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人物歇后语

三国人物歇后语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第1篇

2、黄忠出阵——不服老

3、曹操转胎——疑心重

4、阿斗的江山——白送

5、刘备编草鞋——内行

6、黄忠叫阵——不服老

7、张飞讨债——声势凶

8、张飞的胡子——满脸

9、张飞睡觉——不闭眼

10、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11、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12、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13、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14、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15、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16、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17、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8、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9、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20、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21、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22、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23、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24、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25、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26、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27、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28、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29、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30、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3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2、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33、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34、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35、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36、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37、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38、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39、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40、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41、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42、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43、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44、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45、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46、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47、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48、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49、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50、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51、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52、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53、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54、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55、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56、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57、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58、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59、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60、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61、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62、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63、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64、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65、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66、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67、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68、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69、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70、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71、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72、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73、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74、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75、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76、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77、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78、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79、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80、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81、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8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83、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84、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8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86、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87、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88、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89、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90、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91、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92、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93、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94、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95、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96、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97、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98、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99、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100、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10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102、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103、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04、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05、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106、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107、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108、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109、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110、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111、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112、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13、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114、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15、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116、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11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18、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119、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120、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121、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122、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123、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124、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25、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26、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27、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12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129、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130、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131、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132、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133、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134、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35、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136、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137、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138、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39、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140、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141、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42、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43、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144、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145、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46、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147、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148、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149、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150、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51、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152、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153、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154、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155、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56、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57、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58、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59、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160、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161、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162、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163、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164、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165、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16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67、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168、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69、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70、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171、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172、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173、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74、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175、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歇后语:文化内涵: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078-03

歇后语是民间根据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创造出来的特殊的幽默语言品类,是幽默的一个分支,是汉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没有与其完全相对应的表达法。而且歇后语涉及面广,由古及今,由天上到地下等不同范畴里,不同食物中由广大群众,专家作者们探究、修饰、创作了琳琳种种,题材繁多,寓意深厚,味道不同,表达着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褒与贬等等,或有优秀精神,或有娱乐欣赏价值的作品。因此歇后语的翻译是个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我们在翻译歇后语时不仅要了解歇后语的出处和文化内涵,而且还要了解英语的表达习惯,这样歇后语的翻译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同时,歇后语的翻译有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

1.歇后语的构成与分类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谜面”讲具体的事物,“谜底”是对“谜面”的解释说明或描摹,是表达本意的所在。“谜面”和“谜底”之间常用破折号隔开。从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联系上来看,歇后语可分为比喻性歇后语和双关性歇后语两类。

1.1 比喻性歇后语

它所比喻的事物与使用歇后语的上下文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这类歇后语前部分是比喻,后部分使本意。例如:

⑴狗咬刺猬--无从下手 (A dog trying to bite a hedgehog――no way to make an approach)。

1.2 双关性歇后语

双关性歇后语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双关性歇后语又可分为谐音双关性歇后语和语义双关性歇后语。

1.2.1谐音双关性歇后语

这类歇后语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思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思。例如:

(2) 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Breaking an earthenware pot――(lit) cracked to the bottom.(pun) interrogate thoroughly.)

1.2.2 语义双关性歇后语

这类歇后语是后半截出现一语双关,其表面意思是对前半截作解释说明,但其实际意思是表达整个上下文中完全不同的语义。例如:

(3)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Using a rolling pin to blow a fire――totally impenetrable).

2.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歇后语的文化内涵

2.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歇后语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中没有与汉语歇后语完全相同的表达方式。要更好的了解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准确翻译歇后语,必须要了解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经归纳总结,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如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2.1.2 习俗差异

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 dog(你是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相反,中国人十分喜欢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2.1.3 的不同

英汉语中有大量的与宗教有关的习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go to hell(下地狱)”。

2.1.4 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如“草船借箭――坐享其成”、“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东施效颦”。而大部分的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致命的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a Pandora‘s box(潘朵拉纸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2.2 歇后语的文化内涵

汉语的歇后语形象生动,比喻新奇。前半部分是形象,后半部分是寓意或双关。明白它的意义往往要经过思索,才会达到理解上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意外之境。许多歇后语给人以诙谐风趣、辛辣刺激的感觉。如“老虎变猪婆――又笨又恶”和“骆驼生驴――怪胎”。因为中英语言毕竟分属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完全对应的喻体与文化内涵相一致的现象只是少数,大量的歇后语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只是部分地对应或毫无相同之处,汉英喻体不同,文化内涵亦不同,表达方式迥异,例如:

(4)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When the tiger is away from the mountain, the monkey calls himself the king.)与英语习语“In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is king.(盲人国里独眼为王)”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并非完全等同。

歇后语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历史典故、思维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表达方法,绝大多数歇后语就是这种典型的中国文化的折射。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中的“泥菩萨”形象恐怕令英美人难以想象。因此,如果拿let alone anyone else来翻译就不足以表达出文章的文话内涵,前者有“爱莫能助”之意,而后者含义却是“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再如:

(5)老鼠爬称钩--自称自(A mouse climes onto a steelyard hook――weighing itself in balance/chanting the praises of oneself )句中的“称”是个谐音,既表示称重量weigh又表示称赞praise,用来表示那些没有本事的人自我吹嘘,而英美人区别不了“称”与“称赞”谐音的韵味。

3.翻译的标准

关于翻译的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严复主张“信、达、雅”,傅雷主张“重神似不重形似”,鲁迅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r在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前言中说翻译的任务是以最清晰最易让人接受的形式表达原文的意义。虽然这些主张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要结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含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应指重视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习语、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义,没有形象意义;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但没有隐含意义。尤其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找不到对应的或没有完全相同的形象,或者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形象的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诗刊熟悉的形象或得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我们在翻译歇后语是也应牢记这一条。

4.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根据歇后语的分类、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歇后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标准,歇后语的翻译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4.1 完全直译法

完全直译法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完全直译法不仅要求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上的对等,以保持原文载有的文化价值和形象生动的比喻,从而丰富英语的词汇和表达手段。“谜面”和“谜底”属于一般事物和情理,其间的关系各民族人民都能理解,在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的前提下,这类歇后语只需直译。如:

(6)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To send the feather of a swan one thousand li――the gift in itself may be insignificant, but the good will is deep.)

(7) 一根筷子吃藕――挑眼(Eating lily root with one chopstick――picking it up by the holes.

4.2 直译加注法

等值翻译很难在所有层面上实现,特别是意义相同,词和形式也一致的等值存在着不少客观的困难,主要因为中西文化渊源差异。英语中几乎不存在类似汉语歇后语的表达形式,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含有典故的歇后语常采用直译加注法,以免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如:

(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Box on the ear was skillfully given by a Chou Yu and gladly taken by a Huang Kai.)[A fourteenth century novel based on events which took place in the third century A.D. Chou Yu of the Kingdom Wu had Huang Kai, another of Wu general, cruelly beaten, and then sent him to the enemy camp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enemy.]

4.3 意译

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愿意。以喻义为主的歇后语有的虽有形象,但与喻义关系不大;有的虽然形意并重,但用直译无法表达时,我们就用意译法。如:

(9)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He is sure to ask questions but I'll hold my tongue to begin with.)

(10)穷棒子闹翻身,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When we pass from the old society to the new one, 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worth.)

(11)我们校队近年来可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Our school team has kept losing in the recent years.)

4.4 直译和意译兼用

直译和意译兼用就是在采用直译以保留原文比喻形象的同时,又兼用意译,有时略作适当补充,使译文能更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歇后语常带有深深的历史和文化烙印,如何把歇后语中负载的文化价值移植到英语中去确实是件很困难的事。有些民族文化色彩浓的歇后语在于形象和风格,翻译时须以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意义为前提,直译之后再加意译,以显其喻意。

(12)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ChuKeK Liang the mastermind, meaning that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13) 我说二三百两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When I say two or three hundred taels, you say twenty or thirty! It's like kissing in straw helmets――the lips are far apart!

(14)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 The tail of a rabbit can't be long――won't last long.)

4.5 习语套用法

英语里有些习语和汉语的一些歇后语采用相同或极其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极其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妨借用英语同义习语来译。例如:

(1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16)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A dog given a bone who doesn't come back for more.)

(17)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我们在借用英语习语来翻译歇后语时应注意他们的修辞色彩,如两种语言的修辞色彩不同,我们就不能套用。如“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就不能译成“No man cries stinky fish”。前者有褒义,而后者则没有。

5.结束语

歇后语的翻译相当灵活,译者应根据所译文章及歇后语的具体情况做到灵活处理。尽管歇后语的翻译灵活,但总的来说,译者在翻译时还是应该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5.1比喻性歇后语的翻译,如果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比喻相通,一般保留原文的形式和内容,采用直译法

5.2 双关性歇后语的翻译,由于双关语(尤其是利用谐音构成的歇后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内容和形式都完全一致的情况,一般采用意译法。

参考文献:

[1]凌利.歇后语词典[Z].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4]刘学明.汉英习语用法对比研究及应用 [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侯宁海.英汉习语大典[Z].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6]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汉英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8]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 [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歇后语 优劣 语言

通常意义上的歇后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歇后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它来源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广大群众之口,而创造者的文化素质、生活环境、阅历习俗、世界观价值观等千差万别,所以,歇后语的队伍中也难免良莠不齐。判断一则歇后语的优劣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去看。

一、从内容方面看

1.好的歇后语应该是内容健康,格调高尚,积极向上的。比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借自然之理描绘人事,通过植物生长的特点不仅展示大自然的生命图画,还形象地表现了人事之理,极富张力。

不好的歇后语则相反,一般由庸俗低级污秽的语言素材构成,或宣扬落后、封建的思想意识。如“城墙上屙屎――好高的眼;出嫁的姑娘――有主了”。前例低级庸俗,后例暗示女人没有独立性,带有对女性的歧视。

而有些歇后语感彩不恰当,比如,“盲人学绣花――瞎逞能”。该语带有明显的人身侮辱的性质,容易引起误会。

2.好的歇后语应是通用的。使用歇后语的最基本的标准是双方都能够听懂,正确理解其含义。歇后语本身局限性的大小决定了其效果的优劣:局限性小,则该语容易被接受使用;反之,则会妨碍双方的交流。歇后语的局限性大致包括地域性、民族性和行业性。

(1)歇后语的地域性。最常见的就是方言歇后语以及地方文化、事物在歇后语中的体现,如黄牛角,水牛角――各(角)归各(角)(角:谐音“各”,江浙方言);满姑娘坐花轿――头一回(满:即小。湖南方言);一嘴食胡椒――胡溜溜(福州方言,很会撒谎的意思)。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语言相对复杂,仅大的方言区就有七个,方言之间千差万别,像这类过于局限于某些地域的歇后语,就不宜在广大范围内使用,就算要用,也要适当地加以注释。

(2)歇后语的民族性。歇后语的创造者不仅有汉族群众,也有少数民族同胞。而各民族之间的语言、习俗差异就会造成民族特色歇后语在理解上的局限。如“班鱼婆―不识娘;朝鲜人过年――要狗命;火烧不燃摔火筒――怪鬼”三例中,“班鱼婆”是壮族的方言;过年时喜吃狗肉是朝鲜族习俗;“吹火筒”是壮族使用的着火工具。不了解这些民族的语言或习俗的人就不理解这些歇后语的含义。我们鼓励各民族保留自己的独特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间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大,在本民族外的交流最好还是使用普通话构成的、人所周知的歇后语。

(3)歇后语的行业性。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语言,这些语言经过加工后,就可以成为行业性歇后语。例如,“木匠弹木线――一分不差”是木匠行业的歇后语,“木线”是该行业里的专业术语;“蟒蛇上树――盘升”是股民创造的当代歇后语,不熟悉股票交易的人就难以领会其表意。

3.好的歇后语也应该是简单易记、琅琅上口的,这样才能便于人们使用和传播。比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相对来说,劣质的歇后语则失去了这一特点,比如以下几则歇后语非但读起来拗口,而且整体偏长,不利于记忆和使用:一天三刮络腮胡――他(它)不叫我露脸,我不叫他(它)露头;遇文公施礼乐,见桀纣动干戈――投其所好。

二、从修辞角度看

优秀的歇后语往往能够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相对来说更具语言美。

有的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设计或描绘了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形象,效果诙谐、活泼,因而具有更强的渲染力量。如老鼠钻进书箱――咬文嚼字;有的运用双关,这种歇后语不但形象,而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例如,盐店的老板――咸(闲)人;有的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言过其实地渲染某个事物或某种情形,唤起人们的想象,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有的运用借代的手法,在设喻部分选择形象化的具有鲜明特征的借体替代本体,使语言新颖独特,语义丰富深刻,如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气;有的歇后语运用对偶,使其形式整齐匀称,音律和谐,内容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如犬守夜,鸡司晨――各守本分;有的歇后语运用对比手法,使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矛盾问题揭示得更加尖锐,如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这些风格各异的修辞手法使得歇后语更加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三、从构造方面看

我们知道,歇后语前后由描绘性语言和抽象说明性语言两部分组成,实际上前后两部分是要表达同一个含义。其前面的“引”和后面的“注”从逻辑上讲应是统一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歇后语“引”“注”之间是否统一,以判断其优劣。

1.看其能否转化成合理的语法上的判断句。例如,“画上的春牛――中看不中用”是规范的,它可以转化成“中看不中用的是画上的春牛”;而“纸糊的驴――大嗓门”则不规范,它转化一下就成了“大嗓门是纸糊的驴”,这个逻辑关系是完全说不通的。

2.看其能否转化成合乎逻辑的因果关系。例如:“鸡骨头熬汤――没有多大油水”是好的,它可以转化成“因为是用鸡骨头熬汤,所以没有多大油水”,这一逻辑是合理的;而“过年吃饺子――都是一家人”则不好,它转化一下就成了“因为都是一家人,所以过年吃饺子”或“因为过年吃饺子,所以都是一家人”,而吃饺子和一家人没有必然的联系。

3.看其“注”所表达的事理是否蕴含在“引”中。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中的“引”能出“注”,现实生活中黄鼠狼一心只想吃鸡,从来没有祝福。而“一不打鱼二不晒网――观潮”则“引”不出“注”,因为不“打鱼”和“晒网”,也不一定要“观潮”,还可以游泳等。

当然,歇后语的优劣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例如,在过去,下面两则歇后语通俗易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而现在,在城市生活长大的孩子,由于见不到类似的生活现象,这两则歇后语便会渐渐失去其优秀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学季.中国歇后语[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王晓娜.歇后语和汉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歇家;易货;羊毛

青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青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只适合大规模的牧业生产,因而社会生活生产必需品极度匮乏,需要与内地地区进行交换获得,这就为内地商人追逐利润提供了契机。但因为少数民族商人与内地商人在文化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使商品交换顺利完成,逐渐产生了具有青海地区特色的中介人――歇家。

一、青海歇家的产生

歇家即“交款交货媒介人之名也”。青海歇家的产生源于清代的“茶马互市”的终止。“茶马互市”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少数民族通过交换,可以获得大量茶叶;而中原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可以获得大批良马,从而可以巩固国防,以“用马易茶,固番之心,且以强中国”[1]。因而历代中原王朝对“茶马互市”都给予极大的重视。这样的情况到了清生了改变。清代所需要的马匹可以通过少数民族的贡奉来获得,因而在雍正十三年正式终止“茶马互市”。为了保证青海地区与内地的商品交换继续进行,一种中介商人――歇家便运用而生。

歇家可以分为“官歇家”和“私歇家”。“官歇家”是清代官府的一种差役,并且可以世袭,是代表清政府与青海地区少数民族进行商品交换的中介人。“官歇家”由清政府颁发执照,承担一定政府事务职责,但它一直不是清政府的正式差役。“私歇家”是由“官歇家”演化而来,其不受清地方政府调度控制。

二、青海歇家的经营活动

青海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其社会生产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对内地的商品需求极大。但内地商人不通青海地区的土语,且不熟知该地的社会生活习俗;而青海地区的少数民族不通汉语,且对内地商人存有戒备之心,这就使得双方的交易活动很难顺利达成。而歇家多由精通汉蒙藏语,熟知汉蒙藏风俗的当地人经营。青海地区的蒙藏群众每年都带着羊毛,鹿茸等土特产品来到来丹噶尔进行易物交换。进行易物交换的蒙藏群众大都住在固定的歇家处。这些歇家通常为来做交易的蒙藏群众提供住处,并且一般都有非常大的院落来存放和圈养蒙藏群众带来的货物和牲畜。住在歇家的蒙藏群众且不论居住时间长短,歇家对其不收取费用,食宿免费。蒙藏群众将自己带来的鹿茸、皮张、羊等土特物品除少量零售,大部分都交易给所居住的歇家,用这些物品交换歇家所有的能够满足其一年所用的茶叶、盐、面粉等生活必需品。而一般歇家都会如数供应给其所需,若其需要的物品歇家手中没有,则会在市场上购买到再转卖给蒙藏群众。蒙藏群众从于是歇家手中购入的物品,虽以市场价格计算,但在衡量方面,往往被一些歇家投机取巧,比如馍馍以个计算,歇家卖给蒙藏群众馍馍的重量经常不及市场上所销售的一半。歇家们虽然如此,而蒙藏群众还是对歇家充分信任。歇家们从贸易中牟利,贱买贵卖,不名一钱而起家致富。

歇家活动极盛时尤以丹噶尔为最,规模较大的歇家就有48家。[2]循化的“铁老板”马某与陈惠成,也是有名的大歇家。[3]在长期的易物交易中,逐渐形成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事规则。如蒙藏群众只将自己的物品交易给所在的歇家,其他的歇家不得插手过问;歇家收购蒙藏群众的物品都有这统一的价格,即“吉下价格”。所谓“吉下价格”,是歇家们共同规定的价格。[4]

随着青海地区羊毛出口贸易的兴盛,歇家贸易更加繁荣起来。十九世纪末,青海羊毛在国际市场上开始享有盛誉,被称为“西宁毛”。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西方商人开始在青海地区开设洋行,并逐渐垄断了青海地区的羊毛出口贸易。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英、美、德、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商人,在西宁、湟源、循化等地设立仁力、心泰、平和、美最时、瓦利等二十余家洋行,坐地购买或派人前往牧区收购畜产品。[5]西方商人同内地商人一样,即不通青海地区的土语,又不知晓青海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所以很难直接与蒙藏群众直接进行易物交易。而洋行通过歇家来收购青海地区的羊毛则要简单顺利许多。因此,一旦失去歇家的羊毛供应,洋行则很难在青海生存并经营下去。洋行为了争取歇家,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经常登门拜访歇家,请客送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歇家也愿意与洋行进行贸易,蒙藏群众也需要歇家,于是,一个稳定的利益链条便形成了。这时,青海羊毛的外销数量逐年增多,至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左右,丹噶尔市场上羊毛的年购销量已多达一百数十万斤,毛价由每百斤值银二两左右一度高涨至三十两。[6]

三、青海歇家退出历史舞台

在二十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争的结果使得欧洲各国财力枯竭,对青海羊毛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市场的不景气,使得青海地区的洋行纷纷撤离。歇家随着洋行的撤离,其经营日益惨淡,内部分化严重。虽然歇家客观存在条件依然没有动摇,蒙藏群众依然愿意与歇家进行易物交易,洋行的撤离只是对歇家产生一定影响。洋行撤走后,有些歇家直接运羊毛到天津出售。但歇家在青海地区的兴盛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青海歇家的彻底衰退是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军阀官僚资本对青海贸易的垄断。最早在二十世纪初,青海的马麒、马麟军阀在河州开设多家商号,开始经营青海的毛皮贸易。后逐渐开始涉及青海羊毛的贩运。马氏军阀通过将青海羊毛贩卖到天津,所赚取的利润全部用来购买军火,布匹等,以此来维持其在青海地区的军阀独裁统治。青海地区的外来货物都要由马氏军阀经营的商号经手后才可以进入青海市场。马氏商号除了大肆吞并其他私人商号外,还在化隆,贵德,湟源等地增开分号,使得在青海省的各个州县上都有分号。其经营范围更加扩大,除了羊毛,毛皮外,还经营甘草,虫草,鹿茸等物品。马氏军阀除了垄断青海的贸易外,还凭借其政治,军事势力,来打压排挤歇家。马麒执掌省政之处,即把羊毛捐税从每百斤白银3~4钱提高为混毛每百斤征2.8元,净毛每百斤征54元。以后又在农牧业区之间便设‘出入山货稽征处’,合计毛税超过银圆7元左右。加上运途中所蒙受的损失,私商赔累不堪,纷纷倒闭”。[7]这样,歇家在青海便无法立足,失去了生存条件,存在二百余年的歇家就这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四、青海歇家的历史意义

第一,歇家的经营活动满足了青海蒙藏群众的社会生活需求。歇家的活动存在填补了“茶马互市”关闭后所引起的生活必需品的巨大短缺,使内地商品与青海土品的易物交换能够顺利完成。因为有歇家的存在,最大程度上得满足了青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极大得改善青海地区蒙藏群众的生活条件,他们为繁荣中原人民与青海地区蒙藏群众间的民族贸易做出了其他人无可替代的积极贡献。同时也说明了青海少数民族经济已经成为全国市场的一个不能割裂的部分。

第二,歇家的贸易活动促进了青海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各民族间的交流。歇家是市场经济欠发达历史时期,西北民族贸易的特殊产物。歇家将内地商品通过交易传入少数民族手中的同时,大量的信息与知识随之传入。这就对改变青海地区落后面貌起到推动作用。歇家作为各民族间贸易的中介人,其活动间接的促进了藏,汉,回,蒙等民族间的互动,加强了民族了解,增进了民族感情。

第三,歇家在发家致富之后,将积累的财富投入到地方的公益事业乃至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事业中,为地方的各项事业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1300.

[2]马明忠、何佩龙.青海地区的歇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28.

[3]翟松天.青海经济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223.

[4]蒲涵文:湟源的“歇家”与“刁郎子”.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J].1981:38.

[5]王昱.青海简史(修订版)[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166.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歇后语 客家歇后语 上堡

一、引言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俚语、口头禅、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多种形式。其中歇后语是汉语中的语言之花。一句话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在交际使用时通常以“说出前半截、省略后半截”的形式居多,故称歇后语。

相对于汉语中的全民通用歇后语,地方性歇后语(方言歇后语)也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已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笔者在对客家歇后语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还发现一种非常独特的地方性歇后语,暂且将其命名为“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

二、现象描述

上堡以高山梯田闻名,《舌尖上的中国2》对其特色小吃“九层皮”有所介绍,是一个相对闭塞,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客家乡村。

(1)张有邦看病——冇下场(床)

上堡有名的老中医张有邦看病特别慎重,他诊病都会一边搭脉一边思量,大病小病都不一口定论,要留有余地。“你这病啊——”他摇头晃脑,“冇下场(床)哟!”意思是叫病人慢慢用药慢慢治,不要急着下床劳作。“冇下场”本身是张医生个人经典口头禅,不带贬义。而在日常交际中,“冇下场”带有“没有好下场”的意思,由于这句话比较伤人,所以当地人就隐晦地用“张有邦看病”来暗讽一个人“没有好下场”。

(2)邹贤考做生意——冇大过

民国时期邹贤考在上堡圩开了一间店铺。人们进店买东西不免顺口问一句:“邹老板,生意好哇!”不管生意好做不好做,邹贤考都谦逊一番,一律回答:“冇大过哦。”意思是:马马虎虎,没啥起色,或者说生意不好做。“冇大过”是邹贤考永远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所以当地人想要表达“马马虎虎没多大多起色”之类的意思时,经常放着简单的三个字不说,而是隐晦地说“邹贤考做生意”。

(3)陈聋牯做地——一片都冇

冇,没有;聋牯,聋子;地,坟墓。遂川县高排乡(注:与上堡乡毗邻)的地理先生(风水师)陈聋牯与别的地理先生不同,他出门找坟址往往一找就是一整天,傍黑回来就摇头,说:“这一片都冇好地方!”东家只好留宿。他便三天两头去探看。有时一找就是十天半个月,说不寻个好地方对不起东家。到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他是外地人,来回路远不说,还耽搁接生意。遇到没人请他看风水的时候,就设法以“一片都冇”之类的借口在本地人家赖吃赖喝等候新东主。此后,当地人描述某一区域没有某事物时,不说“一片都冇”,而是说“陈聋牯做地”,大家都能心领神会。

(4)骆三芳买药——称头要足

称头,称东西时的分量。一般人都把“吃药多”看成是大忌,买药不是买青菜、买猪肉,不能去计较医生称的药是不是分量充足。而上堡人骆三芳是个小气鬼,买药时总要关心医生的药戥,生怕少称了药,还叮嘱说:“医生,称头要搞足来哟!”一时传为笑话。此后,在日常商品买卖中,买家叮嘱卖家不能短斤少两时往往说“骆三芳买药”,意思就是你别给我短斤少两。

(5)拿把耙泥坳人——荒了

耙泥坳,地名;拿把,意思是“给”、嫁给或送给。上堡乡赤水村耙泥坳住着清一色的方姓人。上堡方言h、f不分,“荒”和“方”统读“方”音。人们把荒废田土或荒废事业借谐音“方”来戏称。

(6)米筛眼大的字——独有张锡坤

米筛,客家地区一种竹制的器具,有许多小洞(客家话把“洞”叫作“眼”),用以筛选稻米。张锡坤是上堡一个偏僻山村里的人。解放初期,那个小山村里的人没文化,米筛眼那样大的字只有张锡坤才认得几个。所以,记人工,独有张锡坤能行;选当文书,独有张锡坤才行。久而久之,但凡认字写字,甚至所有难办的事,人们便说“独有张锡坤”,有时则说“米筛眼大的字”,意思也是“这事得找张锡坤”。

(7)竹筒子的泥团——一大工

客家话中,“一天”的读音是“一工”。旧时,人们不识字不能用笔记人工,做了一天工就捏一个小泥团放进竹筒里。竹筒里的泥团数就是人工数。有时小泥团不慎被水浸泡湮成一坨大泥团,几十天的人工瞬间变成了一塌糊涂的“一大工”,令人倍感无语。此后,但凡有类似令人哭笑不得的糊涂账,人们就说“竹筒子的泥团”以示调侃。

(8)崩岗下睡的——炮打鬼

崩岗,局部有坍塌的山窝。上堡乡上堡村水北有座小山头,解放初期曾作为枪毙反革命份子的靶场。上堡人称被枪毙的人为“炮打鬼”,这是一句骂人的话。当地人骂别人“不得好死”时,说“炮打鬼”太过直白,于是就委婉地说“崩岗下睡的”。

(9)狗爪豆皮搭辣椒——相送

狗爪豆,一种藤本植物的果实,夏末秋初成熟,可食用。上堡人卖狗爪豆皮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一定会在狗爪豆皮里绑几只辣椒。辣椒是额外搭送给买家的,不另要钱。所以,如果某样东西是免费赠送给别人,就可以说“狗爪豆皮搭辣椒”。

在以上9个实例中,例(1)、(2)、(3)、(4)大致属于同一种类型:某个人的经典口头禅,成为该地区许多人言语交际的特殊表达形式;而例(5)、(6)、(7)、(8)、(9)大致属于另一类型,它以某一地区众所周知的独有习俗、风土人情或名人轶事为基础,形成一句集体使用的特殊用语。

事实上,这类独特的歇后语并非只见上堡一隅。崇义其他乡镇,甚至某一特定圈子里,也大量存在类似的现象。再举3个“某某说的”例子:

(10)家达先生哇咯——急时难想

哇咯,讲的、说的。这条歇后语主要流行于崇义县扬眉镇及其邻近的龙沟乡、长龙镇(上述3地统称扬眉片)。家达先生是扬眉片区小有名气的乡贤,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急时难想”,意思是这件事本来我是知道的,可是一时半会儿就是想不起来。于是,每当人们遇到“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的情况时,就会说“家达先生哇咯”。

(11)老逼哇咯——口子很多

这条歇后语主要流行于崇义县崇义中学教职工这个小圈子。老逼,一位朱姓老师的绰号。朱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口子很多”,说话间总是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口子”在崇义方言中指“办法、出路或者可用的资源”等。“口子很多”,意思是“不用着急”。据说,这句话最早是由于朱老师的父母催促其早日找到对象,成家立业,朱老师总是不以为意地说:“嗯,咱(不用)急,口子很多。”这一说就是许多年,朱老师到很晚才结婚。而他的这句口头禅却不胫而走,在县中学这个圈子里广为流传。每当老师们想表达“有的是办法,不用着急”这层意思时,就说“老逼哇咯”。

(12)阿杨哇咯——不可能

这条歇后语也流行于崇义县崇义中学教职工这个小圈子。阿杨是一位杨姓老师的绰号。这位杨老师总是一副怀疑一切的姿态,言必称“不可能”,遂成为圈子里尽人皆知的口头禅。每当老师们想要说某事不可能时,则干脆以“阿杨哇咯”来代替“不可能”。

三、语言特征

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在形式上具有同普通歇后语相同的形式特征,但在具体内容上则有着较为独特的内涵特征。

(一)范围狭小。这是一种只流行于小范围局部地区并为该地区的人们所熟悉和使用的歇后语。前述的例(1)至例(9)基本上只有上堡乡当地人才知道,如果不是上堡人,就算是崇义县域内其他乡镇的人,恐怕也不知所云。例(10)仅为扬眉镇人所知,邻近的长龙、龙沟两地略有知之者——因为这3个乡镇合称“扬眉片”,在方言文化上具有较多的共同性。例(11)和例(12)则流传于崇义中学的教职工圈子,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未必知其所以然。本地域内或圈子内的人对此心领神会,而地域外或圈子外的人则茫然不解。

(二)名人担纲。这类歇后语往往包含一个当地人家喻户晓的“区域性名人”,这位“名人”的经典言论或者典型事迹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从而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最终浓缩为一条别致的歇后语。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名人”只是相对而言,其实未必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他们的“出名”,多半是因为非常经典的言行能引起人们的传播兴趣。除此之外,这些“名人”的名气,影响范围很有限。比如说,邹贤考、张有邦、骆三芳、张锡坤乃至“老逼”“阿杨”等人,只在一定的范围内会有人知道,离开特定区域,则根本无人知晓。

(三)浓缩经典。这类歇后语的背后,或包含了个性鲜明的人的有趣言论,或包含一件在该地区老幼皆知的典型故事或社会常识(如,例(8)、(9))。于是,从这些人或事当中,人们便提炼出一条很经典的歇后语,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乃至日常交际的暗语。一般说前半句大家便心领神会,也偶尔单说后半句的,大家都能心照不宣。事实上,这类歇后语的前后半句可谓唇齿相依——虽然后半句是所要表达的最终目的,但离开了前半句的背景便索然无趣。人们因某个有意思的人而浓缩出一句有意思的话,但在使用这句话时,恐怕优先想到的还是那个有意思的人,没有他,便没有这句经典;引用经典,难免就要调侃这个有意思的人。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四)喜闻乐传。这类歇后语能够形成并流传,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此喜闻乐见。“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中,孔夫子是名人,他的经典特征是家中书籍众多,所以人们用孔夫子搬家的行为来调侃输赢。同理,诸如“邹贤考做生意——冇大过”之类的话语中,邹贤考虽不是什么可以比肩孔夫子的大人物,但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经典特征:世故低调。所以当地人可以将他作为一个传播的对象予以调侃。“冇大过”因邹贤考而流传,邹贤考同样也因“冇大过”而闻名——或许,在今天的上堡,不少年轻人或许已经茫然不知邹贤考是谁,但邹老板这条歇后语无疑已经在当地地方文化的史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四、语言价值

“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尽管数量有限、使用范围有限,但作为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言语交际意义和语言文化价值。

(一)含蓄生动。和其他歇后语一样,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也有着诙谐幽默、隽永含蓄的言语交际效果。在一定的认知背景和语言环境下,人们说出某句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大家便心领神会;或者提到某句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大家都会情不自禁想起身边某个有趣的人、好玩的事,或者众所周知的地方习俗等,言语交际会因此变得既轻松愉快又不直白无味。这便是此类歇后语的魅力。

(二)有效传播。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并凝练亮点,将一些饶有趣味的人和事变成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一部分,既实现了对人和事的传播,更实现了对某句话的反复使用和有效传播。日常生活中,一些口头禅(例如:“不可能、冇大过、口子很多、急时难想”等等)其实并不专属于某人,它们其实就是大众的日常语言,本身可以直接使用,一旦将这些日常用语与某个特定的人物相联系,则其传播效果立刻得到了强化,人们用一种新颖别致的方式说出日常习用的话语,其交际效果显著好于直接使用。

(三)语言范式。“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可谓提供了一种语言生成与传播的范式——从“个别人无意识反复使用”到“许多人有意识经常使用”。这种生成与传播范式,在任何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中都有可能发生,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包括时下那些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百天”的网络流行语,其基本原理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保存文化。方言熟语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它能够反映、保存并传承地方文化。在“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中,一些个性鲜明的地方人物,一些小有影响的地方事件,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习俗等,无意间被以歇后语的方式被保存下来,且随着人们的言语交际、口耳相传而得到延续。这对于缺少书面材料记载的乡村文化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依赖口耳相传方式流传的语言和文化,随着语言文化环境的变迁,随时都有失传的危险。因此,具有独特价值的“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值得各地的语言文化工作者去发掘、整理和保存。