利用网络、书籍等有效资源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进行研究、学习。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成语故事书,了解有关成语的故事。

2.上网查询有关成语故事的人物。并列成表格。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事例两则

《一饭千金》 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

图表

1成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成语事故人们留下的智慧结晶。每个短小的成语都会有一个属于他的典故。我国的语言文化远远不止这些,较大型的成语词典大约有20xx0条成语,每个成语都对应几个历史人物,诸葛亮、曹植、韩信、刘备、蔺相如······

四.结论

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第4篇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有很深的感受,中华成语故事是文明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我从“不自量力”的成语中学到了: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过高估计自己。

我从“大公无私”中学到了:要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才能受人爱戴。

我从“悬梁刺股”中学到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大器之材。感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一个成语故事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个哲理。我要以史为鉴,学习古人的智慧,时时反省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小豆丁:王铸镔

成语故事读后感二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成语故事》这一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它是由一个个典故组成的,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有《迷途知返》、《守株待兔》……

《迷途知返》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联合攻打袁术,袁术败走扬州割据一方。这时汉朝已将土崩瓦解,袁术看到这种形势欲乘机称帝,于是他极力拉拢好友陈珪,然而陈珪反对袁术称帝,并劝他说:迷了路只要知道返回还可以避免灾祸,但是袁术不听劝告,最终自食恶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不犯更大的错误。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种庄稼的人看见了一只兔子在树桩上撞死了,他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只兔子。

然后他就每天在树桩旁边等,庄稼也不管了。最后兔子没再出现,禾苗也都枯萎了,他也饿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好吃懒做,要靠自己的劳动,不能坐等天下掉馅饼,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有收获。

与此同时,我也很佩服先人的聪明才智,能够想出这么多典故来。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受益良多。

——四(3)班 董伟希

《成语故事》读后感三

三一班孙萌萌

成语是我国最经定典一种文化,我最喜欢成语故事了。

老师布置我们暑假里好好读书,写好读书笔记,我就找了一本《成语故事》细细品读起来。

在成语世界里,我认识了心口不一的叶公;明白了“刻舟求剑”的愚蠢;领略了“守株待兔”的迂腐;见证了“掩耳盗铃”的可笑......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位“闻鸡起舞”的祖逖。

祖逖是我国晋朝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想为国家效力,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听到鸡叫声,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国家。于是他和好友刘琨一起练习武艺。这样,无论是凌烈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他们都坚持练习。

由于本领高强,祖逖当上了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章回体小说

 

引言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文体”概念可包涵这几个层次:一是体裁与体制,[1]古人认为“文章以体制为先”,[2]“凡为古文辞者,必先识古人大体,而文辞工拙又其次焉”。[3]古人所说的“体制”,指每一种体裁都应有其特定的文体规范:“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4]二是语体与语式,指各种文体有其特定的语言特征与话语体系。曹丕《典论?论文》云:“夫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名诛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这里的“体”便是指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三是风格与体貌,可分为文体风格、作家风格、时代风格等类别。陆机《文赋》云:“体有万殊,物无一量”,这个“体”便是不同的文体风格。在西方文论中,“文体”概念却有着与中国传统文论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古希腊的“文体”主要指文本的语体特征《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西方现代文体学的文体概念与古希腊一脉相承,主要探讨作者在文本中表情达意的种种语言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作者运用语言的特征。在西方文论中,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体”相对应的是“文类”、“风格”概念。在中国现当代文论中,“文体”一词还具有与上述三义有别的“第四义”,指作品篇章体制、艺术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诸形式要素的综合体。它是与作品的题材、主题等内容要素相对应的文艺学概念,主要回答文本如何构成、内容怎样得以表现的问题。本文的“文体”概念基本采用现当代文论中的“形式诸要素综合体”之义。

《三国演义》的成书是广泛吸取民间传闻、说唱故事、戏曲题材以及史传内容的成果。在数百年的版本演变过程中,经过不同创作者的改订,其文体演变的轨迹清晰可循。从文体学的角度考察它成书过程出现的体式及其具体生成过程中主体精神结构的演变,将会促进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三国演义》的创作意蕴。

一、 脱胎于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在篇章体制、结构布局、叙事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文体类型,总体上呈现出笔记体、传奇体、话本体、章回体。四种文体类型之间虽有一定的传承性,但由于它们的渊源、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古人对各文体类型分别持有不同的文体观念和认识,四种文体类型本身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文体特性和发展演变轨迹。

话本小说出现于 “说话”技艺发展成熟、定型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相对固定的体制轨范在市井间流行,其话本才成为一种社会普遍接受的、定型的通俗文学读物样式,也就进一步成为一种书面文学文体形式。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是一个突出的进步。“说话”艺术高度成熟,它偏离了以“雅正”为旨归的诗文创作传统,内容倾向于世俗化。

《三国演义》成书在话本小说中的孕育。三国故事早就广为传诵,民间的心理积淀极为深厚。从唐代开始,三国故事就已经于民间流传。唐段成式《酉阳杂姐》、李商隐《骄儿诗》都曾提及三国故事,宋苏轼《志林》有民间讲说三国故事的记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霍四究,说《三分》”,罗烨《醉翁谈录》亦云“史书讲晋、宋、齐、梁。《三国志》诸葛亮雄才”,三国故事在宋代己经成了专业说书人的专门题材。

三国故事既然已经成为说书人的科目,叙述三国故事的话本小说《全相三国志平话》便应运而生。《全相三国志平话》是元至治年间新安虞氏的刊本,虽然“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但是它上图下文的格式表明,这本书并不是说话人口头说书的简单记录,而是专供市井百姓所传阅的书面读物。

二、成长于章回体小说

小说分“回”是章回小说发展到成熟时期的表征,小说研究者意识到回目的设置安排已成了章回体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体裁的标志之一。曼殊强调“凡著小说者《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于作回目时,不宜草率。回目之工拙,于全书之价值,与读者之感情,最有关系。”[5]以“章回”冠名小说更是近百年以来约定俗成的说法。一部章回小说至少必须具备这么几个特征:篇幅较为长大,行文上有分回的表现,有能概括各叙事单元内容的回目;至少有一条贯串到底的情节主线,不管小说中人物、事件的数量几何,其情节是连贯统一的;语言通俗晓畅,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以书面语为主体,并非口头说书的文字记录,但又多少保留了口头说书的痕迹。元末明初《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问世宣告章回体小说的产生,明末清初“四大奇书”文人评点本的出现则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体的成熟。

1. 向章回体小说转变

罗贯中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据正史、采小说”编撰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结构体例受《全相三国志平话》影响非常深刻,《三国志通俗演义》分十卷二百四十则,每则有一小标题,如“虎牢关三战吕布”、“云长策马刺颜良”、“刘玄德三顾茅庐”等,回目的设置相对而言整齐统一,作者有意形成整体的形式美感,每个回目都是七言单句,能够较好地概括该节故事的内容。卷首有一首从“一从混浊分天地”叙至“万古流传三国志”的历代歌,各卷前均标明本卷叙事时间的起讫年限。开头无套语,少见后来章回小说常用的“却说”、“话说”之类引头语词,结尾多以简短的问句结束,较为随意,如“怎么取胜”、“性命如何”、“此人是谁”、“毕竟是谁”之类,这些特征都接近《全相三国志平话》。

蒋大器说:“前代尝以野史作为评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厌之。”撇开“士君子”鄙薄市井文学的偏见,确实道出了平话的根本缺陷。正是在惋惜《三国志平话》未将题材开掘好的心理支配下,罗贯中创作了《三国志演义》。

2. 文体上的改造

《三国志演义》对《全相三国志平话》的改造在文体上的表现主要有三点:

(1)扩大增饰《平话》中已有的故事情节,《平话》叙事简单,人物形象的刻画多为粗线条式的勾勒,对语言、动作、场面的描述不够细腻、深入,这些特点在《演义》中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描写细腻详尽《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文采飞扬,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2)是语言由理俗趋向文雅。文人学士的审美趣味又决定了对“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的理俗口语,“士君子多厌之”,必然提升语言的文化品位,由原来的“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转变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小说的文人化得以加强。要实现历史的通俗化,“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小说语言自然不能过于深奥。

(3)删节了《平话》的一些故事,或嫌其情节繁琐,或嫌其与史无征,或嫌其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增加了不少史实,如孙策大战太史慈、孔明遗计救刘琦等,以及奏折诏表等历史文献与诗词歌赋。减弱了民间野史传闻的色彩,加强了小说叙事的真实性,“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朝历史的通俗化叙述靠近。历史文献的大量引用,极大地增强了小说叙事的历史感与真实性,给《三国志通俗演义》带来了“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的赞誉。

康熙十八年,醉阱堂刊刻了毛伦、毛宗岗父子评点的《四大奇书第一种》,即后来坊间通行的《第一才子书三国志演义》。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改,彻底完成了《三国演义》的版本演变历程并最终确立了历史演义的文体规范。

随着章回小说文体形式的成熟定型,回目的功能也超越了单纯的概括故事情节,还要给读者带来赏心悦目的形式美感,如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三则回目“虎牢关三战吕布”、“云长策马刺颜良”、“刘玄德三顾茅庐”,在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中己演变为“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形式己为七言联句,对仗工整,涵义丰富,比《三国志通俗演义》进步了许多。毛评本《三国演义》不但是《三国演义》诸多版本中最完善的章回体格式《三国演义》成书话本小说,而且是众多历史演义中文体最为成熟的。毛评本出“而一切旧本乃不复行”,成为《三国演义》在民间最通行的版本。

结语

《三国演义》的问世标志着章回小说文体的产生,完成了从作为口头讲唱文学的话本向作为案头之作的章回小说的蜕变,初步确立了章回小说文体的规范并成为后世小说模仿的对象。《三国演义》在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明清小说的创作极具诱惑力,引发了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热潮。据江苏社科院明清小说研究中组织编写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所载,现存(包括残存)的章回小说计938种,其中演义类现存完整的作品60余种。《三国演义》开辟了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新道路,为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注释]

[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一38页。

[2]倪思语.转引自(明)吴纳《文章辨体序说?诸孺总论作文法》[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页。

[3]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内篇五“古文十弊”,叶瑛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1页。

[4]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文体明辨序》,罗根泽校点[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7页。

[5].曼殊.《小说丛话》,参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69页。

[参考文献]

1、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 北京:三联出版社,1994年。

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二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孙逊.《明清小说论稿》[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6、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

7、胡适.《章回小说考证》[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