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鉴于《三国演义》与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及初中生阅读时间偏少、教师指导不尽人意的现状,我们以《三国演义》整体性引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为课题进行了研究,旨在重构名著,高效利用。

一、引入之准备:构建校本课程

所谓《三国演义》整体性引入初中语文教学,就是指在对《三国演义》原著的内容、结构、主题和风格等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指导初中生阅读的需要出发,整体重构《三国演义》文本内容,形成便于教师教学、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构建可操作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初中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并设计出一系列相应的教学措施。因此,构建有效的载体――《三国演义》校本课程,是《三国演义》整体性引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

(一)教材框架设计

在编写《三国演义》校本教材(即《三国作品选编》)时,我们按以下框架设计:

1.确定单元数目,加注单元标题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六个人物形象是《三国演义》人物群像的核心,与他们相关的成语、故事、谚语、诗文与初中语文课文关系尤其密切。因此,我们就以这六个三国英雄人物为中心,分别组成六个单元,并加注了每个单元的标题。

2.编写单元提示语和主要人物评语

单元提示语主要介绍本单元主要人物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在政治、军事、文化或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人物评语主要对各单元的中心人物而言,我们统一引用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的评语进行简要评价。因为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比较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

3.选编篇目,注析诗文

这一栏目主要选编与人物相关的诗歌、成语、故事、歇后语、谜语、文章等。同时,对深奥难解的诗文进行恰当的注析。

4.设计思考与实践题

这一栏目旨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5.设立人物欣赏栏目

围绕单元主要人物,设立“请欣赏”栏目,选择一些鉴赏性、评价性的文章或观点有争议的文章,刷新原先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旨在换一个角度评价人物,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二)教材选文原则

在选择《三国演义》校本教材的作品时,我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经典性和通俗性相结合

围绕三国主要人物精心选择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同时,考虑到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和审美观,选文时力求通俗易懂。

2.小说和史实相结合

在选择作品时,我们还注意了小说与史实的结合与互补,让两者相得益彰,初步体会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差异。

3.兼顾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时期,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所以,教材除选择诗歌、小说、散文外,还选了一些典故、成语、歇后语等,让学生广泛涉猎。

(三)教学安排

由于《三国演义》是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学生感兴趣、易接受,所以我们根据新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初中各年级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每周1节),把“《三国演义》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但考虑到初一学生文言文刚入门,初三学生复习迎考任务重,因此把课程安排在初二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教学时间为每周1课时,共20课时(不含学生课外自读时间)。具体教学内容、类型、课时如表1所示。

另外,我们还通过讲三国故事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并进行成果展览或表彰,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三国作品的兴趣,增强阅读自主性,提高阅读效果。

二、引入之过程:实施分类教学

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时间,按照重点突破、兼顾全体的原则,避免平均用力,把校本教材《三国作品选编》内容分成四种类型(“单元导读”“比较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和“课外自读”),然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既有“面”上的单元导读又有“点”上的比较教学,既有课内教学又有课外自读,既有阅读课又有活动课,从而促使《三国演义》整体性引入初中语文教学得以具体而有效的落实。

(一)单元导读

从“面”上对校本教材各单元内容进行导读,使学生对各单元的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进而激发他们深入阅读的兴趣,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1.教学模式

我们以“导引―点评―延伸”的模式作为单元导读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所谓“导引”,就是从背景介绍、内容梳理、方法点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点评”,就是师生对该单元的主要人物诸多方面进行评价。“延伸”,就是进一步探究该单元主要人物及其相关作品的社会影响和价值,用现念观照该人物及其相关作品对人生的意义。

2.教学方法

(1)设疑诱导。在“单元导读”中,利用紧张的三国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迫切阅读校本教材的好奇心。(2)总结导读。没有总结性的阅读,学生往往会陷入“囫囵吞枣”的状态中。因此我们要求把各单元经典诗文的具体分析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3)趣味问答。在“单元导读”前,我们事先汇编三国趣味竞赛题,引导学生搜集相关三国知识并形成一个个知识链,并在单元导读课上进行必答、抢答活动,这样既加深记忆,又有一定的娱乐性。

(二)比较教学

从“点”上对校本教材各单元的具体篇目进行比较教学,引导学生精读校本教材,旨在“点”上突破对三国作品重点、难点的理解,进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比较教学”主要由以下四个教学环节组成:

1.相关内容烘托

为在教学中营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可以引用相关的三国诗歌、成语、故事、歇后语、谜语等,可以剪辑脍炙人口的影视歌曲,也可以配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画面,以此为烘托,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作品的相关内容。

2.比较阅读

运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方法,从现象入手,进行甄别、提炼,找出与本文有共同点的其他三国作品,或找出本文之中塑造人物的异同,并揭示一般规律与个性特征。一般可以按三个步骤进行:(1)归纳梳理文章的文言词语,《三国演义》全书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的文言词语大都在初中文言教学的要求范围;(2)讨论文章的艺术特色;(3)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础上,比较异同。

3.总结归纳

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进行提炼、归纳,然后以这些知识引导下一次的教学实践,形成螺旋式提升。

4.迁移练习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与文章深浅程度相当或内容有关的三国作品中去,进行有效的练习,达到巩固已有知识、运用已有知识的目的。

(三)综合性学习活动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名著阅读也可以借鉴运用,设立此项活动。因此,在“单元导读”“比较教学”的基础上,我们搭建综合性学习活动平台,展示阅读收获,交流阅读心得,激发学生对三国作品、三国文化的热爱,也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校本教材。此活动根据校本教材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活动项目,活动主题分别为“走进曹操”“走进刘备”“走进孙权”“走进诸葛亮”“走进关羽”“走进周瑜”。我们如此做的目的是,既唤醒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又拉近学生与三国英雄人物的距离。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体审美意识的学习活动跳出了传统教学的窠臼,引导学生以辩证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人物。

(四)课外自读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内容包括国内国际,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可讲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卡片,要求在内容相对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这种方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

一周要闻时政演讲由于内容多,演讲时间有限,不太可能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专题评析时政演讲就成为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时政教育的较好形式。如朝鲜核问题,党的十四大、十四届二中全会、四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发行等。由于专题评析时政演讲有一定难度,也能体现学生的能力,适合让一些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高中学生担任评析员。

国际、国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件。任何事件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件发的全过程,才能认清事件的本质。当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成为热点问题时,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周要闻演讲和专题评析,而是要按期发展的线索和趋势,作连续性的评述分析。

时事政策教育中,往往涉及许多时政知识。如我国的复关问题,教师就有意安排同学在时政演讲时专门介绍国际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时是学生主动讲的。由于经常进行时政知识介绍,并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增加了知识面。

每年的几个重大节日(五一、国庆、元旦)是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的重要时机,办好时政小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小报由学生自己命题、设计、编排、摘抄、撰文。有时还举行竞赛。

二、时事政策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时政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但由于中学生往往受到年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局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大事、社会新闻,在时政演讲的选题、评论、分析中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有的学生在时政演讲中对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对有些国际问题,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彼黑问题等表决时投弃权票,感到不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又如由于时政演讲的题目、内容、形式都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这就难免出现从个人兴趣出发,使演讲的内容比较散,或者遗漏重大事件,或者认识发生偏差。

这就需要教师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另外,时事追踪评析是时政演讲各种形式中较难的一种。一是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动态件、连续性和时效性;二是需要多个学生连续一段时间进行配合,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显得重要。一是要选好题目,二是要组织的学生,三是教师在过程中适当的讲评及事件结束后的小结。

三、时事政策教育必须与教材有机结合。时事政策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活的国情教育。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时事政策教育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时,必须以教材中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对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的程度,又加深了对所结合的时政问题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初一年级的教材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时政教育可以把层出不穷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及新风新貌引入课堂。初二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法律常识。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受邀在美国参众两院分别进行了演说。在宋美龄铿锵有力的演说中,她强调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历史友谊,控诉了日本法西斯对中国的侵略,宣传了中国抗战之决心和信心,赢得了美国朝野对中国艰苦抗战的极大同情。宋美龄在参议院演讲比较简短,而在众议院演讲长达三十三分钟。在众议院的演说结尾,宋美龄说:

我中国国民,正与诸君相同,不仅为吾人本身,且更为人类全体,希望有一较佳之世界;实则必须由此较佳之世界。然仅宣布吾人之理想,甚或确信吾人具有此种理想,尚嫌不足。盖欲保存、支撑,并维持此等理想,有时必须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甘冒失败之危险,以努力促其实现。吾人已故领袖孙逸仙博士所示之训范,已给予吾国人民奋斗前进之毅力。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失败,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为明智……

宋美龄是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时任最高统帅的,对夫人的这次演讲更是费尽心思,数次电永宋美龄,提醒应注意之有关事项。在2月13日致宋美龄的电报中表示:“深信华盛顿总统今日如尚在世,则其必主张美国须与东方被压迫之民族共同奋斗,又如林肯总统如果生于今日,亦必如今日罗斯福总统以解放被压迫人类为己任,此乃美国立国平等、自由之精神,亦即耶稣基督博爱、和平之教义,而我中国孔子大同世界与国父孙博士三民主义立国之基本原理也。”显然,宋美龄在演讲中提到“孙逸仙博士所示之训范”,与的直接授意有关。

为了便于美国参众两院议员更好地理解宋美龄的演讲内容,并进一步了解三民主义的要义,致电宋美龄的同时,于13日又致电在纽约的宋子安转董显光,要求董显光准备孙中山所著英文版《实业计划》,于宋美龄在国会演说时赠送每位议员一册,如果有英文版《三民主义》也要赠送一册。董显光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此次随同宋美龄赴美,主要负责有关宣传事宜。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三国演义》,韩国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 K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04-0061-04

中国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明清两代的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小说便是那时期最为杰出的文学作品。这四大小说被誉为“四大名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韩国也是家喻户晓。其中,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因其“结合于七分事实和三分虚构”,以及历史和文学的有机结合,不但在韩国的上层社会有着广泛的认知度,而且也为寻常百姓所喜闻乐见。可以说,在四大小说中,《三国演义》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是最大的。故拙作拟对《三国演义》传入到韩国以后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意义进行研究,以期推进该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三国演义》传入韩国和认可度

的变化

《三国演义》何时传入韩国是目前韩国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朝鲜王朝实录》是最早记载《三国演义》内容的韩国历史文献。在《实录》宣祖二年(1569年,明隆庆三年)六月壬辰(二十日)记载中,就有关于《三国演义》的记载。

壬辰,上御夕讲于文政殿,进讲《近思录》第二卷。奇大升进启曰:“顷日张弼武引见时,传教内张飞一声走万军之语,未见正史,闻在《三国志衍义》云。此书出来未久,小臣未见之,而或因朋辈间闻之,则甚多妄诞。……《三国志衍义》则怪诞如是,而至于印出,其时之人,岂不无识?观其文字,亦皆常谈,只见怪僻而已。”①

《朝鲜王朝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了从朝鲜王朝始祖太祖到哲宗的25代472年(1392年―1863年)间历史事实的编年体汉文记录,对朝鲜君主的记载详细备至,是研究李氏朝鲜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文献。从上面史料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传入韩国的时间最晚在16世纪中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后期。而现今韩国所存的《三国演义》刊行本为《新刊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刊行本记载“丁卯耽罗开刊”,即1567年刊行于济州岛。从两书的记载可以推知,《三国演义》传入韩国的时间肯定在16世纪中期或之前不长时间。

一直以来,韩国人通常将以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肇始的关于东汉三国的历史小说统称为《三国志》或者《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演义三国志》等。在韩国,除精通中国历史的韩国学者之外,知道陈寿《三国志》的人并不多。

《三国演义》传到韩国之初,并没有得到官方及上层社会的认可,甚至认为它很鄙俗。这在上引《朝鲜实录》的史料记载中可见一斑。这种评价也出现在其他一些学者的笔下,如李植(1584―1647年)说:

演史之作,初似儿戏。文字亦卑俗,不足乱真。流传既久。真假并行。其所载之言。颇采如类书。文章之士,亦不察而混用之。如陈寿《三国志》,马、班之亚也,而为演义所掩。人不复观。①

这说明,《三国演义》在传入到朝鲜王朝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是不受统治者待见的。这种情形在17世纪后期、18世纪初期才得到些许的改观。金昌业(1658―1721年)、朴趾源(1737―1805年)等朝鲜外交使节撰写的各种燕行日记如《老稼斋燕行日记》《热河日记》及其他个人文集的记载中都可找到这种变化的迹象:

癸巳年(1713年)正月庚寅……诸裨皆会。使军牢二万诵《三国志演义》。能诵博望烧屯一段。昭烈、张飞皆涿郡人。涿郡即今涿州。去燕都不远。来此地,闻此事。令人益亦然。(《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

朝鲜正祖四年(1780年)七月二十七日癸卯,……一少年移坐谓余曰:“此词曲唤做《鸡生草》,其词曰:‘前朝出了英雄将,桃源(园)结义刘关张。他三人请了君(军)师,火烧新野博望屯,炮打上阳城,怨老天既生瑜又生亮。’”(《热河日记》)

毛声山亦圣叹者流。其口业才则才矣。往往露丑,余尝余人座隅。见《三国演义》至七纵七擒。祝融夫人事。评笔大丑。我则骂而掷去。(《青庄馆全书》)

从上引第一条史料可以看出,当时在朝鲜的军队中出现了要求读诵《三国演义》的现象,目的很清楚,就是要从一些战争案例中学到一些作战经验。那么可以推知的一个结论是当时朝鲜官方已经完全认可该书的价值并进行了大力的推广。除此之外,《三国演义》还拥有很多的群众读者,这在上引第二、第三条史料中可以得知。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在当时的朝鲜社会得到比较广泛的普及,连妇女儿童都可背诵《三国演义》,并且有着十分不错的声誉。不仅如此,《三国演义》还登堂入室,成了当时朝鲜科举考试的内容。这在李氵翼(1681―1763年)《星湖亻塞说》中有所提及,载:

在今印出广布,家户诵读,试场之中,举而为题。前后相续,不知愧耻,亦可以观世变矣。②

综上,18世纪朝鲜统治者已普遍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和认可其价值了。从说其“荒诞”到“使军牢两万诵”,再到用于科举考试的过程可以看出,该书在朝鲜的流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这是符合文化传播规律的。

二、韩国文化中的《三国演义》因子

16世纪中期《三国演义》传入韩国后,以丰富的历史写实与巧妙的文学虚构深刻浸润了韩国文化,影响到韩国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韩国文化中的重要“文化因子”。

(一)《三国演义》对韩国语言习俗的影响

《三国演义》以其强大的文化辐射力渗透到韩国的文化生活中,尤其对其语言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韩语语言中的很多成语就出自《三国演义》,如现在韩国人常用的“三顾茅庐”“七纵七擒”“七步之才”“鱼水关系”“髀肉之叹”“泣斩马谡”“味如鸡肋”“吴下阿蒙”“刮目相看”等就是与《三国演义》的情节及人物有关的成语。虽然上述韩国惯用成语的最初出处不是小说《三国演义》,而是《三国志》《后汉书》《世说新语》等历史文献。亦即说,韩语成语中的这些词汇虽是通过《三国志》等书融入韩文化的,但韩国人是通过《三国演义》才熟悉了解这些成语的。在这个过程中,韩国上层知识阶层的创造性工作功不可没。可以说,《三国演义》以一种老百姓非常容易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把古代文献中所蕴含的智慧变成了韩文化中的典故,走进了韩国文化生活圈,充当了高端文化和低端文化的桥梁,也为韩国语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营养。

自《三国演义》在韩国广泛普及以来,小说中的许多出场人物被韩国人喜闻乐道。韩国人与中国人一样,对《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有各种各样的印象与评价。比如刘备(仁义之人)、曹操(权术之人)、诸葛亮(智慧的化身)、关羽(忠义之人)、赵云(忠诚之人)、吕布(表里不一之人)、袁绍(犹豫不决之人)、张飞(凶猛之人)等代表各种人物形象。他们的形象及故事衍生出了很多韩国人日常生活谚语。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谚语如下:

如诸葛亮南征北伐时信任名将一样(指对某些人怀有深厚信赖)。

好像吕布的长枪(比喻东西非常锋利的样子)。

好像刘备相信关公(比喻极为相信某些人,不愿意怀疑他)。

如张飞的命令(比喻突然遇到无法预测的事情)。

如张飞的大吼(比喻大声批评或者骂别人)。

好像诸葛亮在七星坛等待东南风(形容极为期待的样子)。

项羽因固执灭亡,曹操因小聪明被打败(指警戒太固执的人和耍小聪明的人)。

好像刘备一样哭(指经常哭的人)。①

好像赵子龙用钝枪、钝刀(比喻浪费财物的男人)。②

(二)《三国演义》对朝鲜艺术的影响

《三国演义》传到韩国以后,对其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音乐和美术两个方面。

1.《赤壁歌》

在韩国民间肆坊公演的(朝鲜中后期民间的一种流行的曲艺形式)《赤壁歌》曲目(又称《华容道》)就是以说唱的形式来演绎《三国演义》。

在《赤壁歌》中,对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等人都有栩栩如生的描写。历史人物赵子龙还成了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年轻时的偶像,说明这些人物形象在朝鲜是家喻户晓的。除了曹操这些大人物之外,对诸如赤贫的无名小卒们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他们主要反映出朝鲜中后期农民、流民、打零工的人等,对安居乐业的一种强烈期盼,也是以此类角色讽刺和批判统治者。《赤壁歌》将《三国演义》的内容改编为“说唱”的大众音乐形式,又在原本的改编和设置登场人物的过程中体现了独特的民众思想意识。

2.“九幅图”

《三国演义》在绘画艺术方面也有所反映。原收藏于东庙,现收藏于首尔历史博物馆的九幅画即“三国演义图”,就是《三国演义》对韩国艺术影响的表现。九幅图包括《诸葛孔明初用兵》《卧龙先生舌战群儒》《卧龙先生用奇计借箭》《七星坛诸葛祭风》《庞士元议连环计》《卧龙先生胜战告》《乌林火起阿瞒惊走》《张将军守益州城》《关兴斩将救张苞》。据测是朝鲜后期专业宫廷画家们的作品。③另外,于1762年(朝鲜英祖38年)宫廷画家金德成等摹写于中国小说插图的《中国小说绘模本》中也可以发现有韩文题目的《三国演义》插图。④除此之外,最近在韩国各地又陆续发现了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朝鲜后期的民间绘画作品。

由此可见,《诸葛孔明初用兵》等九幅“三国志演义图”和其他民间绘画作品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三国演义》情节及主要人物普遍熟悉的一种社会现象。

(三)《三国演义》对韩国民间信仰的影响

1.东庙(东关王庙)

朝鲜宣祖二十五年(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四月,日本国前关白⑤丰臣秀吉率军侵入朝鲜,爆发了长达七年的朝日战争,史称“壬辰倭乱”(韩国)、“万历朝鲜战争”(中国)、“文禄之役”(日本)等。这场战争奠定了东亚三百年的格局,推迟了日本侵华野心,从而被史家誉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最后在朝中军民的奋力抗击下,打败了日本侵略军。1599年,明朝要求朝鲜建设东庙(又称为“东关王庙”),费用由明朝提供。这项工程十分浩大,“始役于己亥八月,于今二十余朔,一朔役军,至于二百余名。”⑥1601年建成。明神宗亲自题写“显灵昭德义烈武安关帝”匾额。⑦东庙由两座建筑相连而成,屋顶呈丁字和一字型结合的工字型。室内分举办祭礼的前室和供奉关羽、关平、周仓等雕像的本室。东庙宽大的砖墙、神采奕奕的雕像、丰富的装饰、独特的屋顶式样等都充分展现了朝鲜中期和明代的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关注的是,东庙至朝鲜后期变成了民间信仰中心地之一。

2.关庙

朝鲜时期首尔地区的关庙(或者‘关帝庙’),按庙堂的位置分别称为东庙、西庙、南庙、北庙。“在壬辰倭乱时,由参战的明军传入信奉关羽的民间信仰。他们认为在战争中关羽的灵魂会保佑参战的明军。”①从此,与关羽有关的民间信仰不仅对军人,而且对士大夫、商人甚至王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现象一直延续到18、19世纪。如《朝鲜王朝・英祖实录》1746年8月22日记载:“上亲书‘显灵昭德王庙’六字,揭于东、南关王庙。两庙乃壬辰倭乱,关王显圣后所建,而皇明亦赐额,上思念其功,故有是命。”②这可以说,东庙与崇拜关羽的民间信仰就是由壬辰倭乱和《三国演义》普及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另外,韩国首尔的关圣庙、圣帝庙,庆尚北道星州及安东地区的关王庙也是与此相同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四)《三国演义》对韩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在书籍出版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少的韩文版《三国演义》。其中,朴钟和、李文烈、金洪信等韩国著名文学家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素材重新撰写的《三国演义》,为韩国人了解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事件、皇室、官制、教育制度、风俗习惯等提供了方便。除此之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的针对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等的各种漫画《三国演义》也已成为韩国人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一种重要媒介。

《三国演义》通过电影和电视的传播,对儿童与成年人产生了较大的文化影响。虽然日本的电视台及电影公司都已制作过《三国演义》的动画片,但韩国电视台和电影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上映了动画片《三国演义》和以之为题材的木偶剧。另外,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老百姓喜欢用的与《三国演义》人物或者情节有关的电子游戏软件也成千上万。

至20、21世纪,《三国演义》对韩国现代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早在几十年以前,韩国的军官学校、大学以及各种企业就已将《三国演义》运用到军事战术、企业管理和战略等领域。这样的做法,此前仅限于《孙子兵法》。

《三国演义》在韩国的传播及其所产生的效应,不仅影响了君主、官僚等上层,而且也影响了包括儿童、妇女的整个朝鲜庶民阶级。但很多来自中国的文学作品,像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其影响仅限于王室、官僚、文人等上层社会。《三国演义》传入以后所成就的各种文化,超越了时代、社会等级、性别、年龄、文化领域等的限制,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三国演义》所衍生出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深刻地影响着韩国人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是别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及其他国家文学作品所不可企及的。如《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等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目前在韩国维持文化生命力的范围仅限于出版和学术等很小的领域。另外,欧美国家的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等创作的戏剧、小说、诗歌等也具有其一定的文化生命力,但也比不上《三国演义》的普广性。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俄哈三国 宪法发展 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D996.1 【文献标识码】A

宪法作为国家最为重要的法律,明确规范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研究宪法的发展变化,能够充分理解国家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路径,探寻国家社会发展的可能方向。伴随着“一路一带”战略的新兴,分析社会变迁情境下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简称哈国)宪法变化的发展逻辑,探寻三个国家宪法可能的发展进路和方向,对三国促进宪法思想文化交流,对加强宪法比较研究和促进宪法实践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宪法“渐进式”的历史演进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并没有演化出众多的法律部门,西方法律思想的入侵,改变中国几千年“刑民不分,诸法合体”法律格局。一部《钦定宪法大纲》开启中国宪法立法的新纪元,尽管资产阶级革命派、北洋军阀以及政权等各种政治势力都想方设法变种西方宪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宪法制度的主题,但最终没有摆脱专制统治的政治格局。社会历史变迁使得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经过三十年国家经济建设,尽管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仍然没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精神利益为纽带”构建的社会结构的非持久性凸显出来,迫使管理者开始寻求以“物质利益为纽带”构建的社会制度。基于中国社会传统的中庸精神,宪法演进步骤采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渐进式”发展模式。

中国社会结构随着资本主义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在社会阶层里消失。在近三十年“一大二公”的社会经济结构制度下,人民内部的次要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潜藏在社会成员“皮袍”下的私欲开始显现出来,社会成员之间以“精神利益为纽带”的束缚性逐渐丧失。1978年安徽小岗村十八位农民最为诚实地流露出自己的物质欲望,彰显人性弱点,并把这种人性的弱点充分利用起来,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小岗精神”,开始改写社会主义中国法律制度下的宪法演进历史,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推动中国社会迅速变迁。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顺应历史趋势,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带领全国人民寻求以“物质利益为纽带”的稳定性社会。

经济生产效率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不管社会物质如何分配,必要的条件是必须丰富的物质产品,若没有相应的物质产品,即使再优秀的物质分配模式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进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动态趋势,同时也逐步演变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心理期盼,展示着无数小岗村撼动历史的社会推动力量,彰显理性层面人类寻求自身生存的物质效率。社会改革者充分认识到社会经济生产效率的重要性,基于人类思想的顽固性,在推行社会变革时并没有首先修改国家宪法。即使社会经济变革已经进行4年,1982年中国宪法依然写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在字面上绝对反对私有制的存在,尽管事实上非公经济已在中华大地上悄悄生根发芽。

生活在中国社会土壤的改革者,深明中国社会发展形势,对于宪法的形式和内容、稳定和灵活问题,完全以国家政治为核心进行安排。近30年公有制社会政治环境思维下,社会成员的政治教育又是以净化社会成员的思想灵魂为前提,所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化的步伐是以改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为基础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告诉人们不能为了社会“公平”忽视物质财富的生产,以“求富”为核心向人们提示社会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由于在“求富”的方法上,出现与人们日常批驳或反对的资本主义发展存在一定的复合性,解决人们头脑中反资本主义意识,成为中国社会改革者的首要任务。“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犹如一声春雷,彻底破除中国社会成员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传统思想束缚,标志着中国社会思想在经济进化上获得根本性的进展。资本市场的渐进式发展模式,顺利进化了1988年中国宪法,私营经济终于写入国家的根本大法。1999年和2004年再次修宪,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中国宪法已经巧妙完成社会变迁赋予给宪法演进的基本任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平稳过渡到市场经济建设的轨道。

中国宪法的历史演进是在悄无声息的思想转变下进行的,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大旗坚挺不倒,共产党对国家社会的执政根基固若金汤。社会成员计划经济思维中逐渐生成的市场经济逻辑,使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模式在中国经济历史变迁中并行不悖。可以说,中国宪法从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制度演进过程中,除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更新之外,没有人提出是否应该更换或者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快车,任何人都在宪法的历史演进中受益,找到自己基本权利的最终归宿,使得社会各阶层经过势力角逐,产生市场主体多赢的社会效果。

俄罗斯宪法“突变式”的历史演进

俄罗斯作为第一个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本国化的无产阶级国家,也是“将红旗插遍全世界”的核心型或领导型国家,在宪法制定和宪法演进的过程中充满着浓厚的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拥有大国沙文主义的历史传统,常常表现为不尊重对方国家的独立平等地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粗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利益,损害别国。俄国沙文主义传统始终伴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历史,奠定俄国宪法变化的大国基调,蕴含着俄罗斯民族的扩张性格,形成俄国宪法历史演进的“突变式”特征。

俄国历史简短鲜明,历史发展充满着大国扩张主义和沙文主义,形成俄国沙文主义历史传统。9世纪中叶,第聂伯河中游的基辅罗斯建立,标志着古罗斯部族的形成,1462年伊凡三世即位,俄国大国扩张主义抬头,疆域拓展迅速,较短时间内将莫斯科公国版图扩大4倍。其子伊凡四世将公国改名俄罗斯,并将俄罗斯版图拓展到乌拉尔山以东,成为俄罗斯首位沙皇。1613年开启的罗曼诺夫王朝,使俄罗斯成为横跨欧亚美三洲的强国。1721年彼得一世改号称帝,实行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俄国屡次成功扩张,形成俄罗斯民族在哲学思维上“横扫一切”的性格,对一切自己认为不符合自己利益的现存事物,常常采取“推倒重来”的解决方式,在认识和分析事物时存在着非此即彼的“突变式”政治逻辑定式。

俄国自上而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1861年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社会大变迁。1905年尼古拉一世颁布《国家杜马章程》和《国家杜马选举条例》,1906年颁布《根本法》标志着俄国宪法的诞生。1905~1907年俄国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彻底动摇俄国沙皇统治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外部社会环境助推俄国二月革命的成功,俄国历史进化到无产阶级政权与资本主义临时政府同时执政的局面。无产阶级的迅猛发展,推动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并于1918年7月颁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苏维埃政治体制。1922年苏联成立并相继制定三部宪法,俄国伴随苏联三部宪法的颁布,相应制定俄国三部宪法,并在主要内容、外部形式和精神动态等方面都与苏联宪法基本保持一致。1918年宪法彻底否认宪法发展的继承性,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性观点,积极强调社会意识形态。宪法规定国家是在工人阶级利益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完全消灭社会等级,坚决打击剥削制度,成为一部典型的革命宪法和武力宪法。

1925年俄国宪法稍有变化,规定俄国加入苏联,保留宪法明显的阶级性,但规范条文上开始弱化武力、消灭等规范条文的使用,删除“世界革命”和“全人类利益”的相关规定。该部宪法法律性较强,体现执政者重视法律的一面,改变1918年宪法以政治挂帅为主的风格。1937年俄国宪法初步具有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成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但却赋予较强的阶级性。以宪法性规范系统化为基础,规范具体的国家法律制度。1978年宪法是在俄国和平时期制定的,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消失,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人民权利意识增强,同时又是西方世界“和平演变”的攻坚时期,各种思想开始泛滥,使得该部宪法成为变化频繁剧烈、最不稳定的宪法。宪法引入“人民”概念,强调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原则。该宪法内容明显增多,“民主”成分相对增加①,尽管拓展宪法调整对象,完善宪法法律规范,但已经埋下80年代末苏联解体的伏笔,预示着俄国各种社会力量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有人称苏联时期宪法为“极权主义宪法”,应该没有太大的错误,但有人将苏联解体归结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却是完全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人们武力夺取政权,并没有要求俄国执政者在社会建设道路上采用“党政不分的集权管理体制”。政治上暴力恐怖和充分压制,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反而成为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羁绊。维辛斯基提出的“法律工具主义”的集权思想,错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指导思想,并将马克思主义法律视为统治阶级工具,直接导致法律实施的虚无主义。俄国宪法为与西方宪法相区别,自我定位为社会主义宪法,并将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作为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这使其丧失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下尝试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的良好机遇。

20世纪80年代之后,俄国社会再次发生剧烈变化,以共产主义“精神利益为纽带”结成关系的社会成员,因为精神利益的飘渺和物质利益的引诱,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纽带得不到加强,开始放弃革命时期为脱离赤贫而努力奋斗的战斗精神。特别是社会精英的物质利益得不到保障,个人权利不能物化为财富,加之西方“和平”演变势力的渗透,苏联社会主义大厦根基彻底动摇。1993年俄国宪法再次对历史进行颠覆性推倒,制定一部具有西方民主精神的新宪法。这部宪法是在苏联解体的政治大地震语境下进行的,实现苏俄宪法向俄国联邦宪法的理想转身,在基本制度和发展方向上都是对苏俄宪法的全盘否定。确认苏联剧变、俄罗斯独立的事实,确立了法国式总统制,赋予总统极大权力。经过苏联解体前后的民主化、自由化改革,在既定事实上使俄罗斯走上了一条完全西方化宪法的道路。有人认为俄国宪法体制更多相似于法国政体,但俄国缺少法国应有的民主历练,叶利钦、普京式的政治精英人物将成为俄国民主招牌下的专制核心。

哈国宪法“被动式”的历史演进

哈国直至脱离苏联并独立后,才称得上是真正民族意义上的国家。从沙皇俄国统治转变到苏联专制统治,哈国都以无奈的心态被动接受。1861年沙俄废除农奴制,部落意义上的哈国已经成为俄国的一个行政区,如果说哈国也有资本主义意义上的宪法,那也是沙皇《根本法》时代的烙印。俄国社会急剧变迁,对远在中亚的哈国影响不大。不管是沙皇时代的根本法,还是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尽管时代变化得轰轰烈烈,但对远在中亚的哈国而言,都是民族国家社会变迁历史舞台旁边的看客。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哈国相对独立为阿拉什自治共和国。1920年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1925年中亚各国按民族划界,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改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至此,哈国被绑到苏联的战车上,与苏联一道共同度过55年的春秋,最终于1990年发表独立宣言,并于1991年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哈国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尽管成立时即有自己的国家宪法,但基于苏联时期的无产阶级,哈国宪法事实上从属于苏联宪法,哈国立法机关并没有积累多少立法的经验。苏联突发的社会激烈变革,将哈国推到无所适从的地位,社会精英似乎没有做好国家独立的准备,在突如其来的国家独立运动中仓促应对,甚至不少人仍活在苏联时代,有些人并不愿意从苏联脱离而独立。哈国社会成员甚至社会精英的宪法思维,环绕在从属与依赖苏联的思维框架之下,没有从苏联体制窠臼里走出。1993年哈国制定宪法时,立法思维和结构模式仍然保留大量苏联建构框架的诸多内容,甚至哈萨克最高苏维埃仍是哈国的最高议事机关。

西方关于“和平演变”的努力主要是对苏联发起的,或者说是针对俄国发起的,并没有把“和平演变”的矛头指向哈国,但哈国新兴知识阶层以及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社会精英,却十分钟情于西方的民主制度,并按照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确立哈国的宪法体制。由于哈国几百年从属于沙皇或苏联集权专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演化前提,完全西化的哈国宪法并不适应于哈国的国情和现状。哈国社会精英不得不对1993年宪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短短两年将宪法的议会制改为总统制,并将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变革为以总统为核心的三权制约,实际将总统权力演变为典型东方国家特色的个人集权体制。

结语

中俄哈三国互邻,从漫长的亚欧历史中走来,在互为交叉的历史顺序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推动中哈俄三国宪法在历史中演进。中国深受儒墨道法及周边文化思想的影响,表现文化的稳定性和悠久性。统治者表现出驾驭新事物的成熟和稳重,确保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稳中求变,处乱不惊,宪法变化表现出“渐进式”特征。俄国作为东西方文明的连接点,国内民族文化多元。当宪法遇沙文主义和领土扩张时,宪法将完全掌控中央集权的历史之下,体现俄国“强权统治”与“集权专制”的社会进化,彰显俄国宪法“突变式”特征。哈国作为融合几千年中亚各族文明的草原文化代表,基于草原文化生活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以及哈国夹在中俄两国的历史现实,社会氛围充满着对部落首领的敬仰和崇拜,奠定哈国宪法历史演进的“被动式”基调。

(作者为伊犁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主任;本文系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项目“中亚五国宪法与中国宪法制度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XJNCCDRC02)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